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专 业:运 动 训 练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2006年4月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绪论/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掌握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了解各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绪论 一、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体育的目标与功能、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等九章。 二、《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一直是体育院校系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但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 1.上世纪50年代:《体育理论》 2.1983年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学校体育学》,作为全国各体育院校教学参考书。 3.1986年4月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了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筹备《学校体育学》课程。 4.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明确规定把原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教育类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的12门主要课程之一。 5.1991年6月根据专业目录要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体育学被正式列为体育专业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 6.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于1993年4月出版了包括学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 7.后来,《学校体育学》几经改版,种类增多,当前有10本左右的教材与专著。 8.从2005年秋开始,《学校体育学》又变为两门课程,其一《学校体育概论》、其二《体育教学论》。 三、《学校体育学》的主要内容 总论:总体概述学校体育的理论知识。 学校体育教学:针对体育教学进行分解学习。 学校课外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竞赛、校际体育交流 学校体育研究:学校体育涉及各方面的研究,宏观、中观、微观等方面。 学校体育管理:国家学校体育管理、各省市自治区学校体育管理、各具体学校对学校体育管理。 四、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堂笔记。 (三)考核方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根据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具体实际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平时检查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我国古代的学校体育 以“六艺”为主的教学,其中“射、御”类似现今的体育。 二、我国近代的学校体育 (一)“西学”与“维新主义”——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衰退与“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 (三)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学校体育思想争论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初创阶段。 2、第二阶段(1958—1965年)为过渡阶段。 3、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畸形发展阶段。 4、第四阶段(1977以后)为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体育体制 2、学校体育的条件得到加强 3、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制度 4、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5、学校体育科研繁花似锦,学校体育理论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6、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小结/评价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产生于何年?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 展示:各类教材 提问:中国学校体育的源头在哪里?(可适当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 分组讨论: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抽查提问: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要求: 时间期限为1周 作业字数为1000字左右   作业(思考题):1、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 作业:实地考查一所中小学的体育现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与目标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和体育的地位;了解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了解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掌握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目标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系统 (二)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学校教育对培养人的目标 二、学校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是社会(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一)促进智力发展 (二)形成优良品德 (三)培养审美情趣 二、健身功能 (一)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 (二)提高机能水平 (三)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娱乐功能 四、文化功能 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五)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二)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2.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3.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5.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一)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1.体育(与健康)课程 2.课外体育活动 (二)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协同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经验的总结 小结 布置作业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 讨论:体育如何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补充相关研究成果。 讨论:学校体育目标以“社会需要”为中心,还是以“个体发展”为中心。 案例分析:越来越多的“小胖墩”。要求:通过分析,提出解决儿童肥胖问题的基本对策。  作业(思考题):1、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如何? 2、学校体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作业:从多学科的角度讨论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确定的因素有哪些?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3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三章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体制、结构与内容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与职能 一、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与职能 (一)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  (二)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 1.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实施领导和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有:制定方针、政策、规划,检查、监督,拟定课程设置等等。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青少年体育工作处,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的职能。 3.各省市、自治区、地、县教育部门相应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均有各自的职能范围。 二、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机构与职能 (一)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机构  (二)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 1.校长的主要职能 2.教研室(组)的主要职能 3.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 第二节 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体育课程管理 分级管理,实行7、3、1比例。 