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与两大
部类的划分
2、社会总资本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3、社会总资本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与社会总产品实现相联系的危机理论
? 与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相联系的危机理论
?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 不变资本 C + 可变资本 V + 剩余价值 M
? 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 记为 Ⅰ
? 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 记为 Ⅱ
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
? Ⅰ (c+v+m)=Ⅰ c+Ⅱ c
? Ⅱ (c+v+m)=Ⅰ (v+m)+Ⅱ (v+m)
? Ⅰ (v+m)=Ⅱ c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Ⅰ (c+v+m)=Ⅰ ( c+c′)+ Ⅱ (c+c′)
? Ⅱ (c+v+m)=Ⅰ (v+v ′+m/x)+Ⅱ (v+v
′+m/x)
? Ⅰ (v+v ′+m/x )=Ⅱ (c+c′)
与总产品实现相联系的危机
?1,比例失调引起的危机
?2,消费不足引起的危机
杜冈 ·巴拉诺夫斯基的见解
? 如果剩余价值中逐年追加到资本中去
的那一部分,不是以正确的比例分配
在各个产业和部类之间,那么结局肯
定是一场危机;如果资本的增加额是
按正确的比例来分配的,那么,就没
有危机存在的余地。
布哈林的批评
? 如果我们硬是要一个不受消费约束的市场,
因而硬是要来一个内部各生产部门相互为
用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内部自我循环,换句
话说,如果我们有一个类似于杜冈所活龙
活现想象出来的那种奇特的生产体系,那
么当然不可能有普遍的生产过剩 …… 如果
我们坚持正确的理论,即马克思的理论,
而不是杜冈 ·巴拉诺夫斯基的理论,那我们
就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 这样,我们就看到一连串的有关产业,它们互为市场,它们遵照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 ——经
济连续性所决定的某种明确的秩序组成一个链
条。但是,这个链条是以消费品的生产告终的,
因为它再也不以物质形式,即作为使用价值,
直接进入任何生产过程而是进入个人的消费过
程。 …… 结果,人们确实可以设想到一种情况,
即在我们面前存在着这根链条的各个环节上的
生产过剩,它表现为消费资料的生产过剩,即
表现为同消费市场有关的生产过剩,这恰恰是
普遍的生产过剩的表现。
马克思的论述
?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
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
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
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
提高,这意味着:与不变资本的增长幅度
相比,可变资本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增长
相对较低。
? 另一方面,两大部类之间的实物和价值之
间要保持某种大体稳定的比例关系,即资
本品价值的实现最终要依赖消费品价值实
现所产生的引致需求。
? 因此,存在一个消费增长落后与消费品产
量增长的趋势,这个趋势可能表现为危机,
也可能表现为停滞,或者兼而有之。
李嘉图对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担忧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那种而且只
有那种生产能够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
来。英国经济学家对利润率下降的担忧就是由
此产生出来的。 …… 使李嘉图感到不安的是,
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的刺激,积累的条件和
动力,会受到生产本身发展的威胁。”
——,资本论, 第三卷第十三章
马克思关于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表述
?“资本主义生产,随着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
比的日益相对减少,使总资本的有机构成不
断提高,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在劳动剥
削程度不变甚至提高时,剩余价值率会表现
为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
?——,资本论, 第三卷第十三章
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详解
?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与利润率变动的关系,
– p = m′/( 1+q)
– (注,m′= m/v,q = c/v)
? 在 q不断提高的过程中,m′也在提高,但
前者最终能够压倒后者对利润率的补偿性
影响,从而导致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
? 反对意见,为什么 q能够压倒 m′,成为利润
率变动方向的支配者?
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角度理解
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
? 这里的利润必定意味着产品价值(生产价格)
已经实现后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然而在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下,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需求
都存在着潜在的缺口,因此剩余价值率的提
高必定受到严重的制约而无法实现。
? 但另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却是资本
积累过程中资本间相互竞争的必然结果,它
将成为支配利润率变动方向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