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历程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
二、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政府的作用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
(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
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很大,城市化的
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
缓慢
(四)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
不足并存
(五)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
化的高级阶段
êà ?? 3? êD ?ˉ ?? 3ì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7
£¨°
?
íò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
%
£?
×ü è? ?ù 3? ?ò è? ?ù 3? ?ò è? ?ù ±è ?×
(二)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世界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
平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平
(百万人) (百万人) ( %) (百万人) ( %) (百万人) ( %)
1800 978 50 5.1 20 7.3 30 4.3
1825 1100 60 5.4 25 8.2 35 4.3
1850 1262 80 6.3 40 11.4 40 4.4
1875 1420 125 8.8 75 17.2 50 5.0
1900 1650 220 13.3 150 26.1 70 6.5
1925 1950 400 20.5 285 39.9 115 9.3
1950 2501 724 29.0 449 52.5 275 16.7
1975 4076 1564 38.4 753 68.6 811 27.2
1997 5829 2681 46.0 880 77.3 1801 38.4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缓慢
图1,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
及其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的变迁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 0
1 8 0 0
2 0 0 0
1
8
0
0
1
8
2
5
1
8
5
0
1
8
7
5
1
9
0
0
1
9
2
5
1
9
5
0
1
9
7
5
1
9
9
7
城镇人口(百万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
(
%
)
发达国家(百万人) 发展中国家(百万人)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四)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
? 过度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大大快于
工业化进程。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经济
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
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
增加等城市问题。
? 过度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 1、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无序流动,缺乏管理;
? 2、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
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
市。而城市经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为
进入城市的乡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造成
众多的社会问题。
城市化超前发展的国家基本资料的比较
阿根
廷
1997
年
墨西哥
1997年
巴西
1999
年
乌克兰
1999
美国
1999年
日本
1999年
中国 2001
年
城市化
水平
( %)
89 74 81 68 77 79 37.7
人均
GDP
(美元
/人)
8570 3780 4420 750 30600 32230 7543元
( 911美
元)
城市化不足
? 城市化不足指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城市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
给不足 ;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控制政
策和工业过度分散。
? 泰国:人均 GDP1960美元,
城市化水平为 21%;
? 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DP2000美元,
城市化水平为 50%。
? 作业:
? 1、做世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与城市化水平相互关系
的分析。
? 2、查阅,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郭克莎
执笔,,中国社会科学,, 2002年第二期。
? 3、思考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滞后吗?
(五)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1、从中心城市人口的聚散看,城市化可以分为向心型城市
化和离心型。
向心型城市化 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由由小城
镇向大中城市集中、由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发达地区城市集
中的过程。
离心型城市化 是是指人口或者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外围
地区中小城市扩散的过程,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化 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区扩
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 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化地区以
外的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的过程。
(五)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2、郊区化表现为 4次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的浪潮。
*第一次浪潮表现为 50年代人口郊区化的浪潮(卧城)。
*第二次浪潮是 60年代制造业的外迁。
*第三次浪潮是 70年代以来的批发零售业的外迁。
*第四次转移浪潮则是在 80年代中后期以来办公用地的外迁。
3、逆城市化是郊区化的特殊形式。
向心型城市化 ----“贫困的迁移”
离心型城市化 ----“富裕的迁移”“发达的迁移”、
4、中国郊区化与世界城市郊区化的异同。
?à 1ú è? ?ù μ? ?? ?? ?ˉ 1y 3ì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1 9 0 0 1 9 1 0 1 9 2 0 1 9 3 0 1 9 4 0 1 9 5 0 1 9 6 0 1 9 7 0 1 9 8 0
£¨%£
?
