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专 业:社 会 体 育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2006年4月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 1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学校体育总论/绪言
教学任务:通过学习绪言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发展变化的过程;知道如何学习《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学》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绪论
一、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的结构、目标与功能、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体育教师等十一章。
二、学习学校体育概论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堂笔记。
(三)考核方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根据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具体实际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平时检查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学校体育学的概念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四、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明确规定把原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教育类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的12门主要课程之一。
1991年6月根据专业目录要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了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体育学被正式列为体育专业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
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于1993年4月出版了包括学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
五、学校体育教材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与具体任务,《学校体育学》教材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总论:
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课外体育:
学校体育研究:
学校体育管理:
六、学校体育学的特点
七、如何学习《学校体育学》
小结/评价
学校体育学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作业要求:重点思考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现在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学校体育学?
讨论:学校体育有何特点?
提问:你打算如何学好“学校体育学”(可适当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1.试述学校体育学发展概况及其建设的理论基础。
2,《学校体育学》有何意义?你打算怎样学习?
3.《学校体育学》教材包含的基本内容应该有哪些?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教学任务: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六艺教育
武举考试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改为体育课
1940年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规定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
2.1953年翻译了前苏联的11年体育教学大纲
3.1954年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4.1956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5.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6.1952年创建华东体育学院以及此后的6所体育学院、11所体育学校、38所体育系科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1961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
(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1.1972年业余训练
教 学 内 容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
提示:体育课名称的演变?
教学方法与形式
2.1973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四)改革发展阶段(1979——至今)
1.改革开放后,国家首先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
2.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
3.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小结/评价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发展脉络是什么?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作业要求:写出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学有哪些主要特征?你对这些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提问:学校体育学名称的变化体现了学校体育教育怎样一种发展趋势?(可适当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
作业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2.回顾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有哪些启示?
3.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有哪些特征?
4.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的?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 3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的功能
教学任务: 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
教学重点: 学校体育功能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学的功能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学校体育的功能取决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补充内容:
学校体育功能的重新认识
学校体育功能的历史演进
1.从工具性认识到本质认识的回归
2.从生物观向三维观的转向
3.层次结构化——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新阶段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因此“强身健体”是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
(一)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三)提高人体功能
(四)调节人的心理
(五)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一)教养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四)美育的功能
教 学 内 容
讨论:在学校体育功能的变化中你有何认识?(可适当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
提问: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看待的?
教学方法与形式
(五)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四、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关系
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本质功能和一般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功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学校体育中,他们是相辅相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校体育对培养人的作用。
补充内容:
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
1.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
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学校体育的娱乐功能。
⑴ 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
⑵ 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⑶ 学校体育的娱乐功能
2.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
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文化功能、社会体育的基础功能、经济功能等。
⑴ 文化功能
⑵ 社会体育的基础功能
⑶ 经济功能
小结/评价
从学校体育的发展考虑学校体育功能的发展变化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提问: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有何发展趋势?
作业思考题:
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什么?
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4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学校体育的地位/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的地位,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懂得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地位,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过程和制定
需要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
(二)学校体育与智育
(三)学校体育与美育
二、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
(一)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首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
其次,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四、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
(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学校体育的具体效果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努力实现。
讨论:德、智、体、美、劳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示:学校体育的上位概念是什么?
讨论:体育课如何促进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1.体育课。
2.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要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①.学校体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②.学校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③.学校体育要与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小结/评价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什么?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讨论:现在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能否保证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1.简述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2.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什么?
3.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 5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 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一般概述
教学任务:掌握学校体育行政法法规的内容;
教学重点: 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内容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法规的内容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一般概述
一、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一般概念
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行政法规主要有:
1.1990年3月12日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同时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
2.国家教委于1990年9月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3.1991年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4.1992年2月颁布的《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现已被2002年实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取代。,
我国现行的与学校体育有关的体育法规有:
1.由国务院于1989年12月9日批准,由国家体委于1990年1月6 日发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
2.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二、颁布与实施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意义
《两个条例》是针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颁布的,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高法规,也是评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根本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全面管理,促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这些法规对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卫生
教 学 内 容
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其意义具体表现为:
(一)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保障了学校、体育教师及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和接受体育教育的合法权益
(三)适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成果
三、贯彻各项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认识其法律性质及地位
(二)切实领会各项体育法规的精神实质
(三)建立相应的领导、监督机构和奖惩制度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小结/评价
有那些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提问: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行政法规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讲授案例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在学校应该如何贯彻学校体育行政法规?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
作业思考题:
1.颁布与实施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意义
2.贯彻各项学校体育行政法规的基本要求
3.现阶段学校体育有哪些行政法规?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 6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条例
教学任务: 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的内容
教学重点: 学校体育学条例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学条例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一、《两个条例》的产生和发展
1990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真正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工作将沿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两个条例》的意义
1.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从简单的职能管理走向科学、规范化管理
(1)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
(2)加快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改革
《两个条例》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提高了体育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三、《两个条例》的结构和内容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结构和内容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由九章构成。
第一章总则,说明了为什么要制定条例、条例适用的对象。并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特别指出了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章体育课教学。
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四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五章体育教师。
第六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教 学 内 容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九章附则。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结构和内容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由六章构成。
第一章总则说明了为什么要制订本条例和明确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条例适用对象。
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第三章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第四章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六章附则。
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1.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特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
2.《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3.《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标准》按百分制记分。
4.《标准》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 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初中及以上年级每年级为一组,大学为一组。
5.《标准》的测试项目
6.测试与评分标准
7.等级评定与登记
8.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小结/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讲解:根据幻灯片的内容讲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教学方法和形式
提问: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提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何现实意义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有那些?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 7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 学校体育的几个标准
教学任务: 知道学校体育颁布的几个标准。
教学重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教学难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学校体育实施的几个标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小学(1-6)年级称为体育,初中、高中称为体育与健康。
2000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开始研制的。突出健康第一,增加学生健康和体质的思想。2001年颁布。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前因
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4-69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
1.《标准》的实施工作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体育行政部门指导。《标准》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各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采集、汇总、上报《标准》的有关数据。
2.本《标准》应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科)、体育教研部(体育组)、校医院(医务室)、学生工作部、辅导员 (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标准》的测试应与学生的健康体检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测试。各测试项目的成绩,由体育教研室(体育组)汇总,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评定成绩、确定等级,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在毕业时放入学生档案。
3.学生达到《标准》 良好等级及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高等学校);达到优秀成绩者·,方可获奖学分(高等学校或实验新高中课程标准的学校)。对《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
4.奖励与降低分数的办法
(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奖励5分,不同项可累计加分;
教 学 内 容
①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锻炼出勤率达到98%以上,并认真锻炼者;
②获等级运动员称号者;
③参加校运动会及以上体育比赛获名次者;
④学生体育干部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中,工作认真负责者。
(2)对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无故缺勤,一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或因病、事假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1/3者,其《标准》成绩应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5.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生证明,体育教研室(体育组)核准后,可以免予执行《标准》,所填表格存入学生档案。
6.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标准》的情况,要认真检查监督,定期抽查,并进行通报,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分。
7.为使《标准》的实施更加科学、准确、简便易行,各学校选用的测试器材必须是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检测达到测试要求的合格产品,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使用计算机,努力做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8.各级各类学校在试行本《标准》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即不再施行,与此同时,《标准》成绩即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成绩。
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具体实施意见。
10.本办法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合格标准
目前教育部为了使全国大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正在研制一套新的场地器材标准,来规范各地的学校。
另:学生自学大中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小结/评价
如何在学校中贯彻各种标准?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提示:学校体育中“体育课”一词的变化有几次,每次是如何变化的
讨论:为何要把名字变为“体育与健康”
教学方法和形式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学校体育目前实施的标准有几个,各是什么?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8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四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 第一节 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设置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目标及设置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一、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实践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教学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实践课教学在以下诸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及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达
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
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
体育教学目标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即说明做什么和如何做(知识、方法等)。
第二,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学生应能做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即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详细规格。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虽然都是同一个范畴,但又有区别:
第一,教学任务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则是在一定教学时间内各种教学活动行为要达到的标准和境界。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第二,教学任务是比较笼统的,分不出阶段和层次。教学目
教 学 内 容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何异同?
