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这就是说,由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在短期中是既定的,这样,决定经济的就是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 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这首诗所宣扬的“浪费有功”在当时受到指责。英国中塞克斯郡大陪审团委员们就曾宣判它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在200多年之后,这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 在3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信奉的是萨伊定理。萨伊是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他提出供给决定需求,有供给就必然创造出需求,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这种观点被称为萨伊定理。但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理的神话。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理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这就是说,由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在短期中是既定的,这样,决定经济的就是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引起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和资本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下降与利率下降有限度引起的投资需求不足。解决的方法则是政府用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包括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凯恩斯强调的是财政政策。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总需求分析是中心。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短期中,国民收入水平由总需求决定。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就出现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从这种理论中得出的政策主张称为需求管理,其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当总需求不足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各种支出和减税)与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大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各种支出和增税)与货币政策(减少货币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总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 总需求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一场“革命”(凯恩斯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例如,如何看待节俭。在传统观念中,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根据总需求理论,节俭就是减少消费。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减少就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则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由此看来,对个人是美德的节俭,对社会却是恶行。这就是经济学家经常说的“节约的悖论”。“蜜蜂的寓言”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凯恩斯重视消费的增加。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那么,这种对传统节俭思想的否定正确与否呢?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对生产有促进作用,这是人人都承认的。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分析是针对短期内总需求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总需求当然是正确的。一味提倡节俭,穿衣服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纺织工业还有活路吗?这些年当我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时政府也在努力寻求新的消费热点,说明这种理论不无道理。 当然,这种刺激总需求的理论与政策并不是普遍真理。起码在两种情况下,这种理论并不适用。其一是短期中当总供给已等于甚至大于总需求时再增加总需求会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其二是在长期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资本来自储蓄,要储蓄就要减少消费,并把储蓄变为另一种需求—投资需求。这时提倡节俭就有意义了。 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另一个意义是打破了市场机制调节完善的神话,肯定了政府干预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战后各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申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总体上还是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战后经济周期性波动程度比战前小,而且没有出现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实就连“蜜蜂的寓言”这样看似荒唐的故事中不也包含了真理的成分吗? ? 摘自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 蜜蜂的寓言 作者:李郁 ?页数:70 71   在人类历史上演化出来的文明秩序如何使人们的劣行即对私利的追逐“适合于最庞大、最幸福与最繁荣的社会”   伯纳德·曼德维尔其人,对中国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在西方,他也是一位被重新发现的思想家。哈耶克慧眼识英雄,他在1966年向英国学术院作的“思想大师演讲”中将曼德维尔大夫称作“伟大的人性研究者”。   曼德维尔是一位1670年生于荷兰的英国医生,长期治疗神经及精神病,医誉甚高,也许是因为职业的关系,他对人性的观察细致入微。1714年,他发表了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奇书《蜜蜂的寓言》。