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
第 15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 态保护的对象和类型
第二节 生 态保护的目标、原理和对策
第三节 自然保护
第四节 农业生态保护
第五节 其他保护
第六节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生态保护的对象和类
型
一、对象
①现有的野生资源与环境;
②正在利用的已经受到干扰和破坏的
自然资源与环境。
③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肥力、城市生
态环境和水源地的水质
二、主要类型
三、时空尺度
维 护
二、主要类型
保 护
恢 复
重 建
三、时空尺度
(一)空间尺度
(二)时间尺度
第二节 生态保护的目标、
原理和对策
一 目 标
?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健康生
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
用。
? 我国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用大约 50年的时
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
然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
理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
生存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全国生态环
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
到 21世纪中叶,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
理、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化” (草地退化、沙
化和碱化 )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生态
环境预防检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
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二 原 理
(一)生态学原理
(二)工程学原理
(三)生态经济学原理
(一)工程治理
? 植被恢复
?整合性主要是指生态系统水平上物质的良
性循环和能量的合理高效流动,系统具有多
样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
能力。
二 原 理
(二)生物防治
(三)生态系统整合性
第三节 自然保护
一、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
源的功能性质的包括陆地或海域大自
然保护区的总称。
保护对象,主要是著名的、典型的生
态系统及其所含的动植物
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
三、森林保护
四、景观保护
五、文物保护
六、水源保护
七、水土保持
八、防护林带
第四节 农业生态保护
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水土资源保持
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是指以不断改
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
持续提高为目的,以某些特定的生态
学原则为指导,以尽可能发挥农业内
部的资源潜力为基础的一系列管理措
施。
二,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三、土壤保护若干措施
? 拦砂坝 —控制细沟侵蚀及沟壑冲蚀
? 等高耕种 —控制片状侵蚀
? 种植防风林及植被覆盖 —控制风蚀
? 民间作物保护
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PM)
五、生态农业
第五节 其它保护
一、湿地保护
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
2m以内,积水期 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与
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群落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它有三大生
态作用:一是为促进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创造良
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减缓
大气温室效应;三可以缓解海水赤潮。
中国有占世界1/10的湿地资源,总面
积6600万公顷。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
里,新建保护区333个,使湿地保护区的总数
达到643个,保护区面积占天然湿地总面积的
90%以上。
首批被列入的7块国际重要湿地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香港米埔湿地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
第二批被列入的 14个国际重要湿地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
大连斑海豹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
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
世界湿地日
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
地保护,决定每年的 2月 2日定为世界湿地
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
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黑龙江省东南部湿地
3月下旬以来,来自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等地的候鸟
开始在这里产卵、孵幼、育雏。
这是青海湖湖东湿地一角。
杭州湿地保护显效“一曲溪流
一曲烟”重现
江西宜春湿地
辽宁双台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省升金湖
辽宁双台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
二、草场保护
第六节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污染
人为污染
工业化农业的隐患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共分 8个类型的区域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晋、陕、蒙、甘、宁、青、
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地区,
总面积约 6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气候
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百分之七十,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川、黔、滇、渝、鄂、湘、
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 170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 55万平方公里。
(三)“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本区域包括东北西部、华北
北部、西北大部干旱地区。
(四)南方丘陵红壤区。本区域包括闽、赣、桂、粤、琼、湘、
鄂、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 120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约 34万平方公里。
(七)青藏高原冻融区。本区域面积约 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
力、风力侵蚀面积 22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 104万平方公里。
(八)草原区。我国草原分布广阔,总面积约 4亿公顷,占国土
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主要分布在蒙、新、青、川、甘、藏等地区,
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五)北方土石山区。本区域包括京、津、冀、鲁、豫、晋的
部分地区及苏、皖的淮北地区,总面积约 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面积约 21万平方公里。
(六)东北黑土漫岗区。本区域包括黑、吉、辽大部及内蒙古
东部地区,总面积近 1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 42万平方公
里。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
一、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1989年 3月 22日 )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修正案 (1995年 9月 22日 )
二、危险化学品国际贸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1、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 (1987年 6月 17日 )
2、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
丹公约 26(1998年 9月 11日 )
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
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990年 6月 25日 )
2、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 (1990年 6月 25日 )
3、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建议书 (1990年 6月 25日 )
四、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5年 3月 22日 )
2、经修正的,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 9月 16日 )
