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教程>> 一、学习国际金融的理由: 理解大量金融信息的基本含义,进而解释各种金融现象。 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更好地吸引和利用有限的资金,提高其使用率,更有效地介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竟争。 二、国际金融的特点: 国际金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从相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金融学中的许多结论都是依据一定的前提才能成立的。 结论: 学习金融学应该活学活用。 国际金融基础 外汇与汇率 ??外汇的定义 ??外汇的种类 ??汇率及其内涵???????? ??汇率的标价方式?????? ??汇率的种类?????????????????????????? ??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的意义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及其分类 ??一 外汇的定义 ?(1) 外汇 (Foreing Exchange ) 从名词来理解, 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且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 支付凭证、有价证券以及外币现钞。 ?(2)??外汇?(Foreing Exchange ) 从动词来理解,相当于"国际汇兑"。 其中,"汇"指货币资金在地域之间的移动,"兑"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3)?国际货币其金组织(IMF)的外汇定义。所谓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债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4)我国的外汇定义 ????? 1981年3月,我国实施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1.???? 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2.????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等; 3.??? 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 其他外汇资金。 ?(1)? 外汇是以外币计值的金融资产,如美元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是外汇, 但在美国则不是。 (2)? 外汇的偿还必须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并且能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 ?(3)? 外汇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 (Convertibility)。作为外汇的货 币必须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以进行多边 支付。 根据各国货币在可兑换程度上存在的差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各国货币大体作如下分类: (1)可兑换货币 (Convertible Currency)指对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 (Current Account, 包括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单方面转移) 收支不加任何限制,不采取差别性多重汇率,在另一个会员国的要求下随时履行换回对方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累起来的本国货币。 (2)有限制的可兑换货币(Restricted Convertible Currency),对本国居民从事经常性项目往来的支付,仍然施加某些限制,对非居民原则上不施加限制;但对资本项目的交易一般仍然施加管制。 (3)不可兑换的货币(Non-convertible Currency),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项目的收支一般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 ?二? 外汇的种类 汇率 ??一? 汇率及其内涵 汇率(Exchange Rate) 又称汇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表示的价格,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 汇率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汇率将同一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联系起来。对一个中国人来讲,美国商品的人民币价格是由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1.?? 美国商品以美元计算的价格; ?2.??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 因此,在两国内价格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 时,该国商品在国外就变得较为昂贵,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则变得较为便宜。反之,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商品在国外就变得较为便宜,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则变得较为昂贵。 汇率 实际上是把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翻译"成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从而为比较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的成本与价格提供了基础。 二??? 汇率的标价方式 ???????按照汇率是以本国货币还是以外国货币作为折算标准,汇率的标价方式区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 ?????? 1.直接标价法 (Direct Quotation),又称价格价法(Price Quotation) 或应付标价法 (Giving Quotation),是将一定单位(1个或100、10 000 个单位)的外国货币表示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汇率是单位外国货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 2.间接标价法 ( Indirect Quotation) , 又称数量标价法(quantity Quotation) 或应收报价法(Receiving Quotation), 是将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表示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汇率是单位本国货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 ?三? 汇率的种类 ?????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汇率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种类: (一)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以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现钞汇率。 ??????