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含义 (一)对会计定义的理解   会计与社会生产经营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计量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及劳动耗费,通过价值量的变化来描述经济过程,评价经济上的得失,并且发展成为一种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以价值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理活动。可以看出:   1、会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最本质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标准;   3、会计工作的对象是企业等的经济活动;   4、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加工和利用经济信息,并对会计对象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亦即核算和监督);   5、会计要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核算和监督;   6、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   会计是指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古代会计阶段。会计多数以实物、少量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尚未完全固定为货币;需要会计的单位以官厅会计为主;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会计方法主要是单式记帐法,核算方法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大多数的会计单位开始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从生产职能分离出来,需要会计的单位逐渐以企业会计为主,会计核算方法大多数采用复式记账,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   第三阶段——现代会计阶段。会计成为一门应用性科学,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会计标准和会计规范逐渐形成及完善,并向国际化发展,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为世人瞩目,注册会计师发挥了较大作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职能是指人、事务、是指人、事务、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人们对于会计职能的认识很多,如预测、计划、核算、反馈、协调、监督等。但是,会计要对每一以货币反映的经济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要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其内在的功能就是提供核算资料和监督经济活动,即会计具有核算与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二)算是通过价值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是: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经济活动具有复杂性,人们只有通过按一定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后生成,并以价值量表现的会计数据,才能掌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因此,会计核算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应:   (1)以货币量度为主:会计主要采用,其他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2)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作为辅助量度:   实物量度:销售、采购、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劳动量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会计在计量属性方面的特征。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指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   连续性,指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而不能有任何中断;   系统性,指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资料能够成为一个系统的、有序的整体,揭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这是会计与其他管理活动,如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事后核算: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对一定期间经济活动的价值总结;   事中核算:会计利用价值数据、指标等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事前预测:会计利用以往的价值数据和相关变化因素对未来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预计。   这会计本身特性的体现,也是完整的、系统的管理赋予会计的重任。         (三)督是通过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与会计的核算职能相辅相成。   会计监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以价值指标为核心才能发挥货币反映的综合性和完整性,会计监督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监督,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会计监督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事中、事前的全过程监督。   事后监督: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核算资料进行的审查、分析。   事中监督:依据经济活动发生时的资料来纠正偏差及失误,发挥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   事前监督:审查未来经济活动是否合乎规定和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合法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等;   合理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         (四)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这一职能的派生。与其他的经济管理活动相比,这种反映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的监督职能寓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之中,是在反映过程中的监督。只有搞好会计监督职能,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的要求进行,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会计目标 (一)标是指会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目标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工作,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经济效益也就是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   (二)会计核算的目标   在终极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研究会计核算的目标。在国外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一般被定位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被一般解释为:   1、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2、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3、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亦即客观经济活动,。         任何一个企业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在会计上,将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称为资产。   企业资产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他们对企业拥有不同的要求权:   对企业投资时,着眼于取得利息收入,仅要求企业按期偿还本金,并按照规定的利息率偿还利息,不要求控制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的投资人在会计上称为债权人。债权人通常以借款、应付款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在会计上将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需要企业以债权人能够接受的资产或劳务偿还的、是企业承担的偿债义务的债权人关系称为负债。   对企业投资后,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按投资比例获取一定的报酬的投资人在会计上称为所有者。所有者通常以投入货币、设备、材料等资产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在会计上将不要求偿还,企业可在存续期间内长期使用、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按投资比例承担风险、分享剩余利润及资产且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所有者的投资关系称为所有者权益(或者业主权益)。   所有者和债权人投资的显著特点是各种形式的投资关系均能够用货币表现。   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物质资源进行分析的结果。我们对企业的物质资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若从表现形态分析,为资产;若从取得来源分析,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企业通过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投资获得各种形式的资产进行经济活动,为社会需求提供商品或劳务,获得一定量的经济利益流入。会计上将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利益流入称为收入,如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提供劳务取得营业收入等。企业取得一定数量收入的同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会计上将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利益流出或耗费称为费用,如生产、销售商品发生生产、销售人员的工资,设备、房屋损耗,材料耗费等。不论是资金流入,还是资金流出,都能够用货币计量。   会计上将收入减去费用存在余额称为利润;反之,称为亏损。在出现利润时,所有者要求分享利润中的一部分,即利润分配;在出现亏损时,所有者承担亏损造成的损失,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弥补,以保证经济活动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即亏损弥补。利润及利润分配、亏损及亏损弥补也能够以货币表现。   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的结果,即从经济利益流入方面的收入,从经济利益流出方面的费用,作为二者比较结果的利润或亏损。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个会计要素。   (一)资产与权益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可以具有实物形态,如房屋等,也可以不具备实物形态,如以债权形态出现的各种应收款项,以特殊权利形态出现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1)动资产。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一般)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或者是超过一年变现、耗用的资产,通常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 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指可供企业长期使用、无实物形态而有较高价值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         资产的特征表现为:   (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或所控制的,即拥有产权(所有权)或有支配使用权;   (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4)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2、负债。