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土质学
第 3章 土中应力计算
基本内容:
掌握土中三种应力( 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 以及各种
荷载条件下的土中 附加应力) 计算方法。
学习基本要求
1,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
3,掌握 圆形 面积均布荷载,矩形 面积均布荷载,矩
形 面积 三角形 分布荷载以及 条形 荷载等条件下的土中
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了解地基中其他应力分量的计算公式。
3.1 概述
3.1.1 土中应力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 土中应力增量将引起土的 变形,从而使建筑物发
生下沉、倾斜及水平位移等;
※ 土中应力过大时,也会导致土的 强度 破坏,甚至
使土体发生滑动而 失稳 。
※ 因此,研究土体的 变形、强度 及 稳定性 等力学问
题时,都必须掌握先掌握土中应力状态。所以计算土中
应力分布是土力学的重要内容。
※ 计算土中应力分布可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因为:
●土的 分散性 影响;
●土的 非均质性 和 非理想弹性 的影响;
● 地基土可视为 半无限体 。
3.1 概述
3.1.2 土中一点应力状态分析
通过平面应力问题分析,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由 σx,
σy,τxy或最大、最小主应力 σ1,σ3完全确定。
2
xy
2yxyx
3
1 τ)
2
σσ

2
σσ
σ
σ
为:点的最大,最小主 应的由材料力学的知 识材料
?
?
?
?
?
令,
2
)
2
(
22
3122
31
?????
????
?????
????
xy
yx
yx
q
p
平衡方程
0s i nc o sc o s
0c o ss i ns i n
1
3
???
???
??????
??????
dsdsds
dsdsds
??
??
s in
c o s
q
qp
?
??斜截面的应力:
二、应力符号规定
在用摩尔圆进行分
析时,法向应力仍
以压为正,剪 应力
方向的符号规定则
与材料力学 相反。
材料力学 中规定剪
应力以顺 时针方向
为正,土力学 中则
规定剪 应力以逆时
针方向为正。
3.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由于土本身的 有效重力 引起的应力称为自
重应力。自重应力一般是自土体形成之日
起就产生于土中。
※ 均质土自重应力计算;
※ 成层土自重应力计算;
※ 有地下水土时自重应力计算;
※ 存在隔水层时水土自重应力计算;
※ 土中 水平自重应力。
在深度 z处平面上,土体因自身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
σ cz(称竖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 W,
如下图所示。在深度 z处土的自重应力为:
? 3.2.1 均质土自重应力计算
3.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从 上 式可知, 自重应力随深度 z线性 增加, 呈 三角形 分布图形 。
zAzAAWcz ??? ???
式中, ? 为土的重度,KN/m3 ;
A 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2。
? 3.2.2 成层土自重应力计算
3.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式中,n为从地面到深度 z处的土层数 ;
hi 为第 I层土的厚度,m。
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
设各土层的厚度为 hi,重度为 ?i,则在深度 z处土的自
重应力计算公式为,
i
n
i inncz
hhhh ?
?
?????
12211
????? ?
zhn
i i
??
?1
成层土的自重应力沿深度呈 折线 分布,转折点位于
γ值发生变化的土层界面上。
? 3.2.3 有地下水土时自重应力计算
3.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当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的自重应力时,应根据土的 性质 确定
是否需要考虑水的 浮力 作用。通常认为水下的 砂性土 是应该考
虑浮力作用的。 粘性土 则视其物理状态而定,一般认为,若水
下的粘性土其液性指数 IL> 1,则土处于流动状态,土颗粒之
间存在着大量自由水,可认为土体受到水 浮力 作用;若 IL≤ 0,
则土处于 固体 状态,土中自由水受到土颗粒间结合水膜的阻碍
不能传递静水压力,故认为土体不受水的浮力作用;若 0< IL<
1,土处于塑性状态,土颗粒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就较难肯定,
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均按土体受到水浮力作用来考虑。若地下水
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则水下部分土的重度按 有效重
度 ?’计算,其计算方法同成层土体情况。
当地基中存在隔水层时,隔水层面以下土的自重应考虑其上的
静水压力 作用。
? 3.2.4 存在隔水层时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3.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γi— 第 i层土的天然重度, 对地下水
位以下的土取有效重度, 取 γ’i ;
hw— 地下水到隔水层的距离 (m)。
天然地面
地下水位
不透水层
h
4
? ? h ?? ? ?h ?? ? ' ? h ?
? ? ' ? h ?? ? ? ? h 3 + h 4 )
? ? h 1 + ? ? h ?
? ?h 1
? ? h ?? ? ?h ?? ? ' ? h ?
h
2
h
3
h
1
? c 线
? ??? ' 4
? ? ?? ' 3
? ?
? ?
wwi
n
i icz
hh ??? ?? ?
