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
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一节 物质第二节 运动 时间和空间第三节 意识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2
第一节 物质一、物质观的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将 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作为世界本原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将,原子,作为世界本原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 缺陷 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3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 )恩格斯从一般和个别关系和本体论角度对物质的界定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4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 )列宁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和认识论角度对物质的界定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列宁物质定义的哲学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3,强调,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4,在物质观问题上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5
第二节 运动 时间和空间一、运动
(一 )什么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6
第二节 运动 时间和空间
(二)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存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共同点 是 ……?
都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7
(二)相对静止
什么是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在一定的空间内不位移
相对静止有哪些 基本情形?
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质变才能把握衡量运动的尺度
研究相对静止有何 意义? 才能确认事物、区分事物才能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动中有静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 辩证关系?
静中有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8
(一 )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特点
(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间和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9
第三节 意识一、意识的起源二、意识的本质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0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一、意识的起源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1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作为思维 (理性 )的形式推动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2
二、意识的本质为什么人会有意识呢
?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3
意识是 主观的?
还是 客观的? 从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从意识反映的差别和其形成的根源来看从意识反映的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思考 意识是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4
三、意识的 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指导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 表现,
使实践活动 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在认识世界中 具有创造性,使物质变精神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使,精神变物质,
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 调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5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
1,社会实践 是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
2,必须借助有利的 客观条件和物质手段
3,必须正确处理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根本前提,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关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 必要条件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既 要反对唯意志论又要反对宿命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6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 实质,是思维模拟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存在 本质区别,
1,人工智能 不具备 高级的生命运动形式
2,人工智能 没有 社会属性和功能
3,人工智能 没有 人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4,人工智能 没有 人的意识的主导地位,
它永远不能成为主宰者电脑能否取代人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7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8
一、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9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 决定性因素
2,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 基本方式
3,劳动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 一切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20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 基石,是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起点 。
2,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做无神论者 。
3,它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21
本章 重点 问题: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发展形态及区别
–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 物质、运动、相对静止的含义、
关系及意义
– 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本章 难点 问题: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本章 热点 问题:
1,智能机器人 ——,深蓝,战胜了世界棋王,
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物质世界、人,,神,
是什么关系?
总结,
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一节 物质第二节 运动 时间和空间第三节 意识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2
第一节 物质一、物质观的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将 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作为世界本原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将,原子,作为世界本原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 缺陷 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3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 )恩格斯从一般和个别关系和本体论角度对物质的界定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4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 )列宁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和认识论角度对物质的界定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列宁物质定义的哲学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3,强调,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4,在物质观问题上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5
第二节 运动 时间和空间一、运动
(一 )什么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6
第二节 运动 时间和空间
(二)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存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共同点 是 ……?
都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7
(二)相对静止
什么是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在一定的空间内不位移
相对静止有哪些 基本情形?
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质变才能把握衡量运动的尺度
研究相对静止有何 意义? 才能确认事物、区分事物才能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动中有静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 辩证关系?
静中有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8
(一 )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特点
(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间和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9
第三节 意识一、意识的起源二、意识的本质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0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一、意识的起源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1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作为思维 (理性 )的形式推动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2
二、意识的本质为什么人会有意识呢
?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3
意识是 主观的?
还是 客观的? 从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从意识反映的差别和其形成的根源来看从意识反映的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思考 意识是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4
三、意识的 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指导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 表现,
使实践活动 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在认识世界中 具有创造性,使物质变精神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使,精神变物质,
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 调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5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
1,社会实践 是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
2,必须借助有利的 客观条件和物质手段
3,必须正确处理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根本前提,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关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 必要条件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既 要反对唯意志论又要反对宿命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6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 实质,是思维模拟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存在 本质区别,
1,人工智能 不具备 高级的生命运动形式
2,人工智能 没有 社会属性和功能
3,人工智能 没有 人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4,人工智能 没有 人的意识的主导地位,
它永远不能成为主宰者电脑能否取代人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7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8
一、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19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 决定性因素
2,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 基本方式
3,劳动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 一切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20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 基石,是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起点 。
2,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做无神论者 。
3,它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21
本章 重点 问题: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发展形态及区别
–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 物质、运动、相对静止的含义、
关系及意义
– 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本章 难点 问题: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本章 热点 问题:
1,智能机器人 ——,深蓝,战胜了世界棋王,
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物质世界、人,,神,
是什么关系?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