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遗传育种学》
教 案
主讲教师:朱勇 代方银 陈萍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05年6月
《家蚕遗传育种学》教案
《家蚕遗传育种学》是高等农业学校蚕学专业主要骨干专业课程之一。大体上分为家蚕遗传学和家蚕育种学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家蚕遗传学是以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蚕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在于阐明家蚕遗传和变异规律,是家蚕育种的理论基础;家蚕育种学是研究家蚕育种理论与技术、家蚕现行品种改良和培育新的家蚕品种的学科。家蚕遗传育种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家蚕生物学专业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突出实践性的遗传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运用能力。
一、教材选用
1、主要教材:
本课程选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主编、农业出版社出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家蚕遗传育种学》为主要教材。该教材为农业部优秀教材。
2、主要教学参考教材:
1、向仲怀主编《中国蚕种学》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
2、冯家新主编《家蚕育种选集》,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向仲怀等主编《中国蚕丝大全》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
4、向仲怀主编《蚕丝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
5、中国蚕业研究所主编《家蚕遗传育种学》 科学出版社,1981年
6、浙农大主编《家蚕良种繁育及育种学》农业出版社,1982
7、盖钧镒主编《试验统计方法》农业出版社,2000年
3、辅助教材:
1、《日蚕杂》、《蚕业科学》等多个著名刊物。
2、《家蚕形态性状——家蚕基因库主要标记性状》电教片。
3、夏秋蚕品种“夏芳×秋白”繁育饲养技术要点录相片。
4、多媒体课件。
二、课程教学安排:
1、课堂教学: 50学时
2、实践教学 :①蚕育种实习 1周(校内实习基地)
②蚕种生产实习 8周(校内外实习基地)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了解家蚕遗传育种学的发展概况,识别家蚕丰富的遗传性状,掌握家蚕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家蚕雌完全连锁遗传的特点及其运用,家蚕连锁群与染色体图,蚕的性决定与性别调控,家蚕染色体及其变异、染色体工程等蚕的经典遗传理论与发展有较好掌握,并对家蚕发生遗传、生化(同工酶)遗传、蚕的分子遗传与遗传工程研究进展有较好的了解;对家蚕茧丝性状、化性、眠性、食性、抗性等重要实用经济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技术有较好的掌握;熟悉数量遗传的基本理论,近交效应与运用、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测定等育种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蚕品种资源及其创新,同时掌握系统分离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转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家蚕选择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近交效应与在育种上的运用,杂种优势的度量和在育种上利用、配合力的遗传效应和选择方法等;熟悉蚕品种研究动态及目标制定原则和方法,对系统育种与杂交育种等基本育种方法和技术有很好的掌握,对诱变育种、抗病育种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理解蚕品种资源及其创新的意义及方法,了解转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蚕品种鉴定的基本要求,了解现行主要品种的性状和生产对特殊品种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家蚕育种主要的选择技术和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以及科技创新能力。
四、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自学,提出问题,教师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结合作业、实验实习等过程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成绩考核评定标准:
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包括半期成绩、作业、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占20%;二是实验实习成绩占20%;三是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六、课程讲授安排
绪论(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主要任务,了解家蚕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家蚕品种选育的历史、现状、发展方向和各国研究的优势。并重点掌握近代家蚕遗传及育种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最新发展动态,为学习好本门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2、教学重点:家蚕遗传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主要任务;学科发展与最新动态。
3、讲授要点:
(1)、家蚕遗传育种学的意义:
①家蚕遗传学
②家蚕育种学
③家蚕遗传育种学
(2)、家蚕遗传育种学的兴起与发展:
①我国家蚕遗传育种学早期研究的萌发
②孟德尔规律再发现之前的家蚕遗传育种研究
③最先自孟德尔立场对家蚕遗传育种的研究
④日本田中义磨对家蚕遗传育种学的突出贡献
⑤家蚕遗传研究从形态→生化→分子遗传的发展阶段
(3)、我国近代家蚕育种的成就:
①种质资源的研究
②遗传育种理论研究
③蚕品种育成
④学科发展与最新动态。
思考练习题:
1、简述家蚕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关系。
2、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蚕遗传育种学经历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目前的主要发展特点为何?
