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
本章概述
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下,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也经历了一场批判和超越实体本体论的近代宗教哲学的变更,它通过重新解释上帝和基督教教义,力图把终极关怀与人的自由和超越性结合起来,它为了适应时代也关注生活中的分裂、异化现象等现实问题,并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本章主要介绍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概况、以及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和新正统主义神学的思想观点。
第一节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概况
一、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及其现代意义 哲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以表象的形式表现世界,哲学则是以概念的形式表现世界;宗教总是与信仰联系在一起,而哲学从本质上说以理性思维为基础。
但它们归根到底都以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为研究对象,都以获得人生指导为主要目标,二者必然相通。哲学最初起源于宗教,后来从宗教中分离出来。宗教理论也需要用理性来论证,因而它也离不开哲学。
在人类史上,哲学和宗教之间表现出一种连结和分离、融合和对立的状况。在欧洲中世纪,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文艺复兴以后,哲学的地位得到恢复。然而,正像哲学未因中世纪天主教会的高压而被完全扼杀一样,
宗教也未因启蒙思想家的尖锐批判而销声匿迹。二者都在经历了挑战和危机之后又以新的形态出现。
只要人们仍有解决宇宙人生的奥秘等世界观问题的渴求,哲学和宗教就有存在的理由。
二、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与现代西方的宗教和哲学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从属于现代西方宗教,基督教哲学是其主要形态。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向也使西方宗教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克尔凯郭尔明确地把上帝的存在与个人的存在统一起来,他的有关思想是后来具有现代派和自由派倾向所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孔德把信仰的对象由处于彼岸世界的上帝转向现实世界的人本身推动了后来的西方宗教神学家和哲学家对传统基督教的上帝观念的改造。总之,以基督教哲学为主体的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与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致的。前者是在后者的促进下出现的,而后者也常与前者相互交织。但二者各有其本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派系。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变更与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变更 二者大体上是一致的,但现代西方宗教哲学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它以上帝的存在及其至高无上为理论前提。第二,近代的宗教哲学正像近代形而上学一样可谓是一种基础主义或者说实体本体论。第三,近代宗教哲学正像理性派形而上学一样企图用思辨理性建构出其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绝对主义和独断论倾向。第四,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中也出现了通过重新解释上帝和基督教教义的含义而既超越传统神道主义又超越主体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人道主义倾向。
总的说来,西方基督教的上帝观念的含义变了,上帝在世界中的地位变了,上帝与人的关系变了;上帝越来越被当做人对自身的有限性的超越,对人的全面发展、完满性或者说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最高目的的追求。
第二节 马利坦与新托马斯主义
一,新托马斯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和流传概况 新托马斯主义是以梵蒂冈为国际中心的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它在理论上主要是复活以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为代表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神学唯心主义,但它适应当代社会的具体条件,吸取了现当代其他哲学流派的某些内容,对托马斯主义作了某些改造。新托马斯主义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思潮的形成,早在 19世纪末叶即已发轫,一战后越出教会范围,成了一种有强大的国际性影响的哲学思潮。法国哲学家马利坦( Jacques Maritain,1882-1973)被公认为这个流派的领袖人物。其主要著作有
