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授课教案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林乐昌 武天林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字源学含义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los (爱)和Sophia(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中国古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因此,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古希腊的爱智慧的学问就叫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中,哲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系,世界观和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从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各门科学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哲学的产生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进行辩护和宣传的工具。哲学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提供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不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可能是哲学。
其次是由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的,一部哲学发展史,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展开斗争的历史。
再次是由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哲学中其他问题。
最后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它必须成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党性原则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党性就是其派别性。
我们所说的哲学的党性原则,指的是在哲学的基本派别斗争中,应当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和批判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但它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形形色色,归纳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种: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还有阶级和认识方面的根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其他的哲学形态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的性质,因为它是建立在当代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因为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了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思维的知识。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科学是揭示某个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社会发展中物质力量的决定作用,使人们唯物地认识 社会历史现象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19世纪40年代西方的无产阶级已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要求有自己的世界观来武装自己。
2、科学知识条件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有三个伟大发现,这些知识成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自然知识基础。另外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知识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逻辑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直接提供了思维方法。
3、理论思维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理论思维条件,或者说是直接的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最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扬弃了自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实践观点中既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又吸收了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它在事物的肯定性中发现了事物的否定性,因而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它为无产阶级进行彻底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正确地概括了各门科学知识,而且还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它是开发的理论体系,不是封闭的理论教条。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2、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使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旧哲学的灭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起,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但以往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方面,由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时代潮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变革;三是全球化浪潮所产生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哲学问题,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分子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的成就向近代科学的决定论思想提出了挑战,非决定论思想崛起,引起了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潮泛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
一方面是科学主义思潮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另一方面是人本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发难。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历史根源)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物论、辩证法、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民本主义的历史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新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方面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帮助我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2、学会用唯物史观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4、学会哲学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2、哲学理论学习还须特殊的方法
哲学理论是最抽象的理论,初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学习哲学理论的特殊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很快地适应哲学学习。这里提出几点想法,仅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是要准确理解概念,切忌含混不清;二是要全面掌握观点,切记孤立记忆;三是以理解增强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四是要活学活用理论,切忌本本主义;五是要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培养理论兴趣。
第一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
(3)世界观
(4)方法论
(5)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
(7)客观唯心主义
(7)主观唯心主义
2、理解
(1)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二、难点
(1)什么是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三、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
第一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
3、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
5、客观唯心主义
6、主观唯心主义二、区别范畴
1、哲学和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三、简答问题
4、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有那些?说明了什么?
6、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分析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伟大意义
2、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历程
1、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哲学分歧世界本原问题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共同本质问题的思考,归根到底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答案: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因而世界是统一的,这个统一的本原派生出万事万物,用这个统一的本原可以说明一切事物。大多数哲学家都是一元论者。
二元论则认为世界不是统一的,世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这些本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派生和说明的关系。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是二元论者,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笛卡儿和波普尔。
(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在一元论的阵营里,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精神,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物质。
(3)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的对立在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由于对物质本原认识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历史形态和不同哲学流派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我们重点考察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物质本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人类认识史上的古代,它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
(1)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观点: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界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2)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
西周时已形成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后来宋明时期张载等哲学家提出的“元气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元气”。
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
物质形态。这种物质观缺乏科学根据,只是根据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形态。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里所说的近代是指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历史,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把物质看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2)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这种物质观仍有缺陷,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观的科学说明:
恩格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的缺陷指出:“原子决不能看作简单的东西或者甚而看作已知的最小的物质粒子。”他提出哲学所说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物理学革命引发的哲学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原子被打开了,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深入到原子的内部,比原子更小的电子等基本粒子概念的提出,给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造成危机,只有提出新的物质观,才能概括新的科学成就。
3、列宁对物质观的科学规定:
列宁根据新的科学成就,给物质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确立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是指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 化和过程。因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本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现代科学可以证明。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事物的静止状态,它把静止理解为运动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具体的表现:一是机械运动中的位置没有移动情况;一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上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它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和利用事物;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是一维性的,而且是由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流逝,因而具有不可逆的特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现实空间具有三维性特性。认识时空的这些特性,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离的,首先,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实在内容。离开特定的物质运动过程,时间就是一个无法存在、不可想象的东西,(如年、月、日等);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空间就成了空无一物、不可想象的虚空。其次,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必须有时间性,即过程持续的长短和过程发生的先后;运动着的物质必须有空间性,即存在着体积的大小和坐标的方位。
(3)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为此就必须批判时空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也必须承认时空的相对性,即把时空的具体特性看作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在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借相对性来否定时空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念;二是反对相对性来固守形而上学不变论的绝对时空观。
(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则是无限的。承认整个物质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对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对时空无限性的证明则是一个无限的认识过程。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物主义对世界的本原问题所给出的答案,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完满,它不但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且还认为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这个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其次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3)最后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历史观等问题上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科学和哲学证明
(1)科学依靠实证一方面要证明万物的同源性和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要证明意识的派生性和物质根源性。
(2)哲学依靠世界观一方面要揭示“天国”的虚构性和现实根源性,另一方面要说明意识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3)科学和哲学的证明都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不断地证明。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优先性,但它承认这些的目的则是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在它看来人类只有依靠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因此,实践活动就成为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要了解这个现实基础,就必须首先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是标志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范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因此,生产方式就成为人首要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动;第二个方面是人和人因物质利益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了进行生产劳动,人和人必须联合起来,结成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因此,交往方式就成为人必要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交往方式;二是政治交往方式;三是思想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一种是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显然,第一种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形式,第二种实践活动是在第一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除此之外,还派生出了两种实践活动形式:一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派生的科学实验活动;二是从社会交往活动中派生的改造社会关系的社会变革活动。
(3)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三个:首要的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社会变革活动都是客观的现实性的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活动过程,还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具有客观现实性;其次是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人的主观意识的自觉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是人主动发起的活动;最后是社会历史性。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必须是社会性的活动,孤立的个人不可能进行这些活动,而社会交往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性,使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历史性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因而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同时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历史条件,推动着历史发生变化。
2、人类和动物在生存方式上的区别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但人类诞生之后,就逐渐地脱离了动物界,并最终和动物相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生存方式上,就是人依靠实践活动而生存,动物则依靠本能活动来生存。具体地说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依靠自己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而生存,人创造的世界属于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动物依靠自己的本能而生存,这种本能不能创造世界,因而动物只能在自然的世界中生存,动物的本能只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为了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生存,必须进行社会交往,组成人类社会,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人类世界;动物本能的生存着,因而只须发生自然交往,形成一定的种群,这种种群维系着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保持住自然世界的一个物种。
(3)人类为了创造世界,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不断地扩大社会组织力量,为此就要学习、创新、实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就要改进、完善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动物自然地生存着,因而它就只能按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去进化。
以上区别告诉我们,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动物的存在方式有本质的不同,二者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他们的存在被称为生存。但在生存方式上,前者是依靠社会实践方式而生存,后者则是依靠自然本能方式而生存。因此,我们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人类世界是人所创造的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前提,因而它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优先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它肯定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但它进一步认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生存的,人必须生存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
(1)人类世界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化自然界,即被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即通过社会交往活动所建立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精神世界,即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基础上,通过精神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世界。
(2)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创造了“人化自然界”。被人类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物,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直接依靠这种“人化自然界”而生存。
(3)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人们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发生社会关系,并建立起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形成人类社会。人们只有依靠社会力量才能使自然界发生“人化”。
(4)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了人们的主观世界,有了主观世界,人们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2、人类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世界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因而它就具有不同于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
(1)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自然的、自发的;人类世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都是人为的、自觉的。因为人类世界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是依靠人类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2)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人是人类世界的目的,人类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创建的世界,是以人为核心所建立的“为我性”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才是自由的;自然界没有目的,也不以人为目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人类世界具有“组织性”。这里所说的组织性,必须结合以上两个特征来理解,人类世界是人们自觉地组织起来的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主动建构的世界。因此,人类世界的组织性不同于自然界的结构性,因为它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
以上特征说明了人类世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依靠人的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这里所说的现实基础,一是指直接根源,二是指物质原因,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发生和存在的直接的物质的原因。
(1)实践活动首先造成了自然界的分化,使自然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为“人造物”,即“人化自然物”,一部分仍然是自然存在物,即“自在自然”。人造物、人化自然物、人化自然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实践活动还是“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统一的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自在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化自然”。
(2)实践活动还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分化,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以人类社会的形式和力量独立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
(3)最后实践活动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划分,形成了人类独自具有的意识或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人类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产生意识,形成精神世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世界才能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但它是辨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涵盖了辨证的和历史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观点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
1、实践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它还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的辨证观点,要求人们辨证地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都包含在实践观点之中了,因为实践活动既要求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求人们根据主观设想行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发挥能动性。
2、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贯彻了唯物辨证的观点,它既承认社会历史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具有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也包含在实践观点中,因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形成了社会历史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发挥和实现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意志。
3、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但他更进一步认为,只有实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条件,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根据。只有用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认识人类世界,改造人类世界,推动人类世界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更理想更美好的人类世界。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应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进化程度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形式,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它源于低级的反应形式,我们把这种高级反应形式称为反映。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资料,人们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由最低级的反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这个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非生命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
(2)第二个阶段是从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
(3)第三个阶段是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到人类的意识活动。
人的意识和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其次是反映形式不同;再次是反映内容不同;最后是反映功能不同。因为意识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但却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自然进化只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这是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人类意识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它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据。
(1)物质生产活动使意识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人类的生存方式要求人们的反映形式必须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必须进化为人的意识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也能够产生高级的反映形式。
(2)社会交往活动使语言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产物。没有社会和社会交往,就不可能有语言,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意识。
(3)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类人猿的动物脑进化为人脑,有了人脑,意识的产生才有了物质基础。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不仅是量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质上的。这种质的区别是由社会实践活动造成的。
(2)意识产生的生理过程和机制。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现象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意识活动的生理过程和机制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人脑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过程。
(3)人工智能的创造和使用,一方面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成功地模拟了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 的产生不仅仅是人脑中所发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过程,我们不应该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产物,只能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具有的一种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人脑具有意识的机能,这个机能的实现即意识的产生,必须有客观世界对人脑的刺激和人脑对它的反映。人脑是意识发生的生理基础,客观世界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加工改造的原料则是客观的,即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 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
三、意识的功能
1、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它有十分复杂的结构。从高低层次看,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别,在显意识中又有感性和理性的区分;从反映的领域看,有认知、情感和意志,认知向外,情感指内,意志把内外结合起来,直接控制人们的行动。
2、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的行为中、在人的生理活动中、在对客观世界的变化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意识使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可以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
(3)意识支配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造客观世界。
3、正确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坚持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既反对机械唯物主义抹杀意识能动性的观点,也反对唯心主义夸大意识能动性的观点。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这种世界观变为方法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要坚持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不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律,就不可能作到实事求是;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客观规律,也就难以作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物质
(4)运动
(5)静止
(6)时间
(7)空间
(8)实践
(9)意识
2、理解
(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
(6)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7)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8)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二、难点
1、列宁的物质定义
2、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三、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二章 思考练习题一、解释概念
1、物质
2、运动
3、静止
4、时间
5、空间
6、实践
7、意识
8、人类世界二、区别范畴
1、运动和静止
2、时间和空间
3、人类世界和自然界三、简答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5、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6、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7、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和功能四、论述问题
1、试述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试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割裂它们的关系会导致什么样的错误观点。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的本意是通过论辩揭露对方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论辩术;后来引申为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2、形而上学的本意是哲学,即研究超验对象的学说;后来演变为和辩证法相对立的发展观,即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状态的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它们是对立的,具体说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相互对立:
(1)辩证法是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
(2)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
(3)辩证法肯定矛盾的存在,用全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用片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
二、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古希腊的辩证法思想。(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说。)
