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权管理
一、流域水资源概况及近期综合治理目标
1、流域水资源概况
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诸多向心水系的总称,涵盖整个南疆,流域面积102万km2。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72km,其自身不产流,由诸源流汇流而成。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许多源流相继减少或中断了对干流的水量补给,目前与干流地表水联系密切的只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开都—孔雀河,形成“四源一干”的局面,并且水量补给仍呈递减趋势。
四源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41.99亿m3,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不重复量约
为18.1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60.14亿m3,见表1。
自五十年初,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的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源流,由于绿洲规模扩大,引用水量增加,特别是农田灌溉定额高,盐碱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达40%。而进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逐年递减(见图1),加之长期以来疏于管理,无工程控制手段,干流中上游耗水量增加,到达下游河道的水量递减更为显著(见图2),造成下游大西海子拦河水库以下320km的河道断流,土地沙化,胡杨林面积锐减,尾闾台特玛湖干涸。
2、近期综合治理目标
通过源流灌区改造,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干流河道治理、退耕封育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等措施,增加各源流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保证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道生态需水。即:以1998年为现状水平年,在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到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断面来水量达到46.5亿m3,开都—孔雀河向干流下游输水4.5亿m3(见图3);合理控制分配干流河道上、中、下游水量,并要求大西海子断面下泄水量3.5亿m3,水流到台特玛湖,使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见图4)。
二、流域水权划分
1、水权分配原则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特点,首先,按照绿洲国民经济发展(含绿洲内生态用水)和河道下游天然生态用水需求划分水权,明确生态用水权;其次,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再按流域内两大用水户地方和兵团划分水权。
水权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全流域上中下游、源流与干流、地方与兵团可持续发展,以现状为背景,全方位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关系,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即生态水权的前提下,以节水为主,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有计划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调减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供定需划分确定流域内各部门国民经济各业用水权。
2、水权分配方案
塔里木河流域源流与干流的水权划分,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分配形式,即:首先按生态供水保证率P=50%确定干流基本需水方案,主要依据《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近期2005年阿拉尔断面的地表来水量多年平均应达到46.5亿m3,计入开—孔河的4.5亿m3,塔里木河干流水量合计为51.0亿m3。源流内生态用水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业水权,则是在源流获得的水权中进行二次分配。
塔河干流上中下游的水权划分,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分配形式,即:以四源流近期多年平均向塔河下泄水量51.0亿m3,下游大西海子断面下泄水量3.5亿m3为基本供水方案,合理划分干流上中下游生态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业水权。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水权管理和水资源调度运行的可操作性,在以上水权分配基本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源流天然来水的丰枯变化情况,并按照供水保证率的设计原理,进一步科学合理的研究制订丰增、枯减的水权分配方案,详见表1~表4。
3、“四源一干”天然生态水权分配
根据和田河流域、阿克苏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和开—孔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估算,四源流本区内的生态需用水量合计为73.4亿m3。四源流近期应向塔河下泄的水量为51.0亿m3,其中,用于干流生态37.6亿m3(不含1.6亿m3的重复水量),用于国民经济发展13.4亿m3(其中1.2亿m3用于石油工业)。因此,近期“四源一干”生态总需水量为111.0亿m3,占四源流水资源总量的42.7%。
“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调出水量不得超过调出河流总水量的20%,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40%,分光喝尽或均摊水资源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根据这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标准推算,一个流域,必须留出40%的水量用于生态环境,而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分配中,生态水权的比例已高出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这也正是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三、水资源定额管理体系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目标,上游三条源流下泄干流阿拉尔断面的水量要从现状的36.2亿m3增加到46.5亿m3,开—孔河输往干流下游的水量从现状的2.5亿m3增加到4.5亿m3,干流水量将增加12.3亿m3。要实现干流增水目标,需在各源流节水25.63亿m3,开采地下水4.58亿m3。其中,阿克苏河流域节水8亿m3;和田河流域节水2.22亿m3;叶尔羌河流域节水7.03亿m3;开—孔河流域节水2.5亿m3;塔河干流节水5.88亿m3。
开源节流措施和目标落实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水权管理方案和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制订出一套与开源节流目标相对应的定额指标体系,并加强点线面相结合的监测管理,以确保投资到位、工程措施到位、节水指标到位。在明确用水权、限额用水、定额管理的前提下,层层落实节水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体节水规划方案的实现。
针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所安排的工程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制定一套节水及定额指标,详见图5。由于流域现状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6%,工业及城镇生活等用水量较少,因此,节水及定额指标主要为农业用水。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列出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定额等节水控制指标,详见表6。
四、水权管理系统
为了确保实现近期综合治理目标,在水权分配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水权管理系统,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十分必要,这是落实水权管理和定额管理重要手段。水权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详见图6):
(1)为了提高水量调度管理的预见性、目的性、计划性和宏观控制作用。首先应建立上游三源流五个出山口径流控制测站的年、汛期(6~9月)、月径流量预报模型,在预知源流来水量的前提下,根据水权分配方案,以旬为单位,初拟源流与干流以及干流上中下游的水量分配方案。
(2)将阿拉尔主控节点输水总目标,分解辐射到源流各主要水量分配控制节点。分级确定各节点水量控制目标,层层落实节点下泄水量,详见图7。
(3)源流和干流在各主要水量分配控制节点的引水量,应以水权分配方案及节水定额管理系统为依据,并随着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逐年进行核减。以限额用水,推动灌区节水,促进其大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4)限于年、汛期、月水量预报方案信息不足(能够定量化的预报因子少),预报精度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管理系统中必须建立现实校正及信息反馈机制。
五、水资源统一管理前提下的水权管理
造成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源流水资源分配及开发利用没有生态水权意识,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长期处于空白和软弱无力状态。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践表明,自1991年流域机构成立以来,在协调处理地区之间、兵地之
间、兵地之间、干支流之间、上下游之间的水事务方面并不太有效,水资源管理机构在横向与纵向均存在严重的职责分块现象,流域统一管理与地方区域管理,政府行为的水行政管理与兵团部门行为的用水管理存在的分歧和不协调是显而易见。