负债是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负债的特征表现为:   (1)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潜在的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   (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一定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   (1)投入资本: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即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2)盈余: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本增值额。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为:   (1)所有者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所有者权益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金额的确认、计量需依赖于资产和负债金额的确认、计量。         4、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相同点:都是企业可利用物质资源的取得来源。   不同点:负债反映的是企业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形成企业的债务资本,是需要偿还的;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产权关系,形成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         5、=负债+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个企业的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债权人和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资本供给企业使用,对于企业运用这些资本所获得的各项资产相应地享有一种索取权,即为“相应的权益”;同时,资本投入企业之后以某种资产的形态存在。资产与权益相互依存,在数量上任何一个企业的所有资产与所有权益的总额必定相等。   上述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值得注意的是,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具体项目并无一一对应的直接关系,而是在整体上与企业资产保持数量上的关系。         (二)收入、费用与利润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费用与收入是相关联的两个概念,企业取得收入要通过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得到,而支付费用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收入。利润是收入与相应费用相比较,收入大于费用的结果,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利润=收入-费用。   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收入的特征为:   (1)收入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2)收入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即日常活动能形成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3)收入的形成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2、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费用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其本质是资产的转化形式。包括原材料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费用的特征为:   (1)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其确认应与收入的确认配比,配比的方式有因果配比和期间配比两种方式;   (2)费用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或者说是企业收入的一种扣除。         3、利润。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就是利润(亏损)。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现金或者应收账款的形式,从客户获得的收入,导致资产增加和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为了获得收入就需要支付费用,一旦资产投入使用,资产形态就转变为费用形态,因此费用可视为瞬间的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了资产的减少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利润可以理解为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额,亦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三)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会计的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企业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有多少权益就有多少资产,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权益保持数额相等的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用会计恒等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只有四种情况对会计平衡公式发生影响,但会计等式不会被破坏,如下:   1、物质资源流入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增加,即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会计等式保持平衡。   2、物质资源流出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等额减少,即资产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同时等额减少,会计等式保持平衡。   3、物质资源的表现形态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左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资产类项目一个增加,一个减少,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   4、物质资源的取得途径在企业内部相互转化。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的右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所有者权益类内部项目之间或者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会计等式双方的数额总是相等的,这是复式记帐的基础,是检验会计数据记录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是企业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重要理论依据,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揭示的最重要表示方式。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前提指在推理上可以另一个判断来的判断;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国内外会计界多数人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二)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即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会计的各种要素,都是同特定的经济实体即会计主体相联系的,一切核算工作都是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立场上进行的。组织核算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核算的问题,会计核算的对象仅是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要将该主体所有者的财务活动、其他经济实体、内部职工的财务活动与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严格区分开。   应该注意,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一个概念。法人一般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都是法人,会计主体可能是法人主体之下细分的分支机构,也可能是企业集团众多法人主体的集合。   会计主体是从空间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的有效界定,是会计主体作为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明确会计主体,有利于正确地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拥有的财产及承担的债务,计算其经营收益或可能遭受的损失,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三)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前提是从会计主体前提引申出来的。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核算的主体,其次还必须明确时间范围,核算主体是持续不断地经营的。   只有不会破产清算,企业拥有的资产才能在正常的经营过程耗用、出售、转换等,持续经营前提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收益,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才能够以历史成本作为企业资产的计价基础,才能够认为资产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的价值才能够按照使用年限的长短以折旧的方式分期转为费用。   持续经营是从时间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的有效界定。         (四)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指会计为了确定损益和编制财务报表,定期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必须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会计期间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分为年、季、月,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会计期间与实际的经济活动周期可能不一致,有的经济活动可以持续在多个会计期间,但是,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需要在一个期间结束之后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可能等待全部经营过程完结之后再考察企业经营成果。会计分期是由持续经营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决定的。   会计期间划分的长短影响损益的确定,会计期间划分得越短,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质量就越不可靠;但是,会计期间划分太长了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使用会计信息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应该恰当地划分会计期间。         (五)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指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货币是会计计量的统一尺度。企业经济活动中凡是能够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就可以进行会计反映,凡是不能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则不必进行会计反映。   货币计量实际上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货币估价,货币估价的习惯做法是以历史成本计价。货币计量前提包括币值稳定前提。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条件下,对财产物资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价是目前通行的一种选择。我国的会计核算规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在有多种货币存在的条件下,要将有关外币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以此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总体说来,会计主要以货币(我国是人民币)为计量单位,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在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原则是指说话和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具体操作行为的规范,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同时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工作。会计准则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会计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会计原则与一个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2001年颁布并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13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提出的,包括真实性、有用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等原则。   