提问:体育教学有何特点?
提示: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教学方法和形式
标的描述由于采取了具体的行为动词,因而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显的限定。
第三,教学任务是教师对教学的期望,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其结果难以评价。教学目标则将教学任务具体化和量化,可观察、可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第四,教学任务一般为教师所掌握。教学目标师生都要明确和掌握,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1.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
2.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4.实际条件和可能。
(三)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1.反映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并从实际出发,考虑需要与可能。
2.教学目标应具有整体性,要注意不同层次和序列教学目标的协调与衔接。
3.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
4.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和内容
1.结构。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可用“目标树”直观地反映出来(见教材图3—1)。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构建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如教材表3—1。
2.内容。依据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方面的目标;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方面的目标;
(3)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目标。
体育教学实践中,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教学目标可有所侧重。
(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
1.小学阶段
(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2.初中阶段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
(2)学习简单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发展基本能力。
(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高中阶段
教 学 内 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小结/评价
学校体育课如何贯彻学校体育目标?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授设问
提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目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小学、初中和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有何差别?
教学方法和形式
作业思考题: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设置体育教学目标 ?
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差别?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9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四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 第二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和性质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及性质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对体育教学过程概念的认识和表述,以往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一些专著中,大多数是建立在普通教学论教学过程概念的套用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双边活动过程。
2.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导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进行的体育教学程序。
3.体育教学过程,即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或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展运动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4.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5.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体育教学实施、运行的时空连续过程。它是由教师的“知”内化为学生的“知”。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或为达到体育教学目
标所进行的体育教学程序。
7.体育教学过程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学生积极主动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学习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一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发展创造
教 学 内 容
能力,完善人格与个性。
从表述中可以发现,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认识有几点是共同的:
第一,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和途径。
第二,体育教学过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程序。
第三,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个性的过程。
我们把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均得以发展的教育管理和师生交往的过程。
(二)学习体育教学过程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
其次,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过程,可以更好的区别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教学过程的关系;可以更好的给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分类。
体育教学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体育课程教学过程。
2.学段体育教学过程。
3.学年或学期体育教学过程。
4.单元体育教学过程。
5.课堂体育教学过程。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
(二)在掌握技能中提高体能的过程
(三)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
(四)在集体中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
(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1.充分的运动感
2 .放大的空间感
3.人际交流的自由感
4.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
5.对新运动体验的满足感
小结/评价
你是如何认识体育教学过程的?
布置作业及思考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提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讨论: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性?
教学方式和形式
提问: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是什么
讨论: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以教授跳远为例解释体育教学过程。
作业思考题:
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和性质?
2.学习体育教学过程的意义?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0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四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 第三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任务: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几个规律
目前一些《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教材和专著中都有不同的探索和陈述,都以不同的视角在对体育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基础上总结了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在反思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以及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和当前体育教学中所遇一些难题的解决中,这里探索、尝试性的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必需要遵循的五大规律。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一)、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二)、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三)、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受以下一些因素影响:
1.运动技能的难易适度;
2.学习运动技能的总时间和时间密度;
3.体育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新手还是专家型教师);
4.学生的前期经验积累、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强弱程度。
二、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三、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华德?加德纳(Hwoard Gardner)的理论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
力。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等7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力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四、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
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选择体育集体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要采用分组的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要研究集体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小结/评价
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举例说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三个阶段。
提示: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应采用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
提示:运动负荷变化规律曲线是什么?
讨论: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是什么?
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是什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1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四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原则 / 第四节 体育教学原则
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的原则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原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原则的具体实例应用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四节 体育教学原则
一、对传统体育教学原则的评价
(一) 内容移植过多
(二)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这些现代的教育理念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彻底的变革,教学论的一些范畴也因此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目前就存在有8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自然体育的、技术教学的、体质教学的、竞技体育教学的、培养能力的、快乐体育的、终身体育的、全面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
二、 当前体育教学原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
1.在王伯英、曲宗湖编著的《体育教学论》中
2.吴志超、刘绍曾等编著的《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中提出7条教学原则,
3.张洪潭在《技术健身教学论》中,对传统体育教学原则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4.陈建中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体育教学原则的看法,他认为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贯彻:带生教学、科学健康、精教乐学、宽松有序、终身体育的原则。
5.申建勇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主体性、发展性、全面性、因材施教和创造性5条体育教学原则。
三、新体育教学原则
(1) 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
教 学 内 容
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应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安排,学生主
体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
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主体性原则提出的依据:
贯彻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2) 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不仅指向
学生的身体,而且更要指向学生的心理。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依据:
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
(3) 技能教学为主原则
技能为主的教学原则是指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体育学科的特
点,学生一般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来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在此过程
中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
技能为主教学原则的依据:
贯彻技能为主教学原则的要求:
(4) 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
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着力培
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兴趣,这种驱动力就
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然后再在体育实践中有意进行强化,使
这种动力保持终身,使体育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否则,在体育学习中
会产生许多“身顺而心违”的现象。
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的依据:
贯彻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的要求:
(5)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是指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培养
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在教
学时也应时刻注意渗透终身体育思想,以此来指导教学。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的依据:
贯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原则的要求:
(6)全面效益原则
全面效益原则是指在教学评价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
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学生的体育技能、智力因素发展水平、非智
力因素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全面效益原则的依据 贯彻全面效益原则的要求
小结/评价
体育教学有哪些原则?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确定体育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
提示:技能教学为主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试述体育教学的原则及其依据以及贯彻各原则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主体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2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教材、体育教学手段 / 第一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我国过去的学校体育大纲
教学任务:理解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如何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方法,区别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内容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教学内容
第四章 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第一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际材料。
在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内容通常集中体现在国家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中。
体育教学内容对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每一项内容的教学活动的完成都使得整个教学工作更接近于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借鉴
区别于中国传统教育的近代西方教育体系是本世纪初在中国开始形成的。清朝政府在《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均要开设“体操科”,每周2~3学时,中等以上学堂均以兵式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由退役军人充当教师。
1922年公布实行新学制,1923年确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新中国建立之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由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1956年,教育部正式颁发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1978年,国家重新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1988年,国家教委根据义务教育法成立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写组。
近年来,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实验用),同时还制订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实验用)。
第二节 我国过去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教 学 内 容
199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
导纲要》,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提供了依据。
一、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
以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为例
二、编选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二)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
(三)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六)教学内容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三、教材纲要体系
教材纲要体系是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遵照教学内容的编选原则,将各种教材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和一定的教学要求组合起来的统一整体。建立教材纲要体系涉及到下列几个问题:
(一)体育教材的分类方法
(二)教材比重
(三)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
1.直线排列。 2.螺旋排列。 3.混合排列。又叫综合排列。
一般除少数锻炼价值高,需要反复出现的教材采用螺旋排列外,多数教材可采用直线排列或混合排列。
(四)男女生教材的处理方法
男女生教材的处理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合编分注,另一种是分别编写。
补充:一、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内容的区别
(一)过去的教学内容在现今看来应称为课程标准目标
(二)二者所指不同
(三)内容不同
(四)大小不同
二、教材选编的方法
(一)筛选法
(二)移植法
(三)理论选编法
三、教材与教科书的区别
小结/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有何特点?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趋势。
提示: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与军国民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形式
提示:不同的教材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材排列方法。
讨论:旧大纲与新课程标准内容有何区别?
