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过程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过程 _mazda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
短距离内停车
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下长坡
维持一定的车速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
主要性能之一
交通安全
制动距离 制动稳定性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性的
评价指标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
抗热衰退性能
失去转向能力
侧滑
跑偏
水衰退性能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轿车制动规范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汽车行驶
外力
(与行驶方向相反)
减速或停车
制动过
程
地面 空气
地面
制动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地面制动力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r
W
FZ
FXb
Tp
Tμ
ua
r
TF
Xb
??
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
之间的摩擦力
轮胎与地面
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制动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制动力
r
TF ?
? ?
制动器制动力 克服制动器 摩擦力矩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
制动力
制动器的形式
结构尺寸
摩擦副的摩擦因数
车轮半径
制动踏板力
制动器的
结构参数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制动力和踏板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 ZXb FFF ??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ZXb FF ?m a x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wrw ru ?0?
wrw ru ?0?
0?w?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制动过程
单纯的滚动
边滚边滑
抱死拖滑
没有制动力时
的滚动半径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10 00 ???
w
wrw
u
rus ?
0?s %1 0 00 ?? s
滑移率
单纯的滚动 边滚边滑 抱死拖滑
%100?s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刚体滚动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滑移率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时轮胎的印迹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
垂直载荷
地面制动力
Z
Xb
b F
F??
制动力系数随
滑移率变化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 ?有侧偏时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
关系曲线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关系曲线分析
φb随 s增加而增加OA段曲线
Z
Xb
b F
F??
FXb也随 s在增加
出现滑移?轮胎的滚动
半径增大
W
FZ
FXb
Tp
Tμ
ua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侧向力系数
垂直载荷
侧向力
Z
Y
F
F?
1?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附着系数
道路的材料
路面的状况
轮胎的结构花纹材料
汽车的运动速度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各种路面上的制动力系数与滑移
率的关系曲线
?车速对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关
系曲线的影响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滑移率
附着系数
路面状态从 1 到 6
F z = 4 KN
β = 0°
v = 60 Km / h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滑移率
附着系数
轴荷从 3KN 到 6KN
β = 0°
v = 60 Km / h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滑移率
附着系数
车轮侧偏角从 0° 到 8°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滑水现象
滑水现象 轮胎无法排挤出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液膜 附着性能降低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ih pu 34.6?
?滑水车速的估算
KPaKm/h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滑水车速与轮胎气压的关系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不同水层深度的附着系数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
制动减速度 ab
制动距离 s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汽车速度 u
制动开始 停车
制动距离 s
制动器的状态 制动力 路面附着条件 车辆的状态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bXb GF ??
制动减速度 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的制动力
附着力
地面制动力
制动减速度
附着系数 φb
bb ga ??m a x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 2
1
)(1
12
t
t
dtta
tt
a
平均减速度
)(92.25
)(M F D D 22
be
eb
ss
uu
?
??
我国行业标准
ECE R13
整个制动
时间的 2/3
制动压力达到最大
压力的 75%时刻
0.8u0 0.1u0
u0 – ue
的距离
u0 – ub
的距离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的分析
驾驶员接到
停车信号 意识到 踩制动踏板
τ‘ τ‘’
地面制动力
起作用
τ2’蹄片与制动鼓 之间的间隙
制动器制动力
增加过程松开踏板
持续制动过程
τ2’‘τ3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的分析
汽车的制动过程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过程
驾驶员行动反应
制动器作用
制动器持续制动
放松制动器
驾驶员反应时间
0.3 ~ 1.0 s
制动器作用时间
0.2 ~ 0.9 s
持续制动时间
放松制动器时间
0.2 ~ 1.0 s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2'22 ??? ??
?
?
k
d
du ?
''
2
m a x
?
bak ??
制动距离
制动器起作用下的距离 s2
制动器持续作用下的距离 s3
?S2的计算(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制动减速度 线性增加
3?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 ?? ??dkdu
00 ?? ?uu
''2
2''
20 2
1
??? ??? kuu e?? kddu ?
?S2的计算(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u0 ~ ue
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制动减速度 线性增加
''
2
m a x
?
bak ??
