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总的要求: 1.课程编号: 2.本大纲适应的专业:四年制动物医学专业 3.总学时及学分:总学时为100~110学时(视教学周数而定)总学分为7~8个学分(按每16学时为1个学分计) 4.该课的先修课程为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等。 5.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该课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技术性质。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技术。以便为学习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其中家畜传染病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流行病学等与本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6.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 掌握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分类特征、遗传与变异机理,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生长繁殖的条件。熟悉和了解畜禽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致病因子、致病机理及基本的诊断和预防方法。 (2)实验技能方面: 系统练习和掌握兽医微生物的基本实验室操作技能、细菌的各种染色法和形态观察、主要病原菌的基本形态观察、常规培养基的制备、细菌分离培养和移植、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病毒的鸡胚培养、常规血清学试验及实验室诊断技能,为开展病原微生物学诊断奠定良好基础。 7.课程内容改革 新大纲是在兽医微生物学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而编写的,和原有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特点: (1)课时安排: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细菌总论与各论,病毒总论与各论,免疫学基础以及其它类型的微生物四部分。在学时分配上适当向细菌、病毒总论和免疫学基础三大块上倾斜,其中理论课60~70学时,实验课39~42学时(含实验室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单独开课。 (2)教学内容: 即注重强化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要领,又注重增加新知识、新内容。总论部分结合原有内容,结合相关内容发新进展,深化教学内容,注重补充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前沿的知识,激发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各论部分注意补充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各章的要求 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部分 第一章 绪论 1、主要教学内容:微生物、兽医微生物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及进展(2学时) 2、思考题: (1)什么是微生物和兽医微生物学? (2)微生物的主要发展主要分为几个阶段,每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3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细菌的形态及其基本结构与特殊构造以及这些构造的作用。 2.主要教学内容: (1)细菌的形态大小与分类; (2)细菌的基本构造及特殊构造与作用; 3.重点与难点:形态、基本构造(细胞壁)、特殊构造(荚膜、芽胞为重点); 4.讲课为主,实验为辅,学时为4学时。 5.思考题: (1)细菌的形态有几种?根据其形态将细菌分为几种类型? (2)细菌的特殊构造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革兰氏阴性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构造有何区别?这些构造与生物学特性有何关系? 第三章 细菌生理(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化学组成不同于其它生物之处。 (2)掌握细菌培养所需的基本条件,物质交换的方法及繁殖方式和合成与分解产物有哪些及其鉴别意义何在。 2.内容: (1)细菌的化学组成; (2)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方式; (3)细菌生长繁殖所需条件; (4)细菌的繁殖方式; (5)细菌的物理性状; (6)细菌的分解与合成产物。 3.重点与难点:物质交换方式,繁殖及生长条件,物理性状和分解与合成产物。 4.方法:同第一章,课堂为主,实验为辅,总学时4。 5.思考题: (1)细菌细胞物质交换方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2)细菌的物理性状有哪些?这些性状有何实践意义? (3)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细菌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产物有哪些?有何鉴别意义?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2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对细菌的作用原理与特点; (2)掌握实验室常用温度消毒法的种类、方法及作用特点。 2.内容: (1)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化学因素的影响; (3)生物因素的影响。 3.重点与难点: (1)物理因素; (2)生物因素(噬菌体); 4.方法:同前,总学时3。 5.思考题: (1)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效果哪一种好?为什么? (2)抗菌素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第五章 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态(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了解正常动物体的细菌分布及意义。 2、主要内容: 微生态学的概念。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水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及评价的卫生指标。 正常动物体内微生物分布规律及意义。 3、重点及难点: 微生态学、益生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概念。 水、土壤和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极其传播。 4、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和启发式教学为辅,学时3学时。 5、思考题: 1.试述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微生物生态的意义? 2.简述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3.自然界中的病原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存活状况如何? 4.何谓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大肠菌群数,测定这些指标有何卫生学意义? 5.我国对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学指标有何规定? 6.何谓原籍菌.外籍菌,正常动物体内的细菌分布如何? 第六章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2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病原菌及其有关概念; (2)掌握病原菌构成毒力的因素; (3)掌握细菌内、外毒素的来源及特点; (4)了解毒力测定的方法和传染的类型及特点。 2.内容: (1)基本概念; (2)构成毒力的因素; (3)传染的发生与类型及结局。 