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
第十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
(二)基因突变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
第一节 基因突变概说
? 基因突变 ( gene mutation):是指一个基因内部可
以遗传的结构改变,是基因分子内部在某种条件作
用下所发生的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结构
蛋白或酶的改变,从而影响有机体的大小、品质、
颜色、结构和生长率等性状的改变。
? 基因突变一般在染色体结构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又
称 点突变 ( point mutation)。实际上点突变与染色
体畸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
此。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 根据诱发的原因,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 1.自发突变 ( spontaneous mutation),所谓的自
发突变,是指在没有人工特设的诱发条件下,由于
外界环境的自然作用或生物体内生理或生化变化而
诱发的突变。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所谓的自发
突变并不是没原因的突变,而是指人工特设诱变因
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的突变。
? 2.诱发诱变,这是指由人工特设诱发因素而引起的
突变。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
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
? 1,形态突变 ( morphological mutation),是泛指
能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
? 例:普通绵羊的四肢有一定的长度,但安康羊
( Ancon sheep)的四肢很短,这类突变可在外观上
看到,称为可见突变( visible mutations)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5
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
? 2,致死突变 ( lethal mutation):是指能造成个体
死亡的突变,致死突变型又可分为全致死突变型
(90%以上死亡),亚致死突变( 50%~90%%
死亡);半致死突变( 10%~50%死亡)和弱致死
突变( 10%以下死亡)。
显性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 。
隐性致死:纯合态才有致死 镰刀形贫血症,
植物白化基因等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6
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
? 3,条件致死突变 ( 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指在一定
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而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存活的突变。
? 例如:
? 噬菌体 T4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 25℃ 时能在 E.coli宿主中正
常生长,形成噬菌斑,但在 42℃ 时就不能这样。
? 4,生化突变 ( biochemical mutation):指没有形态效应,
但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
例:链孢霉的氨基酸突变型+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7
二、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 基因突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特征:
? (一 )、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 (二 )、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
? (三 )、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 (四 )、突变的平行性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8
突变频率,
? 突变频率是指生物体在每一世代中(单细胞
生物以每一细胞)发生突变的频率,也就是
一定时间内突变可能发生的次数。突变频率
一般是很低的,不同的生物,不同的基因其
突变率相差较大。如果在人工诱变条件下,
突变频率可以大大提高,有时可达几千倍。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9
突变发生的时期和部位,
? 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
的任何时期,在体细胞或性细胞中都可发生,
但性细胞发生的频率要比体细胞高些。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0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1
突变的多方向性:
? 基因的突变可以向多个方向进行,一个基因
A可以突变为 a1,a2,a3……an 等而构成所
谓的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这些复
等位基因可以从野生型基因突变产生,也可
以从其它任何一个突变基因突变产生。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2
突变的重演性:
? 指同种生物的同一基因突变为相同的表型,
可以在不同个体间重复出现。例如果蝇的白
眼突变就曾发生过几次。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3
突变的可逆性:
? 即可发生回复突变,显性基因A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a,而
隐性基因a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A,前者称为正向突变
( forward mutation)。后者称为反问突变或回复突变
( back mutation)。正向突变和反向突变的发生频率是不一
样的。在多数情况下,正向突变率总是高于反向突变率。这
是因为一个野生型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点都可能发生改变而导