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古老的阴阳八卦说;五行说;矛盾概念)
2、近代唯心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尔的辩证法学说)
3、现代唯物辩证法三、辩证法存在的基本形式
1、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辨证法,这是辩证法的自在形式。这种辩证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成为推动客观世界辨证运动的客观力量。
2、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这是辩证法的自觉形式,是以人的认识和概念的辨证运动形式而存在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高级形式就是概念辩证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3、实践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是人用运概念辩证法把握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后,以自己的活动改变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在人的活动中,形成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社会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等矛盾,人的活动就是在这些矛盾推动下,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的辩证过程,贯串与这个过程中的辩证法就是实践辩证法。因此,实践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古代朴素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简单描述;近代唯心辩证法是对主观辩证法的自觉总结;现代唯物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这是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四、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1、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辨证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辨证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这种客观普遍性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理解: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2)整个世界以及每个事物都是由无数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为了正确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状态,我们在把握普遍联系原理时,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等等。
3、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必须用条件性和整体性的原则认识事物。条件性原则就是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加以认识的原则,也可以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把事物当作由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的原则,这种原则着眼于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引起永恒的运动和变化,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状态中存在着一种前进上升的趋势,唯物辩证法把这种趋势叫做发展。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来说明世界的这种存在状态。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是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事物的质变。
(2)发展是事物由低级阶段到高低阶段、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
(3)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辨证运动过程。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这条规律要求我们坚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生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事物。
六、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和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由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和辨证思维方法构成的。
2、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是贯彻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所有范畴的中心线索;是辨证思维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和掌握所有辨证思维方法的钥匙。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和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量是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由事物的质所确定的量的变化范围或数量界限。
2、量变是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产生和灭亡的变化,是间断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意味着事物的存在和成长;质变意味着事物的非存在和转化。因此,量变和质变是两种对立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新的量变发生的前提。
(2)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的情况;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现象。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产生新量变。如此循环,形成不断地新陈代谢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就存在于这个过程之中。
4、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在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内容,如果人为地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
5、学习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既要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又要反对右倾保守主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
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自身的矛盾推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辨证矛盾。辨证矛盾是标志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要理解辨证矛盾,就必须进一步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性质;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除、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之中,矛盾同一性以矛盾斗争性为前提。割裂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就会歪曲辨证矛盾,或者导致绝对斗争性,或者陷入抽象同一性。
3、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掌握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一分为二”或“两点论”的方法分析问题。
4、矛盾的存在又是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认为:每一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点;事物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上的矛盾也都有其特点;简单事物中的矛盾双方各自的地位不同,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别;复杂事物有两个以上的矛盾,由于矛盾地位不同,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由于每个事物的性质不同,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必须不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和“重点论”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矛盾。
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被矛盾普遍性所规定,二者不可分离,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避免犯“折中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我们把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称为肯定,把处于被统治地位且同事物性质相反的矛盾方面叫做否定。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不可分割,但否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唯物辩证法着眼于事物的发展,所以更看重否定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对否定的理解是辨证的,是以肯定和否定的辨证统一关系为基础的。这种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它物的否定;是单纯的否定;是否定一切。
3、掌握辨证否定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事物由于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否定之否定就是概括这个过程的哲学范畴。这个过程具有规律性,就被称为否定之否定规律。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周期性。内容是: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趋势,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2)指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路径,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曲折过程。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趋势和曲折性道路是辨证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曲折性道路,才能实现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前进上升运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才能被称为曲折性道路。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错误观点。
6、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规律,只有正确理解这个规律实质和存在的原因,才能坚持它的客观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展开和体现,只有抓住矛盾运动规律,才能真正懂得否定之否定规律。
7、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在对待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问题时,才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意识道路是曲折的,磨炼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一、原因和结果
1、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普遍联系称为因果联系。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我们把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显然,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先因后果是原因和结果的明显区别,但引起和被引起则是原因和结果的本质区别。
2、原因和结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包含,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
3、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否定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也要反对把因果联系神秘化而宣扬神学目的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提前,把握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未来,正确地提出行动目标。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这是两种对立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既要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际存在,但能实际存在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存在性。
2、可能性范畴比较复杂,应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就没有现实性;可能性是孕育在现实中的发展趋势,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可以变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4、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放眼未来、树立理想,争取把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脱离现实的理想是空想;没有理想而忙于现实是事务主义者。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事物的结构或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一堆要素;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相对的。
3、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旧形式可以服务于新内容;旧内容可以采用新形式。
4、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内容的决定作用,根据内容选择形式,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形式的反作用,利用适当的形式巩固内容、促使内容的发展,批判忽视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现象和本质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或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有抽象本质和具体本质之别。现象是个别的、易变的、外部的东西;本质是一般的、稳定的、内在的东西。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统一关系是: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即随着认识的发展过程,人们由现象进到本质、又由本质回到现象。
3、本质和现象的对立,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的,本质和现象的辨证统一又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归纳和演绎
1、归纳是思维由个别的经验认识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认识的方法;演绎是思维由一般的理论认识下降到个别的经验认识的方法。归纳和演绎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2、辨证思维要求把归纳和演绎两个相反的思维方法统一起来,因为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的大前提;演绎又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就无法确定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在现实的思维活动中,归纳和演义是相互补充,不可分离的。
二、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组成要素、并对其组成要素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组成对象的要素结合起来,并对这个结合起来的整体加以研究的方法。一个重在分,一个重在合,二者相对立。
2、辨证思维要求把分析和综合统一起来,因为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又是分析的前导。分析和综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抽象和具体
1、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些属性抽取出来、并舍弃其它属性的逻辑方法;具体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抽取出来的各种规定性综合起来,形成思维中的具体。
2、思维活动由感性的具体经过理性的抽象,才能由现象进到本质;由理性的抽象经过理性的具体,才能由抽象本质进到具体本质,达到理性具体。因此抽象和具体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法,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具体;而没有具体,抽象就是片面的认识。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指的是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历史一方面是指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
2、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应当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这种逻辑体系的建构不是单纯的概念演绎过程,而是按照研究对象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特别是在总结概括了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史之后,才能建立起正确反映历史的逻辑体系。
3、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理性认识依靠逻辑力量能动地再现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因此,理性认识的逻辑不可能简单地描述历史事实和过程,而是要抓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关系。这样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就不是完全的一致,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辨证联系
(2)形而上学
(3)辨证否定
(4)主要矛盾
(5)矛盾同一性
(6)矛盾斗争性
(7)矛盾普遍性
(8)矛盾特殊性
(9)否定之否定
(10)量变
(11)质变
(12)矛盾
(13)发展
(14)肯定
(15)否定
(16)原因
(17)结果
(18)内容
(19)形式
(20)现象
(21)本质
(22)归纳
(23)演绎
(24)分析
(25)综合
(26)抽象
(27)具体
(28)逻辑
(29)历史
(30)必然性
(35)偶然性
(36)可能性
(37)现实性
(38)辩证法
2、难点
(1)矛盾同一性
(2)否定之否定
3、重点
(1)矛盾特殊性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三章 思考练习题一、解释概念
1、辩证法
2、形而上学
3、辨证矛盾
4、辨证联系
5、辨证否定
6、主要矛盾
7、矛盾特殊性
8、矛盾普遍性
9、否定之否定二、区别范畴
1、量变和质变
2、原因和结果
3、现象和本质
4、必然性和偶然性
5、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
6、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三、简答问题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4、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实质
四,论述分析问题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关系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2、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批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3、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并指出这对范畴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从活动的角度看,意识和认识是相同的,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在第二章我们分析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意识的发生既不能离开人脑这个生理基础,也离不开物质世界这个客观内容。在本章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揭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和实践构成了认识论中的基本矛盾,实践活动是认识活动发生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脑直接从物质世界得到的反映只能是动物式的被动感受,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不可能是人的认识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映,才是人的认识活动。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看作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因为: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认识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且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被实践活动纳入到人的观察和思考范围之内的客观世界。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机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为认识活动的发生产生了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在理解这个观点时,必须搞清三个关系:一是认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三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类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这个观点在后面还要详尽论述,此处从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践在认识中处于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抓住实践才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简称为实践论。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依次递进的问题需要回答:首先是世界能否被认识?其次是世界怎样被认识?最后是世界能否被正确的反映?对这三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认识论中不同的哲学派别,形成了对立的认识路线。
2、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可知论,由于在认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和辩证法思想,驳倒了不可知论,因此,它是彻底的可知论。
3、在世界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反映论的观点,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4、在世界怎样被正确反映的问题上,存在着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决认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理解这个本质必须把握三点:一是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唯物反映论)二是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实践认识论)三是认识过程的矛盾性。(辩证认识论)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引入了认识论,才使它的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进一步揭示了,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这更证明了能动反映论的正确性。
2、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信息论的诞生,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成为人们研究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概念。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要靠能量传递,靠物质才能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属性等表征。
3、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实际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对客体所呈现的信息要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客体的全部信息,也不是把所选择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移入头脑。
4、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有本能选择和自觉选择的区别,人们的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本能的,这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选择机制。而人脑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则是自觉的,它是根据人的需要、意志、兴趣等主观愿望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5、主体对所选择的信息必须进行重组,即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把所选择的新信息建立在这个结构中,使它和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这样就会发生双向的变化:一方面是所选择的信息被同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改变。这种双向的变化引起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建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重构。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一,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在这对矛盾的推动下,认识的发展过程必然发生了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是第一次;由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
2、实践活动既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也是人们的感性经验认识活动。因此,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又表现为认识活动内部的矛盾,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基本形式存在。
4、理性认识是依靠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征,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形式存在。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成分,理性认识中存在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在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这种相互转化实现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6、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实现这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大量的反复的感性经验认识是实现飞跃的基础。
(2)必须用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是实现飞跃的途径。
(3)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回到新的感性经验中去。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但实现了认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检验、修正、丰富和补充理性认识。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4)理性认识能否成功地指导实践,首先必须是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只能导致实践的失败。
(5)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因为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理论要回到实践,就必须让群众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活动。
(6)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因为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实际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的,而理论则是普遍的、抽象的。普遍的理论只有和特殊的实际对象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地改变对象。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是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根据,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必然导致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1、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存在着规律性,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体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中有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实践和认识的矛盾推动的,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对于一个简单的事物来说,经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就基本完成了认识的任务。但对于较复杂的事物和整个世界来说,认识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每次循环都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3、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源于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实践活动虽然是客观的活动,但却是经验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获得的经验认识具有狭隘性和表面性。因此,必须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但它却是主观性的东西。只有把理性认识下降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理性认识,才能相对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
4、彻底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必然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和认识只能在具体的条件下达到历史性的统一。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程度和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要想二者最终统一,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就等于取消了认识过程。
5、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统一,只能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把理论认识统一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保守力量,超越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盲动冒险错误。
6、认识的辨证发展规律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变为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意志、情感、幻想、想象和直觉(即顿悟或灵感)。这些非理性的因素类似于感性认识,但又不能等同于感性认识,它们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意志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控制等作用。生存意志推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对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起着定向作用,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下降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意志控制着人们排除一切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没有意志的作用,认识过程不可能顺利进行。
3、情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激励、兴趣和献身等作用。人类有来自动物遗传的对外界感知的特征,但要把这个特征发展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却十分艰难。要完成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有情感的激励和鼓舞;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地献身精神。离开情感,人的认识过程就无法进行。
4、幻想、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
5、因此,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人们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但必须重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这种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化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特别是用“实事求是”的典故给以中国化的解释和发挥,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理论创新。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2、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作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观点,还必须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和真理相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的发展过程存在着真理和谬误的矛盾斗争。
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的辨证统一关系是:
(1)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在于,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发展的;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原因在于,谬误是真理认识的前导,批判谬误可以发现真理。
(3)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错误,利用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真理。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2、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要求,把实践标准看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惟一性、至上性和绝对性,即惟有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和相对性,即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1、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值性的评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没有价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目标。
2、认识的价值性就是指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不是真理性认识,而是价值性认识,或者是认识的价值性。它是认识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利益等主体性标准,对认识对象做出是否有意义的判断。
主体按照自己的判断确定行动目标。
3、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价值是客观满足主体需要而得到的肯定性评价。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标准、不同作用、不同指向的认识活动,但它们又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于人类认识活动过程之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活动,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又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为归宿。
4、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目的性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要求认识的价值性。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
第四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认识主体
(2)认识客体
(3)感性认识
(4)理性认识
(5)客观真理
(6)绝对真理
(7)相对真理
(8)唯物主义反映论
(9)唯心主义先验论
(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11)经验论
(12)唯理论
(13)真理
(14)谬误
2.理解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认识的本质和反映机制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5)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条件和意义
(6)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7)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0)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二、难点
1.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重点
1.认识的本质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思考练习题一、解释概念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3、客观真理
4、绝对真理
5、相对真理
6、反映论
7、先验论
8、能动反映论
9、真理二、区别范畴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
4.认识的真理性和认识的价值性三、简答问题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简述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4.简述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7.简述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关系四、论述分析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原理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并依此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
