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体 育 概 论
讲 师,徐 亮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系 415000
绪 言
内容提要, 阐明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
容,提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意义及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把握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及主要研
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体育概论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
各种体育现象的共有特征和基本规律:从宏
观的角度来看,体育包容了竞技体育,学校体
育和群众体育。体育是无所不在早已渗透于社
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
教育及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如民族体育、工
矿企业体育、军事体育、家庭体育、青少年体
育、残疾人体育、老年人体育、农民体育 ……
社会体育。
二,体育概论的研究内容
㈠,体育的本质、产生与发展
㈡,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㈢,体育的功能及社会地位。
㈣,体育的目的任务。
㈤,实施体育的组织体制和手段方法。
三,学习体育概论的意义
㈠,有助于我们了解体育产生发展的脉络,掌握
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以及社会价值。从而科学
的应用体育的客观规律,使体育为社会主义建设
和人民服务。
㈡,有助于我们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实现体育
目的任务的途径、手段和要求。从而把握体育的
社会主义大方向,为正确地从事体育工作,提供
基本的理论依据。
㈢,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学会用辨证
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体
育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体育概论 —— 该课程学习任务:
见 P4(三大任务)
五,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
属社会科学的范畴
第一章,体育的本质
内容提要,本章从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体育与人
的身心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进
行分析,以求把握体育的根本性质。
教学目标,明确体育的完整概念, 树立马克思主
义科学的体育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1.体育的产生 2.体育与人及社会发
展的相关关系
一,体育的产生
(一 )两种体育起源观:一种是一源学说,另一种
是多源学说。
1.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原始社会生产及生存条件非常简陋、恶劣,人
们主要是凭借石器和体能来从事狩猎、采集、捕鱼
等生产活动,这既是劳动技能,又是蕴有体育特点
的早期专门性身体活动的萌芽。
2.多源学说(七大学说)
⑴,劳动说
⑵,教育说
⑶,军事说
⑷,宗教说
⑸,生理说
⑹,心理说
——传授生产、生活、劳动技能。现代人与原始人
有共同的生存手段,就是生产劳动。原始社会年轻一代跟随年
长 者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接受生产劳动、生活技能的教育
与锻炼,这是人类教育的萌芽,也是体育产生的源头。, 青年
之家, ——,世界教育史, 原始社会太平洋岛屿的密拉内西亚
人,当儿童稍大一些,男子要教其投枪、攀树、掘土、张网,
还要学习使用石斧、盾和棍棒。
——以各种劳动为主的教育形式。
——应用身体动作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寻求对自然
的解释。
——为了安全自卫,参与部落间的各种冲突,提高
作战技巧和体能。
——“精力过剩, 的调整方式,防病祛病。
——满足心理情感的需要,愉悦心身。
⑺,需要说 ——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
(二 ).体育的真正源泉 —— 源于人的需要与社会的
需要。
如生存的需要, 安全防卫的需要, 满足情感, 自
现自我的需要, 健身, 健心的需要, 防病祛病的需
要, 提高生产力的需要, 保家卫国的需要, 种族繁
衍, 发展的需要 。
二,体育的发展
(一 ).萌芽时期的体育:原始的教育活动即是体育
活动。
在原始社会并不复杂, 但极其艰苦的劳动中, 其体
育更接近于一种生产技能教育 。 很少有娱乐和竞技的
成份 。 体育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教育的重要手
段 。 二者很难截然分开, 而且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
十分低下, 社会活动没有明确分工和截然的清晰的界
线 。 故该时期的体育和教育, 军事, 医疗卫生, 娱乐,
宗教活动是相互联系, 促进和发展 。 该时期体育的主
要特征:平等, 独立, 直接功利性 。
二,体育的发展
(二 ).独立形态的体育:从生产、劳动、教育等社
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原始社会的瓦解和私有制的出现生产了家庭和学
校, 阶级和国家 。 教育和体育成为培养人才的工具 。
尽管体育始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已不再是过去那
种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教育 。 此时有了专门从事教育
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人员分工 。
(二 ).独立形态的体育:从生产、劳动、教育等