作业思考题:
试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有何特点?
旧大纲与新课程标准内容有何区别?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3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教材、体育教学手段 /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第一部分 前言
教学任务: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四章 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教 学 内 容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有哪些?
教学方法和形式
想一想: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学校体育目标的关系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思考题:
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
如果你是一位农村体育教师,你会在哪些方面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试举例说明?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4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教材、体育教学手段 /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教学任务: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标准
教学重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教学难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入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参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中第8页)
补充: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方法与利用
(一)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第一 简化比赛规则 第二 简化技战术第三 修改内容
第四 降低难度 第五 改造场地和器材
2.引进新兴运动项目
休闲类:轮滑、野营、网球 极限类:攀岩、蹦极
野外生存类:
3.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民族舞蹈、摔跤、民间游戏
4.整合各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造新的体育课程内容
5.让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进入体育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条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对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和周围、当地有影响的体育人物讲授课程。
2.对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的开发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
自制简易器材替代品
重新布置场地,提高利用价值
充分利用周边体育环境
3.对体育课程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开发
学校或附近的山川、河流、沙丘等等
利用当地名山、名水、田野进行野外活动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讨论: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举例:举一实际的例子说明学习领域目标
教学方法和形式
想一想:自己原高中学校有哪些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
作业思考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如何对体育课程条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5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教材、体育教学手段 / 第四节 体育教学手段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分类,掌握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手段的提炼和总结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四节 体育教学手段
一、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体育教学与一般文化课教学相比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对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要求较高,没有一定的场地、器材、仪器和设备,体育教学就无法进行。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第一种: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传统型和现代型。
第二种:按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常性特征来划分,有常规型和专门型
上述两种分类标准只是相对的,随着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现代型和专门型的某些手段也会逐步向传统型和常规型转化。
第三种: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和综合型等4种。
此外,还可以根据设备的可移动性分为固定型和可动型;根据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的不同分为硬件和软件等。
三、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体育教学手段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创造的,它也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同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作用必然不同,不同的教师运用同一手段来教学,其效果也会有差异。
(一)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1.辅助式。
教 学 内 容
2.直接式。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安排与运用
1.体育场馆、游泳馆的安排与使用。
2.体育器材的安排与使用。
在安排与使用体育器材时,教师要发挥创造性。
3.体育教学图表的设计、安排与使用
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的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放映机以及多媒体软件等,在体育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演播法和插播法两种。
(1)演播法。演播法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演示图像、播放录音和传达信息。运用演播法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是:
①提示
②播放
③讨论
④小结
⑤作业
(2)插播法。插播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穿插播放音像教材的有关片断,为讲授提供感性材料,以帮助学生直接地理解学习内容。
展示过程既可以动态慢放,也可以静态观察,还可以不断重复。插播法一般遵循提示——播放——讲解——播放——讨论——小结的步骤进行。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演播和插播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明确目的,讲求实效;多媒体优化组合;直观与抽象结合;及时反馈调控;效果性与经济性结合;集体施教与个别施教结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做好播放前的准备工作
②调控好播放过程
③播放与讲解紧密结合
小结/评价
总结本次课所讲的内容
布置作业及思考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举例:以跳远为例,说明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体育教学手段
要求: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陈述讨论的主要观点。
作业思考题:
1.简述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分类?
2.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手段?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6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 / 第一节 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法的概念,掌握教学方法的分类。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分类,及总结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新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五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 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一、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和特点
(一)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
3.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特点
1.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更加强调将感知、思维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3.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途径与手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更加重视整体的高效性。
二、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一)语言法
语言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1.讲解,讲解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做法及其要求,以指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讲解的要求:
(1)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意义。
(2)讲解要通俗易懂,精炼生动。
(3)讲解要富有启发性。
(4)要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教 学 内 容
2.口令和指示
(1)口令。口令是指用最简明的语言,以命令的方式,指挥与组织学生完成集体活动与练习的一种方法。
(2)指示。指示是运用较简明的语言,用比较平和而区别于口令的一种指令性方式及指导教学的方法。
3.口头评定成绩。口头评定成绩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动作的规范标准,教师以简短的语言,以口头方式,及时评价学生成绩的一种方法。
4.问答法。问答法是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和自己对动作的体验,简叨扼要的分析说明自己见解的一种方法。
5.默念和自我暗示。默念和自我暗示是通过学生的无声语言(思维)来控制与强化身体练习的一种特殊方法
(二)直观法
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间与空间特征等,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的一种方法。
1.动作示范。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动作示范的一般要求: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
(3)要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2.教具和模型的演示。教具和模型的演示是通过挂图、图衷、照片、模型等直观教具所进行的一种直观再现动作的方式。
3.电影和电视录像。
4.助力和阻力。助力和阻力是借助外力的帮助和对抗的阻碍,使学生通过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直接体会动作的要领,辨别动作的时间、空间特点,从而形成正确动作概念的一种直观方法。
5.定向和领先。定向是指以具体的或形象的方向标志物,给学生指示动作的方向、幅度、轨迹和用力点等,领先主要是利用超前的信号和某种视听手段。对学生进行刺激和引导,以利于完成某一动作技术的直观法。
(三)完整法
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段落和部分,完整地传授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不致破坏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动作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缺点是不易很快地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困难的要素和环节。
对于不同动作,运用完整法时,可采用的方法
(四)分解法
分解法是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
运用分解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 学 内 容
1.划分动作技术的部分时,应考虑动作技术内在的有机联系,
教学内容
防止改变动作技术结构或破坏动作技术的完整性。
2.使学生明确动作技术分解的各部分,在完整动作技术中的序列与位置。
3.完整的动作技术分解后,各部分的教学先后程序可按实际情况而定。
4.运用分解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分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应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一般经常采用先完整呻后分解——再完整和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再分解—)再完整的形式进行。
(五)矫正法
矫正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矫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
为了预防和矫正错误,首先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通常产生错误的主要因素有:①教育心理因素。②运动生物力学因素。⑧生理功能方面因素。④教学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⑤教师的素质与组织教法因素。
在实施矫正法时,可遵循下列程序,即:预测可能产生的错误——观察与发现各种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检查与验证矫正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手段的异同?
