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质突变作用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2004.5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第三节 致突变作用机制和后果
?第四节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的基本方法
3




?遗传毒理学 (Genetic Toxicology)
?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
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
害作用及其规律。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
些能引起 DNA损伤的环境因素,研究其
遗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4




? 突变 (mutation)
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
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
? 自发突变 (spontaneous mutation)
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自制,
转录、修复时的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
? 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诱变剂诱发的突变。
5
? 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
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
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
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
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 化学诱变剂 (chemical mutagen)
?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一个或几个 DNA碱基对的改变
?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的结构及数目改变




6
? DNA与基因, 基因 (gene)
基因组 (genosome)
? 染色质 (chromatin)与染色体 (chromosome)
? 体细胞 (somatic cell)和生殖细胞 (germ
cell)
? 基因型 (genotype)与表型 (pheotype)
? 细胞周期 (cell cycle),有丝分裂
(mitosis)与减数分裂 (meiosis)




7




8




9




10




11
?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 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aneuploidy and polyloid)










12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1.碱基置换 (base— pair substitution)
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转换 (transition)
?颠换 (transvertion)
?2.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三对除外)的碱基减少
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
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
氨基酸。
13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化









14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15
? 二,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指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染色单体型畸变 (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染色体型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畸变

隙(g
ap
)

裂(b
re
ak
)

片(f
ra
gm
en
t)


失(d
el
et
io
n)


体(m
in
ut
e b
od
y)


















位(i
nv
er
si
on
)

位(t
ra
ns
lo
ca
ti
on
)

入(i
ns
er
ti
on
)


复(d
up
li
ca
ti
on
)













16
染色体缺失及环状染色体的形成图
染色体插入和重复示意图
17
染色体的臂间倒位
染色体相互易位示意图
18
? 二、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化学








19
? 三, 基因组突变
? 1,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 (aneuploid)指细胞丢失或
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 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
体 (monosome),增加一条染色体时称为三体
(trisome)。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会导致基因平衡的
失调, 可能影响细胞的生存或造成形态及功能上的
异常 。 如 21三体导致先天愚型 (Down氏综合征 )。
? 2,整倍体 整倍体 (euploid)指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 如形成三倍体
(triploid),四倍体 (tetroploid)等 。 在人体, 3n
为 69条染色体, 4n为 92条染色体 。 在肿瘤细胞及人
类自然流产的胎儿细胞中可有三倍体细胞的存在 。
发生于生殖细胞的整倍体改变, 几乎都是致死性的 。










20








? 一,DNA损伤与突变
? (一 )碱基损伤
? 1,碱基错配
? 2,嵌入 DNA链
? 3,碱基类似物的取代
? 4,碱基的化学结构改变或破坏
21
? 一,DNA损伤与突变
? (二) DNA链受损
1,二聚体的形成
2,DNA加合物( DNA adducts) 形成
3,DNA-蛋白质交联物 (DNA-Protein
crosslinks,DPC)形成
? 二,引起突变的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
? 三、其他的改变
对 DNA合成和修复有关的酶系统作用可间接导致
DNA损伤,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22







突变的不良后果
体细胞突变 生殖细胞突变




















23
? 一,机体修复 DNA损伤的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1.损伤耐受机制:指 DNA遗传可绕过那些阻止 DNA
复制的 DNA损伤 。
2,修复机制,
DNA修复
直接修复
切除修复
O6甲基鸟嘌呤修复
光修复
错配碱基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
核苷酸切除修复










响 复制后修复
呼救性修复
24











? 二、遗传因素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 (一 )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 (二 )修复功能的个体差异
25
















?一、观察项目的选择
? 1.观察的效应终点类型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可直接反
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性,是评价化学毒
物致突变性唯一可靠的方法。还有许多
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反映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分离异常,而仅反
映致突变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因此,
将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各种事件
统称为 遗传学终点 (genetic endpoint)。
26
















?一、观察项目的选择
?遗传学终点分为 5类,
?① DNA完整性的改变 (形成加合物,断裂,
交联 );
?② DNA重排或交换;
?③ DNA碱基序列改变;
?④染色体完整性改变;
?⑤染色体分离改变。
? 其中③实际上指基因突变,④指染色体
畸变。
27
















