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基因突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
第二节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第三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基因突变 ( gene mutation):是指一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
的结构改变,是基因分子内部在某种条件作用下所发生的
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结构蛋白或酶的改变,从
而影响有机体的大小、品质、颜色、结构和生长率等性状
的改变。
基因突变一般在染色体结构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又称点
突变( point mutation)
第一节 基因突变
突变体( mutant)或称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
性状的细胞或个体。
基因突变的时期与表现
1,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
– 性细胞 ?(突变 )?突变配子 ?后代个体;
– 体细胞 ?(突变 )?突变体细胞 ?组织器官。
? 体细胞突变的保留与芽变选择。
2,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
– 性母细胞与性细胞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
3,基因突变常常是独立发生的:
– 某一基因位点发生并不影响其等位基因,一对等位
基因同时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突变率的平方 )。
4,突变时期不同,其表现也不相同。
高等生物基因突变时期与性状表现
突变时
期 显性突变
隐性突变
(或下位性突变 )




性细胞 突变当代表现突变性状。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变
性状,其自交后代才
可能表现突变性状。
体细胞
突变当代表现为嵌合
体,镶嵌范围取决于
突变发生的早晚。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变
性状,往往不能被发
现、保留。




(


体)
有性生
殖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无性生
殖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突变的类型
根据突变的分子机理,突变可分为以下三种:
?转换( transition):指DNA分子中的嘌呤为另
一种嘌呤或嘧啶为另一种嘧啶所取代而引起的突变。
?颠换( transversion),指 DNA分子中的嘌呤被嘧
啶取代或嘧啶被嘌呤取代所引起的突变。
?移码突变 ( frameshift mutation),指DNA分
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 使整个阅
读框改变而引起的突变 。
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
? 形态突变( morphological mutation),或称可见突变,
是泛指能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
? 致死突变( lethal mutation):是指能造成个体死亡的
突变,致死突变型又可分为全致死突变型(90%以上死
亡),亚致死突变( 50%~90%%死亡);半致死突变
( 10%~50%死亡)和弱致死突变( 10%以下死亡)。
? 条件致死突变( 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指在一
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而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存活的突变。
? 生化突变 ( biochemical mutation):指没有形态效应,
但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 。
与突变有关的几个概念
? 同义突变( same sense or synonymous mutation):指虽
然基因已发生突变,但仍编码同一种氨基酸,这是因为密
码子有简并性。
? 无义突变( nonsense mutation):是指由于突变而使其某
一编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 UGA,UAG,UGG)。
? 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又称歧义突变,是指
由于突变而导致多肽链上氨基酸的改变,大多数的突变属
于此类。
? 延长突变 ( elongation mutation),这是一类刚好与无义
突变相反的突变, 是由于终止密码子突变为编码子, 使肽
链延长 。
? 回复突变( back or reverse mutation):是指由突
变型四复为野生型的突变。
? 抑制基因突变( suppressor mutation):是指一个基
因的突变表型可因另一基因的突变而发生改变,后一
个基因就称为抑制基因。
? 极性突变 ( polarity or polar mutation),指操纵
子中靠近操纵基因的结构基因发生突变 ( 无义突变 ),
除了影响它自身外, 还将影响下游基因听编码的蛋白
质的量, 这种现象称为极性效应, 这种突变就称为极
性突变 。
第二节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一、缺失:染色体上某个区段丢失了所引起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类型
1.末端缺失( deficieng)
2.中间缺失( deletion)
(二)缺失的鉴定
