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第一节 概述
色谱法早在 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
他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内,
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这种方法因此得名为色谱法。以后此法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色谱”二字虽已失去原来
2
第一节 概述的含义,但仍被人们沿用至今。
在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 固定相 ; 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 流动相 ;装有固定相的管子(玻璃管或不锈钢管)
称为 色谱柱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
3
第一节 概述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从不同角度,可将色谱法分类如下:
1,按两相状态分类
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 ( GC)
根据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还是固定液 ( 附着在惰性载体上的一薄层有机化合物液体 ),
4
第一节 概述又可分为气固色谱( GSC) 和气液色谱
( GLC)。
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液相色谱( LC)
同理液相色谱亦可分为液固色谱( LSC)
和液液色谱( LLC)。 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为超临界流体色谱( SFC)。
随着色谱工作的发展,通过化学反应将固定液键合到载体表面,这种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又称化学键合相色谱( CBPC),
5
第一节 概述
2,按分离机理分类
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6
第一节 概述
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凝胶色谱法或尺寸排阻色谱法。
最近,又有一种新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固定化分子)的高专属性亲和力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亲和色谱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7
第一节 概述
3,按固定相的外型分类
固定相装于柱内的色谱法,称为柱色谱 。
固定相呈平板状的色谱,称为平板色谱,它又可分为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
4,按照展开程序分类按照展开程序的不同,可将色谱法分为洗脱法,
顶替法,和迎头法 。
8
第一节 概述
洗脱法也称冲洗法。工作时,首先将样品加到色谱柱头上,然后用吸附或溶解能力比试样组分弱得多的气体或液体作冲洗剂。由于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被冲洗剂带出的先后次序也不同,从而使组分彼此分离。
流出曲线下图。
A B
9
第一节 概述这种方法能使样品的各组分获得良好的分离,
色谱峰清晰。此外,除去冲洗剂后,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物质。目前,这种方法是色谱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顶替法是将样品加到色谱柱头后,在惰性流动相中加入对固定相的吸附或溶解能力比所有试样组分强的物质为顶替剂(或直接用顶替剂作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将各组分按吸附或溶解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顶替出固定相。很明
10
第一节 概述显,吸附或溶解能力最弱的组分最先流出,最强的最后流出。顶替法的流出曲线如下图。
A B
11
第一节 概述此法适于制备纯物质或浓缩分离某一组分;
其缺点是经一次使用后,柱子就被样品或顶替剂饱和,必须更换柱子或除去被柱子吸附的物质后,才能再使用。
迎头法是将试样混合物连续通过色谱柱,吸附或溶解能力最弱的组分首先一纯物质的状态流出,其次则以第一组分和吸附或溶解能力较弱的第二组分混合物,以此类推。流出曲线如下图。
12
第一节 概述该法在分离多组分混合物时,除第一组分外,
其余均非纯态,因此仅适用于从含有微量杂质的混合物中切割出一个高纯组分(组分 A),
而不适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A A+ B
13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一)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由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
所得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曲线上突起部分就是色谱峰 。
如果进样量很小,浓度很低,在吸附等温线(气固吸附色谱)或分配等温线(气液分配色谱)的线性范围内,则色谱峰是对称的。
14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二)基线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色谱柱后没有样品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称为基线,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三)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
( h) 表示。
15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色谱流出曲线
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基线( a)
峰高( h)
信号 进样 空气峰色谱峰
h
a
16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 四 ) 保留值
1,死时间 t0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它正比于色谱柱的空隙体积,如下图 。
信号进样
t0
17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因为这种物质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故其流动速度将与流动相流动速度相近。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 ū
时,可用柱长 L与 t0的比值计算,即
ū = L/t0
2,保留时间 tr
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过的时间,
称为保留时间,如下图。
信号 进样
tr
18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3,调整保留时间 tr′
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即 tr′= tr? t0
由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 tr包含了组分随流动相通过柱子所须的时间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所须的时间,所以 tr实际上是组分在固定相中保留的总时间 。
保留时间是色谱法定性的基本依据,但同一组分的保留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的影响,因此色谱工作者有时用保留体积来表示保留值 。
19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4,死体积 V0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相很小可忽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色谱柱出口的载气流速 Fco( cm3·min-1)
计算。
V0 = t0Fco
式中 Fco为扣除饱和水蒸气压并经温度校正的流速。
仅适用于气相色谱,不适用于液相色谱。
20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5,保留体积 Vr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保留时间与保留体积关系:
Vr= tr Fco
6,调整保留体积 Vr?
某组分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体积。
Vr? = Vr? V0 = tr? Fco
21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7,相对保留值 r2,1
某组分 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 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称为相对保留值。
r2,1= tr2? / tr1′= Vr2? / Vr1?
由于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性质有关,而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
它在色谱法中,特别是在气相色谱法中,广泛用作定性的依据。
22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在定性分析中,通常固定一个色谱峰作为标准
( s),然后再求其它峰( i) 对这个峰的相对保留值,
此时可用符号?表示,即
= tr?(i) / tr? (s)
式中 tr?(i)为后出峰的调整保留时间,所以?总是大于 1的。相对保留值往往可作为衡量固定相选择性的指标,又称选择因子。
(五 ) 区域宽度色谱峰的区域宽度是色谱流出曲线的重要参数之一,用于衡量柱效率及反映色谱操作条件的动力学
23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因素。表示色谱峰区域宽度通常有三种方法。
1,标准偏差?
即 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的一半 。
2,半峰宽 W1/2
即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 。 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为
W1/2=2.354?
3,峰底宽度 W
即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截距间的距
24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离。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是 W = 4?
从色谱流出曲线中,可得许多重要信息:
(i) 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ii)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iii)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iv) 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v) 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 ( 或流动相 ) 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
25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色谱分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两峰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但是两峰间虽有一定距离,如果每个峰都很宽,
以致彼此重叠,还是不能分开。这些峰的宽或窄是由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行为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因此,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研究色谱行为。
26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一)分配系数 K和分配比 k
1,分配系数 K
分配色谱的分离是基于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反复多次的分配过程,而吸附色谱的分离是基于反复多次的吸附 -脱附过程 。 这种分离过程经常用样品分子在两相间的分配来描述,而描述这种分配的参数称为分配系数 K。
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平衡时的浓度之比值,即
K=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 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 Cs / Cm
27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分配系数是由组分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的,
它是每一个溶质的特征值,它仅与两个变量有关:固定相和温度。与两相体积、柱管的特性以及所使用的仪器无关。
2.分配比 k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即
k =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 ms / mm
28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k值越大,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中的量越多,相当于柱的容量大,因此又称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 。 它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 。 k值也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 。 它不仅随柱温,柱压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
k = ms / mm =CsVS / CmVm
式中 cs,cm分别为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浓度; Vm
为柱中流动相的体积,近似等于死体积 。 Vs为柱中固定相的体积,在各种不同的类型的色谱中有不同的含义 。
29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例如:在分配色谱中,Vs表示固定液的体积;在尺寸排阻色谱中,则表示固定相的孔体积。
分配比 k 值可直接从色谱图中测得(推导过程 教材 P.296 ~297)。
k = (t r – t 0 ) / t 0 = t?r / t 0 = V?r / V 0
4,分配系数 K与分配比 k 的关系
(推导过程 教材 P,297)。
K = k,?