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基因内部却只有那个被改变了的结构
恢复原状,才可发生回复突变。
?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失而引起的突变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4
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
? 多数事例表明,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这是因为生物经长期
的自然选择,产生了与外界环境相同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
一旦因突变而改变便可能干扰内部的生理生化过程,所以大
部分突变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 少数的突变能促进和加强某些生命活力,所以是有利的突变。
例如作物抗病性,微生物的抗药性等,这些突变为生物进化
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 抗药性突变与药物: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突变与药物的存在与
否没有关系。药物的存在只是起筛选作用。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5
第二节 突 变 的 检 出 和 应 用
一, 果蝇性连锁突变的检出
二, 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的检出
三,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的检出
四, 人的突变的检出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6
一、果蝇性连锁突变的检出
( 1) 鉴别果蝇 X染色体上基因的隐性突变
① ClB方法
ClB品系 ( 一条 X染色体上为 ClB,另一条正常 )
C:在 X染色体上有一个大的倒位 ( inversion), 代
表 Crossove suppressor,使它不能和另一同源染色
体之间发生交换 。
L:是一个 lethal recessive X-Linked gene
B,Bar eye 显性棒眼基因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7
一、果蝇性连锁突变的检出
ClB方法是让经过不同处理后受检的雄果蝇和
ClB雌果蝇交配, F1 2♀♀, 1 ♂, 其中的半
数雌蝇带 ClB染色体, 它的另一条 X染色体则
来自父本, 可能带有隐性突变基因而不表现 。
新的隐性致死基因 ( l’) 一般也不会是 l的等位
基因, 故这些雌蝇仍可存活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8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9
一、果蝇性连锁突变的检出
( 1) 鉴别果蝇 X染色体上基因的隐性突变
② Muller-5技术:检出果蝇 X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特别是致
死突变, 这与 ClB原理一样 。
Muller-5品系的 X染色体上:
B( Bar 棒眼 )
Wa( apricot 杏色眼 )
Sc(Scute,小盾片少刚毛 )
倒位:可抑制 Mullers的 X染色体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0
一、果蝇性连锁突变的检出
? 实验时,把野外采集的,或经诱变处理的雄
蝇,与 Muller-5雌蝇交配,得到子一代后,做
单对交配,看子二代的分离情况。如有致死
突变,F2中没有野生型雄蝇,如有隐性的可
见突变,则除 Muller-5雄蝇外,出现具有可见
突变的雄蝇。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1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2
( 2) 果蝇常染色体上突变的检出
果蝇常染色体上的致死突变也可以被检出, 但要经过三代 。
例如:要检出果蝇第二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
可利用 平衡致死系统
一条第二染色体上 显性基因 Cy( curly,翻翅 )
纯合致死, 还有一个大倒位
另一条第二染色体上 显性基因 S( star,星状眼 )
纯合致死
Cy + × Cy +
+ S + S
Cy +
+ S 该平衡致死系统, 同时又是倒位杂合体 。
检出过程如下: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3
P133- 1图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4
在子三代时:
( 1) 如最初第 2染色体上不带致死基因, 则有 1/3
左右的野生型
( 2) 如最初第 2染色体含有致死基因, 则只有翻翅
果蝇
? ( 3)如最初第 2染色体上会有隐性可见突变,则
除翻翅果蝇外,还有 1/3左右的突变型。
? ( 4)如最初第 2染色体上含有半致死突变,则野
生型很少。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5
二、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的检出
1,菌丝过滤法 ( 可将野生型与突变型分离 )
链孢霉不受青霉素的影响, 但是可以用菌丝过
滤法把野生型和突变型分离 。 野生型的孢子能
在基本培养基中萌发并长成菌丝, 而缺陷型则
一般不萌发或不能长成菌丝 。 这些萌发的分生
孢子就可以用棉花过滤去掉, 未萌发的分生孢
子继续留在液体培养基中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6
二、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的检出
? 2、营养缺陷型突变的检出与鉴定
? 1945年,美国遗传学家 Beadle和生物化学家
Tatium研究出检测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的方法。
? 基本根据:野生型菌株能合成一系列化合物 --基本
培养基上生长;缺陷型菌株 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
长 ;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 ;能在基本培养基+它所
不能合成的物质- -生长。(图)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7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8
二、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的检出
这样依次分析下去, 就可知道是哪种 AA或哪种
维生素不能合成 。 为了进一步确定发生的变异