二、体育教学管理 (一)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 (二)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 1.确定编班与规模 2.编制课表 3.制定课堂常规 4.备课与上课 5.体育课的成绩管理 (三)体育教学质量评估 三、课余体育管理 第三节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简介 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意义 1.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充分保障了学校、体育教师及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和接受体育教育的合法权益 3.适应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成果 4.从简单的职能管理走向科学、规范化管理 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结构和内容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由九章构成。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体育课教学。 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四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五章体育教师。 第六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九章附则。 小结 布置作业  讨论:我国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主要优点和弊端。要求: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陈述讨论的主要观点。 补充法规简介: 1.1990年3月12日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国家教委于1990年9月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于1991年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于1992年2月颁布的《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3.2002年实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国家体委于1990年1月6日发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 5.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作业(思考题):1、我国学校体育宏观管理有哪些范围 2、体育教师的在学校体育管理中担任什么角色? 作业:谈一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请你修改,你将会怎么做?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4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四章 体育课程 /第一节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概述/ 第二节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和基本结构;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难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概述 一、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大、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三、体育课程的特点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和复合性 (二)体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非阶梯性和可替换性 (三)体育课程价值的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和基础性 (四)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呼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二)国外近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趋势 由于学生体质健康和社会适应引发的各种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地广泛关注。在本世纪初各国都加紧、加快、加强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为此,新课程改革方向是: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结构 (一)前言 (二)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入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三)内容标准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各水平均有各自详细的标准内容。 (四)实施建议 (五)附录 小结: 布置作业: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 补充:体育课程的更名 提问:体育课程名称的演变?体操科—体育课——体育与健康 展示: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介绍:初中水平四的课标内容。 讨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初步看法。 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思考题):1、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有哪些?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和水平如何划分的? 作业:走访一名体育教师,记录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看法。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5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四章 体育课程/第三节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掌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并能够应用有关方法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 教学重点: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方法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一、体育课程资源概述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其中包括物力的、也包括人力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和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和科技成果的。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方法与利用 (一)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第一 简化比赛规则 第二 简化技战术 第三 修改内容 第四 降低难度 第五 改造场地和器材 2.引进新兴运动项目 休闲类:轮滑、野营、网球 极限类:攀岩、蹦极 野外生存类: 3.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民族舞蹈、摔跤、民间游戏 4.整合各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造新的体育课程内容 5.让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进入体育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条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对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和周围、当地有影响的体育人物讲授课程。 2.对体育课程物力资源的开发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 自制简易器材替代品 重新布置场地,提高利用价值 充分利用周边体育环境 3.对体育课程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开发 学校或附近的山川、河流、沙丘等等 利用当地名山、名水、田野进行野外活动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 展示:分类图并讲解 讨论: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有哪些? 想一想:自己原高中学校有哪些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 作业要求   思考题:1、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是什么?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作业:如果你是一位农村体育教师,你会在哪些方面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试举例说明?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6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三章 体育课程/ 第四节 体育教材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材的含义。掌握体育教材分类的方法,了解体育教材的形式。 教学重点:体育教材的分类 教学难点:体育教材的分类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四节 体育教材 一、体育教材的含义 体育教材源于人类有关身体运动的文化范畴,近代以来,体操(兵操)、游戏、竞技、武术以及舞蹈等成为体育教材的首选内容。广义的教材泛指根据体育课程目标而选择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体育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狭义的含义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而选编的教学材料。 (一)体育教材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载体 (二)体育教材是经过科学信息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三)体育教材的内容结构是丰富的 二、体育教材的层次 (一)宏观层面 1、上位层次——国家课程和教材 2、中位层次——地方课程和教材 3、下位层次——学校课程和教材 (二)微观层面 1、第一层次是相当于体育课程标准所示的学习内容(领域),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这是通过分析活动领域来表述的,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体育教材。 2、第二层次是第一层的具体化形式。从某种角度说这是能力目标分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体育教材,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示的水平目标: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 3、第三层次是教学中具体运用的硬件与软件,亦即通常所说的“教材教具”。如篮球、排球、体操等,以及有关的场地器材。这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体育教材 4、第四层次是具体的练习方法手段,亦即某项教材(如篮球)的下位教材。如练习教材(如篮球运动的各种练习方法),游戏教材(如与篮球运动关系密切的游戏),认知教材(如与篮球运动关系密切的知识)等,也有人把它称为“学材”,以此与上述教材层次相区别。 三、体育教材的分类 (一)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 1.走和跑 2.跳 跃 3.投 掷 基本运动 4.队列和体操队形 5.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 6.跳绳 实践内容 7.攀登、爬越、平衡 8.技巧 游 泳 韵律活动和舞蹈 2000年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材分类 (二)根据身体素质分类 田径 1.力量素质 体操 2.速度素质 实践内容 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3.耐力素质 球类 4.灵敏素质 韵律体操和舞蹈 5.柔韧素质 民族传统体育 1992年体育教学大纲初中二年级体育教材分类 (三)根据运动项目分类 1.韵律体操和舞蹈 2.足球 限选内容 3.篮球 4.排球 5.游泳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限选内容教材分类 四、体育教材的形式 (一)教科书 (二)教学指导书 (三)补充读物 (四)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直观教具 (五)录音带 (六)幻灯片、录像带、电影片等 (七)课件、光盘等现代教学媒体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 讨论: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举例:说明我国以往在编写体育教材时,采用的分类方法。 讨论:教科书与教材的区别 作业要求   思考题:1、体育教材的含义是什么? 2、体育教材时我国采用了哪些分类方法? 作业: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主题是关于:体育教科书的有用性,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科书?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7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五章 体育教学过程、目标与原则/第一节 体育教学过程及规律 教学任务:了解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体育教学过程及规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 (一)含义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均得以发展的教育管理和师生交往的过程。 (二)学习体育教学过程的意义 1.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体育教学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达成的。 2.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过程,可以更好的区别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教学过程的关系。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 (二)在掌握技能中提高体能的过程 (三)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 (四)在集体中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 (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1. 充分的运动感 2. 放大的空间感 3.人际交流的自由感 4. 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 5. 对新运动体验的满足感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2.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二)、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三)、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四)、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四、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 (一)超学段(12-16年)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1.国家性 2.模糊性 3.非全体性 (二)学段(3-6年)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三)学年的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1.系统性 2.周期性 3.承上启下性 (四)学期的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1.季节性 2.集中与分散性 (五)单元(1-36周)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1.大小性 2.学理性 (六)学时(45-90分钟)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1.结构性 2.行为性 3.方法性 (七)技术学习点(10-30分钟)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1.技能形成 2.练习负荷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 回顾介绍:对体育教学过程的不同界定。 补充:体育教学过程的分类。 举例:阐述各规律的体现和教学时注意的事项 讨论: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规律。 简单介绍: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和特点 作业要求   思考题:1、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是什么 2、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有哪些? 作业: 试以前滚翻学习为例说明体育教学规律在教学中运用?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8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五章 体育教学过程、目标与原则/第二节 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与层次;掌握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能够根据相关材料制定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制定的依据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概念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纵向结构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2.学年(学期)体育教学目标 3.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横向结构 1.认知目标 2.情感目标 3.技能目标 4.体能目标 二、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1.体育课程标准 2.学生的实际 3.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4.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 知识性目标: 了解层次: 知道、描述、认识; 理解层次:调查、获取、讨论、比较、分析、 懂得 应用层次:利用、测试、安排、实施、制订、总结 技能性目标: 掌握层次:取得、展示、完成、达到、学会 掌握、改善、提高、增强、发展 运用层次:组织、担任、进行、组合、选编、运用 情意目标: 经历层次:参加、参与 反应层次:注意、关心、关注、明确、培养         劝说、帮助、促进、服务 控制、服从、避免、调控 领悟层次:表现、做到、形成、具有、成为         对待、履行、坚持、尊重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 区别:体育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举例:一节体育教学课教学目标的表述 讨论: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与作用 作业要求  思考题:1、如何划分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 2、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作 业: 以初二年级一节 “篮球传球技术”(第二次课)为学习内容的体育课,试制定该课的教学目标。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9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五章 体育教学过程、目标与原则/第三节 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教学任务:熟练掌握各体育教学原则的定义、依据及运用要求。