第一章 形态性状的遗传 (6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介绍家蚕各种遗传性状,使学生了解蚕的主要形态性状、重要生理性状等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规律,并知晓家蚕基因命名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家蚕卵(卵形、卵色)、幼虫(斑纹、体色、腹肢)、茧(形、色)、蛹(形、色)、成虫(体形、体色)主要形态性状的识别;家蚕主要突变基因的遗传规律。
2、难点:卵壳性状的伪母性遗传,卵色遗传的母性决定机制。
讲授要点:
第一节 基因符号的命名规则
第二节 卵性状的遗传
一、卵形
1、主要突变型
2、卵形(卵壳性状)的伪母性遗传
二、卵色
(一)卵壳色(伪母性遗传)
绿卵、灰色卵基因群等
(二)浆液膜色
1、主要突变型(①白卵系列 ②红色调卵系列 ③褐卵系列等)
2、浆液膜色突变的遗传规律(母性遗传、普通遗传)
(三)卵黄色 (伪母性遗传)
三、卵色遗传的母性决定机制
1、代表型:①第一型(w-1) ②第二型(b-1,b-t) ③第三型(b-2,apy)
2、遗传模式(图)
四、卵色基因的相互作用(互补,上位)
第三节 幼虫性状的遗传
一、蚁色
隐性赤蚁、第二隐性赤蚁、显性赤蚁、淡赤蚁、伴性赤蚁、母性赤蚁等。
二、幼虫斑纹
1、p群基因
2、S群基因
3、E群基因
4、虎斑、褐圆斑、鹑斑、多星纹、杲蚕等重要斑纹基因
5、基础斑纹、附加斑纹、斑纹叠加
三、体色
1、黄体色及其相关基因、成因
2、油蚕种类及其成因、遗传
3、其它幼虫体色类型
四、血色(黄血、白血、红血)
五、体型(重点介绍近20种典型的体型突变)
第四节 茧性状的遗传
一、茧色
(一)黄红茧系:形态、有关基因、形成机制
(二)绿茧系:独立遗传绿茧,互补绿茧
二、茧形
1、茧形的意义
2、种类与遗传
3、异常茧及其遗传
三、缩皱
第五节 蛹、蛾性状的遗传
一、翅形(介绍10余种) 二、体色(介绍近10种) 三、复眼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p群基因 (2)E群基因 (3)黄体色 (4)龙角
(5)虎斑 (6)褐圆斑 (7)狭胸 (8)螯虾蛹
2、简答:
(1)等位基因和相似性状非等位基因的命名有何区别?
(2)家蚕卵形态性状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各自的遗传规律怎样?
(3)家蚕白色卵类、褐色卵类、灰色卵类的主要种类及其遗传特点为何?
(4)田中和蒋同庆关于家蚕基楚斑纹、附加斑纹的划分有何不同?
(5)油蚕成因为何?有哪些主要种类?
(6)黄血基因与黄红茧系茧色有何关系?
(7)显性白茧的实质是怎样的?
