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上)
一、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1.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生产分工的思想,研究对象从一国内的生产交换扩大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述:一个女奴等于四条公牛,一个铜制三角鼎等于二十条公牛。这种经济思想反映当时人们已意识到交换的好处。
最早提出分工学说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在城邦国时代,每个城邦的经济都相对单一,需要与别的城邦进行交换以获取必要的资源和商品。柏拉图强调:
每个人都有多方面需求,但人生来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需要互助。
一人为多数之事,不如一人专心一事。一人专门作和他性情相近之事,所生产出来的必定较优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
在社会分工中,每个人应该从事哪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都取决于各人的秉性,是由先天决定的。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取决于人们拥有何种土壤,适合何种作物。表达了后来贸易理论中的自然差别决定生产比较优势思想。
早期国际贸易思想还从宗教神学中产生。公元前四世纪的利巴涅斯写到: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每个部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
西方早期的经济学中,基督教会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13世纪前,教会对于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采取否定态度。支持利巴涅斯的观点,承认即使是完美的城市也需要商人进口所需产品和出口过剩产品。
利巴涅斯提出了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产品不同。这种观点在17世纪以后被扩展到生产要素禀赋、气候、技能以及偏好不同所产生的不同优势。到20世纪,进一步发展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
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国际贸易的系统研究,开始于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除对国内农民剥夺外,国际贸易和海外掠夺是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15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交换的目的从“互通有无”变成以“积累货币财富”,主要手段是获取黄金。西欧本身黄金开采和储备很有限,迫切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和对外掠夺来满足当时在西欧国家中出现的“黄金渴望”。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新发现给了西欧人通过扩大国际贸易和掠夺海外殖民地来积累资本的机会。重商主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重商主义的发展分两个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无论早期、晚期,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总量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一国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而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因此,重商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如何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反映了商人的目标,从商人眼光看待国际贸易利益,这种经济思想被称为“商人主义”(Mercantilism) 或“重商主义”。
如何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出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货币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只要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即可。“贸易平衡论”。
晚期重商主义者为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提出一系列政策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其中不少迄今仍被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使用:出口退税、奖励出口、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英国托马斯·孟在1621年写成(死后20多年才出版)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重商主义的思想,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其思想源是只把货币当作财富。尽管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有不少错误和局限性,但他们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关于贸易的顺差逆差、贸易平衡、收支平衡、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更重要的是,重商主义已经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学家熊彼特评价:“开始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
3.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法国首先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重农学派。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自然秩序”的观念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学说的基础,指经济社会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
重农学派对贸易并不重视,但从“自由经济”的基本理念和法国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反对重商主义的保护干预政策,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口号,尤其主张谷物自由出口。重农先驱布阿吉尔贝尔的《谷物论》认为反对小麦出口的荒谬可笑的,他用了十章篇幅来说明应当实行谷物的自由贸易。如果限制谷物出口,一旦国内谷物丰收就会出跌价。结果造成谷物减产,造成为将来谷物价格高涨。
重农学派对农业的过分重视和对商业的不以为然,所以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没有太多贡献,但其自由经济思想对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亚当·斯密,他曾在法国三年,与许多重农主义者相识)有很大的影响。
二、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花了将近十年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该著作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一切经济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1.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723年生于爱丁堡附近的楷考第,自小博览群书,十四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在逻辑、道德哲学、数学和天文学成绩斐然。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由于政治原因,1746年回到楷考第,经常到爱丁堡讲演,内容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