要确保水权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效益的实现,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应当强化流域统一管理,并注意发挥区域管理的积极作用;全面树立政府机构依法行政的权威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充分依托生产建设兵团内部管理高度统一的运行机制。否则,虽然“有了水权分配方案、定额指标体系和各项制度,没有统一、权威的管理作保证,一切都形同虚设”※。
六、结语
(1)水权管理有利于促进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要重视水权管理的实践,研究水权管理的有效形式,探索有效途径,全面推进水权管理的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规范。
(2)水权管理必须以水资源分配方案作为依据。因此,水资源分配方案一是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二是分配方案一经确定,就应当作为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制性规定,并在调度运行中,不断加以修订和补充调整。
(3)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目标,是随着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
施的逐步到位而逐步实现的。应结合实际,根据项目计划安排的具体情况,制定建设期内各年度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和水权管理方案,动态跟踪定额指标的完成情况,对项目的节水及输水效益及时做出评价。
公众水情认识调查(简明报告)
南水北调工程社会心理与公众意愿调查分析课题组
1.引言
??? 公众对水情的认识及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态度是南水北调决策、实施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课题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附的研究方法。根据用水情况设计了3类问卷:城镇居民问卷(生活用水)、农户问卷(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和企事业单位问卷。2000年7、8月,通过访谈员,在中线、东线工程沿线地区的湖北(汉江下游地区,没有包括丹江口库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江苏(苏北运河沿线)7省市共发放问卷1722份,回收问卷1511份,回收率87.7%。经过逻辑检验,最终有效问卷为1341份:其中城镇居民855份,农户385份,企事业单位101份。此间课题组进行了访谈研究。
2.公众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
??? 根据资料,中国人均水拥有量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黄淮海地区大约是中国人均水拥有量的1/4。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受水区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课题组用两个问题对回答者进行测量。
??? 一是中国水资源状况与世界水资源状况的比较。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调查结果接近实际情况。城镇居民问卷与单位问卷的回答结果相似,回答“中国人均水量与世界相比”“ 略低一些”或“低得多”的城镇居民占75.4%,单位占74.2%。农户的认识差一些,为59.5%。
??? 二是对地方水资源状况的认识,问卷回答者的偏差比较大。缺水的京津冀豫鲁5省市,城镇居民中有,单位问卷为29.5%,而农户问卷为20.6%。城镇居民的认识偏差比农户大得多。
? 不同省市的城镇居民中,北京市居民的认识偏差最大。认为的占44.3%,比受水区的平均值高出6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天津、河北的居民对缺水的认识要客观一些。
??? 课题组认为,问卷回答者的认识与实际的用水状况有关。目前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在水质和水量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保证,体会不到真正的缺水(胶东除外)。相对而言,农村的缺水比较明显一些。但是,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农村地区对缺水的严重性也存在估计不足的偏差,诚如访谈员说的,一些地方的“农民感到既缺水又不缺水”。
3.影响用水的因素
??? 在诸多的因素中,技术与设备对用水量有一定影响,约为2成;经济社会方面(非技术)的因素是最基本的,约占8成。在经济社会方面,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收益、产出)、水价等对用水的影响比较大;社会方面的因素,如用水习惯、管理、宣传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水价的权重在2成左右,是一个敏感而比较重要的因素。
城镇居民问卷
??? 调查发现,影响家庭用水的第一位因素是经济占31.9%(水价占19.4%,家庭收入占12.5%);其次是生活习惯,占31.0%;再次是用水设备,占25.2%。另外宣传教育对节约用水占5.6%,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它的作用不能估计过高。(这也解释了象北京这样的地方宣传教育做得很好,但节水并不理想的原因。)
??? 在水价-用水量预期(需求曲线)的测量中,课题组发现当水价从1元左右涨到3.5元左右时,预期用水量减少20%左右。
单位问卷
??? 影响单位用水量的因素中,选择“单位效益的好坏”的回答者占19.3 %;“节水技术与设施”占16.8%;;“ 管理水平”占15.8%;“水价”占15.4%;其它还有“ 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 宣传教育工作”、“职工对单位利益的关心”等。可见,技术与设备对单位用水的影响占了不到2成,主要的是经济社会方面的因素。
??? 在水价-用水量预期(需求曲线)的测量中,课题组发现当水价从目前的水价翻一番时,预期用水量将减少近20%。水价对用水量的调节作用是比较强的。
农户问卷
??? 目前农村地区缺水比较严重。生活用水方面,有1/3回答者认为“比较缺水”或“缺水很严重”;在灌溉用水方面则达到1/2。
??? 在影响灌溉用水的诸多因素中,23.8%的农户选择“灌溉设施”;23.5%的农户选择“作物的产出”; 21.7%选择“水价”; 18.7% 选择“用水组织与管理”。
??? 从水价-用水量预期(需求曲线)关系看,当现时的水价翻一番时,用水量将减少20%以上,水价对灌溉用水量的调节作用比单位用水略强一些。
4.解决用水紧张的途径
??? 解决用水紧张的途径,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认为主要通过节水、废水利用来解决;农户则把调水作为首选途径。从总体上看,公众把节水、治污、废水利用等节流挖潜的措施看成是解决受水区用水紧张的基本途径。
城镇居民问卷
??? 解决用水紧张的根本途径,选择“节约用水”的占42.1%;选择“治理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的占39.5%;而认为“从外地调水”来解决水问题的仅占8.3%。
企事业单位问卷
??? 43.6% 的回答者选择“治理污染,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0.7%选择“节约用水”;12.9%选择“从外地调水”。
农户问卷
??? 农户对调水寄予很高的期望。40.3%的农户选择“从外地调水”;27.3%选择“节约灌溉用水”;8.3%选择“治理污染”;5.2%选择“提高水价,减少用水”。
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
??? 城镇居民问卷回答者表示支持的达%,其中“坚决支持”的为41.9%,“比较支持”的为40.6%。有两类群体与总样本有比较大差异:公务员的支持率偏高,为90.4%;其它人员(包括失业、下岗及离退休人员等)支持率较低,为%。从分省的情况看,湖北(样本偏小)、江苏两省的支持率低于总样本,分别为66.7%和77.4%。
??? 企事业单位和农户问卷与城镇居民问卷相似,支持率分别为80.2 %和79.2%。
??? 总体看,公众对南水北调工程有较高的支持率,但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具体情况比较复杂。问卷的开放性问题和访谈显示,当涉及到具体的利益时,利益相关者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态度就不是一般地支持或一般地反对了。
6.结语
??? 北方受水区是一个缺水区,目前所维持着供水-需水的平衡,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平衡,是以牺牲环境和挤占农村用水为前提的。公众对当地水资源状况认识是不清晰的,城镇居民认识尤其模糊。但是,公众对用水问题,诸如对节水、治污、废水利用等方面的认识是客观的,对解决用水紧张的的看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 经济社会(非技术)因素是影响用水的基本因素。因此,解决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应从管理体制入手,改变目前不合理用水状况,建立节水型社会,再辅以工程调水。解决管理体制的问题,不仅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根本所在,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真正能起到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的制度条件。
??? 项目区大部分回答者支持南水北调工程上马。这是一个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是,当涉及到具体利益时,利益关系十分复杂,需要通盘考虑。
黄河水资源情势分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1. 引言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水资源先天不足。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流域内的水资源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下游断流日趋严重。黄河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中央领导、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域内耗水量和流域外引水量不断增加,直接造成各控制断面实测径流的减少,其减少量可以通过还原计算来处理。二是因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改变了流域内的下垫面条件(或许还有气温升高的影响),导致天然产水量的衰减,因其定量困难,在以往的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没有考虑。90年代,我国北方河流断流现象严重,引起了水文水利工作者对径流衰减的关注。最近,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采用1956~1997年水文系列,并考虑产水量衰减因素对河北省水资源量进行了核算,其结果与第一次评价相比,全省降水量只减少2.7%,而地表水资源量减少25%,水资源总量减少14%。这说明下垫面条件剧变的今天,系列一致性对成果的影响超过了系列代表性的影响。