,柏格森哲学,( 1914),,哲学概论,( 1930),,完整的人道主义,( 1936),,知识的等级,( 1937)、
,存在和存在者,( 1948),,理性的范围,( 1952),道德哲学,( 1960)等。新托马斯主义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法国哲学家吉尔松、法国神父戴亚尔?德?下尔丹、美国的阿德勒( 1902-)、布尔克等。
二、上帝和世界 作为一个公开的神学唯心主义哲学流派,新托马斯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前提是把上帝的存在及其万能当做一切存在以及人的认识和行动的基础。
1、对上帝存在的论证。他们往往利用科学发展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来证明托马斯等人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的正确性。马利坦还提出了他“对于上帝的新发现”:人们首先“直觉”到在 他之外存在着的现实是无情的、
不可抗拒的;其次又“直觉”到个人的存在所容易陷入的死亡和空虚,个人被抛回到孤零与软弱之中;再次
“直觉”到无情的、不可抗拒的现实并不是同我一样容易陷入死亡与空虚,而是包含了某种绝对的、无可争辩的存在,而这就是上帝。因此,个人为了得救,为了在面临“死亡与空虚”情况下有所倚持,必须皈依上帝。
2、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新托马斯主义把对上帝的论证与关于世界的本质和本原的哲学探究结合起来,并由此把本体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当做其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论述“存在之作为存在”时,马利坦等人认为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从“可理解性”的角度看它是本质;从存在性的角度看它是实体;从变化的角度看它是现实。 3、形式质料说。马利坦在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与事物的质料相对的形式。
当代美国新托马斯主义者金莱伊( C?E?Kinney)认为形式作为本质有三种形态:第一,它是存在于上帝头脑中的形式,上帝按照这种形式来安排物质世界的对象;第二,它是根据上帝的旨意创造出来的具体事物的形式,
它使事物成为事物,使事物能够真正存在;第三它作为人们理智中关于所认识的对象的观念。新托马斯主义实际上是在复活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节(续 1)
三、认识和信仰、科学和宗教 马利坦等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上帝赋予人的精神性的灵魂的属性,认识过程是逐步发现上帝的启示和意志的过程,认识的界限也是上帝给理性划定的界限。因此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科学必须服从宗教。
1、认识是不死的灵魂的机能 他们把人的意识活动当做是灵魂的机能,而灵魂又必然是不朽的,可以 离开肉体而存在,肉体不过是灵魂的暂时的寓所。非物质性的灵魂是上帝创造的。
2、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他们认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尘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灵魂性的形式所决定,
人所认识是精神性的灵魂对同样是由灵魂所决定的对象的把握过程、纯思辨的过程。他们把实践、
科学的发展当做一回事,把认识当做另一回事。把科学、实践的目的说成是满足物质欲望,而科学认识的目的是对现象作出数学的说明 。
3、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割裂 尽管他们肯定一切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但认为感觉的对象是没有一般内容的个别,即只能作为潜能的东西的质料;理性的对象是没有个别内容的一般。
感觉的作用是通过它关于对象的影像而把对象呈现于理智面前。理智凭借“能动的理智”或“理智之光”从影像中抽出某种已经包含在其中、然而却潜藏着的东西,即对象的形式。而“能动的理智是对从物质性的东西的“沾染”下“解放”出来的精神世界的直觉,是对上帝的直觉。这种直觉高出于任何理智的推理或证明。当马利坦把“能动的理智”归结为一种神秘的直觉上,他实际上是以信仰代替了理性。
4、理性服从信仰,科学服从宗教 新托马斯主义者大都表示自己是科学的倡导者。他们是在肯定启示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来谈论哲学和科学的作用及其地位。他们把人类知识分为专门科学、哲学和神学三级。三者本身都有在各自范围内独立活动的权力。下级知识应当服从上级知识的指导和管辖。神学和哲学的关系类似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有相对独立性,哲学的前提是自眀的理智新真理,而神学的前提是启示真理。哲学在如下三个主要方面为神学服务:第一,用来论证作为信仰的基础的那些真理;第二,对信仰中的某些神秘事物和三位一体等教条作出说明;