? 1
总之:在地下水位以下, 如埋藏有 不
透水层,由于不透水层中不存在水的
浮力, 所以层面及层面以下的自重应
力应按上覆土层的 水土总重 计 。
折线图遇地下水时 折线往回收 ;遇不透水层时有一 突跃值 。
? 3.2.5 土中水平自重应力计算
3.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μ为泊松比, K0— 也叫侧压系数, ( 0.33~0.72), 通过实验测定 。
假定在自重作用下,没有侧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和土体侧限条件,则水平自重应
力 σcx,σcy有:
水平自重应力:
czcycx K ??? 0??
竖向自重应力,z
cz ?? ?
静止土压力系数:
?
?
?? 10K
例题:
例 1:计算如图所示水下地基中的自重应力分布。
例 2:某工程地基如上图所示,若地下水位从地表下 1.5m迅速降
到 4.5m,假设降水后土的 重度 不变,试计算降水前后粉质粘土
层中土的竖向应力分布图。
3.3 基底压力计算
※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称 基底压
力 (地基反力)。也就是作用于基础底面土层单
位面积的压力,单位为 kPa。
※ 基底压力分布及其 影响因素,
相对刚度、地基土的性质、基础大小、形状和
埋深、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小、分布和性质等。
荷载 和 土性 的影响
※ 当荷载较小时, 基底压力分布形状如图 a,接近于弹性理论解;
荷载增大后, 基底压力呈 马鞍形 (图 b);荷载再增大时, 边缘塑性
破坏区逐渐扩大, 所增加的荷载必须靠基底中部力的增大来平衡,
基底压力图形可变为 抛物线型 (图 d)以至 倒钟形 分布 (图 c)。
※ 刚性基础放在砂土地基表面时, 由于砂颗粒之间无粘结力, 其
基底压力分布更易发展成图 d所示的抛物线形;而在粘性土地基表
面上的刚性基础, 其基底压力分布易成图 b所示的马鞍形 。
※ 根据弹性理论中 圣维南 原理, 在总荷载保持定值的前提下, 地
表下一定深度处, 基底压力分布对土中应力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只决定于荷载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 因此, 除了在基础设
计中, 对于面积较大的片筏基础, 箱形基础等需要考虑基底压力
的分布形状的影响外, 对于具有一定刚度以及尺寸较小的柱下单
独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等, 其基底压力可近似地按直线分布的图
形计算, 即可以采用材料力学计算方法进行简化计算 。
3.3 基底压力计算
? 3.3.2 基底压力简化计算
3.3 基底压力计算
式中 p — 作用任基础上的竖向力设计值 (kN);
G — 基础自重设计值及其上回填土重标准值的总重 (kN);
G=?GAd,?G 其中为基础及回填土之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但在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去浮力,即取 10kN/m3;
d — 基础埋深,必须从设计地 面或室内外平均设计地面算起 (m);
A — 基底面积 (m 2),对矩形基础 A= lb,l和 b分别为其的长 和宽 。对于荷载
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条形基础,取单位长度进行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 p(kPa)计
算,A改为 b(m),而 F及 G则为基础截面内的相应值 (kN/m)。
基底压力分布是很复杂的,一般并非线形分布。当基础有一定
刚度且基底尺寸较小时,工程上常将基底压力假定为线形分布,
应用材料力学理论进行简化计算。
( 1)轴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计算
A
GFp ??
? 3.3.2 基底压力简化计算
3.3 基底压力计算
式中, pmax, pmin — 分别为基础底面边
缘的最大、最小压力设计值 (kPa);
R — 竖向荷载的合力,(kN);
M — 作用于基础底面形心的力矩设
计值 (kN,m)W —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m3)
(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计算
W
M
A
R
p
p ??
m i n
m a x
? 3.3.2 基底压力简化计算
3.3 基底压力计算
① 当 e< l/6时,基底压力分布图呈梯形 [图 (b)];
② 当 e=l/6时,则呈三角形 [图 (c)];
③ 当 e> l/6时,按计算结果,距偏心荷载较
远的基底边缘反力为负值,即 p min<0 [图 (c)]
(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计算
)61(
m i n
m a x
l
e
A
R
p
p ??
