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昆虫的地理分布
地球上的每一种昆虫都占有适合其生存、繁衍后
代的空间和领地,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
分布于同一个地理范围内的种常在食物, 生活规
律, 生栖环境, 生态信息等方面具有区别于与它种的
特征 。
这类地理分布格局和特征的形成, 除与起源和进
化历程有关外, 还和地球板块的运动, 物种所在地的
气候, 地理及植物群落的变化有关 。
一、世界陆地动物地理的形成及区划
生命被孕育后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许多生物已经灭绝,
现在只能看到在那个年代地层中所形成的部分种类的化石。
反映生物发展和分化的化石学研究表明,生物的进化趋势
具有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一)生物的形成发展与陆地变迁
? 在距今 45?10亿年前的太古代后期出现菌藻类 。
? 距今 6?2.25亿年前的古生代以节肢动物形成和发
展, 三叶虫产生, 繁盛到灭绝为主要特征 。 原始昆虫诞
生于 4?3.5亿年前的泥盆纪, 有翅昆虫出现于 3.5?2.7亿
年前的石炭纪 。
? 距今 2.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兴起, 繁
盛及灭绝, 大陆板块首次分离 。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纲继续分化和发展, 产生了大多数现存目, 科级的
类群, 现存属及种开始分化和形成 。
? 1.8?1.35亿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 印度, 澳
洲和南极板块从大陆分离 ( 欧洲, 亚洲, 北美及格
陵兰为基础连接非洲, 印度, 澳洲与南美 ), 澳洲
板块上的生物开始独立发展与进化 。
同时北美与欧亚, 南美与非洲两组板块也相互
分离, 开始了互有区别的生物进化历程 。
? 从 0.7亿年前开始的新生代是哺乳类继续
发展,0.3亿年前人类祖先出现。
? 在 0.65亿年前的第三纪南美首先与非洲板
块分离,在生物演化进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目、
科级类群;
南极与澳洲也是在这一时期分离的;同时印
度板块并入了亚洲大陆,因此印度和亚洲的生物
区系有相似性。
? 在 0.3亿年前的第四纪北美与欧亚大陆分
离,由于分离的年代相对较晚,其现存的生物组
成互相接近。
(二)世界陆地动物区系的划分
? 古北区即全北区 Holarctic的古北亚区 Palaeoarctic:
欧洲全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向东
至黄河与长江之间地带以北地区。
? 新北区即全北区的新北亚区 Neoarctic realm:即
北美
及格
陵兰。
? 印度马来亚区即东洋区 Oriental realm:亚洲的
喜马拉雅山向东至黄河与长江之间地带以南地区。
?非洲区即热带区 Tropical (Ethiopian) realm: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及阿来伯半岛南部地区。
?新热带区 Neotropical (New tropical) realm:中美、
南美及其所属岛屿。
?澳洲区 Australasian (Australian) region:澳洲及
其附
近的
岛屿。
(三 ) 中国昆虫区系的组成
我国的昆虫地理区系分属于古北区与东洋区,在东
部古北区与东洋区是一个连续的地带、无明显的地理隔
离,我国的昆虫区系有 5个起源或系统:
? 中国 -喜马拉雅
区系范围包括喜马拉雅
山脉向北延伸至沙漠,
向东延伸至燕山以东。
? 中亚西亚区系
由西向东部扩展至新
疆,内蒙及青藏高原。
? 殴洲 —— 西伯利亚区系包括东北全部,及北
部与西北边境地带。
? 马来亚区系从云贵高原南部及广西西南山区
向东南发展至两广、云南、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
? 印度
区系起源于
印度,扩展
及渗透于我
国的云南、
两广一带。
二、昆虫地理分布及害虫为害区形成的条件
? 海洋、沙漠、高大山脉、大面积的不同植被等
能阻隔或屏障某种昆虫自原产地向周围扩散。
? 气候条件相似的两个独立地区, 昆虫区系组成
不同是其相互独立演化的结果, 但当这两个地区之一
的昆虫传入另一地区后具备生存, 繁衍的环境条件 。
1.地形
2.气候
? 限制昆虫扩大分布范围的气候因素主要是温度
和湿度, 某昆虫新迁移至新地区的第一要求是温湿度条
件必须满足生长和繁育需求 。
? 我国源于东洋区的昆虫向北扩展时受到的制约
主要是低温低湿条件, 而古北区昆虫南扩时的主要限制
是高温高湿条件 。 如栗瘿蜂在气候干燥的秦岭东段株均
虫瘿 1187个, 而潮湿的中, 西段则发生很少 。
3.土壤
不同的成土母岩、气候、地形造就不同的土壤。
植被及其演替历史的差别又对土壤的发育、及土壤
理化性质的形成有较重要的作用。
所有这些均能直接影响到土栖昆虫的地理分布,并
通过对植物群落的作用而间接的影响到昆虫群落。
4.人为影响
? 昆虫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是环境与生物群落相互作
用演化的历史产物、有稳定性,一种昆虫很难借助自然力扩
散到新的栖地。
? 在现代条件下,许多昆虫可以借助人类有意或无意
的帮助而扩大其分布区,如果这种昆虫是天敌、人类则会受
益,如果是害虫则会对新栖地的农林牧生产造成危害,所以
进行检疫 限制有害种类的入侵及扩散、是抵御外来害虫为害
的必不可少的害虫治理手段之一。
? 人类也能创造不利或有利于某种昆虫的栖境,利用
各种技术直接消除某害虫的为害或限制某害虫的繁衍。
三、害虫为害区的类型
确定害虫的分布区可以为对比分析害虫造成严重为
害的条件、为制订可持续控制策略及准确引进天敌提供
依据,也是正确确定检疫对象、采取检疫措施的基础。
据此害虫分布与为害区类型如下。
分布区
为害区
严重为害区
间歇性严重为害区
分布区 可以发现害虫的所有区域, 即该昆虫的原
有自然分布区, 包括下述区域 。
为害区 分布区内种群密度大, 能对农林牧生产及
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损失的地区, 包括严重为害区在内 。
严重为害区 即在为害区内种群密度最大, 对农林
牧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威胁的地区 。 该地区经
常性地保持有大量的害虫群体, 是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蔓
延的虫害中心 。
间歇性严重为害区 即在为害区内条件适宜的年份
种群发生量大, 造成的为害重, 一般年份发生量少为害
轻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