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织物的保形性
第一节 折皱性与褶裥记忆性
? 折皱性 ――织物受到搓揉时发生塑性弯曲变
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折皱性。
? 抗皱性 ――织物抵抗由于受到搓揉而引起的
弯曲变形的能力称为抗皱性,它与织物的
弹性或塑性有密切关系。
? 织物的折皱可分为:
? 不规则起皱 ――常在穿着时产生,它不仅会
影响外观,而巨折皱处易磨损。
? 规则起皱 ――在服装造型中加工而成,使服
装美观,如长裤的挺缝、衣裙的褶裥等。
? 一、测试及指标
? 1.垂直法试样为凸形,如图 17-1所示。试验时,
试样沿折叠线 1处垂直对折,平放于试验台的夹
板内,再压上玻璃承压板。然后,在玻璃承压板
上加上~定压重,经一定时间后释去压重,取下
承压板,将试验台直立,由仪器上的量角器读出
试样两个对折面之间张开的角度、此角度称为折
痕回复角。通常将在较短时间(如 15s)后的回
复角称为急弹性折痕回复角,将经较长时间(如
5min)后的回复用称为缓弹性折痕回复角。
如图 17-1
? 2.水平法试样为条形。试验时,如图 17-2( a)
所示,试样互水平对折央于试样夹 2内,加上一
定压重,定时后释压。然后,将突有试样的试样
夹如图( b)所示,插入仪器刻罗盘 3上的弹簧突
4内,并让试样一端伸出试样夹外,成为悬挂的
自由端。为了消除重力的影响,在试样回复过程
中必须不断转动刻度盘,使试样悬挂的自由端与
仪器的中心垂直基线保持重合。经一定时间后,
由刻度盘读出急弹性折痕回复角和缓弹性折痕回
复角。
图 17-2
? 二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因素有:
? 1 纤维的初始模量及拉伸变形回复性
? 涤纶初始模量较大,所以织物的抗皱性好。粘胶
纤维与蚕丝的初始模量相近,但两者的拉伸变形
回复性,粘胶纤维差而蚕丝中等,因此丝织物的
抗皱性能较粘胶纤维织物好,居中间程度。棉、
麻纤维的初始模量较高,但由于拉伸变形回复性
差,所以织物一旦折皱就不易消失,折皱回复性
差。
? 2 纤维线密度
? 纤维粗,有利于抗皱性的提高。
? 3 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
? 适中时有利于折皱回复性的提高。
? 4 织物组织
? 交织点少的,抗皱性好。平组织物的抗皱性比斜组织物差,
厚织物的抗皱性能较好。
? 5 织物密度
? 织物密度过大时,纱线之间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外力释
去后,纱线不易作相对移动,折皱回复性有降低的趋势。
? 6 织物的湿润状态
? 通常,织物处于湿润状态时易起皱。但麻织物湿润时,纱
线会膨润,因此织物不易起皱。吸湿性差的合成纤维织物
不受湿润的影响。
? 7 染整后处理的影响
? 树脂整理能大大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
? 三.褶裥记忆性
? 褶裥记忆性 ――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
折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
性。
? 褶裥保持性实质上是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
的一种表现形式。
? 由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是热塑性高聚物,因此,一
般都可通过热定型处理,使这类纤维或以这类纤
维为主的混纺织物,获得使用上所需的各种褶裥、
轧纹或折痕。
? 四.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测试
? 采用目光评定法。试验时,先将织物试样
正面在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
压、定时下熨烫,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
的洗涤液中按规定方法洗涤处理,干燥后
在一定照明条件下与标准样照对比。通常
分为 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 五.影响因素:
? 1 纤维的热塑性
? 2 纤维的弹性
? 热塑性和弹性好的纤维,在热定型时织物能形成良好的褶