2
0 2
1 ?ku
dt
ds ?? ?? dkuds )
2
1( 2
0? ? ?? ''2
2''
2m a x
''
20
''
2 6
1
???? ??? baus
'
20
'
2 ?us ?
2''
2m a x
''
20
'
20
''
2
'
22 6
1 ???
bauusss ?????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m a x
3
b
e
a
u??
2
3m a x33 2
1 ??
be aus ??
m a x
2
3 2
b
e
a
us ?
?S3的计算(制动器持续作用阶段) ue ~ 0
制动器持续作用阶段
maxba
制动减速度
不变
242)2(
2''
2m a x
m a x
2
0
''
2'
2032
??? b
b
a
a
uusss ??????
822
2''
2m a x
''
20
m a x
2
0
3
?? b
b
au
a
us ???
m a x
2
0
''
2'
20 92.25)2(6.3
1
ba
uus ??? ?? 单位换算后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的制动距离
起始的制动速度
制动器的起作用时间
最大制动减速度 附着力
制动器的结构
踩踏板的速度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的制动距离
制动器
起作用时间
液压制动系
真空助力制动系
气压制动系
汽车列车制动系
<= 0.1s
<= 0.3 ~ 0.9s
<= 2s
<= 0.3 ~ 0.9s
<= 0.4s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200 0 0 4 5 1.00 0 3 4.0 uus ??
红旗 CA770不同制动系性能比较
经验的制动距离公式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器的温度
冷制动
热衰退
<100° C
<300° C
摩擦力矩下降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抗热衰退性能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抗热衰退性能 连续制动 15次制动强度为 3m/s2
制动效能不低于
制动强度为
5.8m/s2的 60%
国家行业标准
ZBT-24007-89
冷制动
摩擦副材料 制动器结构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因数曲线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过程
制动跑偏
后轮侧滑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制动时的
方向稳定性
向左、向右
偏驶
一轴或两轴
横向移动
不能按照
给定方向行驶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跑偏情况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制动跑偏
制动跑偏受力图
制动跑偏
左、右轮的制动器
制动力不相等
悬架导向杆系与
转向系拉杆干涉
制造原因 设计原因
FX1l
FX1r
FX2l
FX2r
Fj u2
u1
FY1
FY2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0 20 40 60 80
0
0,5
1
1,5
2
2,5
3
3,5
4
X / m
Y
/
m
85m
X
Y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0 20 40 60 80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05
X / m
Y
/
m
20m 20m 10m 35m
X
Y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悬架导向杆与制动跑偏的关系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后轴侧滑 汽车剧烈的 回转运动 汽车调头
后轴车轮抱死
前轴车轮不抱死 后轴侧滑
后轴车轮抱死
前轴车轮抱死
失去
转向能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直线行驶制动试验
制动试验
一侧有坡度的路面
低的附着系数(洒水)
制动器有调压装置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轮无制动力而后轮有足够的制动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后轮无制动力而前轮有足够的制动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轮、后轮都有足够的制动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起始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影响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试验总结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轴侧滑受力图
AB C
Fj
uB
uA
O
α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后轴侧滑受力图
AB C
Fju
B
uAα
O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前、后轴制动器
制动力分配
载荷情况
道路附着系数
坡度情况
制动过程
前轮先抱死拖滑
后轮再抱死拖滑
后轮先抱死拖滑
前轮再抱死拖滑
前轮抱死拖滑
后轮也抱死拖滑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gZ hdt
dumGbLF ??
1
gZ hdt
dumGaLF ??
2
LzhbGF gZ /)(1 ??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制动时汽车受力图
G
Fj
a b
LFZ1 FZ2
FXb1 FXb2
hg?对后轮接地点取矩
?对前轮接地点取矩
LzhaGF gZ /)(2 ??zgdtdu ?/
制动强度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Xb ??
dt
dumF
Xb ?
g
dt
du ??
?对于前后轮都抱死情况
?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分别为
LhbGF gZ /)(1 ???
LhaGF gZ /)(2 ???
LzhbGF gZ /)(1 ??
LzhaGF gZ /)(2 ??
