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沿革。
(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传统的货币数量分为早期货币数量学说和近代货币数量学说。由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组成的近代数量理论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影响更为深远。
现金交易数量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或P=MV/T。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P)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量(M)的变动和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T)的变动成反比。一般认为,费雪的货币数量说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把货币只当成一种交换媒介;混同了金属货币与纸币在决定物价中的不同作用;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长期中不受货币量变动的影响。
现金余额数量说是由剑桥派经济学家马歇尔、庇古等人创立的。他们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了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如下的剑桥方程式:M=KPY。根据古典学派的假设,Y在短期内不变,如果K也不变,则P将与M作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不过,剑桥方程式本身又预示着对其结论的否定,因为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和人们的预期等影响K的变化,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中它都不是常数,所以K不可能固定不变,P与M的变动幅度也就不可能完全一致。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将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这样三类,其中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稳定的函数。所谓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指人们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一货币需求的大小也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可把这两种货币需求函数合二为一而以下式表示:M1=L1(Y),其中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Y代表收入水平,L1代表Ml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如果整个经济中有着许多投机者,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若以M2代表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R代表市场利率,L2代表M2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有:M2=L2(r)。结合前述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的函数关系,可将货币总需求函数表示为:M=Ml+M2=Ll(Y)+L2(r)。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货币理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它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
(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50年代以后,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和扩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首先,他们发现即使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同样相当敏感,而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质。这一重要发现即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他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不但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其次,他们觉察到凯恩斯货币投机需求理论的漏洞。凯恩斯认为,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券,二者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然而实际情况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相吻合,投资者对自己的预计往往是犹豫不定的,一般人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待有债券。
最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他们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类动机:1)商业性动机。由商业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密切相关。2)投机性动机。由投机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关系不大,而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3)公共权力动机。这是因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如果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主要投向商业性流通,那么,受冲击的将是商品市场的价格;如果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主要投向金融性流通,金融市场则将受到冲击。因此,这类动机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额外货币。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一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样受这三类因素的影响: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据此,弗里德曼列出个人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f(Y,W;rm,rb,re,l/p×dp/dt;u)。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其动向是可以预测的。明确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对分析整个经济社会中的其他重要因素(如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意义重大。这是由于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都是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证并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其目的在于说明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货币供应方面。因此,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及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
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
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1)IS—L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其基本结构是IS曲线和LM曲线,可分别由两个方程式表示:① I(r)=S(y) ②M/P=m=L1(y)+L2(r) 。
(2)IS曲线用于描述产品市场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I=S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位于IS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I<S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则都是I>S的非均衡组合。政府支出的增减会使IS曲线向右、左移动。
(3)LM曲线是用于描述货币市场均衡,即L=M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LM曲线中的货币需求L分为L1和L2。货币供给M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L>M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L<M的非均衡组合。M的增减会使LM曲线向右、左移动。
(4)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其交点表示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5)该模型还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政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①分析货币政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即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对货币量的调节影响利率,利率又如何影响投资和总需求。②扩大了对财政政策的分析。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仅能分析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影响,但实际上国民收入的变动还会通过货币需求和利率的影响来进一步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只有把这后一种影响考虑在内,才能全面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借助于IS—LM模型就能作到这种分析。③可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④用于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从而说明西方经济学家的政策分歧。即可把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由IS一LM模型可知,在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在中间区域,两种政策均有效。