这次,在以往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增的水文数据和水资源公报材料,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重新进行估价;重点分析了天然径流量衰减和河道损失水量增加情况,揭示了黄河断流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供有关部门及关心黄河问题的专家参考。
2 黄河天然年径流衰减分析
选择黄河干流兰州站和花园口站作为分析对象。兰州站控制全流域水量的59%,花园口站控制全流域面积的97%,其分析结果基本上能反映黄河径流的衰减情况。
2.1 分析方法
(1) 采用兰州站和花园口站1950~1998年的面降水量和天然径流量数据,分别点绘其年降水径流关系图(图1、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同量级雨量情况下,80~90年代的点据大多数位于左边,50~60年代点据大多数位于右边,年径流衰减趋势明显。
(2) 将49年系列划分为1950~1974年和1975~1998年两个年段,分别通过点群中间绘制出降水径流关系曲线,右边虚线代表50~60年代的降水径流关系,左边实线代表80~90年代的降水径流关系。两根曲线之间的横坐标距离即为径流衰减值。
(3) 以50~60年代的降水径流关系曲线为基准,查算出不同雨量级的径流衰减率(见表1)。结果表明,平水、枯水年衰减程度较大,达15%~20%;丰水年衰减程度较小,为3%~6%。
表1 不同雨量级的径流衰减率
面雨量分级(mm)
300~350
350~400
400~450
450~500
500~550
550~600
径流衰减率(%)
兰 州 站
20
17
14
10
6
3
花园口站
21
18
15
11
6
3
2.2 成果修正
根据兰州站和花园口站历年的面雨量数据,结合表1所列径流衰减率对1950~1979年的天然年径流系列进行修正,然后计算年径流均值,并与修正前的成果进行比较(表2)。
表2 修正后与修正前的年径流计算成果对比
站 名
统计年限
平均面降水量(mm)
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亿m3)
修正后
修正前
减少值
兰 州
1956~1979
408.3
295.3
342.7
47.4
1950~1998
420.9
307.1
336.7
29.6
花园口
1956~1979
453.9
534.4
605.6
71.2
1950~1998
446.5
529.3
574.6
45.3
兰州站:1956~1979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采用系列)平均面降水量为408.3mm,修正后的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295.3亿m3,比修正前减少13.8%。1950~1998年平均面降水量为420.9mm,修正后的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307.1亿m3,比修正前减少8.8%。
花园口站:1956~1979年平均面降水量为453.9mm,修正后的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34.4亿m3,比修正前减少11.8%。1950~1998年平均面降水量为446.5亿m3,修正后的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29.3亿m3,比修正前减少7.9%。
3 黄河河道损失水量分析
河道损失水量包括汇流过程中的蒸发渗漏损失及地下水开采对河水的夺取量,采用地表水量平衡法进行估算。这次选择流域平均降水量相近的两个年段棗1970~1974年和1994~1998年,对兰州~河口镇、河口镇~花园口、花园口~利津等三个区间的河道损失水量进行了分析。
水量平衡方程式如下:
Q损=Q上+Q区-Q耗-Q引-Q下
式中 Q损棗河道年损失水量;
Q上棗上游站实测年径流量;
Q区棗区间天然年径流量;
Q耗棗区间地表水利用的年消耗量;
Q引棗外流域年引黄水量;
Q下棗下游站实测年径流量。
计算结果(表3)表明,90年代的河道年损失水量与70年代相比较,兰州~河口镇变化不大,河口镇~花园口增加了约21亿m3,花园口~利津增加了约34亿m3。
初步分析,河口镇~花园口区间河道损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以来渭河、汾河流域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年开采量达到75~80亿m3,其中山丘区开采量约20亿m3,夺取的主要是河川基流量,在河川径流还原量中没有计入。花园口~利津区间河道损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主槽淤积严重,汛期水位抬高,使得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和大汶河的产流量难以排入干流,在当地利用、消耗掉;二是近10年来花园口断面实际来水大量减少,下游断流严重,河床时干时湿,填洼、浸润蒸发损失增加。
表3 河道损失量分析计算结果
区 间
河道年均损失量(亿m3)
70年代
90年代
90年代增加值
兰州~河口镇
10.6
11.3
0.7
河口镇~花园口
11.6
32.1
20.5
花园口~利津
11.5
45.1
33.6
4 黄河流域产水条件变化后的水资源量
4.1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其数量为用水还原后的天然河川径流量。这次以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采用修正后的49年(1950~1998)天然径流系列作为计算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理由如下: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有近5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可以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没有必要再沿用以前的插补延长资料。
(2) 将49年径流系列与78年(1919~1997,水文年)径流系列相比(均未作径流衰减修正),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仅偏大2%(12.7亿m3),说明49年系列有很好的系列代表性。
(3) 采用“向后还原”的思路,考虑80年代以来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产流的影响,将1950~1979年径流系列进行了修正,改善了系列一致性,使计算成果更为符合当前流域实际情况。
计算结果,黄河流域(不含鄂尔多斯内流区,下同)地表水资源量为558亿m3,其中花园口以上流域为529亿m3。分区成果见表4。
表4 黄河流域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地表水资源量
流域分区
面积
年降水量
地表水资源量
(km2)
占全流域%
(亿m3)
(mm)
(亿m3)
(mm)
兰州以上
222551
29.6
936.7
420.9
307.1
138.0
兰州~河口镇
163415
21.7
460.0
281.5
0
0
河口镇~花园口
344070
45.7
1862.8
541.4
222.2
43.8
花园口以上
730036
97.0
3259.5
446.5
529.3
72.5
花园口以下
22407
3.0
146.9
655.6
28.5
127.2
全 流 域
752443
100.0
3406.4
452.7
557.8
74.1
注:花园口以下流域采用1994~1998年水资源公报成果,这5年平均年降水量比49年均值偏小3%。
4.2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是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含水层的补给量。在自然状态下,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主要排泄方式为潜水蒸发和河道排泄;山丘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通过河川基流、山前侧向潜流和泉水出露等形式排泄。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主要是夺取潜水蒸发量,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不大;山丘区地下水开采多为傍河取水或岩溶水,实际上是夺取了河川基流量和河床潜流量,对地表水资源量影响很大。深层承压水的补给量很小,大量开采会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发生环境地质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及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使地下水补给量相应发生变化。因此每隔一个时期,应对地下水资源重新进行评价。为了使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结果符合当前流域实际情况,这次采用最近5年(1994~1998)水资源公报中的成果。这5年花园口以上流域平均年降水量423mm,比49年均值只偏小5%,有较好的代表性。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363亿m3,其中平原区为181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组成为:降水入渗补给量67.5亿m3,占37.3%;山前侧渗补给量19.5亿m3,占10.8%;地表水入渗补给量93.8亿m3,占51.9%。各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5。
4.3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其数量为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计算结果,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660亿m3,其中花园口以上为619亿m3,详见表5。
表5 黄河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 单位:亿m3
流域分区
地下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
水资源
总量
平原
山丘
平原与山丘重复计算量
全区
兰州以上
16.9
110.7
14.3
113.3
307.1
108.8
311.6
兰州~河口镇
71.8
16.4
14.8
73.4
0
50.2
23.2
河口镇~花园口
72.5
96.8
19.7
149.6
222.2
87.5
284.3
花园口以上
161.2
223.9
48.8
336.3
529.3
246.5
619.1
花园口以下
19.6
11.1
3.9
26.8
28.5
13.9
41.4
全流域
180.8
235.0
52.7
363.1
557.8
260.4
660.5
这次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计算量为103亿m3,比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增加约20亿m3。这主要是由于80年代以来大量开采地下水,将部分河川基流转化为地下水开采量。
4.4 历次水资源成果比较
本次成果(以下简称成果③)与第一次评价成果(以下简称成果①)相比(表6),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减少了100亿m3,水资源总量减少了74亿m3。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原因如下:
