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 案 任课教师: 许信旺 授课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教育、各专业共选课 2004年 9 月 10 日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进程 周 次 课 次 章 节 计划学时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1 1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生态系统 2 课堂讲授 教室  2 2 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情况(1840年-2003年)的资料 2 课外 课外  3 3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第四章 资源短缺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4 4 第五章 环境污染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5 5 第六章 生态破坏;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2) 2 课堂讲授 看VCD 电教室  6 6 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 2 CAI 多功能教室  7 7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 课堂讲授 教室  8 8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9-1 资 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 2 课堂讲授 教室  9 9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9-2,§9-3,§9-4,§9-4 资 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4) 1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 2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2 课堂讲授 教室  10 10 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11 11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2 课堂讲授 教室  12 12 讲座:生态系统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与应用 2 讲座 报告厅  13 13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14-1 VCD:为了地球的明天(3、4) 2 看VCD、讨论 电教室  14 14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4-2 ;§4-3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15 15 第十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六章 国际环境公约 2 课堂讲授 教室  16 16 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原理和评估方法 2 课堂讲授 教室  17 17 第十八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2 课堂讲授 教室  18 18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VCD:为了地球的明天(5) 2 课堂讲授 教室  19 19 讲座:安徽生态省建设发展进程 2 讲授、交流 报告厅  20 20 考试 2  教室  成绩评定:1、平时作业30%,2、期末考试70%。   第 1 次课 1-2 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进行自学。(2)利用学习小组开展讨论互帮互学,以提高学习效果。(3)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4)学理论与环保行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意识。 计划学时:40 主要参考书: 1、何强等 编著 环境学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左玉辉 编著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年—2004年) 4、姚志勇等 环境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 相关网站: 1、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www.sdinfo.net.cn) 2、中国环保网(www.ep.net.cn) 3、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www.grchina.net) 4、生态安徽(www.ecoah.gov.cn)  本次课题: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1-1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1-2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第二章 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教学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环境科学中“环境”以及“地球环境”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在环境科学中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  重 点:人类与各圈层的关系,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功能、结构以及生态平衡原理  难 点:生态平衡原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电子教案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1-1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1-2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1学时。 第二章 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1学时。  课后作业 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环境问题又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 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介绍: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先人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人类在20世纪中叶开始了一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其基本思想和概念为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根本作用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从高层的决策人物到普通的老百姓,从各行业到社会各界,无一例外地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并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尤其是青年的下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将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 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二)、环境的分类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1、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题) 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产生 (1)、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环境污染也随之出现。 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 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 第二节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一、人类与大气圈 二、人类与水圈 三、人类与土壤圈 四、人类与岩石圈 五、人类与生物圈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 1、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类型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能量流动 (二)物质循环  1、碳循环 2、氮循环 3、硫循环  4、磷循环  (三)信息传递 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营养信息 4、行为信息 生态平衡极其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出自人类的贪欲与无知,过分地向自然索取,或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机理知之甚少而贸然采取行动。 第 2 次课 3-4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环境的基本概念,复习生态平衡极其引起生态破坏的原因,引出人口与资源问题。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第四章 资源短缺  教学要求:通过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发展状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 通过介绍世界上以及我国目前各种资源的短缺情况,使学生了解目前资源短缺的严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珍惜、节约资源的环境意识。  重 点: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资源短缺的严重形式。  难 点: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1学时。 第四章 资源短缺 ——0.5学时。 讨论——0.5学时。  课后作业 1、将人口问题、资源短缺形式讨论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环境科学导轮 盛连喜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次课复习: 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情况(1949年-2003年)的资料 2、了解自己家乡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情况。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情况(1949年-2003年)的资料  教学要求:学会查阅纸质报刊杂志资料;学会查阅统计文献;学会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  重 点:查询资料的方式  难 点: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  教学手段及教具:计算中心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0.5课时 1 利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 2 中国学术期刊网的使用  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供下节课讨论用。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 3 次课 5-6 学时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情况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系是: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指数增长: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 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 倍增期: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 Td=0.7/r  Td —倍增期; r—年增长率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一)发展趋势 ??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二)增长特点 1、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表3-1近100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3、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三)世界人口预测  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一、中国口发展特点 (一)人口增长速度快 中国人口:1684年1亿; 1850年4.3亿; 1949年5.5亿;1964年7亿; (二)农村人口比重大 1983年农业人口为7。837亿,占世界总农业人口22。7亿的62。3%。 (三)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 1995年的统计表明,已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四)人口老龄化 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以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来衡量(7%)。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而造成的人口现象。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6.7%。 (五)男女性别比偏高 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1989年男女婴儿比已达到114:100。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男女婴儿性别比达到119.92:100。大大偏离了103-107:100的正常范围。 (六)人口分布不均 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东南占总面积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 (七)人口素质丞待提高 人口素质:广义的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水平、劳动技能、思想和道德品质。 身体素质:人口的自然属性。 文化水平、劳动技能、思想和道德品质:是人口素质的社会属性。 人文发展指数: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数它主要由人口预期寿命、识字率或受教育程度和按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得。指数在0-1之间,越大表明发展水平越高。 1987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为0.716。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1、自然增长率趋于稳定。 2、死亡率继续下降。 3、乡村人口比重大,生育率较高。 第三节、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 一、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及矿物等。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 自然资源可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壤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气候资源(大气圈)和海洋资源六大类。 2、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1)非耗竭性资源:又称无限资源。 (2)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 ①可更新资源,又称为再生资源。 ②不可更新资源,又称为非再生资源。 (三)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人均耕地:1988年中国0.088 hm2 世界平均值0.367 hm2 森林覆盖率:中国12.98%,居世界120位 世界平均水平31.2% 人均草地面积:0.367 hm2 ,为世界平均值的1/2 人均水资源:2700 m3 ,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 3、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4、资源质量差别悬殊 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我国现有耕地约1×108 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集中体现在: ①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据估计,到21世纪中叶,人均耕地将减少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05hm2 。 ②土地开发加剧,土质恶化严重。 ③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三)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 我国水资源总量: ① 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 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② 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 m3。 ③ 多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 m3 以上三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 m3,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水资源量 2700 m3 ,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 (四)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 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1 × 1012 t;陆上石油储量(300-1000) × 108 t;海上石油储量53 × 108 t; (五)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 据估算,中国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 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自然条件下,维持人-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 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将世界人口容量定义为: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大小。 人口学家普遍认为中国人口的极限为16亿,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6亿。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4亿。 第四章 资源短缺 水资源 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1、水资源问题的提出 1997年6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的问提,并警告:“地区性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2、地球上水量的分布 整个地球水量:13.6亿Km3 海水:97.3%;淡水:2.7%;可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约为400Km3 ,占全球总量的0.3%。 3、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主要表现在大流量江河湖泊;地下水属不可再生型;年降雨量不足160mm。 4、水资源引发的国际争端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1、 中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 2、水资源分布不均 3、城市缺水严重 据1994年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 个。 分区 2000供水量 2000需水量 2000缺水量  全国总计 208.57 462.28 253.71  东北区 33.19 69.29 36.10  华北区 52.27 107.23 54.96  西北区 13.56 32.37 18.81  西南区 17.16 40.42 23.26  东南区 92.39 212.97 120.58   国土资源部2003年10月30日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显示,目前全国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有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勘测结果表明,目前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已形成跨越冀、京、津、鲁的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有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 4、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市使河流湖泊面积缩小。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世界土地资源 1、陆地面积:13300×104 Km2 人口:1900年16亿;人均耕地:10hm2 1987年50亿;人均耕地:3hm2 当前60亿; 人均耕地:2.5hm2 2、土地质量 “土地的通达性” 陆地面积:“限制性环境”面积占70%, “适居地”占30%。实际人均占有土地0.75,其中耕地面积约占60%~70%。 二、世界耕地需求的未来趋势 20世纪70年代提供数字:世界可耕地面积29.5×108hm2 ;已被耕种15.4 ×108hm2 。 世界人均良田面积面积已从1980年的0.16hm2 减少至1990年的0.14hm2 ,预计到2000年进一 步减至0.12hm2 。 三、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面积960×104Km2 。耕地占世界总耕地的7%。 (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 1995年统计数字,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14hm2 的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最低界线为0.05hm2 。 2、分布不均匀 3、自然条件差 (二)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 我国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所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 第三节 能源 一、能源的分类 二、世界能源消耗 (一)能源主要来自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为:石油占40%以上;煤占20%以上;天然气占10%以上。 (二)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 (三)能源消耗在继续增长 能耗强度:能源消耗/国民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指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之比。 