(6)总之,该模型把四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在政策上,它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IS—LM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币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IS—LM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
★试论利率水平决定的因素。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利率水平决定的因素也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包括:
(l)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在利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提高,投资的预期收入会增加,投资需求增大。此的,由投资需求增加所导致的货币需求增大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则必然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
(2)货币供求。在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会相应导致利率的下降或提高;同样,在货币供应量一定时,货币需求的增减也会引起利率的上升或下降。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货币本身的增值或贬值。通常,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利率也就越高。
(4)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中央银行的贴现率通常是各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它的变动首先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资金借贷成本,从而对信贷起限制或鼓励作用,并同时影响其他市场利率。
(5)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减少意味着经济的增长或衰退,因此,利率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动。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主要是增减开支和税收变动。政府增加支出会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政府增加税收会导致国民收入下降,并同时减少货币需求,在货币供应量不变时利率下降。即:税收增减往往与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化。
★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1)利率与消费和储蓄。利率较高时,储蓄会增加,消费会减少;利率较低时,储蓄会减少,消费会增加。
(2)利率与投资。利率是企业投资的成本,利率越高,投资规模会越小;反之,低利率则有利于增加投资。
(3)利率与通货膨胀。在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高利率可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萧条时,通过低利率则可防止过度紧缩。
(4)利率与金融机构。当利率变动后,金融机构的资产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是在发放贷款和政府债券之间转移。这使得中央银行利用利率作用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和有效。
(5)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利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出口竞争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相反,降低利率会增加出口,改善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从资本输出输入看,在高利率的吸引下,外国资本会迅速流入,可以暂时缓解国际收支状况。但高利率也存在负面影响,如输入通货膨胀等。
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主要有:(1)一国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性程度以及对利率的敏感性程度;(2)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利率能否在各市场间迅速传导并引导资金流动的前提;(3)利率种类的多少,利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中央银行是否以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等也会影响利率作用的发挥。
★结合我国利率体制的变革,谈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改革以来,利率体制在向市场化迈进。分为两个阶段:78—86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利率,增加利率档次,央行实行浮动利率政策。86年以来,随经济的收缩而有规律地波动,呈相关性,调节作用增强。
问题:一是严格的利率计划控制,与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不相适应;二是利率水平的决定没有完全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因此,增强利率的调节作用,只有走利率市场化道路。
条件:①经济稳定是首要条件。②拥有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③利率市场化要求资金商品化,资金供求大体均衡。④要有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⑤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应渐进地进行: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再放开金融市场利率,最后放开存贷款利率,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各种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的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1)短期(静态)分析。在总供给S既定条件下,如果货币供给量MS超过了货币必要量Mb,就意味着总需求D有迅速的增加,与相对不变的S相比,D处在过度增长状态。这时,意味着开始出现短期性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其程度依MS超过Mb的程度而定。
(2)长期(动态)分析。在增长极限内,①如果离增长极限点较远,MS’>Y*’>Rin’。②随着接近增长极限点,MS’>Rin’>Y*’。且Y*’→0。这时,需求拉动型通胀非常典型。③由于在初始阶段存在MS’>Y*’>Rin’的关系,就给人以错觉,以为较多的MS能带来较大的Y*。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胀恶化的重要诱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从两方面分析:
(1)静态分析:总需求水平不变。假定总需求不变,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促使价格上涨的同时,会引起供给水平的下降,具体情况如图5—4所示。
在图5—4中,SS为总成本曲线,DD曲线表示总需求曲线(此处假定不移动),OY0为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量(最大潜在供给)。最初的状态是,总需求曲线DD与总成本曲线SoS相交于e0点,e0对应的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为Rino,产量为Y0(最大产量)。当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企业为追逐更大利润而大幅度提高价格时,总成本曲线会从S0S移到SlS或S2S,总成本增加。在总需求曲线不动的条件下,随着总成本曲线向左上方的移动,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也就从Rino不断上升到Rin1或Rin2,实际产量由Y0降至Y1或Y2。
(2)动态分析:总需求水平变动。总需求水平变动时,上面所分析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最终演化成供给混合型通货膨胀。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胀的基本要点,动态形成过程?最初的起因来源于成本方面的因素,成本推进型通胀在得到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后,必然演化成“螺旋式”混合型通胀。有四个基本要点:①起因于成本推动;②总需求不断扩张;③实际产量不会下降;④价格水平是“螺旋式”上升。
图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 S0S向 SlS、S2S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来增加需求,这样,D0D0向D1D1、D2D2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价格水平沿着e0→e1→e2→e3→e4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或通胀率R0上升到R4的过程表明,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现象。
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短期内,通货膨胀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系统中是否存在一定量的可以利用的闲置资源。
(2)长期中,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能力通常是不断提高的,当生产能力得到扩大时,总需求也会相应地扩张,带来实际产出水平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
(3)通货膨胀预期会减弱通胀的经济增长效应:①导致货币工资率变动滞后过程的缩短和积累能力的削弱。②有可能导致发生临时性的过渡购买行为,这在短期内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会被后续的经济滑坡所抵消。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改革的意义?(1)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其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