展示:让学生观看录相教学片,掌握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运用讲解法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举例:以跳远、跑步为例说明直观法的运用
讨论:哪些技术适用于分解练习,哪些适用于完整练习?
教学方法和形式
提示:矫正法运用的时机
作业思考题: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示范法的四个面是什么?
直观法运用的要求是什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7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发展体能的方法
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发展体能的意义和特点,掌握发展体能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发展体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展体能的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发展体能的方法
发展体能的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发展体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目的,教师所采取的各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一、发展体能的意义和特点
(一)发展体能的意义
体能一般包含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发展体能,对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体能的特点
1.发展体能是以运动动作的实践为基础。
2.发展体能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
3.发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 4.发展体能效果的渐进性、迟效性。
二、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发展体能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游戏法、综合法和比赛法等。
(一)负重法
负重法是指运用重物进行练习来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一种方法。具体有如下主要手段,
1.物体负重练习。
2.克服自身体重练习。
运用负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少年儿童的骨骼弹性好、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2.小学、初中阶段应发展动力性的、小肌肉群的力量为主。高中阶段,可逐步运用静力性的力量练习。
3.应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力特点。
教 学 内 容
4.负荷的重量一般以学生本人最大的绝对力量的2/3训练较为有效。
5.进行较大强度的负重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肌肉的放松整,把力量性练习与其他性质的练习应交替进行,防止肌肉僵化提高肌肉的弹性。
(二)持续法
持续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连续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持续的目的在于控制生理负荷保持一定水平上,使学生的身体充分地得到锻炼。
运用注意:
1.由于学生年龄,性别、体能、客观环境条件等不同。
2.对一部分身体基础较好的学生,间歇法可按照严格的间歇时间进行,
3.间歇时主要采用积极性休息的方式,
(三)游戏法
游戏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定任务的一种方法。
运用游戏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游戏法的内容与形式,应根据发展体能的需要,要有明确的目的,并采取相应的规则和要求,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2.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优胜。
3.在游戏时裁判应认真、严格、公正、准确,只有客观评定游戏的结果。监督不良行为,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
4.要布置好游戏的场地与器材,加强游戏的组织工作。
5.游戏结束时,要做好讲评,指出优点与缺点。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播放并讲解:各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提示:负重练习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持续法和间歇练习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想一想:什么时候运用游戏法。
作业思考题:
简述体育教学中发展体能的意义和特点。
2. 发展体能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3. 运用游戏法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8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发展体能的方法
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发展体能的意义和特点,掌握发展体能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发展体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展体能的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五)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上述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在教学中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依据教学与发展体能的需要,组合成多种练习的方案。
(六)巡回法
巡回法是根据教学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和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点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控制与调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体能。
巡回法有轮换式和流水式两种。运用巡回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作业点的数目、各作业点练习的内容、次数、组数,间歇时间,以及循环的总次数等都应根据发展体能的任务,及学生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和提出简明的要求。
2.要重视动作质量,防止求速度,走过场的倾向。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可以在各作业点安排学生帮助监督,教师应及时指导、检查与评价。
3.各作业点规定的练习内容,应选择简便易行、实用而有效
的练习方法,同时应加强练习的计划性,坚持经常,才能
取得最佳效果。
4.在学生较熟练掌握各作业点练习方法的基础上,方可适当进行测验和组织比赛活动。
(七)比赛法
比赛法是指组织学生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比赛的方法与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学比赛、测验比赛,有个人与个人的比赛或集体与集体的比赛,有依据发展体能的需要
教 学 内 容
和项目内容的特点比高度、比速度,比远度,以及比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比赛。运用比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的条件,灵活地运用,创造性选择比赛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2.通常在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的前提下,才运用比赛法。
3.集体分队比赛时,两队水平应接近,使用的器材设施应基本一致,使学生在实力均衡和条件相当的条件下去公平竞争。
4.教师要严格控制与调节生理负荷,加强比赛的管理与组移工作,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5.赛后要及时讲评与总结。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巡回法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举例:以健身房的联合拉力器为例,说明巡回练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比赛法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作业思考题:
体育教学中发展体能的方法有那些?
