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对立取向及其启示
演讲人:黄希庭 教授
一
引
言
? 心理学研究什么;
? 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考察心
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一)自由意志( free will)对
决定论( determinism)
(
一)
自
由
意
志
*
决
定
论
? 含义:
自由意志 ( free will):指个人感到自
己能支配自己的一切,自己在遇到问题时
不受外在的支配和控制,能随心所欲地自
行抉择。
决定论 ( determinism):认为人的
行为均有其原因,任何思想和行为莫不受
内外因素的限定,如遗传、环境、早期经
验等都是决定以后行为的原因。
(
一)
自
由
意
志
*
决
定
论
? 斯金纳( Skinner,B.F.,1904~1990)
的强化决定论;
? 弗洛伊德( Freud,S.,1856~1939)的本
能论;
? 罗杰斯( Rogers,C.R.,1902~1987)与
马斯洛( Maslow,A.H.,1908~1970)的
自我实现论;
? 凯利( Kelly,G.A.,1905~1967)的人既
是自由的又是被决定的观点;
? 恩格斯关于自由对必然的论述;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二)理性( rationality)对非理
性( irrationality)
(
二)
理
性
*
非
理
性
? 含义:
理性 ( rationality):亦既理智,言行
合理。
在理性对非理性维度上表现为个人是
否有理性,其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其理智
调节和支配。
(
二)
理
性
*
非
理
性
? 凯利的观点;
? 弗洛伊德的观点;
? 斯金纳的观点;
? 生物学研究取向( biological
approach);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三)整体论( holism)对元素
论( elementalism)
(
三)
整
体
论
*
元
素
论
? 含义:
整体论 ( holism):强调对人类行为
的解释必须从整个人去考察而不能仅以片
段行为作为普遍推论的依据。
元素论 ( elementalism):亦称还原
论(或简化论)( reductionism),主张
把复杂的人性现象分解为彼此独立的元素
逐地加以探讨。
整
体
论
*
元
素
论
? 人本主义与弗洛伊德的整体
论观点;
? 行为主义的 S- R公式,生物
学取向,认知心理学研究取
向;
? 当代的还原论( reductionis-
m)倾向;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四)体质论
( constitutionalism)对
环境论
( environmentalism)
(
四
)
体
质
论
*
环
境
论
? 含义:
体质论 ( holism):强调体质或素质
对人格起决定性作用。
环境论 ( enviormentalism):强调环
境影响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
四
)
体
质
论
*
环
境
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 语 ·阳货);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
语 ·阳货)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王入
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
可不慎也”(墨子 ·所染);
? 古希腊的四种体液说(多血
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
质)
(
四
)
体
质
论
*
环
境
论
? 克瑞奇米尔( Kretschmer,
E.,1888~1964)的体型论
(肥胖型-躁郁性气候、瘦
长型-分裂性气质、强化型
-癫痫性气质);
? 弗洛伊德的本我论;
? 行为主义( behaviorism)的
环境决定论;
?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论;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五)主观性( subjectivity)对
客观性( ohjectivity)
(
五
)
主
观
性
*
客
观
性
? 含义:
主观性 ( subjectivity):认为人不是
根据客观事实行事的,而是根据自己的知
觉和主观经验行事的。
客观性 ( objectivity):认为人没有主
观经验,人格就是刺激-反应间的联结。
(
五
)
主
观
性
*
客
观
性
(
五
)
主
观
性
*
客
观
性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六)前动性( proactivity)对
反应性( reactivity)
(
六
)
前
动
性
*
反
应
性
? 含义:
前动性 ( proactivity):指个人的行
动具有主动性、超前性。
反应性 ( reactivity):指个人的行动
没有主动性、超前性,只是对刺激的反应
。
(
六
)
前
动
性
*
反
应
性
? 现象学派的观点;
? 斯金纳的观点;
?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七)稳态( homeostasis)对
异态( heterostasis)
(
七
)
稳
态
*
异
态
? 含义:
稳态 ( homeostasis):指个体内部
的平衡状态。
异态 ( heterostasis):指个体内部的
不平衡状态。
(
七
)
稳
态
*
异
态
? 默里( Murray,H.A.,1893~
1988)的驱力降低论;
? 怀特( Whit,R.W.,1904~)
的能力动机及成就动机论;
? 班杜拉( Bandura,A.,1925~)
的自我效能论;
? 罗杰斯、马斯洛的观点;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八)可知性( knowability)对
不可知性( unknowability),
(
八
)
可
知
性
*
不
可
知
性
? 内容:
可知性 ( knowability):指人格或人
性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的。
不可知性 ( unknowability):指人格
或人性是不能被人类所认识的。
(
八
)
可
知
性
*
不
可
知
性
? 行为主义的观点;
?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 现象学心理学的观点;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九)可变性( changeability)