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1.教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斯巴达, 雅典体育:体育都是基本学习内容 。3.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论证了德、智、体三者间的联系。
4,“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吟
诗,体育占了很大比重。
5.东西方体育:
相同点:都注重体育的教育性和阶级性。
不同点:东方强调体育的养生保健作用,,动静互
涵,正气为本,,,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 。而西
方强调体育的竞技性和人的体格强壮。
该时期体育特点: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教育性,竞技、娱乐、
健身性,较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更为明显。
(三 ).科学体系的体育
始于 18世纪 60年代的英国产业革命 。 该时期生产力飞跃发展, 为资本主义
兴起奠定了基础 。 而体育也在这一经济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科学 体
系 。 开始重视系统的体育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 源于实践, 又指导于
实践, 以体育论著的形式 …… 如, 德国体操之父, ——古茨穆斯, 社会体
操之父 ——杨氏, 瑞典的林氏, 分别编撰了, 青年人的体操,,, 德国的
体操,,, 体操一般原则, 等著作, 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流传甚广, 对
世界近代体育的迅猛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除此以外,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
动, 现代奥林匹克的诞生, 与美国现代体育的兴起, 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和
完善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 当欧洲各国推行德国和瑞典体操时
,体操, 既成了体育的代名词 ( 如体操科, 体操课 ) 后与户外的娱乐运动
和竞技运动联系越来越密切, 逐渐演绎成具有广延意义的体育, 并对社会
产生深远的影响 。
1、西方现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两大途径:洋务派 西方教会。
2,,科学制课程标准,, 1923年该标准首次将, 体操科, 改, 体育科, 。
操加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现代运动项目。
3、建国的四个阶段:
( 1)新建基业阶段( 1949——1956)
( 2)两个高潮和一个低谷( 1957——1966,赶英超美,三年自然, 灾害, )
( 3)十年动乱( 1966——1976,文革时期)
( 4)迅速恢复和发展阶段( 1977年至今)
(四 ).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 —— 五大趋势
现代体育至今已经走过了 100多年的历程, 现在已
显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 我们探讨这一课题, 有助于从总
体上认识体育的特点, 规律, 从而更进一步认清体育的
本质 。
1,国际化,奥运会成员增多, 国际体育交往加强, 体育竞赛,
学术会频率上升 。
2、社会化:, 没有体育的生活是残缺的生活,,自我完善的
意识增加。
3、科学化,新理论,新技术使体育更趋科学化,导致电脑
技术进入运动场,现代起跑不听开枪。
4、终身化,体育,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早在文艺复兴时
期,人们就坚信灵魂对肉体的依赖性。
5、多样化,随着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娱乐性,危险性增强,
体育的活动内容,手段越来越多。
三,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 ).三大影响要素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其发展受到三大要素制约。
1.遗传基因 —— 必要物质前提
如姚明双亲均是上海男, 女篮球队主力中锋队员, 父亲身高
2.08米, 母亲身高 1.88米;德国女排队员格伦身高 1.96m,父亲
身高 1.95m,母亲身高 1.82m,都是德国前手球队主力队员 。
注:遗传基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是造成少儿发展差异性
的先天影响因素,如 50%低能儿来自遗传,人的身高,体形与遗传基因联系
密切。但遗传素质不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特别是人的智力,心理,
认识能力的发展主要有赖于社会生活条件和个人主观能力。如科学家,运
动家的成材有赖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
2.社会生活条件 —— 起决定性影响作用
人是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社会条件决定着人的身心发
展 。
⑴,使遗传因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如过去的, 东亚病夫, 到今天的东方雄狮。上海市 7—18岁儿童,青少年,在 1989
年同 1955年相比,男性身高平均提高 5.17cm,女性提高了 5.23cm,人均寿命由旧中
国 49岁发展到了 71—73岁。日本经济战后复苏后发展迅速,其平均身高,特别是体
重,青少年同龄人已经超过我国。
⑵,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及个体差异。
农村青少年,儿童其身高,体重指标低于城市青少年,儿童。从总体上说,我国
正处于经济发展迅速时期,其青少年,儿童亦是处于, 生长加速期,,但不同的
区域,家庭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的差异也导致了人的发展上的差异,尤其是生理