?D D? 3? êD è? ?ù ±è ?× ?? ?? è? ?ù ±è ?×
二、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政府的作用
? 在欧洲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属于后起的
资本主义国家,它用更少的时间走完了城
市化过程。得国的城市化起步于 19世纪 30-
40年代,快速发展于 19世纪 70年代,初步
结束于 20世纪第二个十年。
? 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 首先,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环境 。 1871年以前,德国是一
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在 18世纪末和 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
以传统的农业和小手工业为主,行会制度盛行。他们画地
为牢,限制外地商品以及手工业者进入自己的控制区,严
重限制了德国商品农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全
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致使德国意志到 19世纪初仍然是一个
分裂的和传统的农业国家。 182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值为
0.85亿英镑,仅为英国的 1/4强。
? 在各德意志诸侯中,普鲁士和奥地利是两个最强大国
家。普奥竞争中,普鲁士逐渐强大,在欧洲联军共同对法
国的战争中,普鲁士是德国最强大的军队。战争获胜,普
鲁士成为德国政治上最具有威信的民族。为普鲁士开始致
力于德国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其次,德国统一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稳
定的经济环境。
? 普鲁士经济的发展。 1850年全德有铁路 6000公
里,普鲁士有 3869公里,占 64.5%。
? 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启动
了德国的工业化进程。
? 1866年普奥战争。
? 1870年普法战争。
? 1871年德国统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得到迅速
发展。
2、德国的城市化历程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农村人口
(万人)
城市化水平
( %)
城市化速度
(百分点)
1841 3272
1871 4106 1482 2624 36.1
1900 5637 3066 2570 54.4 0.63
1910 6291 3775 2516 60.0 0.56
1950 74.5 0.36
1980 93.9 0.64
1996 94.5 0.0.04
2、德国的城市化历程
? 1875年德国 1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 271个,
1890年达到 394个,1910年进一步增加到
576个。
? 1850年德国 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 3个,到
1910年增加到 40多个。
?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大批城市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逐渐将德国送达城市社会。
3、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及特征
? 第一,流动人口数量庞大 。 1907年,德国 6000万人口,
有流动人口 290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 1/2。许多城市 3/5
是外地迁移将来的人口。因为流动人口多,长久定居的人
口少,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租赁房屋生活。产生了德国城市
化过程中特有的一个群体,“租床人”。
? 第二,在德国的人口流动中,以近距离流动为主 。约 70%
是属于近邻流动或近距离迁移,30%是远距离迁移。德国
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小城市占有重要地位。
? 第三,德国农村人口单向流动少,双向流动或者多向流动
多 。根据典型调查,1905年开姆尼茨城迁入人口 4600,
其中 50%又迁往别的城市去了。
? 第四,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得到发展:
产业结构,1899年 31,38,31; 1913年 23,45,32。
就业结构,1858年 55,25,20; 1913年 35,38,27
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政府的作用
? ( 1)住房问题及其解决
? 初期状态:农民大量进入城市,为了解决居住
问题,基本的做法是大量的建设简易房屋,由
于房屋简陋,卫生条件很差,加上缺乏城市规
划,建筑杂乱无章,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 到 19世纪下半叶,政府和企业开始关注并着手
解决住房问题。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形成了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
要措施是:
? 第一,制订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将城市
住宅建设纳入城市的综合规划之中,并进行法
制化管理。
( 1)住房问题及其解决
? 具体做法:
? 首先由市长和建筑部门共同起草拟订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
? 其次,干部该方案,交由全体市民广泛讨论,修改;
? 然后由地方政府向警察局提出具体的规划和建筑方案。
? 方案的内容全面而具体,包括改建和扩建老城区,建设新
的住宅,对城市街道的走向、宽度、住宅及其他建筑的高
度、方向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 建筑企业只有建设符合规划的住房才能够进入房屋市场销
售,否则,不符合规划的建筑,以及未列入计划的建筑,
均视为无效。
? 允许农民进入正式的、城市统一规划的住房,是化农民身
份为市民身份的前提。
第二,半政府性机构和企业参与发展住宅产业
? 半政府性机构和企业主要发展经济实用房屋,提供给收入不高、难以
在房地产市场上解决住宅的居民。
? 建筑协会或者是建筑合作社成为住房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 鼓励企业为职工提供近距离的住宅,为外地移民解决住房问题。
? 这两者建设住宅一方面需要按照政府规划进行,同时可以得到政府组
织的抵押贷款以及低税优惠。
? 第三,政府建造廉租房屋,以出租和出售的形式解决部分
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问题。
