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电力系统调度中心计算机配置概述调度中心对某种数据采集的周期因任务而有不同:
为完成对全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监视功能,一般要求SCADA系统对各厂、站设备的运行数据,每30s采集一次;
为完成系统有功平衡的协调控制功能,则要求有关机组出力实时数据的采集与控制周期为1~3s。
人机联系中关于运行方式的CRT模拟显示,则要求每40ms向各象点更新一次“数据”,以避免图形的闪动。
将时程要求各不相同的SCADA及协调功能全部集中由一台主计算机加以分时实现的调度中心是单机配置方案。在微型机兴起后已经落后了。
集中式双机配置系统双机配置系统将SCADA功能与调度中心的协调功能分别由两台计算机担任:
前置机。担任厂、站、省调频繁地进行不同时程的数据信息交流任务。
主机。容量较大,主机从前置机获得实时信息,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完成全系统运行方式的协调功能计算,将有关的控制信息传送给前置机。
在双机配置系统中,一台计算机处于运行状态,另一台处于备用状态,为了保证接替工作能迅速顺利地完成,备用计算机原则上也需要存储与工作计算机相同的必要的实时数据。
双机系统中所谓备用计算机的“备用”两字的含义与电力系统中备用机组中的含义是相当备用计算机只是不进行实时调度而已,它的经常性的“运算”任务是很繁重的。在工作计算机进行实时调度的同时,备用计算机可以完成大量的离线计算任务,以丰富调度人员的经验,有助于作出正确地判断。在备用计算机上还可以进行人员的培训与实习,也可以进行新的实时调度程序的实验,以不断扩大实时调度的功能等。它还可以进行一些管理职能的运算任务,如核算电费、排列检修计划等。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Slient/Server)模式的分布式网络结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Slient/Server)模式的分布式网络结构为星型以太网(Ethernet),可采用双网配置。在双网配置下,两个网络既是为系统安全性考虑的备份型(当一个网络出现故障时,另一网络自动承担全部通信任务),又是兼顾网络效能的协作型(当两个网络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互相分担网络流量)。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Slient/Server)模式的分布式网络统一采用TCP/IP网络协议。在协议的实现上,采用基于字节流的可靠传输,摒弃数据报广播方式(为不可靠传输),从而完全解决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问题。
图5-12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Slient/Server)模式的分布式网络结构示意图以下是对该网络各组成部分的简介。
通道控制装置和终端服务器将采集到的过程数据变为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格式,以便作进一步处理。其主要任务是:
与RTU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局域网的标准格式给计算机系统提供当时的和经过预处理的数据。
Web服务器和网关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与外部系统的同步通信联系和与打印机、终端的联系均由相应的服务器完成。
服务器为降低响应时间和尽可能快地处理所输入的信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总的功能分布在按功能类型归类的若干独立的服务器中。采用这种分布式的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计算能力和较大的内存。诸如:
SCADA服务器是所有服务器的数据库管理员,在系统启动和某些事件发生(例如进行数据修改)时,其它服务器都将被它更新;
发电控制和计划服务器提供了发电控制和计划的主要软件部分;
网络分析服务器包括用于实时和研究的电网计算的全部软件;
调度员培训服务器模拟控制中心软件的SCADA和EMS功能。
时间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的大多数功能都是与时间有关的功能。各节点的时间必须保持同步,这种同步是通信和并行处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由GPS(全球卫星定位授时系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