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电化学一、重要概念
阳极、阴极,正极、负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导L,电导率?,(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迁移数t,可逆电池,电池的电动势E,电池反应的写法,分解电压,标准电极电位、电极的类型、析出电位,电极极化,过电位,电极反应的次序二、重要定律与公式
1.电解质部分
(1) 法拉第定律:对反应 氧化态+ z e- → 还原态
nM = Q /zF = It / zF
(2) 电导 G=1/R =?A/l
电导率, G (l/A),(l/A)-称为电导池常数
摩尔电导率:?m=c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稀的强电解质?m=m∞- A
(3) 离子独立定律:无限稀释溶液,电解质 
m∞ = v+?m∞,+ + v-?m∞,-
(4) 电导应用:
i,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
对反应 HA  H+ + A-
解离度=?m /?m∞
平衡常数 K= []?(c?/c)
ii,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难溶盐(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加和性:溶液难溶盐水→难溶盐?(
→ 摩尔电导率?m≈?m∞ → 溶解度c =难溶盐?/?m
(5) 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电解质 
,,v = v+ + v-,a±=?±b±/ b?
(6) 德拜-许克尔公式,
,其中 A=0.509(mol-1·kg)1/2,I = (1/2)? bBZB2
2,原电池
(1) 热力学
G= -zFE
S= -((G/( T)p = zF (( E/( T)p
H =? G + T? S = -zFE +zFT(( E/( T)p
Qir = T? S =zFT(( E/( T)p
(2) 能斯特方程
rGm? =zFE= -RTlnK?

当T=298.15K时,
(3) 电极电势
对于还原反应: 氧化态+ z e- → 还原态
电极电势 
电池的电动势 E = E+ - E-
电池的写法:负极  正极
界面表示,┆┆盐桥 ┆可分液相接触 | 不同相,无法区分的界面
三、关键的计算题类型
1.电解质溶液部分
由摩尔电导率计算解离率、解离平衡常数以及迁移数相关的题型。
2.给出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计算电池反应热力学基本函数。这一类型相对容易。
3.给出反应,设计电池并计算电池反应热力学基本函数。
4.给出二个反应的基本量或若干个电极的电极电势,求相关反应的电动势或热力学量。这类题比较综合。
5.典型题形例1(2002年题),25℃时,电池Zn(s) | ZnCl2 (b=0.555mol·kg-1) | AgCl(s) | Ag(s) 的电动势E=1.015V,((E/(T)p = -4.02×10-4 V·K-1。已知E?(Zn2+/Zn)=-0.7630V,E?(AgCl/Ag,Cl-)=0.2220V。
(1) 写出电池反应。
(2) 求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3) 求电解质溶液ZnCl2的平均活度系数。
(4) 求上述反应在定浓条件下,在恒压无其他功的反应器中进行或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时吸放的热量各为多少?(共12分)
解:(1) 电极反应:
Zn(s) →Zn2+ + 2e—
AgCl(s) + e—→ Ag(s) + Cl—
电池反应,Zn(s) + 2AgCl(s) →2 Ag(s) + ZnCl2(l)
(2) K= exp(zFE?/RT) = exp[2×96500×(0.2220+0.7630)/8.315/298.2]= 1.983×1033
(3) 
,而,
代入 1.015=(0.2220+0.7630)-(0.05916/2)lg(4×?±3×0.5553)
± = 0.521
(4) 可逆电池 Qr= zFT(( E/(T)p= 2×96500×298.2×(-4.02×10-4) J·mol-1
= -23136J·mol-1
非电池反应:
Qp=?rH =?rG+T?rS =?rG+Qr = -zFE+ Qr= [-2×96500×1.015+(-23136)] J·mol-1
= -219031J·mol-1
例题2(98年题):(1) 25℃时,将某电导池充以0.1000mol·dm-3 KCl,测得其电阻为23.78(;若换以0.002414mol·dm-3 醋酸溶液,则电阻为3942(。 已知0.1000 mol·dm-3 KCl 的电导率(KCl =1.289 S·m-1,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 ( (HAc = 0.03907 S·m2·mol-1,计算该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和标准电离常数.(7分)
(2) 可以将煤的燃烧反应 C(石墨) + O2 ( CO2设计成电池。 已知25℃、p? 时,C(石墨)的燃烧焓为 -393.51kJ·mol-1;C(石墨)、CO2(g)、O2(g)的标准摩尔熵分别为5.69、213.64和205.03J·mol-1·K-1。
(a) 求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b) 若25℃时,CO2的压力为101325Pa,,电池电动势E=1.012V,求此时氧的压力。
(c) 试将反应设计成电池(电解质为氧化物),并写出电极反应。(9分)
解:(1) 

