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一、名词解释:
滞胀 美元危机 结构性危机 新经济 长波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五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2,简述产生“滞胀”现象的原因。
3,简述战后科技革命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特点 。
2,试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四、思考题:
1,如何用长波理论来说明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景?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滞胀: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
美元危机: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急剧扩大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接连发生的抛售美元、抢购黄金所导致的危机。
结构性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民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急剧变动而引起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长期、严重的比例失调。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
长波理论:是指在1925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平均约50年的长期波动这一结论。
二、简答题:
1,1979年7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接连陷入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特点有:
(1)这次危机标志着战后第四个经济周期的结束和第五个经济周期的开始;
(2)这次危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更为严重,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大大加强;
(3)这次危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同步性;
(4)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指数普遍下降,危机持续时间大大延长;企业大量倒闭;世界贸易严重萎缩,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急剧上涨。
2,产生“滞胀”现象的原因有:
(1)“滞胀”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长期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政府用以刺激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再也不能奏效的表现;
(2)“滞胀”也是西方国家政府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结果,“滞胀”现象的出现也说明了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根据这种理论制定的政策措施已无法医治资本主义的痼疾。
3,战后科技革命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有:
(1)战后科技革命使经济危机成为一种局部的危机。
(2)战后科技革命导致经济危机的日益深化。
(3)科技革命使得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历次周期的高涨阶段比较长。
(4)科技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上升。
三、论述题: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的规律性。这种情况在二战以前是这样,在二战以后依然如此。但是与战前相比,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周期赖以运转的国内外条件,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与战前相比,也出现了某些重要的特点。
(1)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明显,即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依次交替不如过去那样清楚,尤其是萧条和复苏阶段更加难以明确划分。
(2)生产下降幅度较小,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多次发生经济危机和生产下降,但总的来说都不如二战前爆发的危机那样沉重。
(3)生产过剩危机和财金危机交织发生。
(4)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发生。
(5)“滞胀”一度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
(6)经济周期与科技产业息息相关。
2,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主张用国家干预措施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以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和失业问题。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大力发展国家垄断主义,企图缓和经济危机。这是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战后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的“反危机”措施主要有:
①增加国家预算支出,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②降低国家银行利率,扩大信贷;
③利用赤字财政、信用扩大形成的通货膨胀,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以上“反危机”措施对刺激生产和投资,延缓危机、推动经济复苏有一定的作用。
(2)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其他调节措施。战后,发达资本主义不只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影响经济,更由政府制定各种法规、方案,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调节工农业生产、市场流通以及劳资关系,不断扩大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3)各国政府支持本国垄断资本加强在国际经济领域的活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采取许多措施,大力支持本国垄断资本集团的对外经济扩张。
四、思考题:
1.长波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很强的解释效果:
(1)长波理论1925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其基本内容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7—10年的短周期,还存在着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每个周期当中又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时期,各持续20—30年,一般情况是长期波动的上升期繁荣年份比较多,而下降期则以萧条年份为主。
(2)长波形成的原因有:①技术创新的因素。这里主要指那些能够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巨大变革,而非一般性科技进步。这些巨大的变革能够强有力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②“火车头”因素。即新技术的采用集中于一两个经济大国,由这一两个国家充当国际技术转让的火车头。③后进国家的经济突变,即部分国家的跳跃式发展。
(3)用长波理论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回顾过去所经历的漫长岁月,特别是战后50年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如果我们按照长波理论进行预测,那么第四个长波已经在70—80年代的危机中结束,并在90年代初期进入第五个长波的上升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将面临一个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