细胞学鉴定,主要依据断片和染色体配对情况:
1,断片的有无:若在体染色体中,后期成为断片不进入子核而丢失。
2,染色体配对:若在配子中,缺失配子和正常配子结合,形成缺失
杂合体,紧密配对,产生缺失圈。
3,顶端缺失:较难鉴定。当丢失大,也可鉴定。断裂-融合-桥周
期 (breakage fusion bridge cycle),如玉米:染色体 6。
(三)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1.纯合缺失一般是致死的。缺失染色体一般只能通过雌
配子传递,雄配子不能传递,故杂合体常部分不育的。
2.假显性现象:若显性基因缺失,则相应的隐性基因表
现,如隐性甜粒玉米。
3.缺失圈内及其附近的基因重组率下降。
缺失的用途:很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基因定位。
二、重复 (duplication)
重复:染色体上多出了某个相同的区段。
(一).重复类型
1.顺接重复 (tandam duplication)
2.反接重复( reverse duplication)
(二)、重复的细胞学鉴定
1.重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有重复圈出现。
2.重复区段很短时,可通过染色体的分带技术比较鉴定。
(三)重复的遗传效应
1,位置效应 (position effect)
①, S型位置效应 (stable- type)
经典的例子仍是果蝇的棒眼基因,复眼的大小是由基因 B在染
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决定的。
②,V型位置效应 (Variegated- type)
经典例证是激体-群离体系统( Ac- Ds)。
2,重复圈及其附近的基因的重组率下降。
3,基因的剂量效应
(四).重复的应用:
1,利用重复的位置效应,给基因定位。
2,研究生物进化和染色体联会的机理。
三、倒位 (Inversion)
(一)类别
臂内倒位 (paracentric)
臂间倒位 (pericentric)
(二)细胞学鉴定
臂内和臂间倒位都可以从杂结合个体在减数分裂时的染色
体配对情况进行细胞学上的鉴定。
1,倒位节段配对:倒位节段极长,非倒位段短不配对。
2,非倒位节段配对:倒位节段短时,不配对。
3,形成倒位:倒位节段较长,倒位段与非倒位段均进行联会,
形成倒位圈。
(三)倒位的遗传学效应
?倒位造成基因间遗传关系的变化
?部分不育现象
?倒位圈内及其附近的基因重组率。
?位置效应
(四)倒位的应用
1,染色体的倒位是生物染色体结构改变的重复方式,也是推动物
种形成的因素之一。
2,倒位对交换的抑制作用与果蝇的 CIB设计。
3.着丝粒部位的变动对染色体形态的影响。
4.倒位作为连锁遗传的标记。
5.检测数量性状基因的染色体位置。
四、易位 (Translocation)
易位:染色体节段的转变,主要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节段转变。
(一)易位的主要类型
简单易位:染色体只有一次断裂,染色体片段只有到另一
条非同源染色体的未端上去
相互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互换。
(二)易位的细胞学鉴定
? 粗线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联会形成“十”字形交叉。
? 终变期由于交叉段端形成张开大环,,О4”或终变期形成,8”。
? 中期 Ⅰ 排列与后期 Ⅰ 分离:① Z型或“扭”圆环型,后期 Ⅰ
以交替方式发生分离,产生可育配子。完全是 ∞,交替成分离。
② a.∞交替式分离。 b.O型,邻近式,50%不育。
(三)易位的遗传学效应
1,易位改变连锁关系: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易位,原来的
基因连锁群也会随着改变。原来连锁的基因独立遗传;原来不
连锁的基因连锁遗传。
2,易位降低连锁基因间的重组率:一于基因间的距离有关,
另外同源染色体或其同源段之间联会的紧密程度比较松散,靠
近易位点的区段甚至不会联会。
3,易位导致染色体数变异:由多到少,且位置是近端着丝粒
染色体。 。
第三节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组及其倍数的变异
(一)染色体组及其整倍性
染色体组 (genome):即基数染色体的总称,用 X表示。
?
? 一倍体( monoploid),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 n=X)。二倍体的配子内部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 二倍体( dipoloid):基数 X的二倍。
? 四倍体( tetraploid):基数 X的四倍。
? 多倍体( polyploid):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统称之。
? 染色体组最基本的特征, 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
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都彼此不同,但它的构成一个完整
而协调的体系;缺少之一造成不育或变异。
(二)整倍体的同源性与异源性
? 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的染色体直接加倍。
同源染色体合子染色体数是同一染色体温表组( X)的多次加倍,同源染色体
在合子内不是两个成对的出现,而是三个或四个的成组的出现。
? 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杂
交种加倍形成的。实际上是由染色体组不同的两个或更多个二倍体并合起来的
多倍体 。
(三)非整倍体
? 非整倍体( aneuploid)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
数( 2n)多或少一个以至若干个染色体。
? 超倍体( hyperploid):比正常合子染色体数( 2n)多出若干条的非
整倍体。
? 亚倍体( hypopid):比正常合子染色体数( 2n)少于若干条的非整倍
体。
? 三体( trisomic):在原有二倍体的基础上,多出其中的某一