是由那一个基因控制的, 还要将经过上述方法
检出的突变型, 跟不同交配型的野生型交配 。
看产生的子囊孢子的发育, 表现出来什么样的
分离现象, 如果表现为 1,1的分离, 即 4个是
野生型, 4个是突变型, 那就表明是一个基因
突变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9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0
三,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的检出
1,影印接种法 ( 影印培养法 Replica-plating
technique)
E.coli 诱变剂 E.coli稀释 → 完全培养基 Master
plate ( 主平皿 ) → 基本培养基上 ( Replica plate)
? 对照 Master plate 和 Replica plate 相应位置所长菌落情况,
在 Replica plate上相应位置不长,而在 Master plate 相应
位置所长的菌落即为营养缺陷突变。(图)
? 在复制平板上(基本培养平板上)添加适当的物质,便能鉴
别特定类型的营养缺陷型。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1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2
三,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的检出
2,青霉素法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细菌, 当把经诱变处理的大肠杆菌 ( 含突变
型和野生型 )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时 。
野生型 E.coli→ 可生长繁殖, 蛋白质等物质进行合成, 但由
于青霉素作用, 细胞壁不再增大, 导致细胞破裂而死亡 。
营养缺陷型 E.coli→ 不能生长, 而避免了青霉素的致死作用,
得以保存 ( 处于休止状态 ) 将青霉素除去, 补加其他营养,
如氨基酸等, 如果有菌落生长, 就说明这些菌落是氨基酸缺
陷型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3
四、人的突变的检出
1,家系分析 ( pedigree analysis) 和出生调查
常染色体隐性突变难以检出 。
很可能是由于两个杂合个体的婚配, 而不是由于隐
性突变 。 显性突变的起源比较容易检出 。
在人类方面, 突变率的估计方法之一是根据家系中
有显性性状的患儿的出现 。 在这些家系中, 祖先各
代是没有这些性状的;如双亲一方也有同一遗传病,
则这名患儿应除去不计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4
四、人的突变的检出
例如:软骨发育不全 ( achondroplasia) 由常染色体
显性基因引起, 患者四肢粗短 。 MΦrch (1941)调
查, 在 94075活产儿中, 发现 10例为本病患者, 其
中 2例的一方亲本也是本病患者, 所以应该除去不
计, 其余 8例的双亲正常, 可以认为是新突变的结
果 。 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 ( 10- 2) / 2( 94072
- 2) = 4.2× 10-5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5
四、人的突变的检出
? 下面是一个上眼睑下垂的家系,先证者的父母表
型正常,说明是新产生的突变。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6
四、人的突变的检出
2,目前用的较多的检出人类突变的另一方法, 是筛选各种
蛋白质或酶的微小变异:
例如:镰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基因型 Hbs Hbs 血红蛋白 ( S)
( ?S?S)
正常为 HbA HbA 血红蛋白 ( A) ( ?A?A)
杂合体 Hbs HbA 具两种血红蛋白的 A和 S(?A?S)
A与 S两种血红蛋白电泳的迁移率不同, 通过电泳可以分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7
四、人的突变的检出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8
四、人的突变的检出
现已知 Hbs是 β 6Glu→val
该方法的局限是并不是所有氨基酸的代换都
能引起蛋白质分子电荷的变化, 因此, 不
是所有氨基酸的改变都能用电泳检出 。
分子水平,RFLP, AFLP 等, 基因组序列分
析等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9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
一, 物理因素诱变
(一 )电离辐射诱变
(二 )非电离辐射诱变
二, 化学因素诱变
三, 诱发突变的应用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0
(一 )电离辐射诱变
? 1,种类:
? 粒子辐射,α射线,β射线 (32P,35S)、中子 (60钴,137铯 );
? 电磁波辐射,X射线,γ射线。
? 2,方法:
? 外照射:中子,X射线,γ射线;
? 内照射,α射线,β射线。
? 3,原理:基因的化学物质 (DNA)发生电离作用。
? 原发电离与次级电离。
? 碱基对、碱基结构破坏、改变 ?基因突变 ;
? 磷酸二酯键断裂、染色体断裂重接 ?染色体结构变异 。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1
(一 )电离辐射诱变
4,电离辐射诱变的作用规律
? 辐射剂量的表示方法:
? X射线,γ射线:伦琴 (R);
? 中子:积分流量 (n/cm2);
? β射线,微居里 (μcu/g)。
? 突变率与辐射剂量:
? 突变率与辐射总剂量成正比;
? 突变率与剂量率 (辐射强度的影响 )无关。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2
(二 )非电离辐射诱变
? 主要是紫外线 (380-15nm):
?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
? 激发作用
? 穿透能力与处理方法
? 最有效波长 260nm(嘌呤、嘧啶的共轭环 )
? 间接诱变作用
? 物理诱变的非专性:对 DNA分子及其核苷酸
残基无选择性,所以没有专化性和特异性。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3
二、化学因素诱变
1,诱变剂及其种类与作用机制:
? 烷化剂:使碱基烷基化、改变碱基形成氢键的能
力,从而改变碱基配对关系;
? 碱基类似物:在复制过程中取代碱基渗入 DNA分
子,但形成氢键的类型不同,改变碱基配对关系;
? 抗生素:阻碍碱基合成或破坏 DNA分子结构。
2,作用特点:
? 具有一定的碱基特异性。
2010-5-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4
三、诱发突变的应用
1,提高基因突变率;
2,获得更丰富的突变类型;
3,改良生物的个别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