50年代提出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75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连续十二年,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时代的需要(发展格拉斯哥工商业)使之沉湎于政治经济学研究
1765-1766年在巴黎,批判性借鉴重农主义学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创造了人的本性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成了古典学派观点的基础。,看不见的手”实质上把政治经济学置于科学之上,指出客观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提出自然秩序概念。竞争自由是其经济学基石,成为贯穿于整部《国富论》的主线。
1767年春,回到楷考第开始写作。1776年3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并译成多种语言。著作提出经济自由主义,成为政治经济学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著作之一。“一本描述时代的非常有趣的书”。后在海关工作,1790年7月,逝世于爱丁堡。
2.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斯密的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斯密认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并极力论证实现该原则的必要性与优越性。《国富论》通过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每个家庭认为只生产一部分自己需要的产品,用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它产品是合算,同理应适用于国家: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所费小,就永远不要在家内生产,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私人家庭行为中精明的事情,在大国行为中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最好就用我们自己产业生产的一部分物品来向他们购买。
国际贸易中不仅出口带来利益,进口同样带来好处。进口出口都应是市场上的自由交换。交换结果是双方都会得到好处。国际贸易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不应加以任何限制。
国际贸易基础: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国际贸易原因:一国不同人的劳动生产率和职业分工。裁缝与鞋匠一国进口别国产品是因为该产品生产技术处于劣势,生产比购买成本要高;
一国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产品的生产技术比别国先进,具有绝对优势。
一国某种产品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这一学说即“绝对优势理论”。
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是“自然”形成的。国家最擅长生产的东西、最具有优势的产业是由历史条件、各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斯密的这些观点在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赫俄的资源禀赋理论和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都可追溯到早期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3.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贸易模型
(1)基本假设:
将不存在直接关系的变量假设为不变、或简化其他条件。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基本假设:
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2)生产和贸易模式确定一国在哪些产品具有绝对优势的衡量办法:
劳动生产率:即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生产成本:即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数量。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中国和美国都生产布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相同劳动时间、技术不同、同样劳动人数、产出不同。设两国单位劳动时间都生产小麦,中国产25公斤,美国产100公斤;都生产布,中国产50码,美国产40码。
布(码)
小麦(公斤)
中国
50
25
美国
40
100
中国具有生产布绝对优势,美国具有生产小麦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中国应专门生产布,用部分与美国交换小麦。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用与中国交换布。
机会成本比较
布OC
小麦OC
OC小
中国
0.5
2
布
美国
2.5
0.4
小麦
交换比较
布:小麦
布:小麦
贸易
中国
2:1
1:0.5
布多2
美国
0.4:1
1:2.5
麦多1.6
一般均衡分析:用图形和曲线来说明比较优势理论。
研究一国能够出口什么,需要进口什么,必须先研究一国的生产能力。在经济学中,表现一个国家生产能力时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一国充分和有效地使用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例子中国和美国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布和小麦,纵轴表示布,横轴表示小麦。各国将所有资源都用于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极端情况在两轴上。各国也可以生产一部分布和一部分小麦,这种可能的生产组合有很多。如果我们将各种可能的组合都表示出来即可得到一条曲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PPC。
PPC可以是直线,也可向外凸或向里凹的曲线,其形状取决于各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也是PPC的斜率。比较优势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投入,劳动生产率固定,因此,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就固定不变。各国的PPC都是直线。
布 中国 布 美国
50 100
出口
1:1
30 C
进口 S 40
20 1:2.5
2:1 1:1 20 C’
12 S’
0 15 20 25 50 小麦 0 70 100 小麦
(3)贸易所得如果没有贸易,两国都是封闭经济,自给自足。为了满足不同消费,每个国家都要生产两种产品。生产量等于消费量。在专业化分工后,两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都得到了自给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
中国和美国贸易利益分配
贸易前
贸易后
中国
20布15小麦
30布20小麦
美国
12布70小麦
20布80小麦
4.理论的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首次提出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的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国际贸易可以是“双赢”的局面而不是“零和游戏”,但局限性很大。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斯密的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布(码)
小麦(公斤)
中国
50
25
美国
80
100
美国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都比中国高,都有绝对优势,美国应该出口小麦,也出口大米,而中国没有任何出口能力,不但应该进口小麦,还应该进口大米。但如果中国不能出口也就没有能力、无法进口,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可能。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现象时有很多局限性。
