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资本主义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的实质 ---兼评
“三位一体”公式
1、斯密教条: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 =工资 +地租 +利润,不包括不变资本的价值。
2,“三位一体”公式:
社会总产( W) = 国民收入 (V+M)
而且认为国民收入来源:( 1,工资来源与劳动,
是劳动的收入。( 2,利润产生于资本,是资本的收入( 3,地租来源于土地,是土地的收入
3、错误:
( 1)混淆了社会经济的现象和本质。
资本、土地是生产新价值不可缺少的载体,但不是新价值的来源。
( 2)掩盖了新价值的真正来源。 --工人的劳动。
( 3)混淆了价值创造和简直分配的关系。
资本、土地是生产新价值不可缺少的载体,他们对新价值的创造有贡献,应该得到肯定,分得一部分收益,
但着只是创造出来的简直怎么被分配的问题,他们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第二节 货币
——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 = 2把斧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特点,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 3)私人劳动成为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只绵羊 = 80公斤粮食或 =30尺布或 =2把斧子或 =6棵黄金或 =一定量的其它商品
×
3、一般价值形式
80公斤粮食 = 一只绵羊或 30尺布 = (一般等价物)
或 2把斧子 =
或 6克黄金 =
或 一定量的其它商品 =
4、货币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或银来充当。
6克黄金
5、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二、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指用货币来作为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量的尺度。
1只羊 =6克黄金 (价值尺度 → 观念上的)
(二) 流通手段指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在)。
货币出现以前,商品是物物交换:商品 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卖) → 货币(买) → 商品流通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 同货币流通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 ↗ 量成正比第三,货币的流通速度。 → 同货币流通量成反比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

水平价格总额(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次数)
贵金属 → 铸币 → 纸币
(三)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成为贮藏手段。 (金属货币)
(四)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因商品赊帐买卖而发生的延期支付的手段。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 -赊售商品的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相互抵消支付总额
——————————————————————————————————
货币的流通速度(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次数)
(五)世界货币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贵金属条块)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作用:
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2、作为一般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P54-55
第三节 商品经济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1,生产力 剩余产品 交换分工 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等价
2.发展简单的商品经济 ----“剩余产品”的交换,其余自给自足,目的,使用价值,
扩大的商品经济 ----生产因素的交换,尤其是劳动力 → 商品,货币 → 资本,
发达的商品经济 ----产权关系商品化,社会经济金融化,3.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发达的商品经济,
特点,①劳动产品和社会资源的高度商品化,②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③国家调控的参与,
4,商品和货币的拜物教
(1)拜物教,人们把某中物当作神来崇拜的一种宗教迷信,
(2)商品和货币拜物教产生的原因,
是由商品形态本身引起的,
劳动 __________劳动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竞争关系,价值规律 )
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