??z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关系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二、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前、后轮
同时抱死
前轮制动器制动力
后轮制动器制动力
理想的前、后轮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附着条件的充分利用
方向稳定性较为有利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 21
??
?
?
?
?
?
?
?
?
?
22
11
Z
Z
FF
FF
2
1
2
1
Z
Z
F
F
F
F ?
?
?
?前、后轮同时抱死的条件
g
g
ha
hb
F
F
?
?
?
?
?
??
2
1
)]2(
4
[
2
1
11
2
2 ??? Fh
GbF
G
Lh
b
h
GF
g
g
g
????
??? GFF ?? 21
??? GFF ?? 21
LhbGF gZ /)(1 ???
LhaGF gZ /)(2 ???
I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I 曲线
g
g
ha
hb
F
F
?
?
?
?
?
??
2
1
??? GFF ?? 21
与坐标轴成 45°
的一组平行线
经过原点的
一组射线
不同的 φ
理想的制动器
制动力分配
地面
制动力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 21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
F
F 1
?
?? ?FF ?1
?? ? FF )1(2 ??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
之比为一固定值
制动器制动力
分配系数
?
?
?
?
?
?
12
1
F
F实际的前后制动器 制动力分配曲线
β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BJ1041货车的 β曲线
BJ1041货车的 结构参数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I曲线
β曲线
交点处的
附着系数
临界减速度同步附着系数
汽车的结构参数
汽车的制动性能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
?
?
?
?
12
1
F
F
同步附着系数
I曲线β曲线
图解法 解析法
g
g
ha
hb
F
F
?
?
?
?
?
??
2
1
gh
bL ?? ??
0
固定制动力分配的汽车只
有一种附着系数时才能达
到前后轮同时抱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的制动过程分析
I曲线
β曲线
不同的 φ
制动过程分析
制动器制动力
具有固定比值
的汽车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f线组
前轮抱死
后轮没有抱死
不同的 φ值 路面
前、后地面制动力
关系曲线( f)
r线组
后轮抱死
前轮没有抱死
不同的 φ值 路面
前、后地面制动力
关系曲线( r)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11 gZXb hbLGFF ??? ??? )(1 L
hF
L
GbF gXb
Xb ?? ?
GFXb ??
?f线组(前轮抱死)
21 XbXbXb FFF ??
)( 211 gXbXbXb hL FFLGbF ??? ?
g
Xb
g
g
Xb h
GbF
h
hLF ???
12 ?
?
不同的 φ路面上,前轮抱死时的
前、后地面制动力的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22 gZXb haLGFF ??? ??? )(2 L hFLGaF gXbXb ?? ?
GFXb ??
?r线组(后轮抱死)
21 XbXbXb FFF ??
)( 212 gXbXbXb hL FFLGaF ??? ?
g
Xb
g
g
Xb hL
GaF
hL
hF
?
?
?
?
???
??
12
不同的 φ路面上,后轮抱死时的
前、后地面制动力的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f线组,r线组与 I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0???
0???
不同 φ值路面上汽车制动过程的分析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z
五、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最高制动
减速度
即将出现车轮抱死
没有任何车轮抱死
制动强度
0?? ?
路面附着系数
路面附着
系数
前后轮同时抱死 充分的利用了 附着条件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被)利用附着系数
制动强度 z时 地面制动力
法向反作用力
Zi
X b i
i F
F??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被)利用附着系数 制动强度 附着条件发挥充分 制动力
分配合理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的关系曲线
利用附着系数总大于或等于制动强度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zggGdtdugGFF Xb ??? ??? 11
)(1 gZ zhbLGF ??
?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前轴刚要抱死)
Lzhb
z
F
F
gZ
Xb
f /)(
1
1
???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zggGdtdugGFF Xb )1()1(22 ??? ?????
)(2 gZ zhaLGF ??
?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后轴刚要抱死)
Lzha
z
F
F
gZ
Xb
r /)(
)1(
2
2
?
???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制动效率
最大制动强度
利用附着系数
制动效率 地面附着条件的 利用程度 制动力分配 的合理性
车轮不抱死时
摩擦因数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zhbzL
zzE
??? ??
Lzhb
z
g
f /)( ??
??
gf
f
hL
bz
??
