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本学期授课次序 41-44(课堂41-42实习43-44) 授课班级   课 题 名 称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成岩作用及外生矿床的概念及类型;初步掌握沉积岩的特征、分类以及常见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明确地壳表层物质演变与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成岩作用及沉积岩的结构、构造与分类。难点是地壳表层物质演变与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教学程序设计 次序 内       容 计划时间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第一节 成岩作用 一、压固脱水作用 二、胶结作用 三、重结晶作用 四、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 一、沉积岩中的矿物 二、沉积岩的颜色 三、沉积岩的结构 四、沉积岩的构造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分类 二、常见沉积岩 第四节 外生矿床 一、矿石与矿床 二、外生矿床 第五节 外力地质作用小结 实习五、常见沉积岩   作业及思考题:   1.何谓成岩作用?每一种作用是哪种岩类的主要成岩作用? 2.沉积岩形成的五个阶段包含那些基本内容? 3.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沉积岩特有的?   4.沉积岩有哪些常见的原生构造?各有何地质意义? 5.如何区分碎屑、基质、胶结物?常见的胶结物的成分有哪些? 6.外生成矿作用形成哪些矿产?  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第一节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自然界的各种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 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1.内因方面:沉积物的原始成分和结构。 2.压力、温度、水和水溶液中的物质成分以及微生物和有机物。 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固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 一、压固脱水作用 压固脱水作用——在上覆沉积物形成的静压力作用下,使松散沉积物紧密结合失去水分的作用。 压固脱水作用的强度与压力大小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常可形成某些特征性产物: 1.形成新的矿物:蛋白质->玉髓,石膏->硬石膏。 2.在泥质沉积物中产生页理构造,在碳酸盐沉积物中形成缝合线。 3.形成矿物晶体假象,如石盐假晶。 压固脱水作用是泥质沉积物成岩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二、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指胶结物质把碎层沉积物粘结起来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 常见的胶结作用主要是碎屑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三、重结晶作用 重结晶作用——沉积物中的矿物成分因压溶和固体扩散等作用,使物质中的质点重新排列组合的作用。 能够使小的颗粒变成大的品粒,也可使外晶质沉积物变为晶质体。如: 蛋白石(非晶质)玉髓(隐晶质)石英(显晶质) 在碳酸盐沉积物中,重结晶作用最为普通。 四、微生物及有机质的作用 原生沉积物中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喜氧的、有厌氧的,因而常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环境,使溶液中某些物质沉淀或结晶形成岩石。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 沉积岩——是由于沉积物在一定的埋藏条件下,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层状岩石。 一、沉积岩中的矿物 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石英、白云母、粘土矿物、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 其中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白云母也是岩浆岩的常见矿物,因而它们是岩浆岩与沉积岩共有的矿物。此外,岩浆岩中常见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中性及基性斜长石在沉积岩中很少出现,而岩浆岩中一般难以出现甚至不能存在的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等在沉积岩中相当普遍。 二、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为什么不同的岩石有着不同的颜色,这主要决定于它的岩石成分和沉积时的古地理环境,因此颜色是沉积岩命名的根据之一。例如由石英颗粒组成的石英砂岩,往往显示白色、灰白色;由正长石颗粒组成的长石砂岩,往往显示肉红、黄白等色。有时岩石的颜色是由于其中混入的某些微量成分染色而成的,例如岩石中含有少量的Fe203,就会呈现红色;含有少量的FeO,就会呈现绿色;高价铁与低价铁的比例不同,又会呈现紫红、棕红、绿灰、黑色等。 描述岩石的颜色,常用复合名称描述,有时加以深浅字样,如紫红色、蓝灰色、深紫色、浅灰色等。凡是复合颜色,前面的是次要颜色,后面的是主要颜色。 三、沉积岩的结构: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由于物质来源不同,形成的作用和方式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结构类型: 碎屑结构——通常由两部分物质组成,即碎屑物和胶结物。