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组织学绪论与上皮组织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04级信息、护理本科班
教学目的
掌握:
(1)HE染色的含义以及各种染色特性。
(2)基本组织的概念。
(3)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4)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主要分布。
(5)掌握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的类型与分布。
熟悉:
腺上皮和腺的概念、腺的分类和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3.了解:
(1)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组织学常用的研究技术。
(3)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重点
组织学及基本组织的概念。
HE染色的含义及各种染色特性。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主要分布。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教学难点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
课时安排
共2分钟
共3分钟
共5分钟
共20分钟
共10分钟
共20分钟
第一节结束
共15分钟
共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自我简介(姓名,称呼);教研室情况简介(人员组成,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授予点,欢迎同学们到教研室与我们共同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应带学习用具(实验报告,彩色铅笔或红蓝铅笔,尺子);纪律要求(不准迟到,不准带食品进入教室)。
本次课内容:
组织学绪论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组织学(Histology)的概念:
注意强调:正常机体与微细结构。
2.组织:
3.基本组织:
二、组织学发展简史及当代组织学(略)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学习方法:如学得快,忘得快的同学应注意多及时复习,学得慢,记得牢的同学应注意多预习。
多联想,多归纳,多比较。
四、组织学技术简介
1.光镜技术
(1)石蜡切片: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
HE染色:用苏木素和伊红对组织进行的染色。
嗜碱性:注意提及中和反应原理。
嗜酸性:
中性:
嗜银性:
异染性:
(2)其他制片方法:
冰冻切片
涂片
铺片
磨片
2.电镜技术:
(1)透射电镜:注意提及: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
(2)扫描电镜:
3.组织化学技术:概念。
一般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原位杂交:
4.放射自显影技术:
5.图像分析术:
6.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
上皮组织
一、概述
组成:大量形态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
上皮细胞有极性。
上皮组织中一般无血管。
分类:
被覆上皮:
腺上皮:
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二、被覆上皮
分布:体表及管、腔、囊的内表面。
类型:注意强调上皮细胞层数和表面细胞的形态。注意使用形象对比。
(1)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
其他的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在肾小囊壁层等处。
(2)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某些腺导管和肾小管等处。
(3)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输卵管粘膜及子宫内膜等处。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粘膜。
(5)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表皮。
非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口腔、食管、阴道上皮。
(6)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
(7)变移上皮:大部分泌尿道粘膜。
三、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的概念;腺的概念;腺的分类:外分泌腺,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的分类与一般结构:
分泌部:
浆液性细胞:
粘液性细胞:
浆液性腺、粘液性腺、混合性腺、浆半月、肌上皮细胞的概念。
导管: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结构 功能
1.游离面:
微绒毛:
纤 毛:
2.侧 面: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 粒:
缝隙连接:
3.基底面:
基膜:
质膜内褶:
半桥粒:
连接复合体:在细胞侧面的四种连接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一起时称之。
小 结
(5分钟)
1.组织学的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类型。
2.HE染色的含义及染色特性。
组织学技术。仅提及主要技术。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主要分布。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的组成与分布。
思 考 题
简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简述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比较微绒毛与纤毛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