第一,采用的资料系列长短不一样。成果①采用系列为24年(1956~1979),成果③采用系列为49年(1950~1998),后者的代表性比前者好。
第二,计算方法有差别。成果①的地表水资源量由二级流域分区计算结果相加求得,从概念上没有扣除干流河道的渗漏蒸发损失量;而成果③则是采用干流控制站的计算成果(下游支流除外),已自动扣除干流河道的渗漏蒸发损失量。
第三,产流下垫面条件不同。成果③考虑了近20年来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产流的影响,对1950~1979年的天然年径流系列进行了修正,基本上可以反映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产流量;而成果①采用1956~1979年系列计算,如不修正,只能代表50年代至70年代下垫面条件下的产流量。
采用单因子法分析比较,上述三个因素对天然年径流均值的影响程度是:下垫面条件影响最大,修正与未修正的计算结果相比,均值减少13%;其次为计算方法的影响,干流控制站计算与分区相加结果相比,减少9%;系列长短的影响较小,49年系列与24年系列的计算结果相比,减少5%。由此可见,一心追求系列的长度,而不考虑下垫面条件和干流河道渗漏蒸发损失对径流的影响,则不能对地表水资源量作出正确的评价。
表6 历次水资源成果比较 单位:亿m3
成果来源
及 比 较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
花园口以上
全流域
花园口以上
全流域
花园口以上
全流域
①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
629
658
374
399
695
734
②《黄河重大问题及对策》附件2
559
580
360
392
707
③本次分析
报告
529
558
336
363
619
660
③与①比较
-100
-100
-38
-36
-76
-74
③与②比较
-30
-22
-24
-29
-47
成果③与《黄河重大问题及其对策》附件2中采用的成果(以下简称成果②)相比(表6),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减少22亿m3(其中花园口以上减少30亿m3),水资源总量减少47亿m3。成果②采用的系列为56年(1919~1975,水文年),系列虽长,但当时的下垫面条件与现代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其计算结果不能反映现状条件下的产流量。另外,地下水资源量采用“八五”国家重点公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地表水与地下水计算不是在相同的基础上。
5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分析
5.1 水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1994~1998年水资源公报材料统计(表7),黄河流域内用水总量为395亿m3 (五年平均,下同),其中利用地表水268亿m3, 开采地下水127亿m3;流域内耗水总量(指用水消耗)为236亿m3 ,其中消耗地表水157亿m3, 消耗地下水79亿m3。海河、淮河流域从黄河调出水量90亿m3, 其中从花园口以下调出83亿m3。在127亿m3地下水开采量中,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60亿m3, 山丘区地下水20亿m3,深层地下水47亿m3。
1994~1998年平均,黄河流域地表水的收支情况:收入项为天然河川径流量449亿m3; 支出项有4项, 即流域内耗水量157亿m3, 调出水量90亿m3, 河道损失增加量55亿m3 (含地下水开采夺取河水量), 入海水量129亿m3 (利津站实测),共计431亿m3。收入量比支出量多18亿m3, 相对差值4%。
表7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 单位:亿m3
项 目
兰州以上
兰州~
河口镇
河口镇~花园口
花园口以下
全流域
流域内用水量
其中:地表水
地下水
37.0
32.5
4.5
183.8
162.6
21.2
132.3
57.0
75.3
41.4
15.8
25.6
394.5
267.9
126.6
流域内耗水量
其中:地表水
地下水
20.5
17.9
2.6
101.7
89.4
12.3
86.7
39.3
47.4
27.4
10.3
17.1
236.3
156.9
79.4
调出水量
7.1
82.7
89.8
开采深层地下水
3.4
36.9
6.9
47.2
注:地下水用水量126.6亿m3中包括深层水47.2亿m3。
5.2 现状开发利用条件下的地表水供需分析
供需分析的基本前提及假定是:①从黄河下游河床淤高、支流水基本上进不了干流的实际情况出发,假定金堤河、天然文岩和大汶河的来、用水量自身平衡,不参与全流域的水量平衡。②花园口控制断面不同频率的天然年径流量,采用修正后的49年系列计算,没有包括河网汇流的蒸发渗漏损失量。这个损失量在70年代为22亿m3, 参见表3。③根据用水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近些年来流域内用水和调出水量变化很小,故将1994~1998年的 平均值代表现状利用水平。④河道损失水量采用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的 增加值。
供需分析结果(表8):当黄河流域出现平水年(P=50%)时,花园口出流量320亿m3,利津出流量220亿m3,能满足下游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200亿m3(汛期输沙150亿m3, 生态基流50亿m3)的要求,一般不会发生断流现象。当出现枯水年(P=75%)时,花园口出流量240亿m3,利津站出流量140亿m3, 尚可满足下游河道内的生态环境需水,但会发生较严重的断流。当出现特枯年(P=95%)时,花园口出流量165亿m3, 利津出流量66亿m3, 只能满足下游生态基流的低限要求,会发生类似1997年的严重断流现象。
上述分析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大体吻合。80年代以来,断流天数超过30天的有8年,其中有7年花园口实测年径流量为240~300亿m3;凡是花园口实测径流大于320亿m3的年份,一般都不断流,即使断流也不严重。唯有1981年例外,花园口实测径流476亿m3, 断流36天。这说明下游断流与花园口年来水总量关系密切,水量调度对断流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表8 现状水平年地表水供需分析 单位:亿m3
来水
频率
花园口以上流域
花园口
出流量
花园口至利津段
利津
出流量
天然
径流量
用水
消耗量
河道
损失量
调出
水量
河道
损失量
P=50%
506
164
21
321
83
16
222
P=75%
428
164
21
243
83
16
144
P=95%
350
164
21
165
83
16
66
注:花园口以上用水消耗量含人民胜利渠引水量。
5.3 水资源开发潜力估计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58亿m3, 扣除河道损失增加量55亿m3及下游生态环境需水200亿m3后,可利用地表水为303亿m3。全流域现状耗水、调出水量和河道损失水量共计302亿m3,故地表水已无潜力可挖。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80亿m3,参考《黄河流域片水资源评价》报告中的可开采系数,估算可开采量为130亿m3。目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约60亿m3,尚有70亿m3的开发潜力。
山丘区地下水开采主要是夺取河川基流量,地下水开采多了,地表水利用量就会相应减少。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山丘区地下水可利用量按现状开采量20亿m3计。
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侧向潜流及垂向越流补给,源远流长,补给量很小,大量开采会使水位持续下降并造成环境地质问题。从可持续利用的观点考虑,深层地下水不应计入可利用量中。目前深层地下水年开采量已达47亿m3,今后要限制开采,逐步由其他水源代替。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45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68%,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00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150亿m3。现状利用量为429亿m3(含深层地下水开采量47亿m3),综合开源潜力只有20亿m3。
6 结语
(1)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二十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一,因下垫面改变导致天然产流的减少,在同量级降水量条件下,平水、枯水年衰减率为15%~20%,丰水年衰减率为3%~6%。其二,由于河床淤积、洪水演进情况变化以及傍河取水等原因,造成河道损失水量的增加,9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55亿m3。上述两方面原因,使黄河可供调配的水量减少约100亿m3,加剧了上中游与下游、河道外与河道内的用水矛盾。
(2)关于黄河断流加剧的原因,目前流行的看法认为是用水量增加和近期降水量偏少。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不太符合实际情况,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实际情况是:黄河流域的地表水利用量(毛水量),1980年为365亿m3 (含调出水量),1998年为354亿m3,18年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减少;将90年代平均面降水量与70年代相比,兰州站以上偏多1.5% ,花园口站以上偏少1.4% ,降水量相差很少,但断流现象却严重得多。因此,应针对黄河水资源情势的变化,开展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工作,深入剖析供需矛盾和断流原因,寻求符合当今流域水情的治黄方略和对策措施。
(3)黄河水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来水和用水之间的“剪刀差”,即天然产流量逐渐衰减,而耗引水量不断增加,两者之间不协调程度加大。当前缓解黄河供需矛盾的对策思路是:第一,以供定需,控制河道外用水的增长,力争比现状有所减少,在可利用总量控制下进行优化配置。第二,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在节水中求发展。第三,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和保护,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量。第四,在有开发潜力的平原区发展井灌或井渠双灌,减少引黄灌溉水量。
中国水资源利用发展趋势合理性分析
一、引言
