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科学基本概念的新哲学探讨自然科学前沿哲学问题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尤其是新科学概念基本涵义的阐释。这种阐释往往要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进行分析,进而也促进了哲学的发展。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海森堡曾经认为:“一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不只是一本单纯的实验发现的流水帐,它同时还伴随着概念的发展,或者概念的引进。……因为正是概念的不确定性迫使物理学家研究哲学问题。”
一 现代物理学的建立
1,量子力学的建立
普朗克1900年为了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了作用量子的概念;
爱因斯坦(1905年)运用这个概念建立起光量子假说;
玻尔、海森堡等人沿此思路建立了原子结构模型,并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
2.相对论的建立
牛顿力学坚持一种绝对时空观;
爱因斯坦以绝对同时性不可能存在为突破口,创立了狭义相对 论,后来又从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关系入手,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时空观,它认为空间与时间密切相关,时空成为一个整体的四维时空,而且与物质的运动和物质的分布状态密切的几何性质由物质所产生的引力所决定,即时空曲率随引力场的强弱而变化。相对论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物质存在方式以及恩格斯“运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直接统一”的断言。
二 现代宇宙学的兴起和发展
1,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对大尺度空间的探索,第一次让物理学家能够系统地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结构问题,从而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2.现代宇宙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宇宙”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
3.霍金提出“虚时间”概念绕开宇宙大爆炸的奇点问题
三 新的科学概念越来越渗入到哲学研究之中随着20世纪许多新兴学科的兴起,使许多新的科学概念越来越渗入到哲学研究之中,如系统、信息、控制、混沌、有序、无序等等概念,早已不再是某些专门学科的专业术语。由于这些概念的普适性,它们已成为各门学科中广泛使用,乃至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概念第二节 对科学理论基础的哲学分析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和与之相应的哲学观念相联系的。例如,牛顿力学哲学基础就是机械决定论。任何一次科学革命就不单纯是科学理论的变更,而一定伴随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化。因此,一个新的科学理论诞生以后,创立这个理论科学家们,以及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哲学家们就会对这个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并且也往往会引起激烈的哲学争论。
一 科学理论基础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
1.上帝掷不掷骰子?——.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关于量子力学理论基础之争
2.生命科学中的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之争二 辩证思维方式在科学界的确立
贝塔朗菲、维纳等人创立了系统科学,尤其是普里高津等人从热力学等实证的经验科学本身得出系统演化的思想以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不再是外在的哲学教条,而是在科学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思维准则。
第三节 对科学未知领域的求索
科学是一项探索未知的事业,对问题的求索是人类求知天性的表现,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条件下进行认识,所以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对某一物质运动领域的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相对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穷尽人们的认识,即使像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这样伟大的科学成果,也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漫漫长途中的一个个里程碑。
一 哲学在探索未知领域中的作用
1.科学家在寻求建立新的科学理论取代旧理论时,可能是受到某种哲学观念启发的结果。例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受到了英国哲学家休谟和德国科学家兼哲学家马赫怀疑论思想的影响。
2.有些问题的解答已远远超出了当时科学研究所能认识的水平,或是涉及到一些有关宇宙起源,宇宙终极的大问题,这时,就需要人们从哲学上给予预测或解答。恩格斯当年就曾通过自然辩证法的思考对19世纪的一些科学家难以解答的问题给予了回答。
二 几个科学史上的著名案例
1.对热寂说的批判
2.,夸克禁闭”之谜?3.宇宙有限无限之争
第四节 科学技术前沿的伦理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最终也将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旧道德的消亡和新道德的诞生。
科学和技术一起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科学技术的二重性总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二重性也表现在对社会道德观的影响上。
伦理学是植根于社会的、文化的、哲学的和宗教的信念,它是衡量社会是非善恶的标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自然要受到伦理的反思和批判。科学并非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评判一切的砝码,我们不能在强调科学价值的同时走向科学至上、科学主义的极端。
当今世界,没有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万万不能的,但科学技术也绝不是万能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应该是互动的,科学技术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同时伦理道德规范也要适当的作出某些变革,使得道德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既不能单方面要求道德对科学设置种种障碍,也不能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无视伦理道德的存在和意义。保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和平衡才是人类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一 网络伦理问题
1,个人隐私
2,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3,网络色情
4,信息垃圾
5,网络信用危机
6.网络黑客
7,网络沉溺
1,个人隐私
由于计算机的社会化,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而使得诸如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私生活资料等有关个人隐私的权利比过去更容易受到侵犯。
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基本的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在人们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下保护个人隐私?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行必要的社会监督?