五、气候变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 6月 11日 )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1997年 12月 10日 )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 6月 5日 )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1978年 10月 23日 )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1983年 9月 13日 )
七、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71年 2月 2日 )
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1994年 6月 7日 )
八、物种国际贸易
1、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73年 3月 3日 )
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第二十一条
的修正案 (1983年 4月 30日 )
3,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1983年 11月 18日 )
4,1994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1994年 1月 26日 )
九、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录 (摘录第 12部分, 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1982年 12月 10
日 )
[油污民事责任类 ]
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 (1976年 11月 19日 )
[油污事故干预类 ]
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 (1973年 11月 2日 )
[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 ]
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1990年 11月 30日 )
[防止海洋倾废类 ]
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972年 12月 29日 )
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9、关于海上焚烧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 1996年议定书 (1996年 11月 7日 )
[防止船舶污染类 ]
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1973年 11月 2日 )
13、关于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 1978年议定书 (1978年 2月 17日 )
十、海洋渔业资源保妒
1、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1946年 12月 2日 )
2、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 (1966年 5月 14日 )
3、中白令海狭鳕养护与管理公约 (1994年 2月 11日 )
4、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与管理协定 (1995
年 12月 4日 )
5、亚洲一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 (1988年 1月 8日 )
十一、核污染防治
1、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 (1986年 9月 26日 )
2、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 (1986年 9月 26日 )
3、核安全公约 (1994年 6月 17日 )
4、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 (1980年 3月 3日 )
十二、南极保护
1、南极条约 (1959年 12月 1日 )
2、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1991年 6月 23日 )
十三、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1972年 11月 23日 )
2、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
方法的公约 (1970年 11月 17日 )>
十四、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
1、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摘录 )(1966年 12月 9日 )
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摘录 )(1966年 12月 9日 )
十五、其他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1、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
的原则条约 (摘录 )(1967年 1月 27日 )
2、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 (摘录 )(1972年 3月 29日 )
第
一
节
气
候
变
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 6月 11日 )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
书 (1997年 12月 10日 )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
具体措施涉及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
?
人
口
措
施
?
能
源
措
施
?
生
态
措
施
1995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4.54 亿公顷,其中发达国
家为 14.93 亿公顷,占 43.2%;发展中国家为 19.61 亿
公顷,占 56.8%。就国家而言,俄罗斯联邦森林面积居
世界首位,占 22.1%;其次是巴西,占 15.9%;第 3 位
是加拿大,占 7.1%;第 4 位是美国,占 6.2%;第 5 位
是中国,占 3.9%。上述 5 国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
55.2%。世界人均森林而积为 0.6 公顷,其中发达国家
的为 1.1 公顷;发展中国家的为 0.5 公顷。现在,中国
人均森林面积仅为 0.11 公顷,排列在世界第 120 位。
第二节 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5年 3
月 22日 ),1988年 9月 22日生效。
2、经修正的,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
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 9月
16日 )
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 6月 5日 )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1978年 10
月 23日 )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1983年 9月 13日 )
线条
尺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保护生物多样
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
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现手段包
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
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
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 1994.6)
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别报告,
( 1994)
1、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2、移地保护
具体行动措施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面积 14337公顷,1983
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
,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和猕猴。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最高海拔 2116米。清代,视
雾灵山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严禁砍伐树木,以致林
木繁茂,形成了郁闭的天然林。且森林植被随海拔高
度发生变化,形成垂直带,具有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
性,是研究森林植被变化的, 天然实验室,,因而为
中外学者所重视。保护区内还分布有猕猴、斑羚等珍
稀野生动物,并为我国猕猴分布的北限。
河北围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地理座标为东经 117° 18ˊ -117° 35ˊ,北纬 42° 10ˊ -
42° 20ˊ,总面积 7300公顷。保护区于 1994年经河北省人民政
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亚高山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
区。
本区地处蒙古高原东南沿,地貌属高原台地,平均海拔
1750米,区内有大小 1个,水域面积 8公顷,植被以亚高山草甸
为主,建群种主要为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次之。植
被覆盖率在 90%以上,为华北亚高山草甸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
。由于 本区位于东北、华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地带,
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每 平方米种子植物达 25种以上,区内分
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 8种以及白鹤、黑鹤、大鸨、大天