三、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能源的发展 (二)中国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2、能源分配不均 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所占比重较大 5、农村能源短缺,主要以生物质能为主 四、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大气污染 (二)增加了大气中CO2 的积累 (三)酸雨 (四)核废料问题 第四节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分布及其特点 1、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 2、区域性分布不平衡 3、动态性 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 第 4 次课 7-8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人口问题,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资源短缺,同时由于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从而引出第五章环境污染。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五章 环境污染  教学要求:通过讲解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运动过程,讲授各种环境污染的发生机理、危害、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讲授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并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形势。  重 点:并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形势。  难 点: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运动过程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五章 环境污染 ——1学时。  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事例。  参考资料  1、地球环境报告,石弘之[日]著 张坤民 王伟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收集的报刊资料   第五章 环境污染 第一节 水污染 一、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 (一)悬浮物 (二)耗氧有机物 清洁水体溶解氧含量8.32mg/L, 当溶解氧含量降至4.0mg/L以下时,将严 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三)植物性营养物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四)重金属 (五)酸碱污染 正常水体pH值一般在6.5~8.5 (六)石油烃类 (七)难降解有机物 主要包括有机氯化合物、有机芳香胺类、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多环有机物。 (八)放射性物质 (九)热污染 (十)病原体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点污染源 1、生活污水 一般生活污水的BOD5 在200~400mg/L之间。COD在150~300mg/L之间。 2、工业废水 (二)面污染源 三、中国污水的特征 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 m3 。我国地面水水质标准  Ⅰ类水体:为源头水及自然保护区; Ⅱ类水体: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水体: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Ⅳ类水体:为工业用水区,人体不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体: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一)地面水污染特征 1、有机物 2、重金属污染 3、富营养化 主要是由于大量含氮、磷的废水排入水体而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降低、水质恶 化。 荷兰科学家提出了水质富营养化的新概念,认为自然水域中存在着水生食物链,即水中的营养物质为水藻提供了生长条件,而浮游动物的捕食控制了水藻的长,同时它又为鱼类提供了食物。当这一水生生态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时,水体能保持清洁不受污染。而一旦浮游动物的捕食功能降低,水藻生长量超过其被消耗量而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富营养化。 海水赤潮: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沿海水域富营养化,某些微小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 (二)地下水污染特征 主要表现为硬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增加。 四、水污染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 (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四)制约工业的发展 (五)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六)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1、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划分 ① 固定污染源 ② 移动污染源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满足绘制污染源分析图的需要。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① 高架源 ② 面源 ③ 线源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大气扩散计算。 3、按污染物排放时间 ① 连续源 ② 间断源 ③ 瞬间源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分析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规律。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一)煤烟型污染 (二)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通过降水(如雨、雾,雪)等迁移到地表,或在含酸气团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 1、世界酸雨发展状况 2、中国的酸雨现状 在80年代,中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高硫煤使用地区及部分长 江以南地区,酸雨区面积约为170×104Km2。 酸雨通常定义为“pH值低于5.6的雨水”。 酸沉降的另一表征量为临界负荷:临界负荷是指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有害影响的酸性物质的最大量。 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是pH值低、离子浓度高,硫酸根、铵和钙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而硝酸根浓度则低于欧美,属硫酸型酸雨。 (三)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二次污染物: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高活性自由基、醛类、酮类和有机 酸类等。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中0.01~1.0 m的细小粒子在肺泡的沉积率最高。 2、二氧化硫 3、一氧化碳 4、铅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在于它可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 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并可通过食 物连进入人体,以至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的最大特点是,一旦土壤受到污染,特别是受到重金属或有机农药的污染后, 其污染是很难消除的。 土壤污染的明显标志是土壤生产力的下降。 一、土壤污染源及污染物 (一)土壤污染源 1、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 2、农药和化肥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4、大气沉降物 (二)土壤污染物 1、有机物 2、重金属 3、放射性元素 4、病原微生物 二、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污土壤污染的最大特点是,一旦土壤受到污 (一)土壤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1、无几污染物的影响 2、有机毒物的影响 3、土壤生物污染的影响 (二)土壤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1、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影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残留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pH值,pH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 收量越小。 2、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与农药的类型和植物的物的种类有关。 农药的溶解度越大,被作物吸收也就越容易。 一般块根类作物比茎叶类作物吸收量高;油料作物对对脂溶性农药如DDT、DDE等的吸 收量比非油料性作物高;水生作物的吸收量比陆生植物高。 3、放射性物质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三)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1、病原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一、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  (二)固体废物种类 1、城市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2)城建渣土 (3)商业固体废物 (4)粪便 2、工业固体废物 3、有害废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列出了“应加控制的废物类别”共45类,“需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 共两类,同时列出了有害废物“危险特性的清单”共13种特性。 (三)固体废物的特点 1、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2、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 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二、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一)产生量与日俱增 1、工业固体废物 2、城市生活垃圾 3、有害废物 (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1、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2、对大气的影响 3、对水环境的影响 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5、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三、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第五节 噪声与其它物理性污染 一、噪声污染 (一)噪声的定义 (二)噪声来源 (三)我国噪声污染现状 (四)噪声的危害 二、电磁污染 (一)电磁污染的来源 (二)电磁污染危害 三、光污染 (一)光污染极其来源 (二)光污染的危害 四、热污染 (一)城市热岛效应 (二)水体热污染 第 5 次课 9-10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人口问题,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资源短缺,同时由于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让学生知道人口增加,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了生态破坏,从而引出生态破坏。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六章 生态破坏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2)。  教学要求:讲授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式,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 点: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式  难 点: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观看VCD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六章 生态破坏——0.5学时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2)——1.5学时  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生态破坏的实例。  参考资料  1、地球环境报告,石弘之[日]著 张坤民 王伟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炼金家的罪与罚,现代化学与环境污染,钟爱民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收集的报刊资料   第六章 生态破坏 第一节 植被破坏 一、森林破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中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繁衍物动物栖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曾经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45%。总面积为60×108 hm2 。 全球森林面积变化: 19世纪初55 ×108 hm2 。 1985年41.7 ×108 hm2 。 目前,森林面积41.47 ×108 hm2 ,约占陆地面积的1/3,热带森林目前总面积为30 ×108 hm2 ,到2000年,全球至少要损失2.2 ×108 hm2 的热带森林。 中国林地情况: 建国初期林地面积1.25×108 hm2森林覆盖率13%。 目前覆盖率大概只有11.5%,不及世界平均覆盖率的一半。 全国主要林区林地面积变化情况 森林覆盖率 1949年 现在 ?  长白山林区 82.5% 14.2% ?  西双版纳地区 60% 30% ?  四川省全省 川西地区 20% 40% 12.5% 14.1% 上世纪70 年代末   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所规定的目标为18%。 二、牧场退化 牧场包括草原、林中空地、林缘草地、疏林、灌木丛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稀疏的地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统计 ? 总面积(108 hm2) 占陆地面积(%)  永久性草场 31.6 24  疏 林 13.7 10.4  其 他 土 地 43.8 16.6  中国草原总面积3.53× 108 hm2 ,可利用的约3.1 × 108 hm2 ,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居世界第四位。 第二节 水土流失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 × 108 km2 ,每年土壤流失总量达50 × 108 t ,全国总耕地有1/3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第三节 荒漠化 一、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 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它包含了三层意思:①荒漠化的成因,②荒漠化的范围,③表现形式。 所谓荒漠化既包括非沙漠环境向沙漠环境或类似沙漠环境的转移,也包括沙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二、荒漠化的现状 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333× 104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1/3,近4亿人口受荒漠化的威胁。 三、荒漠化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占13%。 (二)人为因素 图 6-1 整个北部被沙漠包围的中国 1、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2、植被资源不合理利用 3、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不合理耕作及粗放管理 5、其他人类活动 过度放牧占土壤荒漠化面积的34.5; 乱砍滥伐森林占土地退化的29.5%; 不当的农业利用占28.1%; 其他占7.9%; 四、荒漠化的危害 (一)土地的生产潜力衰退 (二) 土地生产力下降 (三)草场质量下降 (四)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第 6 次课 11-12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让学生知道正是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才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从而引出第七章全球性环境问题。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4)  教学要求:讲授目前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发生原因、机理、形势以及目前环境科学领域对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进展。  重 点:全球性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  难 点:全球性环境问题发生的机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观看VCD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自编课件)——1学时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4)——1学时  课后作业 何谓“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那些? 全球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  参考资料  1、地球环境报告,石弘之[日]著 张坤民 王伟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收集的报刊资料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第七章 全球环境问题 第一节 气候变化 气候是指包括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在内的综合信息。全球对气候变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 度重视,1992年6月,有15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17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就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达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协议,希望在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后果发生之前,采取一致的行动,控制,控制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 一、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 太阳光组成:红外光50%;可见光40%; 紫外光10%;其余部分1%; 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 O2 小于290nm , ; O3 的光吸收有三个谱带,分别为200-300nm、300-600nm和400-850nm区。 地球向外层空间的热辐射:3000~30000nm 极大值10000nm ,地球热辐射的吸光物质 为CO2 和 H2O 。 大气中的CO2 和 H2O等微量组分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甲(CH4 )、臭氧(O3)、氧化亚氮(N2O)、氟氯烃类 (CFCs)。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因素 (一)二氧化碳 CO2 的浓度变化是工业革命以后大气组成变化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矿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二)甲烷 CH4 在大气中的浓度1985年监测结果为1.65ppm(1650μL/m3),古代大气中的浓度只有0.77ppm,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进一百年来甲烷浓度则上升了一倍多。 CH4吸收波长为7700nm的红外辐射,将辐射转化为热量,影响地表温度。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比CO2 高300倍。 (三)氧化亚氮 N2O 是低层大气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天然源:土壤中的硝酸盐经细菌的脱氮作用而生成。 人为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燃烧过程。 在大气中的化学寿命大约为120年。 四)氟里昂及替代物 氟里昂是一类含氟、氯烃化合物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CFC-11(CFCl3)、CFC-12(CF2Cl2)。 科学证实氟里昂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因素。许多氟里昂替代物破坏臭氧层的能力虽然明显减小,但却具有显著的全球增温能力。 (五)六氟化硫 全氟代甲烷(CF4 CF3 CF3)和六氟化硫(SF6)在大气中的寿命一般超过千年,同时具有极强的红外辐射吸收能力,其中SF6 在1997年京都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上被列入受控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 (六)臭氧 存在于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臭氧都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臭氧浓度的变化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均有影响。 (七)颗粒物 大气中的颗粒物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气候: 1、颗粒物的光散射和光吸收作用产生的直接效应。 2、参加成云过程影响云量、云的反照率和云的大气寿命,造成间接效应。 3、对流层中直径在0.1~2μm之间的颗粒物能有效地反射入射的太阳辐射,而对地球的红外辐射没有作用。 4、硫酸盐气溶胶增加,由于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则会导致地面降温。 5、碳黑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6、强迫辐射(radiative forcing):是指由于大气中某种因素(如温室气体的浓度、气溶胶水平等)的改变引起对流层顶向下的净辐射通量的变化(单位为W/m2)。 7、 “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简称GWP。 三、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气候变化一般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①气温,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2~0.5℃ ②海平面,上升了10~25cm ③降雨量,全球陆地降雨量增加了1%。   以上为过去100年间发生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影响大致有如下方面: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水资源的影响 3、对森林的影响 4、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5、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6、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节 臭氧层破坏 大气中90%的臭氧存在于平流层中,它是平流层中最重要的化学组分,我们将这一层高浓度的臭氧称为“臭氧层”。 平流层臭氧生成和消耗的机制(板书) 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浓度的表示法:柱浓度法,单位用多布森来表示(Dobson unit,简称D.U.)