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学 微 生 物 学黄 敏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学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 (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 真菌 。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细胞核的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 DNA和 RNA
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
非细胞型微生物 —— 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
DNA或 RNA。 病毒 属之。
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三型八大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
1.在自然界中元素的循环
2.在工业方面的作用
3.在农业方面的作用
4.在医药方面的作用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学工作者的任务,是将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用于生产实际,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予以改造、控制和消灭;使微生物学朝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
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磨镜片,创造了一架能放大 266倍的原始显微镜检查了污水、齿垢、粪便等,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正确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样,
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Edward Jenner,1749~1823)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
(Louis Pasteur,1822~1895)
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菌所致。
自此,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成功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
(Joseph Lister,1827~1912)首创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以防术后感染,为防腐、
消毒,以及无菌操作奠定了基础。
(Robert Koch,1843~1910)创用固体培养基,使有可能将细菌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成为纯培养,利于对各种细菌的特性分别研究。他还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动物感染,为发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提供实验手段。
郭霍法则,1.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 2.
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3.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 4.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