30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其中 β称为相比率,它是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型特点的又一个参数。例如,对填充柱,其 β值一般为 6~35;对毛细管柱,其 β值为 60~600。
4,分配系数 K 及分配比 k 与选择因子 α的关系对 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用下式表示:
α= t?r (B) / t?r (A) = k( A) / k( B) =K( A) / K( B)
通过选择因子 α把实验测量值 k与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数 K直接联系起来,α对固定相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两组分的 K或 k值相等,则 α=1,两个组分的色谱峰
31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必将重合,说明分不开。两组分的 K或 k值相差越大,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
下图是 A,B两组分沿色谱柱移动时,不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
溶质 A和 B在沿柱移动时不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浓度沿柱移动距离 L
A B
A B
KA > KB
32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图中 KA>KB,因此,A组分在移动过程中滞后。随着两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距离的增加,两峰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每一组分的浓度轮廓(即区域宽度)也慢慢变宽。显然,区域扩宽对分离是不利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若要使 A,B组分完全分离,必须满足以下三点:
第一,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有差异;
第二,区域扩宽的速率应小于区域分离的速度;
第三,在保证快速分离的前提下,提供足够长的色谱柱。
33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第一、二点是完全分离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色谱理论,它不仅应说明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率,而且应说明组分在移动过程中引起区域扩宽的各种因素。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均以色谱过程中分配系数恒定为前提,
故称为线性色谱理论。
(二)塔板理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沿用精馏塔中塔板的概念来描述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同时引入理论塔板数作为衡量柱效率的指标,即色谱柱是由一系列连续的、
相等的水平塔板组成。每一块塔板的高度用 H表示,称为
34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塔板高度,简称板高 。
塔板理论假设:
1,在柱内一小段长度 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速达到平衡 。 这一小段柱长称为理论塔板高度 H。
2,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进行的,
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 ( ΔVm) 。
3,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 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轴
( 纵 ) 向扩散可忽略 。
4,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一塔板上的量无关 。
35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简单地认为:在每一块塔板上,溶质在两相间很快达到分配平衡,然后随着流动相按一个一个塔板的方式向前移动。对于一根长为 L的色谱柱,溶质平衡的次数应为:
n = L / H
n称为理论塔板数。与精馏塔一样,色谱柱的柱效随理论塔板数 n的增加而增加,随板高 H的增大而减小。
塔板理论指出:
第一,当溶质在柱中的平衡次数,即理论塔板数 n大于 50时,可得到基本对称的峰形曲线。在色谱柱中,n值
36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一般很大,如气相色谱柱的 n约为 103 ~ 106,因而这时的流出曲线可趋近于正态分布曲线。
第二,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只要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有微小差异,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后,仍可获得良好的分离。
第三,n与半峰宽及峰底宽的关系式为:
n = 5.54(tr / W1/2)2 = 16 (tr / W)2
式中 tr 与 W1/2 ( W )应采用同一单位(时间或距离)。从公式可以看出,在 tr 一定时,如果色谱峰很窄,则说明 n
越大,H越小,柱效能越高。
37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由公式 n = L / H 和 n = 5.54(tr / W1/2)2 = 16 (tr / W)2
计算出来的的 n和 H值有时并不能充分地反映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因为采用 tR计算时,没有扣除死时间 tM,所以常用有效塔板数 n有效 表示柱效:
n有效 = 5.54(tr? / W1/2)2 = 16 ( tr? / W)2
有效板高,H有效 = L / n有效因为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不同的物质计算的塔板数不一样,
因此,在说明柱效时,除注明色谱条件外,还应指出用什么物质进行测量。
38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例 已知某组分峰的峰底宽为 40 s,保留时间为 400 s,计算此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解,n = 16 ( tR / W)2 = 16? ( 400 / 40) 2 = 1600 块塔板理论是一种半经验性理论。它用热力学的观点定量说明了溶质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率,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并提出了计算和评价柱效高低的参数。但是,
色谱过程不仅受热力学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分子的扩散、传质等动力学因素有关,因此塔板理论只能定性地给出板高的概念,却不能解释板高受哪些因素影响;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不同的流速下,可以测得不同的理论塔板数,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39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三)速率理论
1956年荷兰学者 van Deemter( 范第姆特 ) 等在研究气液色谱时,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 ——速率理论 。
他们吸收了塔板理论中板高的概念,并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从而在动力学基础上较好地解释了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 。 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 。 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
H = A + B / u + C u
式中 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 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
40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1,涡流扩散项 A
在填充色谱柱中,当组分随流动相向柱出口迁移时,
流动相由于受到固定相颗粒障碍,不断改变流动方向,
使组分分子在前进中形成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故称涡流扩散。
由于填充物颗粒大小的不同及填充物的不均匀性,使组分在色谱柱中路径长短不一,因而同时进色谱柱的相同组分到达柱口时间并不一致,引起了色谱峰的变宽 。
色谱峰变宽的程度由下式决定:
A = 2λdp
41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上式表明,A与填充物的平均直径 dp的大小和填充不规则因子 λ有关,与流动相的性质、线速度和组分性质无关。为了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使用细而均匀的颗粒,并且填充均匀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空心毛细管,不存在涡流扩散。因此 A = 0。
2,分子扩散项 B / u ( 纵向扩散项)
纵向分子扩散是由浓度梯度造成的 。 组分从柱入口加入,其浓度分布的构型呈,塞子,状 。 它随着流动相向前推进,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塞子,必然自发的向前和向后扩散,造成谱带展宽 。 分子扩散项系数为 B = 2γ
Dg
42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γ是填充柱内流动相扩散路径弯曲的因素,也称弯曲因子,它反映了固定相颗粒的几何形状对自由分子扩散的阻碍情况。
Dg为组分在流动相中 扩散系数 ( cm3·s-1),分子扩散项与组分在流动相中 扩散系数 Dg成正比,
Dg与流动相及组分性质有关:
(a)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 Dg小,Dg反比于流动相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流动相,可使 B项降低;
(b) Dg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
43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另外纵向扩散与组分在色谱柱内停留时间有关,流动相流速小,组分停留时间长,纵向扩散就大。因此为降低纵向扩散影响,要加大流动相速度。对于液相色谱,
组分在流动相中纵向扩散可以忽略。
44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纵向分子扩散使峰展宽
( a) 柱内谱带构形
( b) 相应的响应信号
( a)
( b)
45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3,传质阻力项 Cu
由于气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液相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它们的传质过程不完全相同。
( 1) 气液色谱传质阻力系数 C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g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1两项,即