3.重点与难点 (1)引起传染的条件; (2)细菌的毒素; (3)传染类型。 4.方法:以主讲为主,讨论和启发式教学为辅,学时3学时。 5.思考题: (1)构成毒力的因素有哪些? (2)细菌内外毒素的来源及区别何在? (3)引起传染的条件有哪些? 第七章 细菌遗传与变异(2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三大著名实验确认了细菌遗传物质基础。 掌握细菌变异的方法和变异类型 掌握基因的转移与重组的概念 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2.主要内容: (1)细菌的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基因组。 细菌变异的种类及诱导变异的方法。 转化、转导、结合的机理、意义及用途。 3.重点与难点:细菌变异的种类及诱导变异的方法及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转化、转导、结合的机理、意义及用途。 4.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讨论和启发教学为辅,学时4学时。 5.思考题: 何谓细菌遗传?细菌变异? 概述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质粒有哪些主要特点及类型? 什么是转座因子?转座因子有何用途? 试述细菌变异的类型和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什么叫转化?试述转化的一般过程? 何谓转导?转导有哪些类型? 何谓结合?试解释F质粒结合。 10. 研究细菌遗传变异在理论上有何重要意义及应用价值?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5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免疫有关概念; (2)掌握构成抗原的条件和抗原种类; (3)掌握抗体的基本构造,以及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特性。 2.内容: (1)免疫的概念; (2)抗原的概念、种类及构成抗原的条件; (3)抗体的概念、分子结构和功能区; (4)抗体种类与和特性。 抗体地作用。 3.重点与难点:抗原的概念、种类及形成条件,抗体构造、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类型。 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用动画演示抗原抗体的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学时5。 5.思考题: 什么是免疫学?免疫有哪些基本功能? 抗原,抗体的概念?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概念是什么? 抗原物质成为免疫原的条件有哪些?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是什么? 图解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 免疫球蛋白FAB片段和FC片段是怎样组成的?有哪些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分子有哪些特殊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有哪些?各类免疫球蛋白有哪些主要特性和免疫学功能?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它有何优点? 克隆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九章 免疫系统(2学时) 1. 目的要求: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内容: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有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组成 免疫细胞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系统、T、B淋巴细胞和NK、K细胞等组成。 免疫分子主要有抗体和细胞因子等组成。 3.重点与难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来源、表面标志及功能。 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思考题,加深印象。 5.思考题: 概述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及其主要免疫功能。 概述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及其主要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有哪些主要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有哪些亚群?各亚群的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细胞因子? 第十章 免疫应答 (2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过程 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机理及作用 2.内容: 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机理 3、重点及难点: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抗原的加工与递呈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抗体产生的规律。 第十一章 抗感染免疫(2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免疫因素 了解抗感染免疫的机理 2.主要内容: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免疫两种。有多种抗感染免疫机理如屏障作用、体液中的抗感染因素等。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及生物学效应。 4.思考题: (1)动物体内有哪些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在抗感染中各有何作用? (2)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与替代途径有何异同? (3)试述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其功能与后果。 (4)参与抗菌和抗病毒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十二章变态反应(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变态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2.主要内容 变态反应分4型,各有不同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3、重点及难点:变态反应的临床意义及控制措施 4、思考题: (1)什么是变态反应?有哪些类型? (2)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3)Ⅱ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是什么?举例说明常见的Ⅱ型变态反应疾病? (4)Ⅲ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5)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是什么?有何应用价值? 第十三章 抗原抗体反应 (2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及在实践中的意义; 2.内容:抗原抗体反应是建立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3. 重点及难点: 血清学反应的规律及临床意义。 4.思考题: (1)抗原抗体反应规律有哪些?这些规律有何实践意义? (2)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十四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3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血清学技术的种类及原理 掌握凝聚性试验的方法。 