运用比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用巡回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9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方法
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方法
教学难点: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意义和特点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意义
1.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3.在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特点
1.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学生个性是统一而协调的教育过程。
2.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学生个性,必须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
3.外界的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心理内部矛盾而起作用,必须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4.思想品德与个性发展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塑造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常用的方法和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主要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表扬法与批评法等。
(一)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用以影响学生言行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这种最基本方法,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付诸行动。
通常运用说服法的具体方式有讲解、座谈、讨论、谈话等。运用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是比较系统地分析说明思想品德各种问题,运用这种
教 学 内 容
方法时,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观点明确。
2.座谈与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争辩,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时,应鼓励发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应正确引导,进行总结。
3.谈话是教师就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式。
(二)榜样法
榜样法是教师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和典型事迹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
运用榜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要充分运用优秀运动员的业绩和动人的事迹来教育学生。
3.在教学中要树立典范。
(三)评比法
评比法是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思想品德的行为和作风,进行比较评价,用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的一种方法。
从评比内容与条件上看,可分为组织纪律的评比,课堂常规贯彻与执行的评比。还可进行优秀体育班级、优秀体育小组、优秀体育干部、体育积极分子等评比活动。运用评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具体的评比条件。
3.要重视检查与验收、公布和总结。
(四)表扬法
表扬法是对学生的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用以巩固与强化教育效果的一种方法。
表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运用表扬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表扬应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以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
2.先进的学生需要表扬,后进的学生更需要鼓励。
3.表扬学生不能夸大与过分,在表扬的同时,要适当的指出缺点和不足,以激励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五)批评法
批评法是对学生不良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个性表现作出否定的评价,用以克服和改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的一种方法。
批评法可以采取个别或当众进行的方式,也可采取口头与书面的批评形式。运用批评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事前要深入了解情况,核准事实。批评时,应使受批评者心悦口服。
2.教师批评学生,要从爱护学生,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出发。 3.对青少年学生要重在教育,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
讨论:在新课标下如何贯彻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展示并讲解:各种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讲授并举例:优秀运动员的榜样法
提示:运用评比法应注意的问题
讨论:各种思想品德方法的适用范围
作业思考题:
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有那些
运用评比法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批评法应注意的问题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0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介绍
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在体育教学中现代体育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现代优育教学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四节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介绍
一、学导式教学法
(一)概念
思想
方法
二、发现式教学方法
概念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进行某一任务的体育学习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与之相联系的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究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思想
方法
基本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和巳有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
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
教师对结论补充、修改和总结。
三、程序式教学方法
概念
(二)思想
(三)方法
四、小群体教学法
(一)概念
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
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次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讨论: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提示:探究法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学生间相互交流的社会性作用,以及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方法
形式多种多样。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举例说明:小集团教学模式。
作业思考题:
1.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
运用探究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设计一堂以小群体教学模式为主的体育课。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1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熟练掌握学期、单元及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方法步骤,能制订学期、单元和课堂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体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院
教学难点: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设计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详细分析体育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教学设计按周期可分为:学年、学期、单元、周、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的概念
主要体现在学期教学进度上。是把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所规定的一学期的各项教材内容时数按一定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内的一种设计方式。
(二)学期教学设计的要求
1.教材内容不同搭配
2.每次课考虑运动量
3.教材安排系统性、连续性
4.季节性
5.教材排列方式
(三)学期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确定学期教学目标
2.抄录教材内容
3.计算教材出现次数
4.保证重点,分清主次
5.征求意见,修改,确定
讲解: 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
展示:学期、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二、单元教学设计
目的:设计出某项教材出现的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要求等。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材的衔接
2.考虑学生学习情况
3.教学方法(手段、场地)
4.单元课次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
1.确定某教材教学目标、重点与要求
2.划分每次课的目标和内容
3.初步设计每次课的教学方案
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预设课的过程中,根据课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分配教学时间,策划教学方案。
(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分解
3.课的结构
4.教学组织
5.教学方法
6.教学场地、器材
7.教学评价
(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
(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1.课的重点是否突出
2.课的难点确定是否正确
3.教学内容拆分是否合理
4.教学组织可行性
5.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能力
6.教学评价激励是否及时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
展示:学期、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讨论:单元教材编排几种形式的优劣。
展示:一节体育课的教案,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注意:在体育课堂设计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讨论:对课堂设计如何进行评价?
作业要求
作业思考题:
1、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体育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3、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节跳远起跳技术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2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二节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课的类型有哪些及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懂得体育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要对体育课进行结构的划分?如何去划分?
教学重点:体育课的结构
教学难点:体育课结构的划分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二、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
(一)课的结构的概念与意义
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即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模式的框架。
课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条件4方面的因素。
课的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是指一节课中教与学的各项活动的合理安排。
各个部分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是指课的各部分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及所占时间的比例等。
课的结构可分为基础结构和具体结构。
(二)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
在研究和确定课的结构时,既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变化的规律。
1.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2.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3.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此外,在具体确定体育课的结构时,应认真考虑课的类型结构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身心特点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关系。
(三)课的结构
1.课的基本结构。根据上述确定课结构的理论依据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将体育实践教课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3个阶段。体育课的基本结构的划分与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教 学 内 容
(1)准备部分。
课准备部分的基本目标是:
准备部分的基本内容按其性质与目标,可分为:教学常规活动是指每节课开始时所需进行的一些基本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教材有关或相近似的练习。
准备部分的内容选定应具有全面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渐进性。
准备部分的组织教法,练习方式可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可以行进间练习。队形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准备部分的时间大约为10min一般应根据教材内容性质、学生特点、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的目标:
基本部分的内容:
基本部分的组织教法:组织形式一般可采用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的形式进行。
在组织和抓好基本部分的教学时,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四方面。
基本部分的时间的安排取决于教材内容的性质、负荷和学生特点等,按45min的课为例,一般约占30min。
(3)结束部分。结束部分的目标:
结束部分的内容:
结束部分的一般采用全班集体的形式进行,也可分组进行整理放松活动。然后集中全班小结。
结束部分的时间一般为5rain左右。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挤掉结束部分的内容与时间,否则会影响课的效果及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育实践课几个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互相衔接,紧密联系、和谐统一构成课的整体。
总之,在设计课的结构时,应根据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身心特点而定。
课的微观结构。
课的微观结构(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的顺序与时间等的设计与安排,包括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内容、组织教法措施、密度和生理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
课的准备部分的具体内容包括
基本部分的具体内容有: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提问:体育实践课课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课的结构的划分理论依据是什么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课的准备部分内容安排依据。
提问:课的结束部分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作业思考题:
1.简述体育实践课的结构?
2.以初二年级跳高为例,设计一堂45分钟的体育课。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3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第三节 体育课的组织
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体育课组织的基本概念,了解体育课组织的几中方法,掌握体育课
组织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体育课组织方法的分类,体育课组织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育课组织的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体育课组织
一、概念
体育课的组织是指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
二、体育课组织的内容
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课。因此,在组织教学工作内容和要求上也就有所不同。
1.体育理论课组织工作的内容。
2.体育实践课组织工作的内容。
三、体育理论课的组织
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施教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教学的成败。
一般理论课的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
组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巧的活动,不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活动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而且要求教师善于机智灵活地处理课堂上各种意外问题发生,及时排除干扰,以保证课能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2.复习提高、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一般新知识的讲授,常在联系或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其意义是: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和巩固旧知识,二是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温故而知新,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导入新知识。
3.讲授新内容。讲授新内容通常是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此阶段师生教学双边活动。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知识水平、教材内容性质和教学要求,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促进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感知和思考,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新授知识。在讲授新内容的过程中,要求做到:
第一,注意保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做到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轻重有别。
第二,遵循教学的认识过程的基本程序。即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的基本程序。
第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四,掌握教学技巧。
4.新课讲完后,要及时进行新内容的巩固,常用的方法有:
(1)概括重述。
(2)边总结边提问。
(3)提问解答。
(4)简短测验。
5.布置作业。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提问: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有何特点?
举例并展示:一堂理论体育课的教案。
讨论: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的区别。(分组讨论,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老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思考题:
1.如何组织好一堂体育理论课?