2,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制订了许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社会舆论也普遍谴责如剽窃、假冒、仿制等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网络的出现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肯定存在着对信息占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只有信息优势地位的国家和群体可能借助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保持信息垄断地位,从而带来垄断利润,由此而产生的信息社会的贫富差距远大于传统社会。
3,网络色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传输信息的加宽,网络色情信息和网络色情活动正呈现出一种愈来愈烈的趋势。
作为一种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网络色情蔓延的严重性并不是网络色情信息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众多网民对色情信息的旷日追求以及迷恋程度。
4,信息垃圾
如果说近现代工具文明带来全世界的环境污染,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在滋生着无数的信息垃圾,而且正日益演变成信息污染。网络正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仓库,久而久之会不会演变为垃圾站呢?人类社会尚未摆脱原有的环境污染的困扰,现在又要面临信息污染的挑战,人类如何跳出这种文明越发展,污染越严重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呢?
网络信用危机
在信息网络繁杂的电子商务中也可能存在着大量的虚伪信息,本以为是公平高效的交易网络可能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欺诈之地。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制假和欺诈行为将导致社会普遍的信用危机,而信用危机又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导致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混乱,严重的必须运用法律加以严惩。
从经济学角度说,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但另一方面为了防范假冒和欺诈又要增加其他的社会成本,万一不慎,则将得不偿失。
6.网络黑客
黑客行为广义上将是指一种试图进入未被允许进入的计算机系统的活动。“黑客”一词在60年代早期指一群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狂热者。70年代指那些沉迷于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人。80年代,“黑客”指能够打入公司和政府计算机系统的能手。
今天大多数黑客行为已发展到了故意进行数字破坏和敲诈的程度。这不仅对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也严重扰乱了网络社会中的正常秩序,
网络沉溺
所谓网络沉溺,是指人们进入和沉浸于虚拟化的网络空间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问题,从而造成一种行动变异、心理错位乃至生理失调的状况。
网络的出现,无疑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来看,与现实社会交往活动相比,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了交往的范围更大、关系更加平等等特征。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们是通过计算机在虚拟空间交往,这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和疏远,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接触,从而产生出了一种网络孤独状态。
二 生命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1.人工选择与生命客体化
2.优生技术与人种单一化的困境
3.改写生死观与社会退化的风险人工选择与生命客体化
人类通过科技多方面征服外在自然后,现代生物技术提供了征服内在自然的可能.如产前诊断、基因增强、克隆等一系列生物技术的突破
现代生物技术首次使人类有机会改变自身的自然本性以提高生命质量,步入“完美生命”时代,生命个体的出生、成长及死亡都可以照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个体依赖基因剪接技术似乎生活得越加美好,社会却因个体的追求完美而问题重重。
现代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帮助的同时,也使人类文明面临巨大的威胁:现代医疗、生育和基因等新技术已经和正在把神圣的人体推向唯利是图的商品化市场,
克隆人的实现,更将人置于客体化地位。要区分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
2.优生技术与人种单一化的困境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延长了人的生命,但同时也带来生命的质量问题.
透过基因改造工程,可以消除与基因有关的疾病;但负面影响是,人们可能干预自然,有意制造更聪明、更完美、更长寿的人类。
基因治疗中非医学目的的增强,基因优生学会使我们成为“进化的商业制造者”.
基因有无“好”“坏”之分?