3.试析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中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社会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类社会不但有物质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混乱的,它一方面用自然条件或自然人性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居住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人的心理和性格又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这是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另一方面它们又用人的意识说明社会的发展变化,认为人的意见支配着世界,这又滑向了唯心史观。
3、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唯心史观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神秘化的神学历史观或宗教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用超自然和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精神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绝对精神、理性、意志”等精神性力量推动的。
4、无论是自然主义历史观,还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他们共同的错误是没有看到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唯物史观把实践看作是社会的本质,这里所说的实践首先是指物质生产活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2、首先,实践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一切其它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源。物质生产活动使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人和人之间建立起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4、最后,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不在自然界,也不是神秘的力量,而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力量。人类自身的活动包含精神力量,但不能归结为精神力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实践活动最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1、实践作为社会的本质,还可以从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中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概念源于生物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够进行自我更新的存在物。
2、在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过程中,实践活动起着决定作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工具的更新,引起了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的更新;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又引起了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导致社会意识结构的更新。
3、社会意识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更新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促进生产方式更进一步的发生更新。人类社会就在这个不断进行的更新过程中实现着自我发展和完善,这个自我更新机制的起始点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2、要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首先必须分析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能力,是社会改造和控制自然以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
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教育、管理、科技等要素。
4、生产力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能量和物质变换中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在这个变换过程中,人一方面必须付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人作为主体又能动地借助于自然之力来改造自然。因此,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力被内化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过程。
5、因此,生产力首先具有属人性的特点。它是人的一种生产能力,它存在于人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其次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个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只能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只有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的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现实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再次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特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物质要素,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生产力的最后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后生产力具有历史性特点。生产力随着劳动者的经验积累、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我们要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可以把它看作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本身直接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我们所说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要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3、现代生产活动就是应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的活动,因此,只有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
4、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首先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其次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资料的性能和状况;再次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最后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整体的水平和发展程度。
5、当代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当作兴国的战略来看待。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1、广义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和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包括物质利益合作关系和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2、所谓物质利益合作关系一方面是指,在具体的个别劳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进行的劳动能力的交换或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才能把一个具体的劳动产品生产出来;另一方面是指,在整体的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同劳动产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劳动产品的交换或合作,只有这种合作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3、所谓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进行之前,首先要明确物质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就是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对劳动产品如何进行分配,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4、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上面所说的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其中交换关系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合作关系,而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则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5、此外,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至少存在着三种生产关系,有以往社会残留的生产关系,也有未来社会萌芽状态的生产关系,还有决定现实社会性质、从而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该社会的一切生产关系。
6、认识一个社会的性质,必须抓住社会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并支配其它的生产关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中还应进一步抓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用这个理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未来公有制社会,并根据私有制社会的所有制特征,把私有制社会进一步划分为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7、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和生产力相联系,成为生产力实现的社会形式,即依靠经济结构把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另一方面,它和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意识结构相联系,成为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8、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于是也就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现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阶级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划分的不同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有阶级就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它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1、社会政治结构是由社会管理机构演变来的。原始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机构是氏族或部落大会,日常事务由酋长负责处理,氏族或部落的成员都能参与社会管理。
2、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管理机构脱离了社会全体成员,演变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即国家。因此,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物质设施。
3、政治法律制度是由统治阶级对社会各阶级的权利和义务所作出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它以宪法和具体的法律规定要求社会各阶级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活动。
4、与政治法律制度相配套的物质设施是指,政治组织机构(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司法机关等)从政人员(政治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强制设施(法庭、法场、监狱等)。这些物质设施是制定、执行和落实政治法律制度的现实力量。
5、社会政治结构是人和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结成的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政治关系实际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因此政治结构的实质和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即统治权问题。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那个阶级就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6、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政治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的集中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政治结构,而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起保护和服务作用。唯物史观把政治结构称为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1、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要理解政治结构,就必须搞清楚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阶级产生过程中发生的权力转移现象。随着阶级的产生,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阶级就把社会权力变为自己的统治权力。因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组织,它虽然由人民、领土、主权和政府四个因素组成,但它不同于原始社会的管理组织。首先构成国家的人民不是按血缘关系划分的,而是按居住地域划分的;其次作为主权的国家及其政府机构,已成为与社会相分离的独立的特权机构。最后国家为了独立存在,必须向社会和人民征收赋税。
3、国家是在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是为了维持阶级统治而存在的,当阶级统治受到威胁时,统治阶级就利用国家这个暴力工具进行镇压。因此,国家决不是全民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
4、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暴力论”、“君权神授论”、“社会契约论”等错误观点。在国家的本质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全民国家论”、“阶级合作论”等错误观点。
三、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1、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内的首要职能是政治职能,即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其次是经济职能,即组织和发展社会的经济活动;最后是社会职能,即利用国家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等。
2、在世界范围内,国家作为主权单位首要的职能是,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其次是制定外交政策,开展外交活动,处理和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在国际事务中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共同的,但国家的实现形式却是多样的,为了了解国家的形式,我们必须搞清楚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是指国家的根本性质,即国家的阶级实质,它说明国家是那一个阶级的国家。政体则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问题,它说明统治阶级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统治的。
4、按照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对国家进行划分,人类历史上的国家大体上有三种形式:君主专制国家;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制国家。
四、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1、按照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对国家进行划分,人类历史上的国家可以分为两大类: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对剥削阶级国家还可以再划分为三小类:奴隶主阶级国家;封建地主阶级国家;资产阶级国家。
2、无产阶级国家和剥削阶级国家有本质的区别:剥削阶级国家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则是多数人对少数人专政的国家;剥削阶级国家只能被推翻和消灭,无产阶级国家则是自动消亡的。
3、国家是一个政治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无产阶级国家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消灭阶级,随着阶级的消灭,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也就会自动消亡。因此,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半国家”,是正在消亡中的国家。
4、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唯物史观既要坚持国家消亡的观点,又要反对无政府主义者提出的“在一天之内废除国家的要求”。国家消亡的过程实际是社会全体成员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国家管理的过程,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过程。当社会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国家管理中,都成为社会的主人的时候,国家就成为多余的东西,被放到历史的博物馆中去了。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缩短国家消亡的过程。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人的一切思想观念、心理活动和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之间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这就是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超前性和滞后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超越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起着引导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则滞后于社会存在,成为社会存在发展的阻力。
(2)社会意识自身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一方面根源于社会存在,要从社会存在中获得现实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有自己直接的思想来源,要从以往的社会意识中继承仍有合理性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简单反映,而是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经掌握了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从质上说,有推动作用和阻碍作用之分;从量上说有影响的大小、久暂之别。
3、社会意识也是狭义的文化现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东西,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的精神现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就是狭义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为此,必须以科学的力量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先进文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意识活动的主体角度分析,社会意识是由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构成的。个人意识是对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社会实践、社会地位的反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群体意识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实践、社会地位的反映,它体现了群体共同的精神特征。
2、从意识活动的水平角度分析,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的。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自发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本能的反映形式,因而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则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自觉的反映形式,是系统化、定型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基础,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心理起引导和制约作用。
3、从意识活动的对象角度分析,社会意识由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人们的价值观,它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人们的物质利益问题。非社会意识形态不反映经济基础,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人际交往的共同规则等问题。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即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问题,其实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问题。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1、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关于社会政治制度、国家、阶级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关系的理论;法律思想是关于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设施的理论。政治法律思想反映的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因此,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结构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最直接地影响和指导政治结构和国家政权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形式的意识形态是整个意识形态的核心;而且它直接和国家政权相联系,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2、伦理道德思想。道德是调整人际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伦理就是存在于人际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伦理学或伦理思想就是对这种道德关系的反映,是关于道德的学说或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比较间接,但它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伦理道德思想具有自律性的特点。
3、审美意识形式。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式,它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等具体表现形式。艺术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且是以审美的意识再现社会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愿望和理想。由于这些特点,艺术就能用美的感染力量和情的感化力量打动人的心灵,熏陶人的情操,提高人生品味。社会意识形态的其它形式就可以借助于艺术形式,寓教于乐,达到教化目的。因此,艺术就具有了认识、审美、教化、娱乐等作用。
4、宗教世界观。宗教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看,主要指的是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看法,它表达了一种宗教世界观。它的特点是神灵崇拜和神秘主义。因此,它既要用超自然和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说明人世间的一切现象,又必须用具体的宗教仪式和偶像崇拜等形式来表现。宗教世界观告诉人们,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拜倒在神灵面前,祈求神灵的保佑。它对人们在人世间遭受到的一切苦难可以起到精神慰籍作用,但也成为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
5、哲学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依靠科学知识来说明世界,依靠人类的理性力量来理解世界,它反对一切形式的迷信和神秘主义。因此,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化程度最高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远离社会经济结构。但它为人们提供理性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根本的指导作用。
四、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1、社会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经济结构,指导社会政治结构,是特定阶级的权利和利益的反映。因此,它必须为特定阶级的权利和利益进行辩护,宣传该阶级的主张,论证该阶级的思想,普及该阶级的主义,反驳对立的观点。
2、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社会意识形态不但要批判一切对立的思想,而且更要的是进行自我批判,即对社会现实中一切不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现象进行批判,用精神力量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社会意识形态是统治社会的精神力量或统治思想,它必须通过教育途径让社会成员接受,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主观思想和信念,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的统治。因此,社会意识形态必须发挥教化的作用。
4、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功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依靠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的,但它却直接依靠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来实现。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从观念上可以超越现实,这种创新的思想观念就成为社会更新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唯物史观
(2)唯心史观
(3)生产方式
(4)生产关系
(5)经济结构
(6)政治结构
(7)社会存在
(8)社会意识
(9)社会心理
(10)生产力
(11)国家
(12)阶级
(13)国体
(14)政体
(15)个人意识
(16)群体意识
(17)社会意识形式
(18)社会意识形态
(19)政治法律思想
(20)伦理道德思想
(21)艺术
(22)宗教
1、理解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
(5)政治结构的构成及核心
(6)阶级产生的条件和实质
(7)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8)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9)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1)社会意识的构成
(12)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13)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二、重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难点
(1)阶级的产生和消灭
(2)国家的起源和消亡
第五章 思考作业题一、解释概念
1、生产方式
2、生产关系
3、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
5、经济结构
6、政治结构
7、社会意识形式
8、社会意识形态
9、政治上层建筑
10、阶级
11、国家二、区别范畴
1、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
3、国体和政体
4、阶级和等级三、简答问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中作用是什么
4、政治结构的构成要素和核心是什么
5、简述社会意识的构成
6、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7、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是什么
8、社会意识形态有那些形式四、论述问题
1、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试述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并用这个理论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说明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第六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第一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基本内容一、社会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1、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关系和必然趋势。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关系和必然趋势。
2、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概括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畴。因此,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关系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3、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4、社会规律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规律。离开人类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由此决定了社会规律只能是宏观层次上的统计性规律;是长期发展过程中显示的趋势性规律。
二、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
1、首先,两种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不同,社会规律必须依赖人的活动,它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自然规律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其次,两种规律所依存的物质运动形式不同,前者是人类社会运动形式;后者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运动形式。再次,两种规律显现的时空形式不同,社会规律内在于整个人类的活动过程中,并且在人类历史的总过程中才能显现;自然规律存在于个别的自然事件中,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显现。
2、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上述区别,一方面使人们在认识和运用社会规律时,比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困难的多;另一方面极容易使人们把社会规律中具有的主体性特点误认为是主观性,从而导致唯心史观。
3、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强调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联系。社会规律尽管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但它作为规律,同样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4、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都具有客观性。首先它们的存在和作用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社会规律虽然是人类活动的规律,但人类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最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还在于人类活动的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内容是客观的,它赋予社会规律历史性以客观内容。
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1、社会发展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别,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包括两条最普遍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因此二者会发生矛盾;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因此二者会发生矛盾。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比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更为基本的规律,这两条规律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个中介环节内在的联系在一起。掌握这些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一把钥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因为生产力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概括,人和自然的关系决定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4、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就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5、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因此,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因此,社会革命成为“历史的火车头。”在社会发生形态演变的时候,社会革命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7、社会改良也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在社会革命还未成熟之前,社会改良也能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节、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及其社会作用一、两种对立的历史主体观
1、所谓历史主体指的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一般地说历史主体是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具体地分析,到底是那些人才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这个问题上便发生了分歧,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2、唯心史观认为是少数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只是“群氓”,必须在英雄人物的指引下才能有所作用。这种历史主体观叫做英雄史观。
3、英雄史观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导致历史宿命论;二是把世俗社会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导致唯意志论。
4、英雄史观的理论根据是唯心史观,这种历史观有两个主要的缺陷:一是只考察了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揭示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了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5、英雄史观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占统治地位,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认识原因和阶级原因。(社会分工问题、认识顺序问题、阶级偏见问题)
6、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问题上的观点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种观点叫做群众史观,群众史观的理论根据是唯物史观。
7、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生活的自然物质条件,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生活的社会物质条件。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者。因此,坚持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观上必然是群众史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指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人们。在人民群众中包含着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人物,因为人民群众是一个集合概念。人民群众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中劳动人民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核心和稳定部分。
2、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它对社会历史的创造作用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其次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成为社会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而且他们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虽然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因为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4、因此,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否则就会在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产生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论”的错误观点,最终滑向唯心史观。
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有作用,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个人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人士。一般称这些人物为英雄人物。
2、唯物史观承认历史人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把这些作用归结为: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组织者;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活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3、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不是天生的或神秘的超人,他们是自己时代的产儿,是特定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历史人物必然要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会直接导致英雄史观。