2.体育课组织的特点。
3.以奥运为题材,写一篇800字的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4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第三节 体育课的组织
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体育课组织的基本概念,了解体育课组织的几种方法,掌握体育课
组织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体育课组织方法的分类,体育课组织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育课组织的方法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四、体育实践课的组织
1.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部分。
(1)课前常规。
(2)课中常规。
(3)课后常规。
2.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
场地器材布置的作用其作用:
进行场地器材的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的场地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的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时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3.队伍、队形安排与调动。
合理安排与调动学生队伍的作用:
在课中合理安排与调动学生队伍的基本要求应是:
第一,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力求科学、合理。
第二,对学生练习队形设计与安排时,一是运用的队形简单易
行,二是队形应有利教师的讲示、观察、帮助、保护、指导和监控。
第三,在调动学生队伍时,一是善用口令,提高指挥能力和调控能力;二是根据课的实际情况,合理调动学生队伍,有组织地安
排与变换队伍位置与方向,注意缩短教学场地之间的距离,节省调
教 学 内 容
动队伍的时间。
4.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环境而合理采用的教学方式。
(1)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自然班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以自然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课。
优点:
②合班分组教学形式。即将同年级几个班重新编班分组,由若干体育教师分别进行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
通常有按性别分组、按体质健康水平分组,按体育基础水平分组,按专项能力爱好分组等。
优点:
此外,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可以实行临时分组进行教学。
(2)课内教学组织形式。课内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全班教学、班内分组教学。
①全班教学是指全班同学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同时或依次地完成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缺点:
②班内分组教学。它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分组不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指导下,各组按教材内容安排顺序,依次独立进行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优缺点:
分组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较多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优缺点:
分组轮换一般可采用下面几种形式: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在学生人数不多,新授内容比较困难,复习内容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两组一次不等时轮换:在新授教材难度大、复杂,需加强辅助练习或诱导练习时,可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在教学班学生人数较多,器材较少,新内容比较容易或复习内容较熟悉,以及考核前的复习课都可采用这种形式。
先合(分)组,后分(合)组:课中先全班集中练习同一内容,然后
分组练习不同的内容,并按时轮换。或反之。
在具体选择上述各分组轮换的教学组织形式时,应注意处理以
下几方面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第一,在班人数少、场地器材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
第二,分组轮换教学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习新内容的小组,兼顾复习内容的小组。如果都是复习内容,应重点照顾教材难度较大或带有危险性的内容,如铅球、铁饼、单双杠等。
第三,在安排内容顺序和生理负荷时要先照顾体弱组,基础水平差组和女生组。
第四,重视体育骨干的培养和发挥他们作用,协助做好分组教学组织和队伍调动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守纪律,服从指挥,以便迅速有序地进行轮换。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体育教学常规的概念。
提问:如果不制定课堂常规会怎么样?
展示:几种场地器材布景图形。
教学方法和形式
补充:其它教学组织形式。
强调:重点讲解。
展示:一节体育课的教案,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教学方法和形式
作业思考题:
1.如何组织好一堂体育实践课的教学?
2.体育教学组织有何特点?
3.准备一节课的教案,按教案的内容进行口头试讲(说课)。时间为20分钟,讲后回答问题5分钟。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5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第四节 体育课教案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体育课教案的结构,学生学会编写体育课教案
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
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七章体育课
第三节 体育课的教案
一、教案(课时计划)的概念、种类与意义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针对班级具体情况而编写的每次课的具体执行计划,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
体育课的教案有两种类型,即实践课教案和理论课教案。这两种类型教案的编写方法、步骤与要求:
二、传统的教案(课时计划)
最典型的传统课时教学计划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的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主要是照搬前苏联的模式,课时计划也是沿袭了前苏联的传统形式。当前,不少教师的教案以传统教案形式为主,始终没有突破四段或三段划分的格局,机械地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形式。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主要特点:
(1)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强调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注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3)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关注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注意发挥教师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把
教 学 内 容
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过程。
(4)根据学生在性别、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手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2.依据新《标准》撰写教案应具备的特点
(1)要确立每堂课明确而又具体的学习目标;
(2)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达成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3)重视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4)各项活动的时间不要安排得过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5)教案力求简单明了,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创造性的教学;
(6)要给学生布置课外体育活动的作业,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7)教案可以采用电脑备课的方式,这不仅便于修改,更便于网上交流。
见案例1和案例2、案例3、案例4和案例5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展示:一节体育课的教案,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补充:在体育课堂设计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讨论:对课堂设计如何进行评价?
讨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教学方法和形式
展示:依据新标准制订的教案
重点讲解:
作业思考题:
1.程标准下教案的特点?
2.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节跳远起跳技术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6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第四节 体育课教案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基本术语,学生学会编写体育课教案
教学重点: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基本术语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七章 体育课
第三节 体育课教案
四.编写教案的基本术语
下面将主要术语的概念及其表达的要求进行初步讨论。
1.体育课的目标
体育课的目标是指一节体育课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的目标一般在教案的开头部分书写,它是指导一节体育课的基本思想。体育课目标的制定应做到全面、恰当和具体。
(1)全面。这里的全面一般指围绕《标准》的五个领域来制定教学目标。这里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2)恰当。这里的恰当是指对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的程度的描述应使用的一系列术语。
(3)具体。这里的具体是指本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应通过明确的手段去实现,并且这个目标是具有本次课的特点、可实现和表现的目标。
2.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
与动作要领比较接近的概念是动作要点(或称技术要点)。它是指对动作要领的简洁描述。
3.重点
体育课教案中有两个重点。
(1)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
教 学 内 容
(2)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通过学习主要教材而达成的主要目标。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4.难点
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5.一般性练习
一般性练习是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调动学生各器官系统机能的能力,使之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而进行的准备性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
6.专门性练习
专门性练习是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技术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
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
辅助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而采取的相关身体素质练习。
7.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是指教学分组和分组教学、基本练习队形及调动、体育器材的摆放以及教师指挥与示范的位置(与学生的距离与角度)等方面。在体育教学的教案中,教学组织可以用图或者符号表示,这样可以使教案简明一些。
8.教法步骤
它实际上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复合词,是指教、学、练的有机结合及其有序过程。例如,学习肩肘倒立。
9.要求
体育课教案中的要求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愿望和条件。它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技术(节奏)规格(标准)、教学组织(包括思想品德和个性培养)以及保护和帮助(站位、部位、用力、时机)等的要求。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提示:我国的体育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目标的区别。
提示:体育课教案中有两个重点的区别。
教学方法和形式
提问:难点与重点的区别
总结: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基本术语都有哪些?
作业思考题:
1.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基本术语有哪些?