?
??
?前轴的制动效率计算
Lh
LbE
gf
f /
/
?? ??
)/()1( grr zhazL
zzE
???? ??
Lzha
z
g
r /)(
)1(
?
?? ??
gr
r
hL
az
??
?
??? )1(
?后轴的制动效率计算
Lh
LaE
gr
r /)1(
/
??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制动效率与附着系数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六、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防止后轴抱死侧滑 β曲线应在I曲线的下方
防止前轴抱死失去
转向能力
β曲线应
靠近 I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利用附着系数与
制动强度曲线
防止后轮抱死 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在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之上
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
尽可能的靠近对角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8.0 ~2.0??
ECE R13制动法规
?ECE制动法规
)2.0(85.01.0 ??? ?z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ECE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变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特性
固定比值的前后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β曲线
I曲线
制动效率低
前轮可能抱死
丧失转向能力
后轮可能抱死
产生侧滑
制动力调节装置
载荷比例阀 比例阀
危险工况
变比值的前后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限压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比例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感载比例阀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感载射线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减速度传感
比例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感载比例阀演示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演示 1 ABS演示 2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的作用
缩短制动距离
改善制动过程的方向稳定性
保持制动过程的操纵稳定性
减轻驾驶员的紧张程度
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ABS
提高操纵稳定性
防止侧滑
ASR/TCS
防滑控制系统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TC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典型的 ABS系统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bZXb FF ??
?
? TrF
dt
dI
Xb ??
bZXb FF ??
ABS的控制原理
r
FZFXb
ua m
Tμω
ABS单轮模型
建立微分方程
tTT 0??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mgFZ ?
1
1
))(1(
0
?
?
?
?
?
?
?
??
?
??
?
??
?
ss
s
s
ss
s
s
p
p
sp
s
p
p
p
b ??
?
?
?
基本的假设
?车轮的抱死过程很快,忽略其车速的降低
?车轮的载荷不变
?附着力滑移曲线可以简化成两条直线
?制动力矩是时间的函数
tTT 0??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
稳定区域
不稳定区域
0<=s<=sp
sp<s<=1
增压控制
减压控制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防抱死控制基本控制策略
ABS控制策略
逻辑门限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最优控制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策略
ABS逻辑门限值控制 选用的参数?
控制的参数
即将抱死,减压
抱死现象消失,增压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车轮运动状态
的重要参数
角速度
角减(加)速度
滑移率
ABS逻辑门限值控制 滑移率在峰值附着系数附近波动 获得较大的纵向 和横向力
单独使用时,不能适应
各种变化的路况
单独使用时,不能充分
的利用附着条件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角速度
角减(加)速度
滑移率
参考速度
轮速传感器
计算
ECU根据
控制策略计算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过程
车轮制动
趋于抱死
部分制动液流出
减小制动压力
车轮抱死
趋势消除增大制动压力
制动开始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过程
车轮速度
车轮的减速度 汽车的减速度
参考车速 滑移率 s
s大于门限值车轮的角减速度 低于门限值 -a
制动压力保持
制动压力减小
车轮的角减
速度减小到 -a
车轮因惯性加速
越过 +a越过 +Ak
Y
N
制动压力增加
Y
N
车轮角加速
回到 +Ak
车轮角加速
回到 +a 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增加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工作过程
制动防抱过程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EBA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汽车性能试验
动力性试验
燃油经济性试验
制动性试验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动力性试验
试验场地的基本要求
试验仪器的基本要求
速度计等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动力性试验
加速性能
最高车速
滑行性能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燃油经济性试验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车速仪
汽车操纵稳
定性测试仪
转向盘转
角测量仪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燃油经济性试验
试验场地的基本要求
试验仪器的基本要求
车速传感器
流量计等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汽车的制动性 路上试验评定
制动距离
高温制动
冷制动
制动减速度
制动时间
方向稳定性
拐弯或变
更车道
第七节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试验仪器
第五轮仪
减速度计
压力传感器
起始车速
制动距离
制动时间
横向偏移
非接触的速度
传感器等
制动过程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过程 _mazda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
短距离内停车
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下长坡
维持一定的车速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
主要性能之一
交通安全
制动距离 制动稳定性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性的
评价指标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
抗热衰退性能
失去转向能力
侧滑
跑偏
水衰退性能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轿车制动规范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汽车行驶
外力
(与行驶方向相反)
减速或停车
制动过
程
地面 空气
地面
制动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地面制动力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r
W
FZ
FXb
Tp
Tμ
ua
r
TF
Xb
??