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原则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原则的运用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一、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因为是规律的反映,所以主要依据是教学规律;因为是长期经验的总结,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是基本要求,所以要时刻贯彻。 二、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提出的依据 (1)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 2.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要求 (1)学生和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2)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要学、练、问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 (4)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1.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提出的依据 (1)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2)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 (1)学生在体育学习时要注意学习的全面性,避免单从兴趣出发,自己喜欢什么就只学(练)什么,形成单性发展。 (2)既要使身体全面发展,又要使教育、教养全面发展。 (3)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内容和选择方法时要注意多样化,在教学时要开发教学内容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潜力,能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技能教学为主原则 1.技能教学为主原则提出的依据 (1)体育学科的特点。 (2)体育教学内容。 (3)体育教学的目标。 2.贯彻技能教学为主原则的要求 (1)防止搞体育教学竞技化。 (2)学生的掌握动作技能时,应要注意学习的循序渐进。 (3)学习和掌握体育动作技能、技术时,要注意合理安排生理、心理负荷强度和量。 (4)教师在突出技能教学时,要把“育体”与“育心”相结合,要与全面发展原则相结合。 (四)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 1.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提出的依据 (1)学习理论。 (2)终身体育。 2.贯彻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的要求 (1)教师应广泛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个体的不同兴趣,来选择和安排多样化的教学。 (2)教师就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兴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同时也要避免单从兴趣出发而忽视全面发展。 (五)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1.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提出的依据 (1)体育教学目标。 (2)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3)终身体育是巩固和发展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贯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的要求 (1)在学习中要注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 (2)要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 (3)注意特长培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六)全面效益原则 1.全面效益原则提出的依据 (1)体育教学目标。 (2)教学规律。 2.贯彻全面效益原则的要求 (1)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的评价要注意客观、准确、科学。 (2)教学评价要与学生的自我实际相结合。 (3)评价要注意全面性。 (4)全面效益的评价要及时。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区别:体育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教学方法 举例:阐述各教学原则的运用。 讨论:终身体育与兴趣先导原则如何结合?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含义及运用要求是什么? 作 业: 如果你是一名高二的体育教师,请你谈谈在教学中怎样运用全面效益原则?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0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任务: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的依据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体育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目的和任务性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三)体育教学方法结构性和层次性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 息为主的体育 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 主的体育教学 方法 以身体练习 为主的体育 教学方法 以比赛活动为 主的体育教学 方法 以探究性活动 为主的体育教 学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讨论法  示范法 演示法 保护与帮助法 分解练习法 完整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更换练习法  游戏法 比赛法 情景法  发现法 问题探究法 小群体学习法   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目的选不同的教学方法 1.新授课 2.复习课 3.突出技能 4.培养合作精神 二、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1.田径 2.体操 3.游戏 4.球类 三、根据学生实际来选择教学方法 1.大班(50人以上) 2.中班 (30人左右) 3.小班(25人) 4.男女合班(单独编班) 四、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1.新手 2.多年老教师 3.男(女)教师 4.教师的专项技术特长 五、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自身的适合条件 2.学校自然客观条件 六、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来选择教学方法 1.大(小)单元 2.粗学(精练)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从方法的讨论逐步引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认识。 补充: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几种分类。 讲解:利用图片、举例来解释教学方法选用时注意的问题。 讨论: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手段的异同?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2、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手段的区别是什么? 作 业: 试论述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1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六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三节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教学任务:掌握中小学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及运用的基本要求;学会选择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体育教学方法运用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常用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及选择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运用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 (二)问答法 又称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 (三)讨论法 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学习内容中的个别问题各抒己见,通过探讨和辩论,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四)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3.多用设问和解疑 4.适当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动作示范法 1.示范面 2.示范法的要素 3.示范基本要求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运动认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手段:人体模型、展板、图片、道具、电视、计算机多媒体 (三)纠正动作错误帮助法 1.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 2.纠正的具体方法 3.纠错时注意的问题 (四)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3.做好总结,将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分解练习法 1.概念 2.分类 3.