K?= ( c / c? )α2/(1-α) =(0.002414)×0.082442 / (1-0.08244) = 1.788×10-5
(2) (a) ( rH? = -393.51kJ,( rS= 2.92 J·K-1
( rG?= ( rH?- T( rS? = -393.51kJ-298.15K×2.92k J·K-1/1000
= -394.38 kJ
E? = (-( rG?)/zF = 394380J/ (4×96500C) = 1.022V
(b)? 若E = 1.012 V,p(CO2)=101.325kPa
E = E? - (RT/zF) ln {[p(CO2)/ p?] / [p(O2)/ p?]}
即 1.012V = 1.022V- (0.05916V/4)lg [101325Pa /p(O2)]
则 p (O2)=21359Pa
(c) 设计的(燃料)电池为,C(石墨) | 氧化物电解质(熔融物) | O2 | Pt
负极,C + 2 O2- ( CO2 + 4e -
正极,O2 + 4e - ( 2O2-
电池反应,C(s) + O2(g) ( CO2(g)
返回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一.主要概念
定域子(可分辨),离域子(不可分辨),独立子,相依子;能量的分解,能级,简并度,基态,激发态;能级分布,微态,最概然分布,平衡分布,玻尔兹曼分布,配分函数,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统计熵(光谱熵),量热熵,残余熵二.主要公式
1.各种运动能级公式平动:,立方体时 ;
其中x,y,z分别为1,2,3,…,正整数; 基态t,0≈0
简并度g t,基态g t,0 =1,第一激发态gt,1 =3。
转动,( r = J(J+1)h2/8(2I,基态( r,0 =0; gr = 2J+1,J=0,1,2,…
振动,(( = (( + )hv,基态(v,0 = hv ;g( =1,(=0,1,2,…
2.各种微态数公式
(1)定域子系统,;当
(2)离域子系统:;当
(3)系统的总微态数为:
3,波尔兹曼分布和粒子的配分函数
粒子的配分函数:
波尔兹曼分布:是最可几分布,也是平衡分布。分布式:
任何两能级i,j上的分布数ni,nj之比:
式中的任一能级(对独立子系统)可表示五种运动形式之和
( i = ( i,t +( i,r +( i,( +( i,e +( i,n
其能级的简并度亦表示为积的形式:
g i = g i,t g i,r g i,( gi,e gi,n
配分函数,q = q t q r q,( q e q n
4.各种运动配分函数的公式
单原子分子 q =qt qe qn
双原子分子 q =qt qr q( qe qn
核配分函数qn对化学反应一般没影响,故可以不计。
(1) 平动配分函数:,其中一维时的配分函数:ft = qt1/3 =
(2) 转动配分函数:qr=((r /T<<1,大部分分子均可适用)
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配分函数:fr =qr1/2 = (T/?(r)1/2
式中转动特征温度,Θr = h2/8(2Ik
转动惯量:I=μr2 = m1m2 r2 /(m1+m2),μ为折合质量
称为对称数,是绕旋转轴旋转360度时重迭的构型数。对同核和异核双原子,分别为2和1。对多原子非线性分子,有3个转动轴。
(3) 振动配分函数
定义振动特征温度:Θ( = hv/k。对一维谐振子
q( = [exp(Θv /2T) - exp(-Θv /2T)]-1 = exp(-Θv /2T) / [1 - exp(-Θv /T)]
q(0 = 1 / [1-exp(-Θ( /T)]
(4) 电子配分函数:qe = ge,0 exp(-( e,0 /kT) + ge,1 exp(-( e,1 /kT) + ge,2 exp(-( e,2 /kT) + …
利用电子光谱数据,可计算上述各项,进而算出qe。
若温度不太高时,激发态可忽略,这时qe =ge,0 exp(-( e,0 /kT),qe 0=ge,0 。
(5)配分函数的数量级大小及与T、V的关系:当T=300K时,
qt/V:10 30~10 32 m-3,qr,10~102,q(:10-2~10,qe,0:1~10
常温下,qe可认为与温度无关,其它配分函数均与温度有关,而qt唯一与体积有关。
5.理想气体(离域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性质
单原子分子,q=
双原子分子,q = qt qr q( = 
(1) 1mol理想气体:
常温时Uv0=0,高温或?v很小时Uv0=RT。内能与能量零点的选择有关。
(2) 热容,CV,m =((U/(T)V,Cp,m =((H/(T)p
热容一般为:CV,m = CV,m,t + CV,m,r + CV,m,(
CV,m,t =(3/2)R,CV,m,r =R,当(v/T>>1时,CV,m,( (0;((/T<<1,CV,m,((R,符合能量均分原理。
单原子气体:CV,m = CV,m,t =(3/2)R
双原子气体:CV,m = CV,m,t + CV,m,r + CV,m,v,常温CV,m ((5/2)R,高温CV,m ( (7/2)R
三、主要题型
本章知识结构体系可归纳如下:
系统微态数→ 系统最可几分布(玻尔兹曼分布)→
配分函数→宏观热力学量与微观状态数关联S=kln( →
通过配分函数计算宏观性质 (U、Cv、(H、(G、K等的数值。
热力学函数计算的公式比较复杂,一般不作要求。因此,本章重点是分子各种运动的能级、配分函数、能级分布相关的计算。
例题1:在298.15K和100kPa压力下,1mol O2(g) 放在体积为V的容器中,试计算
(1) 氧分子的平动配分函数。
(2) 氧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已知转动惯量I为1.935×10-46 kg·m2)。
(3) 氧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 qv0 (已知其振动频率为4.648×1013s-1)。
(4) 氧分子的电子配分函数(已知电子基态的简并度为3,电子激发态可忽略)。
(5) 忽略振动和电子的影响,估算氧分子的恒容摩尔热容。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L=6.022×1023mol-1,普朗克常数h=6.626×10-34J·s,光速k=1.381×10-23J·K-1。
解:(1) V=nRT/p = 1mol×8.3145J.mol-1.K-1×298.15K/100000Pa = 0.02479 m3
qt =