。 D.U.的含义:将0℃,一个大气压力下,10-5 m 厚的臭氧定义为1个Dobson 单位。 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mm 左右。 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D.U., 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地区。 三、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人工合成的含氯和含溴的化合物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即氟里昂 (CFCs )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1、氟里昂和哈龙进入臭氧层的途径 对流层中的氟里昂和哈龙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到平流层,风又将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从而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 2、氟里昂和哈龙对臭氧层破坏的方式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CFCs 和Halons 分子发生离解,释放出高活性原子态的氯和 溴,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就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 一个氯原子自由基可以破坏104 ~105 个臭氧分子,溴原子自由基对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二者同时存在时具有协同作用。 3、臭氧洞形成的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 ① CFCs 和Halons 进入平流层后,通常以化学惰性的形态(ClONO2 和 HCl)而存在。 ② 南极冬天的极低温度造成两种非常重要的过程,一是极地的空气受冷下沉,形成“极地旋涡”(polar Vortex),使南极空气与大气的其余部分隔离,从而使旋涡内部的大气成为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另外,极低的温度使南极地区有成云过程,云滴的主要成分是三水合硝酸(HNO3 .. 3H2O)和冰晶,称为极地平流层云(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③ ClONO2 和 HCl在平流层云表面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生成的HNO3 被保留在云滴中,当云滴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将会沉降到对流层,其结果是Cl2 和 HOCl等组分不断积累。 ④ 当南极春天来临时,Cl2 和HOCl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开始发生大量的光解,产生2、所述的均相催化过程所需的大量原子氯,以致造成严重的臭氧损耗。 ⑤ 当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南极后,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气象条件发生变化,南极旋涡逐渐消失, 南极地区臭氧浓度极低的空气传输到地球的其它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造成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下降。 4、“臭氧损耗潜势”(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ODP) 四、臭氧层破坏的后果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第四节 海洋污染 一、石油烃污染 二、近海海域赤潮 三、污染海洋的新罪犯—有机锡 1、三丁酯锡(TBT)的毒性, TBT具有突出的“灭杀生物能力”。 2、三丁酯锡(TBT)流入海洋的途径 上次课复习: 复习讨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全球性环境问题等,正是由于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面对严重的现实,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引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光盘: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21世纪议程(节选)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几个重要的著作和国际会议,讲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内涵和特征,重点讲述其和传统发展思想不同之处。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中的重要作用。  重 点: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传统发展思想不同之处。  难 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光盘: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21世纪议程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1.5学时。 光盘: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21世纪议程---0.5学时。  课后作业  1、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2、结合你的理解,谈一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参考资料 1、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科学出版社》。   第 7 次课 13-14 学时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一、《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Karson)在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通过对污染物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增长的极限》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与21世纪某个阶段内达到极限。 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它向全球呼吁:现在已经到达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换回的损失。 四、《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联合国于1983年3月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联合国要求其负责制订长期的环境对策,研究能使国际社会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是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是为了保护地球永恒的活力和整体性,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关于国家和公众行为基本准则”的宣言。它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则。 《21世纪议程》是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它旨在建立21世纪世界各国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行动计划,为保障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一个全球性措施的战略框架。 各国政府代表还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公约。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1991年对可持续性的定义是“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活其它可再生资源”。 同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 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进而提出了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本原则。这9条基本原则即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的作者巴比尔(Edward B.Barbier)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 。 普郎克(Pronk)和哈克(Hag)在1992年为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是:“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在1993年合著的《世界末日》一书中,提出了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他们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技术水平差、效率低的表现。他们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缩短技术差距,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 。 (四)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 (五)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二)持续性原则 (三)共同性原则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对传统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 。目前,尽管对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理论体系还没建立,但已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建立自然资源帐户 引入可持续收入概念 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 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 第四节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在身产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自然资源:①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②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一)稀缺性 稀缺性是地球上所有资源的共同属性之一,也是导致目前资源、环境面临十分严峻局面的原因之一。 (二)区域性 (三)多用性 (四)整体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自然资源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资源资产问题 (二)资源资产问题 (三)资源价值问题 自然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包括两部分,一是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的人、财、物投入的价值。资源价格随其稀缺度的上升而调整;随开发程度调整。 (四)资源核算问题 资源核算是完善资产管理、实现资源价值和促进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分析工具。 (五)资源产业问题 资源产业是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更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是协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完善资源资产管理,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是原材料产业的前身。以矿业资源为例,开采以前的活动为矿产资源产业,开采及开采以后的生产 活动为矿产原材料产业。 四、有关资源持续利用的两个概念 (一)最低安全标准 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 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 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 (二)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问题可以简单而又广义的叙述如下:假定当前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那么,应该在各代际人之间就上述后果进行公平的分配。 代际多数规则是指:当某项决策涉及到若干人(或者再加上其若干子孙)来说。繁衍不决的子孙万代永远是多数。因而可以得出:如果某项决策事关子孙后代的利益,那么,不管当代人(或者再加 上其若干代子孙)对此持何种态度,都必须按照子孙万代的选择去办。 第 8 次课 15-16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第八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引出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9-1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教学要求:讲授如何通过制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环境保护中具体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重 点: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难 点: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9-1——0.5学时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5学时  课后作业 1、简述从哪几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资料  1、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科学出版社》。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使人们能够更加直接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活动进行评价。 第二,制定条约或宣言,使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关措施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准则,并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第三,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境的负荷转变。 第四,各有关国际组织和开发援助机构都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作为提供开发援助的重点领域。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的定义和特征 所有指标都必须具有两个要素:一是要尽可能的把信息定量化,使信 息清楚明了;二是要能够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即使所表征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又 便于人们了解和掌握。 数量指标 :用于反映总体单位数目和标志,统称为数量指标。 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并且要有数量单位。 质量指标:把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一定的派生指标,以反映现像达到的平均水平或相对水平,这就是质量指标。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目标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构建评估系统,监测和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种结果的原因,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政府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为区域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三、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一)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的概念 驱动力指标:反映的是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程和方式,即表明名环境问题的原因; 状况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即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响应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做的选择和反应,即社会及其制度机制为减轻诸如资源破坏所做的努力。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 能够描述和表怔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状况; 能够描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能够描述和体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三者之间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关系。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全球、国家、地区以及社会四个层次,他们分别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系统,主要有科学、文化、人群福利水平或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包括食物、住房、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卫生、教育、培训、社会安全等; 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规模、效益等; 环境系统,包括资源存量、消耗、环境质量等; 制度安排,包括政策、规划、计划等。 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以下几点构成: 驱动力指标:主要包括就业率、人口净增长率、成人识字率、可安全饮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运输燃料的人均消费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GDP用于投资的份额、矿藏储量的消耗、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水消费量、排人海域的氮、磷量、土地利用的变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人均可耕地面积、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 状态指标:主要包括贫困度、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原材料使用强度、水中的BOD和COD含量、土地条件的变化、植被指数、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濒危物种占本国全部物种的比率、二氧化硫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每百万人中拥有的 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量等; 响应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DP的比率、污染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的支出、科学研究费用占GDP的比率等。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世界上独立的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群五个等级。 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 9 次课 17-18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9-1,引出§9-2,§9-3,§9-4。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9-2,§9-3,§9-4。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分析。  教学要求:通过21世纪议程的介绍,讲述中国和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了解政绩考核标准。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情况。  重 点:中国和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难 点: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情况。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采用课件。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9-2,§9-3,§9-4——1学时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4)——1学时  课后作业  1、论述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参考资料 1、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科学出版社》。   第二节 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 一、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 国家财富包括以下几部分: 人造资本:为通常经济统计和核算中的资本,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人工创造的固定资产; 自然资本:指的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财富,如土地、森林、空气、水、矿产资源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这些财富,至少应保证它们在安全的或可更新的范围之内。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生产能力,它包括了人的体力、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人力资本不仅与人的先天素质有关系,而且与人的教育水平、健康水平、营养水平有直接关系。 财富的真正含义在于:一是国家生产出来的财富,减去国民消费,再减去产品资产的折旧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 二、人文发展指数HDI(humen develoment index) 它由收入、寿命、教育三个衡量指标构成。 “收入”是指人均GDP的多少; “寿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 “教育”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绿色国民帐户 国内生产净值(NDP)=最终消费品+净资本形成+(出口-进口)。 国内生产净值,即EDP=最终消费品+(产品资产的净资本积累+非产品资产的净资本积累-环境资产的耗减和退化)+(出口-进口)。 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这套评价体系由八大竞争力要素、41个方面、224项指标构成。 八大要素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 科技开发和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主要有人口、教育结构、生活质量和就业等七个要素;生活质量中包含医疗卫生状况和 生活环境等状况。 