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
之间的摩擦力
轮胎与地面
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制动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制动力
r
TF ?
? ?
制动器制动力 克服制动器 摩擦力矩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
制动力
制动器的形式
结构尺寸
摩擦副的摩擦因数
车轮半径
制动踏板力
制动器的
结构参数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器制动力和踏板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 ZXb FFF ??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ZXb FF ?m a x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wrw ru ?0?
wrw ru ?0?
0?w?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制动过程
单纯的滚动
边滚边滑
抱死拖滑
没有制动力时
的滚动半径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10 00 ???
w
wrw
u
rus ?
0?s %1 0 00 ?? s
滑移率
单纯的滚动 边滚边滑 抱死拖滑
%100?s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刚体滚动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滑移率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时轮胎的印迹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
垂直载荷
地面制动力
Z
Xb
b F
F??
制动力系数随
滑移率变化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 ?有侧偏时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
关系曲线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关系曲线分析
φb随 s增加而增加OA段曲线
Z
Xb
b F
F??
FXb也随 s在增加
出现滑移?轮胎的滚动
半径增大
W
FZ
FXb
Tp
Tμ
ua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侧向力系数
垂直载荷
侧向力
Z
Y
F
F?
1?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附着系数
道路的材料
路面的状况
轮胎的结构花纹材料
汽车的运动速度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各种路面上的制动力系数与滑移
率的关系曲线
?车速对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关
系曲线的影响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滑移率
附着系数
路面状态从 1 到 6
F z = 4 KN
β = 0°
v = 60 Km / h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滑移率
附着系数
轴荷从 3KN 到 6KN
β = 0°
v = 60 Km / h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滑移率
附着系数
车轮侧偏角从 0° 到 8°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滑水现象
滑水现象 轮胎无法排挤出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液膜 附着性能降低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ih pu 34.6?
?滑水车速的估算
KPaKm/h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滑水车速与轮胎气压的关系
第二节 制动性时车轮的受力
?不同水层深度的附着系数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
制动减速度 ab
制动距离 s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汽车速度 u
制动开始 停车
制动距离 s
制动器的状态 制动力 路面附着条件 车辆的状态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bXb GF ??
制动减速度 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的制动力
附着力
地面制动力
制动减速度
附着系数 φb
bb ga ??m a x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 2
1
)(1
12
t
t
dtta
tt
a
平均减速度
)(92.25
)(M F D D 22
be
eb
ss
uu
?
??
我国行业标准
ECE R13
整个制动
时间的 2/3
制动压力达到最大
压力的 75%时刻
0.8u0 0.1u0
u0 – ue
的距离
u0 – ub
的距离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的分析
驾驶员接到
停车信号 意识到 踩制动踏板
τ‘ τ‘’
地面制动力
起作用
τ2’蹄片与制动鼓 之间的间隙
制动器制动力
增加过程松开踏板
持续制动过程
τ2’‘τ3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的分析
汽车的制动过程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过程
驾驶员行动反应
制动器作用
制动器持续制动
放松制动器
驾驶员反应时间
0.3 ~ 1.0 s
制动器作用时间
0.2 ~ 0.9 s
持续制动时间
放松制动器时间
0.2 ~ 1.0 s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2'22 ??? ??
?
?
k
d
du ?
''
2
m a x
?
bak ??
制动距离
制动器起作用下的距离 s2
制动器持续作用下的距离 s3
?S2的计算(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制动减速度 线性增加
3?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 ?? ??dkdu
00 ?? ?uu
''2
2''
20 2
1
??? ??? kuu e?? kddu ?
?S2的计算(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u0 ~ ue
制动器起作用阶段 制动减速度 线性增加
''
2
m a x
?
bak ??