C = Cg+ C1
气相传质过程 是指试样组分从气相移动到固定相表面的过程 。 这一过程中试样组分将在两相间进行质量交换,
即进行浓度分配 。 有的分子还来不及进入两相界面,
46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就被气相带走;有的则进入两相界面又来不及返回气相。
这样使得试样在两相界面上不能瞬间达到分配平衡,引起滞后现象,从而使色谱峰变宽。对于填充柱,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g为:
Cg= 0.01k2 / (1 + k)2? dp / Dg
式中 k为容量因子。由上式看出,气相传质阻力与填充物粒度 dp的平方成正比,与组分在载气流中的扩散系数
Dg成反比。因此,采用粒度小的填充物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气体(如氢气)做载气,可使 Cg减小,提高柱效。
47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液相传质过程 是指试样组分从固定相的气 /液界面移动到液相内部,并发生质量交换,达到分配平衡,然后又返回气 /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气相中组分的其它分子仍随载气不断向柱口运动,于是造成峰形扩张。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1为:
C1 = 2 / 3? k / (1 + k)2? df2 / Dl
由上式看出,固定相的液膜厚度 df薄,组分在液相的扩散系数 D1大,则液相传质阻力就小 。 降低固定液的含量,可以降低液膜厚度,但 k值随之变小,又会使 C1增大 。
当固定液含量一定时,液膜厚度随载体的比表面积增加
48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而降低,因此,一般采用比表面积较大的载体来降低液膜厚度。但比表面太大,由于吸附造成拖尾峰,也不利于分离。虽然提高柱温可增大 D1,但会使 k值减小,为了保持适当的 C1值,应控制适宜的柱温。
( van Deemter的气相色谱板高方程展开式 教材 P.302)
(2) 液液分配色谱传质阻力系数( C) 包含流动相传质阻力系数( Cm)
和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 Cs),即
C = Cm + Cs
49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其中 Cm又包含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和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即:
Cm =?mdp2 / Dm +?smdp2 / Dm
式中右边第一项为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当流动相流过色谱柱内的填充物时,靠近填充物颗粒的流动相流速比在流路中间的稍慢一些,故柱内流动相的流速是不均匀的(见教材 P.302—图 15.5)。
这种传质阻力对板高的影响与固定相粒度 dp 的平方成正比,与试样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 Dm成反比,
ωm是由柱和填充的性质决定的因子。
50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右边第二项为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这是由于固定相的多孔性,会造成某部分流动相滞留在一个局部,
滞留在固定相微孔内的流动相一般是停滞不动的流动相中的试样分子要与固定相进行质量交换,必须首先扩散到滞留区。如果固定相的微孔既小又深,传质速率就慢,
对峰的扩展影响就大(如教材 P.302图 15.6所示 )。 式中
ωm是一常数,它与颗粒微孔中被流动相所占据部分的分数及容量因子有关。
显然,固定相的粒度愈小,微孔孔径愈大,传质速率就愈快,
柱效就高。对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一考虑。
51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液液色谱中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 ( Cs) 可用下式表示:
Cs=?sdf2 / Ds
公式说明试样分子从流动相进入固定液内进行质量交换的传质过程与液膜厚度 df平方成正比,与试样分子在固定液的扩散系数 Ds成反比 。 式中 ωs是与容量因子 k有关的系数 。
( van Deemter的液相色谱板高方程展开式 教材 P.303)
气相色谱速率方程和液相色谱速率方程的形式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液液色谱中纵向扩散项可忽略不计,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传质阻力项 。
52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4,流动相线速度对板高的影响
( 1) LC和 GC的 H-u图根据 van Deemter公式作 LC和 GC的 H-u图,LC和 GC的
H-u图十分相似 (教材 P.303 图 15.7),对应某一流速都有一个板高的极小值,这个极小值就是柱效最高点; LC
板高极小值比 GC的极小值小一个数量级以上,说明液相色谱的柱效比气相色谱高得多; LC的板高最低点相应流速比起 GC的流速亦小一个数量级,说明对于 LC,为了取得良好的柱效,流速不一定要很高。
53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2) 分子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对板高的贡献较低线速时,分子扩散项起主要作用;较高 线速时,
传质阻力项起主要作用;其中流动相传质阻力项对板高的贡献几乎是一个定值。在高线速度时,固定相传质阻力项成为影响板高的主要因素,随着速度增高,板高值越来越大,柱效急剧下降。
5,固定相粒度大小对板高的影响粒度越细,板高越小,并且受线速度影响亦小 。
这就是为什么在 HPLC中采用细颗粒作固定相的根据 。 当然,固定相颗粒愈细,柱流速愈慢 。 只有采取高压技术,流动相流速才能符合实验要求 。
54
第四节 分离度分离度 R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
分离度是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称总分离效能指标 。 分离度又叫分辨率,它定义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底宽总和之半的比值,即
R = 2 (tr2 - tr1) / W1 +W2
R值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越好 。 一般说,当 R<1
时,两峰有部分重叠;当 R=1时,分离程度可达 98%;当
R=1.5时,分离程度可达 99.7%。 通常用 R=1.5作为相邻两组分已完全分离的标志 。
55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分离度受柱效( n),选择因子( α) 和容量因子( k)
三个参数的控制。对于难分离物质对,由于它们的分配系数差别小,可合理地假设 k1 ≈ k2 = k,W1≈ W2 = W。
由 n = 16 ( tr / W) 2 得:
1 / W =(? n / 4 )? ( 1 / tr )
分离度 R为:
R =(? n / 4 )?( α - 1 / α )( k / 1+ k) -( 1)
上式即为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56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用 neff代替 n 。
n = ( 1 + k / k) 2? neff
基本的色谱方程的表达式:
R =(? neff / 4 )?( α - 1 / α ) --( 2)
1,分离度与柱效的关系由公式( 2)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相对保留值 α 的物质对,分离度直接和有效塔板数有关,说明有效塔板数能正确地代表柱效能。
57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由公式( 1)说明分离度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还受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当固定相确定,被分离物质对的 α
确定后,分离度将取决于 n。 这时,对于一定理论板高的柱子,分离度的平方与柱长成正比,即
(R1 / R2)2 = n1 / n2 = L1 / L2
说明用柱长的色谱柱可以提高分离度,但延长了分析时间。因此,提高分离度的好方法是制备出一根性能优良的柱子,通过降低板高,以提高分离度。
58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2,分离度与选择因子的关系由基本色谱方程式判断,当 α = 1时,R = 0。 这时,
无论怎样提高柱效也无法使两组分分离 。 显然,α 大,
选择性好 。 研究证明 α 的微小变化,就能引起分离度的显著变化 。 一般通过改变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和组成或降低柱温,可有效增大 α 值 。
3.分离度与容量因子的关系如果设 Q =(? n / 4 )?( α - 1 / α ),那么:
R = Q?( k / 1+ k)
59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根据下图 R /Q ~ k的曲线容量因子与分离度、保留时间的关系曲线看出:当 k>10时,随容量因子增大,分离度的增长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取 k为 2~10最宜。对于 GC,通过提高温度,
可选择合适的 k值,以改进分离度。而对于 LC,只要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就能有效地控制 k值。它对 LC的分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R/
Q或tr /
Q
’
5.0 10.0 15.0
R
tr
k
60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4,分离度与分析时间的关系由上图 tr /Q’对 k的曲线可见,当 k在 2 ~ 5时,可在较短的分析时间,取得良好的分离度 。
分析时间与分离度及其他因素的关系 ( 教材 P.306)
61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色谱的定性分析色谱定性分析就是要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由于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确定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作为一种定性指标。目前各种色谱定性方法都是基于保留值的。但是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保留值,即保留值并非专属的 。因此仅根据保留值对一个完全未知的样品定性是困难的。如果在了解样品的来源、性质、分析目的的基础上,对样品组成作初步的判断,再结合下列的方法则可确定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
62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一个未知物只有一个确定的保留时间。因此将已知纯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与未知物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就可以定性鉴定未知物。若二者相同,则未知物可能是已知的纯物质;
不同,则未知物就不是该纯物质。
纯物质对照法定性只适用于组分性质已有所了解,
组成比较简单,且有纯物质的未知物。
63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相对保留值法相对保留值 α is 是指组分 i与基准物质 s调整保留值的比值
α is = tri? / trS′= Vri? / Vrs?