鹅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20种,为我国中温型森林草原地带的生
物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另一方面,
本区位于西辽河和滦河和发源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系
统脆弱敏感,稳定度低,容易引起沙化退化。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境内,面积 3万公顷,1990年
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岸自然景观和
近海生态系统。
本区海滨因受风、潮汐、海流及河流的作用,形
成一条长 30公里,宽 4公里的沙带和沿海数道沙堤以
及泻海等沿海沉积的貌。海滨沿线内侧有一道宽 800
米的人工林带,其中生长着成片的野生植被,林间有
一连绵不断,高 20 – 40米的沙丘,这不仅在中国罕
见,世界亦少见,对研究海陆变迁、海洋动力作用有
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适宜的气候条件,奇特的沙
丘地貌和广阔的沙质海滩,也是旅游和避暑的胜地。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
尔公约 (1989年 3月 22日 )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
塞尔公约, 修正案 (1995年 9月 22日 )
3,1990年 2月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了, 巴塞
尔公约,, 1992年 5月 5日生效。
4,1995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巴塞尔公约, 的要点,各缔
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
和进口;建立预先通知制度和
批准制度;有害废物和非法越
境转移视为犯罪行为
第五节 海洋环境保护
九、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 12月 10 日 )。
[油污民事责任类 ]
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 (1976年 11月 19日 )
[油污事故干预类 ]
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 (1973年 11月 2日 )
[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 ]
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1990年 11月 30日 )
[防止海洋倾废类 ]
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972年 12月 29日 )
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9、关于海上焚烧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 1996年议定书 (1996年 11月 7日 )
[防止船舶污染类 ]
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1973年 11月 2日 )
13、关于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 1978年议定书 (1978年 2月 17日 )
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永续利用海洋资源方面,
我国主张:
① 公海为全人类所共有,应保护公海资源不
受掠夺,公海环境不受破坏;
第六篇 清洁生产
如前所述,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引起的。
其中,工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尤其值得注
意。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必须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工业发展的模
式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将着
重讨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的全新
的工业生产模式 ——清洁生产。
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的原理
和评估方法
目 录
第一节 工业生态学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概念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工业生态学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系统的构成
工业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
部门的总和。
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
一 工业系统
(二)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
二、工业的两重性
工业产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
价 值
使
用
价
值
价
值
三、工业社会的指数增长规律
指数增长可用下式表达,
A= A0ert
A----某一增长值
A0----某初始值
r------增长率
t------时间
四、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
— 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
二、在环境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进行生产
三、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最高目标
是实现工业的生态化
末端治理模式的缺点:
五、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的概念,
“工业生态学是人类赖其得以审慎和合理地达到并保持
一种企望使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方法。
根据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系统不是与周围环境隔绝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系统的观点在于谋求包括从原料到
产品,到用过的产品以至整个物质循环的优化,优化的要
素包括资源、能量和资
本。”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一 )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 )探索工业生态化的途径
(三 )在工业的规划和管理中运用生态
原则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概念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
(一)清洁生产的提法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
(三)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
进程
欧洲专家倾向于下列提法:清洁生产为对
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
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来说,包括节
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
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
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
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二、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①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
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②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
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
动对人类和环墙的风盼。
清洁生产的概念归纳如下:
清洁生产包括下面 3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
3、清洁的产品
宏
观
层
次
上
微观层次上
清洁生产定义
清洁生产是从生态 --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
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
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
利用率,减少以及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
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
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一、技术评价
评价内容: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成熟程度;对设备的要求;操作控制
的难易
二、经济评价
原则:按国家计委 1987年公布的, 建设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进行
评价方法:采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
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两部分。
三、环境评价
(一)、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描述产出
单位产值或产量的产品(服务)所伴随的主
要物质消耗和排放水平。
(二) 特殊指标
(三) 延伸指标
第 18章 实施清洁生
产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工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与综合防治
一、全过程控制
革除:
即去除原有的一些工序而不加替
代。 修正:
总体上保持不变,仅改变其中局
部的内容(参数、工序或设备等)。
改变:
进行比较彻底的改变
重组:
在原来的过程中增加新的工序
二、综合防治战略