1、真实性原则。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2、有用性原则。指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有用,必须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4、一致性原则。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即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一致性。   5、及时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   6、清晰性原则。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利用。   (二)计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为了确认、计量要求方面的原则是为了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能够协调进行而设置的,包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财产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配比等原则。   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只与本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作为收益性支出;   如果支出的经济收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该原则对于正确地确定某一会计期间的损益有重要的意义。   2、财产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即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一般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不仅是一切资产取得据以入账的基础,而且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此原则在正常情况下,同样适用于负债、所有者权益。   3、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费用或收入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地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地计算损益。   4、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当确定某一个会计期间已实现收入之后,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以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三)原则是指企修订性原则是指企业组织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要贯穿于会计核算的所有方面,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指在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核算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以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   2、重要性原则。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进而决定核算的工作量。重要性原则需要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确定的标准通常有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的决策有影响,说明该信息具有重要性,会计上应单独披露;量的方面,如果某一交易或事项的数量占该类数量的一定比例,就具有重要性。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依据的法律形式。会计核算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是其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会计准则的这13项基本准则是对于会计核算的原则性规定,操作性不强。除此之外,针对具体会计业务、会计要素制定了具体会计准则。 第四节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 一、会计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确认   企业日常发生着大量的经济业务,包容了大量的经济信息。将经济信息按照会计的规则与方法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有关使用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首先,大量经济业务只有输入会计核算系统才能进行加工,但是只有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确认之后,才允许其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其次,已经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要作为有用的信息输出,输出的信息又必须再一次经过确认才能够保证其有效性;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在会计核算系统正式接收、记录经济业务的有关数据之前,应根据会计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数据质量进行必要的确认,排除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经济数据。经过确认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数据,通过会计特有的方法进行分类、加工、记录、整理,最后汇总编制成财务报表,为管理者提供会计资料。为保证会计提供信息的使用价值,在会计核算系统正式输出信息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确认,归并一些不太重要的经济数据,突出重要的数据;同时对经过确认进入会计处理系统的会计数据,还需要再进行一次确认,以保证输出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综上所述,会计确认可分为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初次确认从审核及填制伴随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开始,依据会计目标或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进行筛选,将筛选后有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账簿。初次确认的标准主要是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用货币计量。   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处理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的确认。再次确认将经过初次确认得到的账簿资料依据管理者的需要,继续进行加工、浓缩、提炼,或加以扩充、重新归类、组合;再次确认还包括对已确认过的经济数据在日后由于变动影响的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初次确认决定着经济信息能否转换成会计信息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再次确认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的提炼。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   (二)量是会计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第二个步骤,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计量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1、会计计量尺度:只能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会计计量属性:亦即是历史成本、公允价格,还是现行成本、未来成本。   我国现阶段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亦即过去发生的成本。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之间的关系是:将经济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量化为会计信息,才能够确认,不能够进行会计计量的信息自然不能进行确认。   (三)录是对会会计记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记录的手段。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结果通过会计记录反映,同时包容在会计记录中。确认和计量融合在会计记录的各种具体方法之中。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会计记录包括下列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凭证;(4)设置与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 二、会计记账 在单位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同时,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并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种需要确定成本构成的业务,要进行成本计算,对凭证、账簿的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在上述工作均已完成后,依据确认的各种数据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即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使每项经济业务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间产生一种平衡关系;可以了解和掌握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为会计记录提供了完整、真实的原始资料,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原始凭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核并认为是正确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的依据。   (四)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并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登记账簿要以记账凭证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并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一种会计计量活动,解决会计核算对象的货币计价问题,即对应计入一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正确地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计价,可以考核经济活动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为在经营管理中正确计算盈亏提供数据资料。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财产、资金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不符时,应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与实存数保持一致,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明确责任;发现积压或残损物资以及往来账款中的呆账、坏账时,要积极清理和加强财产管理。财产清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正确。   (七)编制财务报表   编制财务报表,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即在日常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方面: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此,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大量的经济业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工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再根据账簿记录编制出财务报表,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核算工作即告结束,然后按照上述程序进入新的会计期间,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企业停业清算。   会计记录的上述七种方法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条件,构成了互相联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又各据特色的方法体系。在上述七种方法中,主要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三项活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构成了我们一般称谓的会计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