3.改写生死观与社会退化的风险
死亡是生物进化到较高阶段的产物,自然生死观使人类在设立价值尺度的同时,也确立了终极价值根源和人类自身繁衍进步的根据。
生是人的自然欲望,这种欲望使人总是怀着抗拒死的情绪,在与死亡不断激烈抗争中获取生。基因技术在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直至延年益寿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勾起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但个体过长的寿命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退化,宇宙的运行需要靠正反两极的交互作用,只有生命的正极而无死亡的负极是违反宇宙法则的
生是死的开始,而死是另外一个生的开始,它们是绵绵不断、无始无终的永恒生命长串中的两个极小点,是类的延续的基本因素
只有放弃个人永生的信念,才能提出生命意义这个深刻的人生课题。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
一 现代物理学的建立
1,量子力学的建立
普朗克1900年为了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了作用量子的概念;
爱因斯坦(1905年)运用这个概念建立起光量子假说;
玻尔、海森堡等人沿此思路建立了原子结构模型,并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
2.相对论的建立
牛顿力学坚持一种绝对时空观;
爱因斯坦以绝对同时性不可能存在为突破口,创立了狭义相对 论,后来又从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关系入手,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时空观,它认为空间与时间密切相关,时空成为一个整体的四维时空,而且与物质的运动和物质的分布状态密切的几何性质由物质所产生的引力所决定,即时空曲率随引力场的强弱而变化。相对论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物质存在方式以及恩格斯“运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直接统一”的断言。
二 现代宇宙学的兴起和发展
1,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对大尺度空间的探索,第一次让物理学家能够系统地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结构问题,从而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2.现代宇宙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宇宙”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
3.霍金提出“虚时间”概念绕开宇宙大爆炸的奇点问题
三 新的科学概念越来越渗入到哲学研究之中随着20世纪许多新兴学科的兴起,使许多新的科学概念越来越渗入到哲学研究之中,如系统、信息、控制、混沌、有序、无序等等概念,早已不再是某些专门学科的专业术语。由于这些概念的普适性,它们已成为各门学科中广泛使用,乃至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概念第二节 对科学理论基础的哲学分析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和与之相应的哲学观念相联系的。例如,牛顿力学哲学基础就是机械决定论。任何一次科学革命就不单纯是科学理论的变更,而一定伴随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化。因此,一个新的科学理论诞生以后,创立这个理论科学家们,以及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哲学家们就会对这个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并且也往往会引起激烈的哲学争论。
一 科学理论基础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
1.上帝掷不掷骰子?——.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关于量子力学理论基础之争
2.生命科学中的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之争二 辩证思维方式在科学界的确立
贝塔朗菲、维纳等人创立了系统科学,尤其是普里高津等人从热力学等实证的经验科学本身得出系统演化的思想以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不再是外在的哲学教条,而是在科学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思维准则。
第三节 对科学未知领域的求索
科学是一项探索未知的事业,对问题的求索是人类求知天性的表现,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条件下进行认识,所以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对某一物质运动领域的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相对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穷尽人们的认识,即使像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这样伟大的科学成果,也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漫漫长途中的一个个里程碑。
一 哲学在探索未知领域中的作用
1.科学家在寻求建立新的科学理论取代旧理论时,可能是受到某种哲学观念启发的结果。例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受到了英国哲学家休谟和德国科学家兼哲学家马赫怀疑论思想的影响。
2.有些问题的解答已远远超出了当时科学研究所能认识的水平,或是涉及到一些有关宇宙起源,宇宙终极的大问题,这时,就需要人们从哲学上给予预测或解答。恩格斯当年就曾通过自然辩证法的思考对19世纪的一些科学家难以解答的问题给予了回答。
二 几个科学史上的著名案例
1.对热寂说的批判
2.,夸克禁闭”之谜?3.宇宙有限无限之争
第四节 科学技术前沿的伦理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最终也将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旧道德的消亡和新道德的诞生。
科学和技术一起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科学技术的二重性总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二重性也表现在对社会道德观的影响上。
伦理学是植根于社会的、文化的、哲学的和宗教的信念,它是衡量社会是非善恶的标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自然要受到伦理的反思和批判。科学并非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评判一切的砝码,我们不能在强调科学价值的同时走向科学至上、科学主义的极端。
当今世界,没有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万万不能的,但科学技术也绝不是万能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应该是互动的,科学技术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同时伦理道德规范也要适当的作出某些变革,使得道德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既不能单方面要求道德对科学设置种种障碍,也不能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无视伦理道德的存在和意义。保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和平衡才是人类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一 网络伦理问题
1,个人隐私
2,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3,网络色情
4,信息垃圾
5,网络信用危机
6.网络黑客
7,网络沉溺
1,个人隐私
由于计算机的社会化,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而使得诸如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私生活资料等有关个人隐私的权利比过去更容易受到侵犯。
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基本的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在人们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下保护个人隐私?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行必要的社会监督?