? 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政府可以享有一定份额的城市房地
产所有权,建造具有很强福利性的公共住宅,制定公共住
宅政策,参与一定的住宅市场活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 2)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 初始状况,由于城市中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特
别是“租床人”的出现,使得很多人居住于恶劣
的环境中,很多疾病、传染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
健康和生命。在大城市中贫困人口的居住区,因
为结核病导致死亡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数的 2倍以上。
? 措施:
? 第一,改善室内的居住条件。 先是企业后来是德
国政府铺设自来水管道和排污水管道,安装取暖
设备,到 1870年已经有大部分居民都解决了饮用
水问题,1910年左右,大部分居民区都实行了统
一供暖,室内都建有浴室,卫生条件得到大大改
善。到 1871年,全德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煤
气作为燃料,使城市的环境卫生条件大大得到改
善。
第二,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事业,解决城市人口增多
以后就医难的问题,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 首先是公布食品卫生法,强调饮食卫生;
? 其次发展基础医学的研究事业,使很多疑难疾病
得以治疗;
? 再次是发展医学教育,增加医药学校和护士学校,
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从 1887-1909年每万人拥有
护士数量由 3.1个增加到 10.8个,每万人拥有医生
数由 3.2个增加到 5.1个。(中国 1998年万人拥有
医生数为 16个,拥有护士 9.8个)。
? 城市政府规定,所有的城市居民都必须定期地接
受各种预防针。 19世纪末,德国的社会医疗事业
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全德国的居民健康素质不断
提高,
(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解决
?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了以地区性保障为主和建立全国
统一保障制度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地区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855年普鲁士
首先通过了“穷人权力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照料穷
人的义务。该法规规定:每个地区根据居民的人数,对贫
困居民实行生活补贴。要求居民之间相互照顾,新的移民
只有移民之日起,参加义务帮助穷人的活动,才能够得到
有财政补贴的住房。
? 1870年,德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穷人权力法规”。
社会上各阶层普遍参与了捐助穷人的行列,包括中产阶级、
一般职员、教师、医生等等,经常性地有人捐助食品、衣
物甚至于于住所给穷人。社会上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社会
福利组织”,代表穷人接受各阶层的捐助,然后将物品
送达穷人手中。
第二阶段,德国统一以后,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得以逐步建立。
? 德国统一以后,对穷人的自愿捐助活动逐步发展成为全社
会的、规范的、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 1883年德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项保障制度的议案, 疾病保险
法,,保险法规定,疾病保险费用雇主承担 2/3,个人承
担 1/3;
? 1884年通过了, 意外灾难保险, ;
? 1889年国会通过了, 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
? 1894年科隆首先建立了全市性的失业保险制度,很快该项
制度推及全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由城市项农村普
及,建立了全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 德国近代史,,“劳工安宁是国家统一和国防所必需
的”。
( 4)教育问题
? 为了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德国十分重视大众教
育,包括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
? 第一,在基础教育方面:得国 903年通过了, 童工法,,
该法明文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
教育,才能够进入工厂就业。德国的义务教育由国家和
地方政府双方共同承担。
? 第二,成人教育,创办各种职业学校,收费低廉,被证
明贫困的求学者可以享受免费教育。
? 重视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创新,每年在研究
与开发上都给予很多的财政支持。在 1900年,德国最大
的 6家化学公司,雇佣了各类科学家 650人,尔同期英国
化学工业的前 6大企业才雇佣不到 40名科学家。
1997年英国、法国、德国主要指标的比较
人口
(万人
)
面积
(万平方
公里)
GDP
(亿美元
)
人均
GDP
(美元 /
人)
出口额
(亿美
元)
德国 8200 35 23195 28260 5117
法国 5900 55 15260 26050 2833
英国 5900 24 12202 207810 2590
本章结束,谢谢!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
二、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政府的作用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
(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
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很大,城市化的
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
缓慢
(四)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
不足并存
(五)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
化的高级阶段
êà ?? 3? êD ?ˉ ?? 3ì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7
£¨°
?