2
0 2
1 ?ku
dt
ds ?? ?? dkuds )
2
1( 2
0? ? ?? ''2
2''
2m a x
''
20
''
2 6
1
???? ??? baus
'
20
'
2 ?us ?
2''
2m a x
''
20
'
20
''
2
'
22 6
1 ???
bauusss ?????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m a x
3
b
e
a
u??
2
3m a x33 2
1 ??
be aus ??
m a x
2
3 2
b
e
a
us ?
?S3的计算(制动器持续作用阶段) ue ~ 0
制动器持续作用阶段
maxba
制动减速度
不变
242)2(
2''
2m a x
m a x
2
0
''
2'
2032
??? b
b
a
a
uusss ??????
822
2''
2m a x
''
20
m a x
2
0
3
?? b
b
au
a
us ???
m a x
2
0
''
2'
20 92.25)2(6.3
1
ba
uus ??? ?? 单位换算后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的制动距离
起始的制动速度
制动器的起作用时间
最大制动减速度 附着力
制动器的结构
踩踏板的速度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的制动距离
制动器
起作用时间
液压制动系
真空助力制动系
气压制动系
汽车列车制动系
<= 0.1s
<= 0.3 ~ 0.9s
<= 2s
<= 0.3 ~ 0.9s
<= 0.4s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200 0 0 4 5 1.00 0 3 4.0 uus ??
红旗 CA770不同制动系性能比较
经验的制动距离公式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器的温度
冷制动
热衰退
<100° C
<300° C
摩擦力矩下降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抗热衰退性能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抗热衰退性能 连续制动 15次制动强度为 3m/s2
制动效能不低于
制动强度为
5.8m/s2的 60%
国家行业标准
ZBT-24007-89
冷制动
摩擦副材料 制动器结构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性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因数曲线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过程
制动跑偏
后轮侧滑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
制动时的
方向稳定性
向左、向右
偏驶
一轴或两轴
横向移动
不能按照
给定方向行驶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跑偏情况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制动跑偏
制动跑偏受力图
制动跑偏
左、右轮的制动器
制动力不相等
悬架导向杆系与
转向系拉杆干涉
制造原因 设计原因
FX1l
FX1r
FX2l
FX2r
Fj u2
u1
FY1
FY2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0 20 40 60 80
0
0,5
1
1,5
2
2,5
3
3,5
4
X / m
Y
/
m
85m
X
Y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0 20 40 60 80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05
X / m
Y
/
m
20m 20m 10m 35m
X
Y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悬架导向杆与制动跑偏的关系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后轴侧滑 汽车剧烈的 回转运动 汽车调头
后轴车轮抱死
前轴车轮不抱死 后轴侧滑
后轴车轮抱死
前轴车轮抱死
失去
转向能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直线行驶制动试验
制动试验
一侧有坡度的路面
低的附着系数(洒水)
制动器有调压装置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轮无制动力而后轮有足够的制动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后轮无制动力而前轮有足够的制动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轮、后轮都有足够的制动力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起始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影响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试验总结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轴侧滑受力图
AB C
Fj
uB
uA
O
α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后轴侧滑受力图
AB C
Fju
B
uAα
O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前、后轴制动器
制动力分配
载荷情况
道路附着系数
坡度情况
制动过程
前轮先抱死拖滑
后轮再抱死拖滑
后轮先抱死拖滑
前轮再抱死拖滑
前轮抱死拖滑
后轮也抱死拖滑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gZ hdt
dumGbLF ??
1
gZ hdt
dumGaLF ??
2
LzhbGF gZ /)(1 ??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制动时汽车受力图
G
Fj
a b
LFZ1 FZ2
FXb1 FXb2
hg?对后轮接地点取矩
?对前轮接地点取矩
LzhaGF gZ /)(2 ??zgdtdu ?/
制动强度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Xb ??
dt
dumF
Xb ?
g
dt
du ??
?对于前后轮都抱死情况
?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分别为
LhbGF gZ /)(1 ???
LhaGF gZ /)(2 ???
LzhbGF gZ /)(1 ??
LzhaGF gZ /)(2 ??