买入汇率(Buying Rate or Bid Price),也称买入价,是银行从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Selling Rate or Offer Price),也称卖出价,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使用的汇率。由于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分别适用于出口商、进口商与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因此二者又常常称为出口汇率、进口汇率。 值得强调的是,买入价和卖出价是从报价银行的角度出发的。银行买卖外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即通过贱买贵卖赚取买卖差价(Spread). ?????????? 能影响买卖差价的因素很多: ?????????? 如金融中心或外汇市场的发达程度,越发达则差价越小; ?????????? 如货币汇率的易变性,该种货币的汇率越稳定,差价越小; ?????????? 如交易数量,该种货币交易量越大,差价越小; ?????????? 如交易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或重要性,美元是众多货币中买卖差价最小的。 ??????? 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牌价通常采用双向报价(two-way price) 的方式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所报出的汇率尽管都是前一个数值较小,后一个数值较大,然而在不同的标价法下,其含义却不同。针对外汇汇率而言,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前一个数字是买入价,后一个数字是卖出价;采用间接标价时,前一个数字是卖出价,后一个数字是买入价。??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在任何一个汇率报价中,针对作为折算标准的货币而言,前一个较小的数值为买入价,后一个较大的数值为卖出价;而针对作为折算单位的另一种货币来讲,前一个较小的数值为卖出价,后一个较大的数值为买入价。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称为 中间汇率(Medial Rate or Middle Rate),其计算公式为:?????????中间汇率 =(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 2???????? 中间汇率通常在计算远期升、贴水率和套算汇率中使用,各国政府规定和公布的官方汇率以及经济理论著作中或报道中出现的汇率一般也是中间汇率,因此,中间汇率不是在外汇买卖业务中使用的实际成本价。????????? 现钞汇率(bank notes rate)。由于外国货币一般不能在本国流通,只能将之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产生了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率。尽管理论上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率与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应该相同,但是,由于外币现钞只有运到发行国以后才能成为有效的支付手段,因此,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必须将运输、保险等费用考虑在内,给出一个较低的汇率,通常比外汇买入价低2%~3%左右,而卖出外币现钞的汇率和外汇卖出价相同。 (二) 按买卖外汇的对象,汇率可以划分为同业汇率和商人汇率。 (三) 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汇率可以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四)按银行的付汇方式,汇率可以划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五)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汇率可以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在不同的汇率标价方式下,根据即期汇率和远期差价来计算远期汇率的方法是不同的。 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加上升水或减去贴水; 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减去升水或加上贴水。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远期汇率的计算。 (1)某日巴黎外汇市场(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 $1=FF5.6685-5.6695,三个月远期升水为74-78点。那么,三个月期的远期汇率计算如下: $1=FF5.6685-5.6695 +)?????? 0.0074-0.0078 ____________________ $1=FF5.6759-5.6773 (2)某日法兰克福外汇市场(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为$1=DM1.8400-1.8420,三个月期远期贴水为238-233点。那么,三个月期的远期汇率计算如下: $1=DM1.8400-1.8420 -)?????0.0238-0.0233 ___________________ $1=DM1.8162-1.8187 (3)某日纽约外汇市场(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为$1=SF1.4570-1.4580,三个月期远期升水为470-462点。那么,三个月期汇率计算如下: $1=SF1.4570-1.4580 -)?????? 0.0470-0.0462 __________________ $1=SF1.4100-1.4118 (4) 某日伦敦外汇市场(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为 &1=$1.6955-1.6965,三个月期远期贴水为50-60点。那么,三个月期远期汇率计算如下: &1=$1.6955-1.6965 +)????? 0.0050-0.0060 _________________ &1=$1.7005-1.7025 在实际计算远期汇率时,可以不必考虑汇率的标价方式及升水还是贴水,仅根据升(贴)水的排列即可进行计算。具体如下:如远期差价以小/大排列,则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加上远期差价;如远期差价以大/小排列,则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减去远期差价。 (1)某日巴黎外汇市场(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 $1=FF5.6685-5.6695,三个月远期升水为74-78点。(加) (2)某日法兰?克福外汇市场(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为$1=DM1.8400-1.8420,三个月期远期贴水为238-233点。(减) (3)某日纽约外汇市场(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为$1=SF1.4570-1.4580,三个月期远期升水为470-462点。(减) (4) 某日伦敦外汇市场(间接标价法)上现汇汇率为&1=$1.6955-1.6965,三个月期远期贴水为50-60点。(加) (六)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汇率可以划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七)按银行营业时间,江率可以划分为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八)按制定汇率的方法,汇率可以划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常见的汇率套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中间汇率套算。 (2)交叉相除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关键货币相同的汇率。 (3)同边相乘法。 