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细胞 1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3 本科 授课人 符史干 职 称 教授 课题 细胞 膜结构和 物质转运功能 学时 2 授课时间 04.8.30, 9.1 教学方式 理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2)熟悉液态镶嵌模型,入胞、出胞作用; (3)了解单位膜基本结构和分子组成; (4)了解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模型: ( 20 min) 1.二个概念:(1)单位膜;(2)液态镶嵌模型。2.脂质双分子层;3.细胞膜 蛋白质;4.细胞膜糖类。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60 min) 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1)载体介导;(2)通道介导。3.主动转运:(1) 概念; ( 2)类型(原发性、继发性、入胞和出胞) ;( 3)钠—钾泵。4.入胞、 出胞作用。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①单纯、易化扩散的含义、特点; ②主动转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意义。 (2)难点:Na + -K + 泵的分子结构及其转运机制。 (3)解决方法:从液态镶嵌模型的概念 引入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球型蛋白质履 行载体和通道等的功能;以“渡轮”摆渡为例,讲解以“载体介导”的物质转 运特点;举“进入房间的入口”和“葛洲坝”闸门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通道 的结构和功能;引入骑自行车上下坡或北方滑雪的过程,比较性的讲解被动与 主动转运的区别,帮助学生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存在顺浓度差、不耗能和逆浓 度差、耗能两个过程。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图、表: (1)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图; (2)脂质双分子及磷脂组成; (3)物质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原理示意图; (4)物质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比较表; (5)葡萄糖和一些氨基酸继发性主动转运模式图; (6)入胞、出胞过程示意图。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1) Na + 通道的分子机制:h 门、m 门开, Na + 通道出处于激活态; h门开、 m 门关,则为备用态;h门、 m门关或 m门开、 h门关,为失活态。 (2)葡萄糖和氨基酸转运的分子机制:与Na + -载体形成同向转运体,促进 其转运。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 3 个) fluid mosaic model;simple diffusion;facilitated diffusion (carrier or channel mediated );active ( passive ) transport;secondary ( primary ) active transport;sodium-potassium pump;exocytosis; endocytosis. 7.参考书籍 (1)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六版) (2)杜子威主编,神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Robert Carola et al.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名词解释: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Na + -K + 泵 (2)易化扩散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特点? (3)何谓Na + -K + 泵?试述Na + -K + 泵转运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用比较法讲授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借生活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可 提高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10.备注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 ~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细胞 2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1本2 授课人 符史干 职 称 教授 课题 细胞 的信 号转导 学时 1 授课时间 04.09.01 教学方式 理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途径及特点: (2)熟悉有关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3)了解受体及特征、信号转导基本过程。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信号转导概述 (5 min) 二、跨膜信号转导途径 (35 min) (一)G 蛋白藕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受体-G 蛋白-cAMP-PKA 途径 2、受体-G 蛋白-DG/PKC 途径 3、受体-G蛋白-IP 3 /Ca 2+ 系统 4、受体-G 蛋白-离子通道途径 (二)具有酶活性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难点:化学、电压门控通道及膜受体-G 蛋白-效应器酶信号转导过程 及特点。 (2)解决方法:结合示意图(右图),用五个指头合拢比划 ACh受体(通道)蛋白,指出该受体有 5 个亚单位,其中α 亚单位 2 个,β、γ、δ亚单位各 1 个,而每个亚单位均含 4 个跨膜片段,NH 2 和COOH端都在胞外,借此讲解化学门控性 通道的特性和特点;用比较方法来讲述两种不同的跨膜信号 传递系统和化学、电压门控通道的不同特点;用流线图讲解 受体-G蛋白-cAMP-PKA、受体-G蛋白-DG/PKC、受体-G 蛋白-IP 3 /Ca 2+ 、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图: 1.N 型 ACh 门控通道分子结构示意图 1、2、3、4; 2.电压门控Na + 通道分子结构示意图; 3.膜受体-G 蛋白-效应器酶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动态多媒体课件图: 1.G 蛋白被激活过程; 2.G 蛋白分解过程。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1)后基因组计划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胞内钙库摄取机制:钙库的内膜系统表面积大,靠近Ca 2+ 作用位点,且运送 能力大;其次,胞内钙库与胞浆的 Ca 2+ 浓度梯度比质膜两侧小得多,转运Ca 2+ 时 耗能少。胞内钙库钙摄取机制包括内质网 Ca 2+ 泵、线粒体 Ca 2+ 泵,它们是降低胞 浆Ca 2+ 浓度的主要途径。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 3 个) receptor; agonist;antagonist; chemically gated channel; voltage-gated channel; mechanically gated channel; the second messenger; the third messenger, proto-oncogene;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7.参考书籍 (1)范少光等主编,人体生理学 (2)刘景生主编,细胞信息与调控 (3)Robert Carola et al.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4) Gordon Ross, M.D., Essential of human physiology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何谓跨膜信号转导?化学和电压门控通道是如何完成跨膜信号转导? (2)试述受体-G蛋白-cAMP-PKA和受体-G蛋白-IP 3 /Ca 2+ 途径。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信号转导是近年来生物科学领域研究的焦点,其过程较复杂,进展较快。为 了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会该内 容,利用图示或举例等可达到一定的教 学效果。 10.备注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 ~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细胞 3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3 本科 授课人 符史干 职 称 教授 课题 细胞的生 物电现象 学时 100 min 授课时间 04.9.1、6 教学方式 理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复极化的概念; (2)掌握有关兴奋性、兴奋、阈值、可兴奋细胞和可兴奋组织的概念; (3)掌握神经和骨骼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4)掌握: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的传导; (5)熟悉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兴奋性的改变; (6)了解刺激的三要素,膜片钳技术及记录方法。