= 4.344×1030
(2) qr =
= 71.66
(3) 振动特征温度
=2230K

(4) qe = ge0 =3
(5) CV,m = CV,m,t + CV,m,r + CV,m,v = (3R)/2 + R =20.79 J·K-1·mol-1
例题2(2001年题),HI的摩尔质量M=127.9×10-3kg·mol-1,振动特征温度?v=3200K,转动特征温度?r=9.0K:已知k=1.381×10-23J·K-1,h=6.626×10-34J·s,L=6.022×1023mol-1。
(1) 计算温度298.15K,100kPa时HI的平动、转动、振动配分函数qt、qr、qv0。
(2) 根据转动各能级的分布数,解释能级越高粒子分布数越小不一定正确。(10分)
解:(1) V=nRT/p=(1×8.315×298.15/100000)m3 =0.02479m3
 =3.471×1031
qr=T/?r?= 298.15K/(9.0K×1)=33.13
=1.000
(2) 根据玻尔玆曼分布,转动能级分布
nJ/N =gJexp(-J(J+1)r /T)/qr = (2J+1) exp(-J(J+1)r /T)/qr =gJ fJ
由gJ= (2J+1)和fJ决定,随着J增大,gJ增大,fJ减少,因此有可能出现一个极大值,即能级越高粒子分布数越小不一定正确。
返回
第十章 表面现象一、主要概念
分散度,比表面,表面与界面,表面张力与影响因素,表面功,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润湿,沾湿,浸湿,铺展,润湿角,附加压力,毛细现象,亚稳状态与新相生成,过饱和现象、过热、过冷现象及其解释,吸附,吸附质,吸附剂,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平衡)吸附量,单分子层吸附理论,覆盖度,吸附系数,表面过剩,正吸附与负吸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去污(润湿变不润湿,乳化)和助磨作用原理。
二、主要公式
1.比表面as =As / V 或 as =As / m
2.表面功与表面张力
W'r? = dG =(F/2l) dAs =? d As (T,p,N 一定)
= F/2l = (?W'r / dAs )T,p,N = ((G/( As) T,,p,N
3,高度分散系统的热力学方程
dG = -SdT + Vdp +ΣμB dnB +? d As
4,润湿与杨氏(Young)方程
s-g =?s-l +?g-l cos(,(-润湿角
铺展系数(spreading coefficient),s =?s-g -?s-l -?g-l
当(>90(,s <0,不润湿;当(≥0(,s ≤0,润湿;当(→0(,s≤0,铺展。
5,弯曲液面现象
(1) 附加压力-拉普拉斯 (Laplace)方程,?p= 2/r
(2) 毛细现象公式:压力?p= 2/r = 2 cos( /r' =(gh (r -液面半径,r' -毛细管半径)
(3)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开尔文公式:或 
助记:平液面→弯液面,? G =Wr= RTln(pr/p)= V(l)? p =(M/?) 2?/r
6.吸附现象
(1)气-固吸附,兰格谬尔吸附等温式,,
(-覆盖度,? -压力p时的吸附量,?∞—(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b—吸附系数吸附量为体积时,as =(V∞/22400ml)L A
(2) 等温吸附经验式-弗罗因德利希 (Freundlich)等温吸附经验式
(=或 (=
(3)溶液表面的吸附 - 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当 d/dc < 0、=0、>0即 ( > 0、=0,<0时,发生正、无、负吸附现象。
分子的截面积:A=1/L? ∞
三、典型题型
1.从润湿现象做附加压力,毛细现象,微小液滴饱和蒸气压的计算以及解释过饱和现象。
2.从吸附角度出发进行气体在固体或液体在液体表面上的吸附相关的计算。
例题1(2001年题):在273K时用钨粉末吸附正丁烷分子,压力为11kPa和23kPa时,对应的吸附体积(标准体积)分别为1.12dm3·kg-1和1.46dm3·kg-1,假设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方程。
(1) 计算吸附系数b和饱和吸附体积V∞。
(2) 若知钨粉末的比表面积为1.55×104m2·kg-1,计算在分子层覆盖下吸附的正丁烷 分子的截面积。已知L=6.022×1023mol-1。(10分)
解:(1) Langmuir等温方程 V/ V∞= bp /(1+bp),两种不同压力下的数据相比数得
V/ V’ = (1+1/bp’)/(1+1/bp)
1.46/1.12=(1+1/11kPa/b)/ (1+1/23kPa/b)
可得 b=0.156 kPa-1
所以
V∞= V(1+bp) / bp=1.12dm3·kg-1×(1+0.156×11)/(0.156×11)
=1.77 dm3·kg-1
(2) 比表面 as= V∞LA/(0.0224m3·mol-1),可得截面积为
A=(0.0224m3·mol-1) as / V∞L
= (0.0224m3·mol-1)×1.55×104 m2·kg-1/(1.77×10-3m3·kg-1×6.022×1023mol-1)
=3.257×10-19m2
例题2(99年):已知 27℃ 和 100℃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p* 分别为 3.529kPa、101.325kPa;密度ρ分别为 0.997×103 kg·m-3和 0.958×103 kg·m -3;表面张力分别为 7.18×10-2 N·m -1 和 5.89×10-2 N·m-1;水在 100℃、101.325kPa 下的摩尔气化焓?vapHm为 40.67 kJ·mol-1。
(1)若27℃时水在某毛细管中上升高度为0.04m,水和毛细管的接触角为20°,试求该毛细管的半径r'(已知g=9.80N·kg-1)。
(2)当毛细管半径r'=10-9m时,试求27℃下水在该毛细管内的饱和蒸气压。
(3)外压为101.325kPa时,试求r'=10-6m的毛细管中水的沸腾温度(设水和毛细管的接触角为20°)。(10分)
解:(1)=3.45×10-4 m
(2)凹液面,曲率半径为负值。