根据曼德维尔的说明,一切从自我利益出发的人类行为,都属于恶德之类;但曼德维尔想要说明的是:“芸芸众生中的首恶,亦有襄助公益的善举。”他被同时代人视为道德怪物,人们实际上是忌讳对人性真实状况的探究的。在当时的人看来,“曼德维尔把一切行为全都贬低成或是公开、或是经过伪装的自私”,亵渎了人类的高尚品质。   曼德维尔指出:“人,只有被他的欲望所唤醒的时候,才会努力;当这些欲望处于潜伏的状态,没有什么东西唤起它们时,人的优点和才能就永远不会被发掘出来。”曼德维尔“作为一名真正伟大的心理学家”,严格从生活经验出发观察人性,他看到“人都是摇摆不定的、完全受着情绪的左右……即或那些行为合于学识、恪守理性指引的人,亦会受一时心血来潮的驱使。”哈耶克指出,曼德维尔“对人的精神机理得出了一种透彻的见解,它非常出色,有时甚至有着令人惊异的现代性。这种对人性的理解,比任何其他事物都更使他感到自豪。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做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的决定所造成的结果,往往同我们想象的结果非常不同。”曼德维尔关于人性局限面的论述是“要证明人类的弱点,也可以变为公民社会的优点,并可得到改造以为美德提供安身之地。”曼德维尔的这些见解“成为大卫·休谟及其后继者的社会哲学的基础。”   在曼德维尔看来,以往的道德思想家仅仅热心于教导人们应该如何做人,至于他们“实际上是”怎样的人,却漠视无知。重要的是,当人们意识到人类的劣行与弱点却仍享有繁荣的一切利益时,人们“将学会更有耐心地顺从那些不便之处。”曼德维尔指出,他的著述“仅仅是去表明:各种卑劣的成分聚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健康的混合体,即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哈耶克对曼德维尔关于私心之恶常有公益之果的发现大加赞赏,他评论说,曼德维尔通过把一切出于私心而做的事情视为罪恶,并认为只有让行为恪守纲常才是美德,他不难证明,我们应当把大多数社会利益归因于据此标准只能称为恶的事情。   曼德维尔最为人诟骂的是将人性自私论推向极致,在自私与美德之间没有留下任何中间地带,而他又将美德也归入自私的动机。这在评论者看来,整个人类世界似乎都显得邪恶。亚当·斯密在一封信件中称他为“放荡的曼德维尔。”曼德维尔认为,“人生来就是一种自私、难以驾驭的动物。”人类行为,不论是出自保全生命的冲动,还是为个人荣誉感而发生的善举,其动机都发端于利己心。人类的一切行动,一切美德,都起源于这种利己心。曼德维尔认为,个人的虚荣心被政治家们利用来弘扬美德,树立榜样,以诱导人们为公共利益自我克制和自我牺牲。英雄们的崇高壮举就出自人性中的虚荣性。所以,道德实际上是人的自私本性适应生存环境的产物。他说:“道德的发端主要是为了使野心家极容易而又极安全地从大家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统治他们的大多数人。”曼德维尔的意思是,政治家们的自私本性也可以造就道德秩序,而以道德呼吁宣传整体精神,只有利于最虚伪的恶棍。   曼德维尔在他的讽喻诗中以蜂巢的兴衰因缘证明了人类“社会所向往之后果来自社会成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他说:“我很高兴业已证明,人的本质不是友善也不是钟爱,社会的基础不是人通过理性和自我克制所能获得的真实美德,相反,世上称为恶的(道德的和自然的)东西,才是使我们成为社会造物主的伟大原则,才是无所不包的一切职业和事业的牢固基础、生命力和支柱;我们应当在这里寻找一切艺术和科学的真正起源;一旦不再有恶,社会即使不完全毁灭,也一定要衰落。”如前所述,曼德维尔所谓恶,就是人的天然的自利行为与利己心,他认为,只有顺应人的利己本性,社会才能繁荣昌盛。曼德维尔还在经济思想史上有力地论证了奢侈有益于经济繁荣的作用,有经济学家把曼德维尔视为第一个纯粹从经济理论的立场为奢侈行为辩护的思想者。这种见识在曼德维尔时代是惊世骇俗的,那个时代,人们还不习惯将科学判断与道德教训区别看待。曼德维尔蒙受恶名也就不奇怪了。在他看来,最大的公众利益就是经济的扩展与繁荣。   曼德维尔伦理——社会思想的深刻性是逐渐被发现的,他的全部著述若隐若现指向一个理论目标,这就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世代累积的经验”而在人类历史上演化出来的文明秩序如何使人们的劣行即对私利的追逐“适合于最庞大、最幸福与最繁荣的社会”?曼德维尔的这一思想得到哈耶克的高度推崇,哈耶克将他尊为英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曼德维尔二百八十多年前关于人性与秩序的思考确立了社会科学的基础。   (作者为光华研究院副院长) 《蜜蜂的寓言》--曼德维尔- - ???? 今天中午在哥们那里淘到一本好书--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我已经听说这本书很久了,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买到。今天有幸从朋友那里得到真的是很开心。下面先转载一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裴小革的一篇书评。 时刻警惕毒人非浅的“蜜蜂”[原创](首发) 节约,时刻警惕毒人非浅的“蜜蜂” 自古以来,节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近些年来,节约成了一个并不入流的中性词和一个并不时髦的字眼。这一悄然转变,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一度出现了滞涨。在经济学家的一片吆喝声中,积极的财政政策“粉墨登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扩展,本质是刺激,即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和通过扩大消费、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受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而构成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大厦的一根重要支柱则是一个关于“蜜蜂”的寓言。这则寓言讲的是一群蜜蜂由盛及衰的故事。开始,蜜蜂自私自利,爱慕虚荣,追逐荣华富贵,这时,整个社会欣欣向荣,人人安居乐业。但是,当蜜蜂变得善良节俭,放弃了奢侈挥霍的生活时,经济却反而一片萧条,民生凋敝。最后,有敌来犯时,无力抵挡,只好逃之夭夭。这则寓言,在当时被视作妖言惑众的异端邪说。但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蜜蜂的寓言贯穿始终,成为一根理论支柱。 有了这种理论作基础,国内不少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曲解了出发点甚好的积极财政政策,大肆鼓噪:消费、消费,有的甚至提出消费也是发展的歪理,说什么“多用一度电,好为国家做贡献”,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误导。这不仅败坏了世风,而且把中国的经济引进了死胡同。 我们不敢妄加怀疑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但有一点可以断言,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边界”条件,特别是经济学理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不同,它产生的效用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西欧,亚当·斯密很有市场,而一旦到了相对落后的拉美,则导致了泡沫经济的泛滥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这可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面对经济的长期滞涨,我们四顾茫然时,把西方的经济理论“拿”过来试一试未尝不可,但如果教条地“通吃”,甚至奉若“救命稻草”,长此以往,不仅于事无补,可能还会丢失民族传统的瑰宝——勤俭节约。 