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B  7.B  8.A  9.A  10.D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C 18.B 19.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C 4.ABCD 5.ABCD 6.ABD 7.ABD 8.ABD 9.AD 10.AC 11.ABD 12.CD 13.ABD 14.ABCD 15.AC 16.BC 17.ABCD 18.ACD 19.BC 20.ABD 21.ACD 22.AC 23.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 1.答: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帐款函证样本量的大小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1)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如果应收帐款的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较大,则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些。 (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如果内容控制制度较健全,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反之则应相应扩大函证范围。 (3)以前年度的函证结果。若以前年度函证中发现重大差异,或欠款纠纷较多,则函证范围应扩大些。 (4)函证方式的选择。若执行肯定式函证,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若执行否定式函证,则要相应增加函证量。 2.答:在下列情况下,通常不应采用否定式函证: (1)金额巨大的应收账款账户; (2)有理由确信欠款可能存在争议; (3)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或没有得到遵循; (4)预计差错率较高; (5)欠款余额小的债务人数量不多; (6)有理由确信大多数被函证者不能认真对待询证函。 3.答:应收帐款函证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 (1)被审计单位与债务人入帐时间可能不同; (2)被审计单位与债务人一方或双方可能存在记帐错误; (3)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 在出现差异时,注册会计师相应实施的审计程序主要有: (1)分析函证结果的差异原因,做进一步核实; (2)调节被审计单位与债务人会计记录,确定有无记帐错误; (3)证实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虚列应收帐款或其他舞弊行为。 4.答: (1)可供乔安华选择的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路线有以下三条: ①以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薄记录为起点,追查发运凭证和销售发票; ②以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销售发票为起点,追查发运凭证或账薄记录; ③以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为起点,追查销售发票和账薄记录; (2)上述三条路线的均可以证实发货日期、开票日期以及记账的日期是否处于一适当的会计期间。除此之外,还各有特点。 在第①种路线下,由于记账在后,故从账薄记录至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的追查属于逆查,它可检查是否存在高估收入的问题。 在②种路线下,相对于开具发票而言,发货在前,记账在后,故从销售发票至发运凭证的追查有助于核实是否存在虚开销售发票的现象,但这种追查并不涉及账薄记录,从而是不能直接核实是否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现象,从销售发票存根追查至账户记录,则有助于核实有无漏记销售收入的现象。 在第③种路线下,显然发运货物既早于开具发票,又早于记录账薄,故从发运凭证往前追查至销售发票与账薄记录,有助于核实是否存在漏记营业收入的现象。 5.答: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品或劳务,直到收回货款的有关活动所组成的业务循环。就工业企业来说,其涉及的业务事项有: (1)接受顾客订单; (2)批准赊销信用; (3)按销售单供货; (4)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5)向顾客开具账单; (6)记录销售; (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 (8)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 (9)注销坏账; (10)提取坏账准备。 涉及的主要账户有: (1)损益类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坏账损失”明细账户)等; (2)资产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库存商品等; (3)负债类账户,如预收账款,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消费税、资源税等明细账户)等。 6.答: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业务循环。收入的确认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成本、利润、资产(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项目,并对审计的真实性、合理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审计中应选择相对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该业务循环常见的错弊有: (1)销售业务控制不严,导致虚计销售收入,调节利润; (2)信用政策不合理,盲目赊销,导致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呆账; (3)长期不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导致应收账款记录不准,甚至出现舞弊行为; (4)应收账款清理不积极,资金被长期占用,甚至导致了大量的呆账、坏账; (5)销售成本结转不实,调节利润; (6)收款方式选用不当,造成坏账; (7)销售费用支出失控; (8)销售凭证保管不严。 7.答:(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进行必要的复核 (2)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原则与方法,验证其合规性和一贯性 (3)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验证其总体合理性,并确定审计重点 (4)审查发票审报表,验证收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根据普通发票或增值税发票申报表,估算全年收入,与实际入账收入金额核对,并检查是否存在虚开发票或销售而未开发票的情况。 (5)核对产品价格,验证实际售价的合理性 (6)审查销售发票,验证销售实现的合规性 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检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编制测试表。 (7)实施销售业务截止测试,验证销售业务截止的正确性 (8)检查销售折扣、退回与折让业务,验证其真实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9)调查集团内部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价格、数量和金额,并追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是否已予抵销。 (10)调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品种、数量、价格、金额以及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 (11)检查主营业务收入在利润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是否充分。 8.答:(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进行必要的复核和账龄分析 (2)函证应收账款,验证其真实存在性和余额的正确性 (3)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账款金额 (4)检查未函证应收账款,验证其真实性 由于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因此,对于未函证应收款账,注册会计师应抽查有关原始凭据,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以验证与其相关的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5)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验证其分类的恰当性 (6)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验证其合规性 (7)检查坏账准备政策,验证其合规性和合理性 (8)检查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在会计报表中的反映与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9.答:(1)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并进行必要的复核 (2)监盘库存票据,验证应收票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3)必要时,抽取部分票据向出票人函证,证实其存在性和可收回性,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 (4)检查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验证其处理的正确性 审计人员应当检查应收票据的利息计算及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逾期应收票据是否已按规定停止计提利息。 (5)审查已贴现应收票据,验证其处理的正确性 对于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审计人员应检查其贴现额与利息额的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恰当,复核、统计已贴现以及已转让但未能到期的应收票据的金额。 (6)检查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中的反映和披露,查明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五、案例题 1.〔答案〕 项目名称 接受函证对象 函证的主要内容 函证方式  (1)银行存款 所审计期间所有与被审计单位有往来的金融机构 (1)存款户账号、限制性制裁及余额 (2)贷款性质、担保或抵押品、贷款期限、利率及余额 肯定式  (2)应收票据 票据开出人 付款日、到期金额、抵押担保物说明 肯定式  (3)应收账款 债务人 应收金额 肯定式或否定式  (4)其他应收款 债务人 应收金额 肯定式或否定式  (5)应付账款 债权人 应付金额 肯定式或否定式  (6)抵押借款 抵押人 (1)债权金额 (2)抵押物说明 (3)对是否遵守抵押契约表示意见   (7)实收股本 交易所、托管机构 股份数额 肯定式  2.[答案] 内容(1)中可能存在两个不合理之外,一是坏账准备年末余额52.77万元÷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6 653万元=3.2‰,这与会计政策规定的5‰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符;二是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中,”2-3年”和”3年以上”这两部分的年初数却为2 847万元,通常,在公司2003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等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的。 内容(2)中可能存在一个不合理之外,X产品2003年销售毛利率为17.56%大大于高于2002年的5%,既然公司2003年的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通常应维持在致相当的销售毛利率水平。 [资料] 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2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2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单位:人民币万元): (1)坏账核算的会计政策:坏账核算采用抵法。坏账准备扫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项目附注: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02年年末余额16 553/52.77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如下: 账  龄 年初数 年末数  1年以内 1年~2年 2年~3年 3年以上 8 392 1 186 1 161 1 421 1 0915 1 399 1 365 2 874  合  计 12 160 16 553  (2)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项目附注: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2002年年度发生额61 020/52 819 品 名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X产品 2001年发生额 2002年发生额 2001年发生额 2002年发生额  Y产品 40 000 20 000 41 000 20 020 38 000 19 000 33 800 19 019  合 计 60 000 61 020 57 000 52 819  [要求] 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你作为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请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答] (1)内容(1)中可能存在两处不合理之处:一是坏账准备年末余额52.77万元÷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6 553万元=3.2‰,与会计政策规定的5%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符;二是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中,“2年~3年”和“3年以上”这两部分的年初数之和仅2 582万元,而“3年以上”的年末数却为2 874万元,通常,在公司2002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等行为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的。 (2)内容(2)中可能存在一处不合理之外:X产品2002年的销售毛利率为13.44%,大大高于2001年的5%。既然公司2002年的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通常应维持大致相当的销售毛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