① 从污染预防的角度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例如,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减少
煤炭用量等。 ·
② 从环境的制约因素考虑工业的布局。例如,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建立各种清
洁生产工业区、资源开发区和无废排放工业小区。
③建立经济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一体化体系。
④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⑤建立包括政府法规体系、健全机构建设和配套资金保证的清洁生产运行机制。
⑥完善和拓展环境管理制度。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证、排
污收费等各项现行制度中引入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要求,实施 IS014000。
⑦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示范、转让、咨询、信息传播和培训。
⑧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清洁生产。
⑨吸引公众参与。例如,美国在 10年前成立了全国污染预防圆桌会议,每年举行
一次由总统出面揭幕的全国污染预防周。
⑩扩大国际合作。
第二节 实施清洁生产的 7个方向
一、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综合勘探
(二)综合评价
(三)综合开发
(四)综合利用
二、改革工艺和设备
( 一 )简化流程
( 二 )变见间歇操作为连续操作
( 三 )装置大型化
( 四 )适当改变工艺条件
( 五 )改变原料
( 六 )配备自动控制装置
( 七 )换用高效设备
( 八 )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新工艺
① 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
工序中。
②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处
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
流程中。
③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的处
理后作为原料返用于本厂其他生产过程
中。
三、组织厂内的物料循环
四、加强管理
五、改革产品体系
六、必要的末端处理
七、组织区域内的清洁生产
第三节 清洁生产审核
一、概述
环境审核是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
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
条件、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
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
验证过程。
一、概述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环
审核,它是从污染预防的角度对现有
的或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中物料
的走向和转换所实行的一种分析程序,
它没有特定的审核准则,目的在于揭
示推行清洁生产的机会
二、审核步骤
第四节 ISO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ISO14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成立于 1946
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由 100多个国家
的标准化组织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
府国际组织。
(一) ISO简介
任务是:
推动标准化,使之成为促进国际
贸易的一种手段
(二) ISO14000的框架结构
ISO
技术委员会
( TC207)
分委员会
( SC1—SC6)
( 三) ISO14000的特点
1、权威性
2、普适性
3、自愿性
4、可操作性
5、持续性
二、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EMS)是, 整个管理
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
施和评审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
规划活动和管理过程, 。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① 识别有关的环境法规的要求;
②识别企业活动所涉及的环境因素;
③为环境管理制定一个适宜的环境方针;
④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优先措施;
⑤经常性地监测企业的环境行为;
⑥评价该体系的运作效率,促进体系的改
进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新
的要求。
适用范围
? 该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
①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②确保组织自身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③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
④谋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注册;
⑤对符合该标准的情况作出自我鉴定和自我
声明。
根据 IS014001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由 5大
部分 (一级要素或阶段 )组成,它们是环境方针、
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
审。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过程应仅仅围绕
着下列基本问题展开:
①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②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正确
③实施情况是否良好
④体系是否充分适合于组织的环
境方针和目标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审
核
的
过
程
审核的准备阶段
审核的实施阶段
提交审核报告阶段
四、中国推行 ISO14000的具体办法
第一节 产品的生命周期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一、产品系统
二, 生命周期
?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是指产品系统
从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制作、运销、
使用复用、再循环,直至最终处置和
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评估
一,LCA的发展简史
二,LCA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产品的环境标志
一、背景
二、目标
(一)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增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
(三)促进销售
(四)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
(五)保护环境
四、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基本方法
二、目标
(一)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增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
(三)促进销售
(四)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
(五)保护环境
森林认证 中国环境标志
有机产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
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
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
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
环的 "环 "字与环境的 "环 "同字,其寓意
为 "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
中国节能产品标志 中国节水标志
香港环保标签 台湾环保标章
台湾省水标章 回收标志
北欧白天鹅 德国蓝天使
日本生态标章 韩国
美国 全球环保标章
加拿大 西班牙
克罗地亚 泰国
新西兰 新加坡
以色列 瑞典
污水排放口 废气排放口
噪声排放源 一般固体废物
六、环境标志制度的成效
第四节 产品的生态设计
产品生态设计是指产品在原材
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
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
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设计原则和
方法。
一、基本思想
产品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在于从
产品的孕育阶段开始即遵循污染预防
的原则,把改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努
力凝固在产品设计之中。经过生态设
计的产品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良的
影响,它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是
有效的,同时是可以再循环、再生或
易于安全处置的。
二、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
产品生态设计应遵循下述 7条原则
? 选择对环境影响的原材了料
? 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 加工制造技术的优化
? 建立有效的运销体系
? 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
? 产品使用寿命的优化
? 产品报废系统的优化
二、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
第 15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 态保护的对象和类型