3、分析比较题:
(1)已知家蚕第2白卵(w-2)对与其独立遗传的红色卵(re)基因表现上位作用,请图示w-2与re杂交的F1、F2基因型、表型、分离比。
(2)图示家蚕互补绿茧(Ca/Ga Gb/Gb)与纯合白茧(+/+ +/+)杂交后代的分离情形。
4、叙述题:
叙述家蚕赤蚁性状突变基因的种类、特征、遗传特点及相互关系。
第二章 连锁遗传(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家蚕遗传性状基因分析的实例,了解家蚕连锁遗传中雌完全连锁的特点,掌握家蚕基因分析、连锁检索、三点测验定位的基本方法,了解家蚕连锁遗传研究成就。
教学重点:
1、家蚕连锁遗传的最大特点及其相引、相斥的杂交F2和回交一代的分离特点。
2、家蚕连锁群、连锁检索标记体系。
3、家蚕遗传性状基本遗传规律的分析、基因的连锁检索和定位方法。
4、家蚕连锁遗传图谱。
讲授要点:
第一节 基因分析与连锁
1、基因分析概念与实例
2、家蚕性状的连锁遗传现象及雌完全连锁的特点
3、家蚕雌完全连锁在基因分析中的运用
第二节 连锁的检索
1、家蚕连锁群标志基因
2、连锁检索的方法与实例(利用雌完全连锁的特点)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1、利用三点测验进行家蚕基因定位
条件:三隐性系;交配方式:三隐性雌×F1雄
2、家蚕连锁遗传图谱
思考练习题:
名词解释
(1)基因分析 (2)相引/相斥 (3)基因定位 (4)连锁遗传图
2、简答
什么是家蚕连锁遗传的最大特点?在基因分析中有何利用?
分析题
已知家蚕幼虫虎斑(Ze)基因和黄体色(lem)基因均属于第3连锁群,现选择一个既是虎斑又是黄体色的系统与正常型(非虎斑和正常体色)系统杂交,请写出其亲本(P)、F1、F2世代的基因型、表型与F2的分离比。
4、分析计算题
已通过连续分析探明,家蚕隐性灰卵(gr-r)基因属于第2连锁群。隐性灰卵系统为姬蚕(p)、白血(+Y),通过与暗色斑(PM)黄血(Y)系统杂交进行基因定位,F1雄与该隐性灰卵雌测定,其性状分离调查结果如下表(其中基因符号代表表型):
(gr-r++)♀× [(gr-r++)×(+PMY)]F1♂性状分离情况
表现型
个体数
gr-r
p
+
1084
+
PM
Y
1019
+
P
Y
111
gr-r
PM
+
102
gr-r
P
Y
310
+
PM
+
286
+
P
+
3
gr-r
PM
Y
1
(1)写出两亲本的基因型;
(2)确定gr-r、PM、Y三基因的直线顺序;
(3)计算出双交换值和三基因两两间的单交换值;
(4)绘出三基因的连锁图。
5、叙述题
举例说明家蚕连锁检索的方法。
第三章 性遗传(2学时)
教学目的:
学习掌握家蚕性染色体类型,家蚕性决定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家蚕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的区别和联系,间性与性嵌合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
家蚕性染色体、性决定,与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方式。
讲授要点:
1、家蚕的性染色体与其雌异配型
2、家蚕性决定
①家蚕强雌性决定基因的发现
②W染色体、Z染色体与家蚕性别的关系
3、伴性遗传与家蚕伴性遗传基因及其利用
4、限性遗传与家蚕易位限性系的利用
5、从性遗传
6、伴性、限性、从性遗传间的区别与联系
7、性嵌合体与间性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伴性遗传 / 限性遗传 / 从性遗传
(2)性嵌合体
(3)间性
2、简答题
(1)家蚕性型为哪一种?
(2)家蚕染色体水平上的性决定是怎样的?
(3)家蚕染色体数目(2n)是多少?其形态有何特点?
(4)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在蚕业上各有何应用?
3、叙述题
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 染色体及染色体变异(2学时)
教学目的:
学习家蚕染色体的数目与形态特点,掌握减数分裂主要过程、特点及其重要意义,了解蚕的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数目变异)的主要类型,家蚕染色体工程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应用。
教学重点:
家蚕染色体的数目与特征,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与意义,家蚕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与人为诱变。
讲授要点:
1、蚕类染色体的数目
2、家蚕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弥散型着丝粒、短杆状)
3、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与意义
4、家蚕染色体组型研究
5、染色体结构变异、细胞学特征、遗传效应与人工诱变系统
6、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遗传特性及其变异系统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性染色体 / 常染色体
(2)染色体组 / 染色体组型
(3)联合复合体
(4)平衡致死
(5)单体 / 单倍体
(6)同源多倍体 / 异源多倍体
2、简答题
(1)减数分裂的特点和重要意义为何?