上的差异。
⑶,批判环境决定论与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即遗传与环境并为决定性因素。此论较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相对客
观、全面,但并没有理顺各因素间的辨证关系。
3.教育 ( 体育 ) 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教育主要是一种人际间知识,经验的交往传递形式,它
是由专职教师按照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
实施教育的过程,尽管影响人的一生或成长的因素较多,
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给人的影响较其他环境因素的散在的,自发的影响更为深
刻、全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身体、学
业、品德全面关心,而且教师有知识,明确教书育人的目
的与方法。
(二 ).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
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又与人的生
活密切相关,故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1.体育对人体发展的作用
( 1)使身心形态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化
形态的两大指标一个是身高,一个是体重。经常运动可以刺
激骨骺生长,骨密质增厚,使其身高增长加速,抗压,抗折,
抗扭曲能力提高,令肌纤维增粗,储备能量的能力增加,据
北京市四个大班儿童实验,两年时间内经常锻炼的儿童平均
身高增长了 15.6cm,体重平均增长了 4.5kg;而缺少锻炼的
实验班平均身高增长了 14.9cm,体重平均增长了 3.84kg。
( 2)使身体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心肺功能(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改善。如每搏量、心
输出量上升,出现运动性心脏肥大,机能节省化;呼吸肌发
达、胸廓增大,吸气时可使更多的肺泡张开,增大肺活量与
气体的交换水平,不易疲劳。
注:一般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 12— 16次,锻炼者为 8— 12次。
( 3)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力增强。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可以改变脑部
供氧情况,延缓脑力疲劳及衰老。体育锻炼可以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形成
多种条件反射,不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该系统对反应的能力棉线增强。
有人发现体育运动能丰富神经系统中传递神经冲动的介质,并在神经冲动
时诱发较多钙质的释放,缩短神经冲动在突触延搁的时间,加快突触传递
过程,从而缩短传递时间 ——故运动员反应能力较强。
( 4)使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常运动,使人的体质和心理素质不
断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长期在各种环境特别是恶劣
环境中锻炼,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动,必须
改变和调节自己的各种生理功能,使机体达到内外平衡。天冷时,皮肤血
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使体内产热量上升;天热时,皮肤血管扩散,
通过排汗以散热。故经常运动者抗寒抗暑能力较一般人强。另外,不少体
育锻炼内容,游戏、娱乐、竞争的内涵较为深刻,可以陶冶情操,磨砺意
志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个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故心理承受力及抗
挫折,不怕困难的能力得到发展。
( 5)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经常运动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
压、脑动脉硬化有明显作用,另对于肌肉萎缩,关节转动不灵,血气不活
等疾病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华佗的学生吴镨经常按照其创编的五禽戏进
行锻炼,活到 99岁时仍耳聪目明,齿牙完整。
体质增强最为明显的长远效益就是延年益寿。如日本体育人口为 60%以
上,人均寿命正接近 80岁。(我国为 72岁左右)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
有一次,健康长寿,是每一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据专家论证,人的正常寿命应为 100——175岁;梭鱼,200——250年;
鲸鱼,300——400年;大象 150——200年;橡树:千年以上;东非的一株
猴面包树 5000年,日本一株雪松,经电子测定为 7200年。
结论:动物的寿命与其生长期相关,寿命约为生长期的 5——7倍。
狗:生长期 2年 寿命 10——15年
马:生长期 5年 寿命 30——40年
人:生长期 20—25年 寿命 100—175年
,尽终天年,度百年乃去,, 内经, 超过百岁者,世界各国大有人在,
如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100岁以上者,3765人。在 1959年,100岁以上者,
美国有 1万多人,苏联有 2万 1千多人。奥地利的克查尔腾,死于 1724年,
185岁,英国的费姆卡恩,209岁,经历 12个王朝,日本一老人 142岁,经
天皇召见进宫,后因贪吃,死于非命。
2.体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⑴,统一性规律
⑵,顺序性,阶段性规律
⑶,不均衡和个性差异性规律