第二节 生 态保护的目标、原理和对策
第三节 自然保护
第四节 农业生态保护
第五节 其他保护
第六节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生态保护的对象和类
型
一、对象
①现有的野生资源与环境;
②正在利用的已经受到干扰和破坏的
自然资源与环境。
③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肥力、城市生
态环境和水源地的水质
二、主要类型
三、时空尺度
维 护
二、主要类型
保 护
恢 复
重 建
三、时空尺度
(一)空间尺度
(二)时间尺度
第二节 生态保护的目标、
原理和对策
一 目 标
?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健康生
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
用。
? 我国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用大约 50年的时
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
然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
理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
生存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全国生态环
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
到 21世纪中叶,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
理、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化” (草地退化、沙
化和碱化 )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生态
环境预防检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
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二 原 理
(一)生态学原理
(二)工程学原理
(三)生态经济学原理
(一)工程治理
? 植被恢复
?整合性主要是指生态系统水平上物质的良
性循环和能量的合理高效流动,系统具有多
样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
能力。
二 原 理
(二)生物防治
(三)生态系统整合性
第三节 自然保护
一、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
源的功能性质的包括陆地或海域大自
然保护区的总称。
保护对象,主要是著名的、典型的生
态系统及其所含的动植物
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
三、森林保护
四、景观保护
五、文物保护
六、水源保护
七、水土保持
八、防护林带
第四节 农业生态保护
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水土资源保持
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是指以不断改
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
持续提高为目的,以某些特定的生态
学原则为指导,以尽可能发挥农业内
部的资源潜力为基础的一系列管理措
施。
二,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三、土壤保护若干措施
? 拦砂坝 —控制细沟侵蚀及沟壑冲蚀
? 等高耕种 —控制片状侵蚀
? 种植防风林及植被覆盖 —控制风蚀
? 民间作物保护
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PM)
五、生态农业
第五节 其它保护
一、湿地保护
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
2m以内,积水期 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与
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群落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它有三大生
态作用:一是为促进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创造良
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减缓
大气温室效应;三可以缓解海水赤潮。
中国有占世界1/10的湿地资源,总面
积6600万公顷。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
里,新建保护区333个,使湿地保护区的总数
达到643个,保护区面积占天然湿地总面积的
90%以上。
首批被列入的7块国际重要湿地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香港米埔湿地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
第二批被列入的 14个国际重要湿地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
大连斑海豹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
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
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
世界湿地日
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
地保护,决定每年的 2月 2日定为世界湿地
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
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黑龙江省东南部湿地
3月下旬以来,来自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等地的候鸟
开始在这里产卵、孵幼、育雏。
这是青海湖湖东湿地一角。
杭州湿地保护显效“一曲溪流
一曲烟”重现
江西宜春湿地
辽宁双台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省升金湖
辽宁双台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
二、草场保护
第六节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污染
人为污染
工业化农业的隐患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共分 8个类型的区域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晋、陕、蒙、甘、宁、青、
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地区,
总面积约 6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气候
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百分之七十,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川、黔、滇、渝、鄂、湘、
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 170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 55万平方公里。
(三)“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本区域包括东北西部、华北
北部、西北大部干旱地区。
(四)南方丘陵红壤区。本区域包括闽、赣、桂、粤、琼、湘、
鄂、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 120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约 34万平方公里。
(七)青藏高原冻融区。本区域面积约 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
力、风力侵蚀面积 22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 104万平方公里。
(八)草原区。我国草原分布广阔,总面积约 4亿公顷,占国土
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主要分布在蒙、新、青、川、甘、藏等地区,
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五)北方土石山区。本区域包括京、津、冀、鲁、豫、晋的
部分地区及苏、皖的淮北地区,总面积约 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面积约 21万平方公里。
(六)东北黑土漫岗区。本区域包括黑、吉、辽大部及内蒙古
东部地区,总面积近 1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 42万平方公
里。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
一、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1989年 3月 22日 )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修正案 (1995年 9月 22日 )
二、危险化学品国际贸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1、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 (1987年 6月 17日 )
2、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
丹公约 26(1998年 9月 11日 )
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
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990年 6月 25日 )
2、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 (1990年 6月 25日 )
3、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建议书 (1990年 6月 25日 )
四、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5年 3月 22日 )
2、经修正的,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 9月 16日 )