(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哪些主要类型?各自的细胞学特征和遗传效应主要有哪些?
(3)染色体数目变异主要有哪些类型?怎样表示?
(4)迄今主要有哪些家蚕限性系统?
3、叙述题
简述家蚕无性繁殖的概念、种类、机理与方法。
第五章 发生遗传学(2学时)
教学目的:
学习发生遗传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了解家蚕体壁形态性状的发生遗传研究成果,掌握嵌合体的发生机制与诱变、遗传致死的发生与种类,单性生殖的意义、发生与诱导及其应用研究前景。
教学重点:
1、体壁形态性状的发生与核基因、细胞质作用的关系
2、E群基因的发生遗传
3、嵌合体及其形成机制
4、遗传致死的发生与种类
5、单性生殖的发生机理与诱导
讲授要点:
1、发生遗传学的概念
2、家蚕体壁形态性状基因作用的表现时期
3、基因作用与细胞质的关系(长岛的皮肤移植试验)
4、E群基因在胚胎发生期的表现
5、E群基因致畸形体节分化、生殖腺异常化
6、嵌合体的种类、诱发方法、形成机制
7、遗传致死基因种类及其作用
8、单性生殖概念与种类
9、孤雌生殖发生机理与人工诱发
10、雌核发育的发生、结果、诱发
11、单性生殖在家蚕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展望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拟等位基因 (2)E群基因极性现象 (3)孤雌生殖 (4)雄核发育
2、简答
长岛的家蚕皮肤移植试验结果说明基因作用与细胞质的关系为何?
家蚕E群基因有那些特点?
家蚕嵌合体的种类有那些?
嵌合体的形成机制有那些?
简述家蚕遗传致死的种类与家蚕致死基因种类。
家蚕孤雌生殖发生机理。
单性生殖在家蚕遗传育种中有何利用?
第六章 同工酶遗传(2学时)
教学目的:
学习同工酶遗传的概念,了解家蚕同工酶遗传研究的成果与动态,家蚕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磷酸酶同工酶的遗传研究进展及其有关指标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教学重点:
家蚕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磷酸酶同工酶的遗传。
讲授要点:
1、同工酶遗传研究意义
2、家蚕淀粉酶同工酶的活性与地理种间的差异、活性变异与酶活力的差异、酶活力与实用性状的关系
3、淀粉酶同工酶种类
4、家蚕丝腺、中肠、皮肤、卵等不同组织酯酶同工酶的种类、遗传
5、家蚕不同组织磷酸酶同工酶种类、遗传及其酶活力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思考练习题:
家蚕同工酶遗传研究进展与同工酶遗传在经济性状选择上的意义。
第七章 分子遗传及遗传工程(3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如下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动态具有较好的把握与了解:家蚕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丝蛋白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工程与家蚕转基因研究进展;Bm-NPV载体系统的利用与家蚕生物反应器研究;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蚕业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丝蛋白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2、卵壳蛋白基因
3、家蚕基因文库及其制备程序
4、家蚕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5、Bm-NPV载体系统及其利用
6、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蚕业研究中的应用
讲授要点:
1、丝心蛋白H链基因,L链基因、丝胶蛋白基因
2、丝心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节
3、卵壳蛋白基因族,基因结构与表达
4、卵壳蛋白基因定位与卵壳突变体
5、家蚕基因文库及其制备
6、家蚕生物反应器研究及应用Bm-NPV载体生产干扰素
7、家蚕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8、RFLP、RAPD、AFLP等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蚕业研究中的应用
9、家蚕转基因研究与育种
思考练习题:
1、家蚕基因克隆研究已取得哪些主要成果?
2、简述丝蛋白基因的结构。
3、家蚕转基因研究获得了怎样的进展?