4、唯物史观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历史主义的原则,即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的原则;二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即把历史人物和他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史观应用到中国革命实践活动中的产物,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2、群众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密切联系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想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把群众观点化为我们党的工作路线,就是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观点是灵魂,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观点的具体落实。
4、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就是广义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一、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因为社会规律是人类活动的规律,历史主体的能动活动就是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规律只能存在于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活动之中。我们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不但不能排除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而且必须以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
2、同时,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必须以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为基础,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成功地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离开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制约,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就成为随心所欲的唯意志论。
3、在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有两种片面的观点:历史决定论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但却忽视了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历史选择论坚持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但却抹杀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二、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
1、唯物史观不但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而且它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使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内在地包含了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2、社会规律实现的动力机制是人们对自己的利益追求。每个人、每个集团为了生存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动中创造了历史。由于他们在追求各自的利益过程中会发生冲突,因而就产生了不依他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
3、社会规律实现的中介机制是人们的主观目的性。人们为生存必然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利益只有被人们意识到才是人的利益。被意识到的利益在人们头脑中就是主观目的,人们正是在主观目的的推动下才创造自己的历史。
4、社会规律实现的最终机制是人们的选择活动。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动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人们的相互冲突之中进行的。因此,创造历史的能动活动实际上只是选择活动。在人们相互冲突的选择活动中实现着社会规律。
三、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1、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就是创造历史的作用。创造历史的活动实际上是历史主体所进行的选择活动,因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最终表现为选择作用。
2、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主体的选择作用是受限制的。首先,每代人的选择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只能在自己继承的历史基础上进行选择,这说明他们的选择活动受以前人们活动结果的限制。
3、其次,每个人以及每个集团的选择都是根据他们的利益需要所进行的选择,因而人们的选择实际上都是一种价值选择。因此,人们的选择必然受到其他人和集团的选择的制约,使得选择活动的最终结局不可能完全符合最初的打算。
4、最后,历史主体选择活动的制约性说明,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是受社会规律性制约的,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历史。同时也说明人们只能在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
四、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1、唯物史观既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又坚持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是要承认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还要认识社会规律,并按照社会规律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
3、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就是要在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可能性空间”中,充分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使社会朝着有利于历史主体的方向发展。
4、只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同时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只有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才能创造历史,实现社会发展规律。
第六章 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英雄史观
(2)群众史观
(3)人民群众
(4)历史人物
(5)经济基础
(6)上层建筑
(7)地理环境
(8)人口因素
2、理解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
(5)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6)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
(7)社会规律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8)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二、重点
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三、难点
2、社会规律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3、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
第六章 思考作业题一、解释概念
1、英雄史观
2、群众史观
3、人民群众
4、历史人物
5、经济基础
6、上层建筑
二、区别范畴
1、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
2、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
3、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三、简答问题
1、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简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系统
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6、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7、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四、论述问题
1、试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说明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3、试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辨证关系,举例说明在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存在的经验和教训。
4、运用唯物史观关于评价历史人物标准的观点,试对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变
1、社会发展过程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社会形态是指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也是由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所构成的统一体。
2、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并从根本上把不同的社会形态相区别。经济基础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成为不同社会形态相互区别的最终标志。
3、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变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依次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内容,就是用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直接实现社会形态演变的力量是先进阶级所进行的社会革命,而最根本的力量则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才是先进阶级,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变革。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表现为在生产力推动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说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表明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决定性特征。
2、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社会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人的选择性特征。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人们能动活动的整体的、最终的结果中,而在人们个别的、局部的活动中,在人们开始的活动过程中,则表现了人们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能动选择作用。正是人们的能动选择作用,才是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三、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特征使社会发展过程具有统一性,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即从社会基本矛盾)必然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特征使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多样性是只指,不同的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其社会形态的演变进程必然是不同的、多样的。
3、社会发展过程的多样性为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提供了依据。历史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发展的道路。但是历史主体的选择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服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可以跳跃、不能逆序)
四、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历史进步就成为唯物史观用来表达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前进性趋势的哲学范畴。坚信历史进步,相信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就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抱乐观主义的态度。
2、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进步的根据首先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必然不断地向前发展;其次,历史进步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里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以辨证否定的形式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最后,历史进步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群众不但希望社会进步,而且还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
3、唯物史观同时认为,历史进步不是没有曲折性的直线式的前进运动,而是包含曲折性的前进过程。真实的社会发展过程是通过曲折性道路来实现社会历史的进步。
4、社会发展过程中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首要的原因是社会发展过程包含着内在矛盾,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特征;其次,社会有机体内部的不同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性使社会发展表现为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的历史主体的能动活动,他们的斗争使社会发展过程必然出曲折性特点。
5、尽管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曲折性,但社会发展在方向上仍然是前进的,在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准或客观标准是社会生产力;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标准则是人的发展状况,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解放过程一、人的本质
1、从人的产生角度认识人,人的本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即劳动。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中,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中,才把自己和动物最终的区别开来。
2、从人的现实存在角度认识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成为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生活在阶级关系之中,因此,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就是阶级性。
3、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群体本质,无论是人的类本质还是人的群体本质,都说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不是自然性。自然性是人的先天性,社会性是人在后天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性质。
二、人的价值
1、要理解人的价值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关系中,人是价值主体,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就是价值客体。因此,价值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所具有的特性。
2、人的价值问题就是人活着的意义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因为人的本质首先是劳动,正是人的劳动活动才创造了一切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即创造了一切价值。因此,普天之下人为贵,贵在人能够创造价值,这是人区别万物的根本价值。
3、人作为创造价值的价值实际上是人的自我价值。在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价值。
4、现实存在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关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社会关系不同承担者地位的人,就被分化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当个人成为价值主体,他人(社会)就成了价值客体,人的自我价值就表现为个人价值;当他人(社会)成为价值主体,个人就成了价值客体,人的自我价值就表现为社会价值。
三、人的自由
1、人的自由有两个层次的含义:政治层次上的自由是指人从被束缚、被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获得政治权利。在这层意义上,自由和解放基本同义;世界观层次上的自由是和必然相对立的哲学范畴,要理解哲学上的自由,必须了解自由和必然的辨证关系。
2、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三种观点:一是夸大必然性,抹杀人的自由的机械决定论观点;二是夸大人的自由,否定客观必然性的意志自由论观点;三是把人的自由和必然性辨证统一起来的辩证法观点。
3、唯物史观坚持第三种观点,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人的自由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人的后天活动中,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争取来的。
4、人在自己的活动中争取的自由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类自由,它使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所获得的自由;第二个层次是个人自由,这是个人在发展过程中,从社会中所获得的自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认识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问题。
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人的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社会的绝对依赖性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中形成了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社会的每个成员在这种关系中既不独立,也就没有个人自由。
2、人的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社会的相对独立性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中个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人权和相对独立性,具有了政治上的自由。但是个人的独立性是建立在对资本的依赖性之上的,政治自由也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上,个人的生存仍然受金钱和资本的支配与奴役。
3、人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自由个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1、每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马克思把物质生产领域称为必然王国,人类在这个领域内所能获得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2、人类的自由王国是精神生产领域。因为在这个领域中,人类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人类的超越本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人类的自由王国必须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之上。
3、人类在原始社会基本上是处于必然王国之中。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分裂:极少数人进入自由王国,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绝大多数人则处在必然王国,从事物质生产劳动,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4、要让每个人都能进入自由王国,自由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就必须一方面发展生产力,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自由时间;另一方面必须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使每个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5、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处于必然王国,阶级社会一部分人进入了自由王国,大部分人仍然处于必然王国,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每个人都进入自由王国。因此,我们说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
1、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人由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的成长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人的异化现象,只有进一步的扬弃异化,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活动形成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了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人的异化。在人类社会处于必然王国阶段,人的异化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种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普遍程度。人的发展也出现了普遍的片面化,使每个人都成为片面的人。
3、人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私有制和强制性分工,使每个人的活动范围固定化,使个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其次是人的生存条件和交往条件片面化,人被两极分化为有产者和无产者、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再次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需求片面化,社会关系片面化为金钱关系,生活需求片面化为物质享受;最后是人的本质活动的片面化,物质生产劳动活动由目的变为手段,人们只发展自己的自我性,却忽视了自己的社会性。
4、人的普遍异化虽然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但它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因为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缩短了工作日,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由时间和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因为它使每个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共产主义的含义和特征
1、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共产主义是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所建立的理想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对私有制度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恢复了公有制度。
2、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是人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由个性形态。
3、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是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极大涌流,使每个人的工作日缩短,自由时间增加;其次是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使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实现按需分配;再次是消灭三大差别,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后必须改变私有制社会形成的观念,使每个人都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
四、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
1、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人的自由发展受两种必然性的制约,一种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在任何时代都要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始终面对的一个必然王国。人类只有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缩短为谋生所须的必要劳动,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才能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发展。
2、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的另一个必然王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商品社会。在商品社会中,人们通过商品交换关系自发联合所产生的社会力量,以商品、货币、资本等物化形态存在,成为凌驾于个人之上,奴役、束缚、统治个人的异化力量。只有消除这种异化,个人才能获得自由发展。
3、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克服以上两种必然性的制约,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因为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消灭了资本统治的社会,是自由人自觉联合起来的社会。
五、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1、共产主义是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因为在共产主义之前,只有少数人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大多数人则为少数人的发展牺牲了自己的发展,这样的结果使每个人都陷入了片面发展。
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被社会强制只干某种事情,因而就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人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人们也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一切潜在的能力。
3、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联合起来共同占有了社会生产力,每个人既是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又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既有承担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生产劳动的义务,又有在精神生产领域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既需要物质生活的享受,又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既把物质生产劳动当作谋生的手段,又把它当作个人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七章 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共产主义
(2)必然王国
(3)自由王国
(4)历史进步
(5)社会形态
(6)自由
2、理解
(1)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2)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及其理由
(3)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及其原因
(4)历史进步的原因和衡量标准
(5)人的本质问题
(6)人的价值问题
(7)人的异化问题
(8)人的片面发展问题
(9)人的自由解放问题
(10)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问题
(11)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思考作业题一、解释概念
1、共产主义
2、必然王国
3、自由王国
4、历史进步
5、社会形态
6、自由
二、区别范畴
1、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2、社会形态和社会有机体
3、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简答问题
1、历史进步的原因及其衡量标准是什么
2、人的本质是什么
3、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4、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有那些
5、共产主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6、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问题
1、试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2、用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观点,说明共产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林乐昌 武天林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字源学含义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los (爱)和Sophia(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中国古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因此,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古希腊的爱智慧的学问就叫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中,哲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系,世界观和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从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角度下的定义,在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哲学和各门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各门科学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哲学的产生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进行辩护和宣传的工具。哲学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提供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不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可能是哲学。
其次是由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的,一部哲学发展史,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展开斗争的历史。
再次是由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哲学中其他问题。
最后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它必须成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党性原则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党性就是其派别性。
我们所说的哲学的党性原则,指的是在哲学的基本派别斗争中,应当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反对和批判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第二种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种是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但它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形形色色,归纳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种: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还有阶级和认识方面的根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其他的哲学形态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的性质,因为它是建立在当代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因为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了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思维的知识。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科学是揭示某个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比较充分地显示了社会发展中物质力量的决定作用,使人们唯物地认识 社会历史现象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19世纪40年代西方的无产阶级已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要求有自己的世界观来武装自己。
2、科学知识条件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有三个伟大发现,这些知识成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自然知识基础。另外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知识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逻辑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直接提供了思维方法。
3、理论思维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理论思维条件,或者说是直接的理论来源。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最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扬弃了自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实践观点中既包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又吸收了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它在事物的肯定性中发现了事物的否定性,因而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它为无产阶级进行彻底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正确地概括了各门科学知识,而且还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它是开发的理论体系,不是封闭的理论教条。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2、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使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旧哲学的灭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起,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但以往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方面,由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时代潮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变革;三是全球化浪潮所产生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哲学问题,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分子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的成就向近代科学的决定论思想提出了挑战,非决定论思想崛起,引起了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潮泛滥。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
一方面是科学主义思潮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另一方面是人本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发难。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历史根源)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物论、辩证法、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民本主义的历史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新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方面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帮助我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
2、学会用唯物史观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4、学会哲学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2、哲学理论学习还须特殊的方法
哲学理论是最抽象的理论,初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学习哲学理论的特殊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很快地适应哲学学习。这里提出几点想法,仅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是要准确理解概念,切忌含混不清;二是要全面掌握观点,切记孤立记忆;三是以理解增强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四是要活学活用理论,切忌本本主义;五是要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培养理论兴趣。
第一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
(3)世界观
(4)方法论
(5)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
(7)客观唯心主义
(7)主观唯心主义
2、理解
(1)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二、难点
(1)什么是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三、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
第一章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
3、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
5、客观唯心主义
6、主观唯心主义二、区别范畴
1、哲学和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三、简答问题
4、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条件有那些?说明了什么?