??z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关系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二、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前、后轮
同时抱死
前轮制动器制动力
后轮制动器制动力
理想的前、后轮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附着条件的充分利用
方向稳定性较为有利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 21
??
?
?
?
?
?
?
?
?
?
22
11
Z
Z
FF
FF
2
1
2
1
Z
Z
F
F
F
F ?
?
?
?前、后轮同时抱死的条件
g
g
ha
hb
F
F
?
?
?
?
?
??
2
1
)]2(
4
[
2
1
11
2
2 ??? Fh
GbF
G
Lh
b
h
GF
g
g
g
????
??? GFF ?? 21
??? GFF ?? 21
LhbGF gZ /)(1 ???
LhaGF gZ /)(2 ???
I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I 曲线
g
g
ha
hb
F
F
?
?
?
?
?
??
2
1
??? GFF ?? 21
与坐标轴成 45°
的一组平行线
经过原点的
一组射线
不同的 φ
理想的制动器
制动力分配
地面
制动力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 21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
F
F 1
?
?? ?FF ?1
?? ? FF )1(2 ??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
之比为一固定值
制动器制动力
分配系数
?
?
?
?
?
?
12
1
F
F实际的前后制动器 制动力分配曲线
β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BJ1041货车的 β曲线
BJ1041货车的 结构参数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I曲线
β曲线
交点处的
附着系数
临界减速度同步附着系数
汽车的结构参数
汽车的制动性能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
?
?
?
?
12
1
F
F
同步附着系数
I曲线β曲线
图解法 解析法
g
g
ha
hb
F
F
?
?
?
?
?
??
2
1
gh
bL ?? ??
0
固定制动力分配的汽车只
有一种附着系数时才能达
到前后轮同时抱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的制动过程分析
I曲线
β曲线
不同的 φ
制动过程分析
制动器制动力
具有固定比值
的汽车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f线组
前轮抱死
后轮没有抱死
不同的 φ值 路面
前、后地面制动力
关系曲线( f)
r线组
后轮抱死
前轮没有抱死
不同的 φ值 路面
前、后地面制动力
关系曲线( r)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11 gZXb hbLGFF ??? ??? )(1 L
hF
L
GbF gXb
Xb ?? ?
GFXb ??
?f线组(前轮抱死)
21 XbXbXb FFF ??
)( 211 gXbXbXb hL FFLGbF ??? ?
g
Xb
g
g
Xb h
GbF
h
hLF ???
12 ?
?
不同的 φ路面上,前轮抱死时的
前、后地面制动力的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22 gZXb haLGFF ??? ??? )(2 L hFLGaF gXbXb ?? ?
GFXb ??
?r线组(后轮抱死)
21 XbXbXb FFF ??
)( 212 gXbXbXb hL FFLGaF ??? ?
g
Xb
g
g
Xb hL
GaF
hL
hF
?
?
?
?
???
??
12
不同的 φ路面上,后轮抱死时的
前、后地面制动力的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f线组,r线组与 I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0???
0???
不同 φ值路面上汽车制动过程的分析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0???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z
五、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最高制动
减速度
即将出现车轮抱死
没有任何车轮抱死
制动强度
0?? ?
路面附着系数
路面附着
系数
前后轮同时抱死 充分的利用了 附着条件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被)利用附着系数
制动强度 z时 地面制动力
法向反作用力
Zi
X b i
i F
F??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被)利用附着系数 制动强度 附着条件发挥充分 制动力
分配合理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的关系曲线
利用附着系数总大于或等于制动强度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zggGdtdugGFF Xb ??? ??? 11
)(1 gZ zhbLGF ??
?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前轴刚要抱死)
Lzhb
z
F
F
gZ
Xb
f /)(
1
1
???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zggGdtdugGFF Xb )1()1(22 ??? ?????
)(2 gZ zhaLGF ??
?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后轴刚要抱死)
Lzha
z
F
F
gZ
Xb
r /)(
)1(
2
2
?
???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制动效率
最大制动强度
利用附着系数
制动效率 地面附着条件的 利用程度 制动力分配 的合理性
车轮不抱死时
摩擦因数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gff zhbzL
zzE
??? ??
Lzhb
z
g
f /)( ??
??
gf
f
hL
bz
??