2,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制订了许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社会舆论也普遍谴责如剽窃、假冒、仿制等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网络的出现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肯定存在着对信息占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只有信息优势地位的国家和群体可能借助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保持信息垄断地位,从而带来垄断利润,由此而产生的信息社会的贫富差距远大于传统社会。
3,网络色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传输信息的加宽,网络色情信息和网络色情活动正呈现出一种愈来愈烈的趋势。
作为一种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网络色情蔓延的严重性并不是网络色情信息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众多网民对色情信息的旷日追求以及迷恋程度。
4,信息垃圾
如果说近现代工具文明带来全世界的环境污染,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在滋生着无数的信息垃圾,而且正日益演变成信息污染。网络正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仓库,久而久之会不会演变为垃圾站呢?人类社会尚未摆脱原有的环境污染的困扰,现在又要面临信息污染的挑战,人类如何跳出这种文明越发展,污染越严重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呢?
网络信用危机
在信息网络繁杂的电子商务中也可能存在着大量的虚伪信息,本以为是公平高效的交易网络可能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欺诈之地。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制假和欺诈行为将导致社会普遍的信用危机,而信用危机又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导致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混乱,严重的必须运用法律加以严惩。
从经济学角度说,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但另一方面为了防范假冒和欺诈又要增加其他的社会成本,万一不慎,则将得不偿失。
6.网络黑客
黑客行为广义上将是指一种试图进入未被允许进入的计算机系统的活动。“黑客”一词在60年代早期指一群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狂热者。70年代指那些沉迷于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人。80年代,“黑客”指能够打入公司和政府计算机系统的能手。
今天大多数黑客行为已发展到了故意进行数字破坏和敲诈的程度。这不仅对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也严重扰乱了网络社会中的正常秩序,
网络沉溺
所谓网络沉溺,是指人们进入和沉浸于虚拟化的网络空间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问题,从而造成一种行动变异、心理错位乃至生理失调的状况。
网络的出现,无疑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来看,与现实社会交往活动相比,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了交往的范围更大、关系更加平等等特征。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们是通过计算机在虚拟空间交往,这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和疏远,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接触,从而产生出了一种网络孤独状态。
二 生命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1.人工选择与生命客体化
2.优生技术与人种单一化的困境
3.改写生死观与社会退化的风险人工选择与生命客体化
人类通过科技多方面征服外在自然后,现代生物技术提供了征服内在自然的可能.如产前诊断、基因增强、克隆等一系列生物技术的突破
现代生物技术首次使人类有机会改变自身的自然本性以提高生命质量,步入“完美生命”时代,生命个体的出生、成长及死亡都可以照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个体依赖基因剪接技术似乎生活得越加美好,社会却因个体的追求完美而问题重重。
现代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帮助的同时,也使人类文明面临巨大的威胁:现代医疗、生育和基因等新技术已经和正在把神圣的人体推向唯利是图的商品化市场,
克隆人的实现,更将人置于客体化地位。要区分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
2.优生技术与人种单一化的困境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延长了人的生命,但同时也带来生命的质量问题.
透过基因改造工程,可以消除与基因有关的疾病;但负面影响是,人们可能干预自然,有意制造更聪明、更完美、更长寿的人类。
基因治疗中非医学目的的增强,基因优生学会使我们成为“进化的商业制造者”.
基因有无“好”“坏”之分?
3.改写生死观与社会退化的风险
死亡是生物进化到较高阶段的产物,自然生死观使人类在设立价值尺度的同时,也确立了终极价值根源和人类自身繁衍进步的根据。
生是人的自然欲望,这种欲望使人总是怀着抗拒死的情绪,在与死亡不断激烈抗争中获取生。基因技术在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直至延年益寿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勾起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但个体过长的寿命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退化,宇宙的运行需要靠正反两极的交互作用,只有生命的正极而无死亡的负极是违反宇宙法则的
生是死的开始,而死是另外一个生的开始,它们是绵绵不断、无始无终的永恒生命长串中的两个极小点,是类的延续的基本因素
只有放弃个人永生的信念,才能提出生命意义这个深刻的人生课题。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