淡水资源既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联合国近年来发布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提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将日益成为全球和平和发展的障碍。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差异性大,且与土地资源的匹配状况不理想,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因此对我国水资源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根据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的研究成果,到2030年,我国年平均陆地总蒸发量将增加45?0亿m3,土地侵蚀面积将增加145万km2,荒漠化土地面积将增加27万km2,人均水资源量将由目前的2600m3/人下降到1950m3/人。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将低于1700 m3/人,北方部分地区甚至低于500 m3/人。根据瑞典水文学家富肯玛克提出的“水紧缺指标”,这些地区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同时,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人口将达到16亿人,城市化率将达到65%。因此,如何保证满足21世纪中叶我国用水量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何评价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其中比较常用的指标有:人均GDP(GNP)、人均供水量、人均水资源量、用水弹性系数、供水增长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等。人均GDP(GNP)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口的比值表示,一般用来反映所评价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是直观判断综合实力的指标;人均供水量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与人口的比值表示,用来反映所评价区域的用水能力和供水水平;人均水资源量以水资源总量与人口的比值表示,用来反映所评价区域的水资源条件,是直观判断缺水程度的指标;用水弹性系数以用水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表示,用来反映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影响,是判断用水的节水水平和内部重复利用率大小的指标,一般应小于1.0;供水增长率以单位时间内,供水增长量与供水量的比值表示,一般以年增长率表示,用来反映供水量增长速度,是判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条件的指标;水资源利用率以总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值表示,用来反映评价区域的水资源开发程度。
从分析结果看,不同地区的相同人均GDP(GNP)水平的人均供水量变化幅度很大:根据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和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计算的世界各国用水量及其相应的经济发展指标。按人均GNP(美元)大小顺序排队划分为四类,即高经济收入国家(人均GNP高于9700美元);中等偏上经济收入国家(人均GNP在3000?700美元之间);中等偏下经济收入国家(人均GNP在790?000美元之间);低经济收入国家(小于790美元)。高经济收入国家人均供水量,一般在200?90m3/人之间,其中新加坡84m3/人,瑞士173m3/人,美国1870m3/人,加拿大1602m3/人;中等经济收入国家的人均供水量多数大于高经济收入国家,一般在400?100m3/人之间,其中乌孜别克斯坦为4122m3/人,哈萨克斯坦为2294m3/人,而约旦、阿尔及利亚、牙买加等缺水国家人均供水量低于200m3/人。
人均供水量与人均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利用率之间关系相对比较好,由表1可以看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0m3/人的国家,人均供水量均在1000m3/人以下,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人均水资源量高于10000m3/人的国家,人均供水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说明水资源条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很小,水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均小于5%。人均水资源量在2000?0000m3/人之间的国家,水资源条件限制相对较小,人均供水量与国家经济条件、水资源开发条件、所处气候带等有关,人均供水量变化幅度最大,与我国邻近的中亚地区人均供水量均较大。可见,对于水资源紧缺国家,水资源条件是用水量的主要限制条件。
表1 世界各国用水情况统计表 单位:m3/人
国家
人均
供水量
农业用水比例%
水资源
利用率%
国家
人均
供水量
农业用水比例%
水资源
利用率%
人均水资源量<2000m3/人
新加坡
84
4.0
31.7
以色列
407
79.0
84.1
约旦
172
65.0
32.1
摩洛哥
427
92.0
36.2
阿尔及利亚
180
60.0
30.4
沙特阿拉伯
497
47.0
英国
205
3.0
16.6
科威特
525
4.0
波兰
321
11.0
21.9
韩国
632
46.0
41.8
南非
358
72.0
26.6
阿联酋
884
80.0
45.0
突尼斯
380
89.0
79.5
比利时
917
4.0
72.2
人均水资源量>10000m3/人
波利维亚
201
85.0
0.4
匈牙利
661
36.0
5.7
巴西
246
59.0
0.5
马来西亚
768
47.0
2.1
奥地利
303
9.0
2.6
俄罗斯
790
23.0
2.7
瑞典
342
9.0
1.6
澳大利亚
933
33.0
4.3
芬兰
440
3.0
1.9
阿根廷
1042
73.0
2.8
挪威
488
8.0
0.5
加拿大
1602
12.0
1.6
新西兰
589
44.0
1.0
智利
1626
89.0
3.6
人均水资源量2000-0000m3/人
牙买加
159
86.0
3.9
菲律宾
685
61.0
9.1
瑞士
173
4.0
2.4
日本
736
50.0
16.6
丹麦
233
43.0
9.2
葡萄牙
738
48.0
10.5
越南
414
78.0
7.7
西班牙
781
62.0
27.6
叙利亚
435
83.0
9.4
墨西哥
899
86.0
21.7
荷兰
518
34.0
8.7
埃及
955
85.0
希腊
523
63.0
8.6
意大利
985
59.0
33.7
德国
579
20.0
27.1
罗马尼亚
1134
59.0
12.5
土尔其
584
57.0
17.3
阿富汗
1830
99.0
52.0
泰国
602
90.0
17.8
美国
1870
42.0
18.9
印度
611
93.0
18.2
巴基斯坦
2054
98.0
32.8
法国
665
15.0
19.1
哈萨克斯坦
2294
79.0
30.2
乌克兰
673
30.0
40.0
乌孜别克斯坦
4122
84.0
76.4
二、从水资源条件,看我国的可供水量前景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按其自然和地理特点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地区包括东北黑龙江、鸭绿江、西南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红河以及西北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国际界河或出境河流域,简称为外流区。该区水资源量约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8%,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的3.8倍,水资源利用率最低,为5.5%;第二类地区包括长江、珠江及东南沿海诸河等流域,简称为南方区。该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的1.1倍;第三类地区包括黄河、淮河、海河及辽河等流域;简称为北方区。该区水资源总量约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的1/4,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为63.8%;第四类地区主要为内陆河地区,简称为内陆区。该区水资源总量约为全国的9%,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的1.9倍。以上各类地区的指标见表2。
根据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和分析结果来看,当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0%时,就会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水资源年际变化的影响,实际用水量也很难再有提高。因此,
表2 各分区基本情况表
外流区
南方区
北方区
内陆区
全国
土地面积比例
20.6
27.3
18.2
33.9
100
人口比例
7.4
51.7
39.0
1.9
100
水资源比例
28.1
59.2
9.1
3.6
100
供水量比例
8.1
52.0
30.5
9.4
100
人均水资源量m3/人
8880
2657
540
4502
2325
人均供水量m3/人
489
444
345
2214
445
水资源利用率%
5.5
16.7
63.8
49.2
19.0
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目前北方区和内陆区水资源利用率已分别达到63.8%和49.2%。从水资源角度,水资源利用率已不宜提高,可供水量应基本维持现状,即分别为1500亿m3及500亿m3左右。南方区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为16.7%,从水资源角度看,还有一定潜力。若按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到25%?0%计算,该区可供水量将达4500?000亿m3,在现状基础上,可以增加1700?200亿m3。外流区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为5.5%,从水资源角度看,具有较大潜力,但如向北方区供水,需要长距离引水,开发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分析该区水资源利用率可提高至20%,可供水量为1500亿m3,在现状基础上增加900亿m3。
这样从水资源条件来看,全国的可供水量可达8000?500亿m3左右,全国水资源利用率约为30%。
三、从世界各国用水量变化过程,分析我国未来的需水量变化趋势
世界任何国家要想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门槛,必要有序地实现三大“非对称性零增长”,即在人口质量极大提高的前提下,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在社会财富极大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的零增长;在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极大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研究提出,我国应到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到2040年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到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也就是说,我国的水资源需求应在2040年达到最大值。那么,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呢?