条,即 2n+1,(n-1)Ⅱ +Ⅲ 。
? 双三体( double trsomic):在二倍体的基础上,某二对染色
体都增加一条,2n+1+1,(n-2)Ⅱ +2Ⅲ 。
? 四体( tetrasomic):某对染色体多出二条(个),2n+2,
( n-1) Ⅱ +Ⅳ 。
? 单体( monosomic):在原有二倍体中,少掉其中的某一条,
即 2n-1.( n-1) Ⅱ +I。
? 双单体( double monosomic):两对都少 1条,2n-1- 1,( n-
2) Ⅱ +2Ⅰ 。
? 缺体( nullisomic):某一对染色体都丢失了 2n-2,( n-1)
Ⅱ 。
? 双体( disomic):正常的 2n个体(二倍体)
二、一倍体
? 一倍体的联会与分离
? 单价体的在减数分裂有三种情形:
( 1)后期 Ⅰ 染色体的随机分向二极,后期 Ⅱ
染色单体均等分离,形成数目不等的染色体组
缺少的配子 → 不育,可育的概率为 1/2n。
( 2)着丝点提前分裂,后期 Ⅰ 进行染色单体
均等分离,后期 Ⅱ 染色单体的随机分离 → 染色
体数目不等的配子 → 不育,可育的概率为 1/2n 。
( 3)染色体不向赤道板集中,→ 遗弃 → 不育。
三、同源多倍体
(一)同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及遗传效应
1.形态特征
一般是倍数越高,核体积和细胞体积越大。
2.遗传效应
剂量增加,改变了二倍体因有的基因平衡关系。
影响生长发育,常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表现型。
(二)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
1,同源三倍体的联会
联会:同源三倍体联会与初级三体中的三个同源染色体联
会相同。
II +I,联会配对的两个臂均形成交叉 → 环形二价体和一个
单价体。
III,有三个同源染色体都涉及在内的 2个以上叉交 → 三价体。
2,染色体分离
? III体进行 1/2式分离。
? II + I 可进行 1/2式或单价体的丢失,呈现 1/1式分离。
? 每一个同源组皆按以上两种方式进行分离与组合,因此减数
分裂的结果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在 n---2n之间变化。从而造
成同源三倍体的高度不育。
(三)同源四倍体
1.联会与分离
每个同源组的四条染色体也会发生不联会和四价体的提早解
离情况,所以在中期 Ⅰ,也出现:
◎ 四价体
◎ Ⅲ+Ⅰ
◎ Ⅱ+Ⅱ
◎ Ⅱ+Ⅰ+Ⅰ
到 后期 Ⅰ,除 Ⅱ+Ⅱ 只发生 2/2式均衡分离外,其它三种可能
2/2式分离,也可能是 3/1或 2/1或 1/1等多种。由于同源四倍体所
有同源染色体都是四条,每组均可能发生以上的各种分离。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1,核遗传,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
规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如果精子不提供细胞质,即没有细胞质参与受精,那么细
胞质就表现以下遗传特点:
1,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
状,只能由母本传递给子代。
A X B 正交
B X A 反交
2,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
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3.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
导或感染。
三、叶绿体遗传
1.叶绿体遗传的花斑现象
Correns在花斑的紫茉莉中发现三种枝条:绿色、白色
和花斑分别进行以下杂交。
细胞学证据:
白色 ——白色质体
绿色 ——叶绿体
花斑 ——白色质体和叶绿体
精卵受精时,由于精子的细胞质不参与受精,所以枝
条的颜色完全由卵细胞(母本)的细胞质决定 。
2、叶绿体遗传的规律
? 自主性。
? 相对自主性。某些情况下,质体的变异是由核基因所
造成的。
3、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 双链环状 DNA
? 120~160kb大小,多数为 150kb
? 基因组结构
目前已经测定了烟草( shinozaki,1986)、水稻
( Hiratsuka,1989)等叶绿体 DNA的全序列。
四、植物雄性不育性遗传
1,植物雄性不育性概念
雄性不育性( male sterility):当不育性是由于植株
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时,就称之。
2.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
? 细胞核雄性不育( genic male sterility)
( 1)不受光温影响的核雄性不育
( 2)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 孢子体不育: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控
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 孢子体 RR,Rr→ 花粉全部可育( R或 r) → F1可育
? 孢子体 rr→ 花粉全部不育( r) → F1不 育
? 配子体不育:花粉育性直接由配子体(花粉)本身的
基因所决定。
? 孢子体 Rr→R 花粉可育,r花粉不育。
3,植物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 1)一般遗传模式
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 S( rr) × N( rr) → S( rr) F1不育
? S( rr) → 不育系 N( rr) → 保持系
? S( rr) × N( RR) → S( Rr) F1可育
? N( RR) → 恢复系
( 2)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机制 ——核质互作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