讲 师,徐 亮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系 415000
绪 言
内容提要, 阐明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
容,提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意义及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把握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及主要研
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体育概论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
各种体育现象的共有特征和基本规律:从宏
观的角度来看,体育包容了竞技体育,学校体
育和群众体育。体育是无所不在早已渗透于社
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
教育及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如民族体育、工
矿企业体育、军事体育、家庭体育、青少年体
育、残疾人体育、老年人体育、农民体育 ……
社会体育。
二,体育概论的研究内容
㈠,体育的本质、产生与发展
㈡,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㈢,体育的功能及社会地位。
㈣,体育的目的任务。
㈤,实施体育的组织体制和手段方法。
三,学习体育概论的意义
㈠,有助于我们了解体育产生发展的脉络,掌握
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以及社会价值。从而科学
的应用体育的客观规律,使体育为社会主义建设
和人民服务。
㈡,有助于我们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实现体育
目的任务的途径、手段和要求。从而把握体育的
社会主义大方向,为正确地从事体育工作,提供
基本的理论依据。
㈢,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学会用辨证
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体
育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体育概论 —— 该课程学习任务:
见 P4(三大任务)
五,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
属社会科学的范畴
第一章,体育的本质
内容提要,本章从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体育与人
的身心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进
行分析,以求把握体育的根本性质。
教学目标,明确体育的完整概念, 树立马克思主
义科学的体育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1.体育的产生 2.体育与人及社会发
展的相关关系
一,体育的产生
(一 )两种体育起源观:一种是一源学说,另一种
是多源学说。
1.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原始社会生产及生存条件非常简陋、恶劣,人
们主要是凭借石器和体能来从事狩猎、采集、捕鱼
等生产活动,这既是劳动技能,又是蕴有体育特点
的早期专门性身体活动的萌芽。
2.多源学说(七大学说)
⑴,劳动说
⑵,教育说
⑶,军事说
⑷,宗教说
⑸,生理说
⑹,心理说
——传授生产、生活、劳动技能。现代人与原始人
有共同的生存手段,就是生产劳动。原始社会年轻一代跟随年
长 者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接受生产劳动、生活技能的教育
与锻炼,这是人类教育的萌芽,也是体育产生的源头。, 青年
之家, ——,世界教育史, 原始社会太平洋岛屿的密拉内西亚
人,当儿童稍大一些,男子要教其投枪、攀树、掘土、张网,
还要学习使用石斧、盾和棍棒。
——以各种劳动为主的教育形式。
——应用身体动作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寻求对自然
的解释。
——为了安全自卫,参与部落间的各种冲突,提高
作战技巧和体能。
——“精力过剩, 的调整方式,防病祛病。
——满足心理情感的需要,愉悦心身。
⑺,需要说 ——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
(二 ).体育的真正源泉 —— 源于人的需要与社会的
需要。
如生存的需要, 安全防卫的需要, 满足情感, 自
现自我的需要, 健身, 健心的需要, 防病祛病的需
要, 提高生产力的需要, 保家卫国的需要, 种族繁
衍, 发展的需要 。
二,体育的发展
(一 ).萌芽时期的体育:原始的教育活动即是体育
活动。
在原始社会并不复杂, 但极其艰苦的劳动中, 其体
育更接近于一种生产技能教育 。 很少有娱乐和竞技的
成份 。 体育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教育的重要手
段 。 二者很难截然分开, 而且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
十分低下, 社会活动没有明确分工和截然的清晰的界
线 。 故该时期的体育和教育, 军事, 医疗卫生, 娱乐,
宗教活动是相互联系, 促进和发展 。 该时期体育的主
要特征:平等, 独立, 直接功利性 。
二,体育的发展
(二 ).独立形态的体育:从生产、劳动、教育等社
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原始社会的瓦解和私有制的出现生产了家庭和学
校, 阶级和国家 。 教育和体育成为培养人才的工具 。
尽管体育始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已不再是过去那
种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教育 。 此时有了专门从事教育
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人员分工 。
(二 ).独立形态的体育:从生产、劳动、教育等