首先看一看世界发达国家的用水量变化过程。以荷兰工业用水为例,自1970年达到用水零增长后呈稳定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1957?982年间,荷兰的工业产值却增加了3倍(见图2)。日本工业取水量自1973年达到零增长后也基本呈下降的趋势,同样,1965棗1997年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5倍(见图3),同时,自1992年后,日本的总用水量也开始呈下降趋势(见图4)。
瑞典通过的水质法令,强制生产用水再循环利用,工业需水量急剧下降,1970年即达到了零增长,此后出现了负增长(见图5)。从以上几个发达国家的用水量变化过程可以看出,用水量的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是与经济增长同步甚至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但随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的增长速度会逐步减缓,最终达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从我国的用水增长率变化趋势(见表3)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用水增长率从50年代7%已经下降到了90年代的1%左右,用水的增长速度已经在明显减缓。特别是在1978年?998年二十年间,全国用水增长率平均为1%左右,而同期人口增加2.5亿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2%,用水弹性系数为0.08?.12。海河流域90年代,人口增长率为0.8%(其中城镇人口增长率为3.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7.7%(其中工业增长率为18.9%),粮食总产增长率为5.8%。而同期用水增长率仅为1.3%,用水弹性系数为0.07。尽管,海河流域的发展是用牺牲环境用水的代价来换取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毕竟反映了低用水增长率可以实现较高经济发展速度的趋势。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用水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减缓,最终将实现用水的零增长。所以,经过努力我国可以在2040年左右实现工业、生活和农业总用水量的零增长。因此,我国水资源供给能否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总供水量能否满足总用水量实现零增长时的需求。
表3 全国用水量变化过程表
年 份
1949
1959
1965
1980
1993
1998
人均用水量
187
316
378
450
445
435
用水增长率
7.1%
5.0%
3.3%
1.2%
0.9%
四、全国远景需水量估测
缺水类型习惯上分为资源型、工程型、水质型,本文把水质型改称管理型。根据中国水资源利用的特点,以水资源利用率、人均供水量作为缺水的分类指标,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水资源利用率>40%,人均供水量<500m3/人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已经接近世界公认的极限值,称为资源型缺水地区。
非干旱地区人均供水量>500m3/人(或干旱地区人均供水量>2000m3/人)的地区,总供水量可以基本满足需求,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至使该地区出现暂时性缺水,一般可以通过节水挖潜、资源合理配置等措施解决,称为管理型缺水地区。其中由于水质污染造成的缺水,也可称为水质型缺水。
水资源利用率<20%,人均供水量<500 m3/人的地区,水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称为工程型缺水地区。
其他地区,缺水性质一般兼有以上两种或以上类型的特征,称为综合型缺水地区。
根据以上分类,按人均供水量、人均GDP模数(区域人均GDP与全国平均人均GDP比值)及水资源利用率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类型进行需水量估测。
第I类型区为水资源利用率大于40%,人均供水量小于500m3/人地区,主要集中于海河流域,淮北平原、山东半岛,汾河、渭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及辽河中下游地区。该区人口占全国的34%,用水量占全国的24%。人均GDP模数变化范围较大,由淮河中游区的0.6左右到山东半岛的2.0以上。该区水资源利用率高,属严重缺水区。从缺水性质看,属于资源型缺水,需要外流域调水解决。因此,本区的人均供水量不可能增加过多,考虑保证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均供水量应由现状的310m3/人增加到350m3/人,远景需要增加供水量653亿m3,为数不小。
第II类型区现状人均供水量大于2000 m3/人,主要集中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水资源利用率大于40%,人均GDP模数在0.6以上,经济基础条件尚可,生态环境脆弱。该区人口占全国2%,而用水量占全国11%。由于中游无序开发,用水量偏大,下游河湖干涸。因此,属于管理型缺水。参照世界同类地区,人均供水量应控制在2000?500 m3/人,可以保证该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此计算,远景总用水量需增加120亿m3,人均供水量由现状2680 m3/人,降到2380 m3/人。
第III类型区现状人均供水量大于500m3/人,人口占全国28%,用水占31%,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珠江,钱塘江、闽江等东南沿海诸河下游地区,淮河下游区(引江区)以及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小于40%,供水能满足需求,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全都集中在该地区,目前主要是水质不能满足用水要求及特枯年份局部缺水,因此主要属管理型缺水。由于水资源条件好,开发仍有较大潜力。经分析,人均供水量可以由现状505m3/人增加到550m3/人,远景需要增加供水量810亿m3。
表4 全国各区人均供水量 单位:m3/人
分类
I
II
III
IV
V
合计
现状
远景
现状
远景
现状
远景
现状
远景
现状
远景
现状
远景
外流区
1630
1620
355
440
420
550
490
600
南方区
505
550
285
360
430
540
445
515
北方区
310
350
2150
2010
718
710
150
200
490
540
345
385
内陆区
2850
2500
155
200
2215
1960
全国
310
350
2680
2380
538
580
270
340
430
540
445
495
表5 全国各区远景增加用水量估算表 单位:亿m3
分类
I
II
III
IV
V
合计
增长倍数
外流区
35
45
200
280
1.66
南方区
730
200
610
1540
1.57
北方区
653
30
45
27
45
800
1.50
内陆区
89
6
95
1.20
合计
653
119
810
278
855
2715
1.52
增长倍数
1.54
1.20
1.45
1.71
1.69
1.52
第V类型区为人均GDP模数小于0.6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及青藏高原,人口占全国12%,用水量仅为全国7%,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该区为地高水低或人稀地广的农牧区,人均供水量小于350m3/人,全国人均供水量小于200m3/人全部集中在该地区,是全国贫困区集中地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大都较低,很大部分小于20%,属于工程型缺水。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人均供水量需要有较大增加,但需要增加的供水总量并不多,据估计,远景需增加供水量约280亿m3。
第V类型区为前四类以外的其他地区,主要集中于山丘区,人口与用水均占全国24%,人均GDP模数在0.6?.4之间,属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该区人均供水量在200m3/人?00m3/人,主要属于工程型缺水。由水资源条件分析,该区用水量增加潜力较大,人均供水量可由目前的430m3/人增加到540m3/人,远景共可增加供水量约855亿m3。
通过以上分类分析,远景全国需要增加供水量2715亿m3。按地区划分:外流区增加280亿m3,人均供水量由现状的490m3/人增加到600m3/人;南方区增加1540亿m3,人均供水量由现状的445m3/人增加到515m3/人;北方区增加800亿m3,人均供水量由现状的345m3/人增加到385m3/人;内陆区增加95亿m3,人均供水量由现状的2215m3/人减少到1960m3/人(见表4、表5)。
五、结语
我国水资源总量偏少、分布不均,供需前景不容乐观。但估测的远景总需水量能够控制在8000亿m3以内,与水资源可供水量8500亿m3相比,在总量上可以得到满足。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供水量的低增长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高增长的要求。因此,只要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工作,水资源供给可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区域划分来看,外流区由于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用水可以增加较多。内陆区单位用水量偏多,应加强管理。随着人口增加,用水总量的增加在几个区域中应该最小。从类型区划分来看,经济欠发达、人均用水量较小的地区,用水增加速度可能较快,而人均用水量较高地区,应把水资源保护作为重点,用水总量增加应该较慢。
北方区及内陆区远景需要增加的895亿m3供水量,几乎全部要靠跨流域调水或长距离引水解决。根据目前的规划和设想,除从长江调水约500亿m3,东北的北水南调及西北的引伊、引额约100亿m3外,还要考虑从西南诸河调水约300亿m3,才能基本满足北方区和内陆区远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调整治沙方略 抑制沙尘暴危害
[摘要] 2002年3月19~21日在我国北方所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强沙尘暴再次引起人们对沙尘暴防治问题的关注,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呼声日隆。然而,人类和土地沙漠化的斗争为什么在最近几十年内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其原因是治沙方略出现了偏差。为有效抑制沙尘暴,本文提出了调整治沙方略的6点建议。