五、几种典型的综合指标 (一)货币型综合指标 (二)物资流或能量流型综合指标 资料: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 干部政绩考核的五大标准 1、政绩考核标准一:原材料消耗强度(万元产值的主要原材料消耗) 2、政绩考核标准二:能源消耗强度(万元产值的能源消耗) 3、政绩考核标准三:水资源消耗强度(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 4、政绩考核标准四: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万元产值的三废排放总量) 5、政绩考核标准五: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第 10 次课 19-20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第三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人们的环保意识包括生活方式、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的态度等多方面,引出第十章环境伦理观。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教学要求:通过这两章的讲述,使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从社会道德学的角度来培养环境意识。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和规划目前在我国环境污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重 点:使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从社会道德学的角度来培养环境意识。  难 点:环境管理中的八项重要制度、环境规划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1学时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1学时  课后作业  环境论理学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2、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什么是三同时制度?  参考资料 1、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科学出版社》。   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 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的由来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两重性:人依靠自然生活同时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既改造自然又依赖自然;人变革自然又必须顺应自然;人控制自然条件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支配自然力又受自然力约束。这样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含适应,又包含冲突,是有冲突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克服如下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过分夸大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将自然视为纯粹供人类利用的对象,不顾自然规律,强调人统治自然和人对自然界的主宰作用,这是生态唯意志主义的反自然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被动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其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求人类“返回自然”,这是生态唯自然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们都割裂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辨证关系,前者将人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了主体的作用;后者则将自然环境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了客体的作用。 二、古今中外人类对自然态度的变化 1、渔猎时代 2、农业文明时代 3、工业文明时代 三、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四、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生命中心主义 地球整体主义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 第二节环境论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尊重与善待自然 环境论理学的基本问题:人类对待自然的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人类对于自然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到底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 从维持和保护自然生态的价值出发,一种尊重与善带自然的原则是环境伦理学所要求人类的。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 2、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顺应自然的生活 (1)最小伤害原则 (2)比例性原则 (3)分配公正原则 (4)公正补偿原则 二、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 1、正义原则 2、公正原则 3、权利平等原则 4、合作原则 三、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1、责任原则 2、节约原则 3、慎行原则 第三节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 一、环境保护政策中的环境伦理 二、企业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三、人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四、环境伦理观对发展观的影响 环境伦理观告诉我们:不仅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更重要的是,环境伦理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它反对人类仅仅从自己生存的利益考虑而将地球视为可供任意榨取的对象,强调人类作为地球演化史上的价值最高者,对地球这一“家园”和地球上的各种物种具有保护的义务。因此,环境伦理观的提出,必然意味着一种新的人类发展观,并对以往片面追求高效率的工业文明观发出挑战。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 环境管理 一、概述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 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例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狭义和广义的环境管理,在处理环境问题的角度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内容 环境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划分: 1.从环境管理的范围来划分 (1)资源环境管理: (2)区域环境管理: (3)部门环境管理: 2.从环境管理的性质来划分 (1)环境计划管理: (2)环境质量管理: (3)环境技术管理: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进行环境管理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手段有: (一)行政手段 (二)法律手段 (三)经济手段 (四)技术手段 (五)宣传教育手段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 四、中国的环境管理 (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 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2.“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是“三十二字”方针的重大发展,也是环境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3.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即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订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 1.预防为主 2.谁污染谁治理 3.强化环境管理 (四)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是指污染物控制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控制为主的发展方向,以便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 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五)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措施 1.跨世纪环境保护目标 2.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环境质量,“九五”期间,中国将实施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确保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实行总量控制,采取排放浓度标准与排放总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污染物排放,能有效地遏制环境问题加剧的趋势。我国政府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九五”期间对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石油类、重金属、化学需氧量(COD)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要求其排放量到2000年能够控制在国家批准的水平内。 《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是实现环保目标、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实际措施。它针对中国重大环境问题及其重点地区河流域以及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集中才力物力,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绿色工程规划》分三期滚动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筛选确定了1591个项目,总投资需求约1888亿元,重点治理“三河”、“三湖”的水污染以及“两控区”的大气污染,同时还包括各地区和有关行业确定的污染治理项目。到21世纪头10年还将进行第二期、第三期,滚动发展,不断继续。 第二节 环境规划 一、基本概念 (一)环境规划的含义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环境规划的原理 (三)环境规划的原则 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保护人类赖依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制定环境规划,应遵循下述5条基本原则: ①以生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③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 ④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 ⑤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环境规划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自然保护规划。 下面简单介绍:以按照性质进行划分的环境规划的不同类型: 1.生态规划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这种规划也称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我国环境规划的重点。根据范围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自然保护规划 三、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程序 一般来说,编制环境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和保护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无论哪一类环境规划,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划编制程序进行的。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一)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 由环境规划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开展规划工作之前,提出规划编写提纲,并对整个规划工作规划组织和安排,编制各项工作计划。 (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这是编制环境规划的基础,通过对区域的环境状况、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破坏的调研,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便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1.环境调查 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特征调查、生态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的调查、环保治理措施效果的调查以及环境管理现状的调查等。 2.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即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描述,以便查明规划区环境质量的历史和现状,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掌握规划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规划区的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1)污染源评价:通过调查、监测和分析研究,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方式、途径、特点、排放规律和治理措施等。 (2)环境污染现状评价:根据污染源结果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环境污染的程度。 (3)环境自净能力的确定 (4)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 (5)费用效益分析:调查因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分析治理污染的费用和所得经济效益的关系。 (三)环境预测分析 环境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环境方面的信息资料推断未来,预估环境质量变化和发展趋势。它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科学的环境预测就不会有科学的环境决策,当然也就不会有科学的环境规划。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有: 1.污染源预测 污染源预测包括大气污染源预测、废水排放总量及各种污染物总量预测、污染源废渣产生量预测、噪声预测、农业污染源预测等。 2.环境污染预测 在预测主要污染物增长的基础上,分别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环境质量时、空变化。 3.生态环境预测 生态环境预测包括城市生态环境预测、农业生态环境预测、森林环境预测、草原和沙漠生态环境预测、珍惜濒危物种和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古迹和风景区的现状及变化趋势预测。 4.环境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 (四)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确定环境目标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选择目标要考虑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 ②选择目标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政策。 ④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要同步协调。 (五)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1.拟定环境规划草案 2.优选环境规划草案 3.形成环境规划方案 (六)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七)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实施环境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要把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②落实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③编制环境保护年度计划。以环境规划为依据,把规划中所确定的环境保护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使之成为可实施的年度计划。 ④实行环境保护的目标管理,即把环境规划目标与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 ⑤环境规划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 四、环境规划的作用 (一)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 (二)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三)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四)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第 11 次课 21-22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环境规划与管理,引出第十二章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第十三章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二章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第十三章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教学要求:通过这两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依法管理环境的必要性和环境法制管理中的法律责任关 系, 使学生掌握用经济学手段保护和管理环境的基本概念。  重 点:了解依法管理环境的必要性和环境法制管理中的法律责任关系  难 点:环境法制管理中的法律责任关系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十二章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1学时 第十三章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1学时  课后作业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时间,和主要内容。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第一节 环境法的作用与地位 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法的目的、功能与地位 第二节 环境法律关系 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与实施 一、环境法的体系 二、环境法的实施 第四节 环境法律责任 一、环境行政责任 二、环境民事责任 三、环境刑事责任 第五节 我国环境法律制度概要 一、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三、自然保护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第一节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理论 二、分析方法 三、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方法 一、外部性概念 二、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三、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第三节 公共物品与环境质量 一、公共物品与环境质量恶化 二、环境质量的需求 三、环境质量的供给 第四节 环境质量的费用效益分析 一、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三、环境资源的评价技术 讲座: 题目: 皖南山区生态系统经济价值损失估算与分析 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复合系统[1]。生态系统的效益价值(或称服务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且已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典型区域研究[2-5],在计算过程中忽视了因人为或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生态系统的损失是客观的也是现实的。估算生态系统损失值有利于正确评价其真实效益价值。本文试运用较为成熟的环境经济学的原理对皖南山区2000年生态破坏损失状况作分析探讨,以期完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估算。 1计算方法和指标选取 1.1 计算方法 我们将生态破坏损失指标分为2级,一级指标4类,二级指标16类。徐嵩龄[7]曾提出生态破坏损失计算的资源价值型和核算型计算方法。本文采用其核算型计算方法,并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及草地资源作为受损体,考察受损体破坏后对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生态破坏量的数量选择方面,打破传统的单一使用当年破坏增量或多年破坏累积量的做法,将其区别对待。见表1。但未涉及生态系统破坏后对生态系统本身的影响,因此诸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损失、二次损失未计算。主要计算方法[12]有: (1)生态破坏市场价值法(即生产率法): 这种方法把生态系统看成是生产要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使产量和利润发生改变,而产品的价值和利润是可以用市场价值来计量的。生态破坏市场价值法即利用生态破坏引起产量和利润的减少来计算经济损失。计算通式为:L=PiRi,L为生态破坏造成产品损失的价值,Pi为i种产品市场价格, Ri为i种产品生态破坏减少量。 (2)生态破坏恢复费用法: 在很多情况下,要全面估算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恢复或保护某种资源不受破坏所需要的费用(工程费用),作为该资源被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计算通式为:L=Ci, L为恢复前的经济损失,Ci为恢复所需的费用。 (3)影子工程法: 当生态破坏后,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替代原有的生态功能,其破坏损失至少是新工程投资的费用。计算通式为:L=V3Q ,L为损失货币值 ,V3为取代原功能工程的单位费用,Q为破坏量。 (4)生态破坏替代市场价值法:计算通式为: L=V4Q,L为损失货币值 ,V4为损失物的市场替代物的单位价格,Q为损失量。 (5)生态破坏调查评价法: 在缺乏价格数据时,不能应用市场价格法计算,这时可以通过向专家、环境使用者或受害者进行调查,获得人们对该生态被破坏赔偿支付的愿望,进行对该资源价值或保护措施效益的估价。 1.2 损失值估算指标选取 生态系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对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损失主要涉及到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等。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必须将指标划分为可操作的末级指标。Ai(i=1,2,3,……)为区域内各单项损失值, 保证指标之间相互独立,损失转化为货币值的函数P(A),P(A)=P(UAi) = ( (Ai)。皖南山区生态被破坏的方面较多,但主要可归纳如下指标:泥沙流失损失、N素流失损失、P素流失损失、 K素流失损失、森林释O2量损失、森林土壤持水损失、森林涵养水分损失、森林过伐损失、占用耕地损失、土地砂化损失、土壤次生潜育化、水库淤积损失、塘坝淤积损失、围湖致养鱼损失、围湖致其它水产损失、草场退化损失等。 1.3 计算公式 作者在进行以上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选定的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受损体(资源类型)的受损现状,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见表1。 