3.3 基底压力计算
3.3.3 基底附加压力计算
※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建造前天然土层在自重作用下
的变形早已结束。因此,只有基底附加压力才能引起地
基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 基底附加压力 是基础底面处地基土在初始应力基础
上 增加 的压力。该处的初始应力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
应力 σ cd,现有压力为基底压力 p,所以基底附加压力 p0
等于基底压力 p与自重应力 σ cd的差,即:
cdpp ???0
3.4 土中附加压力
※ 土中的附加应力 是由建筑物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增量,
(即土在初始应力基础上 增加 的应力)。假设地基土是
均匀, 连续, 各向同性 的半无限空间 线形弹性体,一般
采用将基底附加压力当作作用在弹性半无限体表面上的
局部荷载,用弹性理论求解的方法计算。
● 竖向集中力作用 ;
● 任意分布荷载作用下 ;
● 均布矩形荷载作用 ;
● 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 ;
● 圆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 ;
● 条形荷载作用 ;
? 3.4.1 竖向集中力作用土中附加应力计算
3.4 土中附加压力
在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表面作用一竖向集中
力 P时,半无限体内任意点 M的应力可由 布西奈斯克 解计算,
如下图所示。工程中常用的竖向正应力 sz及地表上距集中
力为 r处的竖向位移 w(沉降)可表示成如下形式:
P
K— 土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是 r/z的函数,可由表 3.3查得。
? 3.4.2 任意分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
3.4 土中附加压力
对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分布荷载作用时的土中应力计算,如
下方法处理:当基础底面的形状或基底下的荷载分布不规则时,
可以把分布荷载分割为许多 集中力,然后用布西奈斯克公式和
叠加原理 计算土中应力。当基础底面的形状及分布荷载都是有
规律时,则可以通过 积分求解 得相应的土中应力。
? 3.4.3 均布矩形荷载作用土中附加应力计算
3.4 土中附加压力
在地基表面作用一分布于矩形面积 (l× b)上的均布荷载 p,计算
矩形面积中点下深度 z处 M点的竖向应力 σ z值,可从下式解得:
。均布矩形荷载强度,—
可得;查表),(
系数,均布荷载土的附加应力
k P ap
b
m
b
l
fK
K
c
c
4.3,?
?
可用 角点法 计算矩形均布荷载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
? 3.4.3 均布矩形荷载作用土中附加应力计算
3.4 土中附加压力
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可利用
下式和 叠加 原理求解,此法称为 角点法 。
? 3.4.4 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
3.4 土中附加压力
当地基表面作用矩形面积 (l× b)三角形分布荷载时,为计算
荷载为零的角点下的竖向应力值 ?z1,可将坐标原点取在荷载
为零的角点上,相应的竖向应力值 ?z可 用下式计算:
( 1)荷载强度为零的角点下 ?z=Kt1 pt
??
?
??
?
?????? 222
2
221 1)1(
1
2 nmn
n
nm
mnK
t ?
( 2)荷载强度最大的角点下 ?z=Kt2 pt
( 3)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 亦可按角点法计算。
※ 应力系数 at是 n=l/b和 m=z/b的函数,注意 这里 b值不是
指基础的宽度,而是指三角形荷载分布方向的基础边长。
? 3.4.5 圆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
3.4 土中附加压力
( 2)周边下土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
为了计算圆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 p时土中任一点 M(r,z)的
竖向正应力,可采用原点设在圆心 O的极坐标 (如下图 ),
由公式在圆面积范围内积分求得:
( 1)圆心下土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
pK rz ??
式中,m=z/r0, K0, Kr分别为附加应力系数,查表 3.11可得。
? 3.4.6 条形荷载作用土中附加应力计算
3.4 土中附加压力
( 2)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作用
条形分布荷载下土中应力状计算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对路堤、
堤坝以及长宽比 l/ b≥10的条形基础均可视作平面应变问题进
行处理。
( 1)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
ttz
t
z pKnm
mn
n
m
n
mmp ??
?
??
?
?
??
?????
22)1(
)1()1a r c t a n( a r c t a n
??
? 3.4.7 地基土的非均匀性对附加应力的影响
3.4 土中附加压力
在柔性荷载作用下,将土体视为均质各向同性弹性土体时土中
附加应力的计算与土的性质无关。但是,地基土往往是由软硬
不一的多种土层所组成,其变形特性在竖直方向差异较大,应
属于双层地基的应力分布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坚硬土层
上覆盖着不厚的可压缩土层即薄压缩层情况;即 E1< E2时,则
土中附加应力分布将发生 应力集中 的现象。另一种是软弱土层
上有一层压缩性较低的土层即硬壳层情况,即 E1> E2,则土中
附加应力将发生 扩散现象 。
(a) 应力集中 (b) 应力扩散
本章小结
介绍了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各种荷载条件下的土中
附 加 应 力 计 算 及 其 分 布 规 律 等 。
土中应力指土体在自身重力, 建 ( 构 ) 筑物荷载及
其他因素作用下附加应力 。 土中应力过大时, 会使土体
因强度不够发生破坏, 甚至使土体发生滑动 失稳, 引起
土体 变形, 使建筑物发生 沉降, 倾斜 以及水需平位移 。
注意,土是三相体, 具有各向异性和非线性 。 为简便
起见, 但仍采用弹性理论公式, 将地基土视作均匀的,
连续的, 各向同性的半无限体, 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可归纳为, 而土中附加应力
的计算可归纳为公式 介绍了 。pKz ???
巩固与提高
问题:
1,地基中自重应力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不同?
3,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4,目前根据什么假设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这些假设是否合理可行?
作业
P59 思考题,3.2 ; 3.3 ; 3.5; 3.6 ; 3.8。
习题,3.1; 3.2 ; 3.3;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