它仅随固定液及柱温变化而变化,与其它操作条件无关。
相对保留值测定方法:在某一固定相及柱温下,分别测出组分 i和基准物质 s的调整保留值,再按上式计算即可。
64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用已求出的相对保留值与文献相应值比较即可定性。
通常选容易得到纯品的,而且与被分析组分相近的物质作基准物质,如正丁烷、环己烷、正戊烷、苯、对二甲苯、环己醇、环己酮等。
(三)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当未知样品中组分较多,所得色谱峰过密,用上述方法不易辨认时,或仅作未知样品指定项目分析时均可用此法。首先作出未知样品的色谱图,然后在未知样品加入某已知物,又得到一个色谱图。峰高增加的组分即可能为这种已知物。
65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保留指数定性法保留指数又称为柯瓦( Kováts) 指数,它表示物质在固定液上的保留行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并被国际上公认的定性指标。它具有重现性好、标准统一及温度系数小等优点。
保留指数也是一种相对保留值,它是把正构烷烃中某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作为相对的尺度,并假定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为 n?100。被测物的保留指数值可用内插法计算。
66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若确定物质 i在某固定液 X上的保留指数 IiX 的数值。先选取两个 正构烷烃作为基准物质,其中一个的碳数为 Z,另一个为 Z+1,它们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 t?R(Z)
和 t?R(Z+1),使被测物质 i的调整保留时间 t?R(i)恰好于两者之间,即 t?R(Z)? t?R(i)? t?R(Z+1) 。 将含物质 i和所选的两个 正构烷烃的混合物注入其固定液 X的色谱柱,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绘制色谱图。
67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内插法求 IiX示意图信号
t?R(Z)
t?R(i)
t?R(Z+1)
t进样
68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化合物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值与其保留指数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条直线关系。据此,
可用内插法求算 IiX 。
IiX = 100[Z +( lg t?R(i) - lg t?R(Z)) /( lg t?R(Z+1) - lg t?R(Z)) ]
保留指数的物理意义在于:它是与被测物质具有相同调整保留时间的假想的 正构烷烃的碳数乘以 100。保留指数仅与固定相的性质、柱温有关,与其它实验条件无关。其准确度和重现性都很好。只要柱温与固定相相同,
就可应用文献值进行鉴定,而不必用纯物质相对照。
(五)其它方法
69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求出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色谱定量的依据是,当操作条件一致时,被测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给出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即:
i = fi? Ai
式中?i为被测组分 i的质量; Ai为被测组分 i的峰面积;
fi为被测组分 i的校正因子。
70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可见,进行色谱定量分析时需要:
( 1)准确测量检测器的响应信号 —峰面积或峰高;
( 2)准确求得比例常数 — 校正因子;
( 3)正确选择合适的定量计算方法,将测得的峰面积或峰高换算为组分的百分含量。
(一)峰面积测量方法峰面积是色谱图提供的基本定量数据,峰面积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定量结果。对于不同峰形的色谱峰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71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 1)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 ——峰高乘以半峰宽法对称峰的面积 A = 1.065? h? W1/2
( 2) 不 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 ——峰高乘平均峰宽法对于不对称峰的测量如仍用峰高乘以半峰宽,误差就较大,因此采用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A = 1/2? h( W0.15 + W0.85)
式中 W0.15 和 W0.85分别为峰高 0.15倍和 0.85倍处的峰宽。
72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定量校正因子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但是峰面积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组分的质量,而且还与它的性质有关。即当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组分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同一检测器进行测定时,所得的峰面积却不相同。因此,混合物中某一组分的百分含量并不等于该组分的峰面积在各组分峰面积总和中所占的百分率 。
这样,就不能直接利用峰面积计算物质的含量。为了使峰面积能真实反映出物质的质量,就要对峰面积进行校正,即在定量计算是引入校正因子。
73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校正因子分为绝对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
fi = mi / Ai
式中 fi值与组分 i质量绝对值成正比,所以称为绝对校正因子。在定量分析时要精确求出 fi值是比较困难的。
一方面由于精确测量绝对进样量困难;另一方面峰面积与色谱条件有关,要保持测定 fi值时的色谱条件相同,既不可能又不方便。另外即便能够得到准确的 fi值,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无法直接应用。为此提出相对校正因子的概念来解决色谱定量分析中的计算问题。
74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1.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定义为
fi? = fi / fs
即某组分 i的 相对校正因子 fi?为组分 i与标准物质 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fi? =( mi /Ai) /( ms/As) =( mi / ms)?( As / Ai )
可见,相对校正因子 fi?就是当组分 i的质量与标准物质 s相等时,标准物质的峰面积是组分 i峰面积的倍数。若某组分质量为 mi,峰面积 Ai,则 fi? Ai的数值与质量为 mi的标
75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准物质的峰面积相等。也就是说,通过相对校正因子,
可以把各个组分的峰面积分别换算成与其质量相等的标准物质的峰面积,于是比较标准就统一了。这就是归一法求算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基础。
2,相对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上面介绍的相对校正因子中组分和标准物质都是以质量表示的,故又称为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若以摩尔为单位,相对摩尔校正因子;另外相对校正因子的倒数还可定义为相对响应值 S?(分别为相对质量响应值 Sw?、相对摩尔响应值 SN?)。 通常所指的校正因子都是相对校正因子。
76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3,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相对校正因子值只与被测物和标准物以及检测器的类型有关,而与操作条件无关。因此,fi? 值可自文献中查出引用。若文献中查不到所需的 fi? 值,也可以自己测定。常用的标准物质,对热导检测器( TCD) 是苯,对氢焰检测器( FID) 是正庚烷。
测定 相对校正因子最好是用色谱纯试剂。若无纯品,
也要确知该物质的百分含量。测定时首先准确称量标准物质和待测物,然后将它们混合均匀进样,分别测出其峰面积,再进行计算。
77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定量计算方法
1,归一化法把所有出峰组分的含量之和按 100%计的定量方法称为归一化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Pi % = (mi / m)? 100%
= Aif?i / (A1f?1 + A2f?2 +? +Anf?n)? 100%
式中 Pi %为被测组分 i的百分含量; A1,A2? An为组分 1 ~ n的峰面积; f?1,f?2? f?n为组分 1 ~ n的 相对校正因子 。
78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当 f?i 为质量相对校正因子时,得到质量百分数;
当 f?i 为摩尔相对校正因子时,得到摩尔百分数。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单、准确,操作条件变化时对定量结果影响不大。但此法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限制,比如,样品的所有组分必须全部流出,且出峰。某些不需要定量的组分也必须测出其峰面积及 f?i 值。此外,
测量低含量尤其是微量杂质时,误差较大。
79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内标法当样品各组分不能全部从色谱柱流出,或有些组分在检测器上无信号,或只需对样品中某几个出现色谱峰的组分进行定量时可采用内标法。
所谓内标法,是将 一定量 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到 准确称量的试样 中,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以及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可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由于被测组分与内标物质量之比等于峰面积之比,
即
mi / ms =Aif?i / Asf?s
80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所以 mi = ms Aif?i / Asf?s
式中下标 s代表内标物,i代表组分。若试样质量为 m,则
Pi % = (mi / m)? 100% = ms Aif?i / Asf?sm? 100%
内标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它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1) 内标物应是试样中原来不存在的纯物质,性质与被测物相近,能完全溶解于样品中,但不能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 2) 内标物的峰位置应尽量靠近被测组分的峰,或位
81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于几个被测物之峰的中间并与这些色谱峰完全分离。
( 3) 内标物的质量应与被测物质的质量接近,能保持色谱峰大小差不多。
内标法的优点:
( 1) 因为 ms / m比值恒定,所以进样量不必准确;
( 2) 又因为该法是通过测量 Ai / As比值进行计算的,操作条件稍有变化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定量结果比较准确。
( 3)该法适宜于低含量组分的分析,且不受归一法使用上的局限。
82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内标法的主要缺点:每次分析都要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出内标物和样品的质量,这对常规分析来说是比较麻烦的;其次,在样品中加入一个内标物,显然对分离度的要求比原样品更高。
( 3)外标法外标法实际上就是常用的标准曲线法。首先用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试样,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准确定量进样,测量峰面积(或峰高),绘制标准曲线。进样品测定时,要在与绘制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准确进样,根据所得的峰面积(或峰高),从曲线查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83
30min测验题已知物质 A和 B在一根 30.00 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16.40 min和 17.63 min。 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 1.30 min。 峰底宽度分别为 1.11 min和 1.21 min,计算:
( 1)柱的分离度;
( 2)柱的平均塔板数;
( 3)达到 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84
30min测验题解解,( 1)柱的分离度
R = 2( 17.63 - 16.40) /( 1.11 + 1.21) =
1.06
( 2) 柱的平均塔板数
n = 16 (16.40 /1.11)2 = 3493 n = 16 (17.63 /1.21)2 =
3397
n平均 = ( 3493 + 3397) / 2 = 3445
( 3) 达到 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R1 / R2 = ( n1 / n2 )1/2
n2 = 3445 (1.5 / 1.06)2 = 6898
L = nH = 6898?(300 /3445) = 60 cm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第一节 概述
色谱法早在 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
他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内,
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这种方法因此得名为色谱法。以后此法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色谱”二字虽已失去原来