表1 皖南山区生态经济损失计算公式一览表 Table 1 Formulas of estimating economical value in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 of south Anhui Privince 损失类型 公式 参数含义 破坏量  泥沙流失损失L1 L1=E× D(K-Q)B E为拦截1m3泥沙工程投资费用;K为侵蚀模数;Q为一般林地侵蚀模数;D为各侵蚀类型面积; B为土壤容重。 年增量  伴随泥沙流失的土壤养分损失L2 L2=D×Ei×T×Q×Bi i=1,2,3分别对应N素、P素、K素;化肥价格E取自统计年鉴中化肥混合平均价格; T为化肥有效投放系数; Q为养份纯量与化肥折算系数。 年增量  林地土壤涵养水分损失L3 L3=E×(D1×B1+D2×B2) E为1m3农林水库投资;D1为森林有效面积减少量;B1为单位面积林地与裸地土壤蓄水差; D2为针叶林面积年增加量;B2为单位面积混交林与针叶林地蓄水量差值。 累积量  森林减少致释O2量损失L4 L4=EDKQT E为O2 修正市场价格 ;D为森林有效面积减少量(公顷/年);K为森林生产力(m3/公顷·年); Q森林生产1t干物质释;T为木材比重。 累积量  枯枝落叶层持水损失L5 L5=EDKQ E为1m3农林水库投资;D为森林有效面积减少量,公顷/年;K为枯枝落叶层干重;Q吸水倍数。 累积量  过度采伐致成熟林减少人损失L6 L6=EDQ E为木材价格;D成熟林蓄积量年减少值(m3/a) Q为木材平均出材率 累积量  蓄水工程泥沙淤积损失L7 L7=∑E×Pi×Ki×B i=1,2,3,4分别表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和塘坝; P为库容;K为淤积系数;B为土壤容重;E为清淤费用 年增量  围湖造田致养鱼损失L8 L8=E×D×B×K×Q E为平均鱼价;D为围湖面积; B为养殖系数;Q为各地单位湖面鱼产量 累积量  围湖造田致水产业总损失L9 L9=E·D·B E为单位湖面渔业净产值;D为围湖面积;B为湖泊水面水产养殖系数。 累积量  围湖造田致其它水产品损失L10 L10=LW-LF LW围湖造田水产业总损失;LF养鱼损失。 累积量  湖泊泥沙淤积损失L11 L11=E×D×B E为清淤费用系数; D为泥沙淤积量;B为土壤容量。 年增量  二、三产业占用耕地损失L12 L12=D·P·K D为二、三产业占用耕地面积;P为平均年净产值;K为补偿系数。 年增量  土壤砂化损失L13 L13=D×E×P×Q D为砂化面积;E为粮食价格;P为粮食正常亩产量;Q为减产系数。 累积量  次生潜育化减产损失L14 L14=D×E×P×Q D为次潜面积;E为水稻价格;P为正常平均产量;Q为减产系数。 累积量  依据公式计算损失值关键在于公式中参数的确定。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专家咨询并参照前人[11--13]经验来确定参数,具体如下: (1)泥沙流失损失采用:L1=E1 D(K-Q)B 式中: E为拦截1m3泥沙工程投资费用(元/m3),取1.325。 K为侵蚀模数(t/km2·a) 其中: 轻度=1350;中度=3750;强度=6500;极强度=11500; 剧烈=20000; Q为一般林地侵蚀模数,取500tkm2·a;D为各侵蚀类型面积(km2);B为土壤容重,按《安徽土壤》取为1.3t/m3 (2)伴随泥沙流失的土壤养分损失采用:L2=D×Ei×T×Q×Bi 式中: i=1,2,3分别对应N素、P素、K素;化肥价格E取自统计年鉴中化肥混合平均价格: 2549元/t ;T为化肥有效投放系数,取3.33;Q为养份纯量与化肥折算系数: N→(NH4)2SO4:5.88; P→过磷酸钙:5.33; K→KCL:1.82;B为土壤中养分含量,取《安徽土壤》中的调查分析结论:全N为0.132; 速效P为4.98ppm;速效K为108.27ppm。据新安江等地的调查: 碱解N/全N=0.1069,所以计算中取有效态碱解N含量0.1069×0.132%=0.0141% (3)林地土壤涵养水分损失采用:L3=E×(D1×B1+D2×B2) 式中: E为1m3农林水库投资,取调查值0.94元/m3; D1为森林有效面积减少量,有效面积系指可比蓄积和覆盖情况下的面积;B1为单位面积林地与裸地土壤蓄水差(m3/公顷),取4.58m3/公顷;D2为针叶林面积年增加量;B2为单位面积混交林与针叶林地蓄水量差值,取值1.25m3/公顷。 (4)森林减少致释O2量损失采用:L4=E×D×K×Q×T式中: E为O2 修正市场价格(元/t),为630元/t;D为森林有效面积减少量(公顷/年);K为森林生产力(m3/公顷·年),取41.25m3/公顷·年; Q森林生产1t干物质释O2,取1.333t/t;T为木材比重,按林业厅提供的平均值为0.48t/m3 (5)枯枝落叶层持水损失采用:L5=E×D×K×Q式中: E为1m3农林水库投资,0.94元/m3 ,D为森林有效面积减少量,公顷/年;K为枯枝落叶层干重,按林业厅提供的本省森林均值,11050.05kg/公顷;Q吸水倍数取2.5 (6)过度采伐致成熟林减少损失采用:L6=E×D×Q 式中:E为木材价格,按统计年鉴中木材混合平均价,取为195元/m3,D成熟林蓄积量年减少值(m3/a);Q为木材平均出材率,取为56.12%。 (7)蓄水工程泥沙淤积损失采用:L7=∑E×Pi×Ki×B 式中:i=1,2,3,4分别表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和塘坝;P为库容;K为淤积系数(1‰×1/a):大型水库取1.0; 中型水库取2.0;小型水库取10.0;塘坝取50.0;B为土壤容重(1.3t/m3);E为清淤费用,全国平均值为1-3元/t,按清淤难度,E值确定如下:大型水库取3.0元/t;中型水库取2.0元/t;水型水库和塘坝取1.0元/t。 (8)围湖造田致养鱼损失采用:L8=E×D×B×K×Q 式中: E为各地市鱼价(元/kg);D为围湖面积(万公顷);B为养殖系数(全省平均0.4448,总养殖面积/可养面积);Q各地单位湖面鱼产量(kg/公顷·年)。 (9)围湖造田致水产业总损失采用:L9=E×D×B式中:E为各地市单位湖面渔业净产值(元/公顷·年);D为围湖面积;B为湖泊水面水产养殖系数(0.4448)。 (10)围湖造田致其它水产品损失采用:L10=围湖造田水产业总损失-养鱼损失 (11)湖泊泥沙淤积损失采用: L11=E×D×B式中:E为清淤费用系数,取3元/t;D为泥沙淤积量;B为土壤容量,1.3t/m3 (12)二、三产业占用耕地损失采用:L12=D·P·K式中:D为2000年二、三产业占用耕地面积;P为平均年净产值,按统计年鉴中的90年不变价计2960.7元/公顷;K为补偿系数,按本省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取为5.0。 (13)土壤砂化损失采用:L13=D×E×P×Q式中:D为砂化面积,数据取自《安徽省农业区域资源数据集》;E为粮食价格,按统计年鉴中粮食平均混合价格价取为0.73元/kg;P为粮食正常亩产量,取《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全国均值3930kg/公顷;Q为减产系数,按《2000年中国的环境》中有关资料取为30%。 (14)次生潜育化减产损失采用:L14=D×E×P×Q 式中: D为次潜面积,分区主要数据来自各县调查;E为水稻价格;P为正常平均产量;Q为减产系数,取20% 2 皖南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2.1自然条件 皖南山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黄山市区、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石台、旌德、东至、贵池、青阳、泾县、宁国、广德、宣州共15个县(市、区),土地面积2709731hm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和盆地交织,其中山地约占55%、 丘陵约占35%,山间盆地、河谷平原和水域约占15%。天目山屹立在皖浙边境,黄山、九华山耸峙在皖南中央,三大山系构成了皖南三组相对隆起的中山地貌,山体高度一般在800-1500 m之间,其中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m,为全省最高峰。发源于中山区的新安江、 青弋江和水阳江三大水系,沿着构造线发育,贯穿于整个皖南山区。 本区处北亚热带南缘,其南部接中亚热带北缘,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丰富、雨热同季、生长期长。全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mm,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3.7Kcal/cm2,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 区内地带性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壤,且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差异还有黄棕壤、山地草甸土分布,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等。地带性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部分县市位于中亚热带北缘,也反映其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性类型,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树种主要有青冈栎、苦槠、甜槠、鸟楣栲、石栎、青栲、樟、红楠、紫楠、木荷等。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枫香、麻栎、锥栗、栓皮栎、化香、枫杨、鹅耳栎、泡花树等。 2.2 生态被破坏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大,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目前,皖南山区生态被破坏主要表现在: (1)森林资源破坏。据统计,全区森林面积现有17876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少,皖南山区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高达60一70%,目前下降到31.8%。而且森林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林相由原来的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多层次的结构转变成灌木、草本为主的简单结构,林木高度大幅度下降[11]。森林面积锐减,结构简单的现状,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大增,河湖淤塞。据调查,1949年以来水田江、青七江中下游河床普遍淤高1一1.5m,少数河段达2—3m,新安江屯溪河段淤积2m左右。造成森林土壤持水减少, 涵养水分损失。本文未考虑林相变化造成的直接损失,而以林相变化加重了水土流失来替代。(2)水资源破坏。由于水土流失加重,水库、塘坝、湖泊淤积,使库容减少,河道淤塞,通航里程缩短。围湖造田,一方面使汛期调洪能力下降,同时也造成了渔业和其它产业损失,使复杂多样的生态循环单一化。(3)土地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 9165.6平方公里, 约占全区面积的33.82%,造成大量的有机成分流失。第二、第三产业占用耕地逐年增加,土壤次生潜育化严重,土地质量下降。(4)草场资源退化。皖南山区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分布零星,过度放牧,只放不养,造成草场退化。 3 生态破坏损失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3. 1 类型损失强度 经计算,2000年皖南山区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达27309.32万元。 生态破坏损失值占当年农林牧渔生产总值的4.42%。生态破坏的要素分布表现出:森林资源破坏损失最多,占全区总损失的49.85%,其次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损失.分别为23.13%和18.09%。草场资源破坏损失只占8.9%。见表2。其原因与皖南以低山丘陵为主体的脆弱生态系统有必然的联系。 表2皖南山区生态系统损失值(单位:万元) Table 2 Economic Loss Value in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Souther Anhui 地名 森林资源损失 水资源损失 土地资源损失 草场资源损失 合计  黄山市区 歙县 休宁县 黟县 祁门县 宣州 郎溪县 广德县 宁国市 泾县 旌德县 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 合计 26.07 2395.71 1955.41 430.16 818.88 672.82 197.18 2263.66 1576.07 1526.88 452.88 2003.8 1332.58 429.73 870.35 17679.44 315.35 396.5 232.44 67.08 100.23 819.24 699.85 310.7 495.99 1472.64 123.5 736.52 1574.64 209.65 460.74 7596.66 323.66 1070.08 143.29 99.28 73.33 1751.51 393.45 388.5 298.14 357.09 97.72 733.83 389.93 16.34 97.33 6094.49 60.38 481.11 170.6 22.3 55.08 0.000 80.93 323.88 115.68 428.63 61.67 442.7 592.25 63.43 151.39 3120.58 783 4343.4 2501.74 845.1 1047.5 3243.57 8552.86 3286.74 2485.88 9557.86 735.77 3916.85 3889.4 719.15 1579.81 27309.32  图1皖南山区生态系统损失值(纵坐标单位:万元) Fig 1 Economic Loss Value in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Souther Anhui 从图1可见,2000年皖南山区森林资源损失以歙县最高, 黄山市区最低;水资源损失以东至县最高, 黟县最低;土地资源损失以宣州区最高, 石台县最低;草场资源损失以东至县最高, 宣州区最低。作者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1)自然地理状况如土地面积和类型、地质地貌以及气候水文等因素控制了各地的物质循环的方向和强度。如东至县东南为山区,西北为沿江平原,水域面积广阔,但接受大量来自山地丘陵的沉积物,河流湖泊淤积严重,河滩草地季节性水毁导致该县水资源和草地资源损失最大。(2)人类活动改变自然过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砍伐,使宣州、歙县两地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成为全区之最。相反,由于环保意识强、保护措施得力,黄山市区和黟县(均为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地)森森和水资源损失最小。从图1四种类型损失值变化曲线,所表现出波峰波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森林、水和土地资源损失曲线拟合更好,揭示了它们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原因是生态系统要素间相关性导致的结果。 3. 2 生态破坏损失强度差异分析 皖南山区2000年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面积损失强度地区差异明鲜。面积损失强度小于每公顷60元的有黄山市区、祁门县、石台县等,此三县(区)为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古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所在地。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宣传教育,环境立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自觉行为。这些县区单位面积生态损失值小,也验证了生态保护取得了成效。而生态破坏值大于每公顷150元的广德、宣城、泾县、贵池、歙县山地与平原(长江沿江平原或屯溪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属生态脆弱带。 表3皖南山区生态破坏损失面积强度(元/hm2 ) Table 3 Economic Loss Intensity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Souther Anhui 地名 森林损失面积强度 水资源损失面积强度 土地资源损失面积强度 草场资源损失面积强度 总损失损失面积强度  黄山市区 歙县 休宁县 黟县 祁门县 宣州 广德县 宁国市 泾县 绩溪县 旌德县 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 1.38 92.68 90.92 50.15 37.01 44.91 106.71 64.65 74.91 81.77 49.98 96.90 49.51 30.39 77.94 16.73 15.34 10.81 7.82 4.53 54.69 14.65 20.34 72.25 7.31 13.63 35.61 58.50 14.83 41.28 17.17 41.40 6.66 15.57 3.31 116.92 18.31 12.23 17.51 22.79 10.78 35.48 14.49 1.16 8.72 3.20 18.61 7.93 2.60 2.49 0.00 15.27 4.75 21.03 13.60 6.81 21.40 22.00 4.49 13.56 41.53 168.02 116.32 98.52 47.35 216.53 154.94 101.97 468.94 143.41 81.20 189.40 144.50 50.86 141.53   图2生态破坏损失空间强度(纵坐标单位:元/hm2 ) Fig 2 Economic Loss Intensity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Souther Anhui 从图2可见,2000年皖南山区森林资源损失强度最高为广德县,最低仍为黄山市区;水资源损失强度也还是东至县最高, 祁门县最低;土地资源损失强度同样是宣州区最高, 石台县最低;草场资源损失强度以东至县最高, 宣州区最低。这一结果同样验证前文的分析。 表4皖南山区生态经济损失产值强度(单位:万元/公顷) Table 4 Economic Loss Strength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Souther Anhui 地名 森林资源损失产值强度 水资源损失产值强度 土地损失产值强度 草场损失产值强度 总损失产值强度  黄山市区 歙县 休宁县 黟县 祁门县 宣州 广德县 宁国市 泾县 绩溪县 旌德县 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 0.0045 0.5845 0.3366 0.1176 0.1072 0.2695 0.1458 0.1178 0.1504 0.1777 0.0928 0.5992 0.3760 0.1945 0.3312 0.0701 0.7131 0.3349 0.6513 0.7370 0.0471 0.0726 0.2627 1.1064 0.0740 0.0924 0.0431 0.1445 3.7438 0.2341 0.0150 0.0440 0.0081 0.0160 0.0083 0.0265 0.0204 0.0125 0.0220 0.0202 0.0089 0.0253 0.0132 0.0032 0.0067 0.0057 0.0320 0.0197 0.0056 0.0165 0.0000 0.0214 0.0078 0.0311 0.0211 0.0100 0.0311 0.0425 0.03476 0.0230 0.0172 0.0987 0.0766 0.0607 0.0526 0.0305 0.0609 0.0460 0.2302 0.0616 0.0315 0.0615 0.0672 0.0779 0.0616  注:森林资源损失产值强度为:森林资源损失值/林业产值;水资源损失比为:水资源损失值/渔业产值;土地损失比为:土地损失值/农业产值;草场损失比为:草场损失值/牧业产值;总损失比为:总损失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图3 皖南山区生态经济损失产值强度(纵坐标单位:万元/公顷) Fig 3 Economic Loss Strength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n Souther Anhui 生态破坏损失产值强度是指某种资源破坏损失值占与此相关产业的当年产值比。经计算皖南山区生态破坏总值相当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42%。森林资源损失产值强度大于25%的歙县、休宁、宣城、青阳、贵池、东至等县(区)均处在山地向平原、盆地过渡带,与面积强度值具有一致的结论。由表4、图3可见,各种资源损失平均产值强度草地资源最小为0.0201元/公顷,水资源最高为0.5551元/公顷,石台县水资源损失产值强度居各县之首。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本区畜牧业发展已达一定水平,而水产业发展尚不够。水热因子是本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参考文献[10]曾得出过同样的结论。 4.结论 估算皖南山区生态系统经济损失,可采用将损失转化为货币值的方法,即:损失函数P(A),P(A)= (P(UAi)= P(Ai) ,Ai(i=1,2,3,……)为各单项损失值。经估算2000年皖南山区生态系统经济损失值达27309.32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42%,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损失最多占全区总损失的49.85%, 其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损失分别为23.13%和18.09%,草场资源破坏损失只占8.9%。上述原因与皖南以低山丘陵为主体的脆弱生态系统有必然的联系。 参考文献 [1]Ma,S-J,Wang,Y-S.social-economy-nature complex ecosystem. Journal of ecology,1984,4(1):1-9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2]Costanza R,d Arge R,de Groot R .el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 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Nature 1997,387:253—260 [3] Mark T. Brown Serqio Ulgiati:Emergy evaluation of the biosphere and natural capital Ambio Vol.28 sept 1999. 486-494 [4]Chen,Z-X ,Zhang,X-S et al.2000.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ain. Sci Bull,45(1):17-22 陈仲新,张新时等.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22 [5]ZongY-G,Chen H-C et al.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value of regional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Lingwu city. Geography reaserch ,2000,19(2):148-155 宗跃光,陈红春等.地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结构分析---以宁夏灵武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0,19(2):148-155 [6]Xiao,Y,Xie,G-D et al. Economic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Mangcuo lake drainage basic.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3,14(5):678-680 肖玉,谢高地等.莽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变化研究[J]. [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678-680 [7]Xu,S-L.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conomic loss of ecological resource destruction.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 s1997,12(2):160-168徐嵩龄.生态资源破坏经济损失计量中的概念和方法的规范化[J].1997,12(2):160-168 [8]Zhao,S-L ,Yin,M et al The assessment on economic and eco-value los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Shandong province, Economical geography 2002,22(5):616-619刘晨,伍丽萍.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计算[J],水利学报,1998,(8):43-46 [9]Anhui statistic bureau.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Anhui Province(2001年)(NO.13,Beijing:Natinal statistical press,2001安徽统计年鉴(2001)北京:国家统计出版社,2001 [10]Xu,X-W.The features of natur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oper exploration of them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in southern Anh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1999,17(2):188-191许信旺.皖南山区农业自然资源特征及合理利用途径[J].山地学报,1999,17(2):188-191 [11]Zhou,B-G,Chen ,W-J.An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soil erosion and measures of the prevention in the mountains and hills of Anhui province.