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1.教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斯巴达, 雅典体育:体育都是基本学习内容 。3.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论证了德、智、体三者间的联系。
4,“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吟
诗,体育占了很大比重。
5.东西方体育:
相同点:都注重体育的教育性和阶级性。
不同点:东方强调体育的养生保健作用,,动静互
涵,正气为本,,,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 。而西
方强调体育的竞技性和人的体格强壮。
该时期体育特点: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教育性,竞技、娱乐、
健身性,较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更为明显。
(三 ).科学体系的体育
始于 18世纪 60年代的英国产业革命 。 该时期生产力飞跃发展, 为资本主义
兴起奠定了基础 。 而体育也在这一经济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科学 体
系 。 开始重视系统的体育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 源于实践, 又指导于
实践, 以体育论著的形式 …… 如, 德国体操之父, ——古茨穆斯, 社会体
操之父 ——杨氏, 瑞典的林氏, 分别编撰了, 青年人的体操,,, 德国的
体操,,, 体操一般原则, 等著作, 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流传甚广, 对
世界近代体育的迅猛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除此以外,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
动, 现代奥林匹克的诞生, 与美国现代体育的兴起, 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和
完善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 当欧洲各国推行德国和瑞典体操时
,体操, 既成了体育的代名词 ( 如体操科, 体操课 ) 后与户外的娱乐运动
和竞技运动联系越来越密切, 逐渐演绎成具有广延意义的体育, 并对社会
产生深远的影响 。
1、西方现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两大途径:洋务派 西方教会。
2,,科学制课程标准,, 1923年该标准首次将, 体操科, 改, 体育科, 。
操加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现代运动项目。
3、建国的四个阶段:
( 1)新建基业阶段( 1949——1956)
( 2)两个高潮和一个低谷( 1957——1966,赶英超美,三年自然, 灾害, )
( 3)十年动乱( 1966——1976,文革时期)
( 4)迅速恢复和发展阶段( 1977年至今)
(四 ).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 —— 五大趋势
现代体育至今已经走过了 100多年的历程, 现在已
显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 我们探讨这一课题, 有助于从总
体上认识体育的特点, 规律, 从而更进一步认清体育的
本质 。
1,国际化,奥运会成员增多, 国际体育交往加强, 体育竞赛,
学术会频率上升 。
2、社会化:, 没有体育的生活是残缺的生活,,自我完善的
意识增加。
3、科学化,新理论,新技术使体育更趋科学化,导致电脑
技术进入运动场,现代起跑不听开枪。
4、终身化,体育,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早在文艺复兴时
期,人们就坚信灵魂对肉体的依赖性。
5、多样化,随着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娱乐性,危险性增强,
体育的活动内容,手段越来越多。
三,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 ).三大影响要素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其发展受到三大要素制约。
1.遗传基因 —— 必要物质前提
如姚明双亲均是上海男, 女篮球队主力中锋队员, 父亲身高
2.08米, 母亲身高 1.88米;德国女排队员格伦身高 1.96m,父亲
身高 1.95m,母亲身高 1.82m,都是德国前手球队主力队员 。
注:遗传基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是造成少儿发展差异性
的先天影响因素,如 50%低能儿来自遗传,人的身高,体形与遗传基因联系
密切。但遗传素质不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特别是人的智力,心理,
认识能力的发展主要有赖于社会生活条件和个人主观能力。如科学家,运
动家的成材有赖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
2.社会生活条件 —— 起决定性影响作用
人是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社会条件决定着人的身心发
展 。
⑴,使遗传因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如过去的, 东亚病夫, 到今天的东方雄狮。上海市 7—18岁儿童,青少年,在 1989
年同 1955年相比,男性身高平均提高 5.17cm,女性提高了 5.23cm,人均寿命由旧中
国 49岁发展到了 71—73岁。日本经济战后复苏后发展迅速,其平均身高,特别是体
重,青少年同龄人已经超过我国。
⑵,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及个体差异。
农村青少年,儿童其身高,体重指标低于城市青少年,儿童。从总体上说,我国
正处于经济发展迅速时期,其青少年,儿童亦是处于, 生长加速期,,但不同的
区域,家庭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的差异也导致了人的发展上的差异,尤其是生理
上的差异。