2
第一节 概述的含义,但仍被人们沿用至今。
在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 固定相 ; 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 流动相 ;装有固定相的管子(玻璃管或不锈钢管)
称为 色谱柱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
3
第一节 概述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从不同角度,可将色谱法分类如下:
1,按两相状态分类
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 ( GC)
根据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还是固定液 ( 附着在惰性载体上的一薄层有机化合物液体 ),
4
第一节 概述又可分为气固色谱( GSC) 和气液色谱
( GLC)。
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液相色谱( LC)
同理液相色谱亦可分为液固色谱( LSC)
和液液色谱( LLC)。 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为超临界流体色谱( SFC)。
随着色谱工作的发展,通过化学反应将固定液键合到载体表面,这种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又称化学键合相色谱( CBPC),
5
第一节 概述
2,按分离机理分类
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6
第一节 概述
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称为凝胶色谱法或尺寸排阻色谱法。
最近,又有一种新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固定化分子)的高专属性亲和力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亲和色谱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7
第一节 概述
3,按固定相的外型分类
固定相装于柱内的色谱法,称为柱色谱 。
固定相呈平板状的色谱,称为平板色谱,它又可分为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
4,按照展开程序分类按照展开程序的不同,可将色谱法分为洗脱法,
顶替法,和迎头法 。
8
第一节 概述
洗脱法也称冲洗法。工作时,首先将样品加到色谱柱头上,然后用吸附或溶解能力比试样组分弱得多的气体或液体作冲洗剂。由于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被冲洗剂带出的先后次序也不同,从而使组分彼此分离。
流出曲线下图。
A B
9
第一节 概述这种方法能使样品的各组分获得良好的分离,
色谱峰清晰。此外,除去冲洗剂后,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物质。目前,这种方法是色谱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顶替法是将样品加到色谱柱头后,在惰性流动相中加入对固定相的吸附或溶解能力比所有试样组分强的物质为顶替剂(或直接用顶替剂作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将各组分按吸附或溶解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顶替出固定相。很明
10
第一节 概述显,吸附或溶解能力最弱的组分最先流出,最强的最后流出。顶替法的流出曲线如下图。
A B
11
第一节 概述此法适于制备纯物质或浓缩分离某一组分;
其缺点是经一次使用后,柱子就被样品或顶替剂饱和,必须更换柱子或除去被柱子吸附的物质后,才能再使用。
迎头法是将试样混合物连续通过色谱柱,吸附或溶解能力最弱的组分首先一纯物质的状态流出,其次则以第一组分和吸附或溶解能力较弱的第二组分混合物,以此类推。流出曲线如下图。
12
第一节 概述该法在分离多组分混合物时,除第一组分外,
其余均非纯态,因此仅适用于从含有微量杂质的混合物中切割出一个高纯组分(组分 A),
而不适用于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A A+ B
13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一)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由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
所得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曲线上突起部分就是色谱峰 。
如果进样量很小,浓度很低,在吸附等温线(气固吸附色谱)或分配等温线(气液分配色谱)的线性范围内,则色谱峰是对称的。
14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二)基线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色谱柱后没有样品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称为基线,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三)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
( h) 表示。
15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色谱流出曲线
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基线( a)
峰高( h)
信号 进样 空气峰色谱峰
h
a
16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 四 ) 保留值
1,死时间 t0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它正比于色谱柱的空隙体积,如下图 。
信号进样
t0
17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因为这种物质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故其流动速度将与流动相流动速度相近。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 ū
时,可用柱长 L与 t0的比值计算,即
ū = L/t0
2,保留时间 tr
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过的时间,
称为保留时间,如下图。
信号 进样
tr
18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3,调整保留时间 tr′
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即 tr′= tr? t0
由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 tr包含了组分随流动相通过柱子所须的时间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所须的时间,所以 tr实际上是组分在固定相中保留的总时间 。
保留时间是色谱法定性的基本依据,但同一组分的保留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的影响,因此色谱工作者有时用保留体积来表示保留值 。
19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4,死体积 V0
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当后两相很小可忽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色谱柱出口的载气流速 Fco( cm3·min-1)
计算。
V0 = t0Fco
式中 Fco为扣除饱和水蒸气压并经温度校正的流速。
仅适用于气相色谱,不适用于液相色谱。
20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5,保留体积 Vr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保留时间与保留体积关系:
Vr= tr Fco
6,调整保留体积 Vr?
某组分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体积。
Vr? = Vr? V0 = tr? Fco
21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7,相对保留值 r2,1
某组分 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 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称为相对保留值。
r2,1= tr2? / tr1′= Vr2? / Vr1?
由于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性质有关,而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
它在色谱法中,特别是在气相色谱法中,广泛用作定性的依据。
22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在定性分析中,通常固定一个色谱峰作为标准
( s),然后再求其它峰( i) 对这个峰的相对保留值,
此时可用符号?表示,即
= tr?(i) / tr? (s)
式中 tr?(i)为后出峰的调整保留时间,所以?总是大于 1的。相对保留值往往可作为衡量固定相选择性的指标,又称选择因子。
(五 ) 区域宽度色谱峰的区域宽度是色谱流出曲线的重要参数之一,用于衡量柱效率及反映色谱操作条件的动力学
23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因素。表示色谱峰区域宽度通常有三种方法。
1,标准偏差?
即 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的一半 。
2,半峰宽 W1/2
即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 。 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为
W1/2=2.354?
3,峰底宽度 W
即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截距间的距
24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离。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是 W = 4?
从色谱流出曲线中,可得许多重要信息:
(i) 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ii)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iii)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iv) 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v) 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 ( 或流动相 ) 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
25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色谱分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远,两峰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但是两峰间虽有一定距离,如果每个峰都很宽,
以致彼此重叠,还是不能分开。这些峰的宽或窄是由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行为决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动力学性质有关。因此,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研究色谱行为。
26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一)分配系数 K和分配比 k
1,分配系数 K
分配色谱的分离是基于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反复多次的分配过程,而吸附色谱的分离是基于反复多次的吸附 -脱附过程 。 这种分离过程经常用样品分子在两相间的分配来描述,而描述这种分配的参数称为分配系数 K。
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平衡时的浓度之比值,即
K=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 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 Cs / Cm
27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分配系数是由组分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的,
它是每一个溶质的特征值,它仅与两个变量有关:固定相和温度。与两相体积、柱管的特性以及所使用的仪器无关。
2.分配比 k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即
k =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 ms / mm
28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k值越大,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中的量越多,相当于柱的容量大,因此又称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 。 它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 。 k值也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 。 它不仅随柱温,柱压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
k = ms / mm =CsVS / CmVm
式中 cs,cm分别为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浓度; Vm
为柱中流动相的体积,近似等于死体积 。 Vs为柱中固定相的体积,在各种不同的类型的色谱中有不同的含义 。
29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例如:在分配色谱中,Vs表示固定液的体积;在尺寸排阻色谱中,则表示固定相的孔体积。
分配比 k 值可直接从色谱图中测得(推导过程 教材 P.296 ~297)。
k = (t r – t 0 ) / t 0 = t?r / t 0 = V?r / V 0
4,分配系数 K与分配比 k 的关系
(推导过程 教材 P,297)。
K = k,?