6、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四、论述分析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伟大意义
2、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和意义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历程
1、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哲学分歧世界本原问题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共同本质问题的思考,归根到底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答案: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因而世界是统一的,这个统一的本原派生出万事万物,用这个统一的本原可以说明一切事物。大多数哲学家都是一元论者。
二元论则认为世界不是统一的,世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这些本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派生和说明的关系。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是二元论者,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笛卡儿和波普尔。
(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在一元论的阵营里,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精神,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物质。
(3)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的对立在唯物主义一元论内部,由于对物质本原认识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历史形态和不同哲学流派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我们重点考察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物质本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里所说的古代是指人类认识史上的古代,它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
(1)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观点: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世界的本原;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界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2)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
西周时已形成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后来宋明时期张载等哲学家提出的“元气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元气”。
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
物质形态。这种物质观缺乏科学根据,只是根据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猜测,这种猜测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形态。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里所说的近代是指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历史,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的成就,把物质看作是原子,并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2)这种物质观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这种物质观仍有缺陷,它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观的科学说明:
恩格斯针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的缺陷指出:“原子决不能看作简单的东西或者甚而看作已知的最小的物质粒子。”他提出哲学所说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物理学革命引发的哲学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原子被打开了,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深入到原子的内部,比原子更小的电子等基本粒子概念的提出,给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造成危机,只有提出新的物质观,才能概括新的科学成就。
3、列宁对物质观的科学规定:
列宁根据新的科学成就,给物质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确立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是指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 化和过程。因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本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现代科学可以证明。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事物的静止状态,它把静止理解为运动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有两种具体的表现:一是机械运动中的位置没有移动情况;一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上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它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和利用事物;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是一维性的,而且是由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流逝,因而具有不可逆的特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现实空间具有三维性特性。认识时空的这些特性,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离的,首先,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实在内容。离开特定的物质运动过程,时间就是一个无法存在、不可想象的东西,(如年、月、日等);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空间就成了空无一物、不可想象的虚空。其次,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必须有时间性,即过程持续的长短和过程发生的先后;运动着的物质必须有空间性,即存在着体积的大小和坐标的方位。
(3)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为此就必须批判时空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也必须承认时空的相对性,即把时空的具体特性看作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在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借相对性来否定时空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念;二是反对相对性来固守形而上学不变论的绝对时空观。
(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则是无限的。承认整个物质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对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对时空无限性的证明则是一个无限的认识过程。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物主义对世界的本原问题所给出的答案,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完满,它不但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且还认为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这个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其次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3)最后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历史观等问题上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科学和哲学证明
(1)科学依靠实证一方面要证明万物的同源性和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要证明意识的派生性和物质根源性。
(2)哲学依靠世界观一方面要揭示“天国”的虚构性和现实根源性,另一方面要说明意识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3)科学和哲学的证明都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不断地证明。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优先性,但它承认这些的目的则是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在它看来人类只有依靠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因此,实践活动就成为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要了解这个现实基础,就必须首先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是标志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范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因此,生产方式就成为人首要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活动;第二个方面是人和人因物质利益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了进行生产劳动,人和人必须联合起来,结成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因此,交往方式就成为人必要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交往方式;二是政治交往方式;三是思想交往方式。
(2)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一种是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显然,第一种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形式,第二种实践活动是在第一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除此之外,还派生出了两种实践活动形式:一是从物质生产活动中派生的科学实验活动;二是从社会交往活动中派生的改造社会关系的社会变革活动。
(3)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三个:首要的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社会变革活动都是客观的现实性的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活动过程,还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具有客观现实性;其次是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人的主观意识的自觉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是人主动发起的活动;最后是社会历史性。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必须是社会性的活动,孤立的个人不可能进行这些活动,而社会交往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性,使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历史性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因而实践活动必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同时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历史条件,推动着历史发生变化。
2、人类和动物在生存方式上的区别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但人类诞生之后,就逐渐地脱离了动物界,并最终和动物相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生存方式上,就是人依靠实践活动而生存,动物则依靠本能活动来生存。具体地说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依靠自己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而生存,人创造的世界属于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动物依靠自己的本能而生存,这种本能不能创造世界,因而动物只能在自然的世界中生存,动物的本能只是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为了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生存,必须进行社会交往,组成人类社会,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人类世界;动物本能的生存着,因而只须发生自然交往,形成一定的种群,这种种群维系着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保持住自然世界的一个物种。
(3)人类为了创造世界,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不断地扩大社会组织力量,为此就要学习、创新、实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就要改进、完善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动物自然地生存着,因而它就只能按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去进化。
以上区别告诉我们,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动物的存在方式有本质的不同,二者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他们的存在被称为生存。但在生存方式上,前者是依靠社会实践方式而生存,后者则是依靠自然本能方式而生存。因此,我们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人类世界是人所创造的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前提,因而它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优先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它肯定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但它进一步认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生存的,人必须生存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
(1)人类世界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化自然界,即被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即通过社会交往活动所建立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精神世界,即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基础上,通过精神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世界。
(2)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创造了“人化自然界”。被人类活动所改造了的自然物,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成为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直接依靠这种“人化自然界”而生存。
(3)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人们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发生社会关系,并建立起社会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形成人类社会。人们只有依靠社会力量才能使自然界发生“人化”。
(4)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了人们的主观世界,有了主观世界,人们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2、人类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世界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因而它就具有不同于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
(1)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自然的、自发的;人类世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都是人为的、自觉的。因为人类世界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是依靠人类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2)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人是人类世界的目的,人类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创建的世界,是以人为核心所建立的“为我性”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才是自由的;自然界没有目的,也不以人为目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人类世界具有“组织性”。这里所说的组织性,必须结合以上两个特征来理解,人类世界是人们自觉地组织起来的世界,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主动建构的世界。因此,人类世界的组织性不同于自然界的结构性,因为它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
以上特征说明了人类世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依靠人的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这里所说的现实基础,一是指直接根源,二是指物质原因,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发生和存在的直接的物质的原因。
(1)实践活动首先造成了自然界的分化,使自然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为“人造物”,即“人化自然物”,一部分仍然是自然存在物,即“自在自然”。人造物、人化自然物、人化自然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实践活动还是“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统一的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自在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化自然”。
(2)实践活动还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分化,把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以人类社会的形式和力量独立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实践活动直接创造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
(3)最后实践活动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划分,形成了人类独自具有的意识或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属于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人类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产生意识,形成精神世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世界才能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但它是辨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涵盖了辨证的和历史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观点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
1、实践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它还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的辨证观点,要求人们辨证地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都包含在实践观点之中了,因为实践活动既要求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求人们根据主观设想行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发挥能动性。
2、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贯彻了唯物辨证的观点,它既承认社会历史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具有能动作用。这两个观点也包含在实践观点中,因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形成了社会历史运动及其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发挥和实现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意志。
3、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但他更进一步认为,只有实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条件,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根据。只有用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认识人类世界,改造人类世界,推动人类世界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更理想更美好的人类世界。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应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进化程度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形式,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反应形式,它源于低级的反应形式,我们把这种高级反应形式称为反映。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资料,人们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由最低级的反应形式逐步进化的结果,这个进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非生命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
(2)第二个阶段是从低等生物的直接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
(3)第三个阶段是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到人类的意识活动。
人的意识和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其次是反映形式不同;再次是反映内容不同;最后是反映功能不同。因为意识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但却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自然进化只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这是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人类意识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它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据。
(1)物质生产活动使意识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人类的生存方式要求人们的反映形式必须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必须进化为人的意识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也能够产生高级的反映形式。
(2)社会交往活动使语言的产生不但成为必要,而且也具有可能。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产物。没有社会和社会交往,就不可能有语言,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意识。
(3)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类人猿的动物脑进化为人脑,有了人脑,意识的产生才有了物质基础。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不仅是量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质上的。这种质的区别是由社会实践活动造成的。
(2)意识产生的生理过程和机制。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现象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意识活动的生理过程和机制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人脑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过程。
(3)人工智能的创造和使用,一方面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成功地模拟了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 的产生不仅仅是人脑中所发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过程,我们不应该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产物,只能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具有的一种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人脑具有意识的机能,这个机能的实现即意识的产生,必须有客观世界对人脑的刺激和人脑对它的反映。人脑是意识发生的生理基础,客观世界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加工改造的原料则是客观的,即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 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
三、意识的功能
1、意识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它有十分复杂的结构。从高低层次看,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别,在显意识中又有感性和理性的区分;从反映的领域看,有认知、情感和意志,认知向外,情感指内,意志把内外结合起来,直接控制人们的行动。
2、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的行为中、在人的生理活动中、在对客观世界的变化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意识使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可以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
(3)意识支配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造客观世界。
3、正确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坚持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既反对机械唯物主义抹杀意识能动性的观点,也反对唯心主义夸大意识能动性的观点。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这种世界观变为方法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要坚持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不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律,就不可能作到实事求是;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客观规律,也就难以作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物质
(4)运动
(5)静止
(6)时间
(7)空间
(8)实践
(9)意识
2、理解
(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
(6)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7)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8)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二、难点
1、列宁的物质定义
2、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三、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二章 思考练习题一、解释概念
1、物质
2、运动
3、静止
4、时间
5、空间
6、实践
7、意识
8、人类世界二、区别范畴
1、运动和静止
2、时间和空间
3、人类世界和自然界三、简答问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5、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6、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7、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和功能四、论述问题
1、试述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2、试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割裂它们的关系会导致什么样的错误观点。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的本意是通过论辩揭露对方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论辩术;后来引申为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2、形而上学的本意是哲学,即研究超验对象的学说;后来演变为和辩证法相对立的发展观,即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学说。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状态的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它们是对立的,具体说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相互对立:
(1)辩证法是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存在状态。
(2)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观察世界的存在状态。
(3)辩证法肯定矛盾的存在,用全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用片面的观点思考世界的存在状态。
二、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古希腊的辩证法思想。(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说。)
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古老的阴阳八卦说;五行说;矛盾概念)
2、近代唯心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尔的辩证法学说)
3、现代唯物辩证法三、辩证法存在的基本形式
1、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辨证法,这是辩证法的自在形式。这种辩证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成为推动客观世界辨证运动的客观力量。
2、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这是辩证法的自觉形式,是以人的认识和概念的辨证运动形式而存在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高级形式就是概念辩证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3、实践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是人用运概念辩证法把握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后,以自己的活动改变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在人的活动中,形成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社会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等矛盾,人的活动就是在这些矛盾推动下,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的辩证过程,贯串与这个过程中的辩证法就是实践辩证法。因此,实践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古代朴素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简单描述;近代唯心辩证法是对主观辩证法的自觉总结;现代唯物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这是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四、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1、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辨证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辨证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这种客观普遍性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理解: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2)整个世界以及每个事物都是由无数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为了正确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状态,我们在把握普遍联系原理时,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等等。
3、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必须用条件性和整体性的原则认识事物。条件性原则就是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加以认识的原则,也可以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把事物当作由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的原则,这种原则着眼于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引起永恒的运动和变化,在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状态中存在着一种前进上升的趋势,唯物辩证法把这种趋势叫做发展。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来说明世界的这种存在状态。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是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事物的质变。
(2)发展是事物由低级阶段到高低阶段、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
(3)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辨证运动过程。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这条规律要求我们坚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生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事物。