第三,对违反信仰的事物予以驳斥。
第二节(续 2)
四、伦理和社会 他们通过其伦理社会理论使他们的神学理论直接和现代西方的社会、政治等现实生活以及人的思想、行为等联系起来。
1、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基督教向来都以天国的幸福和尘世苦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等伦理道德理论当做解决一切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新托马斯主义继承了这个传统。他们认为整个人类社会历史都是由伦理决定的。他们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在于把朝向上帝当做人的最高目的,把彼岸世界的精神幸福当做人的最高幸福,把按照合乎维持西方社会制度的需要而又以上帝的名义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当做尘世生活的最高准则。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各种冲突和危机、人与人之间的分裂和隔阂、以及个人的孤独颓废等等的原因在于人本身内部的精神失调。根本办法就是皈依上帝,遵守上帝给人们所规定的生活目标和道德准则,祈求上帝的拯救。
2、“天国”和“尘世” 马利坦等人在强调天国的精神幸福的同时,又肯定尘世的幸福。
马利坦提出了“个体”与“个人”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论。个性指人的灵魂,个体指人的肉体。人可以作为个人、个性、人格的人,也可以作为个体的、物质的人。如果人们把自己当做是一个有
“灵性”的人,把自己当做有人格、个性的人,那就能摆脱世俗的物质生活的约束,使自己直接与神相通,获得真正的永恒幸福,就是一个有着英雄和圣人品格以及高尚道德的人。他宣布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个性的人是统一的。但是,。马利坦关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天国和人间的统一是以肯定精神生活、天国第一性为前提的。
3、人的道德行为准则 他们倡导正义、平等、良心、人与人之间的兄弟般的爱,不过把一切道德规范置于上帝的制约之下,把它们当做上帝万能的一种体现。
4、社会的形成和历史的发展 马利坦认为社会是由个人(个性、人格,与上帝相通的精神实体)构成的,这种社会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纯人的社会”。历史上各种社会制度的更迭,是基督教的酵素刺激了人们的世俗良心的结果。宗教、上帝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社会制度的改造 新托马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他们认为社会的改革和进步要靠基督教所开展的“从下而上的运动”和“从上而下的运动”来实现。即一方面使基督教教义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另一方面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按照教会和教皇发布的指示去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不难看出,这些观点脱离现实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是求得社会进步的现实道路。
第三节 鲍恩与美国人格主义
一、人格主义概况 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中,除新托马斯主义外,与基督教新教关系密切的人格主义是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在以信仰上帝为归属、以上帝主宰下的人为中心上,两派是一致的,他们之间往往相互交织。但人格主义更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力、以及人间生活。
人格主义的思想理论不仅来源于阿奎那等宗教哲学家的观点,还广泛吸取包括唯物主义在内的某些强调人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的世俗哲学家的观点。人格主义者的共同理论倾向主要表现在把人的自我、人格当做是第一位的存在。整个世界都因与人格相关而获得意义。人格具有自我创造和自我控制的力量。每一人格均朝向一种至高无上的、无限的人格,即上帝。
人格主义在西方各国都有影响。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林格勒-派蒂逊、麦克泰加特、华德;法国有穆尼埃等。鲍恩被公认为美国人格主义的创始人和领袖。人格主义是众多美国哲学流派中生命力最强的流派之一,
它在美国哲学中一直保持着一席之地。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一直是一个新教徒占大多数的国家,以新教教义为理论依据的人格主义较易为人接受;另一方面,人格主义所强调的个人的创造作用和个性自由理论也较符合把个人主义视若神圣的美国社会风尚。
二、美国人格主义奠基者鲍恩的哲学 鲍恩( Borden Parker Bowne,1847-1910)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1847年到哥廷根大学师从于洛采,他的人格主义思想正是在洛采的影响下形成的。 1878年任波士顿大学哲学系主任。其主要著作有,有神论研究,( 879),,形而上学,( 1882),,上帝的内在性,