30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其中 β称为相比率,它是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型特点的又一个参数。例如,对填充柱,其 β值一般为 6~35;对毛细管柱,其 β值为 60~600。
4,分配系数 K 及分配比 k 与选择因子 α的关系对 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用下式表示:
α= t?r (B) / t?r (A) = k( A) / k( B) =K( A) / K( B)
通过选择因子 α把实验测量值 k与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数 K直接联系起来,α对固定相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两组分的 K或 k值相等,则 α=1,两个组分的色谱峰
31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必将重合,说明分不开。两组分的 K或 k值相差越大,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
下图是 A,B两组分沿色谱柱移动时,不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
溶质 A和 B在沿柱移动时不同位置处的浓度轮廓浓度沿柱移动距离 L
A B
A B
KA > KB
32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图中 KA>KB,因此,A组分在移动过程中滞后。随着两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距离的增加,两峰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每一组分的浓度轮廓(即区域宽度)也慢慢变宽。显然,区域扩宽对分离是不利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若要使 A,B组分完全分离,必须满足以下三点:
第一,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有差异;
第二,区域扩宽的速率应小于区域分离的速度;
第三,在保证快速分离的前提下,提供足够长的色谱柱。
33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第一、二点是完全分离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色谱理论,它不仅应说明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率,而且应说明组分在移动过程中引起区域扩宽的各种因素。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均以色谱过程中分配系数恒定为前提,
故称为线性色谱理论。
(二)塔板理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沿用精馏塔中塔板的概念来描述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同时引入理论塔板数作为衡量柱效率的指标,即色谱柱是由一系列连续的、
相等的水平塔板组成。每一块塔板的高度用 H表示,称为
34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塔板高度,简称板高 。
塔板理论假设:
1,在柱内一小段长度 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速达到平衡 。 这一小段柱长称为理论塔板高度 H。
2,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进行的,
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 ( ΔVm) 。
3,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 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轴
( 纵 ) 向扩散可忽略 。
4,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一塔板上的量无关 。
35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简单地认为:在每一块塔板上,溶质在两相间很快达到分配平衡,然后随着流动相按一个一个塔板的方式向前移动。对于一根长为 L的色谱柱,溶质平衡的次数应为:
n = L / H
n称为理论塔板数。与精馏塔一样,色谱柱的柱效随理论塔板数 n的增加而增加,随板高 H的增大而减小。
塔板理论指出:
第一,当溶质在柱中的平衡次数,即理论塔板数 n大于 50时,可得到基本对称的峰形曲线。在色谱柱中,n值
36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一般很大,如气相色谱柱的 n约为 103 ~ 106,因而这时的流出曲线可趋近于正态分布曲线。
第二,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只要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有微小差异,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后,仍可获得良好的分离。
第三,n与半峰宽及峰底宽的关系式为:
n = 5.54(tr / W1/2)2 = 16 (tr / W)2
式中 tr 与 W1/2 ( W )应采用同一单位(时间或距离)。从公式可以看出,在 tr 一定时,如果色谱峰很窄,则说明 n
越大,H越小,柱效能越高。
37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由公式 n = L / H 和 n = 5.54(tr / W1/2)2 = 16 (tr / W)2
计算出来的的 n和 H值有时并不能充分地反映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因为采用 tR计算时,没有扣除死时间 tM,所以常用有效塔板数 n有效 表示柱效:
n有效 = 5.54(tr? / W1/2)2 = 16 ( tr? / W)2
有效板高,H有效 = L / n有效因为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不同的物质计算的塔板数不一样,
因此,在说明柱效时,除注明色谱条件外,还应指出用什么物质进行测量。
38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例 已知某组分峰的峰底宽为 40 s,保留时间为 400 s,计算此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解,n = 16 ( tR / W)2 = 16? ( 400 / 40) 2 = 1600 块塔板理论是一种半经验性理论。它用热力学的观点定量说明了溶质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率,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并提出了计算和评价柱效高低的参数。但是,
色谱过程不仅受热力学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分子的扩散、传质等动力学因素有关,因此塔板理论只能定性地给出板高的概念,却不能解释板高受哪些因素影响;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不同的流速下,可以测得不同的理论塔板数,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39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三)速率理论
1956年荷兰学者 van Deemter( 范第姆特 ) 等在研究气液色谱时,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 ——速率理论 。
他们吸收了塔板理论中板高的概念,并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从而在动力学基础上较好地解释了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 。 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 。 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
H = A + B / u + C u
式中 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 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
40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1,涡流扩散项 A
在填充色谱柱中,当组分随流动相向柱出口迁移时,
流动相由于受到固定相颗粒障碍,不断改变流动方向,
使组分分子在前进中形成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故称涡流扩散。
由于填充物颗粒大小的不同及填充物的不均匀性,使组分在色谱柱中路径长短不一,因而同时进色谱柱的相同组分到达柱口时间并不一致,引起了色谱峰的变宽 。
色谱峰变宽的程度由下式决定:
A = 2λdp
41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上式表明,A与填充物的平均直径 dp的大小和填充不规则因子 λ有关,与流动相的性质、线速度和组分性质无关。为了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使用细而均匀的颗粒,并且填充均匀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空心毛细管,不存在涡流扩散。因此 A = 0。
2,分子扩散项 B / u ( 纵向扩散项)
纵向分子扩散是由浓度梯度造成的 。 组分从柱入口加入,其浓度分布的构型呈,塞子,状 。 它随着流动相向前推进,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塞子,必然自发的向前和向后扩散,造成谱带展宽 。 分子扩散项系数为 B = 2γ
Dg
42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γ是填充柱内流动相扩散路径弯曲的因素,也称弯曲因子,它反映了固定相颗粒的几何形状对自由分子扩散的阻碍情况。
Dg为组分在流动相中 扩散系数 ( cm3·s-1),分子扩散项与组分在流动相中 扩散系数 Dg成正比,
Dg与流动相及组分性质有关:
(a)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 Dg小,Dg反比于流动相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流动相,可使 B项降低;
(b) Dg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
43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另外纵向扩散与组分在色谱柱内停留时间有关,流动相流速小,组分停留时间长,纵向扩散就大。因此为降低纵向扩散影响,要加大流动相速度。对于液相色谱,
组分在流动相中纵向扩散可以忽略。
44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纵向分子扩散使峰展宽
( a) 柱内谱带构形
( b) 相应的响应信号
( a)
( b)
45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3,传质阻力项 Cu
由于气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液相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它们的传质过程不完全相同。
( 1) 气液色谱传质阻力系数 C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g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1两项,即
C = Cg+ C1
