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本章主要讨论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通过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回顾,归纳出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并重点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 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一、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尽管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无疑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
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口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 (镇 )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二是 "
空间城市化 "观点。该观点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
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
三是 "乡村城市化 "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乡村与城市 (镇 )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 (镇 )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就是要对城市的这种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鉴于城市化过程所包含内容的多样性,从理论上讲,
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测度方法应该采用复合指标法,即尽量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考察城市化进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复合指标法却往往行不通。
一方面,反映不同内容的指标不能直接进行加减乘除;
另一方面,即使可以采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手段来解决上述矛盾,但还应看到,
城市化的某些内容(例如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不可能直接作定量分析的。
因此,在实际测度城市化水平时都采用主要指标法,而不采用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指通过几个最具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
1、土地利用指标
用土地利用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一定时间内非城市性地域转变为城市性地域的比率。
2、人口指标
用人口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
是计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为:
式中,Y表示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率; U表示城市人口 ; R表示农村人口; N表示区域总人口。
第二节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准确地说,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然后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
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
城市化进程的扩展源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从 1750年到 1800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 17%~19%提高到了
23%。随着技术的扩散和工业革命的广泛传播,城市化进程也由近及远地扩展到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地区:首先是法国、
比利时、瑞士等国,城市化进程大约开始于 1770~1800年;其次是德国和奥匈帝国,起点大约是 1800~1830年;
再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直到 1850~1880年才开始城市化,最后是东欧和南、北欧的其他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被纳入了这个扩展序列。美国是一个例外,
在 1840年前后,美国掀起了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高潮。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为 10.8%,
以后每 10年大约增加 4.5~5.0个百分点,
到 1880年时,美国的城市化水平( 29.5%)
已经赶上了欧洲( 29.3%)。
二、发达国家与“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反城市化”,
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贝利于 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于 20世纪 40年代,60年代和 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
1、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
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2、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城市化进程是在进入 20世纪以后才开始的,而取得民族独立较早的拉美国家,在 19世纪晚期就已开始城市化,到 1900年,城市化水平已高达 20.3%,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日本 1920年的城市化水平仅为 18%左右)。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独立比较晚,城市化进程也比较迟,非洲作为一个整体,直到 1950年前后才开始城市化。
四、发展中国家与“超前城市化”和
“滞后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其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
“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
1、超前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2、滞后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恰好与超前城市化相反,
是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亚洲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其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
应该指出的是,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例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城市化,但具体到某个城市,则又呈现出超前城市化的特征,
突出表现为城市首位度畸高。
所谓“城市首位度”,亦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它由美国地理学家马克 ·杰弗逊 1939年在其,城市首位律,一书中首次提出。
第三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
一、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它表现在以下 5个方面:
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
2、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
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产业革命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化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命,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几个特殊经济本性使然,即所谓的“最低临界值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
1、最低临界值原则
最低临界值原则,是指新建或扩建一个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要达到这个临界值,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会因其有利可图而作出投资决策。
2、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是指一个城市的居民对未来所作出的决策是以这个城市现在必须提供什么为基础的。也即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响着现时的决策倾向。
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是指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作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
每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经济规律所驱使,就导致了这种不可逆转的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的倾向,
从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随着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城市化的“接力棒”从此传到了第三产业的身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这种后续动力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
2、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
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有着显著的不同。如果说,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主要是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那么,第三产业促进的是城市软硬体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主要是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这就是二者区别之所在。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诸多动力机制当中,可以分解出两大基本力量,即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由工业化与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拉力”。这两股力量一“推”一
“拉”,使得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可避免地发生和发展着。
第四节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过程,一般将城市化全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 30%
以下)。
2、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
30%~70%)。
3、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 70%
以上)。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城市化水平从 1949年建国到 1978年“三中全会”
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
1950至 1980年的 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 28.4%上升到 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 16.2%上升到 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 11.2%上升到 19.4%。
1949- 19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 (见下表 )
1979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49到 1957年是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在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由 5765万人增加为 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 7.1%,
大大超过了这一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使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 10.6%上升到
15.4%。
2,1958至 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到 19.7%。
3,1961到 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4,1966至 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
(二)城市化特点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
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 制的制约。
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
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二,1978年以后的城市化进程极其特点
(一)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 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2,1985- 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
3,1992- 2003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
(二)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三)城市化水平
1979- 2000年城市化水平
这个时期城镇化的最突出特点,是小城镇的数量增加很快。
三、隐性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现象
所谓的“隐性城市化”,是指两种现象:一是存在尚未取得城市正式居民地位的长期留居城市的人口;二是存在大量居住乡村,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
所谓的“准城市化”,则是指目前的许多小城镇规模很小,设施落后,大批建制镇的居民虽然已经为城镇居民,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农业,生活条件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只能称之为“准城市化”。
四、关于未来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方针应该是,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
五、对策研究
1、就业问题。
2、城镇人口的膨胀问题。
3、城市建设问题。
4、户籍制度问题。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