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0 min) (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 二、生物电的产生机制 (65 min) (一)静息电位形成原理——K + 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三)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 (四)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及其传导 三、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15 min) (一)刺激与兴奋 (二)兴奋性和可兴奋组织 (三)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兴奋性,阈值,RP,AP 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 (2)难点:RP,AP 产生机制;膜片钳。 (3)解决方法:引用化学半透膜原理示意图讲解K + 和Na + 通过细胞膜的移动过程;用Nernst公式计算K + 平衡电位, 图示[K + ]o改变时RP的变化。接RP记录方法讲述AP含义及 其记录,并显示AP波形,逐步解释AP上升支和下降支的 产生机制。用口诀“ 外正内负一、二、三,一不均,二 选择,三是外钾内蛋白 ”和“钠进、钾出、钠泵恢复”小结RP和AP的产生机制。 用动态图说明有髓鞘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神 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不同。用上图讲 解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增加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图示: 1.单一神经纤维上 RP 和 AP 的测量实验模式图; 2.电压门控Na + 通道的膜片钳实验示意图; 3.膜片钳实验布置示意图; 4.局部兴奋实验安排及结果示意图; 5.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机制模式图; 动态图示:1.局部电流传导(无髓鞘)图; 2. 局部电流传导(有髓鞘)图。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1)膜片钳实验技术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 (2)通道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 3 个) resting potential;action potential; bioelectricity; polarization; depolarization;hyperpolarization;threshold ;threshold potential;local response(excitation);spike;saltatory conduction;patch clamp;stimulus; reaction;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excitability;local current. 7.参考书籍 (1) 范少光等主编,人体生理学 (2)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理学 (3) Robert Carola et al.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4) Gordon Ross, M.D., Essential of human physiology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名词解释:阈值,阈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射,刺激, 反应,阈刺激,绝对不应期, (2)何谓 RP 和 AP?试述神经细胞 RP 和 AP 产生的机制。 (3)简述神经冲动传导原理及特点。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由浅入深,逐步引导。 新技术的介绍不宜过多。设计动态示意图 能帮助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电 理论的理解。将口诀提供给学生有助于他们对新内容的消化。 10.备注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 ~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细胞 4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3 级本科 授课人 符史干 职 称 教授 课题 肌细胞的 收缩功能 学时 60 min 授课时间 04.09.06 教学方式 理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2)掌握兴奋-收缩耦联,肌收缩滑行理论和原理; (3)熟悉单(强直)收缩,前(后)负荷,等长(张)收缩的概念; (4)了解长度—张力(L-T)曲线及张力—速度(T-V)曲线的概念; (5)了解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和平滑肌结构、特征。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机制 (35 min) (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管系统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 (四)骨骼肌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二、骨骼肌收缩的机械力学特征(20 min) (一)前负荷-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二)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四)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5 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兴奋-收缩耦联。 (2)难点:肌收缩滑行理论和原理;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3)解决方法:用动态多媒体课件示意图展示神经-肌接头 的兴奋传递过程,结合动画讲解神经末梢兴奋(AP)→Ca 2+ 内 流→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递质释放→递质与后膜受体结 合→后膜兴奋。结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说明N-M接 头兴奋传递的重要性。复习组织学内容引入骨骼肌超微结 构。引入骨骼肌收缩的实验结果讲解骨骼肌单收缩和强直收 缩,同时介绍前负荷、后负荷以及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的概 念。最后简介骨骼肌收缩力学 的长度—张力(L-T)曲线及张力—速度(T-V)曲 线的概念。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1.神经-肌接头处超微结构示意图; 2.骨骼肌细胞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 3.粗、细肌丝分子组成; 4.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5.肌肉张力-速度关系曲线。 动态多媒体图:1.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过程; 2.肌肉收缩的滑行过程(细肌丝→粗肌丝的滑行)。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胞内钙库的Ca 2+ 释放: 作为胞内钙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很强的聚集 Ca 2+ 的能力;其次,具备一种高容量低亲合力的钙结合蛋白,用以贮备大量的钙; 最后,胞内钙库具备钙库的受体通道系统 。无论内质网还是肌质网都证实了主动 摄取Ca 2+ 机制及接受信号释放Ca 2+ 的IP 3 和ryanodine受体通道的存在。同时发现了 贮存Ca 2+ 的具有高容量低亲合力特征的 钙结合蛋白,如肌细胞中的集钙蛋白 (calsequestrin)及非肌细胞中的钙库贮钙蛋白(calreticulin)。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 3 个) sarcomere;myosin;actin;tropomyosin;troponin;neuro-muscular junction;transmission;sliding theory;preload;afterload; contractility;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single twitch;tetanus;isometric (isotonic) contraction;initial length;neurotransmitter. 7.参考书籍 (1)范少光等主编,人体生理学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理学 (3)Robert Carola et al.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4)细胞生理学 (5)Gordon Ross, M.D., Essential of human physiology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名词解释: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isometric (isotonic) contraction, preload, afterload。 (2)试述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3)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如何?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动态演示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结合有机磷农药中毒使学生过早接触 临床。学生对肌收缩力学很难接受,应设计动画图演示,以帮助学生的理解。 10.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