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控制害虫的策略,从本质上讲已经历了三个
发展历程。
1940年前, 即合成农药未诞生时人类被动的依靠
生态体系自有的调控能力控制害虫的危害 。
1940?1995间的第二个历程又经历了害虫防治,
协调防治, 综合治理即种群数量控制三个阶段 。
1996年后害虫治理进入了可持续控制的新阶段 。
我国的森林害虫的治理开始于 1949年 。
第一节 害虫治理策略发展的阶段
1.害虫防治(化学防治) Inpest control=IC
1940?1963年随 DDT等杀虫剂的产生,受当时社会、
科技环境下,过份信赖有机农药,主张消灭害虫。
害虫策略 是:当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有为害威胁
的趋势时,应及时进行防治,以保护生产免受损失。
害虫防治实践证实,使用化学杀虫剂无法消灭森
林害虫,频繁地使用农药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
引发其它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2.协调防治 Integrated contorl=ITC
随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化学农药认识的加深,
1963?1970年提出了 协调防治策略,防治害虫时化学
防治要与生物防治相协调, 避免主要害虫产生抗药性
和再猖獗, 次要害虫的大量发生, 以保护农林生产不
受损失 。
这一策略虽然强调了混交林, 营林措施, 抗虫树
种, 天敌的作用, 但仍然是依重于杀虫剂 。
3,综合防治 IPM害虫种群数量控制
是 1966?1972年提出, 1975年实施的策略:依据生态学
原理和经济学原则, 选取最优技术组配方案, 把有害生物
种群数量较长时间的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以获取最
佳的经济, 生态, 和社会效益 。
特点,运用生态学原理管理害虫, 允许害虫存在, 强
调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对害虫的控制, 及措施的协调使用 。
IPM的产生是生态学与害虫防治学融合而发展起来的理
论, 是较完善, 实践性较强的治虫策略 。
缺点, IPM坚持控制害虫危害的威胁, 防治指标订的较
严格, 大多数治理措施还离不开杀虫剂 。
4.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SPM
策略,以森林生态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该体系的维护与
调控以增强其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对有害生物的
自然制衡作用,必要时在不破坏该体系功能及结构稳定的前
题下引入外部因素削弱害虫的危害,将害虫的种群控制于生
境、社会及经济容许的范围内。
特点, SPM强调以生态体系为基础,但并不排除其它行
之有效的治虫技术,在使用杀虫剂时应首先考虑是否对生境
的影响及隐患。
此外,还有害虫生态控制论 ERMP(与 IPM的实质一致);
及主要针对卫生害虫提出的害虫全部种群管理 TPM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