íò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
%
£?
×ü è? ?ù 3? ?ò è? ?ù 3? ?ò è? ?ù ±è ?×
(二)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世界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
平
城镇人口 城市化水平
(百万人) (百万人) ( %) (百万人) ( %) (百万人) ( %)
1800 978 50 5.1 20 7.3 30 4.3
1825 1100 60 5.4 25 8.2 35 4.3
1850 1262 80 6.3 40 11.4 40 4.4
1875 1420 125 8.8 75 17.2 50 5.0
1900 1650 220 13.3 150 26.1 70 6.5
1925 1950 400 20.5 285 39.9 115 9.3
1950 2501 724 29.0 449 52.5 275 16.7
1975 4076 1564 38.4 753 68.6 811 27.2
1997 5829 2681 46.0 880 77.3 1801 38.4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缓慢
图1,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
及其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的变迁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 0
1 8 0 0
2 0 0 0
1
8
0
0
1
8
2
5
1
8
5
0
1
8
7
5
1
9
0
0
1
9
2
5
1
9
5
0
1
9
7
5
1
9
9
7
城镇人口(百万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
(
%
)
发达国家(百万人) 发展中国家(百万人)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四)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
? 过度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大大快于
工业化进程。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经济
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
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
增加等城市问题。
? 过度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 1、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无序流动,缺乏管理;
? 2、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
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
市。而城市经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为
进入城市的乡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造成
众多的社会问题。
城市化超前发展的国家基本资料的比较
阿根
廷
1997
年
墨西哥
1997年
巴西
1999
年
乌克兰
1999
美国
1999年
日本
1999年
中国 2001
年
城市化
水平
( %)
89 74 81 68 77 79 37.7
人均
GDP
(美元
/人)
8570 3780 4420 750 30600 32230 7543元
( 911美
元)
城市化不足
? 城市化不足指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城市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
给不足 ;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控制政
策和工业过度分散。
? 泰国:人均 GDP1960美元,
城市化水平为 21%;
? 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DP2000美元,
城市化水平为 50%。
? 作业:
? 1、做世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与城市化水平相互关系
的分析。
? 2、查阅,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郭克莎
执笔,,中国社会科学,, 2002年第二期。
? 3、思考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滞后吗?
(五)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1、从中心城市人口的聚散看,城市化可以分为向心型城市
化和离心型。
向心型城市化 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由由小城
镇向大中城市集中、由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发达地区城市集
中的过程。
离心型城市化 是是指人口或者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外围
地区中小城市扩散的过程,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化 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区扩
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 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化地区以
外的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的过程。
(五)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2、郊区化表现为 4次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的浪潮。
*第一次浪潮表现为 50年代人口郊区化的浪潮(卧城)。
*第二次浪潮是 60年代制造业的外迁。
*第三次浪潮是 70年代以来的批发零售业的外迁。
*第四次转移浪潮则是在 80年代中后期以来办公用地的外迁。
3、逆城市化是郊区化的特殊形式。
向心型城市化 ----“贫困的迁移”
离心型城市化 ----“富裕的迁移”“发达的迁移”、
4、中国郊区化与世界城市郊区化的异同。
?à 1ú è? ?ù μ? ?? ?? ?ˉ 1y 3ì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1 9 0 0 1 9 1 0 1 9 2 0 1 9 3 0 1 9 4 0 1 9 5 0 1 9 6 0 1 9 7 0 1 9 8 0
£¨%£
?