= -0.9771
pr = p0×0.3764= 3.529kPa×0.3764= 1.328 kPa
(3)? 空气泡的半径为
r= r'/cos? = 10-6m/cos 20 =1.06×10-6m
忽略水的静压,水沸腾时气泡内的蒸气压等于外压和气泡所受附加压力之和,即
=212.457kPa
由克-克方程求该压力下的沸腾温度


T = 395.5 K
例题3(2003年):25 ℃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与乙醇浓度的关系如下
/ (10-3N·m)=72-0.5(c/c?)+0.2(c/c?)2
试解决下列问题:
(1) 25 ℃时将一个半径为10-5m的毛细管插入水溶液中,试计算毛细管中的液面将升高多少?假设润湿角为0°,纯水的密度为1.00kg·dm-3,g=9.80m·s-2。
(2) 计算25 ℃时乙醇浓度为0.1mol·dm-3的表面吸附量。 (8分)
解:(1) 纯水的表面张力=72×10-3N·m-1
升高高度 h=2cos?/?gr
= 2×72×10-3N·m-1×cos0°/(1000kg·m-3×9.80 m·s-2×10-5m)=1.47m
(2)=-(c/RT)d?/dc
=-[0.1mol·dm-3/(8.315J·K-1·mol-1×298.2K)](-0.5+0.4×0.1)×10-3mol-1·dm3
=1.86×10-8mol-1·m-2
返回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一、主要概念
反应速率,依时计量学反应,(非依时计量学反应,)消耗速率,生成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级数,总级数,(基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速率方程,半衰期,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积分法,微分法,初浓度法,隔离法,半衰期法),活化能,指前因子,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或经验活化能,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稳态处理法,平衡态近似法,单分子反应机理,直链反应,支链反应,爆炸,碰撞理论要点,势能面,反应途径,过渡状态理论要点。笼罩效应,遭遇对,量子效率,催化剂二、主要定义式与公式
1.反应速率:标准反应 0=?B vB B,
反应进度:d=dnB /vB,
反应速率:? = d?/Vdt =dnB/ V vBdt =(恒V)dcB/vBdt
生成速率(反应物):?B = -dcB/ dt
消耗速率(产物):?B = dcB/ dt
2.质量作用定律:对基元反应 aA + bB +..,→ lL +mM
速率方程,-dcA/dt = k cAa cBb,..
3,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经验式,-dcA/dt = k cAcB?,.,(微分式)
式中:?、反应物A,B的分级数,反应的总级数 n= ;
k-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
4.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表、简单反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级数
微分式
积分式
半衰期
k量纲
线形关系式
0
A=k
cA0- cA = kt

