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皇帝制度第一节 皇帝制度的确立与内容
一、建制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王政最后灭齐,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集权的中央政府。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是历史的进步,它适应了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秦王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包五帝,,因此下令,去
,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汉代蔡邕在,独断,一书中解释更为人们所接受:,皇帝,
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帝者,前也,能行天道,事天审地,,故称,皇帝,。总之,皇帝两字含有至尊和神权的意思。皇帝还沿周代国君的称呼,
谓,天子,。
皇帝制度大致包括如下一些基本内容,皇权(包括名号、
名位和权力)、皇位和皇族,后宫制度和内侍省制度,以及宫殿、宗庙、陵寝制度。
二、皇帝制度的内容
(一)名号
皇帝称号确立以后,有关皇帝的生活、政务活动等都有统一的法定称号和规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封建时代,皇帝的命曰
,制,,令曰,诏,此外,,旨,,,谕,,
,敕,等都代表了皇帝的命令。皇帝自称,朕,,
谦称,寡人,,,孤,。臣下对皇帝称,陛下,,
,万岁,,,明君,等。史官记事称皇帝为
,上,。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后称省中。皇帝之印称玺。,节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
(二)谥号,庙号、尊号和年号
死后加谥号。,逸周书 ·谥法解,云:,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加之表也。也就是历代帝王根据其生前事迹、功过等给予的一种号。
根据谥法,谥号大致可分为褒扬、批评与同情三类。如表扬其功劳的有: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批评其怠政的有;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等;同情其政的有;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等。
封建帝王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宗庙里给它祭祀时追尊的称号。按规定,每个朝代的第一代皇帝的庙号称,祖,,有太祖、高祖、
世祖等,以后的嗣君则一般称,宗,,有太宗、
世宗、穆宗等。这样,一个皇帝死后既有庙号,
又有谥号。例如刘邦的全号是,汉太祖高皇帝,,
至唐代则无帝不,宗,了。此外,嗣君也有称
,祖,者,如明代朱棣为第三个皇帝,但他的庙号为,明世祖,,清爱新觉罗 ·福临也不是开国之君,但也被称为,清世祖,。
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给皇帝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皇权神圣化。
李世民尊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为,太宗,。
一般来说,唐以前对皇帝的简称用谥号,
如汉武帝、隋炀帝等;唐以后用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以后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万历、康熙、雍正等。
我国皇帝正式有年号,自汉武帝即位第一年。即建元元年(前 140)始。新君即位必须更改年号,称,改元,。
(三)宫殿、宗庙和陵寝制度
中国历代帝王都重视宫殿、陵寝的建设及其朝拜祭祀礼仪的场所宗庙,并把这些看作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一种手段。
宫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古代君主居住的宫殿,包括前后两大部分。前部是,朝,,即君主朝见群臣和处理政务的朝廷所在;后部是,寝,,是君主及其家庭饮食起居的处所。北京皇宫经过精心设计而有一定格局的建筑群,它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它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皇权至尊的中心思想。明宫城 —— 紫禁城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总面积达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沿南北中轴线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殿,是整个宫城的主体,是帝王行使权力,举行典礼的地方。出建极殿往北为内廷后三宫,
即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是帝王办事和居住的地方。
宗庙
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宗庙。在殷周时代,
君主在政治活动中,朝廷和宗庙是并重的。
而在礼制上,宗庙的地位更重于朝廷 。至战国后,随着集权君主政权的建立,君主朝廷的重要性渐超过了宗庙。秦统一后,
国家专门设置官员掌管宗庙事务。秦汉时政府机构中的九卿之首 —— 奉常(太常),
其职责就是,掌宗庙礼仪,。太常寺直至清朝仍有设置。
陵寝制度
由于帝王十分迷信,推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
因此死后也要如同生前一样,既要满足奢侈的享受,又要推崇皇权,维护身份等级的尊严。于是皇帝的陵墓,也成为巩固皇权的手段之一。
自战国起,把君王的坟墓比作崇高的山陵,因为君王的坟墓也称,陵,。后来把宗庙里的,寝,
