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一笔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
破窗经济—乘数效应
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一块玻璃,逃跑了。店主无奈只好花1000元买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衣服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他又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如此一直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5000元。其原因何在呢?乘数原理回答了这一问题。
乘数是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我们的例子中,最初的投资就是玻璃店老板购买玻璃的1000元。这种投资的增加引起的衣服店、食品店等等部门收入增加之和为5000元。所以乘数就是5(5000元除以1000元)。一笔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
经济中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我们知道,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当一个部门(如商店)支出时,另一个部门(如衣服店)收入增加,支出增加。这个部门(衣服店)的支出又变成第三个部门(食品店)的收入。第三个部门收入增加又引起支出增加。如此循环下去,一个部门支出的增加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支出增加的倍数。
细心的读者会想到,在破窗经济中,乘数是5。为什么乘数是5而不是其他数呢?我们看到,这是因为得到收入的各部门(衣服店和食品店)都是把收入中的80%用于支出。增加的支出与增加的支出之比称为边际支出倾向(如果增加的支出是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支出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的大小。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8时,乘数是5,如果你把边际支出倾向改为0.5,乘数就变为2。从这个事实中你可以看出,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乘数是l减边际支出倾向的倒数。例如,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8时,1减0.8为0.2,0.2分之一 (或0.2的倒数)是5。当边际支出倾向为0.5时,1减0.5为0.5,0.5分之一是2。
我们所举的破窗经济只是个例子。如果把这个例子换为财政支出增加你就可以看出乘数效应多么重要了。假定政府支出l00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支出会带动建筑、水泥、钢铁、消费品等各部门收入与支出的增加,所以,最后国民收入的增加一定大于100亿元。大于100亿的多少倍则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如果这个经济的边际支出倾向是0.75,乘数为4,则财政支出增加l00亿元就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增加400亿元。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带动整个经济走向好转,正是乘数在发挥作用。
总需求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增加都有乘数效应。投资增加的乘数称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增加的乘数称为政府支出乘数,出口增加的乘数称为对外贸易乘数,等等。要注意的是,税收变动会引起可支配收入反方向变动,可支配收入变动又引起消费支出同方向变动,所以,也有赋税乘数。但赋税乘数与其他乘数方向不同,其乘数为负数。例如,增加税收,减少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乘数效应在成倍减少国民收入中起作用,所以,乘数为负。相反,减税的乘数则为正。
其实赋税变动的乘数效应告诉我们,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即支出增加时,国民收入成倍增加,支出减少时,国民收入也成倍减少。还要注意的是,乘数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支出增加时,只有在存在闲置资源 (即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乘数才能发挥作用,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如果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充分就业),或存在个别部门短缺制约的瓶颈状态,乘数就无法发挥作用。
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效用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原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卡甘提出,以后被凯恩斯采用,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解释了乘数与边际支出倾向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并不希望有小流氓打破玻璃所引起的乘数效应,但如果把小流氓打破玻璃换为增加一种有用的投资(如商店的扩大),乘数的原理不是完全一样吗?
摘自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