常见的汇率套算方法: 按中间汇率套算 交叉相除法 同边相乘法 同边相乘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键货币不同的汇率。 例如,假定某年某月某日,某外汇市场上汇率报价为1$=DM1.5715/1.5725, &1=$1.4600/1.4610。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同边相乘法计算英镑和马克之间的汇率。 以马克买入英镑过程如下: 卖出马克—买入美元—卖出美元—买入英镑。 马克的卖出价或英镑的买入价为: 1/(1.4600*1.5715)=&0.4358/DM 或1.4600*1.5715=DM2.2944/& 以英镑买入马克, 则可 卖出英镑—买入美元—卖出美元-买入马克 因此,英镑的卖出价或马克的买入价为: 1.4610*1.5725=DM2.2974/& 或(1/1.4610)*(1/1.5725)=&0.4353/DM 综上所述,英镑与马克的汇率为: &1=DM2.2944/2.2974 DM1=&0.4353/0.4358 总结套算规则,有下表: 表1-2 汇率的套算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 $1=DM1.5715—1.5725 &1=$1.4600---1.4610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一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的内容: 用一定的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的金币为法定通货;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 金币与流通中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 作为一种世界货币,金币在国际国际结算中可以跨国境自由输出入。 金币中所含有的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黄金叫做含金量。 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对比叫做铸币平价,它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因此,随着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外汇汇率也会偏离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当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时,外币汇率将下浮,本币汇率将上浮;当外汇供给小于需求时,外币汇率将上浮,本币汇率将下浮。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总是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并且受到黄金输送点的制约。 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因此,当汇率对一国有利时,它就采用外汇进行国际结算;而当汇率对该国不利时,它就采用黄金进行支付。 这样一种做法为什么会将汇率的波动局限在黄金输送点范围之内? (见书P22—2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交战国家的金本位制纷纷瓦解。战后,各国除美国外均实行了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金币不再自由流通,从而使金本位制度失去了稳定的基础。在1929—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这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也土崩瓦解,金本位制度彻底崩溃。 二 纸币制度下的汇率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 各国实行纸币流通后,经历了一个从 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 的过程,在这些制度下,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比价,是受到外汇市场上两国货币的供求状况影响的。 汇率状况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否有着到关重要的影响。 下一章会讲到: 一国国际收支分为两大部分: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前者反映着一国商品劳务商场与他国商品劳务市场之间的关系,后者反映着一国金融商场与他国金融商场的关系。 因此,任何反够影响国内外商品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总的来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差异 3.经济增长率差异 4.预期因素 5.中央银行的干预 6.宏观经济政策差异 以上谈到的因素是纸币制度下影响外汇市场的主要因素。当然,影响汇率的因素还有许多,而且即使是上述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或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形成更加综合的作用。因此,只有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才能对汇率变动作出正确分析。 外汇市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差异 3.经济增长率差异 4.预期因素 5.中央银行的干预 6.宏观经济政策差异 由于以上的理由: 我们说,在外汇市场上,专家是相对的。或者说是没有专家的。 第四节 汇率制度的演变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其货币汇率的变动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作为有关汇率的一种基本原则,通常具有普遍适用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一种汇率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 第二,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 第三,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指汇率决定于铸币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 指汇率不受铸币平价限制,取决于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从十九世纪(约1880年)至1973年,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主要是固定汇率制; 从1973年以后,则主要采用浮动汇率制。 1.因定汇率制 包括: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的汇率制度。 二者的共同点:(P28页) 二者的不同点:(P28页) 2.浮动汇率制 根据当局是否干预可将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 指货币当局对外汇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供求关系影响汇率的变动。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干预原则可选择: 1.逆风行事原则 2.规定汇率应达到的目标值 3.制订一客观指标,(如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方向的干预净额),即当干预达到此限度时,就停止干预。 1978年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规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责任,并规定了成员国干预汇率应遵循的原则: 1.会员国应避免操纵汇率妨害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或获取不正当利益; 2.