[浓度]
[时间]-1

1
A=kcA
ln(cA0/cA)= kt或
ln[1/(1-xA)]=kt

[时间]-1

2
A=kcA2
或 

[浓度]-1
[时间]-1

n
A=kcAn
注意:n(1

[浓度]1-n
[时间]-1

注意:用浓度表示的反应速率如 -dcA/dt=kccAn,则k指kc。若用分压表示的反应速率―dpA/dt=kppAn,则k指kp。两者关系为kp = kc (RT) 1 - n
5.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1)积分法:-dcA/ cAcB?,.,=  k dt (积分式)
把实验数据cA ~t关系代入各级数的反应积分式中求出k,若k为常数则为此级数,或作其线性关系图,若呈直线则为该级数。此法适用于整数级反应。
(2) 微分法:对=kcAn形式的动力学方程,取对数
ln(?/[?]) = ln(k/[k])+nln(cA/[c]),作ln(?/[?]) ~ln(cA/[c]) 图可求出斜率=n。
式中?需从实验得的cA ~ t图中求出 -dcA/dt。此法适用于整数、分数级数。
用初浓度法还可避免产物的干扰。
(3)半衰期法:或,作图可求n。
(4)隔离法,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的反应,如? = k cAa cB(
当恒定cB(或cB >> cA,B浓度变化很小),?= k’ cAa,可通过上述方法求出a。
同理恒定A浓度时,? = k” cB?,可通过上述方法求出?。
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k 与温度T的关系
(1)范特霍夫(Van’t Hoff)规则:或,(=2~4称为温度系数。
(2)阿累尼乌斯(Arrhenius)方程, (微分式,活化能Ea的定义式)
i.不定积分式, 或指数式:
以ln(k/[k]) 或ln(k/[k])对1/T作图为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和截距可分别计算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k0。
ii,定积分式,
iii.Ea大则k小,反应难。Ea大,(Ea/RT2)大,即k随T变化大,若有两个反应,活化能大的反应,升温时速率常数k增大。
7.各类典型复合反应的主要公式及基本要求
(1)一级对行反应
i,微分式,dcA/dt = -k1cA+k-1cB
ii,积分式,
iii,完成距平衡浓度一半的时间 ,与初浓度无关。
iv,平衡常数与正、逆速率常数关系Kc = k1 / k-1
v,反应焓与正、逆反应活化能关系(rH ( (rU = E正 - E逆
(2) 一级平行反应 
i,微分式 - dcA/dt = (k1+k2)cA
ii,积分式:ln ( cA,0 / cA ) = ( k1 + k2 ) t
iii,半衰期,。
iv,产物分布:cB /cC = k1 / k2
v,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关系 
(3) 连串反应,ABC
i,微分式 - dcA/dt = k1cA,dcB/dt = k1cA- k2cB,dcC/dt = k2cB
ii,积分式:
中间产物极大时的时间与浓度 。
8,处理复杂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方法:
(1) 选取控制步骤法:多个反应步骤中存在控制步骤。
(2) 稳态近似法:中间物B很难生成,但反应性很强,使其浓度很低,dcB /dt =0。
(3) 平衡近似法:反应能随时保持平衡。
9.光化学定律
(1) 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被系统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地引起光化反应。
(2) 光化学第二定律:在初级过程中,系统每吸收一个光子活化一个分子或原子。
(3) 1摩尔光子能量Em(即1爱因斯坦),Em = Lhv = Lhc / λ
式中:光速c,普朗克常数h,L-阿佛加德罗常数,λ-波长
(4) 量子效率:
10.催化作用
(1)催化剂:存在较少量就能显著加速反应而本身最后并无损耗的物质。减慢反应的物质称阻化剂。
(2)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i,催化剂参与催化反应,开辟一条更快的新途径,降低活化能,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ii,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系统的始、末状态。故不能改变反应的状态函数变如(G、(H。
iii,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只能加速平衡的到达。即不能改变或平衡常数。因K = k1 / k-1,故催化剂同时催化正向和逆向反应。
iv,催化剂对反应的加速作用具有选择性。
三、主要题型:
确定反应级数?、,计算活化能Ea及k ~T关系是本章的核心。
1.解题时注意的问题:
(1)比较熟练0,1,2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cA-t,k 的单位,t1/2,线型图)。为了避免记错,做题时最好用动力学方程的积分式或微分式进行推导助记。
(2)题目常常给出反应动力学特征:cA-t 关系,k 的单位,t1/2,线型图等,应该马上想到对应的级数。
(3)若恒T、V,则pB=cBRT,动力学方程可用pB代替cB,即-dpA/dt = kp pApB?,..
其中kp= k (RT)1。。。
2.给出cA-t 关系,求级数?、,活化能Ea及k ~T关系相关的计算。
3.简单的一级复合反应(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相关的计算。
4.给出复杂反应的机理推导动力学方程。
5.综合例题例题1(2002年):乙醛热分解CH3CHO → CH4+CO是不可逆反应,在518℃及恒容条件下,有数据:
初始压力(纯乙醛)
0.400kPa
0.200kPa
100秒后系统总压
0.500kPa
0.229kPa
求(1)乙醛分解的反应级数;(2)计算518℃时的速率常数;(3)实验测得在538℃时的速率常数是518℃时的两倍,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共12分)
解:本题与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教材11.33题基本相同。
设甲醛为A,因为是恒温恒容反应,可用压力代替浓度进行有关计算。
A → CH4 + CO
t=0 pA0 0 0 总压p=pA0
t=t pA pA0-pA pA0-pA 总压p=2pA0-pA
所以 pA=2pA0-p
(1) 可用多种方法求解。比较简单的是积分法。假设为级数n=1,
则 k=ln(pA0/pA)/t =ln[pA0/(2pA0-p)]/t
代入数据:
k1=ln[0.400/(2×0.400-0.500)]/100s=0.00288s-1
k2=ln[0.200/(2×0.200-0.229)]/100s=0.00157s-1
速率常数相差太多,可否定为一级反应。
假设为二级反应,则 k=(pA-1-pA0-1) t
代入数据得:
k1=[(2×0.400-0.500)-1-0.400-1] kPa-1/100s=0.00833 kPa-1·s-1
k2=[(2×0.200-0.229)-1-0.200-1] kPa-1/100s=0.00848 kPa-1·s-1
速率常数非常接近,所以可认为是二级反应。
用n级反应的压力与时间式代入建立一个方程,用尝试法求n亦可。
(2) 速率常数 k=(k1+k2)/2 =0.00841 kPa-1·s-1。
(3) Ea=RT1T2ln(k’/k)/( T2-T1)
=(8.315×793.15×813.15×ln2/20)J·mol-1
=186 kJ·mol-1
例题2(2002年):有下列反应