(2)意义。①可以使银行机构花费较低的发行成本。②减少甚至消除其信用的过分集中,同时继续发展特殊种类的组合证券。③使银行机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④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可流通证券,具有流动性,而且能改善资金来源。⑤证券出售后,将证券化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可以提高资本比率。
简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模式及功能。
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点和优势。
试述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直接融资扩大的意义。中国自50年代中期以后到1979年这一时期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资金融通格局以财政为主导,银行融资只起到补充作用。1979年以来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资金融通格局。
储蓄与投资从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居民储蓄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4.8%上升至1993年的54.8%,成为最大的储蓄主体。政府的储蓄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60.3%下降到1993年的5.4%。政府投资从1978年的56.5%下降到1993年的8.5%。企业的投资则由1978年的39.4%上升至1993年的79.7%,成为最大的投资主体。各经济部门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引起的资金供求矛盾,只有调整金融方式才能解决。
在金融主导型总体融资格局下,直接融资的比重正在逐步扩大,但仍以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1981年国库券的发行标志着原有传统体制下单一的间接融资格局被打破,此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到1997年,全社会融资总量余额为100564亿元,其中间接融资86896亿元,占86.41%,直接融资13667亿元,占13.59%。全年净融资量为14820亿元,间接融资占82.95%,直接融资占17.05%,直接融资发展较快。1997年直接融资发行量较1996年增长38,8%,净融资额增长29.6%。直接融资余额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由1996年的12.83%上升到1997年13.59%,净融资额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14.52%上升到1997年的17.05%,增加了2.5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股票融资就增长2倍多。
1996年之前,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所占比重较大,股票融资比重较小。1996年股票融资占直接融资总量的21.8%,而1997年已上升到51%,所占比例增加一倍多。从净融资数量来看,1996年债券实际融资(发行减去还本)1397.74亿元,占融资的比例为71.66%。1997年债券融资不足1200亿元。所占比例为47。33%,下降24个百分点。1997年股票发行融资1287.66亿元,占直接融资的比例上升了29个百分点,达51%。
在间接融资构成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所占比重日益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比重有所上升。国有商业银行从过去改革前的一统天下,到1985年还占94.2%,但到1995年只占78.6%。
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规模扩大,企业资本性融资有比银行信贷更宽阔的渠道,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经济金融客观环境来决定自身的财务融资结构。一方面,促使企业将资金信用的着眼点转向市场,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灵活方便的直接融资,重组部分效益不高的企业资本,逐步解决企业资金效益问题,使银行能从非政策负重和信贷低效的痼疾中逐步解脱出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具体而言,直接融资扩大,客观上也促成一种新型银企关系的形成,有利于解决信贷资金沉淀问题,减轻银行业经营的风险。同时,有利于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直接融资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
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简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
简述CAPM的基本内容。
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l)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资产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为金融资产在全社会资产中的比例得以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并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了转化的效率。
众所周知,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投资水平和经济增长率。金融中介是沟通储蓄投资转化的重要媒介之一,金融发展理论将一国金融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量金融体系媒介效率的标志。然而流动性是金融资产的第一生命,金融资产的规模扩大必须依赖发达的金融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有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2)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制度能引导资金合理地流动,提高整体资金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能及时反馈经济运行情况。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可以确定金融资产合理的价格,即资产收益率。它能够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引导资金的流向。这种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市场内部,而且不同市场之间在收益率的引导下,资金也能跨市场流动。当金融市场具有全国性市场性质时,金融市场中的资金流动就能突破地域限制。此外,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价格的波动能够迅速传递经济运行的状态及其信息,从而使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未来走势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3)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间接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金融间接调控体系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才能够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主体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整意图。
(4)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窗口,为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场所。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反映企业净资产的水平,体现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便于连续观测。同时也促进了公司资产高效流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结构的调整。
试述金融工程的方法论背景。
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作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西方有关金融创新的理论有:①技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的新发明以及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②货币促成论。认为汇率、利率、通胀等等货币因素变化是重要原因。③财富增长论。认为随着财富增加,人们要求避险的愿望和理财的要求提高,从而促成之。④规避管制论。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引起。⑤交易成本论。把金融创新的原因归因于交易成本的下降,它决定创新是否有交易价值。⑥约束诱导论。认为金融业摆脱内外部制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⑦制度改革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制度改革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金融创新、金融管制及金融风险存在怎样的关系?(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办法。
(2)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①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具有直接诱发作用。因为金融管制是对金融企业的一种成本附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企业必然要摆脱这种局面,通过创新来规避政策管制。但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时,政府会更严厉地管制,结果是:管制--创新,创新--管制,两者互为因果。②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管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创新使以往的金融管制失去效力,并推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也增大了金融风险,因此,各国政府必然会完善金融管制。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①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70年代以来创新的金融工具,如NOW账户、可转让贷款合同等,在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规避了利率风险及信用风险等。②金融创新也制造了新的金融风险。表现在: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增加了表外业务的风险;推动了金融同质化、自由化和国际化;为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手段和场所。