( 1905),,人格主义,( 1908)等。
鲍恩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神论的唯心主义者。他所谓人格指的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人格是一种精神力量。他的人格首先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一类非理性的意识活动。
鲍恩声称,当他认为人格所、自我是惟一真实的存在时,他并不排斥他人及其经验世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一个经验世界,它以他的人格为转移。尽管个人意识中的他人和世界以个人为转移,但通过上帝可以肯定他们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上帝是最高的理智即无限的人格 整个世界就是它的思想表现。个人的意识、人格是有限的,它们都以最高理智为源泉。鲍恩将个人的各自独立的经验世界统属于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之下,并以此使各个个人的世界相通,这种观点起源于莱布尼茨。不过他是通过洛采来接受这种影响的。他的思想由此具有洛采的伦理学唯心主义特色。这具体表现在他把以无限人格为主宰的人格的世界体系当做伦理秩序,人格作为一种精神实体是一种道德实体。上帝就是最高的道德价值,即所谓“至善”。
第三节(续 1)
鲍恩的认识论是一种康德化了的贝克莱主义。他所谓的可知世界是由意识、人格所赋予意义的世界,只有现象的意义。至于处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世界只能是作为未与人发生关系的自在世界,它们本身并没有意义,当然也谈不到对它们的认识。他声称自己是科学知识的倡导者,但又认为科学只能及于现象而不能及于事物的本质和其存在的根本原因。鲍恩接受了康德关于认识活动创造认识对象的思想,认为经验、认识的对象是由主体在认识活动本身之中创造的。但他不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范畴也是主体本身创造的。真理的标准在于主体本身。主体、人格的认识能力是上帝赋予的,是上帝的意志的显露。其认识的可靠性由上帝来保证。这样他就由康德化的贝克莱主义走向了信仰主义。
他把人格当做精神、意识的存在,而且主要是当做伦理道德意识的存在。伦理道德观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人在道德上完善化。
三、布莱特曼和佛留耶林的哲学 布莱特曼和佛留耶林是美国第二代人格主义者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作为鲍恩的继承人,他们的人格主义观点都与鲍恩大体一致。布莱特曼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他没有像鲍恩那样强调人格的自身同一性,而更多地注意其活动性。 他在柏格森哲学影响下强调人格是一种变动不居的过程。布莱特曼及其门徒们认为,把人格看做是表达中的存在给了解释宇宙的复杂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一把钥匙。
他们同鲍恩一样企图越出孤立的个人(人格)的范围而建立与他人和世界的联系。布莱特曼企图缩小上帝的作用而强调自我意识本身的超越作用。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相通依靠各人的经验,从本身出发而通达他人和世界,而不借助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他不同意把有限的人格都统属于一个无限的人格,或用无限人格来吞没有限人格。他认为一元人格主义经不起驳斥,应代之以多元人格主义。但他认为个人以外的他人、世界都依赖于一个“宇宙的心”,即上帝。因而多元人格主义归根到底仍倒向一元人格主义。
在社会历史问题上,他们二人进一步发挥了把道德价值当做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布莱特曼认为,如果说 17世纪是数学的世纪,18世纪是进步的世纪,19世纪是进化的世纪,那末 20世纪就是价值冲突的世纪。而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方法是医治每一个人内心的各种冲突。为此要促使人们去致力于精神的自我修养,是个人在道德上达到一种最高最圆满的境界,即与上帝融而为一的状态。他们由此把皈依宗教当做解决当代人们之间的冲突以及当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根本道路。
第四节 穆尼埃与法国人格主义
一、法国人格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基本倾向 20世纪 30年代以来,在法国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人格主义运动其创始人和领袖是法国哲学家穆尼埃( Emmanuel Mounier,1905-1950)。其主要著作有,从资本主义所有制到人的所有制,( 1936),,人格主义宣言,( 1936),,基督教的耻辱,( 1944),,论性格,( 1946),,存在主义概论,( 1948),,人格主义,( 1950)等。
其他代表人物有让?拉克鲁西,摩里斯?内东塞尔,朗兹伯格,利科等。
