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 医 免 疫 学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授课班级,2005级任课教师:文 明 (博士 )
2007年 9月~ 2008年 1月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抗原第三章 免疫系统第四章 抗体第五章 非特异性免疫第六章 特异性免疫第七章 变态反应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第九章 免疫学防治技术第七章 变态反应一,概述二,Ⅰ 型变态反应三,Ⅱ 型变态反应四,Ⅲ 型变态反应五,Ⅳ 型变态反应一,概述
1,变态反应的概念变态反应 (allergy),又称为 过敏反应 (anaphyaxis)或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eity reaction),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再次进入机体的同一抗原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过于强烈或不适当免疫应答、
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伤的 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
参与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变应原有 完全变应原 和 不完全变应原 。
完全变应原,如异种血清、蛋白质、花粉、微生物、
寄生虫等不完全变应原:如药物、青霉素等
2,变态反应的发生过程
(1)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 初次免疫应答,
产生免疫物质 (Ab或 TDTH) 机体致敏状态
(2)发敏阶段,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 作用到 Ab或 TDTH
发生症状
3.变态反应的类型根据变态反应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可分为 4个类型:
Ⅰ 型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
Ⅱ 型变态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
Ⅲ 型变态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
Ⅳ 型变态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
二,Ⅰ 型变态反应也称为 过敏反应 或 速发型变态反应 (immediate allergy),
是最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它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
(一 ) Ⅰ 型变态反应的 发病机制
1,过敏原包括 呼吸道 (屋尘,花粉,真菌,人及动物皮屑,羽毛 )、
消化道 (鱼,虾,肉,蛋,牛奶等食物 ),皮肤 (昆虫与寄生虫的毒素及化学物质 )以及 静脉肌肉注射 的化学药物 (如青霉素 )等 。
2,参与抗体主要是 IgE,由鼻腔,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粘膜等固有层浆细胞产生 。
3.参与的免疫细胞主要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4,参与介质包括组氨,激肽释放酶 (Bradykinin),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CF-A),白三烯 (LT),前列腺素 (PG),血小板趋化因子 (PAF)、
白细胞介素 (IL)等 。 下面主要介绍组胺的生物活性 。
组胺,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以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含量较高,通常呈无活性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与颗粒外 Na+ 交换而释放出来 。
组胺生物学活性,① 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② 刺激支气管,子宫和膀胱等处平滑肌收缩; ③ 促进腺体分泌增多 。
若作用于体表局部,可使皮肤和粘膜充血,水肿或出现荨麻疹;
作用于鼻咽,支气管,可引起鼻塞,流涕和支气管哮喘;
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酸分泌,腹痛,腹泻等 。
5,Ⅰ 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1) 致敏阶段抗原? 机体? 产生 IgE? 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发敏阶段,A,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B,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及其作用一个抗原分子与两个 IgE结合使抗体交联,激活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如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产生各种生物效应 。
( 二 ) 常见的 Ⅰ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1,过敏性休克常因注射抗生素 (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 )或治疗血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烦躁不安,气急胸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乃至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 。
2,皮肤过敏反应可由药物,食物,羽毛,花粉,油漆和肠道寄生虫等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荨麻疹,湿疹和血管性水肿 。
3,消化道过敏反应可由摄入鱼、虾、蟹、蛋、奶等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导致,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4.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因吸入植物花粉、细菌、动物皮毛和屋尘等抗原物质引起,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三 )Ⅰ 型变态反应的 防治原则
1,检出过敏原,避免与之接触
2,脱敏疗法或减敏疗法:小剂量多次注射
3,阻止生物活性介质释放:使用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前列腺素,氨茶碱等 。
4,使用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物:如扑尔敏,异丙嗪,乙酰水杨酸,苯塞啶等 。
5.改变效应器官反应性:使用肾上腺素、麻黄素及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C等。