试论本世纪6O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刨新的主要内容?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1)金融业务的创新。第一,负债业务的创新内容。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年代以后。各国商业银行通过创新一些新的负债业务,一方面规避政论的管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等。第二,资产业务的创新内容。包括:消费信用、住宅放款、银团贷款及其他资产业务。第三,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第四,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2)金融市场的创新。这一方面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及衍生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第一,金融工具的创新。欧洲货币市场上创新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多种货币贷款,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浮动利率债券,票据发行便利及远期利率协议等。在金融衍生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远期类合约和期权类合约等。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主要有两类:一是远期类合约定价模型,二是期权类合约定价模型。
(3)金融制度的创新。表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种类和规模迅速增加,跨国银行得到发展,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同质化趋势,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
试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1)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削弱了央行对本国货币的控制能力。(2)金融业务的创新,导致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同质化,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控制能力。(3)金融创新使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功效发生变化:传统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失效;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弱化;贴现率作用下降;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简述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及意义。
货币传导机制的信用渠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或效应高低构成挑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微观主体的预期。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实施的抵消其作用的对策,政策可能归于无效。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公众的预测即使是非常准确的,要实施对策也要有个过程。这样,货币政策仍可奏效,但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打折扣。
关于该影响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引入博弈论加以分析。按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那么只有未被公众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力的。同理,如果政府的预期是理性的,那么,只有未被政府预期到的公众的行为才会抵消掉政府政策的影响。所以,政府和公众根据预期来制定其怎样行动的过程是可以用对策论加以解释的,即存在政府和公众的博弈。
结合国情,试论如何选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1)我国选取的是单一稳定币值的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世界主导思潮影响下,针对我国现实做出的正确选择。
(2)主导思潮的影响。大多数国家在战后到70年代都以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而“滞胀”促使它们转为以稳定货币为主。
(3)其他目标不合适。①外汇和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转轨阶段,国内外运行机制尚未高度融合,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不统一是正常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自然难以兼顾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个方面。②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我国当今的就业问题很难指望货币政策予以解决。而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货币供给来支持,就业问题的缓解也有赖于经济增长。这样,只有经济增长目标可与币值稳定目标并列。
(4)目前必须把稳定币值放在首位。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尚未完成,导致通胀的因素并未消除。①综合财政赤字还很大;②经济结构矛盾对增加货币的压力仍然很大;③粮食减产引发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④如果松银根,宏观调控的成果仍有丧失的可能。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购买力平价说产生80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说所具有的合理性或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②作为一种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GDP、GNP等,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示,以便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可以避免一国现行汇率偏高或偏低时,对用外币表示的本国经济指标造成的扭曲。所以,一般认为,用购买力平价来换算比用现行实际汇率换算更为科学和可靠。③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的话,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④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汇率水平相联系,这实际上也就是从商品交易出发来讨论货币交易,这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不无参考意义。
利息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凯恩斯的古典利息平价说,第一个总结了远期汇率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汇率决定于利差:(1)远期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2)在不兑换纸币的条件下,银行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远期汇率的重新调整;(3)远期汇率趋于围绕它的利率平价上下波动;(4)不论远期汇率与它的利率平价偏离多大程度,能获得足够利润的机会将使套利者把资金转到更有利的金融中心;(5)如果外汇交易被少数集团控制,或者主要交易人之间达成有关汇率的协议,挂牌汇率可能会与它的利率平价发生偏离;(6)套利资金的有限性将使远期汇率的调整往往不能达到利率平价水平;(7)如果一国发生政治金融动荡,便不能发生任何远期外汇交易。
50年代以后产生的现代利息平价原理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及套利活动将导致下列结果:利率较低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率较高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贴水;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994.1.1,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生成和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1)汇率的形成是以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外汇指定银行根据每个营业日企业在银行结售汇情况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核定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限额,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平补头寸,形成外汇供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民币对外币的市场价格。(2)统一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易货币(美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易的基准汇率,并由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参照国际外汇市场的行情,套算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价。所有的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项目的对外支付和结算都使用此汇率进行。(3)浮动汇率。现行汇率机制是一种浮动汇率机制,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上下浮动。(4)有管理的汇率,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中央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规定了周转外汇头寸限额,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的过程中出现的超买和超卖的外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补。同时,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以稳定汇率。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对汇率的决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汇率决定及波动。
