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课
,论语 ·先进,
(节选)


焦点问题
1.孔子“吾与点也”
的感叹有何深意?
2.如何求得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3.如何用简练的笔墨获得传神的艺术效果?
二、
孔子生平
孔子(前 551-前 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曾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易,,
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学术贡献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春秋,,
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学术贡献
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七十馀人(贤人)。
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
,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
提倡,忠恕,之道。
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
,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学术贡献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
影响极大。
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生平经历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
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
生平经历
孔子 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 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子 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生平经历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生平经历
孔子 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55岁时,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前 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生平经历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
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
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
,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
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生平经历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
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
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
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
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
(前 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 7日而殁 。
政治生涯
孔子和李白一样,有着不顺畅的政治经历,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
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 50多岁,迫于形势,
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
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政治生涯
孔子自 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 30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 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
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政治生涯
鲁昭公 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
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 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
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政治生涯
鲁定公 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政治生涯
鲁定公 13年,齐国送 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
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
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
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
55岁。
政治生涯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 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 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 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政治生涯
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政治生涯
鲁哀公 2年(孔子 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 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 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
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思想品格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
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思想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 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
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
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思想品格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思想品格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思想品格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
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
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
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思想品格
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
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论语

其书先秦语录体:
篇幅简短,平朴自然
多为只言片语,少神态、
动作、场景及性格的描写
片断性较强而整体感较弱。
关于
,论语,
的若干问题一,,论语,书中的,鬼神,思想二、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三、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其一,,君子不器,。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四、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
五,,论语,书中的教育思想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
其三,治国的基本方法,
,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其四,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论语

其人其书
3.本文文体特征本文在,论语,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例:
出现了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
谈话的过程首尾完具,内在的节奏跌宕有致。
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况味。


文本详析
子路、曾 晳,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 不吾知也! ’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一个蔼然长者的形象揭开了文章的中心话题。


文本详析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文本详析
对曰,?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
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文本详析三位弟子做了各具特色的回答。
子路以勇武见称
冉有的回答,既申其襟抱,
又多了一分谦虚和谨慎
公西华的回答,就更为谦逊简短中又见人物语言微妙变化三

文本详析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文本详析
1,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却在曾 晳 一段。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由动作、声音构成的场景,延缓叙述节奏,
预示变化。
3,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雨临风、一路酣歌的动人景象。


文本详析三子者出,曾 晳 后。曾晳 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文本详析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文本详析本文何以成为传世名篇?
艺术上:
自然而完整的结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简练而传神的笔墨内涵上:
涉及的人生志向的话题四

孔子的两难之境
问题:
以孔子积极入世的一贯精神,何以会如此赞赏曾点的回答?


孔子的两难之境入世情怀与隐逸之思孔子的理想与现实:
理想之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理想之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浴乎沂,风乎舞雩,


孔子的两难之境入世情怀与隐逸之思孔子的理想与现实:
现实方式: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 ·宪问,)
终其一生,奋斗不息。这是孔子精神中最可宝贵的一面。


思考与讨论
1.在写到曾点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
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2.将本文与,韩诗外传,,各赋所愿?
相比较,谈谈它们在写作的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你想在社会事务或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这一理想却屡遭挫折,
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