裥等变形。使用时虽因外力而产生新的变形,一旦当外力
去消后,回复到原来褶裥或折痕、轧纹形状的能力也较好。
? 涤纶、睛纶的褶裥持久性最好,锦纶织物的褶裥持久性也
可,维纶、丙纶的褶裥持久性较差。
? 3 纱线的捻度
? 4 织物的厚度
? 捻度和厚度大的织物熨烫后的褶裥持久性较好些。
? 5,热定型处理时的温度、压强及织物的含水率
? 织物含水率与褶裥持久性的关系很大,一定的含水率时,
折痕效果最大,而含水率再用增加,则引起熨斗表面温度
下降,使折痕效果降低。提高熨斗温度,则最适宜的含水
率向高的方向移动。
? 6,熨烫时间
? 在适当温度下,厚织物熨烫 10s时,大体上可获得较好
折痕,30s时折痕达到平衡。
? 7.树脂整理
? 非热熔性织物经过树脂整理后,褶裥持久性有所提高。
第二节 织物的悬垂性
? 一 测试及指标
? 静态悬垂性测试
? 悬垂性的测试一般采用圆盘法,如图 17-3
所示。试样为圆形,试验时,将试样 1放在
小圆盘架 2上,并使试样中心与小圆盘架中
心同心、试样因自重滑小圆盘架边沿下垂,
经一定时间后,构成伞形。保后测出试样
的水平投影面积。
图 17-3
? 二 影响织物悬垂性的主要因素
? 1,纤维刚柔性
? 是影响织物悬垂性的主要因素。过分刚硬的纤维
制成的织物不会有好的悬垂性,如麻织物。柔软
的纤维制成的织物往往有较好的悬垂性,如羊毛
织物。纤维细时有助于织物悬垂性,如蚕丝由于
较细,有助于丝织物的悬垂性。
? 2.纱线捻度
? 捻度小时,有助于织物的悬垂性。
? 3,织物厚度
? 增加时,波状曲面上的屈曲波峰数减少,投影面
积变大,悬垂性变差。
? 4,织物紧度
? 紧度不宜过大。紧度松一些的织物,其中纱线松
动的自由度较大,有利于织物的悬垂性。
? 5,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增加,悬垂系数变小,而单位
面积重量过小时,织物会产生轻飘感,悬垂性很
不佳。
第三节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
? 一.起球机理
? 织物起球的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如
图 17- 5所示。图中( a)表示第一阶段,
纤维端因摩擦从织物中抽出产生毛茸。( b)
表示第二阶段,未脱落的纤维相互纠缠,
且越缠越紧,最后形成小球粒。( c)表示
第三阶段,部分球粒脱落。
图 17- 5
? 图 17- 6表示各阶段进行的速度。由图可
见,织物在短时间中起毛后,球粒越来越
多,其后又逐渐减少。
图 17- 6
? 二、测试
? 织物起球性的测试,是先将试样在起球仪
上用一缓和的摩擦方法,作用一定次数使
之起球,然后再加以评定。
? 织物起球仪有下列几种:
? 1.圆轨迹式如图 17- 7所示。试验时,将试样 1
正面朝上放在仪器的摩擦头上,试样下垫有一定
厚度的泡沫塑料。然后将摩擦头放在锦纶丝刷子
2上。在重锤 3的加压下作圆轨迹的相对摩刷运动,
使试样起毛。至规定次数后,取下刷子,再换上
较柔和的起球用规定织物磨料,轻微加压后,使
试样仅受弹性摩擦而起球。至规定次数后取下试
样。此法不适于羊毛衫片及内衣织物。也有直接
用规定织物作磨料,与试样摩擦来起球的,多用
于毛织物。
图 17- 7
? 2.马丁旦尔式试验时,试样装在夹头上,
磨料(试样本身织物)装在磨台上,在轻
压下,试样与磨料作相对运动,其运动轨
迹也为李莎如图形,经规定摩擦次数后,
使试样起球。多用于机织物。
? 3.翻动式试验时,将多块试样放入试样简。
试样筒内装有打片,内壁覆衬柔和的楞条
人造革。仪器开动后,打片带动试样自由
翻滚,使试样相互摩擦而起球,至规定时
间后取出试样。多用于毛针织物。
? 4.滚箱式适用于羊毛针织物的。试验时,
将方形试样对缝(正面朝外)成样套,套
在 4只载样管上。然后,将载样管与包覆磨
料(通常为特定规格钢粘华达呢)的滚子
一起放入滚箱(内壁衬橡胶软木)中进行
翻滚起球,至规定时间后取出。
? 三、形响织物起球的主要因素
? 纤维长度
? 纤维细度
? 纤维卷曲度
? 纤维截面形态
? 纤维力学性质
? 纱线结构
? 织物结构
? 后整理加工
第四节 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 一 织物的缩水性
? 织物在常温的水中浸债或洗涤干燥后,长
度和宽度发生的尺寸收缩程度称为缩水性。
? 除合纤织物或以合纤为主的混纺织物外;
一般织物如果未经防缩整理,落水或洗涤
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严重者使衣眼
越来越短小,影响穿着。
? (一)缩水机理
? 织物缩水的普遍机理是由干吸湿后纤维、纱线缓弹性变形的加速回复