2.教材重点与体育课重点的区别。
3.重点与难点的区别。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7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三节 体育课教案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体育课教案的结构,学生学会编写体育课教案
教学重点:体育课教案的编写
教学难点:体育课教案的设计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体育课教案
五.我国体育课教案的改革趋势。
1.教案的格式向着越来越简单化的方向发展。
2.对自我评价和对教学效果的预计日趋重视。
3.注重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组织教学。
4.教案格式体现教与学双方的交流活动,使体育教学的组织更趋向合理和全面。
5.注重场地布置,加强教学组织工作的准备。
六.编写实践课教案的基本要求
1.实践课教案的主要内容。
实践课教案的主要内包括:
编写教案有一些基本要求,我们归纳如下:
2.实践课教案有多种形式,但是,在实践中用得较多的形式还是表格式教案。
下面提出一些处理较好的表格式教案(双栏式)的几个关系和基本要求。
(1).左右关系
表格式教案一般分左右两部分。
表格式教案的左边是教学内容:
表格式教案的右边是组织教法:
在三栏式或四栏式教案中,我们的教师常常把双栏式教案中的学法和教育要求等单独列出栏目。
(2)上下关系
在表格式教案中,上下关系指对内容的书写应有一个顺序。
一般的顺序为:
(3)对应关系
在表格式教案中,左右两栏填写的内容有一种对应关系,即右边
教 学 内 容
的内容总是对应左边的内容。
(4)粗细关系
教师书写教案的内容应处理好粗与细的关系。新授课的教案一般写得较细致。复习课的教案书写相对较粗
对于新教师,我们的要求是尽可能把教案写得细一些。
七.编写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
1.编写实践课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
(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术技能目标、教育的心理目标、发展身体与培养能力目标等4个方面。
(2)安排课的内容、组织教法与学练法。安排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与学练法时,一般先构思基本部分,再考虑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安排。
(3)合理安排课的各部分时间,练习时间及练习次数。
(4)预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
(5)计划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用具。
(6)课后小结。
2.编写理论课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
(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目标和思想品德目标两方面。
(2)找准并弄清教学重点和难点。
(3)精心设计与编写教学内容和过程。
(4)设计板书。
(5)课后小结。课后小结的要求与实践课基本相同
以上4种教学工作计划,从制定顺序来讲,先全年、后学期、再单元、最后定课时计划;从教学内容来讲,是逐步详尽、具体。
八.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是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的系统化过程。
2.教学设计是一种理论,是书写教案的一组说明和前提。
教学设计的形式包括:
① 教学说明:即对本次教学的意义的一般性说明。
② 目标分析:包括一般教学目标、学习具体目标、目标排序。
③ 学习者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前置性评价、兴趣
④ 学习内容分析与排序:教材分析及处理方式等。
⑤ 教学策略:在特定学习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步骤。
⑥ 检测项目与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与指标。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讨论:你认为体育课教案的发展方向。
重点讲解:表格式教案
教学方法和形式
展示并讲:教案
案例与讨论
小学体育课教案
中学体育课教案
作业思考题:
1.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2.编写体育课教案应注意的问题
3.依据新课标,编写一堂45分钟的短跑教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8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第五节 体育教学的评价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学评价重要意义,知道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四节 体育教学的评价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体育教学评价是由领导部门、教师同行、学生以及教师自己对体育教学所做出的评估价值判断。
二、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论体育评价的“轻松”
(二)、自称“地位考试”的中考体育
(三)、与教师工作没有太大关系的体育成绩
三、论体育评价的沉重体育评价的沉重来自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差异远大大于智能方面的差异,体育教师的相当一部分评价并不是直接指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努力和学习效果,而是直接地指向了学生的天生身体条件。
(二)、身体条件虽然是学生不能选择的,但却是与学生的自尊心紧密地相连,因为往往人的外表和来自身体方面的评价能使人感到更加沮丧和失落。
(三)、体育的评价往往以某几项身体素质为主,评价的综合性和互补性都比较差,使学生发挥个人特点的余地并不大。
体育评价的“沉重”还体现在对学生心理的作用上。
体育评价的“沉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逾越的,但却是可以减轻的,减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要逐步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把评定、筛选型的评价改为鼓励、帮助性的评价,这种观念的改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视角:
1.体育的评价有其特殊性;
2.体育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学中的努力;
3.体育中的评价受先天影响较大;
教 学 内 容
4.体育的评价本来应是促进学习的,而不是阻碍学习的;
5.体育中的评价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6.体育的评价应有多样的方法。
(二)体育的评价不能过细,应改变100分制的评价方法,因为评价得太细反而不准确,粗略一些反而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
(三)体育的评价要有过程的观念和“进步”的观念,不能把一个评价的标准固定化,要进行“因人而异”和“与时俱进”的评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进步度”和“相对评价”的方法论。
(四)要适当增加技术评定、态度评定和参与行为评定等新内容,适当减少体能和身体素质评价的比重,以体现学生后天努力的因素。
(五)体育评价要体现鼓励学生的作用,特别是体育评价应有面对差生的特殊评价方式,要配合“成功体育”的思想和实践,开展“面对全体学生”的体育评价。
(六)体育评价也要逐步“开放”和“放开”。
(七)要让体育评价在学生面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还可以考虑用类似学分组合的选择性考试的方式来让学生选择评价,以增强体育评价的适应性和全面性。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提问:对于不同的体育教学评价由谁来执行?
举例:对学生评价的几种语言。
讨论:对特殊学生如体重、身高超常学生的体育评价如何进行?
教学方法和形式
展示:个别学校对学生体育评价的方案。
讨论:如何认识体育课中的达标现象?
作业思考题:
1.当前体育教学中评价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是什么?
3.你认为中学体育课应如何评价?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9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第五节 体育教学的评价
教学任务:掌握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方向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四、论体育评价的特性
(一)、体育的成绩由于受很多因素影响,身体素质与教学成果之间有时关系不大,用身体素质评价会使学生和教师与某些时间丧失努力的程度。
(二)、体育的成绩由于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不宜进行特别精确性的评价,体育仍应采用比较概括、模糊性的评价方式。
(三)、由于体育实际上与升学、升级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体育评价主要作用于学生的直接动机,而不是作用于学生的间接动机,因此体育评价应着眼于能让学生参与,以热爱体育为目的,以鼓励式的体育评价为主。
(四)、既然人们都认为体育评价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有关系(虽然体育好并不是身体好,体育课成绩也与德智体全面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但从体育评价重要性(教育原则层面上)还是可以利用这个认识来进行工作的。
(五)、体育是音、体、美三学科中惟一进行高中升学考试的项目,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在此阶段的体育评价也有“应试教育”的某些特征。
(六)、与“玩”有密切关系的体育课有些时候是不需评价来诱发动机的,这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区别。
五、评价的种类的主流:4个象限8种评价,其中4种为主要的。 第一:1 教师对学生学的过程性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第二:1 教师的自我评价
2 教学研究和课程同行的评价
第三:1学生的评教活动
2 教学反馈
教 学 内 容
第四:1学生的相互评价
2 学生的自我评
六、今后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
(一)在对学生体育评价方面
1.体育的终结式评价向过程式评价转变
2.体育评价应由运动技能单一型评价向综合体育素质评价方面转变
3.体育评价由绝对评价向个体相对评价转变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重点讲解:体育评价的特性。
讨论:体育评价与其他文化课评价的异同。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分组讨论,每组派一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教师进行总结。)
作业思考题:
1.体育教学中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体育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方向?