(l)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罗道尔波斯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罗道尔波斯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论述货币供求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戈森对汇率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戈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第二,国际借贷说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的原因。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金本位制盛行时期,汇率仅在黄金输出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受外汇供求关系影响。因此,用古典学派中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解释汇率的变动,是符合当时现实的。
(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和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说”。随着金本位制全盛时期的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始,各国货币平价开始失去意义,学者们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汇率决定问题上来,汇率决定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和“汇兑心理说”。
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而且,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GDP、GNP等,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示,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购买力平价说产生80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
(4)利息平价说。30年代前半期,汇率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关于远期汇率决定的理论,这主要体现在利息平价理论上。凯恩斯的古典利息平价说,在国际金融学说史上第一个总结了远期汇率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汇率决定于利差。从50年代开始,很多西方学者对远期汇率作了更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利息平价原理。现代利息平价的思想表述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及套利活动将导致下列结果:利率较低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率较高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贴水;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5)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是随着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的确立而产生的。它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地指出一国货币供给状况及其货币政策同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而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向了资本项目,并提出了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结构,对70年代中后期的汇率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6)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作为货币主义汇率决定论的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一,资产组合理论明确认为汇率是资产的价格,它的决定取决于资产存量市场的变动和均衡;第二,该理论既强调了货币因素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又强调了实体因素对汇率的作用;第三,该理论中的某些假设比传统汇率理论的假设更为合理和现实。
从关于汇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中可以看出,汇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是与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是对现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
试述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
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点?(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在金本位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殖与黄金含量就能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金币可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纸币就能够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因而本币汇率能够保持稳定。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铸币平价决定。当然汇率并非正好等于铸币平价,而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窄幅波动,其幅度不超过两国间黄金输送点,否则,黄金将取代货币在两国间流动。
(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其机理即由美国经济学家休漠提出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一国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减少→物价和成本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转为顺差→黄金输入。相反,一国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货币增加→物价和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减弱→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转为逆差→黄金输出。
《马约》中规定的趋同原则的主要内容?,马约》规定,只有在1999年1月1日达到以下4个趋同标准的国家,才能被认为具备了参加EMU的资格条件:(l)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3个成绩最好的国家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2)当年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累积公债不得超过GDP的60%;(3)政府长期债券利率不得超过3个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个百分点;(4)加入欧洲经济货币同盟前两年汇率一直在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规定幅度(±l5%)内波动,中心汇率没有重组过。
000欧洲货币联盟面临的主要困难?谈谈你的看法?建立欧洲单一货币拥有许多积极因素,但货币一体化过程中也面临种种挑战与困难。
(l)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在此前提下,各国货币政策难以协调一致。如果协调经济政策的目标不能实现,欧洲货币联盟就失去了保障。
(2)国家主权问题。《马约》要求加盟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遵守共同标准,由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共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并建立超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机构,这一切都深深触及国家的主权,各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必须放弃一定的主权。实现主权从成员国转向欧洲议会和欧洲中央银行、将是一个困难的、充满矛盾的过程。
(3)共同货币问题。《马约》要求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立后,各国通行欧元,最终放弃本币,各国对此都心怀疑虑,尤其是德国。此外,在欧元的使用上也存在难题,即如何保证均衡的货币供求关系,既不造成通货膨胀,又不导致太多的失业。
能不能、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关系到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命运。
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如何调节? 在牙买加体系下,调节国际收支的途径主要有五种:
(l)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比如在资本项目逆差的情况下,可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以此吸引外资流入,弥补缺口。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时,往往受到“米德冲突”的限制,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牺牲了其他的政策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等,因而内部政策应与汇率政策相协调同时运用,才不至于顾此失彼。
(2)汇率政策。在浮动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佐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的一项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经常项目赤字→本币趋于下跌→本币下降,增强外贸竞争力→出口增加,进口→经济项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顺差时,本币币值上升会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在实际上,汇率的调节作用受到马歇尔—勒纳条件以及J曲线效应的制约,其功能往往令人失望。