? 2.成套的观察项目
? 遗传毒理学评价程序通常为一组体内、外遗传毒理
学试验。因为,
? ①化学毒物的种类和结构多种多样,其致突变的机制
不尽相同,作用的靶细胞也不一样,有的是体细胞,
或生殖细胞,或两者兼而有之,故在成套观察项目中
既要用体细胞检测又要用生殖细胞;除了从分子水平
还要从细胞水平来检测化学毒物的遗传毒性。
? ②致突变物中仅少数具有直接致突变作用,大多数为
间接致突变作用,即需要在体内代谢活化后,才具有
致突变作用。体内试验具有完整的活化系统,而体外
试验则通过加入模拟代谢系统,如 S9来弥补缺乏活化
系统的不足。这是体内与体外试验的主要差别。
? ③化学毒物的致突变性有强,也有弱;有的在某一检
测系统中是强致突变物,而在另一系统中可能是弱的
致突变物。对于弱致突变物在某些系统中比较容易漏
检,即出现假阴性。
28
? 2.成套的观察项目
? 关于遗传毒理学成套观察项目中那些试验可
入选的原则有,
? ①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应包括 5种类型的遗传
学终点。
? ②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
的哺乳细胞、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等。
? ③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
? ④应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
? 通常,对于一种受试物应当先用原核细胞或体
细胞的体外试验按遗传学终点合理配套进行试
验,并对有阳性结果的遗传学终点验证其在体
内的真实性,再行选用生殖细胞致突变试验进
行遗传危害的评价。
















29
?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一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 )
鼠伤寒沙门氏菌
原养型 (his+)
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
变株。 (his-)
正向突变
回复突变
代谢活化系统
受试物
















30
? 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二 )微核试验
微核 (Micronucleus)的产生与染色体损伤有关,
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
受损伤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
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
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因
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在细胞质中微核来源有
二:断片或无着丝粒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不
能定向移动,而遗留在细胞质中;有丝分裂毒
物的作用使个别染色体或带苔丝粒的染色体环
和断片在细胞分裂后期被留在细胞质中。 微核
试验 (Micronucleus test,MNT)是观察受试物
能否产生微核的试验。 其主要可检出 DNA断裂
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
















31
















(二 )微核试验
32
MN
NCE
















33
?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三 )染色体畸变分析
?(四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SCE)
















34
?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五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六 )显性致死试验
?(七 )程序外 DNA台成试验
?(八 )转基因动物致突变试验
?(九 )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35
?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 (一 )阴性和阳性对照的设立
? 1.阴性对照 它是空白对照,即不加任何处理。
或者是溶剂对照。阴性对照除了无处理因素外,
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其目的是获得实验的基础
数据。例如,Ames试验的阴性对照可了解所用
的细菌的自发回复突变率;证实除处理因素外
无任何使回复突变率增加或减少的因素。
? 2.阳性对照 是用某种已知能产生阳性反应
的物质作为对照。其目的是通过对阳性物质的
试验证明实验方法的可靠;验证实验者在本实
验条件下,完成技术和鉴定致突变物的能力;
证实经一段时间后,本实验的重复性。例如,
Ames试验中阳性对照未出现阳性结果,应考虑
突变菌株可能发生问题,另一种可能是代谢活
化能力不足。所以,当阳性对照结果未呈阳性,
其实验组的实验数据可靠性亦大大降低。
















36
?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 (二 )体外试验的活化系统
? 1.哺乳动物细胞介导 使用完整的细胞,特别是
大鼠肝原代细胞,与测试细菌或细胞一起培养。这
也是一种活化系统。它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和各种酶
及内源性辅助因子,代谢能力优于无细胞系统如 S9,
但不如体内活化系统。
? 2,S9 S9指经酶诱导剂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再
经 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液
和辅助因子。它主要含有混合功能氧化酶 (MFO),
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其缺点是 S9随实验动物种属或器官不同而有差异;
S9含有的大量亲核物质有可能影响试验的敏感性。
? 3.纯化酶和基因工程 应用纯化细胞色素 P-450、
谷胱苷肽转移酶及过氧化物水解酶,可严格控制代
谢产物诱发突变的条件,但技术难度大。利用基因
工程,将人的细胞色素 P-450基因,插入组合细胞
内,用上述细胞进行致突变试验,使细胞具有代谢
活化系统。
