了解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 了解中和试验的原理 2.主要内容: 凝聚性试验的概念: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的原理。 凝集实验: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 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琼脂免疫扩散、免疫电泳。 补体结合实验的原理 中和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3. 重点及难点: 各种凝聚性试验的方法及原理。 4. 思考题: (1)免疫血清学技术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带现象?在进行免疫血清学实验时如何克服带现象? (3)凝集试验的特点何在?直接凝集试验与间接凝集试验有何异同? (4)琼脂双向双扩散与双向单扩散试验有何用途? 试述免疫电泳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试述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及用途。 试述中和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定及用途。 第十五章 标记抗体技术(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标记抗体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2. 主要内容: 标记抗体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荧光抗体、酶标抗体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技术。 3、重点及难点: 直接荧光抗体技术、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的原理及操作。 免疫组化法、ELISA的原理及方法。 Western-blot的原理及方法。 4.思考题: (1)试述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的原理、常用的染色方法及应用范围。 (2)试述免疫酶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免疫酶组化染色的方法。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原理、主要方法及其用途。 (4)介绍一种ELISA的主要试验步骤及结果的判定。 第三篇 细菌各论 第十六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2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2)了解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重点掌握其致病特点; (3)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2.内容: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属 分类及其致病性 3.重点与难点: (1)葡萄球菌、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致病性; 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4.思考题: (1)试述葡萄球菌的分类方法与依据; (2)试述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第十七章 肠道杆菌科 (2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了解肠道杆菌的一般特性; (3)掌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诊断要点; (4)掌握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 2.内容: (1)肠道杆菌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2)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3)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3.重点与难点: (1)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 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的生化反应特点。 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4.思考题: (1)大肠杆菌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2)试述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与区别; (3)试述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要点。 第十八章 巴氏杆菌属及相关菌属(2) 1.目的意义与要求: (1)掌握多杀性巴氏杆菌、鸭疫里氏杆菌、嗜血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掌握这两种细菌的致病特性; (3)掌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了解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2.内容: 巴氏杆菌属 杀性巴氏杆菌 里氏杆菌属 鸭疫里氏杆菌 嗜血杆菌属 嗜血杆菌 3.重点与难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 4.思考题: (1)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方面有何特征? (2)多杀性巴氏杆菌菌种保存有何特点? (3)多杀性巴氏杆菌可致猪发生哪些病?分析其致病作用。 (4)多杀性巴氏杆菌致动物疾病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各起何作用? (5)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应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6)为什么分离培养嗜血杆菌常用巧克力培养基? (7)引致鸡鼻炎的病原菌是什么?有何特点? 第十九章 革兰氏阴性需氧菌(1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布氏杆菌、假单胞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2. 主要内容: (1)假单胞菌属 绿脓杆菌 (2)布氏杆菌属的分类及致病性 3.重点及难点: 布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学检验 4. 思考题: (1)布氏杆菌属有哪些种和型,其分类染色及培养特点如何? (2)布氏杆菌的主要抗原有哪些及其属内抗原关系如何? (3)试述布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检疫诊断方法和免疫防治措施。 (4)试述绿脓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鼻疽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第二十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李氏杆菌和丹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2. 主要内容 李氏杆菌属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丹毒杆菌属 猪丹毒杆菌 3. 重点及难点: 猪丹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学检验。 4.思考题 (1)阐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与猪丹毒杆菌的区别。 (2)简述猪丹毒杆菌在培养中的生长特点。 (3)试述猪丹毒杆菌的致病特点。 (4)猪丹毒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有哪些? 第二十一章 革兰氏阳性形成芽孢的细菌(3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厌氧芽胞杆菌属的属性; (2)掌握炭疽芽孢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2.