⑶,批判环境决定论与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即遗传与环境并为决定性因素。此论较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相对客
观、全面,但并没有理顺各因素间的辨证关系。
3.教育 ( 体育 ) 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教育主要是一种人际间知识,经验的交往传递形式,它
是由专职教师按照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
实施教育的过程,尽管影响人的一生或成长的因素较多,
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给人的影响较其他环境因素的散在的,自发的影响更为深
刻、全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身体、学
业、品德全面关心,而且教师有知识,明确教书育人的目
的与方法。
(二 ).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
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又与人的生
活密切相关,故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1.体育对人体发展的作用
( 1)使身心形态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化
形态的两大指标一个是身高,一个是体重。经常运动可以刺
激骨骺生长,骨密质增厚,使其身高增长加速,抗压,抗折,
抗扭曲能力提高,令肌纤维增粗,储备能量的能力增加,据
北京市四个大班儿童实验,两年时间内经常锻炼的儿童平均
身高增长了 15.6cm,体重平均增长了 4.5kg;而缺少锻炼的
实验班平均身高增长了 14.9cm,体重平均增长了 3.84kg。
( 2)使身体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心肺功能(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改善。如每搏量、心
输出量上升,出现运动性心脏肥大,机能节省化;呼吸肌发
达、胸廓增大,吸气时可使更多的肺泡张开,增大肺活量与
气体的交换水平,不易疲劳。
注:一般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 12— 16次,锻炼者为 8— 12次。
( 3)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力增强。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可以改变脑部
供氧情况,延缓脑力疲劳及衰老。体育锻炼可以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形成
多种条件反射,不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该系统对反应的能力棉线增强。
有人发现体育运动能丰富神经系统中传递神经冲动的介质,并在神经冲动
时诱发较多钙质的释放,缩短神经冲动在突触延搁的时间,加快突触传递
过程,从而缩短传递时间 ——故运动员反应能力较强。
( 4)使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常运动,使人的体质和心理素质不
断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长期在各种环境特别是恶劣
环境中锻炼,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动,必须
改变和调节自己的各种生理功能,使机体达到内外平衡。天冷时,皮肤血
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使体内产热量上升;天热时,皮肤血管扩散,
通过排汗以散热。故经常运动者抗寒抗暑能力较一般人强。另外,不少体
育锻炼内容,游戏、娱乐、竞争的内涵较为深刻,可以陶冶情操,磨砺意
志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个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故心理承受力及抗
挫折,不怕困难的能力得到发展。
( 5)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经常运动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
压、脑动脉硬化有明显作用,另对于肌肉萎缩,关节转动不灵,血气不活
等疾病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华佗的学生吴镨经常按照其创编的五禽戏进
行锻炼,活到 99岁时仍耳聪目明,齿牙完整。
体质增强最为明显的长远效益就是延年益寿。如日本体育人口为 60%以
上,人均寿命正接近 80岁。(我国为 72岁左右)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
有一次,健康长寿,是每一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据专家论证,人的正常寿命应为 100——175岁;梭鱼,200——250年;
鲸鱼,300——400年;大象 150——200年;橡树:千年以上;东非的一株
猴面包树 5000年,日本一株雪松,经电子测定为 7200年。
结论:动物的寿命与其生长期相关,寿命约为生长期的 5——7倍。
狗:生长期 2年 寿命 10——15年
马:生长期 5年 寿命 30——40年
人:生长期 20—25年 寿命 100—175年
,尽终天年,度百年乃去,, 内经, 超过百岁者,世界各国大有人在,
如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100岁以上者,3765人。在 1959年,100岁以上者,
美国有 1万多人,苏联有 2万 1千多人。奥地利的克查尔腾,死于 1724年,
185岁,英国的费姆卡恩,209岁,经历 12个王朝,日本一老人 142岁,经
天皇召见进宫,后因贪吃,死于非命。
2.体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⑴,统一性规律
⑵,顺序性,阶段性规律
⑶,不均衡和个性差异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