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1992(3):87-93 周秉根,陈武俊 安徽山地水土流失成因与防治对策,安徽师大学报1992(3):87-93 [12]Zhang,H-M,Ge,X-M.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y system .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3 张慧勤,过孝明.环境经济系统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第 13 次课 25-26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讨论环境污染现状,生态破坏,引出第十四章环境污染防治。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14—1;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3)  教学要求:主要讲授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了解解决水污染的基本科学技术手段。  重 点:水污染防治对策。  难 点: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4—1——1学时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3)——1学时  课后作业  1、工业水污染技术性控制对策有那些?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类型: 工业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 农村水污染。 一、各类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一)、工业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宏观性控制对策:工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应按照“物耗少、能源少、占地少、污染少、运量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限制发展那些能耗大、用水多、污染大的工业。 技术性控制对策:(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按照国家《海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到2005年我省COD排放量应控制在38.6万吨,但2003年实际排放量为61.5万吨。 (4)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 管理性控制对策: (二)、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城市废水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 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农业节水可以采取的各种措施有: ①大力实行喷灌、滴灌等各种节水灌溉技术; ②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定额,实行科学灌水; ③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渠利用系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废水的物理处理法 (二)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三)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四)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城市废水的一般处理工艺流程 三、城市废水资源化 (一)城市废水资源化的意义 (二)废水资源化途径与再生水水质标准 1、废水资源化途径 2、再生水水质标准 (三)城市废水资源化实例 四、流域或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第 14 次课 27-28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讨论环境污染现状,生态破坏,引出第十四章环境污染防治。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14—2;§14—3;  教学要求:主要讲授水、大气和固废污染防治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了解解决环境污染的基本科学技术手段。  重 点: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难 点:固体废物的综合治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4—2——1学时 §14—3——1学时  课后作业  1、论述处置固体废物的途径有那些?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 一、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规划: 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1996.5 2、“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全面启动,1996.9 3、《节约能源法》颁布实施,1997.11 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 二、洁净煤技术 (一)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 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加工利用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 4个领域:煤炭加工,高效洁净燃烧和发电,煤转化,污染排放控制及废弃物处理。 涉及行业: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冶金。 组织实施情况:选择14项技术,按3个层次组织实施 (二)中国洁净煤技术研究进展 1、选煤 2、型煤 3、水煤浆 4、硫化床燃烧 5、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6、煤炭汽化和液化 7、污染控制 8、煤系废弃物综合利用 三、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一)世界清洁能源的发展 1、地热能 2、风能 3、太阳能 4、氢能技术 5、核能 6、燃料电池 (二)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 1、天然气 2、水电 3、太阳能和风能 4、生物质能 5、核能 四、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的举措 两控区总面积:109×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1.4%,其中酸雨控制区面积约为80 ×104km2,占国土面积的8.4%。 五、机动车污染控制 (一)中国机动车排气污染特点 城市机动车车速低 汽车设计落后 燃料油性能差,芳香族成份含量高 柴油中硫的含量高 (二)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措施 1、调整交通需求 2、清洁油品 采用无铅汽油 提高汽油辛烷值 3、清洁汽车 (1)机内净化 (2)机外净化 4、配套法规和标准 5、发展公共交通车 6、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 六、工业污染控制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和强化环境管理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一、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策与措施 (一)城市固体废物 1、逐步改变燃料结构 2、净菜进城、减少垃圾产生量 3、避免过度包装和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4、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 5、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6、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二)工业固体废物 1、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2、推广清洁生产工艺 3、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一)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 1、物质回收 2、物质转换 3、能量转换 (二)废物资源化技术 1、物理处理技术 2、化学处理技术 3、生物处理技术 (三)资源化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1、城市垃圾  2、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1)、提取各种金属 (2)、生产建筑材料 (3)、生产农肥 (4)、回收能源 (5)、取代某种工业原料 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一)、焚烧处理 1、焚烧处理废物类型 2、废物焚烧炉 3、焚烧处理技术指标 (二)、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 1、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管制有害废物。 (2)最大限度的将有害废物与生物圈相隔离。 (3)集中处置。 2、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方法 (1)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 (2)填埋厂的基本构造 自然衰减型填埋场 全封闭型填埋场  第 15 次课 29-30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讨论环境污染现状,生态破坏,引出第十五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十六章国际环境公约。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五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六章国际环境公约  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了解目前一些国际环境公约以及我国加入国际环境公约的情况。  重 点: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难 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十五章生态环境保护——1学时 第十六章国际环境公约——1学时(自学为主)  课后作业 1、我国签署的保护大气的国际环境公约有那些? 2、简述生态保护的对象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5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保护的对象和类型 一、对象 ①现有的野生资源与环境; ②正在利用的已经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资源与环境。 ③农业生态环境、耕地肥力、城市生态环境和水源地的水质 二、主要类型 维护、保护、恢复和重建 三、时空尺度 (一)空间尺度 (二)时间尺度 第二节 生态保护的目标、原理和对策 一 目 标 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健康生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用大约50年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存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21世纪中叶,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化”(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生态环境预防检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二 原 理 (一)生态学原理 (二)工程学原理 (三)生态经济学原理 三 对策 (一)工程治理 (二)生物防治 植被恢复 (三)生态系统整合性 整合性主要是指生态系统水平上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合理高效流动,系统具有多样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三节 自然保护 一、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功能性质的包括陆地或海域大自然保护区的总称。 保护对象:主要是著名的、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其所含的动植物 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 三、森林保护 四、景观保护 五、文物保护 六、水源保护 七、水土保持 八、防护林带 第四节 农业生态保护 一、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是指以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为目的,以某些特定的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尽可能发挥农业内部的资源潜力为基础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三、土壤保护若干措施 拦砂坝—控制细沟侵蚀及沟壑冲蚀 等高耕种—控制片状侵蚀 种植防风林及植被覆盖—控制风蚀 民间作物保护 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五、生态农业 第五节 其它保护 一、湿地保护 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m以内,积水期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群落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它有三大生态作用:一是为促进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减缓大气温室效应;三可以缓解海水赤潮。 ?中国有占世界1/10的湿地资源,总面积6600万公顷。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里,新建保护区333个,使湿地保护区的总数达到643个,保护区面积占天然湿地总面积的90%以上。 首批被列入的7块国际重要湿地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香港米埔湿地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 世界湿地日: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地保护,决定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二、草场保护 第六节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污染 人为污染 工业化农业的隐患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共分8个类型的区域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晋、陕、蒙、甘、宁、青、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川、黔、滇、渝、鄂、湘、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 (三)“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本区域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干旱地区。 (四)南方丘陵红壤区。本区域包括闽、赣、桂、粤、琼、湘、鄂、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 (五)北方土石山区。本区域包括京、津、冀、鲁、豫、晋的部分地区及苏、皖的淮北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 (六)东北黑土漫岗区。本区域包括黑、吉、辽大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 (七)青藏高原冻融区。本区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风力侵蚀面积22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104万平方公里。 (八)草原区。我国草原分布广阔,总面积约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主要分布在蒙、新、青、川、甘、藏等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第十六章 国际环境公约 第一节 气候变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11日)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0日)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口措施 能源措施 生态措施 1995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4.54 亿公顷,其中发达国家为 14.93 亿公顷,占 43.2%;发展中国家为 19.61 亿公顷,占 56.8%。就国家而言,俄罗斯联邦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占 22.1%;其次是巴西,占 15.9%;第 3 位是加拿大,占 7.1%;第 4 位是美国,占 6.2%;第 5 位是中国,占 3.9%。上述 5 国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 55.2%。世界人均森林而积为 0.6 公顷,其中发达国家的为 1.1 公顷;发展中国家的为 0.5 公顷。现在,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 0.11 公顷,排列在世界第 120 位。 第二节 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22日),1988年9月22日生效。 2、经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16日)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 ?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10 月23日)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1983年9月13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 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现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 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6) 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别报告》(1994) 具体行动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2、移地保护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面积14337公顷,1983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和猕猴。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最高海拔2116米。清代,视雾灵山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严禁砍伐树木,以致林木繁茂,形成了郁闭的天然林。且森林植被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形成垂直带,具有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性,是研究森林植被变化的“天然实验室”,因而为中外学者所重视。保护区内还分布有猕猴、斑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并为我国猕猴分布的北限。 河北围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17°18ˊ-117°35ˊ,北纬42°10ˊ-42°20ˊ,总面积7300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亚高山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蒙古高原东南沿,地貌属高原台地,平均海拔1750米,区内有大小1个,水域面积8公顷,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建群种主要为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次之。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为华北亚高山草甸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由于 本区位于东北、华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地带,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每 平方米种子植物达25种以上,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8种以及白鹤、黑鹤、大鸨、大天鹅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20种,为我国中温型森林草原地带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另一方面,本区位于西辽河和滦河和发源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稳定度低,容易引起沙化退化。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修正案(1995年9月22日) 3、1990年2月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巴塞尔公约》,1992年5月5日生效。 4、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巴塞尔公约》的要点:各缔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和进口;建立预先通知制度和批准制度;有害废物和非法越境转移视为犯罪行为。 第五节 海洋环境保护 ? [海洋综合类] ?????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 日)。[油污民事责任类] ????? 2、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11月29日) ????? 3、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议定书(1976年11月19日)[油污事故干预类] ????? 4、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1969年11月29日) ????? 5、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1973年11月2日)[油污事故应急反应类] ????? 6、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0年11月30日)? [防止海洋倾废类] ????? 7、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1972年12月29日) ????? 8、关于逐步停止工业废弃物的海上处置问题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 ????? 9、关于海上焚烧问题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 ????? 10、关于海上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决议(1993年11月12日) ????? 11、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的1996年议定书(1996年11月7日) [防止船舶污染类] ????? 1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3年11月2日) ????? 13、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1978年2月17日) 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永续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我国主张: ① 公海为全人类所共有,应保护公海资源不受掠夺,公海环境不受破坏; 第 16 次课 30-32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讨论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引出第十七清洁生产原理和评估方法。