六、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和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由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和辨证思维方法构成的。
2、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是贯彻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所有范畴的中心线索;是辨证思维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和掌握所有辨证思维方法的钥匙。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和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量是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由事物的质所确定的量的变化范围或数量界限。
2、量变是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产生和灭亡的变化,是间断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意味着事物的存在和成长;质变意味着事物的非存在和转化。因此,量变和质变是两种对立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又是辨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新的量变发生的前提。
(2)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的情况;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现象。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产生新量变。如此循环,形成不断地新陈代谢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就存在于这个过程之中。
4、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在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内容,如果人为地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
5、学习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既要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又要反对右倾保守主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
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自身的矛盾推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辨证矛盾。辨证矛盾是标志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要理解辨证矛盾,就必须进一步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性质;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除、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之中,矛盾同一性以矛盾斗争性为前提。割裂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就会歪曲辨证矛盾,或者导致绝对斗争性,或者陷入抽象同一性。
3、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掌握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一分为二”或“两点论”的方法分析问题。
4、矛盾的存在又是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认为:每一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点;事物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上的矛盾也都有其特点;简单事物中的矛盾双方各自的地位不同,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别;复杂事物有两个以上的矛盾,由于矛盾地位不同,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由于每个事物的性质不同,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必须不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和“重点论”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矛盾。
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被矛盾普遍性所规定,二者不可分离,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避免犯“折中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我们把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称为肯定,把处于被统治地位且同事物性质相反的矛盾方面叫做否定。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不可分割,但否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唯物辩证法着眼于事物的发展,所以更看重否定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对否定的理解是辨证的,是以肯定和否定的辨证统一关系为基础的。这种辨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它物的否定;是单纯的否定;是否定一切。
3、掌握辨证否定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4、事物由于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否定之否定就是概括这个过程的哲学范畴。这个过程具有规律性,就被称为否定之否定规律。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周期性。内容是: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趋势,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
(2)指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路径,即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曲折过程。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趋势和曲折性道路是辨证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曲折性道路,才能实现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前进上升运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才能被称为曲折性道路。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错误观点。
6、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规律,只有正确理解这个规律实质和存在的原因,才能坚持它的客观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展开和体现,只有抓住矛盾运动规律,才能真正懂得否定之否定规律。
7、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在对待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问题时,才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意识道路是曲折的,磨炼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一、原因和结果
1、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普遍联系称为因果联系。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我们把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显然,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先因后果是原因和结果的明显区别,但引起和被引起则是原因和结果的本质区别。
2、原因和结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包含,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
3、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否定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的主观唯心主义,也要反对把因果联系神秘化而宣扬神学目的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提前,把握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未来,正确地提出行动目标。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这是两种对立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既要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际存在,但能实际存在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存在性。
2、可能性范畴比较复杂,应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和小的可能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就没有现实性;可能性是孕育在现实中的发展趋势,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可以变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4、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放眼未来、树立理想,争取把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脱离现实的理想是空想;没有理想而忙于现实是事务主义者。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事物的结构或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一堆要素;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相对的。
3、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旧形式可以服务于新内容;旧内容可以采用新形式。
4、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内容的决定作用,根据内容选择形式,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形式的反作用,利用适当的形式巩固内容、促使内容的发展,批判忽视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现象和本质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或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有抽象本质和具体本质之别。现象是个别的、易变的、外部的东西;本质是一般的、稳定的、内在的东西。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统一关系是: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即随着认识的发展过程,人们由现象进到本质、又由本质回到现象。
3、本质和现象的对立,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的,本质和现象的辨证统一又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是科学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归纳和演绎
1、归纳是思维由个别的经验认识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认识的方法;演绎是思维由一般的理论认识下降到个别的经验认识的方法。归纳和演绎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2、辨证思维要求把归纳和演绎两个相反的思维方法统一起来,因为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的大前提;演绎又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就无法确定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在现实的思维活动中,归纳和演义是相互补充,不可分离的。
二、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组成要素、并对其组成要素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组成对象的要素结合起来,并对这个结合起来的整体加以研究的方法。一个重在分,一个重在合,二者相对立。
2、辨证思维要求把分析和综合统一起来,因为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又是分析的前导。分析和综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抽象和具体
1、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些属性抽取出来、并舍弃其它属性的逻辑方法;具体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抽取出来的各种规定性综合起来,形成思维中的具体。
2、思维活动由感性的具体经过理性的抽象,才能由现象进到本质;由理性的抽象经过理性的具体,才能由抽象本质进到具体本质,达到理性具体。因此抽象和具体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法,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具体;而没有具体,抽象就是片面的认识。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指的是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历史一方面是指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
2、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应当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这种逻辑体系的建构不是单纯的概念演绎过程,而是按照研究对象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特别是在总结概括了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史之后,才能建立起正确反映历史的逻辑体系。
3、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理性认识依靠逻辑力量能动地再现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因此,理性认识的逻辑不可能简单地描述历史事实和过程,而是要抓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关系。这样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就不是完全的一致,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辨证联系
(2)形而上学
(3)辨证否定
(4)主要矛盾
(5)矛盾同一性
(6)矛盾斗争性
(7)矛盾普遍性
(8)矛盾特殊性
(9)否定之否定
(10)量变
(11)质变
(12)矛盾
(13)发展
(14)肯定
(15)否定
(16)原因
(17)结果
(18)内容
(19)形式
(20)现象
(21)本质
(22)归纳
(23)演绎
(24)分析
(25)综合
(26)抽象
(27)具体
(28)逻辑
(29)历史
(30)必然性
(35)偶然性
(36)可能性
(37)现实性
(38)辩证法
2、难点
(1)矛盾同一性
(2)否定之否定
3、重点
(1)矛盾特殊性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三章 思考练习题一、解释概念
1、辩证法
2、形而上学
3、辨证矛盾
4、辨证联系
5、辨证否定
6、主要矛盾
7、矛盾特殊性
8、矛盾普遍性
9、否定之否定二、区别范畴
1、量变和质变
2、原因和结果
3、现象和本质
4、必然性和偶然性
5、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
6、抽象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三、简答问题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那些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4、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实质
四,论述分析问题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关系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2、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批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3、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并指出这对范畴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从活动的角度看,意识和认识是相同的,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在第二章我们分析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意识的发生既不能离开人脑这个生理基础,也离不开物质世界这个客观内容。在本章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揭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和实践构成了认识论中的基本矛盾,实践活动是认识活动发生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脑直接从物质世界得到的反映只能是动物式的被动感受,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不可能是人的认识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映,才是人的认识活动。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看作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因为: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认识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且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被实践活动纳入到人的观察和思考范围之内的客观世界。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机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为认识活动的发生产生了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在理解这个观点时,必须搞清三个关系:一是认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三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类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这个观点在后面还要详尽论述,此处从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践在认识中处于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抓住实践才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简称为实践论。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依次递进的问题需要回答:首先是世界能否被认识?其次是世界怎样被认识?最后是世界能否被正确的反映?对这三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认识论中不同的哲学派别,形成了对立的认识路线。
2、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可知论,由于在认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和辩证法思想,驳倒了不可知论,因此,它是彻底的可知论。
3、在世界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反映论的观点,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4、在世界怎样被正确反映的问题上,存在着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决认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理解这个本质必须把握三点:一是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唯物反映论)二是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实践认识论)三是认识过程的矛盾性。(辩证认识论)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引入了认识论,才使它的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进一步揭示了,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这更证明了能动反映论的正确性。
2、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信息论的诞生,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成为人们研究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概念。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要靠能量传递,靠物质才能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属性等表征。
3、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实际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对客体所呈现的信息要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客体的全部信息,也不是把所选择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移入头脑。
4、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有本能选择和自觉选择的区别,人们的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本能的,这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选择机制。而人脑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则是自觉的,它是根据人的需要、意志、兴趣等主观愿望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5、主体对所选择的信息必须进行重组,即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把所选择的新信息建立在这个结构中,使它和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这样就会发生双向的变化:一方面是所选择的信息被同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改变。这种双向的变化引起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建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重构。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一,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在这对矛盾的推动下,认识的发展过程必然发生了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是第一次;由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
2、实践活动既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也是人们的感性经验认识活动。因此,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又表现为认识活动内部的矛盾,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矛盾。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基本形式存在。
4、理性认识是依靠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征,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形式存在。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成分,理性认识中存在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在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这种相互转化实现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6、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实现这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大量的反复的感性经验认识是实现飞跃的基础。
(2)必须用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是实现飞跃的途径。
(3)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回到新的感性经验中去。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但实现了认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检验、修正、丰富和补充理性认识。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4)理性认识能否成功地指导实践,首先必须是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只能导致实践的失败。
(5)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因为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理论要回到实践,就必须让群众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活动。
(6)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因为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实际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的,而理论则是普遍的、抽象的。普遍的理论只有和特殊的实际对象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地改变对象。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是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根据,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必然导致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1、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存在着规律性,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体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中有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实践和认识的矛盾推动的,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对于一个简单的事物来说,经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就基本完成了认识的任务。但对于较复杂的事物和整个世界来说,认识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每次循环都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3、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源于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实践活动虽然是客观的活动,但却是经验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获得的经验认识具有狭隘性和表面性。因此,必须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但它却是主观性的东西。只有把理性认识下降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理性认识,才能相对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
4、彻底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必然使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和认识只能在具体的条件下达到历史性的统一。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程度和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要想二者最终统一,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实践和认识的矛盾,就等于取消了认识过程。
5、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统一,只能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把理论认识统一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保守力量,超越于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盲动冒险错误。
6、认识的辨证发展规律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变为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意志、情感、幻想、想象和直觉(即顿悟或灵感)。这些非理性的因素类似于感性认识,但又不能等同于感性认识,它们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意志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控制等作用。生存意志推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对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起着定向作用,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下降到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意志控制着人们排除一切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没有意志的作用,认识过程不可能顺利进行。
3、情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激励、兴趣和献身等作用。人类有来自动物遗传的对外界感知的特征,但要把这个特征发展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却十分艰难。要完成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有情感的激励和鼓舞;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地献身精神。离开情感,人的认识过程就无法进行。
4、幻想、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
5、因此,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人们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但必须重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这种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化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特别是用“实事求是”的典故给以中国化的解释和发挥,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理论创新。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2、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作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观点,还必须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和真理相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的发展过程存在着真理和谬误的矛盾斗争。
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的辨证统一关系是:
(1)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在于,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发展的;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原因在于,谬误是真理认识的前导,批判谬误可以发现真理。
(3)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错误,利用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真理。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2、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要求,把实践标准看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惟一性、至上性和绝对性,即惟有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和相对性,即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1、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值性的评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没有价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目标。
2、认识的价值性就是指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不是真理性认识,而是价值性认识,或者是认识的价值性。它是认识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利益等主体性标准,对认识对象做出是否有意义的判断。
主体按照自己的判断确定行动目标。
3、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价值是客观满足主体需要而得到的肯定性评价。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标准、不同作用、不同指向的认识活动,但它们又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于人类认识活动过程之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活动,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又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为归宿。
4、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目的性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要求认识的价值性。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
第四章知识点、难点和重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认识主体
(2)认识客体
(3)感性认识
(4)理性认识
(5)客观真理
(6)绝对真理
(7)相对真理
(8)唯物主义反映论
(9)唯心主义先验论
(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11)经验论
(12)唯理论
(13)真理
(14)谬误
2.理解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认识的本质和反映机制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5)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条件和意义
(6)认识辨证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7)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0)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二、难点
1.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重点
1.认识的本质
2.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思考练习题一、解释概念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3、客观真理