对不可变性( unknowab-
ility)
(
九
)
可
变
性
*
不
可
变
性
? 内容:
可变性 ( changeability):指人格是
可以改变的。
不可变性 ( unchangeability):指人
格是不能改变的。
(
九
)
可
变
性
*
不
可
变
性
?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
远 也。”
?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
于 黄则黄。”
? 埃里克森( Erikson,E.H.,
1902~1994)心理社会发展
八阶段说;
? 弗洛伊德的观点;
? 启示
小
结
?七种研究取向:
生物学取向
心理动力取向
行为主义取向
认知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
进化论取向
文化取向
小
结
?七种研究取向在以下五个
方面是不同:
研究重点
研究水平
主要研究方法
人性观
行为的决定因素
三
值
得
思
考
的
问
题
(一)非此即彼对亦此亦彼;
(二)独尊一家对兼蓄并容;
(三)现代化对注重传统;
(四)学习外国对走自己的路
四
、
学
会
学
习
?博览与精读
?读厚与读薄
?养成批判思维
阅
读
书
目
[ 1] 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 2002年版,
[ 2]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1991年版,
[3] 格里格与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 16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版,
[ 4] 黄希庭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合肥: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 5]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 6]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大词
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版,
[ 7]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编,黄希庭心
理学论文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0版,
阅
读
书
目
[8] David G,Myers(2004),
Psychology(7th ed.),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9] Robers S,Feldman(2005),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New
York,McGraw-Hill.
思
考
题
? 哲学思维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 心理学知识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 试论人性。
演讲人:黄希庭 教授
一
引
言
? 心理学研究什么;
? 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考察心
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一)自由意志( free will)对
决定论( determinism)
(
一)
自
由
意
志
*
决
定
论
? 含义:
自由意志 ( free will):指个人感到自
己能支配自己的一切,自己在遇到问题时
不受外在的支配和控制,能随心所欲地自
行抉择。
决定论 ( determinism):认为人的
行为均有其原因,任何思想和行为莫不受
内外因素的限定,如遗传、环境、早期经
验等都是决定以后行为的原因。
(
一)
自
由
意
志
*
决
定
论
? 斯金纳( Skinner,B.F.,1904~1990)
的强化决定论;
? 弗洛伊德( Freud,S.,1856~1939)的本
能论;
? 罗杰斯( Rogers,C.R.,1902~1987)与
马斯洛( Maslow,A.H.,1908~1970)的
自我实现论;
? 凯利( Kelly,G.A.,1905~1967)的人既
是自由的又是被决定的观点;
? 恩格斯关于自由对必然的论述;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二)理性( rationality)对非理
性( irrationality)
(
二)
理
性
*
非
理
性
? 含义:
理性 ( rationality):亦既理智,言行
合理。
在理性对非理性维度上表现为个人是
否有理性,其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其理智
调节和支配。
(
二)
理
性
*
非
理
性
? 凯利的观点;
? 弗洛伊德的观点;
? 斯金纳的观点;
? 生物学研究取向( biological
approach);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三)整体论( holism)对元素
论( elementalism)
(
三)
整
体
论
*
元
素
论
? 含义:
整体论 ( holism):强调对人类行为
的解释必须从整个人去考察而不能仅以片
段行为作为普遍推论的依据。
元素论 ( elementalism):亦称还原
论(或简化论)( reductionism),主张
把复杂的人性现象分解为彼此独立的元素
逐地加以探讨。
整
体
论
*
元
素
论
? 人本主义与弗洛伊德的整体
论观点;
? 行为主义的 S- R公式,生物
学取向,认知心理学研究取
向;
? 当代的还原论( reductionis-
m)倾向;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四)体质论
( constitutionalism)对
环境论
( environmentalism)
(
四
)
体
质
论
*
环
境
论
? 含义:
体质论 ( holism):强调体质或素质
对人格起决定性作用。
环境论 ( enviormentalism):强调环
境影响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
四
)
体
质
论
*
环
境
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 语 ·阳货);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