气相传质过程 是指试样组分从气相移动到固定相表面的过程 。 这一过程中试样组分将在两相间进行质量交换,
即进行浓度分配 。 有的分子还来不及进入两相界面,
46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就被气相带走;有的则进入两相界面又来不及返回气相。
这样使得试样在两相界面上不能瞬间达到分配平衡,引起滞后现象,从而使色谱峰变宽。对于填充柱,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g为:
Cg= 0.01k2 / (1 + k)2? dp / Dg
式中 k为容量因子。由上式看出,气相传质阻力与填充物粒度 dp的平方成正比,与组分在载气流中的扩散系数
Dg成反比。因此,采用粒度小的填充物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气体(如氢气)做载气,可使 Cg减小,提高柱效。
47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液相传质过程 是指试样组分从固定相的气 /液界面移动到液相内部,并发生质量交换,达到分配平衡,然后又返回气 /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气相中组分的其它分子仍随载气不断向柱口运动,于是造成峰形扩张。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1为:
C1 = 2 / 3? k / (1 + k)2? df2 / Dl
由上式看出,固定相的液膜厚度 df薄,组分在液相的扩散系数 D1大,则液相传质阻力就小 。 降低固定液的含量,可以降低液膜厚度,但 k值随之变小,又会使 C1增大 。
当固定液含量一定时,液膜厚度随载体的比表面积增加
48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而降低,因此,一般采用比表面积较大的载体来降低液膜厚度。但比表面太大,由于吸附造成拖尾峰,也不利于分离。虽然提高柱温可增大 D1,但会使 k值减小,为了保持适当的 C1值,应控制适宜的柱温。
( van Deemter的气相色谱板高方程展开式 教材 P.302)
(2) 液液分配色谱传质阻力系数( C) 包含流动相传质阻力系数( Cm)
和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 Cs),即
C = Cm + Cs
49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其中 Cm又包含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和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即:
Cm =?mdp2 / Dm +?smdp2 / Dm
式中右边第一项为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当流动相流过色谱柱内的填充物时,靠近填充物颗粒的流动相流速比在流路中间的稍慢一些,故柱内流动相的流速是不均匀的(见教材 P.302—图 15.5)。
这种传质阻力对板高的影响与固定相粒度 dp 的平方成正比,与试样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 Dm成反比,
ωm是由柱和填充的性质决定的因子。
50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右边第二项为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这是由于固定相的多孔性,会造成某部分流动相滞留在一个局部,
滞留在固定相微孔内的流动相一般是停滞不动的流动相中的试样分子要与固定相进行质量交换,必须首先扩散到滞留区。如果固定相的微孔既小又深,传质速率就慢,
对峰的扩展影响就大(如教材 P.302图 15.6所示 )。 式中
ωm是一常数,它与颗粒微孔中被流动相所占据部分的分数及容量因子有关。
显然,固定相的粒度愈小,微孔孔径愈大,传质速率就愈快,
柱效就高。对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一考虑。
51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液液色谱中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 ( Cs) 可用下式表示:
Cs=?sdf2 / Ds
公式说明试样分子从流动相进入固定液内进行质量交换的传质过程与液膜厚度 df平方成正比,与试样分子在固定液的扩散系数 Ds成反比 。 式中 ωs是与容量因子 k有关的系数 。
( van Deemter的液相色谱板高方程展开式 教材 P.303)
气相色谱速率方程和液相色谱速率方程的形式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液液色谱中纵向扩散项可忽略不计,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传质阻力项 。
52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4,流动相线速度对板高的影响
( 1) LC和 GC的 H-u图根据 van Deemter公式作 LC和 GC的 H-u图,LC和 GC的
H-u图十分相似 (教材 P.303 图 15.7),对应某一流速都有一个板高的极小值,这个极小值就是柱效最高点; LC
板高极小值比 GC的极小值小一个数量级以上,说明液相色谱的柱效比气相色谱高得多; LC的板高最低点相应流速比起 GC的流速亦小一个数量级,说明对于 LC,为了取得良好的柱效,流速不一定要很高。
53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2) 分子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对板高的贡献较低线速时,分子扩散项起主要作用;较高 线速时,
传质阻力项起主要作用;其中流动相传质阻力项对板高的贡献几乎是一个定值。在高线速度时,固定相传质阻力项成为影响板高的主要因素,随着速度增高,板高值越来越大,柱效急剧下降。
5,固定相粒度大小对板高的影响粒度越细,板高越小,并且受线速度影响亦小 。
这就是为什么在 HPLC中采用细颗粒作固定相的根据 。 当然,固定相颗粒愈细,柱流速愈慢 。 只有采取高压技术,流动相流速才能符合实验要求 。
54
第四节 分离度分离度 R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
分离度是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称总分离效能指标 。 分离度又叫分辨率,它定义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底宽总和之半的比值,即
R = 2 (tr2 - tr1) / W1 +W2
R值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越好 。 一般说,当 R<1
时,两峰有部分重叠;当 R=1时,分离程度可达 98%;当
R=1.5时,分离程度可达 99.7%。 通常用 R=1.5作为相邻两组分已完全分离的标志 。
55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分离度受柱效( n),选择因子( α) 和容量因子( k)
三个参数的控制。对于难分离物质对,由于它们的分配系数差别小,可合理地假设 k1 ≈ k2 = k,W1≈ W2 = W。
由 n = 16 ( tr / W) 2 得:
1 / W =(? n / 4 )? ( 1 / tr )
分离度 R为:
R =(? n / 4 )?( α - 1 / α )( k / 1+ k) -( 1)
上式即为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56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用 neff代替 n 。
n = ( 1 + k / k) 2? neff
基本的色谱方程的表达式:
R =(? neff / 4 )?( α - 1 / α ) --( 2)
1,分离度与柱效的关系由公式( 2)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相对保留值 α 的物质对,分离度直接和有效塔板数有关,说明有效塔板数能正确地代表柱效能。
57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由公式( 1)说明分离度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还受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当固定相确定,被分离物质对的 α
确定后,分离度将取决于 n。 这时,对于一定理论板高的柱子,分离度的平方与柱长成正比,即
(R1 / R2)2 = n1 / n2 = L1 / L2
说明用柱长的色谱柱可以提高分离度,但延长了分析时间。因此,提高分离度的好方法是制备出一根性能优良的柱子,通过降低板高,以提高分离度。
58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2,分离度与选择因子的关系由基本色谱方程式判断,当 α = 1时,R = 0。 这时,
无论怎样提高柱效也无法使两组分分离 。 显然,α 大,
选择性好 。 研究证明 α 的微小变化,就能引起分离度的显著变化 。 一般通过改变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和组成或降低柱温,可有效增大 α 值 。
3.分离度与容量因子的关系如果设 Q =(? n / 4 )?( α - 1 / α ),那么:
R = Q?( k / 1+ k)
59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根据下图 R /Q ~ k的曲线容量因子与分离度、保留时间的关系曲线看出:当 k>10时,随容量因子增大,分离度的增长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取 k为 2~10最宜。对于 GC,通过提高温度,
可选择合适的 k值,以改进分离度。而对于 LC,只要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就能有效地控制 k值。它对 LC的分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R/
Q或tr /
Q
’
5.0 10.0 15.0
R
tr
k
60
第五节 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
4,分离度与分析时间的关系由上图 tr /Q’对 k的曲线可见,当 k在 2 ~ 5时,可在较短的分析时间,取得良好的分离度 。
分析时间与分离度及其他因素的关系 ( 教材 P.306)
61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色谱的定性分析色谱定性分析就是要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由于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确定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作为一种定性指标。目前各种色谱定性方法都是基于保留值的。但是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保留值,即保留值并非专属的 。因此仅根据保留值对一个完全未知的样品定性是困难的。如果在了解样品的来源、性质、分析目的的基础上,对样品组成作初步的判断,再结合下列的方法则可确定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
62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一个未知物只有一个确定的保留时间。因此将已知纯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与未知物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就可以定性鉴定未知物。若二者相同,则未知物可能是已知的纯物质;
不同,则未知物就不是该纯物质。
纯物质对照法定性只适用于组分性质已有所了解,
组成比较简单,且有纯物质的未知物。
63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相对保留值法相对保留值 α is 是指组分 i与基准物质 s调整保留值的比值
α is = tri? / trS′= Vri? / Vrs?
