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课程名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200 年至200 年第 学期第 31 次课
授课班级: 03级水工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章节): 第九章 混凝土建筑物施工
9.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传授主要知识点:
混凝土温度变化过程、 温度应力与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传授主要技能点:
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基本要求
教学步骤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讲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3、小结本次课内容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演示
3、介绍典型的施工实例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相关施工图片
作业布置情况:
利用课后习题进行练习,巩固知识,补充习题。
课后分析与小结:
第二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一般把结构最小尺度大于2m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要求控制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及伴随发生的体积变化,尽量减少温度裂缝。
一、混凝土温度变化过程
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水化热。水泥在开始凝结时放热较快,以后逐渐变慢,普通水泥最初3d放出的总热量占总水化热的50%以上。水泥水化热与龄期的关系曲线如图10-11。图中Qo为水泥的最终发热量(J/kg),其中m为系数,它与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入仓温度有关。
图10-11
混凝土的温度随水化热的逐渐释放而升高,当散热条件较好时,水化热造成的最高温度升高值并不大,也不致使混凝土产生较大裂缝。而当混凝土的浇筑块尺寸较大时,其散热条件较差,由于混凝土导热性能不良,水化热基本上都积蓄在浇筑块内,从而引起混凝土温度明显升高,有时混凝土块体中部温度可达60~80℃。由于混凝土温度高于外界气温,随着时间的延续,热量慢慢向外界散发,块体内温度逐渐下降。这种自然散热过程甚为漫长,大约要经历几年以至几十年的时间水化热才能基本消失。此后,块体温度即趋近于稳定状态。在稳定期内,坝体内部温度基本稳定,而表层混凝土温度则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呈周期性波动。由此可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一般经历升温期、冷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期(如图11-12)。
图10-12
由图可知
△T=Tm-Tf=Tp+Tr-Tf
由于稳定温度Tf值变化不大,所以要减少温差,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土入仓温度Tp和混凝土的最大温升Tr。
二、温度应力与温度裂缝
混凝土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体积变化,即温度变形。而温度变形一旦受到约束不能自由伸缩时,就必然引起温度应力。若为压应力,通常无大的危害;若为拉应力,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极限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图10-13。
图10-13
1、表面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块体各部分由于散热条件不同,温度也不同,块体内部散热条件差,温度较高,持续时间也较长;而块体外表由于和大气接触,散热方便,冷却迅速。当表面混凝土冷却收缩时,就会受到内部尚未收缩的混凝土的约束产生表面温度拉应力,当它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一般表面裂缝方向不规则,数量较多,但短而浅,深度小于lm,缝宽小于0.5mm。有的后来还会随着坝体内部温度降低而自行闭合。因而对一般结构威胁较小。但在混凝土坝体上游面或其他有防渗要求的部位,表面裂缝形成了渗透途径,在渗水压力作用下,裂缝易于发展;在基础部位,表面裂缝还可能与其他裂缝相连,发展成为贯穿裂缝。这些对建筑物的安全运行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最根本的是把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表面裂缝还应注意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冷击)。冷击主要是冷风寒潮袭击和低温下拆模引起的,这时会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最容易发生表面裂缝。因此在冬季不要急于拆模,对新浇混凝土的表面,当温度骤降前应进行表面保护。表面保护措施可采用保温模板、挂保温泡沫板、喷水泥珍珠岩、挂双层草垫等。
2、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混凝土凝结硬化初期,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基础部位混凝土由于受基岩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压应力,但此时混凝土塑性较大,所以压应力很低。随着混凝土温度的逐渐下降,体积也随之收缩,这时混凝土已硬化,并与基础岩石粘结牢固,受基础岩石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而使混凝土内部除抵消了原有的压应力外,还产生了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产生裂缝。裂缝方向大致垂直于岩面,自下而上开展,缝宽较大(可达1~3mm),延伸长,切割深(缝深可达3~5m以上),称之为深层裂缝。当平行坝轴线出现时,常常贯穿整个坝段,则称为贯穿裂缝。
基础贯穿裂缝对建筑物安全运行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裂缝发生后,就会把建筑物分割成独立的块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坝内应力发生不利变化,特别对于大坝上游坝踵处将出现较大的拉应力,甚至危及大坝安全。
防止产生基础贯穿裂缝,关键是控制混凝土的温差,通常基础容许温差的控制范围如表10-1。
表10-1 基础容许温差△T(℃)
浇筑块边长L(m)
〈16
17~20
21~30
31~40
通仓长块
离基础面高度h(m)
0~0.2L
26~25
24~22
22~19
19~16
16~14
0.2~0.4L
28~27
26~25
25~22
22~19
19~17
混凝土浇筑块经过长期停歇后,在长龄期老混凝土上浇筑新混凝土时,老混凝土也会对新混凝土起约束作用,产生温度应力,可能导致新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新老混凝土间的内部温差(即上下层温差),也必须进行控制,一般允许温差为15~20℃。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措施
(一)减少混凝土发热量
1、采用低热水泥
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大坝水泥、矿渣大坝水泥及低热膨胀水泥。
2、降低水泥用量
(1)掺混合材料;
(2)调整骨料级配,提高骨料最大粒径;
(3)采用低流态混凝土;
(4)掺外加剂(减水剂、加气剂);
(5)其他措施:如采用埋石混凝土;坝体分区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二)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1、料场措施
(1)加大骨料堆积高度;
(2)地弄取料;
(3)搭盖凉棚;
(4)喷水雾降温(石子)。
2、冷水或加冰拌和
3、预冷骨料
(1)水冷。如喷水冷却、浸水冷却。
(2)气冷。在供料廊道中通冷气。
(三)散发浇筑块热量
1、表面自然散热
采用薄层浇筑,浇筑层厚度采用3~5cm,在基础地面或老混凝土面上可以浇1~2m的薄层,上、下层间歇时间宜为5~10d。浇筑块的浇筑顺序应间隔进行,尽量延长两相邻块的间隔时间,以利侧面散热。
2、人工强迫散热——埋冷却水管
利用预埋的冷却水管通低温水以散热降温。冷却水管的作用有:
(1)一期冷却 混凝土浇后立即通水,以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2)二期冷却 在接缝灌浆时将坝体温度降至灌浆温度,扩张缝隙以利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