37
?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 (三 )致突变试验与致癌试验的关系
? ①已知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具有致突变作用,遗
传学改变在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上起
主要作用,致癌物诱致关键靶基因遗传改变的
直接作用等在哺乳动物实验中证实。
? ②发现人类接触致癌物与 DNA加合物,同其肿瘤
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特异碱基对突变之间具
有相关性。
? ③传统的长期致癌试验,花费大,周期长,不
能适应化学物质快速增长的需要。此外,致癌
试验所用动物数量有限,难以检出弱的致癌物。
需要发展多种体内和体外短期试验,用于对化
学物质致癌性进行筛检。
















38
?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 (四 )试验结果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
? 阴性结果判定条件,
? ①最高剂量应包括受试物溶解度许可或灌胃量
许可的最大剂量。如该剂量毒性很大,则体内
试验和细菌试验应为最大耐受量。使用哺乳动
物细胞进行体外试验,常选 LD50或 LD80为最大剂
量。溶解度大、毒性低的化学物,在细菌试验
中可以 5000μ g/ 皿作为最高剂量。
? ②各剂量组的组间差距不应过大,以防漏检仅
在非常狭窄范围内才有突变能力的某些化学毒
物。满足上述条件,仍为阴性,才慎重下结论。
















39
?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四 )试验结果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
的作用
?阳性结果应具有剂量 — 反应关系,即随
剂量增加,致突变作用增加;和在一组
或多组的观察值与阴性对照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阳性结论,即表明受试物具有
致突变性,而不同致突变试验的遗传学
终点不同,其所表示的含义不一。如基
因突变是具有导致遗传性疾病的突变,
DNA修复的实际后果尚不明确。
















40







? 美国 EPA毒物处 (1936)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试验方案,把遗
传毒性检测和生殖细胞致突变性验证分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测试化学物的遗传毒性,包括 Ames试验、体外哺乳动
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体内骨髓染色体损伤试验 (微核试验或染
色体畸变试验 );
? 第二阶段测试对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
? 第三阶段为哺乳动物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标准试验。
? 在遗传危害性评价时,在体外基因突变试验中呈阳性的化学物
应进行与哺乳类性腺 DNA相互作用的试验,包括睾丸细胞的
SCE,UDS,染色体畸变及碱性洗脱试验等,也可进行显性致
死试验,在第二阶段中出现阳性反应,需进行小鼠特异座位试
验,可观察形态改变或生化改变;在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试验或微核试验中呈阳性的化学物需进行显性致死试验,在第
二阶段中出现阳性反应,再进行小鼠可遗传易位试验。
41







? 国际协调组织 (1CH)(1997)对于药品的遗传毒性评价建
议的检测试验组合为
? ①细菌基因突变试验;
? ②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体外小鼠淋巴瘤
细胞比试验;
? ③体内啮齿类造血细胞染色体损伤试验 (骨髓细胞染色体
畸变试验或骨髓或外周血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 在对经标准试验组合得到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进行进一步
研究时,其他试验如 DNA加合物测定,DNA链断裂检测、
DNA修复和重组试验等都可作为供选择的试验。对于在
三项标准试验中为阴性的化学物,通常可认为其无遗传
毒性作用。但对于构效关系显示有可能具致癌性或致突
变性,但在三项标准试验中为阴性的化学物,还需要改
进试验方法或再增加试验项目。对于在三项标准试验中
为阴性,但致癌试验显示有致癌效应,又无明确的证据
说明该化学物是通过非遗传毒性机制发挥作用时,为了
了解其作用方式,可再进行改变代谢活化系统的体外试
验或应用肿瘤发生的靶器官进行遗传损伤试验 (如肝脏
UDS试验,DNA加合物检测、转基因突变检测、肿瘤相
关基因的遗传改变检测 )。
42







? 我国卫生部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程序,(1994)中对遗传毒理学试验的要
求是,
? 根据受试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对遗传物质
作用终点的不同,并兼顾体外和体内试验 以及体细
胞和生殖细胞的原则,在 Ames路试验、小鼠骨髓
微核试验或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子畸
形试验和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选择四项,如其中
一项试验为阳性,还应在其他备选试验 (V79细胞
HGPRT基因突变试验,显性致死试验,果蝇伴性
隐性致死试验,UDS试验 )中再选择两项试验进行。
我国《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1991)中对遗
传毒理学试验的要求则为,Ames试验和大肠杆菌
回复突变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或骨髓细胞染色
体畸变试验,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显性致死
试验为必做项目,若有一项出现阳性,还需从精子
畸形试验、体外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UDS、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等试验中再选择两项进行。