而引起的。
? 在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纤维、纱线受到多次拉伸作用,当织物落水
后,由于水分子的渗入,使纤维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纤维大分子
的热运动加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得到松弛,加速了纤维、纱
线缓弹性变形的回复,从而使织物尺寸发生较明显的回缩。
? 吸湿性较好的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织物缩水的原因
? 由于一系统纱线吸湿后直径显著膨胀,压迫另一系统纱线,使它更加
屈曲,从而引起该方向织物明显缩短。当织物干燥后,纱线的直径虽
相应减小,但由于纱线表面切向滑动阻力限制了纱线的自由移动,所以纱线的屈曲不能回复到原来状态。
? 毛织物缩水
? 原因较为复杂,除上述两种原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羊毛的缩绒性。
当毛织物在水中洗涤时,由于反复挤压,再加上一定的湿、热条件,
会因羊毛的缩绒性而使织物尺寸发生明显收缩。
? (二)测试
? 织物缩水性的测试有浸渍法和洗衣机法两
种。
? 浸渍法是静态的,洗衣机法是动态的。
? 毛织物规定用浸渍法浸透测试,而其他服
装用织物倾向于用洗衣机法测试。
? (三)影响织物缩水性的主要因素
? 纱线的捻度
? 织物结构
? 树脂整理
? 二织物的热收缩性
? 热收缩性 ――合成纤维及以合成纤维为主的混纺
织物,在受到较高的温度作用时发生的尺寸收缩
程度称为热收缩性。
? (一)热收缩的主要原因:
? 是由于合成纤维在纺丝成形过程中,为获得良好
的力学性能,均受有一定的拉伸作用。并且,纤
维、纱线在整个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也受到反复
拉伸,当织物在较高温度下受到热作用时,纤维
内应力松弛,产生收缩,导致织物收缩。
? (二)热收缩表征
? 织物的热收缩性可用热水、沸水、干热空
气或饱和蒸汽中的收缩率来表示。与缩水
率相仿,它们也为织物经各种热处理前、
后长度的差值对处理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第一节 折皱性与褶裥记忆性
? 折皱性 ――织物受到搓揉时发生塑性弯曲变
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折皱性。
? 抗皱性 ――织物抵抗由于受到搓揉而引起的
弯曲变形的能力称为抗皱性,它与织物的
弹性或塑性有密切关系。
? 织物的折皱可分为:
? 不规则起皱 ――常在穿着时产生,它不仅会
影响外观,而巨折皱处易磨损。
? 规则起皱 ――在服装造型中加工而成,使服
装美观,如长裤的挺缝、衣裙的褶裥等。
? 一、测试及指标
? 1.垂直法试样为凸形,如图 17-1所示。试验时,
试样沿折叠线 1处垂直对折,平放于试验台的夹
板内,再压上玻璃承压板。然后,在玻璃承压板
上加上~定压重,经一定时间后释去压重,取下
承压板,将试验台直立,由仪器上的量角器读出
试样两个对折面之间张开的角度、此角度称为折
痕回复角。通常将在较短时间(如 15s)后的回
复角称为急弹性折痕回复角,将经较长时间(如
5min)后的回复用称为缓弹性折痕回复角。
如图 17-1
? 2.水平法试样为条形。试验时,如图 17-2( a)
所示,试样互水平对折央于试样夹 2内,加上一
定压重,定时后释压。然后,将突有试样的试样
夹如图( b)所示,插入仪器刻罗盘 3上的弹簧突
4内,并让试样一端伸出试样夹外,成为悬挂的
自由端。为了消除重力的影响,在试样回复过程
中必须不断转动刻度盘,使试样悬挂的自由端与
仪器的中心垂直基线保持重合。经一定时间后,
由刻度盘读出急弹性折痕回复角和缓弹性折痕回
复角。
图 17-2
? 二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因素有:
? 1 纤维的初始模量及拉伸变形回复性
? 涤纶初始模量较大,所以织物的抗皱性好。粘胶
纤维与蚕丝的初始模量相近,但两者的拉伸变形
回复性,粘胶纤维差而蚕丝中等,因此丝织物的
抗皱性能较粘胶纤维织物好,居中间程度。棉、
麻纤维的初始模量较高,但由于拉伸变形回复性
差,所以织物一旦折皱就不易消失,折皱回复性
差。
? 2 纤维线密度
? 纤维粗,有利于抗皱性的提高。
? 3 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