4、查阅DNA多态性分析在蚕业研究中应用的最新文献,写出4000—5000字的综述。
第八章 数量遗传(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特点,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2、掌握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距离等数量遗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参数的概念,掌握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能运用相应公式进行遗传相关系数、遗传距离的测算。
教学重点:
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特点,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理论;遗传力概念及其计算;遗传相关、遗传距离的一般知识与计算。
本章难点:
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距离的有关计算。
讲授要点:
1、数量性状及其特点
2、遗传力估算的概念及广义、狭义遗传力的估算
3、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4、遗传相关与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
5、遗传距离及其测算方法
6、聚类分析与聚类图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数量性状 (2)遗传力 (3)广义遗传力 (4)狭义遗传力 (5)遗传距离
2、简答题:
(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有何区别?
(2)在广义遗传力的估算中,利用两纯种亲本的杂交F1代表型方差估算环境方差的根据是什么?
(3)家蚕数量性状狭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主要有哪些?
(4)性状间的相关可划分为哪两类?相关的遗传原因有哪些?
3、计算练习:
运用教材中的数据进行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遗传相关系数、遗传距离和通径的计算演练。
第九章 实用性状的遗传(2学时)
教学目的:
学习掌握家蚕茧丝性状、化性、眠性、食性、饲料效率及抗性等重要实用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育种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教学重点:
上述重要实用性状的遗传现象、规律与理论解释。
讲授要点:
1、茧丝性状的部分伴性遗传
2、沈敦辉关于茧丝性状部分伴性遗传的解释
3、茧丝性状的普通遗传
4、化性的母性遗传现象、化性的部分伴性遗传现象
5、眠性的普通遗传、眠性的伴性遗传
6、诸如关于化性、眠性遗传的理论解释
7、家蚕食性异常现象及食性突变系统
8、家蚕饲料效率及其遗传研究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实用性状 (2)部分伴性遗传 (3)饲料效率
2、简答:
(1)简述沈敦辉关于茧丝性状部分伴性遗传的理论解释。
(2)哪些茧丝性状表现普通遗传?各自有何特点?
(3)化性的部分伴性遗传有哪些基因参与?各自作用怎样?
(4)伴随性成熟基因对化性和眠性的修饰作用有何不同?
(5)家蚕有哪些主要食性异常突变?你认为有何利用潜力?
(6)何谓广义饲料效率和狭义饲料?如何表示?
(7)据前人研究,认为哪些突然变异蚕具有高饲料效率性?
(8)饲料效率各构成因素间有着怎样的相关性?各因素的遗传特性怎样?
3、叙述题:
综合叙述家蚕化性和眠性的遗传规律。
第十章 选 择(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家蚕选择的遗传原理和几种选择的基本方式,掌握提高选择效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讲授要点:
选择的遗传原理
几种选择方式对生物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
第二节 选择的方法
家蚕育种中混合选择和蛾区选择的特点、方法和作用,单项性状和综合性状选择的优缺点,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节 选择效果
遗传进度、选择差、选择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提高选择效果的措施。
思考练习题:
名词解释
(1)选择系数 (2)适应值 (3)混合选择(4)蛾区选择 (5)直接选择 (6)间接选择(7)遗传进度 (8)选择差 (9)选择强度
问答题
(1)育种上完全淘汰隐性有害基因有何途径?
(2)单项性状和综合性状选择有何特点,如何在育种上利用?
(3)比较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优缺点,如何应用间接选择?
(4)蛾区选择和混合选择各有何特点,在实践中如何应用?
(5)如何提高选择效果?
第十一章 近亲交配(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近亲交配的遗传效应和表现型效应,计算近交系数,掌握近亲交配在家蚕育种中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讲授要点:
第一节 近亲交配的作用
近亲交配对生物群体的遗传效应和对基因型频率的影响,近亲交配对生物群体的表现型效应影响,引起群体分化和衰退。
第二节 近交程度分析
近交系数、亲缘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在育种中的应用范围和原则。
第三节 近亲交配的应用
近亲交配在家蚕育种中的用途和应用原则。
思考练习题:
1 名词解释
(1)近亲交配 (2)近交衰退 (3)近交系数 (4)亲缘系数
2、问答题
(1)近亲交配的遗传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
(2)育种上用近亲交配应遵守哪些原则?