式中k1和k2分别是正向和逆向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数值如下:
温度/K
300
310
k1/s-1
3.50×10-3
7.00×10-3
k2/(s·p?)-1
7.00×10-7
1.40×10-6
(1) 计算上述可逆反应在300K时的平衡常数Kp和K?。
(2) 分别计算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活化能E1和E2。
(3) 计算可逆反应的反应焓?H。
(4) 在300K时,若反应容器中开始时只有A,其初始压力p0为p?,问系统总压p’,
达到1.5p?时所需时间为多少?(可适当近似)(13分)。
解:(1) Kp=k1/k2=3.50×10-3s-1/7.00×10-7(s·p?)-1=2000 p?
K?=Kp /p? =2000
(2) E1=RTT’ln(k1’/k1)/( T’-T’)= [8.315×300×310×ln(7.00/3.50)/(310-300)]J·mol-1
=53.6k J·mol-1
E2=RTT’ln(k2’/k2)/( T’-T’)
= [8.315×300×310×ln(1.40×10-6/7.00×10-7)/(310-300)]J·mol-1
=53.6k J·mol-1
(3)?H= E1-E2= 0
(4) A(g) = B(g) + C(g)
t=0 p p= p?
t=t’ pAp? -pA? p? -pA p= 2p? -pA 即pA=2p? -p
速率方程
-dpA /dt = k1 pA-k2 (p? -pA)2 ≈k1 pA ( ∵ p?k2<<k1)
积分得
t=ln(pA0/pA)/k1=ln[p? /(2p? -p)]/t =ln[p? /(2p? -1.5p?)]/3.50×10-3s-1=198s
例题3(2003年):已知反应 NO2(g) =NO(g) + (1/2)O2(g) 以NO2的消耗速率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ln(k/dm3·mol-1·s-1)=-12884K/T +20.2664
(1) 试求反应的级数,活化能Ea及指前因子A。
(2) 若在400 ℃ 时将压力为26664Pa的NO2(g)通入反应器中,使之发生分解反应,试计算反应器的压力达到31997Pa时所需时间。(10分)
解,(1) 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dm3·mol-1·s-1,所以反应为2级。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对数式 ln (k/ dm3·mol-1·s-1)= -Ea/RT + ln(A/ dm3·mol-1·s-1) 对比,可得
Ea=12884K×R=12884K×8.315J·K-1·mol-1=107.1kJ·mol-1
A= exp(20.2664) dm3·mol-1·s-1 =6.33×108 dm3·mol-1·s-1
注:代入两种温度分别计算k,再算Ea亦可。
(2) 400 ℃ 时的速率常数,ln(k/dm3·mol-1·s-1)=-12884K/673.15K +20.2664=1.1265
k=3.085dm3·mol-1·s-1
设NO2(g)=A,对于二级反应,反应时间与浓度的关系如下 t=(1/cA-1/cA0)/k
需知道浓度,可通过压力进行计算:
NO2(g) = NO(g) + (1/2)O2(g)
t=0 p0=26664Pa 0 0
t=t 26664Pa-px px (1/2) px 总压p=26664Pa+px/2=31997Pa
所以 px=10666Pa
cA=(26664-10666)Pa/RT=15998Pa/RT,cA0=26664Pa/RT
t=(1/cA-1/cA0)/k=RT(1/15998Pa-1/26664Pa)/k
=8.315J·K-1·mol-1×673.15K×(1/15998Pa-1/26664Pa)/ (3.085×10-3m3·mol-1·s-1 )
=45.37s
例题4(2002年):.有一平行反应