? 适中时有利于折皱回复性的提高。
? 4 织物组织
? 交织点少的,抗皱性好。平组织物的抗皱性比斜组织物差,
厚织物的抗皱性能较好。
? 5 织物密度
? 织物密度过大时,纱线之间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外力释
去后,纱线不易作相对移动,折皱回复性有降低的趋势。
? 6 织物的湿润状态
? 通常,织物处于湿润状态时易起皱。但麻织物湿润时,纱
线会膨润,因此织物不易起皱。吸湿性差的合成纤维织物
不受湿润的影响。
? 7 染整后处理的影响
? 树脂整理能大大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
? 三.褶裥记忆性
? 褶裥记忆性 ――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
折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
性。
? 褶裥保持性实质上是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
的一种表现形式。
? 由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是热塑性高聚物,因此,一
般都可通过热定型处理,使这类纤维或以这类纤
维为主的混纺织物,获得使用上所需的各种褶裥、
轧纹或折痕。
? 四.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测试
? 采用目光评定法。试验时,先将织物试样
正面在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
压、定时下熨烫,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
的洗涤液中按规定方法洗涤处理,干燥后
在一定照明条件下与标准样照对比。通常
分为 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 五.影响因素:
? 1 纤维的热塑性
? 2 纤维的弹性
? 热塑性和弹性好的纤维,在热定型时织物能形成良好的褶
裥等变形。使用时虽因外力而产生新的变形,一旦当外力
去消后,回复到原来褶裥或折痕、轧纹形状的能力也较好。
? 涤纶、睛纶的褶裥持久性最好,锦纶织物的褶裥持久性也
可,维纶、丙纶的褶裥持久性较差。
? 3 纱线的捻度
? 4 织物的厚度
? 捻度和厚度大的织物熨烫后的褶裥持久性较好些。
? 5,热定型处理时的温度、压强及织物的含水率
? 织物含水率与褶裥持久性的关系很大,一定的含水率时,
折痕效果最大,而含水率再用增加,则引起熨斗表面温度
下降,使折痕效果降低。提高熨斗温度,则最适宜的含水
率向高的方向移动。
? 6,熨烫时间
? 在适当温度下,厚织物熨烫 10s时,大体上可获得较好
折痕,30s时折痕达到平衡。
? 7.树脂整理
? 非热熔性织物经过树脂整理后,褶裥持久性有所提高。
第二节 织物的悬垂性
? 一 测试及指标
? 静态悬垂性测试
? 悬垂性的测试一般采用圆盘法,如图 17-3
所示。试样为圆形,试验时,将试样 1放在
小圆盘架 2上,并使试样中心与小圆盘架中
心同心、试样因自重滑小圆盘架边沿下垂,
经一定时间后,构成伞形。保后测出试样
的水平投影面积。
图 17-3
? 二 影响织物悬垂性的主要因素
? 1,纤维刚柔性
? 是影响织物悬垂性的主要因素。过分刚硬的纤维
制成的织物不会有好的悬垂性,如麻织物。柔软
的纤维制成的织物往往有较好的悬垂性,如羊毛
织物。纤维细时有助于织物悬垂性,如蚕丝由于
较细,有助于丝织物的悬垂性。
? 2.纱线捻度
? 捻度小时,有助于织物的悬垂性。
? 3,织物厚度
? 增加时,波状曲面上的屈曲波峰数减少,投影面
积变大,悬垂性变差。
? 4,织物紧度
? 紧度不宜过大。紧度松一些的织物,其中纱线松
动的自由度较大,有利于织物的悬垂性。
? 5,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增加,悬垂系数变小,而单位
面积重量过小时,织物会产生轻飘感,悬垂性很
不佳。
第三节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
? 一.起球机理
? 织物起球的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如
图 17- 5所示。图中( a)表示第一阶段,
纤维端因摩擦从织物中抽出产生毛茸。( b)
表示第二阶段,未脱落的纤维相互纠缠,