?D D? 3? êD è? ?ù ±è ?× ?? ?? è? ?ù ±è ?×
二、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政府的作用
? 在欧洲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属于后起的
资本主义国家,它用更少的时间走完了城
市化过程。得国的城市化起步于 19世纪 30-
40年代,快速发展于 19世纪 70年代,初步
结束于 20世纪第二个十年。
? 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 首先,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环境 。 1871年以前,德国是一
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在 18世纪末和 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
以传统的农业和小手工业为主,行会制度盛行。他们画地
为牢,限制外地商品以及手工业者进入自己的控制区,严
重限制了德国商品农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全
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致使德国意志到 19世纪初仍然是一个
分裂的和传统的农业国家。 182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值为
0.85亿英镑,仅为英国的 1/4强。
? 在各德意志诸侯中,普鲁士和奥地利是两个最强大国
家。普奥竞争中,普鲁士逐渐强大,在欧洲联军共同对法
国的战争中,普鲁士是德国最强大的军队。战争获胜,普
鲁士成为德国政治上最具有威信的民族。为普鲁士开始致
力于德国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其次,德国统一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稳
定的经济环境。
? 普鲁士经济的发展。 1850年全德有铁路 6000公
里,普鲁士有 3869公里,占 64.5%。
? 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启动
了德国的工业化进程。
? 1866年普奥战争。
? 1870年普法战争。
? 1871年德国统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得到迅速
发展。
2、德国的城市化历程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农村人口
(万人)
城市化水平
( %)
城市化速度
(百分点)
1841 3272
1871 4106 1482 2624 36.1
1900 5637 3066 2570 54.4 0.63
1910 6291 3775 2516 60.0 0.56
1950 74.5 0.36
1980 93.9 0.64
1996 94.5 0.0.04
2、德国的城市化历程
? 1875年德国 1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 271个,
1890年达到 394个,1910年进一步增加到
576个。
? 1850年德国 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 3个,到
1910年增加到 40多个。
?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大批城市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逐渐将德国送达城市社会。
3、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及特征
? 第一,流动人口数量庞大 。 1907年,德国 6000万人口,
有流动人口 290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 1/2。许多城市 3/5
是外地迁移将来的人口。因为流动人口多,长久定居的人
口少,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租赁房屋生活。产生了德国城市
化过程中特有的一个群体,“租床人”。
? 第二,在德国的人口流动中,以近距离流动为主 。约 70%
是属于近邻流动或近距离迁移,30%是远距离迁移。德国
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小城市占有重要地位。
? 第三,德国农村人口单向流动少,双向流动或者多向流动
多 。根据典型调查,1905年开姆尼茨城迁入人口 4600,
其中 50%又迁往别的城市去了。
? 第四,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得到发展:
产业结构,1899年 31,38,31; 1913年 23,45,32。
就业结构,1858年 55,25,20; 1913年 35,38,27
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政府的作用
? ( 1)住房问题及其解决
? 初期状态:农民大量进入城市,为了解决居住
问题,基本的做法是大量的建设简易房屋,由
于房屋简陋,卫生条件很差,加上缺乏城市规
划,建筑杂乱无章,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 到 19世纪下半叶,政府和企业开始关注并着手
解决住房问题。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形成了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
要措施是:
? 第一,制订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将城市
住宅建设纳入城市的综合规划之中,并进行法
制化管理。
( 1)住房问题及其解决
? 具体做法:
? 首先由市长和建筑部门共同起草拟订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
? 其次,干部该方案,交由全体市民广泛讨论,修改;
? 然后由地方政府向警察局提出具体的规划和建筑方案。
? 方案的内容全面而具体,包括改建和扩建老城区,建设新
的住宅,对城市街道的走向、宽度、住宅及其他建筑的高
度、方向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 建筑企业只有建设符合规划的住房才能够进入房屋市场销
售,否则,不符合规划的建筑,以及未列入计划的建筑,
均视为无效。
? 允许农民进入正式的、城市统一规划的住房,是化农民身
份为市民身份的前提。
第二,半政府性机构和企业参与发展住宅产业
? 半政府性机构和企业主要发展经济实用房屋,提供给收入不高、难以
