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及方法
一、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治理方式与农业害虫是不同
的,是一项对森林害虫进行管理的系统工程。我国从
1998年开始执行了森林害虫治理的工程项目化管理。
森林可以区分为社会受益型的国土整治林, 生态
环境建设林, 城乡景观林的害虫防治工程, 及经济型
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
森林害虫治理工程的主要环节包括:
提出并确认防治对象
防治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防治任务的组织和落实
防治措施的实施和完成
防治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治理效果稳定性的监测 。
二、害虫治理中的防治指标
1.与害虫防治指标相关的概念
经济损害水平 Economic injury levels( ELL)
实施人工防治时的成本恰好等于防治后得到的经济
( 或生态或社会 ) 效益时的临界虫口密度 。
即 ELL=( Pi+A+B) /P0IE
A人工成本, B机械成本, Pi消耗的物资成本, P0产
出物的单价, I每头害虫引起的产量损失, E防治效果 。
经济阈值 ( 防治指标 ) Economic thresholds (ET)
为防止害虫种群密度超过 EIL,根据多方面因素及
保险系数所确定的防治害虫时的一个种群密度值 。
种群数量平衡位置 Generalequilibrium position (EP)
即自然条件下害虫在较长时间内种群的平均密度值 。
如果 EP处于 EIL以上, 或徘徊于其附近, 则该害虫为
主要害虫;
EP偶然达到 EIL则为偶发性害虫;
EP长期处于 EIL之下则为潜在害虫或有危害但不造成
明显损失的害虫 。
ELL EP ET
经济损害水平 平衡位置 防治指标
农、林生态林的防治指标 对害虫实施治理后重新
获得的或增强的生态效益 ≥ 〔 害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防治措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损害 (污染等 )+防治费用 )
时的虫口密度值。
景观工程林木的防治指标 防治指标是害虫本身及
其危害后的美观损失水平, 人类的恶感程度, 该类林木
对害虫虫口的承载力等综合水准所对应虫口密度值 。
2.防治指标的类型
用材林的害虫防治指标 多数情况下食叶害虫的
防治指标是林木叶系损失量达 40-45%时的虫口密度值 。
确定蛀干害虫的防治指标时应兼顾害虫危害导致
树势衰退及死亡的程度, 木材的直接损失及因质量降
低所造成的损失等多个因素, 否则所确定的防治指标
常会有较大的偏差 。
经济林的害虫防治指标 对于用林木及果品林,
由于人们的期望产物及其品质不同,这类害虫的防治
指标指标较为严格。
三、森林害虫的控制方法
1,植物检疫
森林植物检疫是通过立法途径阻止危险性害虫从一国
或一个地区传入另一地区 。 确定检疫对象的原则是, 危害
严重, 不易防治, 主要由人为传播, 凡已传入但发生地有
限的恶性害虫也应列为检疫对象 。
检疫对象发生区为疫区, 未发生区则为保护区, 凡从
疫区调运各类农林及其加工品时均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
检疫类型包括产地, 关卡检疫及禁运等, 如发现有检
疫对象时必须严格按照检疫法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有销毁,
消毒, 退货, 改变用途等 。 所有检疫行为, 必须出具相应
的检疫证书 。
2,林业技术防治
林业技术措施是林木害虫治理中的基本方法 。 包括
选种, 育苗, 造林, 经营管理, 采伐, 运输, 贮藏, 林
地改造, 人为对林分进行更新, 及改变生境等, 能减少
害虫种群数量的技术和方法 。
3,生物防治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制衡害虫种群数量、抑制害
虫为害能力的因素。包括天敌、寄主的抗虫性、食物资
源的限制、不适宜的异质信息,及与害虫竞争生存资源
或空间的其它生物。
4,物理机械防治
使用器械、声、光、电、热、射线等技术防治害虫
的方法为物理防治。常用的有捕杀、诱杀、阻隔、高温
或低温处理、超声波或次声波处理、红外线或放射性射
线杀虫方法等。
5,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常用的方法。
特点,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费用低、能在
短时间内降低大范围内的虫口密度。
缺点,易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次要害虫数量上
升导致为害、被抑制了的害虫重新发生为害。
弥补化学防治缺点的方法,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技术相互结合协调使用;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根据害虫的种类、森林生
态环境、选择农药;
避免使用残效期长的化学农药;
在森林害虫的敏感期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合理混用、交替使用;
使用对害虫敏感的 选择性 化学农药;
尽可能保护天敌和人、畜、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