近两年国家在防沙治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人们的愿望似乎还相差甚远,尤其是强沙尘暴在呈加剧之势。
当然,沙尘暴是一种人类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但如果防沙治沙方略得当,可以有效地抑制风沙危害,弱化沙尘暴。为此建议调整目前的治沙方略。
一、改治理沙漠为主为控制土地沙化和抑制裸露农田起尘为主
在我国沙尘暴防治中有不少人认为防治沙尘暴就是治理沙漠,这实际是一大误区。其原因有二:一是沙漠是在极度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人类难以改变;二是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危害的沙尘暴的尘源并非沙漠,而是农牧区的沙化土地和裸露农田。
沙漠是在极度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在无丰富的外来水源的情况下难以改变。然而,一些个人、集体甚至企业承包沙漠大搞植树造林。如1995年春天,民勤县个体经营者李培瑞承包下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6000亩沙滩地,满怀信心的作规划、修林带,准备治理好沙滩搞开发。然而,6年过去了,如今,沙子没治住,他自己还背上了250万元沉甸甸的债务。正如李培瑞自己所述:“风沙太大了,辛辛苦苦推平的地、种下的树,一场大风就全给埋了,一切又得重新开始,一年里这种人与风沙的拉锯战得打上十多个回合,不算人工费,每年仅苗木等损失就近30万元。”这哪里是治理沙漠,这实际上是在破坏沙漠生态系统。
形成沙尘暴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二是丰富的干燥而又松散裸露的地表物质。据对影响华北地区的沙尘暴的研究结果[1],产生沙尘暴的地表物质以粉尘为主,它并非主要来自于沙漠,而是主要发源于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的农牧区。该区域处于我国草原地带,土地利用以牧草地和旱作耕地为主。其草地面积占31.5%,旱作耕地面积占32.2%。一是由于过垦、过牧,土地严重沙化;二是春季多风季节大片农田还处于休闲裸露状态。大风经过该区域,尘土飞扬,成为沙尘暴的强供尘区。
沙尘暴中的尘埃并非主要来自沙漠,而主要来源于正在沙化的土地和裸露的农田,所以抑制沙尘暴的根本并不是治理沙漠,而是要控制土地沙漠化和抑制裸露农田起尘。
二、改以人工植树种草为主为以保护性恢复植被为主
当前,在防沙治沙方面存在严重误区,即一提防沙治沙就是植树种草。不错,在京、津等遭受风沙危害、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大、中城市可以鼓励植树种草,其目的是减少就地起沙。但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区,因气候干旱,显然植树种草成本很高,并且成活率很低,甚至由于植树种草使原来本已基本固化的地表活化,而加剧沙化。在这些地区,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避免或减少人为干扰,让其植被以自我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如在包兰铁路线的腾格里沙漠南沿,铁路两侧约1公里的宽度内,仅围栏、禁牧、禁樵四五年,即可出现覆盖度在40%以上的植被,沙化得到了有效遏制。在盐池县柳杨堡乡的1200公顷活动和半活动沙地上,封育飞播四五年,也能长出覆盖度在60%以上繁茂的黑沙蒿群系,并在活动沙地表面形成能抗风蚀的土壤结壳,大面积沙化得到有效地遏制。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古浪县明沙咀一带,原来是牛羊遍地、流沙四起的荒漠,经全面封育,目前已是灌木丛生,起伏的沙丘变成了别致的“园林”。实践表明,只要减少人为干扰,是可以有效地弱化风沙危害的。
三、改直接治沙为主为直接治沙与间接治沙相结合
直接治沙是指在沙化土地上实施退耕、围栏封育、植树种草或其它地面覆盖与裸土固化措施(注:在此已将沙漠治理排除在外)。当前,治沙的重点正是直接治沙,其结果应该是人进沙退。但由于直接治沙未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效果并不理想。
间接治沙是指通过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集约化农牧业和二、三产业,提高其人口承载力,缓解土地沙化地区的人畜压力,促进沙化地区生态恢复。
在草原退化地区围栏封育,建设“草库仑”,实行划区轮牧,从局部区域看可以有效地治理草地沙化。但如果不将区域内的人畜压力释放出去,围起来的地方,沙漠化有所逆转;没围起来的地方,则由于人畜压力的加大,植被破坏更加严重,势必造成沙漠化的继续加剧。
在沙化农牧区,实施退耕退牧,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地沙化,但如果农牧民的生存与增收问题得不到解决,退耕退牧难以实施。
为了减轻退耕退牧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对退耕退牧户实施政府补贴是否可行?答案是短期可以,但长期效果不佳。“2605”造林种草项目可以间接地说明这一结果。8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在宁夏西吉县实施了代号“2605”的造林种草项目,共造林?79万亩,种草?7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3。当时,粮农组织专家评价该项目是“世界最佳人工林”。然而,如今林地已不足?30万亩,草地几乎没有了。这个项目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以解决群众的温饱和经济来源问题[2]。群众粮不够吃就开荒,老百姓缺钱买煤,只好砍树烧材。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的生存与增收问题,缓解人畜对沙化土地的压力,必须依靠科技,集中有限的资金,在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强化基本农田与基本牧场建设,发展集约化农牧业。为此建议强化覆盖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设施草业示范工程、设施养殖示范工程、设施园艺示范工程和农田高产冬种牧草示范工程建设。
强化基本农田和基本牧场建设,发展集约化农牧业的防沙治沙效果是显著的。如在农牧交错带建立1亩的塑料大棚,其产出相当于110~140亩退化耕地的产出量[3],即建立1亩的塑料大棚,可以促使110~140亩退化耕地退耕;在宁夏利用稻田冬闲季节每发展一亩冬牧70黑麦(牧草),亩产干草600~700公斤,可以促使20~30亩退化草地退牧;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推广地膜玉米技术,使粮食产量由亩产100多公斤提高到600公斤,种1亩地膜玉米可以退耕3亩沙化土地(樊胜岳,中科院),改种柠条等治沙牧草,使当地的沙漠化进程迅速得到遏止。
四、改植树造林为主为种草种树与农作措施相结合
目前,有不少人一提治沙就是植树造林,这实际上是一大误区。的确,在适宜地区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抑制风沙危害;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盲目种树,不仅起不到治沙作用,反而有可能加剧土地沙化和沙尘暴。其原因: 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在荒漠和草原地带大面积营造林木违背了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不仅树木难以成活,而且由于地表结皮和天然固沙植物遭受破坏而加剧土地沙化;二是在干旱地区盲目种树,由于树木强烈的蒸腾作用,使土壤更加干旱,树木周边的草被因失水而干枯,植被更加稀少;三是如果依靠过量开采地下水来发展灌溉林地,则会由于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在形成有限的灌溉林地的同时,周边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因失去浅层地下水的滋润而干枯,土地沙化将进一步加剧。
在治沙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主要种植耐旱草本植物和耐旱灌木,乔木只能作为局部地区(包括绿洲地区的防护林带、较湿润的山区、城镇与村庄所在地、水系沿岸等)的发展对象。
农作措施在防沙治沙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大家知道,大面积的裸露农田是春季重要的沙尘来源,因此,增加农田的春季覆盖是减少沙尘来源和防止农田沙漠化的关键性措施。主要方法有:提高作物秸秆的留茬量,冬春免耕,实施覆膜种植,以减少农田冬春季节的风蚀量和风蚀时间;调整种植业结构和耕作制度,例如在冬闲田种植越冬性一年生牧草,一方面可以提高冬春季节的光能利用率,多收一茬饲草,另一方面由于越冬牧草返青早,在沙尘暴发生前已长到一定高度,可以覆盖地表,减少或防止起沙。
冬小麦不只是高耗水粮食作物,还是一种防风固土的农田覆被植物。最近几年,由于北方缺水和小麦耗水较高,压缩冬小麦种植的呼声很高。在冬末春初,除了麦田和少量牧草地与覆盖菜地,北方的农田基本上处于裸露状态,大风一过尘土飞扬。而冬麦田,此时地表已基本被小麦所覆盖,大风过后难有沙尘扬起。所以在还没有找到能够取代冬小麦的冬种作物的情况下,应将冬小麦作为一种防风固土作物看待,不应轻易取消冬麦种植。
五、调整企业在治沙中的作用
企业的宗旨是盈利,所以加入治沙行列的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广阔的沙地进行开发,他所考虑的主要是局部利益,而较少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企业为了开发区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发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国农科院科技局),而过度开发水源必定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破坏。
在治沙过程中,企业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集约化的农牧场,或二、三产业,以接受来自于沙化严重地区的农牧民,以促进退耕退牧,减轻人们对沙化地区的干扰;同时,带动农牧民科学种田、科学养畜,推动农牧民有效增收。即企业应主要从事于间接治沙工作,而非直接治沙工作。
六、加强部门间合作,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土地沙化是沙尘暴加剧的主要原因,过垦、过牧、过采(采伐林木、采挖药材等)又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而贫穷与土地贫瘠又是过垦、过牧、过采的导引。防沙治沙不能只是植树种草,还应包括解决贫穷与土地贫瘠问题,即解决农牧民的永久性生存与增收问题。而这些问题只靠治沙部门(目前以林业部门为主)是解决不了的。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农、林、水等部门应加强合作,实施系统性防沙治沙。即林业部门的重点是在适宜地区植树造林,而农业和水利部门的重点则是通过实施“农牧民永久性生存与增收工程”建设,解决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现象,使退耕退牧成为可能。当前农、水部门的重点是强化基本农田和基本牧场建设,发展集约化农牧场,以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促进退化耕地和退化牧场退耕退牧。?