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原理和评估方法。  教学要求:讲授清洁生产的概念、思想以及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重 点: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难 点: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7—1——1学时; §17—2,§17—3——1学时  课后作业 1、清洁生产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资料 1、何强,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洁生产,习德立,《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六篇 清洁生产 如前所述,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引起的。其中,工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尤其值得注意。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工业发展的模式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将着重讨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的全新的工业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的原理 和评估方法 第一节 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一 工业系统 (一)工业系统的构成 工业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总和。 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 (二)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 二、工业的两重性 工业产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 价 值 三、工业社会的指数增长规律 指数增长可用下式表达: A= A0ert A----某一增长值 A0----某初始值 r------增长率 t------时间 四、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 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 (二)、在环境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产 (三)、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工业的生态化 末端治理模式的缺点: 五、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是人类赖其得以审慎和合理地达到并保持一种企望使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方法。根据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系统不是与周围环境隔绝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系统的观点在于谋求包括从原料到产品,到用过的产品以至整个物质循环的优化,优化的要素包括资源、能量和资本。”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探索工业生态化的途径 (三)在工业的规划和管理中运用生态原则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概念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 (一)清洁生产的提法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 (三)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程 二、清洁生产的概念 欧洲专家倾向于下列提法:清洁生产为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来说,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的概念归纳如下: 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①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②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墙的风盼。 清洁生产包括下面3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 3、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及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一、技术评价 评价内容: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安全、可靠性;成熟程度;对设备的要求;操作控制的难易。 二、经济评价 原则:按国家计委1987年公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进行 评价方法:采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部分。 三、环境评价 (一)、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描述产出单位产值或产量的产品(服务)所伴随的主要物质消耗和排放水平。 (二) 特殊指标 (三) 延伸指标 第 17 次课 32-34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清洁生产的原理和评估方法,引出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八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应该从那些方面考虑。  重 点:实施清洁生产的7个方向。  难 点:清洁生产的审核。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8—1;§18—2——1学时 §18—3;§18—4——学时  课后作业  1、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有那些? 2、什么是ISO14000?  参考资料  清洁生产,习德立,《重庆大学出版社》。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第18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工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与综合防治 一、全过程控制 二、综合防治战略 ①从污染预防的角度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例如,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减少煤炭用量等。 · ②从环境的制约因素考虑工业的布局。例如,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建立各种清洁生产工业区、资源开发区和无废排放工业小区。 ③建立经济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一体化体系。 ④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⑤建立包括政府法规体系、健全机构建设和配套资金保证的清洁生产运行机制。 ⑥完善和拓展环境管理制度。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等各项现行制度中引入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要求,实施IS014000。 ⑦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示范、转让、咨询、信息传播和培训。 ⑧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清洁生产。 ⑨吸引公众参与。例如,美国在10年前成立了全国污染预防圆桌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总统出面揭幕的全国污染预防周。 ⑩扩大国际合作。 第二节 实施清洁生产的7个方向 一、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综合勘探 (二)综合评价 (三)综合开发 (四)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的一个新发展,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结合起来考虑,使生产过程的动力技术过程和各种工艺过程结合成一个一体化的动力—工艺过程。 动力—工艺一体化方法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提高电站或工业动力装置所用燃料的利用率,使燃料的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图18—3为煤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图18—3)。 动力—工艺一体化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在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石化、建材),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高温物流和高压气体所载带的能量,以降低能耗,甚至维持系统的能量自给。 二、改革工艺和设备 (一)简化流程 (二)变见间歇操作为连续操作 (三)装置大型化 (四)适当改变工艺条件 (五)改变原料 (六)配备自动控制装置 (七)换用高效设备 (八)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新工艺 三、组织厂内的物料循环 ①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工序中。 ②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 流程中。 ③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过适当的处 理后作为原料返用于本厂其他生产过程 中。 四、加强管理 五、改革产品体系 六、必要的末端处理 七、组织区域内的清洁生产 第三节 清洁生产审核 一、概述 环境审核是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条件、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 二、审核步骤 第四节 ISO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ISO14000 (一)ISO简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由100多个国家的标准化组织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任务是:推动标准化,使之成为促进国际贸易的一种手段。 (二) ISO14000的框架结构 ISO 技术委员会 (TC207) 分委员会 (SC1—SC6) (三)ISO14000的特点 1、权威性 2、普适性 3、自愿性 4、可操作性 5、持续性 二、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EMS)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和评审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和管理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①识别有关的环境法规的要求; ②识别企业活动所涉及的环境因素; ③为环境管理制定一个适宜的环境方针; ④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优先措施; ⑤经常性地监测企业的环境行为; ⑥评价该体系的运作效率,促进体系的改 进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新 的要求。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 ①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②确保组织自身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③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 ④谋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⑤对符合该标准的情况作出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根据IS014001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由5大部分(一级要素或阶段)组成,它们是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过程应仅仅围绕着下列基本问题展开: ①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②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是否正确 ③实施情况是否良好 ④体系是否充分适合于组织的环 境方针和目标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四、中国推行ISO14000的具体办法 第 18 次课 35-36 学时 上次课复习: 复习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相容这一目标,光抓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是不够的,而应当从产品抓起,引出第十九章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第二十章清洁生产实例介绍。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第二十章 清洁生产实例介绍。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LCA方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LCA评价  重 点:LCA评价掌握LCA方法的基本思想  难 点:LCA评价方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教学,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1学时 第二十章 清洁生产实例介绍——1学时(自学为主)  课后作业   参考资料  1、习德立.试论评价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中国清洁生产,1998,12:1(1).18-20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第一节 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产品系统 二 、 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是指产品系统从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制作、运销、使用复用、再循环,直至最终处置和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评估 一、LCA的发展简史 二、LCA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产品的环境标志 一、背景 二、目标 (一)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增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 (三)促进销售 (四)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 (五)保护环境 三、三种类型 四、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基本方法 (一)确定授予环境标志的产品类别 (二)确定授予标志的标准和尺度 (二)制定标准图形 五、中国的环境标志制度 第四节 产品的生态设计 基本思想 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 1、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 2、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3、加工制造技术的优化 4、建立有效的运销体系 5、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 6、产品使用寿命的优化 7、产品报废系统的优化 讲座:安徽生态省建设的意义与优劣条件分析 2003年安徽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安徽”。38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为安徽生态省建设出谋划策。安徽建设生态省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安徽生态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将有助于生态省建设的目标确定和组织实施。 1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1.1生态建设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它以协调人类生态系统(人口、资源、环境)和人类经济系统(人口-生产—消费)的相互关系为己任。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复合系统,即由人口—资源—环境--生产—消费系统相互耦合而成的多功能复合系统。传统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发展目标,很少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的相互关系,很少考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强调在客观认识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把经济发展、经济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发展、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力求人口—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既给人类生存创造出先进的经济基础.又给人类生存创造出优美的生态基础.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持续进化. 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以人为主体的技术中介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殖和信息传递的结构单元,它的最终目标是把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相互协调为一个投入产出的整体转换系统,构成具有良好生态经济效益的生态经济再生产.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再生产,包括3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即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过程、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 自然生态的再生产过程。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生产、消费过程以及价值、效益时,一般只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忽视生态规律的作用。只有生态经济学才综合研究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综合研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融合统一、生态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融合统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统一,从而体现出生态经济系统的融合性。 1.2生态省建设的内涵 生态省建设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意识,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进、协调,在省域范围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省域范围内的生态经济涵盖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包括第一产业中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第二产业中以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产出、循环型为特征的生态工业;第三产业中以休闲、健身、观光和陶冶情操为特征的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特别是作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桥梁和最佳结合点的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还应建设生态文化。文化有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理念、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知识的积淀,是反映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的深层次认识。生态文化是倡导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等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进而建立"诚实、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建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念,建立"科学、合理和健康的需求而不是奢侈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生产方式与消费理念,并将其贯穿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之中;建立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生产发展观,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甚至只污染不治理、只破坏不保护"的传统生产发展模式等。事实上,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达到共识,是人们在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环境价值观、经济发展观、生产消费观的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过程经历了增长的极限观理论、没有极限的增长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理论。 1.3生态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多样的理解。生态学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十分强调要从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应尽量减少生态退化,坚持一切生物皆有其生存的权力.他们认为,如果存在生态退化,相应的发展就不能被认为是可持续的。经济学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则是强调把可持续发展视为维持乃至改善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这也就是说,要把发展一直持久地坚持下去,必须把各类自然资源的储量维持在某一水平上,以便使后代至少保持当代人的产出。 总起来说,以上各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虽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或者说对世界与发展大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过仔细地研究和分析也不难发现,在核心思想上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必须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使它的可持续性不仅在当代不受到损害和破坏,而月后代也应如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尽管不够完善或不够令人满意,但该概念的产生不是随意的、偶然的,而是在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及她所主持的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900天时间的调查研究,于1987年4月发表长篇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的,它的基本含意还是反映了当代的科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正因为如此,这个定义方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进而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不完善之处有待在今后的大量实践中加以总结、完善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 (1)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对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或者说,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这是因为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发展质量,这是满足当前和将来人民需要和增强综合实力的一条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和人口猛增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谈到可持续发展是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目的。