且越缠越紧,最后形成小球粒。( c)表示
第三阶段,部分球粒脱落。
图 17- 5
? 图 17- 6表示各阶段进行的速度。由图可
见,织物在短时间中起毛后,球粒越来越
多,其后又逐渐减少。
图 17- 6
? 二、测试
? 织物起球性的测试,是先将试样在起球仪
上用一缓和的摩擦方法,作用一定次数使
之起球,然后再加以评定。
? 织物起球仪有下列几种:
? 1.圆轨迹式如图 17- 7所示。试验时,将试样 1
正面朝上放在仪器的摩擦头上,试样下垫有一定
厚度的泡沫塑料。然后将摩擦头放在锦纶丝刷子
2上。在重锤 3的加压下作圆轨迹的相对摩刷运动,
使试样起毛。至规定次数后,取下刷子,再换上
较柔和的起球用规定织物磨料,轻微加压后,使
试样仅受弹性摩擦而起球。至规定次数后取下试
样。此法不适于羊毛衫片及内衣织物。也有直接
用规定织物作磨料,与试样摩擦来起球的,多用
于毛织物。
图 17- 7
? 2.马丁旦尔式试验时,试样装在夹头上,
磨料(试样本身织物)装在磨台上,在轻
压下,试样与磨料作相对运动,其运动轨
迹也为李莎如图形,经规定摩擦次数后,
使试样起球。多用于机织物。
? 3.翻动式试验时,将多块试样放入试样简。
试样筒内装有打片,内壁覆衬柔和的楞条
人造革。仪器开动后,打片带动试样自由
翻滚,使试样相互摩擦而起球,至规定时
间后取出试样。多用于毛针织物。
? 4.滚箱式适用于羊毛针织物的。试验时,
将方形试样对缝(正面朝外)成样套,套
在 4只载样管上。然后,将载样管与包覆磨
料(通常为特定规格钢粘华达呢)的滚子
一起放入滚箱(内壁衬橡胶软木)中进行
翻滚起球,至规定时间后取出。
? 三、形响织物起球的主要因素
? 纤维长度
? 纤维细度
? 纤维卷曲度
? 纤维截面形态
? 纤维力学性质
? 纱线结构
? 织物结构
? 后整理加工
第四节 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 一 织物的缩水性
? 织物在常温的水中浸债或洗涤干燥后,长
度和宽度发生的尺寸收缩程度称为缩水性。
? 除合纤织物或以合纤为主的混纺织物外;
一般织物如果未经防缩整理,落水或洗涤
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严重者使衣眼
越来越短小,影响穿着。
? (一)缩水机理
? 织物缩水的普遍机理是由干吸湿后纤维、纱线缓弹性变形的加速回复
而引起的。
? 在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纤维、纱线受到多次拉伸作用,当织物落水
后,由于水分子的渗入,使纤维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纤维大分子
的热运动加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得到松弛,加速了纤维、纱
线缓弹性变形的回复,从而使织物尺寸发生较明显的回缩。
? 吸湿性较好的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织物缩水的原因
? 由于一系统纱线吸湿后直径显著膨胀,压迫另一系统纱线,使它更加
屈曲,从而引起该方向织物明显缩短。当织物干燥后,纱线的直径虽
相应减小,但由于纱线表面切向滑动阻力限制了纱线的自由移动,所以纱线的屈曲不能回复到原来状态。
? 毛织物缩水
? 原因较为复杂,除上述两种原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羊毛的缩绒性。
当毛织物在水中洗涤时,由于反复挤压,再加上一定的湿、热条件,
会因羊毛的缩绒性而使织物尺寸发生明显收缩。
? (二)测试
? 织物缩水性的测试有浸渍法和洗衣机法两
种。
? 浸渍法是静态的,洗衣机法是动态的。
? 毛织物规定用浸渍法浸透测试,而其他服
装用织物倾向于用洗衣机法测试。
? (三)影响织物缩水性的主要因素
? 纱线的捻度
? 织物结构
? 树脂整理
? 二织物的热收缩性
? 热收缩性 ――合成纤维及以合成纤维为主的混纺
织物,在受到较高的温度作用时发生的尺寸收缩
程度称为热收缩性。
? (一)热收缩的主要原因:
? 是由于合成纤维在纺丝成形过程中,为获得良好
的力学性能,均受有一定的拉伸作用。并且,纤
维、纱线在整个纺织染整加工过程中也受到反复
拉伸,当织物在较高温度下受到热作用时,纤维
内应力松弛,产生收缩,导致织物收缩。
? (二)热收缩表征
? 织物的热收缩性可用热水、沸水、干热空
气或饱和蒸汽中的收缩率来表示。与缩水
率相仿,它们也为织物经各种热处理前、
后长度的差值对处理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