2004年12月1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标志着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了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大相径庭。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人们都不难看出,这是拨正航向的信号。而对于勤俭节约的人们来说,好消息远远不止于此,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喊响、举措出台。节约二字,如春雷震响华夏大地,这已不只是信号,而是沉重的警钟和振奋精神的战鼓。 “强本而节约,则天不能贫”。坚持勤俭节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光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总量而言,我国是资源大国之一。但是,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矿产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35种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人均土地、森林和水资源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17%和25%。 资源短缺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窘境一无所知,怕的是我们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怕的是我们对奢侈浪费之风的习以为常和麻木不仁。如果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兴节约之风,就一定能建造一个全新的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 古老美德何以成为现代罪恶?――谈“节俭悖论”  ?沈跃春(中国青年报?20040607)?  ?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  ?蜜蜂的故事说的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  ?如何解读这个悖论呢?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从微观上分析,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们都知道,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凯恩斯曾形象地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按照他的观点,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因此,凯恩斯的理论后来被一些人解释为需求决定论。?  ?在深受读者欢迎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萨缪尔森指出:“本·富兰克林的《穷人理查德的手册》告诉我们:‘节俭一分钱就是挣一分钱’。”但是,“正当我们学习穷人理查德的智慧时,出现了一代新的理财奇才,他们声称在萧条时期,古老的美德可以是现代的罪恶。”?  ?古老的美德何以成为现代的罪恶?萨缪尔森试图用冷静的态度来解开这个悖论之谜。他告诉我们考虑以下两点有助于澄清问题:一是在经济学中我们必须永远警惕逻辑上的合成谬误。也就是说,对单独个人有益的事不一定因而就对全体有益;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精明可以是社会的愚笨。二是解决节俭悖论的线索存在于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的水平这一问题之中。在一个古老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因此,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如果产出可以假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即从个人和从社会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  ?节俭悖论使许多经济学家接受了反储蓄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商家和消费者变得悲观时。然而,美国罗林斯学院的马克·斯考森在《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中指出:萨缪尔森的反储蓄主张近年来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萨缪尔森的心思不再专注于此,始于第十三版(1989),他加进了支持储蓄的部分。”实际上,针对凯恩斯主义者的反储蓄偏见,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储蓄的关键是增长而非节俭。新古典主义者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对节俭悖论学说也提出了批评。现在,西方有一种对凯恩斯主义、古典主义和奥地利学派有关储蓄立场的补充方法,即在经济增长时期既鼓励储蓄又鼓励消费者支出。这种方法使得消费者支出上升时,储蓄和投资也上升,结果将使经济增长进入新境界。?  ?节俭悖论给我们哪些启示呢?笔者以为,任何悖论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体系或特定的语境而言的,节俭悖论也不例外。?  ?其一,必须认识到节俭悖论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时空条件。只有在大量资源闲置,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存在严重失业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悖论所呈现的矛盾现象。如果社会已经达到充分就业,但资源紧缺,甚至存在膨胀缺口,这时节俭可能就会抑制过高的总需求,也有助于消除通货膨胀。?  ?其二,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目前,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给公务员加薪,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但这些措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显然,高储蓄是不利于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其三,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总体上正从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意识明显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消费心理的某些畸形发展,比如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导致的炫耀性消费、奢侈浪费等非理性的现象。因此,我们不仅要鼓励老百姓增加消费,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