碎屑物可以是岩石碎屑(岩屑)、矿物碎屑、生物碎屑以及火山碎屑等。胶结物质指填充于碎屑孔隙之间的物质如钙质、硅质、铁质以及石膏、海绿石和有机质等。此外,在粗碎屑孔隙间填充了细碎屑物质(细砂、粉砂、泥等),这种细碎屑填充物质又称为杂基或基质。是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特有的结构。 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称为分选性。 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称为磨圆度,或圆度。 泥质结构泥质结构是指由极细小(<O.005mm)的粘土矿物所组成的、比较致密均一和质地较软的结构。是粘土岩特有的结构。 晶粒结构——由各种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沉淀而成的化学沉积岩(生物化学岩)常具有的结构。 四、沉积岩的构造(附照片) 层(岩层)——指在成分、颜色、结构上基本均一的沉积岩组合。 厚度从薄如纸到1米以上,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相邻两个层的接触面叫层面。 1、层理构造——是由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于沉积物表面(层面)方向变化而显示出来的一种层状构造。是与岩浆岩、变质岩区别的重要标志。常见的有: a.水平层理——由一系列与层面平行的细层组成的层理。一般形成于平静的或微弱流动的水环境中。 b.斜理层理——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一般是在单向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常见于河床沉积物中。 c.交错层理——有些斜层理与原先生成的斜层理呈一定角度相交,相互交错而形成的。 d.递变层理 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变细(图12-4)。它的形成常常是因沉积作用发生在运动的水介质中,其动力由强逐渐减弱。 2、层面构造(附照片) a.波痕——在尚未固结的沉积层面上,由于流水、风或波浪的作用形成的波状起伏的表面,经成岩作用后被保存下来。 b.泥裂——是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干涸时,经脱水收缩干裂而形成的裂缝。 3、结核——指在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与周围沉积岩具有明显区别的矿物集合体。有球形、椭球形、透明状以及不规则状等。  4、化石——是在自然作用下,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古代生物遗体、遗骸及遗迹、遗物的总称。(附照片)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碎屑岩 (按粒度分) 火山碎屑岩 (按粒度分) 泥质岩类 (按固结程度分) 碳酸盐岩 (按成分分) 其它沉积岩  砾岩>2mm 粗砂2-0.5mm 砂岩 中砂0.5-0.25mm 细砂0.25-0.05mm 粉砂岩0.05-0.005mm 集块岩>64mm 火山角砾岩64-2mm 凝灰岩<2mm  粘土 泥岩 页岩  石灰岩 白云岩 泥质岩 介壳灰岩 铝质岩 铁质岩 锰质岩 硅质岩 磷质岩 蒸发岩 可燃有机岩  二、常见沉积岩 第四节 外生矿床 一、矿石与矿床 (一)矿石 无论是哪种岩石,其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有用矿物。若含量很少,则只作为副矿物成分看待,一般无法利用。如花岗岩中含有磁铁矿,但含量极少,不能当作铁矿石开采。若含量很多,达到为现代工业技术水平所能利用的程度,则这种含有用矿物的岩石就称为矿石。 (二)矿床——在地壳中有成矿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二、外生矿床——在外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中,地表物质进行着复杂的再分配和改造,其中一些有用物质聚集起来,当其在质和量等方面符合工业要求并能被利用时,就成为了外生矿床。 (一)风化矿床 1.残积残余矿床 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其中一部分残留、残余物未经搬运而停留原地,如果其中有用物质相对集中,就可形成残积残余矿床。 这类矿床除风化作用外,主要跟基岩性质有关: 基岩 物理风化作用 形成的残积矿床 化学风化作用 形成的残余矿床  基性、超基性岩浆岩 铂、铬、镍、金刚石等残积砂矿床 钴、镍、铝、铁、锰等残余矿床  酸性岩浆岩 风晶、独居石、锆石、铌、钽等残积矿矿床 高岭土、铝土矿、稀有稀土元素等残余矿床   2.淋积矿床 ——岩石风化产物中易溶于水的物质,随地表水深入地下,在适当条件及一定地段,经交待或沉淀作用而使有用物质集中,就可形成淋积矿床。 常形成铜、铀、镍、铁、锰、磷、钒等矿床。 (二)沉积矿床 ——风化产物大部分经过搬运、沉积作用,不仅可以形成沉积岩,而且能使一些有用的物质集中起来形成沉积矿床。 沉积作用 形成的矿床  机械沉积 铂、金、锡石、金刚石、锆英石、独居石、钨、铁等砂矿床 石灰岩、 白云岩  化学沉积 石膏、岩盐等   生物化学沉积 铁、锰、磷、铝、铜、硫、硅藻土、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    沉积矿床的特点是:成层状、埋藏浅、规模大、易于开采,经济价值高。 第五节 外力地质作用小结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各种不同的地质外营力(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风、湖泊、冰川等)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等作用进行的。 风化 地面流水 风 上升 地下水 冰川 内力地质作用 湖泊 沼泽 海洋 剥蚀               成岩 搬运 沉积 破坏(削高) 建造(补低) 改变地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