?
??
?前轴的制动效率计算
Lh
LbE
gf
f /
/
?? ??
)/()1( grr zhazL
zzE
???? ??
Lzha
z
g
r /)(
)1(
?
?? ??
gr
r
hL
az
??
?
??? )1(
?后轴的制动效率计算
Lh
LaE
gr
r /)1(
/
?? ???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制动效率与附着系数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六、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防止后轴抱死侧滑 β曲线应在I曲线的下方
防止前轴抱死失去
转向能力
β曲线应
靠近 I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利用附着系数与
制动强度曲线
防止后轮抱死 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在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之上
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
尽可能的靠近对角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8.0 ~2.0??
ECE R13制动法规
?ECE制动法规
)2.0(85.01.0 ??? ?z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ECE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变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特性
固定比值的前后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β曲线
I曲线
制动效率低
前轮可能抱死
丧失转向能力
后轮可能抱死
产生侧滑
制动力调节装置
载荷比例阀 比例阀
危险工况
变比值的前后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限压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比例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感载比例阀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感载射线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具有不同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减速度传感
比例阀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感载比例阀演示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演示 1 ABS演示 2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的作用
缩短制动距离
改善制动过程的方向稳定性
保持制动过程的操纵稳定性
减轻驾驶员的紧张程度
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ABS
提高操纵稳定性
防止侧滑
ASR/TCS
防滑控制系统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TC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典型的 ABS系统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bZXb FF ??
?
? TrF
dt
dI
Xb ??
bZXb FF ??
ABS的控制原理
r
FZFXb
ua m
Tμω
ABS单轮模型
建立微分方程
tTT 0??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mgFZ ?
1
1
))(1(
0
?
?
?
?
?
?
?
??
?
??
?
??
?
ss
s
s
ss
s
s
p
p
sp
s
p
p
p
b ??
?
?
?
基本的假设
?车轮的抱死过程很快,忽略其车速的降低
?车轮的载荷不变
?附着力滑移曲线可以简化成两条直线
?制动力矩是时间的函数
tTT 0??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
稳定区域
不稳定区域
0<=s<=sp
sp<s<=1
增压控制
减压控制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防抱死控制基本控制策略
ABS控制策略
逻辑门限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最优控制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策略
ABS逻辑门限值控制 选用的参数?
控制的参数
即将抱死,减压
抱死现象消失,增压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车轮运动状态
的重要参数
角速度
角减(加)速度
滑移率
ABS逻辑门限值控制 滑移率在峰值附着系数附近波动 获得较大的纵向 和横向力
单独使用时,不能适应
各种变化的路况
单独使用时,不能充分
的利用附着条件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角速度
角减(加)速度
滑移率
参考速度
轮速传感器
计算
ECU根据
控制策略计算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过程
车轮制动
趋于抱死
部分制动液流出
减小制动压力
车轮抱死
趋势消除增大制动压力
制动开始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逻辑门限值的控制过程
车轮速度
车轮的减速度 汽车的减速度
参考车速 滑移率 s
s大于门限值车轮的角减速度 低于门限值 -a
制动压力保持
制动压力减小
车轮的角减
速度减小到 -a
车轮因惯性加速
越过 +a越过 +Ak
Y
N
制动压力增加
Y
N
车轮角加速
回到 +Ak
车轮角加速
回到 +a 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增加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ABS工作过程
制动防抱过程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第六节 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EBA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汽车性能试验
动力性试验
燃油经济性试验
制动性试验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动力性试验
试验场地的基本要求
试验仪器的基本要求
速度计等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动力性试验
加速性能
最高车速
滑行性能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燃油经济性试验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车速仪
汽车操纵稳
定性测试仪
转向盘转
角测量仪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燃油经济性试验
试验场地的基本要求
试验仪器的基本要求
车速传感器
流量计等
第七节 汽车性能试验介绍
汽车的制动性 路上试验评定
制动距离
高温制动
冷制动
制动减速度
制动时间
方向稳定性
拐弯或变
更车道
第七节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试验仪器
第五轮仪
减速度计
压力传感器
起始车速
制动距离
制动时间
横向偏移
非接触的速度
传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