外汇市场出现短期的破坏性波动,各会员国应进行干预; 3.会员国在干预外汇市场时应考虑其他会员国的利益,等等。 3.爬行钉住汇率制度 是当今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 4.汇率制度的现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汇率制度可以分为三类: 1.钉住汇率制度,包括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篮子货币。 2.有限灵活性汇率。 3.更灵活的汇率。 见表 I—3 汇率制度(1995年9月30日)注:略 二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争 首先看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1.国际收支平衡不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2.保证了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3.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增加了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 反对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 1.使汇率变得更加不稳定,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降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同样会引起外汇投机。 3.更易传递通货膨胀。 “经济论”认为: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是经济 因素: 比如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其经济规模、其进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低。 “依附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因素。 第五节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一个国家为防止资金的大量外流(或内流)、缓解国际收支、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国内经济,通过法律、法令或法规而对外汇买卖直接加以管制的政策措施。 一 外汇管制的基本内容 外汇管制是由政府授权中央银行或设立专门的外汇管制机构来执行的。 各国外汇管制的法令和条例,首先都要明确外汇管制的对象,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外汇管制主要是从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两方面入手的。 数量管制 是对外汇交易的数量进行限制,通常采用进出口结汇制度、外汇配给制度、进口许可证制度以及对非贸易外汇收支和资本输出入管制。 价格管制 主要是采用复汇率制度和本币定值过高的作法。 实行外汇管制在短期内可以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动荡等问题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人为的管制必然带来弊端,如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性原因仍无法因此而消除,汇率的人为高估必然对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复汇率一定会引起外汇市场的混乱等等。 总之,随着国际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外汇管制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二 我国的外汇管理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目标 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外汇管理制度,制订正确的外汇法规和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汇率的基本稳定,使之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方针 是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收支,由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外汇业务,非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任何机构不得经营外汇业务。 我国的外汇管理也分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两个方面。 “人”主要指: 居住在国境以内或以外的不同单位或个人; “物”主要是指: 外汇及贵金属等。 我国的外汇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9年前高度集中的外管理体制 2.1979—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3.1994年后的外汇管理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内含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及内容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 第四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其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主要要点: 第一,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涉及到实际经济资源的转移。包括商品、劳务、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 商品劳务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之间的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因此,国际收支是一个容量的概念。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在国际收支概念中,对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所依据的是居民原则而非公民原则。 一国居民 是指长期在该国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单位(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 就个人居民而言,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家的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和旅游者也属于其所在国家的居民;但官方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则一律属于其所在国家的非居民。 就非个人居民来讲,企业属于其从事经济活动所在国的居民;各级政府和非盈利的私人团体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机构则属于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 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一定的编制项目表示出来的报表。 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无偿转移”和“对应项目” 原则如下: 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 值得强调的是: 影响记入借方还是贷方的只是货币流动的方向。 