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本学期授课次序 55-56 授课班级   课 题 名 称 地震作用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地震震级和烈度及其划分;掌握地震成因类型、地震地质现象及地震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地震成因类型、地震地质现象和地震分布。  教学程序设计 次序 内       容 计划时间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第一节 地震概述 一、地震概况 二、地震波 三、地震仪 第二节 地震强度 一、地震的震级 二、地震的烈度 第三节 地震的类型及地震地质现象 一、地震的成因类型 二、地震地质现象 第四节 地震的分布 一、世界地震的分布 二、我国地震的分布 第五节 地震预报和预防 一、地震预报 二、地震预防   作业及思考题:   1.地震震级与烈度有何区别?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何?   2.全球及我国地震的分布。 教学实施经验小记(请写后面)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第一节 地震概述(录像) 一、地震概况 地震——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迅速释放时地壳产生快速颤动。是构造运动的特殊形式。 地震作用——从地震的孕育,发生到产生余震的全部过程。 震源——地下深处发生地震的地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上的垂直距离。 20~60KM为浅源地震 60~300KM为中源地震 300KM以上为深源地震 震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地点。 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是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区——是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 震域——地震在地面上波及的地区。 二、地震波——从震源产生的弹性波。 ①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推进波),使地面上下震动。速度快达7~8KM/S。 ②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使地面左右摆动。速度为4.5~5KM/S。 ③面波(表面波)——是由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产生的,沿着地表面传播,速度为3.5KM/S。 面波的震动方式兼有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因此周期长,振幅达,是造成建筑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的发震过程 1.前震——局部能量释放,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2.主震——短时间内突然释放出大量能量 3.余震——释放剩下能量,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三、地震仪 第二节 地震强度 地震强度是由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两种方法表示: 一、地震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震级的级别计算是取距震中100KM处由标准地震仪纪录的地震波最达振幅的对数值。 世界上目前统一采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的强弱程度(附表14-1 震级(M)与能量(E)的关系) 二.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地震烈度是根据人的感觉,地面及建筑物破坏的情况等综合确定的。共分为十二个等级。(表14-2 地震烈度表) 三、震级与烈度的对应关系 这是相对于震中而言:震中区破坏最厉害,离震中越远烈度越低,同一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则随离震中或震源的距离而不同。 震级 2 3 4 5 6 7 8 8~8.9  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特 征 有感地震 悬挂物体摇晃 破坏性地震 人行动不稳 不坚固房屋均遭破坏 地下水位变化 地裂 强烈地震 不坚固房屋倒塌 坚固房屋遭破坏 地裂 山崩 海啸 滑坡 地下水位剧烈变化   第三节 地震的类型及地震地质现象 一、地震的成因类型 (一)构造地震( 断裂地震) ——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断所引起的地壳强烈振动。世界上90%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附图、附照片) (二)火山地震 ——火山猛烈喷发时,岩浆气体冲破地壳上部时引起的地震。 一般规模下 强度小影响范围也小,仅限于火山地区周围。 (三)陷落地震 ——岩溶地区溶洞或地下河塌陷可引起地震;矿山采空区塌陷也可引起地震,统称为陷落地震。 还有人类活动引起的人工地震等,但规模和影响范围都非常有限。 二、地震地质现象(附照片) (一)地裂(地裂缝) (二)微地形变化 (三)山崩与雪崩 (四)喷沙冒水 (五)海啸 第四节 地震的分布 一、世界地震分布(附图) (一)环太平洋地震带 (二)地中海~印尼地震带(阿尔卑斯~西马拉雅带) (三)洋中脊 东非裂谷等 二、我国地震的分布(附图) (一)东部地区 (二)陕川 滇池地带 (三)西部地震区 第五节 地震预报和预防 一、地震的预报 1.普通观察:动物的异常反应,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微地形变化,地光地声的出现等。 2.仪器监测:震前预报主要靠各种仪器监测。包括地磁 地电 地垫 地应力 及重力和地下水的异常的监测。 二、地震的预防 1.编制地震区域烈度划分图,避免在地震活动带上建造大规模建筑物。 2.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用人为措施逐步释放岩石因受力积累起来的能量。 (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