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子学
第七章 电刺激
生物(医学)电子学 2
概念
对生物体兴奋组织施加电刺激,用于获取有关信息
和进行治疗。
电刺激的用途
获取有关兴奋、传导和反应的规律
控制和替代生物机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判断是否存在病理变化(脑、脊髓等疾病的诊断等)
举例
心脏起博器是最成功的电刺激应用。
为心脏提供合适间隔的电刺激,代替心脏传导障碍
造成的兴奋中断。
生物(医学)电子学 3
7-1 电刺激产生兴奋的条件
兴奋的存在性
兴奋是人体和许多其它生物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例:青蛙,经电刺激,有收缩现象
兴奋的原因
刺激导致产生动作电位,并引起其它机械或生物活
动。
三个阈值
刺激强度
刺激的持续时间(间期)
刺激持续时间对时间的变化率。(三者相互影响)
生物(医学)电子学 4
三个阈值的关系
阈值低,则兴奋高
强度与间期的关系(见图)
刺激强度变化率
图的说明
图上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阈刺激,表示在刺激间期
一定时,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须的最低刺激强度;
或者表示在刺激强度一定时,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须
的刺激电流持续时间;
刺激时间长,则所须的强度小;
但刺激时间无论怎么长,都必须有一个最低的基本
强度阈值,称为基强度。
生物(医学)电子学 5
关于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强度渐增的刺激,不引起兴奋
直流刺激,只在通、断电时引起兴奋
变化率太小,导致适应。
关于刺激的频率
由于存在一个不应期,因此频率不能过高
不应期是指单次刺激产生兴奋
之后,在 不应期 内,无论怎样刺
激都不会再次兴奋
哺乳动物的不应期约为 1ms,
即刺激频率 <1000Hz
通常采用 10Hz的频率。
生物(医学)电子学 6
刺激电路举例
生物(医学)电子学 7
7-2 临床电刺激
临床电刺激的应用现状
已经广泛使用的
心脏起博器
除颤装置
实用化研究阶段
控制麻痹装置
人工呼吸器
控制排尿
刺激颈动窦神经治疗高血压
慢性疼痛的消除
脊柱侧弯的校正
生物(医学)电子学 8
基础研究阶段
治疗肠梗阻
固有收缩或痉挛性麻痹肌肉的抑制
促进骨胳的生长和愈合
刺激大脑皮层补偿视觉
刺激耳蜗补偿听觉
目前只是一种设想
增加肾血流量
增加肝血流量
生物(医学)电子学 9
电脉冲毫针刺激
是一种临床应用的电刺激方法,用于配合麻痹肢体运动进
行功能恢复;
在中医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用电脉冲通过毫针
刺激人体的有关穴位,实现治疗;
电刺激的频率范围从几 Hz到几百 Hz。
波形为正负幅度相等的脉冲,脉宽 50us— 500us;
>500us时,心脏有不良反应,<50us时,不能起到治疗作

其它临床应用
密波(高频)止痛;
上疏波(低频)促使肌肉产生有节奏的收缩;
可采用疏密波,断续波等进行治疗,以避免组织产生适应
性。
生物(医学)电子学 10
疏密波的产生
生物(医学)电子学 11
断续波的产生
生物(医学)电子学 12
电刺激仪的原理框图
生物(医学)电子学 13
随机码发生器
生物(医学)电子学 14
7-3 心脏起博器
概述
问题
在正常状态下,有心脏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导的心房,再
传导到心室引起心脏的搏动
历史
1932年,第一台心脏电刺激起搏器
1952年,利用皮肤电极对心脏刺激,使已经停跳的心脏复

目前,每年植入的起搏器 150000个。
生物(医学)电子学 15
心脏起搏器要解决的问题 /涉及的学科
能源
电极
刺激电极附近的电场
功耗
金属电极周围的反应
心脏细胞对刺激的反应
物理、化学、电生理、电子技术
生物(医学)电子学 16
起搏器的类型
固定频率型
刺激强度和频率是固定的;
刺激脉冲与心脏节律无关;
无感知功能
缺点,
只适用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永久性窦性缓
自身节律与起搏节律之间可能发生干扰,形成竞争节律,导
致心律紊乱
优点,
性能稳定
体积小
功耗低
生物(医学)电子学 17
P波同步型
