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痢疾 【传播的昆虫种类】苍蝇 【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有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四)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条件适合痢菌生长繁殖,在20~30℃左右痢菌在主食及肉类食品中4小时可增殖100~800倍,12小时超过50,000倍,在瓜果蔬菜中8~24小时可增殖20~800倍。二是苍蝇多,传播媒介多。三是天热易感者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四是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消化液被稀释,抵御痢菌能力下降。部队因流动性大,卫生条件及设]施差时易致流行。 【与媒介相关的诊断技术】 细菌性痢疾俗称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此病往往起病较急,最初是发热、体温可高达38摄氏度以上,全身不适、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泻,腹泻的次数一日几次至几十次不等,里急后重,严重者大便中有脓血。大便培养发现其中有大量的痢疾杆菌。 【如何有效控制生物媒介】 1、做好痢疾病人的粪便、呕吐物的消毒处理,管理好水源,防止致病菌污染水源、土壤及农作物;病人使用过的厕所、餐具也应消毒; 2、不喝生水,不生吃水产品,蔬菜要洗净,炒熟再吃,水果应洗净削皮后食用; 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吃被苍蝇、蟑螂叮咬过或爬行过的食物,积极做好灭苍蝇、灭蟑螂工作;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吃少许大蒜和醋也可辅助治疗和预防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