运用要求 (二)完整练习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三)领会教学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四)循环练习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四、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运动游戏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二)运动竞赛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三)情景教学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五、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发现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二)小群体教学法 1.概念 2.运用要求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各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展示:让学生观看录相教学片,掌握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提问:演示手段有哪些? 播放并讲解:各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讨论:哪些技术适用于分解练习,哪些适用于完整练习? 讨论:情景教学适应的年龄段? 思考: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体育教学方法可分哪些类型? 2、运用信息传递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作 业: 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教学内容自选,运用情景教学方法请设计20分钟的教学方案。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2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熟练掌握学期、单元及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方法步骤,能制订学期、单元和课堂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体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院 教学难点: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设计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详细分析体育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教学设计按周期可分为:学年、学期、单元、周、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的概念 主要体现在学期教学进度上。是把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所规定的一学期的各项教材内容时数按一定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内的一种设计方式。 (二)学期教学设计的要求 1.教材内容不同搭配 2.每次课考虑运动量 3.教材安排系统性、连续性 4.季节性 5.教材排列方式 (三)学期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确定学期教学目标 2.抄录教材内容 3.计算教材出现次数 4.保证重点,分清主次 5.征求意见,修改,确定 二、单元教学设计 目的:设计出某项教材出现的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要求等。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材的衔接 2.考虑学生学习情况 3.教学方法(手段、场地) 4.单元课次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 1.确定某教材教学目标、重点与要求 2.划分每次课的目标和内容 3.初步设计每次课的教学方案 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预设课的过程中,根据课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分配教学时间,策划教学方案。 (一)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分解 3.课的结构 4.教学组织 5.教学方法 6.教学场地、器材 7.教学评价 (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 (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1.课的重点是否突出 2.课的难点确定是否正确 3.教学内容拆分是否合理 4.教学组织可行性 5.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能力 6.教学评价激励是否及时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 展示:学期、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讨论:单元教材编排几种形式的优劣。 展示:一节体育课的教案,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注意:在体育课堂设计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讨论:对课堂设计如何进行评价?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体育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作 业: 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节跳远起跳技术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3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二节 体育教学实施 教学任务:掌握体育教学常规的具体内容;掌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要求;掌握场地器材布置的基本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掌握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方法;熟练掌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与调控方法; 教学重点:体育课堂组织形式 教学难点:体育课运动负荷量的测量与调控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实施 一、体育教学常规 是在体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一)体育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 1.课前常规 (1)有关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的规定 (2)有关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的规定 (3)有关时间的规定 2.课中常规 (1)学生集合常规 (2)小结与送还器材常规 3.课后常规 (1)写好课后总结 (2)课后工作 (二)制定和贯彻体育教学常规的注意事项 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 (一)队列队形内容 (二)运用队列队形要求: 1.简捷高效 2.有利于课堂教学 3.合理利用口令 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 (一)场地器材布景的原则 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的场地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的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时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二)场地器材布置的方法 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 1.行政班 2.男女分班或合班 3.按兴趣分班 4.小班化教学 (二)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1.随机分组 2.同质分组 3.异质分组 4.合作型分组 (三)课内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不轮换 2.分组一次轮换 3.分组二次轮换 4.不分组教学 五、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 (一)体育课密度的控制 1.体育课密度的概念 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时间的比例。 2.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 (1)认真备课,周密安排体育课堂设计 (2)改革和提高组织水平 (3)改革教法,提高教学技巧 (4)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 1.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概念 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休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与调控 安排: (1)根据学生身心发育水平 (2)根据课的类型 (3)根据体育课教学内容性质 调控: (1)改变练习的基本要素 (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 (3)改变练习的难度 (4)改变练习的密度 (5)改变练习的条件 (6)改变课的组织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体育教学常规的概念。 提问:如果不制定课堂常规会怎么样? 补充:队列队形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并讲解相关内容。 展示:几种场地器材布景图形。 补充:其它教学组织形式。 强调:重点讲解。 展示:一节体育课的教案,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举例:说明如何对课的负荷进行调控。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体育教学实施的程序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作 业: 准备一节课的教案,按教案的内容进行口头试讲(说课)。时间为20分钟,讲后回答问题5分钟。