(3)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IMF完成。在牙买加体系下,IMF的贷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随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各国逐渐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利用该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
(4)加强国际协调。这主要体现在:第一,以IMF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商,就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繁荣。第二,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预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5)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盈余国外汇储备增加,赤字国外汇储备减少。这一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一国货币供应量及结构,从而触发其他问题,解决方式之一是同时采取中和政策,相应改变其他途径的货币供应量,从而从总体上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
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1880-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黄金时代。①黄金充当国际货币;②严格的固定汇率制;③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1944年7月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①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②美元充当国际货币;③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④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试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改革的重点。
简述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 蒙代尔用图5—7来说明他的“政策配合说”。图5-7中,横轴G代表财政政策,纵轴r代表货币政策。IB曲线为国内均衡轨迹,EB曲线为外部均衡轨迹。F点为IB和EB曲线的交叉点,表示国内外均达到平衡。
蒙代尔认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上有如下两种方法。
(l)以财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这样配合的结果会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如图中C点表示经济中存在失业和逆差,首先以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逆差,在C1′点达到内部均衡,然后再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消除失业,在C2′点达到内部均衡。但C2′点却更远地偏离了外部均衡目标。依此下去,会离F点越来越远。可见此搭配不恰当。
(2)以财政政策对内,货币政策对外。同样从C点出发,首先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C点移至C1点,达到内部均衡;然后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Cl点移至C2点,实现外部均衡目标的同时更加接近内部均衡线,如此进行下去,最终趋于内外均衡点F。可见这种财政、货币政策交替使用的方法能够实现良性循环,逐渐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思想?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资本完全流动意味着国内证券和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前提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
结论: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水平,只能影响储备水平;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则变得更有效力,因为它所造成的资本流入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避免了利率上升对收入增长的负作用。
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内外均衡理论,是指英国米德的“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
(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假设一国经济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均衡被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非贸易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2)要实现内外均衡,两种政策工具必须配合。央行调控的最终目标在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然而,宏观政策有可能导致内外均衡的冲突。为避免这种“米德冲突”,我们需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政策,即满足丁伯根法则:要实现几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几种政策工具,并相互配合。
(3)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组合。支出调整政策主要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组成,用于调整支出水平。支出转换政策指能够影响贸易品竞争力、能够通过调整支出构成而增加本国收入的政策,如汇率、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专指汇率政策。
(4)实践中的操作。多数国家以货币政策维持内部均衡,用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的结合来维持外部均衡。因为:①财政与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于达到内部均衡更有利,而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对外部均衡的调节更有效。②直接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能够实现总量与结构调整的统一。
(5)评价。应当注意的是,汇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内外均衡,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利率市场化程度、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关键的三个因素。一国货币的升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利率的变动能否引起投资需求的变动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上述政策和效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市场不发达、经济中行政干预较多的国家,上述以市场传导机制为基础的政策搭配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我国中央银行如何进行政策配合以实现内外均衡?我国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必须使各种政策相互协调和配合。① 必须从只注重内部均衡转向双重均衡目标。②央行必须实现从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转变。③货币政策工具应以间接控制工具为主。各种经济手段的协调和配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①在总量从紧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货币供给,主要是基础货币供给,投向上优化信贷结构;扩大银行业务,大力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加快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适当时候使人民币贬值,减轻通胀压力,推动经济复苏。②进一步发挥汇率市场供求的决定作用,增大汇率浮动范围,使汇率的合理浮动部分抵消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在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尚为有利的条件下,应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波动幅度内稳步上升,减少央行被动干预的压力。
(2)货币政策的中和操作。在考虑双重均衡目标时应进行中和操作,即在外币流入或国际储备增长时,为抵消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我国中和操作的主要形式为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辅之以开办特种存款和发行融资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健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基础上,辅之以资助的外汇储备政策和灵活的冲销政策,将可能使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建立在更稳固基础上。
(3)外汇储备政策与外资政策。鉴于外汇储备变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央银行应将外汇储备变动与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目标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具体的建议有:①利用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和汇率相对稳定的有利时机,调整外债政策,减少国际商业性借款,同时考虑提前偿还部分高息债务。②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加强对利用外资的监控,并采取不同区域、不同模式的引资差别政策。③在增大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周转头寸限额的基础上,鼓励指定银行利用其外汇头寸发放外汇贷款,尤其是对国民经济中经营效益好的重点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