4、绝对真理
5、相对真理
6、反映论
7、先验论
8、能动反映论
9、真理二、区别范畴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
4.认识的真理性和认识的价值性三、简答问题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简述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4.简述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7.简述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关系四、论述分析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这个原理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并依此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
3.试析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中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社会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类社会不但有物质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混乱的,它一方面用自然条件或自然人性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居住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人的心理和性格又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这是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另一方面它们又用人的意识说明社会的发展变化,认为人的意见支配着世界,这又滑向了唯心史观。
3、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唯心史观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神秘化的神学历史观或宗教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用超自然和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种是把社会本质精神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绝对精神、理性、意志”等精神性力量推动的。
4、无论是自然主义历史观,还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的本质问题上,他们共同的错误是没有看到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唯物史观把实践看作是社会的本质,这里所说的实践首先是指物质生产活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2、首先,实践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一切其它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源。物质生产活动使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人和人之间建立起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4、最后,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决定力量不在自然界,也不是神秘的力量,而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力量。人类自身的活动包含精神力量,但不能归结为精神力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实践活动最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1、实践作为社会的本质,还可以从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中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概念源于生物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够进行自我更新的存在物。
2、在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过程中,实践活动起着决定作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工具的更新,引起了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的更新;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又引起了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导致社会意识结构的更新。
3、社会意识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更新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促进生产方式更进一步的发生更新。人类社会就在这个不断进行的更新过程中实现着自我发展和完善,这个自我更新机制的起始点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1、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2、要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首先必须分析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能力,是社会改造和控制自然以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
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教育、管理、科技等要素。
4、生产力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能量和物质变换中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在这个变换过程中,人一方面必须付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另一方面人作为主体又能动地借助于自然之力来改造自然。因此,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力被内化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过程。
5、因此,生产力首先具有属人性的特点。它是人的一种生产能力,它存在于人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其次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个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只能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只有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的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现实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再次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特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物质要素,生产力的实现过程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生产力的最后结果是物质财富;最后生产力具有历史性特点。生产力随着劳动者的经验积累、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我们要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可以把它看作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本身直接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我们所说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要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3、现代生产活动就是应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的活动,因此,只有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且成为第一生产力。
4、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首先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其次科学技术决定了现代劳动资料的性能和状况;再次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最后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整体的水平和发展程度。
5、当代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当作兴国的战略来看待。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1、广义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和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包括物质利益合作关系和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2、所谓物质利益合作关系一方面是指,在具体的个别劳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进行的劳动能力的交换或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才能把一个具体的劳动产品生产出来;另一方面是指,在整体的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同劳动产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劳动产品的交换或合作,只有这种合作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3、所谓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进行之前,首先要明确物质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就是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对劳动产品如何进行分配,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4、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上面所说的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其中交换关系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合作关系,而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则属于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分割关系。
5、此外,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至少存在着三种生产关系,有以往社会残留的生产关系,也有未来社会萌芽状态的生产关系,还有决定现实社会性质、从而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该社会的一切生产关系。
6、认识一个社会的性质,必须抓住社会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并支配其它的生产关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中还应进一步抓住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用这个理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未来公有制社会,并根据私有制社会的所有制特征,把私有制社会进一步划分为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7、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和生产力相联系,成为生产力实现的社会形式,即依靠经济结构把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另一方面,它和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意识结构相联系,成为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8、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于是也就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现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阶级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划分的不同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有阶级就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它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1、社会政治结构是由社会管理机构演变来的。原始社会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机构是氏族或部落大会,日常事务由酋长负责处理,氏族或部落的成员都能参与社会管理。
2、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管理机构脱离了社会全体成员,演变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即国家。因此,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物质设施。
3、政治法律制度是由统治阶级对社会各阶级的权利和义务所作出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它以宪法和具体的法律规定要求社会各阶级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活动。
4、与政治法律制度相配套的物质设施是指,政治组织机构(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司法机关等)从政人员(政治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强制设施(法庭、法场、监狱等)。这些物质设施是制定、执行和落实政治法律制度的现实力量。
5、社会政治结构是人和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结成的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政治关系实际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因此政治结构的实质和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即统治权问题。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那个阶级就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6、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政治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的集中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政治结构,而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起保护和服务作用。唯物史观把政治结构称为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1、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要理解政治结构,就必须搞清楚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阶级产生过程中发生的权力转移现象。随着阶级的产生,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阶级就把社会权力变为自己的统治权力。因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组织,它虽然由人民、领土、主权和政府四个因素组成,但它不同于原始社会的管理组织。首先构成国家的人民不是按血缘关系划分的,而是按居住地域划分的;其次作为主权的国家及其政府机构,已成为与社会相分离的独立的特权机构。最后国家为了独立存在,必须向社会和人民征收赋税。
3、国家是在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是为了维持阶级统治而存在的,当阶级统治受到威胁时,统治阶级就利用国家这个暴力工具进行镇压。因此,国家决不是全民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
4、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暴力论”、“君权神授论”、“社会契约论”等错误观点。在国家的本质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全民国家论”、“阶级合作论”等错误观点。
三、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1、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内的首要职能是政治职能,即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其次是经济职能,即组织和发展社会的经济活动;最后是社会职能,即利用国家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等。
2、在世界范围内,国家作为主权单位首要的职能是,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其次是制定外交政策,开展外交活动,处理和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在国际事务中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共同的,但国家的实现形式却是多样的,为了了解国家的形式,我们必须搞清楚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是指国家的根本性质,即国家的阶级实质,它说明国家是那一个阶级的国家。政体则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问题,它说明统治阶级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统治的。
4、按照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对国家进行划分,人类历史上的国家大体上有三种形式:君主专制国家;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制国家。
四、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1、按照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对国家进行划分,人类历史上的国家可以分为两大类: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对剥削阶级国家还可以再划分为三小类:奴隶主阶级国家;封建地主阶级国家;资产阶级国家。
2、无产阶级国家和剥削阶级国家有本质的区别:剥削阶级国家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则是多数人对少数人专政的国家;剥削阶级国家只能被推翻和消灭,无产阶级国家则是自动消亡的。
3、国家是一个政治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无产阶级国家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消灭阶级,随着阶级的消灭,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也就会自动消亡。因此,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半国家”,是正在消亡中的国家。
4、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唯物史观既要坚持国家消亡的观点,又要反对无政府主义者提出的“在一天之内废除国家的要求”。国家消亡的过程实际是社会全体成员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国家管理的过程,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过程。当社会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国家管理中,都成为社会的主人的时候,国家就成为多余的东西,被放到历史的博物馆中去了。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缩短国家消亡的过程。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人的一切思想观念、心理活动和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之间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这就是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超前性和滞后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超越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起着引导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则滞后于社会存在,成为社会存在发展的阻力。
(2)社会意识自身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一方面根源于社会存在,要从社会存在中获得现实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有自己直接的思想来源,要从以往的社会意识中继承仍有合理性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简单反映,而是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经掌握了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从质上说,有推动作用和阻碍作用之分;从量上说有影响的大小、久暂之别。
3、社会意识也是狭义的文化现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东西,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的精神现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就是狭义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为此,必须以科学的力量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先进文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意识活动的主体角度分析,社会意识是由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构成的。个人意识是对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社会实践、社会地位的反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群体意识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实践、社会地位的反映,它体现了群体共同的精神特征。
2、从意识活动的水平角度分析,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的。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自发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本能的反映形式,因而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则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自觉的反映形式,是系统化、定型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基础,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心理起引导和制约作用。
3、从意识活动的对象角度分析,社会意识由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人们的价值观,它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人们的物质利益问题。非社会意识形态不反映经济基础,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人际交往的共同规则等问题。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即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问题,其实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问题。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1、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关于社会政治制度、国家、阶级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关系的理论;法律思想是关于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设施的理论。政治法律思想反映的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因此,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结构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最直接地影响和指导政治结构和国家政权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形式的意识形态是整个意识形态的核心;而且它直接和国家政权相联系,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2、伦理道德思想。道德是调整人际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伦理就是存在于人际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伦理学或伦理思想就是对这种道德关系的反映,是关于道德的学说或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比较间接,但它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伦理道德思想具有自律性的特点。
3、审美意识形式。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式,它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等具体表现形式。艺术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且是以审美的意识再现社会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愿望和理想。由于这些特点,艺术就能用美的感染力量和情的感化力量打动人的心灵,熏陶人的情操,提高人生品味。社会意识形态的其它形式就可以借助于艺术形式,寓教于乐,达到教化目的。因此,艺术就具有了认识、审美、教化、娱乐等作用。
4、宗教世界观。宗教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看,主要指的是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看法,它表达了一种宗教世界观。它的特点是神灵崇拜和神秘主义。因此,它既要用超自然和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说明人世间的一切现象,又必须用具体的宗教仪式和偶像崇拜等形式来表现。宗教世界观告诉人们,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拜倒在神灵面前,祈求神灵的保佑。它对人们在人世间遭受到的一切苦难可以起到精神慰籍作用,但也成为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
5、哲学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依靠科学知识来说明世界,依靠人类的理性力量来理解世界,它反对一切形式的迷信和神秘主义。因此,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化程度最高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远离社会经济结构。但它为人们提供理性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根本的指导作用。
四、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1、社会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经济结构,指导社会政治结构,是特定阶级的权利和利益的反映。因此,它必须为特定阶级的权利和利益进行辩护,宣传该阶级的主张,论证该阶级的思想,普及该阶级的主义,反驳对立的观点。
2、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社会意识形态不但要批判一切对立的思想,而且更要的是进行自我批判,即对社会现实中一切不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现象进行批判,用精神力量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社会意识形态是统治社会的精神力量或统治思想,它必须通过教育途径让社会成员接受,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主观思想和信念,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的统治。因此,社会意识形态必须发挥教化的作用。
4、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功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依靠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的,但它却直接依靠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来实现。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从观念上可以超越现实,这种创新的思想观念就成为社会更新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唯物史观
(2)唯心史观
(3)生产方式
(4)生产关系
(5)经济结构
(6)政治结构
(7)社会存在
(8)社会意识
(9)社会心理
(10)生产力
(11)国家
(12)阶级
(13)国体
(14)政体
(15)个人意识
(16)群体意识
(17)社会意识形式
(18)社会意识形态
(19)政治法律思想
(20)伦理道德思想
(21)艺术
(22)宗教
1、理解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
(5)政治结构的构成及核心
(6)阶级产生的条件和实质
(7)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8)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9)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1)社会意识的构成
(12)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13)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二、重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难点
(1)阶级的产生和消灭
(2)国家的起源和消亡
第五章 思考作业题一、解释概念
1、生产方式
2、生产关系
3、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
5、经济结构
6、政治结构
7、社会意识形式
8、社会意识形态
9、政治上层建筑
10、阶级
11、国家二、区别范畴
1、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
3、国体和政体
4、阶级和等级三、简答问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社会经济结构在社会中作用是什么
4、政治结构的构成要素和核心是什么
5、简述社会意识的构成
6、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7、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是什么
8、社会意识形态有那些形式四、论述问题
1、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试述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并用这个理论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说明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第六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第一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基本内容一、社会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1、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关系和必然趋势。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关系和必然趋势。
2、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概括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畴。因此,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关系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3、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4、社会规律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规律。离开人类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由此决定了社会规律只能是宏观层次上的统计性规律;是长期发展过程中显示的趋势性规律。
二、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
1、首先,两种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不同,社会规律必须依赖人的活动,它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自然规律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其次,两种规律所依存的物质运动形式不同,前者是人类社会运动形式;后者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运动形式。再次,两种规律显现的时空形式不同,社会规律内在于整个人类的活动过程中,并且在人类历史的总过程中才能显现;自然规律存在于个别的自然事件中,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显现。
2、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上述区别,一方面使人们在认识和运用社会规律时,比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困难的多;另一方面极容易使人们把社会规律中具有的主体性特点误认为是主观性,从而导致唯心史观。
3、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强调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联系。社会规律尽管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但它作为规律,同样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4、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都具有客观性。首先它们的存在和作用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社会规律虽然是人类活动的规律,但人类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最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还在于人类活动的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内容是客观的,它赋予社会规律历史性以客观内容。
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1、社会发展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别,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包括两条最普遍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因此二者会发生矛盾;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因此二者会发生矛盾。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比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更为基本的规律,这两条规律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个中介环节内在的联系在一起。掌握这些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一把钥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因为生产力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概括,人和自然的关系决定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4、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就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5、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因此,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因此,社会革命成为“历史的火车头。”在社会发生形态演变的时候,社会革命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7、社会改良也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在社会革命还未成熟之前,社会改良也能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节、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及其社会作用一、两种对立的历史主体观