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逐步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首先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进而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来促进社会的发展:片面强调和忽视某一方面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要想保持其可持续性又有利于有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和经济发展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去努力提高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3)强调发展的代际和代内观念.这就是说,在发展问题上,一定要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去对待发展的历史性和时间上的一致性,不能随意割断历史和忽视当代和后代的相互平等以及当代各方面与后代的平衡。具体地说,就是在发展社会经济时,不仅不允许部分人或地区的发展以损害另一部分人或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而且也决不允许当代人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久地发展下去。江泽民同志论述若干重大关系时曾讲到,“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一重要指示的主要精神实质在于告诫大家在发展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代际间的问题,实际上也充分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4)强调发展一定要充分认识和妥善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他们协调一致求得相互平衡.也有人把这一重要含义概括为,强调发展空间上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两种含义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这一观点的重要依据不仅在于符合理论上的要求,而且也是由当前和未来面临的严重形势所决定.尽人皆知,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全世界面临的人口不断膨胀、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下降三个问题最为突出,不断威胁着当代经济的发展,且决定着未来人类的命运。因此,要想使发展持续下去,就必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得到协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要达到这一目标,探讨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省建设就是这一模式的实践选择。 1.4生态省建设是学科综合性趋势的创新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对象的分析可知,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是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形成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众多学科。可持续发展这一研究课题是现有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并发展起有效的研究方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由“人”和“地”构成的“人地系统”。此研究对象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进行研究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是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并与它们处于同一科学体系结构层次的一大科学体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现有研究方法(经典的数学、物理方法和现代的系统科学方法)均不能胜任这一学科的研究任务,需要建立起全新的研究方法来完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站在哲学的高度提出了今天方为世人所重视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重大科学研究方向,并为其构造出了学科体系框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这是学科综合发展趋势的理论创新。 1.5安徽生态省建设的现实意义 我省建设生态省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建设“生态安徽”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从安徽省情看,建设生态省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作为欠发达省份,要想实现赶超目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安徽”这一审时度势的重大决策,找准了安徽发展的最佳定位,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 建设"生态安徽"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省,打造"生态安徽"品牌是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根据我省生态环境特点,合理利用优质自然资源,运作生态资产,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创建绿色文明,逐步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建设"生态安徽"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省力的需要。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呈加快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了WTO,经济发展必须要融入世界经济。随着各种关税壁垒逐渐被打破,但"绿色壁垒"在各国间形成,并日趋强化,绿色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的刚性制约。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轻工大省、旅游大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外向经济不断拓展,工、农业产品的出口与旅游服务将不断增加,外向型经济发展将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建设"生态安徽"将有利于我省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建设"生态安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不仅仅包括社会、经济指标,还必须要有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力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生态安徽"的内涵来看,涵盖了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优美环境等诸方面。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以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结构合理、总体竞争能力强;现代绿色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民主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程度高;城市和乡村环境优美,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和基本消除。充分说明了创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 第三、建设"生态安徽"是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九五"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并将成为今后我省中长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从我省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赋存、经济发展潜力与优势等诸方面来考察,我们必须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长久支撑能力。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推行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和循环经济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降低环境成本,而且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建设生态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第四、建设"生态安徽"是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我省环境保护工作之所以取得了重要进展,是因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流域污染防治与工业污染防治的中心,重点突出,有力地推进了环境保护工作。但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环保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必须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转变观念,要有新思路,才能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日显重要,要真正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并重,必须要找到新的工作"抓手"。因此,我省工业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果、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积极开展"创模"的基础上,建设"生态安徽"将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环保工作的"抓手",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2 建设"生态安徽"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2.1基于生态省建设的省情分析 我省的基本省情是:人口多,经济总量小,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具有一定优势。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将承受非常沉重的压力,常规的发展思路难以摆脱制约发展的诸多因素。建设生态省,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大降低环境成本,缓解和降低环境压力,而且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大开放战略的实施。 表1安徽省与其它生态省生态经济指标比较表* 地区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全国 960 129 10.06 74772.4 6048.3 2221.24 2 090.1 81.32 42.82  吉林 18.76 140  6.80 1446.9 5505.8 1484.02 2 186.3 74.56 38.26  黑龙江 45.4 83  6.85 2708.5 7220.6 2068.25 2 308.3 82.10 38.11  浙江 10.18 436  4.93 4638.2 10458.3 2022.77 3 684.2 86.26 42.51  安徽 13 471  9.30 2670.0 4357.7 1104.62 1 808.8 72.57 44.57  福建 12.17 270 6.32 3000.4 9141.9 3560.94 2 785.7 80.78 59.87  海南 3.39 219 13.56 409.9 5516.3 4253.3 1 916.9 63.09 59.98   地区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 x18 x19 x20  全国 66.84 55.05 46.41 16.36 10.58 1.14 25.68 1489452 12.0 401.70 0.68  吉林 66.65 55.12 46.97 8.13 32.35 1.60 41.92 38565 14.7 690.50 0.96  黑龙江 65.50 54.80 45.87 9.18 41.53 1.57 30.86 46332 12.4 830.20 0.94  浙江 69.66 48.52 43.91 18.38 4.20 1.12 23.07 35555 8.0 340.30 0.67  安徽 67.75 56.51 52.36 20.17 3.05 0.74 15.67 40444 6.6 459.60 0.44  福建 66.49 55.17 52.81 17.45 8.80 0.75 23.79 20685 6.3 294.10 0.45  海南 66.93 62.97 57.03 14.11 9.05 0.47 17.20 1878 2.5 289.60 0.2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表中X1:面积(万平方公里)X2: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X3:人口自然增长率(%)X4:GDP(亿元)X5:人均GDP(元/人)X6:人均水资源(M3/人)X7:农民人均收入(元)X8:非农产值/GDP(%)X9:区域环境水平X10:预期寿命(1990)X11:农村恩格尔系数X12:城镇恩格尔系数X13:成人文盲率(%)X14:人均生物量(吨/人)X15人均能源消费(吨/人)X16万人拥有大学生数X17:各地科技活动科学家、工程师X18:万人拥有科学家、工程师X19人均产量(千克/人)X20:人均碳排放(吨/人) 从所列表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只有6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五个现已开展生态省建设者的省份中,只有一项指标科技活动科学家高其它省份,而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农民人均收入,万人拥有大学生数无为倒数第一。但在资源和生态保护意识方面也有比较优势。 2. 2有利条件 一是生态保护意识已成为社会共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作为富民强省的三大战略,并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二是较好的生态条件,资源优质丰富,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环境状况较为优越。根据我省生态环境特点,可划分为五大生态类型区域,即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圩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总体上来看,我省五大区域的生态环境在全国算是好的。尤其是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是天然的大公园。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全国16.55%)。到2001年底,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1个,保护面积达到57.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4%,自然保护区网络初步形成,有效地保护了全省70-80%的物种及重要功能的生态系统。森林公园38个,其中国家级23个,名列全国第一,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是较好的工作基础。多年来,我省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有20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个《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3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5个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1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20个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2个"全球500佳",还有一些省级的生态示范工程。多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开展绿色食品,创建优农产品,取得明显成效。另外,我省在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淮河、巢湖污染治理;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等等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四是生态省的技术队伍完整.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我省有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及几十所高校,科技人优势明显。尤其是安徽已有一大批热心发展生态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和领导干部,如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所致力于绿色化学研究,安徽师大韩也良教授长期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省人大常委季昆森副主任在池州开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他们结合安徽实际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是有重要的影响。 2. 3主要制约因素 制约我省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较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能力建设滞后;结构性污染突出,污染负荷较重,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任务艰巨,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仍然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巢湖、淮河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灾害恢复能力较弱;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较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能力建设滞后。 二是资源依赖型的重工业结构,对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污染负荷较重;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任务艰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发展仍然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 三是巢湖、淮河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巢湖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湖泊水体治理与恢复难度大、周期长;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还受上流来水水质的制约。 四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灾害恢复能力较弱。水旱灾害交替发生,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又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农业区内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六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低,而城镇化水平低又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还要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将会加大城镇生态环境的压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对照国家环保总局草拟的生态省标准,我省约有三分之一还达不到要求,因此,生态省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借鉴其他省份的做法和经验,我省从最初的生态村,到后来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示范区,再发展到目前的生态省,不仅是在生态问题上认识的深化,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4建设"生态安徽"的目标、任务 根据我省省情,生态省建设应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培育生态文化。其主要标志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社会、经济建设。我省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是: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资产”不断增殖,以生态经济为主体的高效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生态系统的结构性破坏基本得到修复,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地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基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整个建设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近期起步阶段。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重点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集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建设一批示范区域和示范工程,为建设生态省打下较好的基础。二是中期阶段。用10年左右的时间,按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建设,条件较好的市县率先建成生态市县,全省初步形成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三是远期阶段。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的各项奋斗目标,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由省政府统一规划实施,需要各部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当前一要大张旗鼓地做好建设生态省的社会宣传工作,为生态省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技术工作,做好生态省建设纲要和规划的编制;三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和示范工作,以点带面,推动生态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