五、气候变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 6月 11日 )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1997年 12月 10日 )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 6月 5日 )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1978年 10月 23日 )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1983年 9月 13日 )
七、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71年 2月 2日 )
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1994年 6月 7日 )
八、物种国际贸易
1、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73年 3月 3日 )
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第二十一条
的修正案 (1983年 4月 30日 )
3,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1983年 11月 18日 )
4,1994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1994年 1月 26日 )
九、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录 (摘录第 12部分, 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1982年 12月 10
日 )
[油污民事责任类 ]
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 (1976年 11月 19日 )
[油污事故干预类 ]
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 (1973年 11月 2日 )
[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 ]
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1990年 11月 30日 )
[防止海洋倾废类 ]
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972年 12月 29日 )
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9、关于海上焚烧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 1996年议定书 (1996年 11月 7日 )
[防止船舶污染类 ]
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1973年 11月 2日 )
13、关于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 1978年议定书 (1978年 2月 17日 )
十、海洋渔业资源保妒
1、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1946年 12月 2日 )
2、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 (1966年 5月 14日 )
3、中白令海狭鳕养护与管理公约 (1994年 2月 11日 )
4、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与管理协定 (1995
年 12月 4日 )
5、亚洲一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 (1988年 1月 8日 )
十一、核污染防治
1、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 (1986年 9月 26日 )
2、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 (1986年 9月 26日 )
3、核安全公约 (1994年 6月 17日 )
4、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 (1980年 3月 3日 )
十二、南极保护
1、南极条约 (1959年 12月 1日 )
2、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1991年 6月 23日 )
十三、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1972年 11月 23日 )
2、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
方法的公约 (1970年 11月 17日 )>
十四、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
1、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摘录 )(1966年 12月 9日 )
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摘录 )(1966年 12月 9日 )
十五、其他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1、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
的原则条约 (摘录 )(1967年 1月 27日 )
2、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 (摘录 )(1972年 3月 29日 )
第
一
节
气
候
变
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 6月 11日 )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
书 (1997年 12月 10日 )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
具体措施涉及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
?
人
口
措
施
?
能
源
措
施
?
生
态
措
施
1995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4.54 亿公顷,其中发达国
家为 14.93 亿公顷,占 43.2%;发展中国家为 19.61 亿
公顷,占 56.8%。就国家而言,俄罗斯联邦森林面积居
世界首位,占 22.1%;其次是巴西,占 15.9%;第 3 位
是加拿大,占 7.1%;第 4 位是美国,占 6.2%;第 5 位
是中国,占 3.9%。上述 5 国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
55.2%。世界人均森林而积为 0.6 公顷,其中发达国家
的为 1.1 公顷;发展中国家的为 0.5 公顷。现在,中国
人均森林面积仅为 0.11 公顷,排列在世界第 120 位。
第二节 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5年 3
月 22日 ),1988年 9月 22日生效。
2、经修正的,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
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 9月
16日 )
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 6月 5日 )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1978年 10
月 23日 )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1983年 9月 13日 )
线条
尺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保护生物多样
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
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现手段包
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
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
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 1994.6)
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别报告,
( 1994)
1、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2、移地保护
具体行动措施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面积 14337公顷,1983
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
,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和猕猴。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最高海拔 2116米。清代,视
雾灵山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严禁砍伐树木,以致林
木繁茂,形成了郁闭的天然林。且森林植被随海拔高
度发生变化,形成垂直带,具有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
性,是研究森林植被变化的, 天然实验室,,因而为
中外学者所重视。保护区内还分布有猕猴、斑羚等珍
稀野生动物,并为我国猕猴分布的北限。
河北围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地理座标为东经 117° 18ˊ -117° 35ˊ,北纬 42° 10ˊ -
42° 20ˊ,总面积 7300公顷。保护区于 1994年经河北省人民政
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亚高山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
区。
本区地处蒙古高原东南沿,地貌属高原台地,平均海拔
1750米,区内有大小 1个,水域面积 8公顷,植被以亚高山草甸
为主,建群种主要为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次之。植
被覆盖率在 90%以上,为华北亚高山草甸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
。由于 本区位于东北、华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地带,
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每 平方米种子植物达 25种以上,区内分
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 8种以及白鹤、黑鹤、大鸨、大天
鹅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20种,为我国中温型森林草原地带的生
