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学院美学授课提纲 四、 第四章 美学史简介(二)中国美学 对中国文艺美学历史作一粗线条划分,大致可分成三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以前的古代文艺美学; 第二阶段:20世纪初——1949年的近代文艺美学; 第三阶段:1949年——今天的现代文艺美学。 第一节 古代美学(19世纪前) 和西方古代美学一样,中国古代美学也没有自觉的美学意识。中国古代系统性的理论较少,而经验性的描述较多。现有资料大部分是诗话、词话、画论、乐论等。 一、儒家的美学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开创的儒家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之一。 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美和善结合起来。儒家最重要的学说是“仁”。“仁”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总原则,就是善,它要落实到“礼”、“乐”、“法”上去。“礼”是社会等级秩序;“乐”虽然是一种艺术,但它是为社会祥和服务的,乐用情感打动人,有利于改造人的暴躁不安情绪,达到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礼乐”并称,都是从正面维护社会安定和仁爱。孔子说:“里仁为美”。就是说,只有内里有“仁”的精神在,一样东西才可能是美的。孔子对艺术的最高要求是“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所谓文质彬彬,是指外表(文)和内里(质)要和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美与善的结合,具体还体现在“内圣”“外王”两方面。“内圣”指修身养性,艺术和审美都用于内心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外王”则是指有利于社会,也就是把美与道德、政治、法律相结合。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前两者“兴”“观”涉及的是修身养性,后两者“群”“怨”则是社会功能,群指“群居相切磋”,“怨”则指劝喻上级统治者。孔子还认为诗可以“事父母”;后世《毛诗序》继承孔子诗论,指出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儒家的另一个重要美学思想是提倡中和之美。凡事不能过,过犹不及。诗歌音乐是发乎情,发乎喜怒哀乐的,要有中和之美,就是情感不能过。孔子称赞《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淫”是水满漫出的意思,也就是过分,关雎有快乐,但不过分,有悲哀,但没有达到伤人的地步。 二、道家的美学思想 道家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宝库。 道家美学思想最大特点是把美与自然结合在一起。与儒家相反,道家推崇出世的思想,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东西。道家以“道”为中心。合乎道的也就是自然的。因此它把优美、壮丽都看成道的表现。具体说来,道家美学思想有这样一些内容: 1、自然才美,人为的不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中的美的极至是天地的美,天地的美可谓之大美,但自然并不到处向人宣告这美。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即是道,即是整体,“大音”是最好的音乐,它却很少有声音(“希”同“稀”);“大象”是最美的图形,但肉眼看不见它。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音乐天籁,地籁,人籁;人籁和地籁都有声,而天籁,它就是自然本身,是无声的,但却是大音,最美的音乐。后来中国古人提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有无相生的审美的辩证法。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因为,如果人们都去研究美的原因,都想摹仿它,那么自然地美的东西就变成人为的东西,就不美了。有变成了无。另一方面,无也可变成为有。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0世纪西方绘画的抽象表现主义,为首的有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他们对老子的这段话极为欣赏。后来发展到“极少主义”,相信画面上越少就越丰富。在音乐上美国当代艺术家约翰·凯奇的《4’33”》,完全不作弹奏(天籁?)。 3、美学思想上的相对主义。庄子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可见,美有相对性。老庄的相对主义是他们道家思想的必然组成部分,目的是要表明,万物与至高无上的道相比,没有什么是伟大的,真正的美不在人间,而在自然。 老庄美学对后代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儒家重视人道,道家重视天道,这两种美学思想优势互补,长期影响和支配后世中国美学。 三、《乐记》 《乐记》是一部儒家经典,相传为公孙尼子(生卒年代不详)所作,成书于战国年代。 《乐记》是研究音乐的专著,提出了极有价值的音乐美学思想。 1、对音乐本源的见解。《乐记》认为音乐的发生是人心“感于物而动”。情是音乐的直接推动力。“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是音乐的来源。这种情感论的解释与古代思想家对诗的来源(情感)的解释是一致的。 音乐来源于“感物”,对物的感觉不同,在音乐上的表现也就不同。“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这里面,哀、乐、喜、怒、敬、爱六种感情分别有六种不同的音乐表现,从音乐可以听出人心。 2、声、音、乐三层次的区分。《乐记》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又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声处于最低层次,只要情动于中,都会发出声音,但仅仅会发声,与禽兽无异。声要成文,才有音。所谓“文”,是“纹”的古字,指修饰美化。好听的声才能称为音。但音乐的最高层次是乐,乐是通伦理者,伦理指条理、道理、理性,也就是说在好听的声音背后还有进一步的道理的,方能称得上乐。“惟君子为能知乐”,因为听懂乐需要相当好的修养。用这理论来解释不同类型的音乐,只有学院派、先锋派的音乐可称为“乐”;流行的通俗音乐只能称为“音”,算得上好听的声音;而那些音响躁动剧烈,人们又不觉得好听的,就只称得上“声”。 3、《乐记》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论述了政治与音乐的密切关系。“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遵循儒家思想,把乐看作维护和治理社会的途径。音乐“感物而动”,“物”包括政治状况,政治状况不同,音乐也不同,所以,“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从这儿可以看出音乐与治国的紧密关系。这个观点是对儒家美学思想的发挥。 四、《文心雕龙》 (略) 五、崇尚“韵”、“味”、“神”“意”的审美倾向 六朝以后,有一种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泛,足以表明中国美学的一个总特色,这就是崇尚“韵”、“味”、“神”、“意”的审美倾向。 “韵”指风韵,神韵,是蕴涵在于是作品中的一致内在品格,通常用于评价诗歌、绘画作品。“味”经常与“韵”合称“韵味”,是艺术作品中的一种味道或品位,通常用于评价诗歌作品。“神”指神脉,精神,是艺术中最难以言传的东西,要靠人的领悟才能品尝,主要用来评价绘画、书法作品。“意”指内在意味,在文学和书法中用得比较多。 这种审美倾向总的特色是一致的,就是强调美的“意味”。 在文学方面,从梁代钟嵘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以后,有唐司空图倡导的“韵味”说,清王士祯提出的“神韵”说等等。宋代严羽的《沦浪诗话》中的一段最能代表这种观点:“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书法理论方面,从王羲之就开始讲“意在笔先”。