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斯密之后的另一位著名古典经济学家是大卫·李嘉图,主张自由贸易,认为每个人在自由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有利于整个社会。
1.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及其贸易思想生于伦敦富有交易所经纪人家庭。所受学校教育不多,14岁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自己经营交易所十年后拥有200百万镑财产。功成名就后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自然科学,《国富论》引导他关注经济问题。在分析、批判前人经济理论基础上,结合时代提出的问题,将经济理论推上新的阶段。
国际贸易理论有开创性贡献,对苏格兰和葡萄牙外贸进行研究得出著名的比较成本原则,即“比较优势原则”。该思想后来被无数经济学者们引用并且发扬光大。他以严谨的思维、数学逻辑性和精确性著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817年4月,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该书包含丰富的经济思想,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建立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葡萄牙跟英国进行葡萄酒和棉布贸易的例子”成为对比较优势原理最有权威的阐述。萨缪尔森称李嘉图该例中的数字为“四个有魔力的数字”。
生产布
生产酒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贸易模型
(1)基本假设和生产贸易模式
假设同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但不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
生产和贸易的模式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拥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三种方法确定本国产品的比较优势,结论相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人均产量之比,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该国就拥有比较优势。
相对成本: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具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小麦)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大米)的数量。
小麦的机会成本=减少的布产量/增加的小麦产量
布(码)
小麦(公斤)
中国
60
20
美国
80
60
机会成本比较
布OC
小麦OC
OC小
中国
0.33
3
布
美国
0.75
1.33
小麦
交换比较
布:小麦
布:小麦
贸易
中国
3:1
1:0.33
布多0.42
美国
1.33:1
1:0.75
麦多2.67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基础是生产技术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一国只需在某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要有绝对优势就能够出口获利。一国可能所有产品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任何国家都可以有出口的产品,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布 中国 布 美国
60 120

出口 80 2:1
30 S C 1.3:1
进口
30 C’
3:1 2:1 20 S’
0 10 15 20 30 小麦 0 45 60 小麦
(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绝对优势理论中贸易所得一目了然,比较优势理论中贸易所得则并不直观。一国可能出口比别国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也可能进口生产成本不如本国低的产品。
中国和美国贸易利益分配
贸易前
贸易后
中国
30布10小麦
30布15小麦
美国
20布45小麦
30布45小麦
国际价格是双方都接受的交换价格。在给定的国际价格下,各国根据自己的社会消费偏好进行最优选择,。决定两种产品的消费。均衡点美国进口布与出口小麦的量,正好等于中国相应的出口和进口量。贸易三角根据比较优势形成的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使两国生产能力都没有变化,而消费水平却都提高,两国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益,达到比贸易前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衡量标准的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水平而非产品的绝对消费量,贸易后两种产品的消费都增加说明整个国家贸易所得,但说明贸易所得并不一定需要两种产品的消费都增加。
通过以上一般均衡分析,李嘉图模型中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和所得:
发生贸易后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造成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相对价格的变化促进各国实行专业分工,专门从事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之产品的生产,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在新的生产贸易下,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所得来自于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的有效配置。通过贸易,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3.评价:
与“绝对优势学说”相比,比较优势学说更有普遍意义。前例中,美国不但拥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也拥有生产布的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学说,美国应该生产所有两种产品并向中国出口,中国应该什么也不生产只是进口。但是,这种情况实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贸易本身是双向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如果只有在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才能出口获利的话,中国什么东西都不能出口,中国和美国就不会发生贸易。
根据“比较优势学说”,贸易仍能在两国间发生。中国虽然在所有两种产品上都不拥有绝对优势,却在布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美国只有小麦的比较优势,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布。通过此例我们可以看到,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
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生产分工的思想,其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主要包括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其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贸易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分析框架的经济学家。斯密的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的双方都会从交易中获益。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的产生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