在500K时,k1、k2分别为4.65s-1和3.74s-1。求(1) A转化90%所需要的时间;(2)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已知两平行反应的活化能E1、E2分别为20kJ·mol-1和26 kJ·mol-1。(共10分)
解:本题需掌握一级平行反应的规律才容易做。若没掌握,需自己推导。
(1) A的转化率x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t = -ln(1-x)/(k1+k2) =-ln(1-0.90)/(4.65s-1+3.74s-1)= 0.2744s
(2) E=(k1 E1+k2 E2)/ (k1+k2)=(4.65×20+3.74×26) kJ·mol-1/(4.65+3.74)
=22.67 kJ·mol-1
返回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一、主要概念
均相分散系统(溶液),胶体系统(亲液溶胶,憎液溶胶),粗分散系统,胶体的光学、动力和电性质,胶团结构,双电层DLVO理论,乳状液二、主要性质与公式
1.胶体的性质,高度分散性、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体现如下:
(1)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胶体对光的散射现象。
散射光强度-雷利公式: (定性记忆)
式中:I0及(分别为入射光强度和波长,V为每个分散相粒子的体积,c为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n及n0分别为分散相及介质的折射率,(为散射角,l为观察者与散射中心的距离。此公式适用于粒子的尺寸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把粒子看成点光源;不考虑粒子散射光之间的相互干涉;粒子不导电。
应用解释:浊度计原理;超显微镜原理;早上、下午太阳红色,中午天空蓝色。
(2)动力性质
i,布郎运动:在超显微镜下,观察到胶粒不断地作不规则的运动,称为布郎运动。
ii,扩散:在有浓度梯度存在时,物质粒子因热运动而发生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的现象。
iii,沉降与沉降平衡:当扩散速率等于沉降速率时,粒子浓度c随高度h的分布。
(3) 电学性质
i,电泳: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的现象。
ii,电渗:在多孔膜(或毛细管)的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液体通过多孔膜而定向流动的现象
iii,流动电势:在外力的作用下,液体通过多孔膜(或毛细管)定向流动时在多孔膜两端产生的电势差。
iv,沉降电势:分散相粒子在重力场或离心力的作用下迅速移动时,在移动方向的两端所产生的电势差。
v.从电泳速率或电渗速率计算(电势  (准确记忆)
式中(为分散介质的介电常数,(=(r(0,(r为相对介电常数,(0为真空介电常数。E为电势梯度,(为介质粘度。
2.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根据扩散双电层理论,胶团结构由胶核、胶粒和滑动部分三个层次组成。双电层由紧密层和扩散层组成,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滑动面。具体如下:
(1)胶核由固体微粒和选择性吸附的离子组成,该离子通常为构成固体微粒的离子,并且决定着胶粒所带的电荷,一般为溶液中过量物质(起着稳定剂的作用)的成核离子。
(2)紧密层和扩散层的离子其电荷与胶粒吸附的离子电荷相反,称为反离子,通常为稳定剂中的非成核的离子。
(3)写胶团结构的关键是确定稳定剂,稳定剂一旦确定,吸附的离子便确定。
注意:
(1) 在胶团结构中,m,n,x均为不定数。
(2) 胶粒虽带电,但整个胶团结构是电中性。
(3) 对于固体分散成的溶胶,胶团结构要具体分析。
3.扩散双电层理论
双电层由紧密层和扩散层组成。双电层结构可用下图模型表示。
(0热力学电势: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
(?斯特恩电势:斯特恩层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
(电势(或电动电势):滑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只有在 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才能呈现出来。(电势在数值上小于热力学电势。