1、所谓历史主体指的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一般地说历史主体是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具体地分析,到底是那些人才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这个问题上便发生了分歧,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2、唯心史观认为是少数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只是“群氓”,必须在英雄人物的指引下才能有所作用。这种历史主体观叫做英雄史观。
3、英雄史观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导致历史宿命论;二是把世俗社会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导致唯意志论。
4、英雄史观的理论根据是唯心史观,这种历史观有两个主要的缺陷:一是只考察了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揭示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了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5、英雄史观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占统治地位,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认识原因和阶级原因。(社会分工问题、认识顺序问题、阶级偏见问题)
6、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问题上的观点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种观点叫做群众史观,群众史观的理论根据是唯物史观。
7、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生活的自然物质条件,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生活的社会物质条件。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者。因此,坚持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观上必然是群众史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指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人们。在人民群众中包含着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人物,因为人民群众是一个集合概念。人民群众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中劳动人民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核心和稳定部分。
2、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它对社会历史的创造作用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其次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成为社会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而且他们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虽然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因为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4、因此,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否则就会在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产生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论”的错误观点,最终滑向唯心史观。
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有作用,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个人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人士。一般称这些人物为英雄人物。
2、唯物史观承认历史人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把这些作用归结为: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组织者;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活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3、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不是天生的或神秘的超人,他们是自己时代的产儿,是特定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历史人物必然要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会直接导致英雄史观。
4、唯物史观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历史主义的原则,即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的原则;二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即把历史人物和他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史观应用到中国革命实践活动中的产物,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2、群众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密切联系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想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把群众观点化为我们党的工作路线,就是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观点是灵魂,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观点的具体落实。
4、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就是广义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一、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因为社会规律是人类活动的规律,历史主体的能动活动就是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规律只能存在于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活动之中。我们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不但不能排除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而且必须以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
2、同时,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必须以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为基础,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成功地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离开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制约,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就成为随心所欲的唯意志论。
3、在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有两种片面的观点:历史决定论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但却忽视了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历史选择论坚持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但却抹杀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二、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
1、唯物史观不但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而且它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使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内在地包含了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2、社会规律实现的动力机制是人们对自己的利益追求。每个人、每个集团为了生存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动中创造了历史。由于他们在追求各自的利益过程中会发生冲突,因而就产生了不依他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
3、社会规律实现的中介机制是人们的主观目的性。人们为生存必然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利益只有被人们意识到才是人的利益。被意识到的利益在人们头脑中就是主观目的,人们正是在主观目的的推动下才创造自己的历史。
4、社会规律实现的最终机制是人们的选择活动。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动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人们的相互冲突之中进行的。因此,创造历史的能动活动实际上只是选择活动。在人们相互冲突的选择活动中实现着社会规律。
三、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1、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就是创造历史的作用。创造历史的活动实际上是历史主体所进行的选择活动,因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最终表现为选择作用。
2、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主体的选择作用是受限制的。首先,每代人的选择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只能在自己继承的历史基础上进行选择,这说明他们的选择活动受以前人们活动结果的限制。
3、其次,每个人以及每个集团的选择都是根据他们的利益需要所进行的选择,因而人们的选择实际上都是一种价值选择。因此,人们的选择必然受到其他人和集团的选择的制约,使得选择活动的最终结局不可能完全符合最初的打算。
4、最后,历史主体选择活动的制约性说明,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是受社会规律性制约的,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历史。同时也说明人们只能在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
四、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1、唯物史观既承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又坚持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是要承认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还要认识社会规律,并按照社会规律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
3、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就是要在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可能性空间”中,充分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使社会朝着有利于历史主体的方向发展。
4、只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同时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只有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才能创造历史,实现社会发展规律。
第六章 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英雄史观
(2)群众史观
(3)人民群众
(4)历史人物
(5)经济基础
(6)上层建筑
(7)地理环境
(8)人口因素
2、理解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
(5)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6)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
(7)社会规律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8)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二、重点
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三、难点
2、社会规律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3、社会规律的实现机制
第六章 思考作业题一、解释概念
1、英雄史观
2、群众史观
3、人民群众
4、历史人物
5、经济基础
6、上层建筑
二、区别范畴
1、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
2、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
3、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三、简答问题
1、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简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系统
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6、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7、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四、论述问题
1、试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说明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3、试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辨证关系,举例说明在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存在的经验和教训。
4、运用唯物史观关于评价历史人物标准的观点,试对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变
1、社会发展过程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社会形态是指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也是由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所构成的统一体。
2、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并从根本上把不同的社会形态相区别。经济基础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成为不同社会形态相互区别的最终标志。
3、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变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依次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内容,就是用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直接实现社会形态演变的力量是先进阶级所进行的社会革命,而最根本的力量则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才是先进阶级,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变革。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表现为在生产力推动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说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表明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决定性特征。
2、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社会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人的选择性特征。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人们能动活动的整体的、最终的结果中,而在人们个别的、局部的活动中,在人们开始的活动过程中,则表现了人们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能动选择作用。正是人们的能动选择作用,才是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三、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特征使社会发展过程具有统一性,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即从社会基本矛盾)必然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特征使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多样性是只指,不同的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其社会形态的演变进程必然是不同的、多样的。
3、社会发展过程的多样性为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提供了依据。历史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发展的道路。但是历史主体的选择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服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可以跳跃、不能逆序)
四、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历史进步就成为唯物史观用来表达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前进性趋势的哲学范畴。坚信历史进步,相信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就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抱乐观主义的态度。
2、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进步的根据首先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必然不断地向前发展;其次,历史进步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里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以辨证否定的形式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最后,历史进步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群众不但希望社会进步,而且还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
3、唯物史观同时认为,历史进步不是没有曲折性的直线式的前进运动,而是包含曲折性的前进过程。真实的社会发展过程是通过曲折性道路来实现社会历史的进步。
4、社会发展过程中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首要的原因是社会发展过程包含着内在矛盾,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特征;其次,社会有机体内部的不同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性使社会发展表现为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的历史主体的能动活动,他们的斗争使社会发展过程必然出曲折性特点。
5、尽管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曲折性,但社会发展在方向上仍然是前进的,在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准或客观标准是社会生产力;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标准则是人的发展状况,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解放过程一、人的本质
1、从人的产生角度认识人,人的本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即劳动。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中,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中,才把自己和动物最终的区别开来。
2、从人的现实存在角度认识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成为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生活在阶级关系之中,因此,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就是阶级性。
3、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群体本质,无论是人的类本质还是人的群体本质,都说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不是自然性。自然性是人的先天性,社会性是人在后天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性质。
二、人的价值
1、要理解人的价值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关系中,人是价值主体,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就是价值客体。因此,价值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所具有的特性。
2、人的价值问题就是人活着的意义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因为人的本质首先是劳动,正是人的劳动活动才创造了一切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即创造了一切价值。因此,普天之下人为贵,贵在人能够创造价值,这是人区别万物的根本价值。
3、人作为创造价值的价值实际上是人的自我价值。在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价值。
4、现实存在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关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社会关系不同承担者地位的人,就被分化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当个人成为价值主体,他人(社会)就成了价值客体,人的自我价值就表现为个人价值;当他人(社会)成为价值主体,个人就成了价值客体,人的自我价值就表现为社会价值。
三、人的自由
1、人的自由有两个层次的含义:政治层次上的自由是指人从被束缚、被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获得政治权利。在这层意义上,自由和解放基本同义;世界观层次上的自由是和必然相对立的哲学范畴,要理解哲学上的自由,必须了解自由和必然的辨证关系。
2、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三种观点:一是夸大必然性,抹杀人的自由的机械决定论观点;二是夸大人的自由,否定客观必然性的意志自由论观点;三是把人的自由和必然性辨证统一起来的辩证法观点。
3、唯物史观坚持第三种观点,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人的自由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人的后天活动中,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争取来的。
4、人在自己的活动中争取的自由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类自由,它使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所获得的自由;第二个层次是个人自由,这是个人在发展过程中,从社会中所获得的自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认识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问题。
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人的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社会的绝对依赖性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中形成了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社会的每个成员在这种关系中既不独立,也就没有个人自由。
2、人的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社会的相对独立性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中个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人权和相对独立性,具有了政治上的自由。但是个人的独立性是建立在对资本的依赖性之上的,政治自由也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上,个人的生存仍然受金钱和资本的支配与奴役。
3、人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自由个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1、每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马克思把物质生产领域称为必然王国,人类在这个领域内所能获得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2、人类的自由王国是精神生产领域。因为在这个领域中,人类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人类的超越本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人类的自由王国必须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之上。
3、人类在原始社会基本上是处于必然王国之中。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分裂:极少数人进入自由王国,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绝大多数人则处在必然王国,从事物质生产劳动,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4、要让每个人都能进入自由王国,自由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就必须一方面发展生产力,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自由时间;另一方面必须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使每个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5、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处于必然王国,阶级社会一部分人进入了自由王国,大部分人仍然处于必然王国,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每个人都进入自由王国。因此,我们说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
1、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人由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的成长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人的异化现象,只有进一步的扬弃异化,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活动形成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了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人的异化。在人类社会处于必然王国阶段,人的异化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种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普遍程度。人的发展也出现了普遍的片面化,使每个人都成为片面的人。
3、人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私有制和强制性分工,使每个人的活动范围固定化,使个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其次是人的生存条件和交往条件片面化,人被两极分化为有产者和无产者、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再次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需求片面化,社会关系片面化为金钱关系,生活需求片面化为物质享受;最后是人的本质活动的片面化,物质生产劳动活动由目的变为手段,人们只发展自己的自我性,却忽视了自己的社会性。
4、人的普遍异化虽然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但它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因为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缩短了工作日,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由时间和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因为它使每个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共产主义的含义和特征
1、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共产主义是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所建立的理想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对私有制度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恢复了公有制度。
2、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是人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由个性形态。
3、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是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极大涌流,使每个人的工作日缩短,自由时间增加;其次是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使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实现按需分配;再次是消灭三大差别,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后必须改变私有制社会形成的观念,使每个人都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
四、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
1、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人的自由发展受两种必然性的制约,一种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在任何时代都要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始终面对的一个必然王国。人类只有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缩短为谋生所须的必要劳动,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才能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发展。
2、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的另一个必然王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商品社会。在商品社会中,人们通过商品交换关系自发联合所产生的社会力量,以商品、货币、资本等物化形态存在,成为凌驾于个人之上,奴役、束缚、统治个人的异化力量。只有消除这种异化,个人才能获得自由发展。
3、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克服以上两种必然性的制约,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因为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消灭了资本统治的社会,是自由人自觉联合起来的社会。
五、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1、共产主义是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因为在共产主义之前,只有少数人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大多数人则为少数人的发展牺牲了自己的发展,这样的结果使每个人都陷入了片面发展。
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被社会强制只干某种事情,因而就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人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人们也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一切潜在的能力。
3、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联合起来共同占有了社会生产力,每个人既是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又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既有承担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生产劳动的义务,又有在精神生产领域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既需要物质生活的享受,又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既把物质生产劳动当作谋生的手段,又把它当作个人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七章 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一、知识点
1、识记
(1)共产主义
(2)必然王国
(3)自由王国
(4)历史进步
(5)社会形态
(6)自由
2、理解
(1)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2)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及其理由
(3)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及其原因
(4)历史进步的原因和衡量标准
(5)人的本质问题
(6)人的价值问题
(7)人的异化问题
(8)人的片面发展问题
(9)人的自由解放问题
(10)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问题
(11)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思考作业题一、解释概念
1、共产主义
2、必然王国
3、自由王国
4、历史进步
5、社会形态
6、自由
二、区别范畴
1、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2、社会形态和社会有机体
3、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简答问题
1、历史进步的原因及其衡量标准是什么
2、人的本质是什么
3、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4、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有那些
5、共产主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6、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问题
1、试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2、用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观点,说明共产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