它仅随固定液及柱温变化而变化,与其它操作条件无关。
相对保留值测定方法:在某一固定相及柱温下,分别测出组分 i和基准物质 s的调整保留值,再按上式计算即可。
64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用已求出的相对保留值与文献相应值比较即可定性。
通常选容易得到纯品的,而且与被分析组分相近的物质作基准物质,如正丁烷、环己烷、正戊烷、苯、对二甲苯、环己醇、环己酮等。
(三)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当未知样品中组分较多,所得色谱峰过密,用上述方法不易辨认时,或仅作未知样品指定项目分析时均可用此法。首先作出未知样品的色谱图,然后在未知样品加入某已知物,又得到一个色谱图。峰高增加的组分即可能为这种已知物。
65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保留指数定性法保留指数又称为柯瓦( Kováts) 指数,它表示物质在固定液上的保留行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并被国际上公认的定性指标。它具有重现性好、标准统一及温度系数小等优点。
保留指数也是一种相对保留值,它是把正构烷烃中某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作为相对的尺度,并假定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为 n?100。被测物的保留指数值可用内插法计算。
66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若确定物质 i在某固定液 X上的保留指数 IiX 的数值。先选取两个 正构烷烃作为基准物质,其中一个的碳数为 Z,另一个为 Z+1,它们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 t?R(Z)
和 t?R(Z+1),使被测物质 i的调整保留时间 t?R(i)恰好于两者之间,即 t?R(Z)? t?R(i)? t?R(Z+1) 。 将含物质 i和所选的两个 正构烷烃的混合物注入其固定液 X的色谱柱,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绘制色谱图。
67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内插法求 IiX示意图信号
t?R(Z)
t?R(i)
t?R(Z+1)
t进样
68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化合物调整保留时间的对数值与其保留指数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条直线关系。据此,
可用内插法求算 IiX 。
IiX = 100[Z +( lg t?R(i) - lg t?R(Z)) /( lg t?R(Z+1) - lg t?R(Z)) ]
保留指数的物理意义在于:它是与被测物质具有相同调整保留时间的假想的 正构烷烃的碳数乘以 100。保留指数仅与固定相的性质、柱温有关,与其它实验条件无关。其准确度和重现性都很好。只要柱温与固定相相同,
就可应用文献值进行鉴定,而不必用纯物质相对照。
(五)其它方法
69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求出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色谱定量的依据是,当操作条件一致时,被测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给出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即:
i = fi? Ai
式中?i为被测组分 i的质量; Ai为被测组分 i的峰面积;
fi为被测组分 i的校正因子。
70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可见,进行色谱定量分析时需要:
( 1)准确测量检测器的响应信号 —峰面积或峰高;
( 2)准确求得比例常数 — 校正因子;
( 3)正确选择合适的定量计算方法,将测得的峰面积或峰高换算为组分的百分含量。
(一)峰面积测量方法峰面积是色谱图提供的基本定量数据,峰面积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定量结果。对于不同峰形的色谱峰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71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 1)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 ——峰高乘以半峰宽法对称峰的面积 A = 1.065? h? W1/2
( 2) 不 对称形峰面积的测量 ——峰高乘平均峰宽法对于不对称峰的测量如仍用峰高乘以半峰宽,误差就较大,因此采用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A = 1/2? h( W0.15 + W0.85)
式中 W0.15 和 W0.85分别为峰高 0.15倍和 0.85倍处的峰宽。
72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定量校正因子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但是峰面积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组分的质量,而且还与它的性质有关。即当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组分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同一检测器进行测定时,所得的峰面积却不相同。因此,混合物中某一组分的百分含量并不等于该组分的峰面积在各组分峰面积总和中所占的百分率 。
这样,就不能直接利用峰面积计算物质的含量。为了使峰面积能真实反映出物质的质量,就要对峰面积进行校正,即在定量计算是引入校正因子。
73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校正因子分为绝对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
fi = mi / Ai
式中 fi值与组分 i质量绝对值成正比,所以称为绝对校正因子。在定量分析时要精确求出 fi值是比较困难的。
一方面由于精确测量绝对进样量困难;另一方面峰面积与色谱条件有关,要保持测定 fi值时的色谱条件相同,既不可能又不方便。另外即便能够得到准确的 fi值,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无法直接应用。为此提出相对校正因子的概念来解决色谱定量分析中的计算问题。
74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1.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定义为
fi? = fi / fs
即某组分 i的 相对校正因子 fi?为组分 i与标准物质 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fi? =( mi /Ai) /( ms/As) =( mi / ms)?( As / Ai )
可见,相对校正因子 fi?就是当组分 i的质量与标准物质 s相等时,标准物质的峰面积是组分 i峰面积的倍数。若某组分质量为 mi,峰面积 Ai,则 fi? Ai的数值与质量为 mi的标
75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准物质的峰面积相等。也就是说,通过相对校正因子,
可以把各个组分的峰面积分别换算成与其质量相等的标准物质的峰面积,于是比较标准就统一了。这就是归一法求算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基础。
2,相对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上面介绍的相对校正因子中组分和标准物质都是以质量表示的,故又称为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若以摩尔为单位,相对摩尔校正因子;另外相对校正因子的倒数还可定义为相对响应值 S?(分别为相对质量响应值 Sw?、相对摩尔响应值 SN?)。 通常所指的校正因子都是相对校正因子。
76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3,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相对校正因子值只与被测物和标准物以及检测器的类型有关,而与操作条件无关。因此,fi? 值可自文献中查出引用。若文献中查不到所需的 fi? 值,也可以自己测定。常用的标准物质,对热导检测器( TCD) 是苯,对氢焰检测器( FID) 是正庚烷。
测定 相对校正因子最好是用色谱纯试剂。若无纯品,
也要确知该物质的百分含量。测定时首先准确称量标准物质和待测物,然后将它们混合均匀进样,分别测出其峰面积,再进行计算。
77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定量计算方法
1,归一化法把所有出峰组分的含量之和按 100%计的定量方法称为归一化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Pi % = (mi / m)? 100%
= Aif?i / (A1f?1 + A2f?2 +? +Anf?n)? 100%
式中 Pi %为被测组分 i的百分含量; A1,A2? An为组分 1 ~ n的峰面积; f?1,f?2? f?n为组分 1 ~ n的 相对校正因子 。
78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当 f?i 为质量相对校正因子时,得到质量百分数;
当 f?i 为摩尔相对校正因子时,得到摩尔百分数。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单、准确,操作条件变化时对定量结果影响不大。但此法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限制,比如,样品的所有组分必须全部流出,且出峰。某些不需要定量的组分也必须测出其峰面积及 f?i 值。此外,
测量低含量尤其是微量杂质时,误差较大。
79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内标法当样品各组分不能全部从色谱柱流出,或有些组分在检测器上无信号,或只需对样品中某几个出现色谱峰的组分进行定量时可采用内标法。
所谓内标法,是将 一定量 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到 准确称量的试样 中,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以及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可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由于被测组分与内标物质量之比等于峰面积之比,
即
mi / ms =Aif?i / Asf?s
80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所以 mi = ms Aif?i / Asf?s
式中下标 s代表内标物,i代表组分。若试样质量为 m,则
Pi % = (mi / m)? 100% = ms Aif?i / Asf?sm? 100%
内标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它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1) 内标物应是试样中原来不存在的纯物质,性质与被测物相近,能完全溶解于样品中,但不能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 2) 内标物的峰位置应尽量靠近被测组分的峰,或位
81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于几个被测物之峰的中间并与这些色谱峰完全分离。
( 3) 内标物的质量应与被测物质的质量接近,能保持色谱峰大小差不多。
内标法的优点:
( 1) 因为 ms / m比值恒定,所以进样量不必准确;
( 2) 又因为该法是通过测量 Ai / As比值进行计算的,操作条件稍有变化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定量结果比较准确。
( 3)该法适宜于低含量组分的分析,且不受归一法使用上的局限。
82
第六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内标法的主要缺点:每次分析都要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出内标物和样品的质量,这对常规分析来说是比较麻烦的;其次,在样品中加入一个内标物,显然对分离度的要求比原样品更高。
( 3)外标法外标法实际上就是常用的标准曲线法。首先用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试样,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准确定量进样,测量峰面积(或峰高),绘制标准曲线。进样品测定时,要在与绘制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准确进样,根据所得的峰面积(或峰高),从曲线查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83
30min测验题已知物质 A和 B在一根 30.00 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16.40 min和 17.63 min。 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 1.30 min。 峰底宽度分别为 1.11 min和 1.21 min,计算:
( 1)柱的分离度;
( 2)柱的平均塔板数;
( 3)达到 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84
30min测验题解解,( 1)柱的分离度
R = 2( 17.63 - 16.40) /( 1.11 + 1.21) =
1.06
( 2) 柱的平均塔板数
n = 16 (16.40 /1.11)2 = 3493 n = 16 (17.63 /1.21)2 =
3397
n平均 = ( 3493 + 3397) / 2 = 3445
( 3) 达到 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
R1 / R2 = ( n1 / n2 )1/2
n2 = 3445 (1.5 / 1.06)2 = 6898
L = nH = 6898?(300 /3445) = 6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