在心房安装一感知电极,感知 P波后,向心室发出延迟
120ms的刺激脉冲;
在心室安置起搏电极,在其刺激下,心室率随心房率改变
生物(医学)电子学 18
心室同步型
自动控制调整刺激脉冲的发放,避免竞争
具有感知 QRS波的双重功能
当自身心搏 QUR波出现时,起搏器随即取消一个刺激脉冲
若无 QRS波,则发放刺激脉冲
生物(医学)电子学 19
房室顺序型和全自动型
房室顺序型 感知电极置于心室,起搏电极置于心房
当无自身心搏时,心房先起搏,延迟一段,再起搏心室
当有自身心搏时,则抑制刺激脉冲。
全自动型 又称为双腔起搏器
根据心脏的工作情况,自动选择发放刺激脉冲的方式
其性能接近人体心脏的生理需求
其核心为,两个相关脉冲发生器先后按一定的顺序发放起
搏脉冲,房室因刺激而同步收缩,
生物(医学)电子学 20
心脏起搏器的技术指标
基本参数
起搏频率, 72次 /分,+-4次 /分
刺激脉冲的宽度( ms)、幅度 (V),5V,0.5ms
(脉宽)
灵敏度,起搏器对 QRS波或 P波的感质灵敏度是
能够探测到的心脏电极特征电位的最小值。一般
灵敏度选择,
1.5mV— 2.5mV(对于 QRS波)
0.8mV— 1.0mV(对于 P波)
反抝期,对外界信号不敏感的时间,相当于心脏
的不应期(称为反抝期)。为避免误触发,采用
300ms+-50ms的反抝期。
生物(医学)电子学 21
干扰转换频率
在干扰严重时,将起搏器转换为固定频率式,保证心脏起
搏器不间断。
逸搏间期
感知自身心搏到随后出现起搏脉冲的时间间隔,称为逸搏
间期。一般选择逸搏间期 >起搏间期的 10~15%。
能量补偿
在电压下降时,增加脉宽,以补偿输出能量。
关键技术
材料问题,
电池寿命问题,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缩小体积,
控制技术。
7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至今已能生
产锂电池作能源、钛钢全密封、厚膜电路按需型植入式心
脏起搏器。
生物(医学)电子学 22
心脏起搏器的原理电路
生物(医学)电子学 23
心脏起搏器电路的原理说明
组成,
感知放大器,用于感知 R波,并放大
功能控制,由单稳态电路提供反抝期
脉冲发生器,用作受控振荡器
保护电路
电路中,
A1,感知放大器,由心室拾取 R波,整形放大,输出
方波。
二进制计数器:从 511?0,Q1‘产生一个正变化,使
D2的输出 Q2=1,再下一个计数,使 Q1上升,使 Q2复
位。若 A1未探测到信号,则 A2发放一个刺激脉冲。
生物(医学)电子学 24
注意事项
安装上一个质量可靠的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立即转危为安,心跳可
按起搏器设置的脉冲频率不差分毫的进行跳动,生活即可和正常人
一般。但尽管如此,仍不能放松警惕。
1.因起搏器是一个高精密度的仪器,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在高
压线下、强的电磁场内、发动机上都会对起搏器发生大的影响,使
其频率发放不正常而影响起搏功能,因此不要在以上场合下工作或
生活。
2.起搏器不能与硬物碰撞,否则会损坏起搏器而失去正常功能,
造成险情出现。如有一病人,装起搏器后在上班路上不小心跌倒,
正好起搏器碰在石头上,病人立即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经立即更换
起搏器后,方转危为安。
3.起搏器的电池都有一定的寿命,当电池将要耗尽时,要立即
更换起搏器,否则会因起搏器失去功能而出现危险。
4.安装起搏器后前三天要卧床,7天内不要剧烈活动,以防导
管电极未被包埋牢固而发生脱位,需要再次手术。
5.术后及术中要注意避免切口污染,术后最好应用抗生素 3- 5
日以预防感染。
6.术后应定期来院复查心电图,观察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生物(医学)电子学 25
7-4 除颤
概念
如果心脏产生不正常的多处兴奋的信号,而使得各
自的传播相互干扰,不能形成同步收缩,称为纤维
性颤动。
心房颤动,心室仍可正常工作
心室颤动,十分危险,可能几分钟内死亡
消除颤动,称为除颤
如何除颤
对心脏进行瞬时的强电刺激,使杂乱无章的兴奋相位一致,
恢复心脏正常兴奋节律。
生物(医学)电子学 26
除颤的 4种方法
交流除颤,对心脏有害,目前已经不再使用
电容放电除颤
方波除颤
用途:对于抢救濒于死亡的室颤心脏病人具有重要
的意义。
End of This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