3.体育评价的特性是什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30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八章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 / 第一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与意义
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教学重点: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教学难点: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八章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
第一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与地位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
课外体育锻炼:
现行的活动类体育课程,其性质应归为体育课程教学的范畴。这里所说的“课外体育锻炼不包括活动类体育课”。
(二)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1.三者的相同之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与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这4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总体局面。具体来说,三者的共同点主要在于:
(1)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
(2)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因而学生都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并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2.三者的不同之处。三者之间又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在活动中体现着各自的本质特征。具体来说,三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1)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
(2)要求的不同。
教 学 内 容
(3)内容的不同。
(4)组织形式的不同。
(5)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
(6)效果的评价不同。
3.三者的相互关系。
(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从广义上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泛指学生参加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的除体育课教学之外的体育锻炼活动。目前一般所用的课外体育锻炼概念多指其狭义含义。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
首先,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次,体育锻炼不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简介课余体育特点。
展示:大课间的成果。介绍一些学校的做法。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山西沁源县中学早操事件的原因。
作业思考题:
1.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2.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是什么?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31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八章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 / 第二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与原则
教学任务: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目标任务及原则
教学重点: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原则,以及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原则,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与原则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内容的丰富性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二)自愿性与规定性相结合
(三)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四)空间的广阔性与时间的广延性
(五)独立性与补偿性相结合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任务)
(一)与体育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目的
(二)全面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扩展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发展
(四)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从广义上讲,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甚至课外运动训练过程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要求。因此,就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和锻炼目标的实现而言,现主要说明下列3个原则。
(一)自觉、自愿性原则
自觉、自愿性原则的概念:
非完全强制性是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的区别之一,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意义的宣传教育,重视体育教学中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的重要价值,使学生明确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直接目标和最终
目的。
2.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
教 学 内 容
的主体作用。
3.应加强指导,重视计划性。
(二)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的概念: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安排作息制度,妥善处理好体育锻炼与学业和其他课外活动的关系,克服困难,坚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
2.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负荷及锻炼的间隔,重视锻炼后的恢复,以不影响课业学习。
3.持之以恒,注意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并培养顽强的意志,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学校在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课外体育锻炼时,应根据所在地域环境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锻炼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
2.个体进行锻炼时,应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技术基础、心理状态,做到“保强、补弱”,以避免伤害事故,并提高锻炼的实际效果。
上述3个原则是针对课外体育锻炼突出特点提出的,在体育锻炼中还应遵循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等,使它们相互配合,以全面提高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重点讲解: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讨论: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形式
提问: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作业思考题:
1.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原则是什么?
2.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3.实地调查你所居住的小区社区体育的开展的情况。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32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八章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 / 第三节 课外体育竞赛
教学任务:知道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和特点,知道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方向。
教学重点:课余体育竞赛改革方向探讨
教学难点:课余体育竞赛改革方向探讨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一)、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二)、是培养学生竞争性的需要
(三)、是有才能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
(四)、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手段
(五)、是学校交流的窗口和途径
二、传统体育竞赛的特点
(一)注重竞技性
(二)注重功利性
(三)经费缺乏性
(四)水平不高
三、当前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
(一)注重了学生才能的发展
(二)注重了学校的特色与传统
(三)注重了与社会的交往
四、当前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
(一)注重全员参与
(二)注重运动会对锻炼的指导性
(三)注重趣味性
(四)注重多样性
(五)注重评价的改革
五、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分类
学生体育竞赛的内在价值
学生体育竞赛的外延性价值
重点讲解: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讨论:你所参加的课余体育竞赛存在什么问题?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六、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
田径内容
球类项目
体操类项目
娱乐体育项目
武术类项目
体育节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讨论:你喜欢参加哪些课余体育竞赛项目?为什么?(分组讨论,各组派一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
作业思考题:
1.课余体育竞赛改革方向是什么?
2.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是什么?
3.调查某所高中运动会的开展的内容和形式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33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第九章 体育教师 /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和条件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知道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条件。
使学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确立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而奋斗的决心。
教学重点:体育教师的成长
教学难点:学生确立目标,早日成为优秀体育教师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上节课内容
讲授新内容
第九章 体育教师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教师的地位
(一)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中体育教师地位的确立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教师地位随体育学科地位不断改善而提高
(三)当代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地位的要求
二、体育教师的作用
(一)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
(三)体育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四)体育教师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和启蒙者
(五)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业务咨询者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和条件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紧密结合
(二)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
(三)工作复杂,多样和繁重
(四)工作具有社会性
二、体育教师的职责
(一)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教 学 内 容
(三)认真备课、上好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四)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指导工作
(五)协助学校和教研室(组),积极参与并做好各项工作
(六)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
三、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
1.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2.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4.要有朴实的工作作风。
5.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6.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
1.运动能力。
2.教学能力。
3.教育能力。
4.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
5.科研能力。
6.其他能力。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体育教师的职业性质及其发展需要,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大部分组成。
1.基础知识。
(1)哲学知识。
(2)教育学、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知识。
(3)专业基础知识。
(4)工具性科学知识。
另外,体育教师还应在文学、历史、美学、语言、音乐、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海洋中广泛涉猎、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完善自我,又用以影响学生。
专业知识。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教学方法和形式
讨论:体育教师的地位
提示:如何实现体育教师的价值。
教学方法和形式
提问:你认为体育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
讨论:如何才能当好一名体育教师?
作业思考题:
1.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以本学期所学学校体育理论的基础知识,谈谈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34-35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 体育教学观摩/ 第1-2节 观摩体育教学优质课(录相)
教学任务:了解当前体育课改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掌握体育教学课的设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摩体育教学课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讨论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观摩体育教学优质课(水平四)
一、介绍这两节教学课拍摄的背景
1.课改背景
2.全国选送
3.示范作用
二、组织观看
1.要求
(1)边看、边记录
(2)看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
(3)看课的结构
(4)看教师的组织
(5)看教师选用的方法
(6)看场地器材的布置
(7)看教师的评价
(8)看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
2.播放
三、讨论
(一)教师对课的设计思路?
(二)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三)教师针对目标选择了哪些内容?
(四)课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五)教师运用了哪些方法?
(六)你认为本课的成功体现在哪此方面?
(七)本课的不足有哪些?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简单介绍。
播放:2004年广东肇庆全国《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录相。
讨论:学生分组,给一5分钟时间准备。然后发言讨论。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当前体育课改的趋势是什么? 2、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一名体育教师?
作 业: 看完这2节体育课后,你对当前体育教学的认识有哪些?请写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观后感。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36 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内容:复习教师带领学生从学校体育理论的框架之下,复习本学期所讲授的内容
教学任务:复习本学期学校体育所学的内容,概念、方法、技能和讨论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需要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
一、学校体育学科性质
二、学校体育学的发展史
三、学校体育学的结构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五、体育教学的特点
六、体育教学原则
七、体育教学方法
八、体育教学手段
九、体育教学评价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学校体育学的整体框架,从整体上了解学校体育学的内容、方法等理论体系。
讨论:学校体育学中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