书法是传意的。“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唐代张怀瓘认为书法作品“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居下”。苏轼也把“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作为书法中的佳作。 中国绘画美学更追求此道。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绘画六法,其中,第一法便是“气韵生动”。从晋顾恺之“形神兼备”到宋人“不求形似”,而只求神似的思想,说明了这种追求内在意味的审美倾向日渐发展。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给画把这种表现了韵味的画作称为“逸品”、“神品”,排列于妙品、能品之前。 近代美学(20世纪初——1949年) 我们把20世纪初——1949年这一段时期的美学称作中国的近代美学时期。这段时期中国学术界开始从西方著作中了解到美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因而开始对美学进行独立地专门研究,并且出现了专门的美学家。这段时期的美学研究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翻译介绍西方美学家的著述。二是尽力把西方美学的体系和方法同中国美学传统融合起来,进行中国本土的美学研究,出现了一批美学研究著作。 王国维以外,蔡元培、邓以蜇、宗白华、朱光潜、鲁迅等对近代中国文艺美学都做过重要贡献。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美学的开创人。作为中国传统审美倾向在理论上集大成者,王国维写出了《人间词话》和《元杂剧之文章》等不朽篇章;作为近代美学开创者,王国维除了著文介绍西方美学思想,翻译外国美学家的著作外,还将近代美学思想用于古典诗词和《红楼梦》的研究。 王国维是中国最先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之一。他是最早把Aesthetics作为一门新学科引进了中国。王国维集中介绍了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德国古典美学思想,特别是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并深受其影响。 王氏认为,人生而有欲,但欲望又不可能总是满足,人的生活绝大部分时间在痛苦中度过。在这种欲望和痛苦的恶性循环中,只有美和艺术能够给人以暂时的摆脱,而获得精神上的净化。美作为对象是唯一可“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的”。美使人摆脱世俗的眼光,而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时王氏对美又作了区别,分为“壮美与优美”,这实际上就是博克和康德所说的崇高和美。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结晶,也是传统“韵味”和“意境”审美倾向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他的“境界说”中。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境界实际上就是诗词中的意境,格调,视野,胸襟,是作品中物我合一的一种局面。境界说不仅概括了前引一切有关的观点,而且用现代理论深化了这些观点。其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以及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等对范畴的提出使“境界说”带上近代西方美学二元对立组色彩,也显得较系统化。 王国维美学著作除《人间词话》外,还有《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等。 当代美学(1949年——今天) 一、1957年前后美学大讨论 现代中国美学指1949年——今天的中国美学。 解放后,中国(大陆)美学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1957年年后的全国美学大讨论,二是1978年以后至今的学术恢复阶段。 1957年前后,中国大陆出现美学大讨论。这是解放后第一次“美学热”,讨论中形成四派观点: 1、客观派 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不依赖于人而存在。此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蔡仪(1906——1992)。他的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等。 2、主观派 认为美是主观的,是人对事物审美价值的一种评价。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尔泰(1935——)吕荧。 高尔泰主要美学著作有:《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等。 3、主客观统一派 认为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物作用于人,物的条件和人的意识相互结合的结果。此派以朱光潜(1897——1986)为代表。 朱光潜主要美学著作有:《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西方美学史》等。 4、社会实践派 认为美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派主张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美。此派代表人物是李泽厚(1931——)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美学论集》、《美的历程》等。 这场讨论很激烈,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无疑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例如随着发生的反右运动和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主义解释的思想倾向)讨论很快结束了,其中有些人(如高尔泰)被打成右派,强迫劳动改造成,有些人如朱光潜则遭到批判。 二、1978年——今天 1978年——今天的美学,是现代美学的新时期。 1、新时期文艺美学的特点 A、多种观点并存。不仅有1957年前后几种观点恢复,还有新观点。总趋势是:新思潮日益明显,死抱陈旧观点的人已极少,重新整理,重新认识,以找到新立足点。 B、现代美学势头。改革开放改造成了国外现代美学思想的冲击,中国美学界一下子面对当今世界美学的主潮,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观点已逐渐被接受。在美学研究中,描述性著作和评论已形成较大势头。 C、大量的翻译、介绍国外(主要是西方)现当代美学著作。 D、多角度研究。尽管目前看来成果比较零乱,但在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分析等角度的研究,使新时期美学富有生气。 2、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几种倾向令人忧虑: A、求时髦,标新立异,标榜各种新思潮的著作大量涌现,其中许多并未弄清所宣扬的东西。作为一种冲击是必要的,但未形成深入研究的势头。标新立异成了风气。 B、缺乏有见识的美学家和美学著作。有见识并不取决于提出多少新颖观点,而在于对审美和艺术是否真有领会,真的在行。这是美学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目前这样的美学家很少。 C、对中国美学思想缺乏研究。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中国美学最终确立自己的个性,必须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寻找到结合点。因而重新认识历史极为重要。 D、大起大落。两次“美学热”(1956年前后,1980年前后)是美学发展的高潮。但在二者之间的低潮期呈现大落势头。“热”的时候一哄而起,“落”的时候无人问津,甚至影响到专业学术界。这种现象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