?跨流域调水——关于效率和公平的争论
??? 一、前言
??? 从历史看,水权是决定人类定居格局的重要因素。有无水源是社会持久发展的自然约束。长期以来,当传统的求雨歌舞方式和人工降雨不足以满足越来越高的供水需求时,资源受限制地区就求助于邻近的流域或更远的地区,以解决供水需求。这种调水常常涉及较大的范围,而且会导致显著的环境变化和经济费用增长。
???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加速的工农业发展的需求大大地增加了对水的需求。这种加速的需求就加剧了相对缺水的状况,而且更促进了从远处调水的需要。从目前看,由于工程上的改进,使调水方案比过去更为可行。
??? 如果调出流域的供水量与当前或今后的需水量比相对丰富,而且当地的地理政治机构可以促进这一调水,则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实现,并不致给任何一方带来实质的损害。然而,跨流域调水的争论往往最终难以解决 ,而且在水资源分配上成为不理想的方案。一种极端是,调水可能约束调出流域的发展机会,并使其承受环境损害。另一种极端是,机构上的约束可能限制或否定调水方案,使水资源得不到较高的利用。
??? 有效的资源分配需要对跨流域调水所产生的效益和费用进行了解,而且需要建立可以有效代表调出和调入流域双方用水户利益的组织机构。本文试图提出处理调水方案的概念性框架。基于美国近年来的经验,本文按照效率和公平的准则对调水方案进行检查,并提出了对调入流域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调出流域潜在的经济和环境损失进行平衡的办法。在此框架范围内,建议调出流域和调入流域进行协商。
??? 二、美国的跨流域调水
???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水权对决定人类定居格局的历史意义,在美国同样适用。人们认为,美国人的智谋制服了美国西部,在一个干旱和半干旱的地理环境中,为农业提供了灌溉用水,并且使这一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得到持久、高速的发展。洛杉矶市就是一个例子,它依靠由欧文斯河谷、克罗拉多河和中央河谷工程从北加利福尼亚调水。如果仅从它本身的自然流域即洛杉矶河调水,那末它很久以前就会停止发展了。
??? 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市(凤凰城)和图森市以及农业灌溉用水是从中央亚利桑那工程调水约合30余亿m3。这一规模宏大的工程将可满足亚利桑那从科罗拉多河供水的要求。在东部的纽约市,每天由德拉瓦河分得约合320万m3的水量。
??? 在19世纪,美国对调水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西部一些州。较干燥的气候条件,较稠密的定居格局,以及基于水法优先占用权所建立的组织机构对这一配水方案起了作用。大型的水工建筑物取水并输至远方,常常在政治上被认为是水的“最高和最佳”利用,即使在经济上并非如此。但是,中央亚利桑那工程完成以后,考虑到距离、地形以及联邦一级财政的约束,在西部进行大规模调水将受到限制。这一前景虽然对于西北太平洋和西部加拿大的居民多少有些安慰,但还不能解除人们对从他们的水源中不可避免地挤兑供水的忧虑。近期在西部继续发展的城市地区,利用水资源市场对于地理范围内已经占有的水量进行分配,可能是新的供水方案的主要办法。
??? 在相对潮湿的美国东部,过去认为较丰富的水源可能满足供应,但目前看来,局部地区的缺水日益明显,由于跨流域调水产生的争端日益严重。当前关于调水的注意力似已集中于美国东南部,这里从整体上看水资源是丰富的,但由于城市中人口和工业活动的增长,局部地区的缺水仍继续发展。
??? 近年来,为了处理由于大规模跨流域调水产生的不平衡后果,许多州起草了跨流域调水法,其他州也正在研究它们自己的法规。在已经进行这项工作的东部五个州内,有四个州位于东南部,它们是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肯塔基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跨流域调水都是按本州现有的允许程度提出的。在这些州内,南卡罗来纳州的法规被认为在跨流域调水方面是最全面的。法规中规定,对于所有跨流域调水工程,只允许调水量为十年一遇枯水流量中七天水量(7Q10)的5%,或每天约合4000m3的水量。在审核中应满足的条件是:保护调出流域目前和将来的河道供水及水质;工程对本州的有益影响;替代用水的可行性;拟建的工程是否促进或增加水量的存储。至今为止,已批准七项,其中一项已被撤销。
??? 虽然州本身的法规可能有助于解决州内争端,但州的法规可否用以解决州际间的争端尚存在若干问题。就各种争论的重要性而言,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在美国可能是跨边界争论中最热烈的领域,这种争论可以直接与国际水资源争端相对比。在跨流域调水中,目前给予最大注意的是由卡斯顿胡沿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州界及弗吉尼亚湾城市的调水。
??? 今后有可能成为更加重要的争论是亚特兰大大城市地区迅速发展的远景供水,这一地区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大城市地区。由于这一地区位于南部山麓,地表水十分贫乏,地下水稀少,当地供水肯定不足。在北部佐治亚现有十项跨流域调水,大多位于亚特兰大大城市地区。继续发展下去,21世纪肯定将从远离亚特兰大的地区调来更多的水量。这将必然引起邻近各州的不安。
??? 处理跨边界水资源潜在争论的一个办法是当地的供水需求可以保证就地有足够的河水流量供应。需要由河道供给的水量指目前和预测的需水量并包括同化容量(assimilative capacity)、野生动物需水量,以及其他如环境、美化和游乐用水。河道供水量受限制最严重的可能是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娜州。这两个州被认为是分别向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供水的潜在水源。对这两个州而言,河道可供水量的目标似乎更多指向外部威胁而非指向州内争端。此外,有关各州(或国家)在规定目前及将来需水量和取得水资源公平分配方面所做的正式安排或所定的合同,可能是解决各州之间、流域之间争论的最有效的办法。
??? 在跨流域调水中出现的核心问题可能是对调出流域环境质量和经济机会的保护,同时还应满足调入流域的供水需求。平衡这些不同需求的适宜供水量应保证水资源得到最高和最佳的利用。问题是如何使这些需求达到平衡。下面提出的概念模型有助于对跨流域调水引起的效益和费用进行平衡。
??? 三、概念性模型
由米莱(Miley)及马丁(Martin)提出并由伦敦(London)及米莱改进的模型,对如何处理这些妥协问题提供一些见解。这一模型曾作为南卡罗来纳州水资源研究中的一部分,并对上述该州的跨流域调水法规提出一些见解。
图1对某一特定流域提出长期的水资源供需条件。 总供水量根据河道的枯水资料。可供调水水量是扣除沿河需水量后的净余,如上所述,沿河需水量应包括供水量、同化容量、野生动物需水量以及其他环境美化和游乐用水。需水量则根据目前和预测的生活、工业和灌溉用水。由于未来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将带来误差,因此在计算中考虑了变差系数,或者通俗地称为粗略因数。实际上,在规划水平上预测了高的或低的发展远景,对于计划的调水方案就不存在机会成本。
??? 根据南卡罗来纳州法律的规定,如果调出流域至少在20年内需水量不致超过供水量,或者任何个别岸边水权者不因调水而受到损害时才允许调水。这一要求有其重要的潜在含义。在图1中,如果时间间隔0T1大于20年,则允许调水。从20年时间的水平看已足够考虑资本折旧,而从预测系统的能力来看也是现实的。对于需水量,选择高发展曲线是为了偏于保守,因为水资源存在枯竭的可能。未来需水量越不确定,越要遵守保守的原则。
目前南卡罗来纳州有关跨流域调水的法规从开发潜力看含有保护调出流域的保守偏见,这些法规可能排除有可能扩大整体效率的调水方案。考虑到这一情况,对上述曲线的表示方式略作修改如图2。如上所述,允许时段0T1为高发展曲线与供水曲线的交点,它代表允许历时的上限。假定这一时段对于调水工程是不可行的,但介于0T1及0T3之间的某一时段是足够可行的。图2中介于高发展和低发展之间的阴影面积代表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调水方案可能限制调出流域的经济潜力;但是如果不允许调水将可能约束调入流域的发展潜力。如果调水法规过于一成不变,则这一灰色的大面积代表可能被放弃的潜在的获益范围。
??? 为了调节这些竞争的需水要求,一种仲裁系统值得考虑。这一系统接近于柯克斯(Cox)和沙伯曼(Shabman)所建议的并由海特(Hite)详细说明的方案。在时间间隔0T1及0T3之间,只要调入流域的效益增量大于或等于调出流域的费用增量,则调水方案的总效益可能增加。如果存在这一情况,则调水带来的经济余量将为共同的利益提供潜力。调出流域在经济上或环境上的潜在损失可能从累积的余量中得到补偿,事业管理费用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得到补偿。为了保证调水方案实际上仅适用于较高级的用水需要,实施调水方案的基础设施应按全部费用筹措资金。
??? 除去获益以外,从公平观点看,调出流域的潜在经济和(或)环境损失也应得到补偿。补偿的数量可以通过协商或行政法令确定,但是对于执行和支付补偿的机构来说可能是麻烦的事情。
??? 柯克斯及沙伯曼建议现有的政治实体之间进行协商,并吸收受影响流域内的各县参加。另一种稍有区别的办法是让流域管理机构代表受影响各方进行协商,这与内布拉斯加模型所建议的相似。流域管理机构将有来自流域内各县的代表,并对政治僵局提出适当的仲裁系统。在调出流域内部,关于补偿报酬的分配将由各界负责,或按照既定的计算办法由其他适当的政治实体负责。计算办法中考虑的变数可能包括:人口、饮水地点、河岸附近的财产总和、相对缺水的程度等。
??? 四、结论
??? 从历史上看,跨流域调水曾用于对水量的重新分配,以供给用水量更高的地区。这种措施还可以加速已有的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趋势。但是计划的调水方案,常常既在资源分配上效率不高,又在受影响流域之间形成不公平现象。在其他情况下,由于形成政治僵局,机构上的约束加剧了水资源的约束,妨碍了更有效率的利用水资源的潜力。
??? 关于跨流域调水的决策,需要有效的机构对资源可供量进行评价,包括对当前和未来由河道供水的评价。同时,调水法规不应过于一成不变,以妨碍达成对各方都有利的协议。调水对调出流域预计将产生经济和环境的损失,协议应包括对这些损失的补偿。为保证从经济和社会观点来看调水方案实际上是可行的,调水工程的费用应按照全部费用方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