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种质资源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与我国作物的主要种质资源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及其利用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创新
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自学)
上一章 下一章 总目录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作用
章目录 下一节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与我国作物
的主要种质资源
一,植物的进化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三,我国作物种质资源
章目录 上一节 下一节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
及其利用
一,种质资源的分类
二,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
章目录 上一节 下一节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
和创新
一,种质资源的搜集
二,种质资源保存
三,种质资源的创新
章目录 上一节
种质,是指亲本传给子代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是指可为育种利用和遗传
研究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材料。
种质资源的类型,地方品种、改良品
种、新育成品种,中间材料,野生种,近
缘植物。
种质资源又称为品种资源、遗传资源、
基因资源。
1、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2、凡突破性新品种的育成都来自于特
异优良遗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3、种质资源是培育新作物的重要来源。
4、丰富种质资源是不断培育新品种,
并提高品种水平的重要条件。
5、种质资源是有关生物不理论研究的
重要材料,包括起源、进化、分类、形态、
生理、遗传等研究。
自然界的植物有 30-50万种,它们是通过
长期生物进化的产物。全世界有栽培作物 2300
种,食用作物占 900多种,经济 1000种,饲料
绿肥 400种。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选择
变异 —— 基础
遗传 —— 保证 → 生物进化
选择 —— 动力
选择:自然选择 → 自然物种
人工选择 → 作物及品种
1、瓦维洛夫,20世纪初,考察 60多个国
家。大量考察记录,大量植物标本。创立了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提出 8个起源中心。
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植物物种分布不平衡
2)植物遗传类型的形成与地区生态环境
有关
3)遗传类型多样、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很可能是起源中心。
4)遗传上的显性性状可以看作是起源中
心的标志。
2、作物起源中心的发展 8个起源中心
主要新论点:遗传多样性中心不一定是起源中心
达灵顿:先划分 12个起源中心,后分 9个中心地区
即 9个大区)。
9个大区:西南亚、地中海、埃塞、中亚、印缅、
东南亚、中国、墨西哥、秘鲁
四个亚区,
如考夫斯基,12个大基因中心(起源和类型形成
中心)
zeven:同意 12个大基因中心,但认为有三个重
要地区:东亚、近东、中亚。
哈兰:( Harlan):“中心和非中心论”,三个
中心和非中心 → 三大起源地区
三个中心地区:近东、中国、中美洲
三个非中心:非中部、东南亚、南美洲。
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重要意义
遗传资源的搜集:中心地区遗传类型丰
富往往可获得某些特异目标基因
1、我国是世界重要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
存在野生种的作物 30多种:粮食作物:稻、大麦、
燕麦、粟、黍、乔麦、绿豆等
经济作物:大豆、白菜型油菜、黄麻等。
药用植物,
牧草,
…………
2、我国栽培植物的种类, 400多种
3、我国收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数量,水稻 4万多
份、大豆 1万份、小麦 2.5万份、玉米 1万份以上、粟 2.3
万份
4、我国珍贵的种质资源,
水稻:云南香糯稻;矮脚南特、低脚乌类、矮仔粘。
小麦:云南小麦、新疆小麦、西藏半野小麦、中国
春、大拇指矮。
(一)基因库中分类, Ⅰ 级基因库,Ⅱ
级基因库,Ⅲ 级基因库
(二)根据来源分类,自然种质资源,
本地品种、外地品种、野生的 。
人工创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育成的
新品种,中间材料。
(三)根据遗传特性分类,本地品种资
源,外地,野生,人工创造。
(一)本地品种资源
特点:高度的适应性(风土、病虫、自然灾害)。其次,
类型多,群体多复杂,变异大。
用途:作适应性亲本杂交;直接选种。
(二)外地品种资源
特点:具有本地资源中没有的遗传性状,如玉米大穗、
大粒性状; O2基因,水稻矮杆性状,油菜双低性状等,某
些抗病性等。
利用:作杂交亲本,可得丰富遗传变异,直接利用经引
种鉴定)。
(三)野生种质资源
包括作物的野生种和近缘野生植物(一般指属以上)。
特点:可获得栽培作物中没有的新基因。
利用:作杂交亲本,培育新品种或新材料;可驯化成新
作物;可杂交培育新作物或新类型。
(四)人工创造种质资源
特点:具有某些特异优良性状,可获得现有资源中没有
的特殊性状。
1、搜集的方法,
考察搜集;通讯征集;市场购买;交换资
源。
2、搜集的重点地区,
作物的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中心;尚未
进行考察搜集的地区; 丧失威胁最大的地区。
3、搜集的重点类型,
野生种和近续植物:野生稻;
特有类型:高蛋白质,高油等;
新作物类型:药用植物。
4、整理分类,
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建档(计算机数据
库),去掉重复种名等。
1、种植保存,依贮藏条件,一般隔年一
次,可 3-5年一次。
2、贮藏保存,短期 2-5年;中期 10-30年,
长期 30年以上。
3、试管保存,用于无性繁殖作物,可用
组织和细胞培养物。 -196℃ 超低温条件下保存。
创新途径,基因重组 -杂交育种
基因突变 -理化诱变
异源基因导入 -遗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