主要内容: (1)厌氧芽胞杆菌属的基本属性; (2)芽孢杆菌属 炭疽芽孢杆菌 3.重点与难点: (1)炭疽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及诊断要点。 (2)炭疽病畜的主要致病物质及致病机理。 (3)炭疽芽孢杆菌的外毒素及应用。 4.思考题: (1)在兽医学和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革兰氏阳性产芽孢细菌包括哪些菌属?其特征如何? (2)试述芽孢杆菌属中重要的致病菌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3)试述炭疽芽孢杆菌的抵抗力及其实际意义。 (4)试述炭疽芽孢杆菌的致病性及其毒素的作用机制。 (5)如何进行炭疽的微生物学诊断,采取检验材料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二十二章 分支菌属(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抗酸菌的主要特性及致病性。 2. 主要内容: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病态反应性诊断 3.思考题: (1)试述分支杆菌的染色特性与细胞壁的结构关系。 (2)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作用有何特点? (3)结核分支杆菌的免疫有何特点? (4)如何检测动物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第二十三章 螺旋体 (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螺旋体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了解螺旋体所致人和动物疾病 2. 主要内容: 螺旋体概述 形态结构染色及培养特性 勾体及伯氏疏螺旋体 3. 思考题: (1)什么是螺旋体?它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有哪些?目前的分类概况如何? (2)疏螺旋体属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伯氏疏螺旋体引致何病?如何诊断? (3)钩端螺旋体的形态及培养特征有哪些?它们的抗原结构与其血清学分类有何关系?钩体的分类有何进展? (4)概述钩端螺旋体的致病因素及其主要特征,动物钩体病有哪些特点?有诊断意义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第二十四章 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1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内专性寄生物的概念及与细菌和病毒的主要区别。 2. 主要内容: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3. 思考题: (1)什么是立克次体、衣原体?它们各有什么基本特征?为什么说立克次体和衣原体关系密切,但又有区别?为什么不能称衣原体为“大型病毒”? (2)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形态及培养特点是什么?试述衣原体的独特繁殖周期。 第二十五章 支原体(1学时) 1. 目的要求: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细菌的主要区别,了解其主要引起的疾病。 2. 主要内容: 概述 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学诊断 支原体引起的疾病 猪喘气病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3. 思考题 (1)什么是霉形体?与其他微生物比较有何特点? (2)霉形体与细菌L形的相似与区别. (3)如何鉴别霉形体菌落、细菌菌落及细菌L形菌落? (4)试述猪肺炎霉形体致病特点及诊断要点。 (5)禽败血霉形体致鸡的何种疾病?如何诊断? 第三篇 真菌学 第二十六章 真菌概述(2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2)了解真菌的致病性 (3)掌握真菌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2.主要内容: (1)真菌的概念及主要特性; (2)真菌的致病性; (3)真菌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3.思考题: (1)什么是真菌?其主要特性是什么? (2)酵母菌的构造有哪些?有哪几种繁殖方式? (2)霉菌有哪几种繁殖方式?产生哪些孢子? (3)对动物的感染性真菌有哪些?怎样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第二十七章 病原真菌(3学时) 1. 目的要求: 了解真菌所致疾病 2. 主要内容: 曲霉菌及所致疾病 中毒性病原真菌 3. 思考题: (1)动物的感染性真菌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2)举例说明中毒性病原真菌产生主要的毒素及其作用。 第五篇 病毒学 (10学时) 第二十八章 病毒的结构(1.5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病毒的概念。 (2)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与化学组成; 2.内容: (1)病毒的结构特征; (2)病毒的化学组成; 3.重点与难点: 病毒的形态构造与化学组成(重点); 4.思考题: (1)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如何?画出模式图。 (2)病毒的核衣壳的对称性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阐述病毒核酸及蛋白的特点。 (4)如何确定病毒是否有囊膜?其依据何在? 第二十九章 病毒的复制(1.5学时) 1.目的要求: 了解病毒的增殖规律及病毒的复制过程。 2. 主要内容: 吸附、穿入与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与释放 3. 重点及难点: 病毒的复制周期及特点。 4.思考题: (1)何谓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 (2)解释病毒的复制周期及隐蔽期。 (3)举例说明病毒的特异性吸附与细胞受体的关系。 (3)解释血凝、血凝抑制作用及血吸附的机理。 (4)病毒生物合成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有囊膜的病毒如何成熟与释放? 第三十章 病毒的致病作用及检测(1) 1.目的要求: (1)了解病毒与细胞的作用机理 (2)掌握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 2.内容: (1)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包括杀细胞变化和非杀细胞变化。 (2)病毒感染的检测。 3.思考题: (1)细胞坏死与凋亡有何不同?对病毒而言有何意义? (2)什么是空斑试验?有什么用途? (3)阐述包含体的类型、本质及诊断意义。 (4)病毒感染的非杀细胞变化通常引致什么后果? 第三十一章 病毒各论(1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畜禽重要病毒的形态构造; (2)掌握畜禽病毒的致病特征及相应疾病的流行特点; (3)掌握相关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4)了解相关病毒病的防制措施。 2.内容、重点、难点: (1)口蹄疫病毒(重点); (2)猪瘟病毒(重点); (3)牛粘膜病病毒(一般); (4)流感病毒(难点); (5)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炎病毒(重点); (6)鸡马立克氏病毒(难点); (7)鸭瘟病毒(一般)。 (8)痘病毒(一般)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一般) 3.思考题: (1)口蹄疫病毒分几个主型,几个亚型?各型之间的免疫关系如何? (2)什么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如何检测及控制流感病毒? (3)法氏囊病的诊断重点与防制措施有哪些? 猪瘟病毒与粘膜病毒有无免疫关系?原因何在? 试述猪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及检测手段。 (6)鸡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病毒学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