以穆尼埃为首的法国人格主义没有严密一致的理论体系,只是一种试图将自己、他人和世界人格化的运动或者说思想倾向。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既把个人的人格当做全部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又都企图超出个人的界限,把个人与他人以及世界联系起来,而上帝则被当做这种联系的前提。他们要求建立能发挥人的精神价值的新秩序。穆尼埃主张进行旨在建立真正的人道主义文明的社会和道德革命。人格主义正是为这样的革命提供理论根据,他由此声称人格主义运动是
“另一次文艺复兴”。
二、法国人格主义与现代西方其他哲学流派的思想联系 法国人格主义是在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把人格当做理论出发点也就是把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当做出发点。就法国人格主义者强调他们的理论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革命理论说,他们受到法国著名诗人贝矶的直接影响。从法国人格主义者强调人格是具有内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主体来说,
他们的观点的形成主要受到柏格森和俄国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别尔加耶夫的影响。法国人格主义把以自由和创造为本质的个人的存在当做哲学的出发点使他们与法国现象学、特别是存在主义思潮联系在一起。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法国人格主义是作为一种批判学说出现的:即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也批判当代各种哲学思潮。
第四节(续 1)
三、对人的哲学研究和人格的结构 法国人格主义者把对人的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区分开来。人的主体性、以自由和创造为特征的人的内心世界即人格属于哲学的研究范围。他认为实验心理学和相对主义的心理学抹煞了精神领域的质的独特性。穆尼埃等人承认人的内在生命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但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内在生命力,正是后者使外在的东西具有新的结构。
他们肯定精神分析学在发现人的内在生命的特征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他们也并不完全同意弗洛伊德学说,这不仅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实验自然科学方法,还因为其中缺乏宗教倾向。他们强调主体性的合目的性和超越性,即趋向最高原则。人格的存在是人的意识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作为历史性存在的意识和作为自然存在的身体的统一。但是,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格的存在是撇开了自然和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的存在,是作为个人所特有的意识的存在。
人的意识包含了理智和精神等全部人的内心世界。理智认识现实,而精神则是创造现实的力量。精神领域是从善恶、福祸等立场来看待的人的生存的那种意识领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领域,具有生命意义的人的经验领域。人的精神活动使人的意识所及的世界以及人的自我存在具有了历史性。人的历史指的是个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风格”,是人的意向活动的历史。精神生活的结构或者说人格的结构是意向结构。而意向性就是精神世界的敞开性或者说开放性,既超越自己,又超越世界,朝向更高的实在。意向性和超越性密切相关。
四、人格的超越性、自由和上帝 法国人格主义者所说的人格的超越性主要是指与人的意向性相关的人的精神活动超出现有存在而朝向未来的、新的更高的存在的活动。人格的超越性作为一种创造活动是不受任外在东西制约的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即人格的存在的不断动荡、
不断自我设计。自由是朝向更高存在的运动,是克服现有存在(此在)的局限性而趋向人的不断自我完善的运动是朝向超个人的某种绝对,即上帝的运动。
他们不把超越、上帝当做超乎人之外的彼岸世界的存在,而当做是人本身的精神、人格的合目的的结构。法国人格主义者对超越、上帝的这种解释与他们要通过“人道主义革命”来摆脱人面临的各种危机、发扬人的个性的社会政治理论也是一致的。他们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把基督教当做一种革命力量。
第五节 蒂利希与新正统主义神学
一、新正统主义神学 新正统主义神学是 20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具有较多哲学意义的思潮。其主要代表有蒂利希、巴特和尼布尔等人。它可以说是对古典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宗教改革时期神学思想的一种回归。它在二战前后取代了自由主义神学在新教神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当代西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新正统主义的理论特征首先在于它重新运用,圣经,的各项信条和基督教正统神学的传统语言来阐释教义。针对世俗人文精神的傲慢和现代派神学对上帝的理性销蚀,它重新提倡上帝的超越性、启示性和象征性。其次,它反对用理性取代启示、用哲学消溶神学的某些现代派思想。再次,它既批判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神学,也研究当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二、蒂利希的新正统主义神学 蒂利希( Paul Tillich,1886-1965)是德裔美国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