凡是引起货币流入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出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贷方; 凡是引起货币流出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入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借方。 1.美国出口一批价值为100 000美元的货物给英国。 由于这笔交易使美国有货币收入,因此,100 000美元的商品出口记入贷方。 同时这笔交易在相应项目的借方也要记上一笔。 具体来说,借记短期资本100 000美元。(若这笔出口以美元表示,则表示美国对外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若这笔交易以英镑表示,则反映美国对外资产的增加,也记入借方)。 2.美国向墨西哥提供一笔为期3年的100万美元贷款, 该贷款存入美国银行中的墨本西哥账户上,这笔贷款代表长期资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外流,故应记入借方;将贷款以存款形式存入美国某银行代表外国有本国资产的增加或本国对外负债的增加,可以看成是短期资本的内流,所以记入贷方。 3.一个美国游客到欧洲旅行,花掉了他在一家德国银行的存款10 000美元。 在这笔交易中,美国产生了旅游支出,是货币的外流故记入借方(具体记入劳务项目);美国在外国银行存款的减少意味着美国对外资产的减少,可视作资本由国外流入国内,故记入短期资产的贷方。 4.美国向委内瑞拉赠送价值10 000美元的谷物。 谷物出口记为商品项目的贷方;由于谷物是赠送的,没有货币收入的流入,所以在单方面转移项目中记入借方,以冲抵。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组成部分。 通常包括 :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与平衡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大体如下: ?(一)经常项目 ?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与该国国民收入账户具有密切的联系。 经常项目通常包括: ?商品(Goods) ?劳务(Services) ?收益(Income) ?无偿转移(Transfers) 每个项目都应列出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所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金融资产的相互转移,与该国的国际借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资本的类型对资本项目作以下划分: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资本 (三)平衡项目 平衡项目中包括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等项目。 1.错误与遗漏 该项目是一个人为的项目,用来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由于统计疏漏而引起的借贷差额。 2.官方储备 官方储备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时,该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可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的增减。 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它是一个国家涉外经济交往的系统的总结。 ?1.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是一个时期的经济交易,因此它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2.国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一定的编制项目表示出来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 ?1.经常项目(商品、劳务、收益、转移) ?2.资本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3.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一 国际收支逆差与顺差的基本含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即是指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综合差额等局部差额。 当出现差额时: 如果贷方大于借方,出现盈余,称为顺差,以“+”号表示; 如果借方大于贷方,出现亏损,称为逆差,以“-”号表示; 如果借方等于贷方,则称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国际收支顺差以黑色书写,故又称“黑字”,而逆差以红色书写,故又称“赤字”。 二 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及其 相互关系 表2-2 国际收支几个局部差额及其相互关系 贸易差额=+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无形收入-无形支出+无偿转移收入-无偿转移支出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流入-长期资本流出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流入-私人短期资本流出 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 零=综合差额-储备增加(+储备减少) 表2-2中所涉及的几个局部差额的含义如下: 1.商品贸易差额 为商品出口与商品进口之差。 2.经常项目差额 为贸易差额与经常项目中的其他项差额之和。 3.基本差额 传统上被视为向一国当局提供了度量国际收支长期发展趋势的一个尺度。 4.官方结算差额 意味着一国官方为弥补收支不平衡而须采用的手段。 5.综合差额 是这些差额中包括的项目最全面的只将官方储备的变动量置于线下。 目前看来,国际收支的这些局部差额中最常用的是综合差额;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差额通常指的是综合差额。 三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账面平衡与真实平衡 2.数额平衡与内容平衡 3.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 以上三种含义基本上一致,只是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它们都指出了平衡表中可能隐藏着的不平衡,实质的平衡 与失衡还需深入分析。 四 国际收到失衡的原因或分类 国际收支失衡根据起因的不同,可以发为偶然失衡、周期性失衡、收入性失衡、结构性失衡以及货币性失衡等五种。 1.偶然性失衡: 是指由于一次性的突发事件 而造成的一国国际收支失衡。 2.周期性失衡: 是指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3.收入性失衡 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4.结构性失衡 是指由于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失调(如产品供需结构失调和要素价格结构失调)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5.货币性失衡 是指由于一个国家的价格、利率或汇率货币性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问题:(P48) 假定某一时期A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下列经济交易: 1). 消费品进口20; 2).消费品出口18; 3).资本品进口16; 4).资本品出口14; 5).向非居民的转移支付12; 6).收到红利10; 7).向非居民支付的利息8; 8).居民从国外借款6; 9).非居民偿还债务4; 10).居民出售股份给非居民2。 试问: 1.贸易差额是多少? 2.经常项目差额是多少? 3.资本项目差额是多少? 4.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如何? 5.