(3)近亲交配有何作用?
第十二章 育种目标(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蚕丝生产对蚕品种的基本要求,掌握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和目前我国蚕品种选育的具体指标。
讲授要点:
第一节 蚕丝生产对蚕品种的基本要求。
家蚕育种的总目标,蚕丝生产各环节对家蚕品种的具体要求。
第三节 如何制定育种目标
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我国目前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选育的具体指标。
思考练习题:
1、蚕丝生产对蚕品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制定育种目标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十三章 品种资源和引种(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家蚕品种资源的种类及在家蚕育种中应用范围,掌握收集、保存、研究品种资源的重要性和方法。
讲授要点:
品种资源的重要性
品种资源在实用品种选育和家蚕抗病育种中的作用。
第二节 品种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价值
地方品种、育成品种、突变型品种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第三节 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研究
蚕品种资源的收集方式与途径,蚕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和研究内容,特殊育种素材的重要性及其创造方法。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品种资源 (2)引种
2、问答题
(1)品种资源在家蚕育种上有何意义?
(2)品种资源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价值?
第十四章 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5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杂交亲本选择的原则和杂交方式,了解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的育种环境设置,掌握不同世代的选择技术,学会系谱记载方法,了解典型事例的育种技巧。
讲授要点:
第一节 系统育种
系统育种的原理和系统育种在家蚕品种选育中的意义,选择在系统育种中的作用和措施。
第二节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杂交亲本的选择原则以及杂交方式。
第三节 育种环境的设置
育种环境设置的意义和育种环境设置的一般原则,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育种环境设置的标准。
第四节 选择技术与交配控制
家蚕杂交育种世代的划分原则及不同世代的选择技术,主要经济性状的选择方法和时期,交配控制的方法和应用原则。
第五节 系谱记载
系谱记载的作用,饲育蛾区编号方法,成绩记载的表格形式。
第六节 育种实例
以青松、皓月、朝霞为例说明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青松、皓月为例说明春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以朝霞为例说明夏秋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以川一、华十为例说明系统分离育种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系统育种 (2)杂交育种 (3)轮回亲本 (4)遗传平衡群体 (5)分级交配 (6)对号交配 (7)随机交配
2、问答题
(1)在家蚕多品种杂交育种中,如何安排杂交顺序?为什么?
(2)系谱记载对育种有何意义?
(3)选择杂交亲本有哪些原则?
(4)杂交育种有何的意义?
(5)家蚕杂交育种中,为什么通常早期世代采用混合育、中期世代采用蛾区育?
(6)杂交育种的后期世代如何选择,为什么?
3、简述题
(1)比较杂交育种中单品种杂交和多品种杂交的优缺点。
(2)简述家蚕育种中交配控制的方法和作用。
(3)概述家蚕系统育种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4)简述杂交育种中茧质、丝质、健康性以及形态等性状的选择原理和方法。
(5)举例说明回交在近代家蚕育种上的作用。
第十五章 诱变育种(3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家蚕诱变育种的原理,了解诱变因素和作用原理,理解电离辐射诱发突变的机理和辐射敏感性及突变频率,掌握家蚕突变体的检出和捕获方法,掌握限性普斑系统的育种过程和在实用中的价值。
讲授要点:
第一节 突变的诱发
物理化学诱变因素的种类和诱发突变的原理和方法,突变频率的测定方法,影响突变频率和辐射敏感性的因素。
第二节 突变体的检出与捕获
各种限性系统诱发与检出的原理和方法,伴性平衡致死系统的育成方法和在生产上的应用原理,食性异常突变基因的应用意义和诱发选择的方法。
第三节 突变的改良与利用
限性斑纹系统过剩染色体切除和经济性状改良的途径,以及卵色限性等突变系统经济性状改良的途径。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诱变育种 (2)突变频率 (3)特定座位法 (4)显性致死法
2、问答题
(1)影响诱发突变频率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影响?