物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另一方面,
本区位于西辽河和滦河和发源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系
统脆弱敏感,稳定度低,容易引起沙化退化。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境内,面积 3万公顷,1990年
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岸自然景观和
近海生态系统。
本区海滨因受风、潮汐、海流及河流的作用,形
成一条长 30公里,宽 4公里的沙带和沿海数道沙堤以
及泻海等沿海沉积的貌。海滨沿线内侧有一道宽 800
米的人工林带,其中生长着成片的野生植被,林间有
一连绵不断,高 20 – 40米的沙丘,这不仅在中国罕
见,世界亦少见,对研究海陆变迁、海洋动力作用有
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适宜的气候条件,奇特的沙
丘地貌和广阔的沙质海滩,也是旅游和避暑的胜地。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
尔公约 (1989年 3月 22日 )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
塞尔公约, 修正案 (1995年 9月 22日 )
3,1990年 2月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了, 巴塞
尔公约,, 1992年 5月 5日生效。
4,1995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巴塞尔公约, 的要点,各缔
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
和进口;建立预先通知制度和
批准制度;有害废物和非法越
境转移视为犯罪行为
第五节 海洋环境保护
九、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 12月 10 日 )。
[油污民事责任类 ]
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 (1976年 11月 19日 )
[油污事故干预类 ]
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 (1969年 11月 29日 )
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 (1973年 11月 2日 )
[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 ]
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1990年 11月 30日 )
[防止海洋倾废类 ]
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972年 12月 29日 )
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9、关于海上焚烧问题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 (1993年 11月 12日 )
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 1996年议定书 (1996年 11月 7日 )
[防止船舶污染类 ]
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1973年 11月 2日 )
13、关于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 1978年议定书 (1978年 2月 17日 )
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永续利用海洋资源方面,
我国主张:
① 公海为全人类所共有,应保护公海资源不
受掠夺,公海环境不受破坏;
第六篇 清洁生产
如前所述,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引起的。
其中,工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尤其值得注
意。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必须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工业发展的模
式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将着
重讨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的全新
的工业生产模式 ——清洁生产。
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的原理
和评估方法
目 录
第一节 工业生态学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概念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工业生态学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系统的构成
工业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
部门的总和。
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
一 工业系统
(二)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
二、工业的两重性
工业产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
价 值
使
用
价
值
价
值
三、工业社会的指数增长规律
指数增长可用下式表达,
A= A0ert
A----某一增长值
A0----某初始值
r------增长率
t------时间
四、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
— 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
二、在环境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进行生产
三、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最高目标
是实现工业的生态化
末端治理模式的缺点:
五、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的概念,
“工业生态学是人类赖其得以审慎和合理地达到并保持
一种企望使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方法。
根据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系统不是与周围环境隔绝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系统的观点在于谋求包括从原料到
产品,到用过的产品以至整个物质循环的优化,优化的要
素包括资源、能量和资
本。”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一 )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 )探索工业生态化的途径
(三 )在工业的规划和管理中运用生态
原则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概念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
(一)清洁生产的提法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
(三)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
进程
欧洲专家倾向于下列提法:清洁生产为对
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
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来说,包括节
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
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
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
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二、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①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
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②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
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
动对人类和环墙的风盼。
清洁生产的概念归纳如下:
清洁生产包括下面 3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
3、清洁的产品
宏
观
层
次
上
微观层次上
清洁生产定义
清洁生产是从生态 --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
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
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
利用率,减少以及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
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
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一、技术评价
评价内容: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成熟程度;对设备的要求;操作控制
的难易
二、经济评价
原则:按国家计委 1987年公布的, 建设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进行
评价方法:采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
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两部分。
三、环境评价
(一)、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描述产出
单位产值或产量的产品(服务)所伴随的主
要物质消耗和排放水平。
(二) 特殊指标
(三) 延伸指标
第 18章 实施清洁生
产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工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与综合防治
一、全过程控制
革除:
即去除原有的一些工序而不加替
代。 修正:
总体上保持不变,仅改变其中局