在房地产市场上解决住宅的居民。
? 建筑协会或者是建筑合作社成为住房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 鼓励企业为职工提供近距离的住宅,为外地移民解决住房问题。
? 这两者建设住宅一方面需要按照政府规划进行,同时可以得到政府组
织的抵押贷款以及低税优惠。
? 第三,政府建造廉租房屋,以出租和出售的形式解决部分
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问题。
? 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政府可以享有一定份额的城市房地
产所有权,建造具有很强福利性的公共住宅,制定公共住
宅政策,参与一定的住宅市场活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 2)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 初始状况,由于城市中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特
别是“租床人”的出现,使得很多人居住于恶劣
的环境中,很多疾病、传染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
健康和生命。在大城市中贫困人口的居住区,因
为结核病导致死亡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数的 2倍以上。
? 措施:
? 第一,改善室内的居住条件。 先是企业后来是德
国政府铺设自来水管道和排污水管道,安装取暖
设备,到 1870年已经有大部分居民都解决了饮用
水问题,1910年左右,大部分居民区都实行了统
一供暖,室内都建有浴室,卫生条件得到大大改
善。到 1871年,全德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煤
气作为燃料,使城市的环境卫生条件大大得到改
善。
第二,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事业,解决城市人口增多
以后就医难的问题,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 首先是公布食品卫生法,强调饮食卫生;
? 其次发展基础医学的研究事业,使很多疑难疾病
得以治疗;
? 再次是发展医学教育,增加医药学校和护士学校,
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从 1887-1909年每万人拥有
护士数量由 3.1个增加到 10.8个,每万人拥有医生
数由 3.2个增加到 5.1个。(中国 1998年万人拥有
医生数为 16个,拥有护士 9.8个)。
? 城市政府规定,所有的城市居民都必须定期地接
受各种预防针。 19世纪末,德国的社会医疗事业
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全德国的居民健康素质不断
提高,
(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解决
?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了以地区性保障为主和建立全国
统一保障制度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地区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855年普鲁士
首先通过了“穷人权力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照料穷
人的义务。该法规规定:每个地区根据居民的人数,对贫
困居民实行生活补贴。要求居民之间相互照顾,新的移民
只有移民之日起,参加义务帮助穷人的活动,才能够得到
有财政补贴的住房。
? 1870年,德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穷人权力法规”。
社会上各阶层普遍参与了捐助穷人的行列,包括中产阶级、
一般职员、教师、医生等等,经常性地有人捐助食品、衣
物甚至于于住所给穷人。社会上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社会
福利组织”,代表穷人接受各阶层的捐助,然后将物品
送达穷人手中。
第二阶段,德国统一以后,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得以逐步建立。
? 德国统一以后,对穷人的自愿捐助活动逐步发展成为全社
会的、规范的、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 1883年德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项保障制度的议案, 疾病保险
法,,保险法规定,疾病保险费用雇主承担 2/3,个人承
担 1/3;
? 1884年通过了, 意外灾难保险, ;
? 1889年国会通过了, 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
? 1894年科隆首先建立了全市性的失业保险制度,很快该项
制度推及全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由城市项农村普
及,建立了全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 德国近代史,,“劳工安宁是国家统一和国防所必需
的”。
( 4)教育问题
? 为了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德国十分重视大众教
育,包括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
? 第一,在基础教育方面:得国 903年通过了, 童工法,,
该法明文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
教育,才能够进入工厂就业。德国的义务教育由国家和
地方政府双方共同承担。
? 第二,成人教育,创办各种职业学校,收费低廉,被证
明贫困的求学者可以享受免费教育。
? 重视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创新,每年在研究
与开发上都给予很多的财政支持。在 1900年,德国最大
的 6家化学公司,雇佣了各类科学家 650人,尔同期英国
化学工业的前 6大企业才雇佣不到 40名科学家。
1997年英国、法国、德国主要指标的比较
人口
(万人
)
面积
(万平方
公里)
GDP
(亿美元
)
人均
GDP
(美元 /
人)
出口额
(亿美
元)
德国 8200 35 23195 28260 5117
法国 5900 55 15260 26050 2833
英国 5900 24 12202 207810 2590
本章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