(2)家蚕辐射敏感性有何遗传规律?
3、简述题
(1)简述桥本虎斑限性的诱发与检出方法。
(2)简述木村茧色限性系统的诱发与检出方法。
(3)简述田岛卵色限性的诱发与检出方法。
第十六章 抗病遗传及育种(3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等概念,掌握抗性遗传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掌握几种常见蚕病抗性遗传的规律,理解抗病育种的原理和方法。
讲授要点:
抗病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侵染抵抗性、扩展抵抗性的概念及其生理机制,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的特点及对蚕抗病性的影响,家蚕生理和环境对家蚕抗病性的影响。
第二节 抗性遗传分析模型
LD—P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抗性遗传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原理。
第三节 抗病性的遗传
家蚕对CPV、NPV、DNV、IFV及白僵病抵抗性的遗传。
第四节 抗病育种方法
抗病性的度量指标和计算方法,人工接种病原、抗病性素材的收集和鉴定及抗病育种后代处理的方法。
第五节 抗病性的选育效果
对CPV、NPV、DNV抗病性的选育效果以及对诱发感染抵抗性的选育效果。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侵染抵抗性 (2)扩展抵抗性 (3)垂直抵抗性 (4)水平抵抗性 (5) LD-P线
2、问答题
(1)家蚕对病原物的抵抗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2)如何通过抗性遗传分析模型判断家蚕感染抵抗性的遗传方式?
(3)家蚕对常见病毒病的抵抗性的如何遗传?
第十七章 杂种优势(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杂交优势的概念和表现特征,理解度量杂交优势的指标和计算方法,掌握家蚕杂交优势的利用原则。
讲授要点:
第一节 杂种优势现象
生物界杂种优势的普遍现象和家蚕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度量
各种度量杂种优势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
利用杂交优势组合单杂交种和多元杂交种的原则和对杂交原种的选择,多元杂交种的利用价值。
思考练习题:
1、名词解释
(1)杂种优势(2)杂种效果 (3)杂种优势率 (4)杂种优势指数 (5)势能比值
2、问答题
(1)杂种效果与F1表现型值及双亲有何关系?
(2)势能比值和真杂种优势率有何实践意义?
(3)度量杂交优势的方法有哪些?
(4)生产上家蚕杂种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八章 配合力(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配合力概念和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会计算配合力,理解配合力的遗传效应和选择方法,掌握测定配合力的原理和方法。
讲授要点:
第一节 配合力的概念和种类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节 配合力的遗传效应及选择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遗传效应组成和对各种遗传效应的选择效果。
第三节 不完全双列杂交法估计配合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杂交组合间方差分析、配合力方差分析,配合力效应值及相关效应值的估算,群体遗传方差分析,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
第四节 蚕业上常用的配合力测定方法
顶交测验法的原理和方法及在家蚕对交品种选择上的应用,品种间相互杂交测定方法。
思考练习题:
词解释
(1)普通配合力 (2)特殊配合力
2、简述蚕业生产上常用配合力测定方法的特点。
3、试述配合力的遗传效应和选择。
第十九章 品种鉴定(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品种鉴定的意义,了解我国目前家蚕品种鉴定的组织机构和品种鉴定的程序,掌握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的原则和方法,会计算品种鉴定各调查项目成绩。
讲授要点:
第一节 品种鉴定的组织和程序
家蚕品种鉴定的意义,目前我国品种鉴定的组织机构和任务,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与权限,品种鉴定的程序。
实验室品种鉴定
实验室品种鉴定的要求,主要鉴定项目和调查方法,全国蚕品种审定方法。
第三节 农村生产鉴定
农村生产鉴定的要求,主要调查项目和方法,农村鉴定对品种推广的作用。
思考练习题:
问答题
(1)品种鉴定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农村生产鉴定有何要求?
2、简述题
(1)简述品种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2)简述实验室鉴定的基本要求。
七、实验实习:(见实验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