三,Ⅱ 型变态反应又称为 细胞毒性变态反应 (cytotoxic type allergy),其发生机制是细胞上的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激活补体 导致细胞溶解 。
(一 ) Ⅱ 型变态反应的 发病机制
1,引起抗原
(1) 机体细胞表面固有的抗原成分,如 ABO血型抗原,Rh抗原;
(2) 吸附在组织细胞上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如病原体,化学药物等;
(3) 异嗜性抗原,如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瓣膜之间的共同抗原 。
2,参与抗体主要是 IgG和 IgM,也有 IgA。
3,Ⅱ 型变态反应 的发生机制
(二 ) 常见 Ⅱ 型变态反应疾病
1,由 同种异性抗原 引起 ( 1) 输血反应
( 2) 新生儿溶血病
2,由 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引起 ( 1) 溶血性贫血
( 2) 粒细胞减少症
( 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由 自身抗原 引起 ( 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2)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4,由 共同抗原 引起 ( 1) 肾小球肾炎:
( 2) 肺-肾综合征:
5,由 免疫系统 或 免疫细胞异常 引起,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刺激型,如状腺功能亢进病四,Ⅲ 型变态反应又称为 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immune complex type allergy),
其主要特点是游离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IC),若 IC
不能及时被机体清除,则可在局部沉积,通过 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参与下,引起一系列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 。
(一 ) Ⅲ 型变态反应的 发病机制
1,引起抗原
① 内源性抗原:如肿瘤抗原,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核抗原等
② 外源性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异种抗原等
2,参与抗体主要是 IgG和 IgM。
3,Ⅲ 型变态反应 发生机制
(1)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① 抗原的持续存在:是形成 IC的先决条件
② 抗原抗体的比例:抗原稍微过剩
③ 抗原的性状:主要是可溶性抗原
④ 抗体的性质:抗体的亲和力等
(2) IC的沉积
① 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② IC的数量:
③ IC的性质与大小:
(3)发生机制
(二 )常见免疫复合物性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如:实验性局部变态反应 (Athus反应 )
人类局部过敏反应
2,急性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如: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毛细支气管炎
3,慢性免疫复合物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4,过敏性休克五,Ⅳ 型变态反应又称为 迟发性变态反应 (delayed allergy),其发生机制与抗体和补体无关,主要是 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
Ⅳ 型变态反应是由 致敏 T细胞 与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 和 细胞变形坏死 为特征的局部变态反应性炎症 。
一般在再次接触抗原后 48~ 72 h发生,这可能是由于:
① 体内致敏淋巴细胞再次与相应抗体时,产生淋巴因子需要一定时间;
② 足够多的单核细胞聚集于炎症区域也需要一定时间 。
(一 ) Ⅳ 型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
1,引发抗原微生物,寄生虫,组织抗原或某些化学物质等 。
2,参与细胞主要是 T细胞
3,发生过程
(1) T细胞致敏阶段: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刺激 T细胞分化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
(2) 致敏 T细胞的效应阶段
① 释放淋巴因子
② 巨噬细胞活化和释放溶酶体酶
③ CTL效应抗 原 机 体致敏 T细胞致敏 TC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致敏 TD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单核细胞浸润单核细胞激活释放溶酶体酶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Ⅳ 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初 次再 次
IV型变态反应包括 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 和 某些节肢动物所引起的变态反应 。
(二 ) 常见的 Ⅳ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某些细胞内寄生病原菌如 布氏杆菌,结核杆菌 等引起 。 患病动物机体受病原菌所致敏,对其相应的变应原具有异常高的反应性 。 如用该种病原菌裂解后的抽提液给患病动物皮下接种或滴眼,可引起局部炎症等变态反应 。
在兽医诊断中如检疫牛群中是否感染了 结核病,即用结核菌素
( OT) 给牛体皮内注射或滴眼,观察局部是否发生炎症反应 。
变态反应的特点:
1.四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比较快,可由抗体介导,并通过血清中的抗体被动转移给正常动物。 I型 须有 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和 IgE的参与; Ⅱ 型 须有 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 IgG,IgM参与;
Ⅲ 型 须有 IgG或 IgM与抗原形成一定大小的 免疫复合物,且沉积之后致病; Ⅳ 型 是由 T细胞 介导。
2.补体参与 Ⅱ 型,Ⅲ 型 变态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 Ⅲ 型 变态反应 。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型变态反应 。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态反应 。
5.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型变态反应参与 。
1,变态反应的概念与类型。
2,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常见疾病。
3,Ⅱ 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常见疾病。
4,Ⅲ 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常见疾病。
5,Ⅳ 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