部的内容(参数、工序或设备等)。
改变:
进行比较彻底的改变
重组:
在原来的过程中增加新的工序
二、综合防治战略
① 从污染预防的角度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例如,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减少
煤炭用量等。 ·
② 从环境的制约因素考虑工业的布局。例如,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建立各种清
洁生产工业区、资源开发区和无废排放工业小区。
③建立经济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一体化体系。
④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⑤建立包括政府法规体系、健全机构建设和配套资金保证的清洁生产运行机制。
⑥完善和拓展环境管理制度。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证、排
污收费等各项现行制度中引入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要求,实施 IS014000。
⑦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示范、转让、咨询、信息传播和培训。
⑧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清洁生产。
⑨吸引公众参与。例如,美国在 10年前成立了全国污染预防圆桌会议,每年举行
一次由总统出面揭幕的全国污染预防周。
⑩扩大国际合作。
第二节 实施清洁生产的 7个方向
一、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综合勘探
(二)综合评价
(三)综合开发
(四)综合利用
二、改革工艺和设备
( 一 )简化流程
( 二 )变见间歇操作为连续操作
( 三 )装置大型化
( 四 )适当改变工艺条件
( 五 )改变原料
( 六 )配备自动控制装置
( 七 )换用高效设备
( 八 )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新工艺
① 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
工序中。
②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处
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
流程中。
③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的处
理后作为原料返用于本厂其他生产过程
中。
三、组织厂内的物料循环
四、加强管理
五、改革产品体系
六、必要的末端处理
七、组织区域内的清洁生产
第三节 清洁生产审核
一、概述
环境审核是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
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
条件、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
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
验证过程。
一、概述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环
审核,它是从污染预防的角度对现有
的或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中物料
的走向和转换所实行的一种分析程序,
它没有特定的审核准则,目的在于揭
示推行清洁生产的机会
二、审核步骤
第四节 ISO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ISO14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成立于 1946
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由 100多个国家
的标准化组织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
府国际组织。
(一) ISO简介
任务是:
推动标准化,使之成为促进国际
贸易的一种手段
(二) ISO14000的框架结构
ISO
技术委员会
( TC207)
分委员会
( SC1—SC6)
( 三) ISO14000的特点
1、权威性
2、普适性
3、自愿性
4、可操作性
5、持续性
二、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EMS)是, 整个管理
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
施和评审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
规划活动和管理过程, 。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① 识别有关的环境法规的要求;
②识别企业活动所涉及的环境因素;
③为环境管理制定一个适宜的环境方针;
④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优先措施;
⑤经常性地监测企业的环境行为;
⑥评价该体系的运作效率,促进体系的改
进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新
的要求。
适用范围
? 该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
①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②确保组织自身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③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
④谋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注册;
⑤对符合该标准的情况作出自我鉴定和自我
声明。
根据 IS014001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由 5大
部分 (一级要素或阶段 )组成,它们是环境方针、
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
审。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过程应仅仅围绕
着下列基本问题展开:
①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②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正确
③实施情况是否良好
④体系是否充分适合于组织的环
境方针和目标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审
核
的
过
程
审核的准备阶段
审核的实施阶段
提交审核报告阶段
四、中国推行 ISO14000的具体办法
第一节 产品的生命周期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一、产品系统
二, 生命周期
?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是指产品系统
从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制作、运销、
使用复用、再循环,直至最终处置和
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评估
一,LCA的发展简史
二,LCA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产品的环境标志
一、背景
二、目标
(一)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增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
(三)促进销售
(四)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
(五)保护环境
四、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基本方法
二、目标
(一)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增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
(三)促进销售
(四)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
(五)保护环境
森林认证 中国环境标志
有机产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
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
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
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
环的 "环 "字与环境的 "环 "同字,其寓意
为 "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
中国节能产品标志 中国节水标志
香港环保标签 台湾环保标章
台湾省水标章 回收标志
北欧白天鹅 德国蓝天使
日本生态标章 韩国
美国 全球环保标章
加拿大 西班牙
克罗地亚 泰国
新西兰 新加坡
以色列 瑞典
污水排放口 废气排放口
噪声排放源 一般固体废物
六、环境标志制度的成效
第四节 产品的生态设计
产品生态设计是指产品在原材
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
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
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设计原则和
方法。
一、基本思想
产品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在于从
产品的孕育阶段开始即遵循污染预防
的原则,把改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努
力凝固在产品设计之中。经过生态设
计的产品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良的
影响,它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是
有效的,同时是可以再循环、再生或
易于安全处置的。
二、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
产品生态设计应遵循下述 7条原则
? 选择对环境影响的原材了料
? 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 加工制造技术的优化
? 建立有效的运销体系
? 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
? 产品使用寿命的优化
? 产品报废系统的优化
二、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