1911年获布勒斯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主要著作有,存在的勇气,( 1952),,信仰的动力,( 1957)、
,系统神学,( 1951- 1963),,文化神学,等。
1、终极关怀 蒂利希认为哲学和神学都关注存在问题。哲学从理论上分析存在的结构,神学从生存上揭示存在的意义。神学只有通过哲学所使用的本体论范畴,才能表现自己。哲学要依据认定生存体验,才能发现存在的结构。宗教神学就是人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与偶像崇拜相对立。真正终极的东西,在神学上就是上帝,
在哲学上就是存在的力量和意义。终极关怀就是人类超越自己的直接的和次终极的利益和要求,而无条件地追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思想活动。人最终关怀的,是自己的存在和意义。终极关怀统率着一切有限的关怀。它给予人类的生存以巨大的勇气。
2、神话是象征 人的终极关怀一定要用象征才能表达出来,因为只有象征的语言才能表达这个终极。宗教神学就是终极关怀的象征理论体系。宗教象征要揭示的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和基础。它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宗教象征是一把双刃剑,它通过其象征的东西既直接指向无限,为人打开神性的大门;又指向有限,为神性开放人性的追求。宗教神学是一种用象征语言来表达人类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学科。
3相互关联法和悖论法 蒂利希认为,当代神学应当采用“相互关联法”,通过处于相互依存中的生存问题和神学答案来解释信仰的内容。悖论法是基督教神学启示的重要方法,它是指与人对自己生存困境的一般解释绝然相悖。新的存在所表现的是普遍的神圣的爱。人类在爱中得到的是真正的自由和拯救。
4、政治期望 蒂利希倡导一种宗教社会主义。它的目的是以新的形式重建精神的上升路线,使人们从重视外在的名利地位和物质生活而转向重视内在的精神生活。他用末世论来表示历史的终结。新的存在的出现就是历史的终结。人类历史的最高期望就是进入圣爱的新的时代。
第五节(续 1)
三、巴特和尼布尔的新正统神学 巴特( Karl Barth,1886-1968)是 20世纪最著名的新正统主义神学家之一,生于瑞士巴塞尔。巴特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上帝就是上帝,上帝是绝对的他者。
从人到神无路可通。他认为人不能寻找上帝,而是上帝寻找人。人只有依靠耶稣基督才能认识上帝。他竭力避免把神学奠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而要求将神学建立在基督教最纯正的启示福音中。
启示只能来自上帝本身,人们应当在信仰中聆听上帝的话语。真正的宗教来自人的谦卑和忏悔。
只有信仰和启示才是神学的真正方法。巴特的神学受到当代神学界的批评。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巴特神学使基督教脱离了人类的世俗经验和判断标准,这可能使基督教走向新的孤立。也有人批评巴特片面强调人们接受启示的被动性,否定了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联。
尼布尔( 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是美国新正统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生于密苏里州,
耶鲁大学神学院毕业。主要著作有,有道德的个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信仰和历史,,,人的本性和命运,,,基督教现实主义和历史问题,等。他在这些著作中证明圣经信仰适用于理解人类本性和历史现实,并由此表明他自己就是一位基督教的当代“护教士”。诺贝尔竭力调和正统神学与自由主义神学之间的矛盾。他也想解决巴特神学所没有解决的人与神之间隔离的问题。自我超越能力既是人的创造性同时又是人的自我毁灭性的基础。人处于自由和有限的背谬之中,因而充满忧虑。忧虑是罪的内在前提条件。罪首先表现为傲慢。人不承认自己生命的偶然性和依赖性,他把自己当做是价值的判断者和生命的主宰者。其次,罪表现为人的纵欲。纵欲使人沉溺于兴趣、爱好和变态的刺激之中,而逃避精神的自由和发展。要解决人类的忧虑和罪的困境,只能在宗教的悔悟中。诺贝尔采用巴特的观点,认为要通过阅读,圣经,来达到拯救的目的。同时,
他又提倡社会福音派的主张,注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拯救自己。
尼布尔想要从人的心理中寻找历史变动的根据。他认为这个根据就是人对神的探索。历史是一个“戏剧”,是一个杂乱的变动过程,没有规律可寻。只有用基督教思想来引导人们的活动,
人们才能在社会的混乱中有一个追求终极的趋势。历史就是追求终极的活动过程的记录。基督教始终抓住人的罪性不放,表现了它的一个长处,即绝不能把人的世俗政治形态神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