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4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七章 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三节 体育教学评价 教学任务:了解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掌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熟练掌握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有关原理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案。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三节 体育教学评价 一、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体育教学评价是由领导部门、教师同行、学生以及教师自己对体育教学所做出的评估价值判断。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体育教学效果、目标及时监控和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 1.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3.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 4.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5.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6.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一)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目的 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教学过程是否存在问题 3.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要 4.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5.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 6.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查 (二)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 1.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3.评价学生体育能力 (三)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1.评语法 2.调查法 3.观察法 4.评分法 三、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 (一)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1.体能 2.体育知识与技能 3.学习态度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 1.测验法 2.档案袋评定 3.评语法 4.观察法 5.学生成长手册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提问:对于不同的体育教学评价由谁来执行? 举例:对学生评价的几种语言。 讨论:对特殊学生如体重、身高超常学生的体育评价如何进行? 展示:个别学校对学生体育评价的方案。 讨论:如何认识体育课中的达标现象?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是什么? 2、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哪些? 作 业: 请你设计一份对体育课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表? 运用教学评价理论,设计一套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系列方案?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5-16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八章 体育教学观摩/ 第1-2节 观摩体育教学优质课(录相) 教学任务:了解当前体育课改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掌握体育教学课的设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摩体育教学课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讨论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观摩体育教学优质课(水平四) 一、介绍这两节教学课拍摄的背景 1.课改背景 2.全国选送 3.示范作用 二、组织观看 1.要求 (1)边看、边记录 (2)看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 (3)看课的结构 (4)看教师的组织 (5)看教师选用的方法 (6)看场地器材的布置 (7)看教师的评价 (8)看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 2.播放 三、讨论 (一)教师对课的设计思路? (二)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三)教师针对目标选择了哪些内容? (四)课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五)教师运用了哪些方法? (六)你认为本课的成功体现在哪此方面? (七)本课的不足有哪些?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简单介绍。 播放:2004年广东肇庆全国《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录相。 讨论:学生分组,给一5分钟时间准备。然后发言讨论。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当前体育课改的趋势是什么? 2、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一名体育教师? 作 业: 看完这2节体育课后,你对当前体育教学的认识有哪些?请写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观后感。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7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第九章 课余体育/ 第1-4节 课余体育概述、锻炼、训练、竞赛 教学任务:了解课余体育的特点和组织形式;了解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内容;了解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和管理要点;了解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内容和形式。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课余锻炼(大课间、落实每天一小时、校运动会改革) 教学难点:校运会的改革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课余体育概述 一、课余体育的特点 (一)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 (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 (三)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 (四)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 (五)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 (六)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二、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 (一)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 1.早操(早锻炼或晨操) 2.课间操 3.大课间体育活动 4.班级体育锻炼 (二)全校性课余体育活动 1.体育节、体育周 2、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 (三)校外体育活动 1.本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 2.校外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 3.家庭体育活动 4.个人体育活动 第二节 课余体育锻炼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灵活性 (二)开放性 (三)综合性 (四)兴趣性 (五)自主性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 (一)体育教学有关内容 (二)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第三节 课余体育训练 一、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一)业余性 (二)基础性 (三)相对系统性 (四)亚极限负荷 (五)符合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二、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要点 (一)确立课余体育的训练任务 (二)明确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内容 (三)处理好各种制约因素的关系 第四节 课余体育竞赛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一)竞争性 (二)合作性 (三)公开性 (四)教育性 (五)娱乐性 (六)层次性 (七)多样性 二、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 三、当前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 (一)注重全员参与 (二)注重运动会对锻炼的指导性 (三)注重趣味性 (四)注重多样性 (五)注重评价的改革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讲解: 简介课余体育特点。 展示:大课间的成果。介绍一些学校的做法。 讨论:山西沁源县中学早操事件的原因。 补充:教育部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要求。 简介: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讨论:大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与体教结合的意义。 播放:日本学校举办运动会的录相。 作业要求  思考题: 1、课余体育包括哪些部分? 2、大课间的改革体现了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作 业: 运用相关理论,以及观看校运会改革的案例后,请你试设计一份学校运动会竞赛方案?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