图12-3斯特恩双电层模型
例如:10ml 0.1 mol(dm-3 KI + 9 ml 0.1 mol(dm-3 AgNO3 制备AgI溶胶,由于KI稍过量,起着稳定剂作用,固体微粒优先吸附与其自身有相同元素的离子,即I-,反离子为稳定剂的另一个离子K+,故AgI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图12-1,胶粒带负电,电泳时朝正极移动。若AgNO3稍过量则为稳定剂,胶团结构变为图12-2,胶粒带正电,电泳时朝负极移动。

图12-1 KI稍过量时的胶团结构
图12-2 AgNO3稍过量时的胶团
4.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使溶胶发生明显的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电解质的聚沉值,聚沉值的倒数定义为聚沉能力。
(1) 起聚沉作用的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即反离子);
(2) 反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愈大,聚沉值愈小。
(3) 与溶胶具有同样电荷的离子能削弱反离子的聚沉能力,且价数愈高,削弱作用愈强。
(4) 有机化合物的离子都具有很强的聚沉能力。
5.DLVO理论:能较好解释带电溶胶稳定的原因。
除胶粒带电是溶胶稳定的主要因素外,溶剂化作用和布郎运动也是溶胶稳定的原因。
6,乳状液:稳定,加入稳定剂;去乳化手段。
三、典型题型
计算胶体的性质(主要是?电势),写出胶团结构,比较电解质对胶体稳定性的大小,及DLVO理论的理解是本章的主要内容。粗分散系统的性质仅需了解。
例题1(2003年):混合等体积的0.1 mo1·dm-3 KI和0.09 mo1·dm-3 AgNO3溶液所得的溶胶。
(1)? 试写出胶团结构式;
(2)? 指明电泳方向;
(3)? 比较MgSO4,Na2SO4,CaCl2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并简述原因。(6分)
解:(1) [ (AgI)m nI- · (n-x)K?]x-· xK?
(2) 胶粒带负电,往正极移动
(3) 聚沉能力为,Na2SO4 < MgSO4< CaCl2
因为胶粒带负电,反离子起聚沉作用,其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大,故Ca2+、Mg2+ > Na+。又因与胶粒带同种电荷的离子能削弱反离子作用,高价强于低价,即聚沉能力有SO42-?< Cl-,因此可得到上面的聚沉能力次序。简述热力学三个定律及其应用。
例题2(2001年):在浓度为10 mol·m-3的20cm3 AgNO3溶液中,缓慢滴加浓度为15 mol·m-3的KBr溶液10cm3,以制备AgBr溶胶。
(1) 写出AgBr溶胶的胶团结构表达式,指出电泳方向。
(2) 在三个分别盛10cm3 AgBr溶胶的烧杯中,各加入KNO3、K2SO4、K3PO4 溶液使其聚沉,最少需加电解质的数量为:1.0 mol·m-3的KNO3 5.8 cm3 ;0.01 mol·m-3的K2SO4 ;8.8 cm3 ;1.5×10-3 mol·m-3的K3PO4 8.0 cm3 ;计算各电解质的聚沉值以及它们的聚沉能力之比。
(3) 293K时,在两极距离为35cm的电泳池中施加的电压为188V,通电40min 15s,测得AgBr溶胶粒子移动了3.8cm。问该溶胶的?电势为多大?已知293K时分散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80,粘度?=1.03×10-3 Pa·s,真空介电常数0=8.854×10-12F·m-1。(10分)
解:(1) AgNO3过量,为稳定剂,胶团结构为
[(AgBr)m nAg+·(n-x)NO3- ]x+ ·xNO3-
胶粒带正电,电泳时向负极移动。
(2) KNO3 的聚沉值,1.0mol·dm-3×5.8cm3 / (10+5.8) cm3 = 0.367 mol·dm-3
K2SO4的聚沉值,0.01 mol·dm-3×8.8cm3 / (10+8.8) cm3 = 4.68×10-3 mol·dm-3
K3PO4 的聚沉值;0.0015 mol·dm-3×8.0cm3 / (10+8.0) cm3 = 6.67×10-4 mol·dm-3
聚沉能力之比 KNO3:K2SO4:K3PO4
= (1/0.357):(1/4.48×10-3):(1/6.67×10-4) =1:79.7:535
(3) 由公式u=?E=V/l)得?
= ulV = ulr0 V
= (0.038m/2415s) ×0.35m ×1.03×10-3Pa·s/ (80×8.854×10-12F·m-1×188V)
= 0.042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