国际收支状况对A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什么影响? 6.A国的国际资产净头寸的变动如何? 1.贸易差额是多少? 贸易差额=+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18-20=-2(错的) 商品出口 18+14=32 商品进口 20+16=36 最终结果: 32-36=-4(对的) 2.经常项目差额是多少?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无形收入—无形支出+无偿转移收入—无偿转移支出 -12(转移支付) +10(收到红利) --8(支付利息) - 4(贸易差额) 得:-12+10—8—4= -14 3.资本项目差额是多少? +6(居民从国外借款) +4(非居民偿还债务) +2(居民出售股份给非居民) 差额为: +6+4+2=+12(顺差) 4.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如何? -14(经常项目差额) +12(资本项目差额) 国际收支综合差额为: -14+12= -2 A国的国际收支为-2(逆差) 5.国际收支状况对A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什么影响? 会使A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减少2个单位。 6.A国的国际资产净头寸的变动如何? 答: A国的国际资产净头寸的变动会减少2个单位。 另一习题:P57 1.向美国出口一批服装价值20万美元; 2.向扎伊尔捐赠一批大米价值15万美元; 3.一位中国游客到欧洲短期旅游,共花费旅游开支2万美元; 4.向美国政府借款100万美元; 5.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库券3万美元; 6.从德国进口一批机器设备价值5万美元; 7.雇用一个外国专家,支付工资2万美元; 8.收到利息4万美元; 9.收到国外汇款1万美元; 10.向国外派出劳工,对方共工资8万美元; 11.在纽约金融市场发行200万美元的债券; 12.向朝鲜政府提供贷款100万美元。 试问: 1.贸易差额是多少? 2.经常项目差额是多少? 3.资本项目差额是多少?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如何? 5.国际收支状况对A国中央银行的资 产负债有什么影响? 6.A国的国际资 产净头寸的变动如何? 第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西方经济学者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分析,按照历史顺序可以分为: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吸收分析、货币分析.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 提出: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的价格分析法  一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绝对价格调节 绝对价格调节: 在汇率固定不变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国内绝对价格水平,进而改变与国外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进出口。 二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相对价格调节或弹性分析法 1.马歇尔-勒纳条件 弹性分析法: 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符号表示: E------汇率 Pm----以外币表示进口产品价格 ePm---商品的价格 Px-----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 ePx---折算成本该产品价格  ∏ 本国贸易条件改善; ∏ 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如果以本国货币来记录国际收支,X 、M 分别表示出口量和进口量,那么一国国际收支差额(CA)可以表示如下: CA = XP – e p*M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价格保持不变,即出口品价格P=1,进口品价格P*=1,并假定贬值前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X=e M),那么有下列结果:     这就是著名的: 马歇尔-勒纳条件 即当进出口的供给弹性都趋于无穷大时,只要一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就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例如: 如果本国的国际收支存在赤字,本国的进出口量均为20000个单位,进出口的需求汇率弹性分别为0.5 和0.3,假定本币贬值5%。那么,国际收支状况是进一步恶化还是得以发改善?为什么? 根据已知条件: X=20000,M=20000, e =0.5, e =0.3,de/e=5%  因此,本币贬值以后,由于马歇尔-勒纳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国际收支状况不仅没有得以改善,所而继续恶化了。 2.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进一说明 (1)与贸易条件的关系。 马歇尔-勒纳条件能否使一国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其前提假设是进出口的供给弹性均为无穷大,即进口和出口的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在这种情况下,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本币价格上升,贸易条件恶化。  (2)与非贸易品的关系 可见,在充分就业的假设下,贬值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出口增加,却无法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  根据经济学家马吉的划分,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货币合同阶段 这一阶段,进出口合同是在贬值以前签订的,进出口数量和价格不会因为贬值而立即变化。 见P72表3—1 贬值后在货币合同期内一国贸易收支影响 第二阶段:传导阶段 这一阶段所要考察的是短期内价格的调整能力。 见P73 表3-2 贬值后在传导阶段内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第三阶段:数量调整阶段 穿越了传导阶段以后,进出口数量开始能够随着价格变动调整,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正常效应开始起作用,国际收支逆差开始逐渐得以改善。 弹性分析法的缺陷在于: 1.它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收入不变而价格可变,这与马歇尔 -勒纳条件中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定是互相矛盾的。 2.弹性分析法只考虑了汇率变动通过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而忽视了收入效应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弹性分析法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没有考虑贬值对资本项目收支状况的影响。 4.弹性分析法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而本币贬值以后,国际收支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收入分析法 收入分析法(-收入法、乘数论) 其基本假设是: 1)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即价格固定不变而收入可变;2)不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其基本内容是: 自发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变动,进而影响进出口支出的变动, 影响程度取决于一国边际进口倾向和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以及一国开放程度的高低。 