造到陵墓一起,作为墓主灵魄生活起居的场所。
把,寝,建筑在陵周围或陵之上,这就是陵寝制度。陵寝制度包括陵墓的规模和布局,以及一整套的礼制。他们死后的陵号也是根据死去皇帝生前的行事活动特点概括而成,诸如汉、唐的长陵、
霸陵、昭陵、乾陵等。
三、皇室与后宫制度
(一)皇太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改行密建皇储制。贮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
的匾额后,秘而不宣。开密匣,宣布皇位继承人。
慈禧以皇太后、太皇太后身份又立光绪、宣统两帝,破坏密建制,出现后妃专权,垂帘听政的局面。
太子位为储君,是皇位的法定继承者。太傅、少傅是太子府主要官吏,多选择朝廷中德高望重、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官员担任。,玄武门之变,
,靖难之役,
(二)宗室
除皇太子继承皇位外,皇帝其他诸子、宗族人员称为宗室。汉初为惩秦,内无骨肉本根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的教训,大封诸侯王,企图以宗室子弟作为卫护汉室的屏障。这也许是历史统治者大建诸侯王的共同心理,明清宗人府掌管宗室事务,品位崇高。
诸侯国一方面是社会的寄生虫,另一方面成为对中央王朝的离心力、社会动荡的因素和割据势的堡垒。汉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
及明代的,靖难之役,,留给社会的教训是流血和灾难。
(三)后宫 ——后妃与外戚
皇帝在法理上可以拥有三宫六妃。记载春秋时期礼制的,礼记 ·昏义,载:于,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妃、八十一御妻,。清朝也规定,皇后以下,设皇妃一人、贵妃二人、纪四人、
嫔六人;再下面有,贵人,,,常在,,
,答应,等。此外,皇帝还可选进数以千计的美女进宫,汉武帝时,凡诸宫美人可有七、八千人,。后宫主要包括两部分:
皇太后宫和皇后、妃妾的后宫。
女后影响政治,自古就有。夏喜使桀沉溺酒色以致丧失天下,纣王迷妲已之恋而国败身亡,幽王贪褒姒一笑而都迁稷绝,这些都以女后干政而丧国,为后人所戒心。但只要有专制集权,外戚干政的现象就不可能制止,因为它是集权制度的产物,是皇权极端化的折射表现。西汉时的吕、窦、
傅、王太后、东汉时的邓、窦、阎、梁、窦、何太后以及唐代的则天皇后,清末的慈禧太后专权,
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后妃干政的典型表现。西汉时吕戚之争,吕后竟将戚夫人宰割成,人彘,。
历史上后妃外戚干政大致有种情况。
1、干预朝政,影响决策。
2、控制皇帝,临朝称制。清慈禧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3、直接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 称帝。
西汉王莽以外戚身份篡汉,建国号,新,,
当了国家。唐武则天以后妃身份改唐为
,周,,自称,神圣皇帝,。
(四)宦官
宦官原是为国君、后妃服务和宫廷里的杂役人员,亦称阉人、寺人、阍人、宦者、宦官等。秦王朝时宦者任官职者往往在其官名前加一,中,字,秦赵高指鹿为马,也许是宦官干政的最初表现。
综观历史上宦官能得以重用,干预朝政,其原因有:
(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皇帝要实行专权,无非以近臣、内侍箝制、排斥外朝大臣,以内朝官侵夺外朝官实权。作为皇权的延长物 —— 宦官就成为较合适的力量。( 2)宦官出身低微,又没有子嗣,可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又便予随时更换。( 3)宦官接近皇帝,能揣度皇帝意图,贯彻皇帝旨意。( 4)宦官往往长期服侍皇太子、小皇帝,与他们朝夕相处,取得了亲近感、
信任感。( 5)从心理上分析,宦官因是,刑余之人,,
生理上有缺陷,受社会岐视,有压力感、自卑感。处于等级森严社会最低层的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阉宦之如毒蛇猛兽。
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主要有三个时期:东汉、唐中后期和明中叶后。三个时期出现宦官专权都有特殊的原因和背景。
1、皇帝为抵制外戚势力的膨胀而重用宦官。
2、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皇帝不信任朝廷文武大臣,而让宦官掌机密,统率禁军,致使宦官得以拥兵自重,专权干政。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唐后期九个皇帝中,宪宗和敬宗为宦官所杀,其余七人均由宦官拥立,使皇帝成了宦官的股掌之物。
3、皇帝长期荒嬉怠政,不问政事,不见朝臣,
致使宦官得以利用机会擅权掌政。武宗在位十六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大臣,大权控制在太监刘瑾手里,人称,刘皇帝,。僖宗时的魏忠贤,,身受三爵,位崇五等,极人臣未有之荣。,
第二节 封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一、封建专制主义诸特征
,夫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之所以尊者,
权也。,他还说,独视者谓明,独听谓聪,
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人主,权力不可以借人,。秦王政正是以申韩之术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以君主独裁为核心的皇帝制度。
“君临之术,
1、一人集权
管仲: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
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孟子: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荀况:君者,国之隆也,隆一而治,二则乱。
吕不韦:,一则治,两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