语 ·阳货)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王入
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
可不慎也”(墨子 ·所染);
? 古希腊的四种体液说(多血
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
质)
(
四
)
体
质
论
*
环
境
论
? 克瑞奇米尔( Kretschmer,
E.,1888~1964)的体型论
(肥胖型-躁郁性气候、瘦
长型-分裂性气质、强化型
-癫痫性气质);
? 弗洛伊德的本我论;
? 行为主义( behaviorism)的
环境决定论;
?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论;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五)主观性( subjectivity)对
客观性( ohjectivity)
(
五
)
主
观
性
*
客
观
性
? 含义:
主观性 ( subjectivity):认为人不是
根据客观事实行事的,而是根据自己的知
觉和主观经验行事的。
客观性 ( objectivity):认为人没有主
观经验,人格就是刺激-反应间的联结。
(
五
)
主
观
性
*
客
观
性
(
五
)
主
观
性
*
客
观
性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六)前动性( proactivity)对
反应性( reactivity)
(
六
)
前
动
性
*
反
应
性
? 含义:
前动性 ( proactivity):指个人的行
动具有主动性、超前性。
反应性 ( reactivity):指个人的行动
没有主动性、超前性,只是对刺激的反应
。
(
六
)
前
动
性
*
反
应
性
? 现象学派的观点;
? 斯金纳的观点;
?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七)稳态( homeostasis)对
异态( heterostasis)
(
七
)
稳
态
*
异
态
? 含义:
稳态 ( homeostasis):指个体内部
的平衡状态。
异态 ( heterostasis):指个体内部的
不平衡状态。
(
七
)
稳
态
*
异
态
? 默里( Murray,H.A.,1893~
1988)的驱力降低论;
? 怀特( Whit,R.W.,1904~)
的能力动机及成就动机论;
? 班杜拉( Bandura,A.,1925~)
的自我效能论;
? 罗杰斯、马斯洛的观点;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八)可知性( knowability)对
不可知性( unknowability),
(
八
)
可
知
性
*
不
可
知
性
? 内容:
可知性 ( knowability):指人格或人
性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的。
不可知性 ( unknowability):指人格
或人性是不能被人类所认识的。
(
八
)
可
知
性
*
不
可
知
性
? 行为主义的观点;
?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 现象学心理学的观点;
? 启示
二
心
理
学
研
究
取
向
的
九
对
范
畴
(九)可变性( changeability)
对不可变性( unknowab-
ility)
(
九
)
可
变
性
*
不
可
变
性
? 内容:
可变性 ( changeability):指人格是
可以改变的。
不可变性 ( unchangeability):指人
格是不能改变的。
(
九
)
可
变
性
*
不
可
变
性
?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
远 也。”
?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
于 黄则黄。”
? 埃里克森( Erikson,E.H.,
1902~1994)心理社会发展
八阶段说;
? 弗洛伊德的观点;
? 启示
小
结
?七种研究取向:
生物学取向
心理动力取向
行为主义取向
认知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
进化论取向
文化取向
小
结
?七种研究取向在以下五个
方面是不同:
研究重点
研究水平
主要研究方法
人性观
行为的决定因素
三
值
得
思
考
的
问
题
(一)非此即彼对亦此亦彼;
(二)独尊一家对兼蓄并容;
(三)现代化对注重传统;
(四)学习外国对走自己的路
四
、
学
会
学
习
?博览与精读
?读厚与读薄
?养成批判思维
阅
读
书
目
[ 1] 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 2002年版,
[ 2]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1991年版,
[3] 格里格与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 16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版,
[ 4] 黄希庭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合肥: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 5]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 6]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大词
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版,
[ 7]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编,黄希庭心
理学论文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0版,
阅
读
书
目
[8] David G,Myers(2004),
Psychology(7th ed.),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9] Robers S,Feldman(2005),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New
York,McGraw-Hill.
思
考
题
? 哲学思维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 心理学知识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 试论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