一 小国开放经济的外贸乘数 开放经济乘数(也称外贸乘数),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变动使国民收入成倍变动的倍数。 所谓小国开放经济,指在一国的经济规模足够小,其进出口活动不会对世界宏观经济总量产生影响,而且其进出口行为与世界市场的状况密切相关,即经济体系是开放的。   这一结果中的1/(1-c+m)即是开放经济乘数。显然,开放经济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乘数1/(1-c)。 因为自发进口变动的乘数dY/dM0<0,进口使国内有效需求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下降。 二 考虑国外反响的外贸乘数   同理可得:     其中s=1-c,s*=1-c*。 将(13)式中的Y*对外国各个自发性有效需求求导,则可得到它们对外国国民收入的影响。将以上乘数与无国外反响的开放经济乘数进行比较,  从(17)、(18)两式可以看出,在有国外反响时,本国自发消费、自发投资、自发政府支出变动所产生的乘数效果较大;而本国自发出口和自发进口变动所产生的乘数效果较小。  其中K是外贸乘数,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 因此,一些西方学者把收入效应与弹性分析强调的替代效应结合起来,修正了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小国经济假定下,哈伯格条件 |ex|+|em|>1+m 成立与否是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在考虑国外反响的情况下,大国只有在条件|ex|+|em|>1+m+m* 成立时,即在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加本国和外国的边际进口倾向的情况下,本币贬值才能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 问题:假定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如下: Y=C+I+G+X-M C=C0+CY (c=d C/d Y) I=I0 G=G0 X=X0 M=M0+My (m=d M/dY) 试推导小国开放经济乘数。如果c=0.6,m=0.4 G0=50, X0=150, M0=300,那么,它们 对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状况的净影响如何?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一 吸收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吸收分析法(又称收入-吸收分析法或支出分析法),是由西德尼.亚历山大于1952年在其发表的“贬值的贸易差额效应”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它针对弹性分析的缺陷,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吸收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来自于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以有效需求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和支出行为,从而调整国际收支。其基本结构如下: Y=C+I+G+X-M (1) 如果定义总吸收 A=C+I+G,贸易差额 B=X-M ,那么 Y=A+B (2) B=Y-A (3) A=A0+CY (4) 其中Y、C、I、G、X、M、c(c=dA/dY)、A0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进口、边际吸收倾向以及独立于收入之外的自发吸收。 将(4)式代入(3)式, 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B=(1-C)Y-A0 (5) dB=(1-c)dY-dA0 (6) 在来历山大看来,国际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而国际收支赤字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过多的反映。 因此,因际收支的改善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实现: (1)收入水平增加而吸收不变; (2)收入水平不变而吸收减少; (3)收入水平增加同时吸收减少; (4)收入水平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 (5)收入水平的减少小于吸收的减少。 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能否使国民收入的变动相对于吸收水平而提高。 贬值的效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dY,表示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 (2) c,表示贬值通过收入变化对吸收的间接影响; (3)dA0,表示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马克卢普按照吸收论的思路对本币贬值的影响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二 本币贬值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1.闲置资源效应。 最终贸易收支将会改善还是恶化,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c。 如果c<1,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dB>0,贸易差额得到改善。 2.贸易条件效应。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减少,总吸收水平随之下降,贸易差额 dB =dY –dA=dY-cdY=(1-c)dY, 如果c>1,那么dB>0, 贬值的贸易条件效应会使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 三 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1.实际现金余额效应。 2.收入再分配效应。 3.货币幻觉效应。 4.其他直接效应。(1)税收效应(2)预期效应 综上所述,一国贸易收支的改善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实际国民收入进行,一方面可通过降低国内吸收进行。 所以,吸收分析法所倡导的政策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的。 如果是收入过低,则可采取扩张的政策(包括贬值)来增加收入,只要收入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即可改善贸易收支。 如果是因为国内吸收过多而引起的逆差,则可采取适当政策,减少吸收。 吸收分析法缺陷表现在: 1.吸收论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基础之上的,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分析不够; 2.吸收论没有考虑本币贬值以后相对价格变动在国际收调整中的作用; 3.吸收论没有考虑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对本国进出口、收入和价格的影响,这在讨论开放经济问题中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缺陷; 4.吸收论同样没有考虑国际间的资 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问题: 如果边际吸收倾向为0.4,假定本币贬值以后收入水平增加10 000亿元,那么,贸易差额的净变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